CN116013682B - 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6013682B CN116013682B CN202310047298.0A CN202310047298A CN116013682B CN 116013682 B CN116013682 B CN 116013682B CN 202310047298 A CN202310047298 A CN 202310047298A CN 116013682 B CN116013682 B CN 116013682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lamping
- hose
- rod
- winding
- fixing shaf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10—Greenhouse gas [GHG] capture, material saving, heat recovery or other energy efficient measures, e.g. motor control, characterised by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e.g. for rolling metal or metal working
Landscapes
- Storing, Repeated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Of Elongated Art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包括:驱动底座,其设置在机台的顶端;夹持传动机构,其分别设置在驱动底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其在驱动底座的驱动下相向和背向运动;软管固定轴,其可拆卸设置在两个夹持传动机构之间;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其设置在驱动底座的一端且其底部与机台固定连接,用于驱动软固定轴转动;同步送线机构,其固定设置在机台上且位于驱动底座的后侧。本发明中软管固定轴可拆卸设置在两个夹持传动机构之间,在绕制完成后可通过将软管固定轴拆卸下来以实现软管的轻松取下,同时,便于根据软管的直径尺寸和长度尺寸更换与其尺寸相适应的软管固定轴,提高绕制设备的通用性。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传感元器件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绕制软管型传感元器件像霍尔线圈和罗氏线圈等,需要在一根软管上绕制漆包线,在绕制时软管需保持水平,不能有弯曲,漆包线的绕制需密绕,不能有间隙。
传统的一种绕制方式是抓取软管的两端拉紧软管进行绕制,但是这种方法会改变软管的结构,当拉伸不均匀时会影响绕线的一致性,因此,现有技术中出现了另一种绕制方式,即将软管套设固定在一个轴上,通过驱动轴转动带动软管转动进行绕制,此种方式虽可以保证绕制的均匀性,但是,其存在在绕制完成后不便于取下软管、不便于根据软管的长度和直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通用性差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在绕制完成后不便于取下软管,不便于根据软管的长度和直径尺寸进行适应性的调节,通用性差等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具体提供下述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包括:
驱动底座,所述驱动底座固定设置在机台的顶端;
夹持传动机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底座顶部的左、右两端,并且左、右两端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在所述驱动底座的驱动下能够相向和背向运动;
软管固定轴,所述软管固定轴可拆卸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持传动机构之间;
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设置在所述驱动底座的一端且其底部与所述机台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伸出时与其对应端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连接,驱动所述软管固定轴转动;
同步送线机构,所述同步送线机构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上且位于所述驱动底座的后侧,其在绕制的过程中同步对漆包线进行送线。
进一步的,所述驱动底座包括顶部设置有滑槽的底座、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槽内且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螺纹的第一螺杆、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的两端螺接的滑块和设置在所述底座的端部且驱动所述第一螺杆正反转动的第一电机,左、右两端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所述滑块的顶端。
进一步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顶端的移动座、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外侧的伸缩式传动组件和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内侧的转动式顶夹组件,所述伸缩式传动组件的内端向内侧穿出所述移动座和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与所述软管固定轴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伸出时和与其设置在同一端的所述伸缩式传动组件传动连接,所述软管固定轴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抵紧。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式传动组件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外侧壁上的滑套、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套内的轴承固定块、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块内孔中的第一轴承、固定穿设在所述第一轴承的内孔中的传动杆和套设在所述传动杆上且连接所述轴承固定块与所述滑套外端部的压簧;其中,所述传动杆的外端穿出所述滑套的外端部,所述传动杆的内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杆,所述移动座上与所述传动杆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避让孔,所述第一卡接杆从所述第一避让孔中穿过,所述软管固定轴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卡接杆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杆适配的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接杆插接在所述第一卡槽内,并且所述第一卡接杆与所述第一卡槽的截面均呈多边形,所述压簧处于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接杆的内端超出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的深度。
进一步的,所述轴承固定块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滑套的内壁上与所述卡块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直槽,所述卡块滑动设置在所述直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座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外周的第一环板、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板外侧的顶板、设置在所述顶板内侧且伸入所述第一环板内侧的第二环板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板与所述第二环板之间的第二轴承;其中,所述顶板与所述传动杆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避让孔,所述第一卡接杆的端部从所述第二避让孔中穿过,所述软管固定轴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顶紧。
进一步的,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底座端部的第一固定座、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外侧的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内侧且与所述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电机安装板、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内侧的第二电机、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的转轴端部的连接块、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外侧且滑动穿设过所述第一固定座的第一导滑杆;其中,所述连接块与所述传动杆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与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对应端的所述传动杆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杆,所述第二卡接杆与所述第二卡槽相适配且截面均呈多边形,所述气缸驱动所述第二电机向内侧伸出时,所述第二卡接杆可插接进所述第二卡槽内。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槽与所述第二卡槽的外端口均设置有扩口部。
进一步的,所述同步送线机构包括在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台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驱动底座后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的第二螺杆、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二固定座外侧壁且驱动所述第二螺杆转动的第三电机、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上的移动块、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块顶端的出线嘴和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之间且与所述移动块滑动穿设连接的第二导滑杆。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漆包线线卷装到放卷辊上,并将漆包线的自由端牵引出来后依次经过张力器和同步送线机构中穿出;
根据软管的长度和直径选择与其相适配的软管固定轴,并将软管紧密套装在软管固定轴上;
将软管固定轴装到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之间夹紧固定;
将从同步送线机构中穿出的漆包线的自由端固定到软管固定轴上套设的软管的一端;
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伸出至与其对应端的夹持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软管固定轴转动,进行绕制工作,绕制的过程中,同步送线机构同步运动,进行漆包线的送线;
绕制完成后,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收缩,将软管固定轴从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之间拆卸下来,再将软管从软管固定轴上取下来,完成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中,在绕制时先将软管套设在软管固定轴上,软管固定轴可拆卸设置在两个夹持传动机构之间,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在驱动底座的驱动下可以相向和背向运动,在绕制完成后可以通过将软管固定轴拆卸下来以方便快捷的取下软管,同时,能够根据软管的直径尺寸和长度尺寸与其尺寸相适配的软管固定轴,提高绕制设备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中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
图2为本发明中驱动底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夹持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夹持传动机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图4中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图4中B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同步送线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号分别表示如下:
1-驱动底座;2-夹持传动机构;3-软管固定轴;4-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5-同步送线机构;6-机台;
11-底座;12-第一螺杆;13-滑块;14-第一电机;21-移动座;22-伸缩式传动组件;23-转动式顶夹组件;31-第一卡槽;41-第一固定座;42-气缸;43-电机安装板;44-第二电机;45-连接块;46-第一导滑杆;51-第二固定座;52-第二螺杆;53-第三电机;54-移动块;55-出线嘴;56-第二导滑杆;
111-滑槽;211-第一避让孔;221-滑套;222-轴承固定块;223-第一轴承;224-传动杆;225-压簧;231-第一环板;232-顶板;233-第二环板;234-第二轴承;451-第二卡槽;
2211-直槽;2221-卡块;2241-第一卡接杆;2242-第二卡接杆;2321-第二避让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包括:
驱动底座1,驱动底座1固定设置在机台6的顶端;
夹持传动机构2,夹持传动机构2分别设置在驱动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端,并且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在驱动底座1的驱动下能够相向和背向运动;
软管固定轴3,软管固定轴3可拆卸设置在两个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
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设置在驱动底座1的一端且其底部与机台6固定连接,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伸出时与其对应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连接,驱动软管固定轴3转动;
同步送线机构5,同步送线机构5固定设置在机台6上且位于驱动底座1的后侧,其在绕制的过程中同步对漆包线进行送线。
本实施方式中,在绕制时,先将软管紧密套设在软管固定轴3上,再将软管固定轴3可拆卸的装到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在驱动底座1的驱动下可以相向和背向运动,当绕制完成后,能够快速将软管固定轴3拆卸下来,以便方便快捷的将软管从软管固定轴3上取下来,同时,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距离的调节能够适用于对不同直径尺寸和长度尺寸的软管进行绕制,绕制时只需更换与软管直径尺寸和长度尺寸相适配的软管固定轴3即可,提高了绕制设备的通用性。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驱动底座1的具体结构,具体如图1和图2所示,驱动底座1包括顶部设置有滑槽111的底座11、转动设置在滑槽111内且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螺纹的第一螺杆12、滑动设置在滑槽111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第一螺杆12的两端螺接的滑块13和设置在底座11的端部且驱动第一螺杆12正反转动的第一电机14,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滑块13的顶端。
在该实施方式中,第一电机14驱动第一螺杆12正反方向转动,由于第一螺杆12的两端设置有相反的螺纹,因此,第一螺杆12正反方向转动会带动螺接在其两端的两个滑块13相向和背向运动,进而带动设置在两个滑块13顶端的两个夹持传动机构2相向和背向运动,实现左、右两端的两个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距离的调节。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夹持传动机构2的具体结构,具体如图1和图3所示,夹持传动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在滑块13顶端的移动座21、设置在移动座21外侧的伸缩式传动组件22和设置在移动座21内侧的转动式顶夹组件23,伸缩式传动组件21的内端向内侧穿出移动座21和转动式顶夹组件23与软管固定轴3可拆卸连接,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伸出时和与其设置在同一端的伸缩式传动组件22传动连接,软管固定轴3的两端分别与转动式顶夹组件23抵紧。
在该实施方式中,与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设置在同一端的伸缩式传动组件22起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与软管固定轴3之间传动的作用,移动座21内侧的转动式顶夹组件23对软管固定轴3的左、右两端进行顶紧,并保证软管固定轴3能够转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伸缩式传动组件22的具体结构,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伸缩式传动组件22包括固定设置在移动座21外侧壁上的滑套221、滑动设置在滑套221内的轴承固定块222、固定设置在轴承固定块222内孔中的第一轴承223、固定穿设在第一轴承223的内孔中的传动杆224和套设在传动杆224上且连接轴承固定块222与滑套221外端部的压簧225;其中,传动杆224的外端穿出滑套221的外端部,传动杆224的内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杆2241,移动座21上与传动杆224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避让孔211,第一卡接杆2241从第一避让孔211中穿过,软管固定轴3的端部与第一卡接杆2241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与第一卡接杆2241适配的第一卡槽31,第一卡接杆2241插接在第一卡槽31内,并且第一卡接杆2241与第一卡槽31的截面均呈多边形,压簧225处于自由状态下,第一卡接杆2241的内端超出转动式顶夹组件23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槽31的深度。
首先,传动杆224固定穿设在第一轴承223的内孔中,可以很好的进行转动,保证传动效果,其次,传动杆224上套设有压簧225,压簧225连接轴承固定块222与滑套221外端部,因此,在压簧225的作用下,传动杆224具有伸缩性,另外,第一卡接杆2241的内端超出转动式顶夹组件23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槽31的深度,安装软管固定轴3时,向外侧拉动软管固定轴3一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将软管固定轴3放在左、右两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之间,此时再松开第一卡接杆2241,让软管固定轴3被夹持在左、右两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之间,然后,再通过驱动底座1驱动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相向运动,直至软管固定轴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转动式顶夹组件23顶紧即可,安装方便快捷,拆卸时,只需通过驱动底座1驱动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背向运动,使左、右两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从软管固定轴3端部的第一卡槽31内退出即可。
为了使轴承固定块222在滑套221内稳定的滑动,如图5所示,轴承固定块222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块2221,滑套221的内壁上与卡块222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直槽2211,卡块2221滑动设置在直槽2211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转动式顶夹组件23的具体结构,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转动式顶夹组件23包括设置在移动座21内侧壁上且位于第一避让孔211外周的第一环板231、设置在第一环板231外侧的顶板232、设置在顶板232内侧且伸入第一环板231内侧的第二环板233和设置在第一环板231与第二环板233之间的第二轴承234;其中,顶板232与传动杆224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避让孔2321,第一卡接杆2241的端部从第二避让孔2321中穿过,软管固定轴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顶板232顶紧。
软管固定轴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顶板232顶紧,压簧225处于自由状态下,第一卡接杆2241的内端超出顶板232的长度大于第一卡槽31的深度,顶板232与移动座21之间通过第一环板231、第二环板233以及第一环板231与第二环板233之间的第二轴承234连接,在第二轴承224的作用下,保证了顶板232顶紧软管固定轴3的同时不会对第一卡接杆2241与软管固定轴3之间的传动产生影响。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的具体结构,具体如图6所示,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驱动底座1端部的第一固定座41、设置在第一固定座41外侧的气缸42、设置在第一固定座41内侧且与气缸4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电机安装板43、固定设置在电机安装板43内侧的第二电机44、固定设置在第二电机44的转轴端部的连接块45、设置在电机安装板43外侧且滑动穿设过第一固定座41的第一导滑杆46;其中,连接块45与传动杆224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451,与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对应端的传动杆224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杆2242,第二卡接杆2242与第二卡槽451相适配且截面均呈多边形,气缸42驱动第二电机44向内侧伸出时,第二卡接杆2242可插接进第二卡槽451内。
在该实施方式中,气缸42驱动第二电机44在横向方向上伸缩运动,绕制时,气缸42驱动第二电机44向内侧运动直至传动杆224外端的第二卡接杆2242插接进连接块45上的第二卡槽451内,当需要调节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的距离时,通过气缸42驱动第二电机44向外侧运动直至第二电机44的转轴端部的连接块45远离第二卡接杆2242,此时通过驱动底座1调节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的距离,以便拆卸下软管固定轴3以及更换不同直径尺寸和不同长度尺寸的软管固定轴3,其中,第二卡接杆2242与第二卡槽451的截面形状可以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或者异形多边形等等,以保证第二电机44的转轴转动时能够带动第二卡接杆2242转动进而带动传动杆224转动。
为了便于第一卡接杆2241与第二卡接杆2242分别插接进第一卡槽31与第二卡槽451内,如图6和图7所示,第一卡槽31与第二卡槽451的外端口均设置有扩口部(图中未标出)。扩口部的设置能够起到导向作用,引导第一卡接杆2241与第二卡接杆2242分别插接进第一卡槽31与第二卡槽451内。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提供了一种同步送线机构5的具体结构,具体如图1和图8所示,同步送线机构5包括在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机台6的顶端且位于驱动底座1后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51、转动设置在两个第二固定座51之间的第二螺杆52、设置在一个第二固定座51外侧壁且驱动第二螺杆52转动的第三电机53、螺接在第二螺杆52上的移动块54、固定设置在移动块54顶端的出线嘴55和设置在两个第二固定座51之间且与移动块54滑动穿设连接的第二导滑杆56。
在绕制的过程中,第三电机53驱动第二螺杆52转动,通过第二螺杆52的转动带动移动块54和出线嘴55同步运动进行送线,保证软管上漆包线绕制的均匀性。
以下结合上述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提供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漆包线线卷装到放卷辊上,并将漆包线的自由端牵引出来后依次经过张力器和同步送线机构5中的出线嘴55穿出;
根据软管的长度和直径选择与其相适配的软管固定轴3,并将软管紧密套装在软管固定轴3上;
将软管固定轴3装到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夹紧固定,向外侧拉动软管固定轴3一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将软管固定轴3放在左、右两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之间,此时再松开第一卡接杆2241,让软管固定轴3被夹持在左、右两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之间,然后,再通过驱动底座1驱动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相向运动,直至软管固定轴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顶板232顶紧即可;
将从同步送线机构5中的出线嘴55穿出的漆包线的自由端固定到软管固定轴3上套设的软管的一端;
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中的气缸42驱动第二电机44向内侧运动直至与其对应端的传动杆224外端的第二卡接杆2242与第二电机44转轴端部的连接块45上的第二卡槽451插接,然后第二电机44启动,带动第二卡接杆2242、传动杆224、第一卡接杆2241与软管固定轴3同步转动,进行绕制工作,绕制的过程中,同步送线机构5同步运动,进行漆包线的送线,送线时,同步送线机构中5的第三电机53驱动第二螺杆52转动,通过第二螺杆52的转动带动移动块54和出线嘴55同步运动进行送线,保证软管上漆包线绕制的均匀性;
绕制完成后,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中的气缸42驱动第二电机44向内侧运动,通过驱动底座1驱动左、右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背向运动,使左、右两端的第一卡接杆2241从软管固定轴3两端的第一卡槽31内退出,将软管固定轴3从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拆卸下来,再将软管从软管固定轴3上取下来,完成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
以上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不用于限制本申请,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权利要求书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的实质和保护范围内,对本申请做出各种修改或等同替换,这种修改或等同替换也应视为落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驱动底座(1),所述驱动底座(1)固定设置在机台(6)的顶端;
夹持传动机构(2),所述夹持传动机构(2)分别设置在所述驱动底座(1)顶部的左、右两端,并且左、右两端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2)在所述驱动底座(1)的驱动下能够相向和背向运动;
软管固定轴(3),所述软管固定轴(3)可拆卸设置在两个所述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
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设置在所述驱动底座(1)的一端且其底部与所述机台(6)固定连接,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伸出时与其对应端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2)连接,驱动所述软管固定轴(3)转动;
同步送线机构(5),所述同步送线机构(5)固定设置在所述机台(6)上且位于所述驱动底座(1)的后侧,其在绕制的过程中同步对漆包线进行送线;
所述驱动底座(1)包括顶部设置有滑槽(111)的底座(11)、转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11)内且两端分别设置有相反螺纹的第一螺杆(12)、滑动设置在所述滑槽(111)的左、右两端且分别与所述第一螺杆(12)的两端螺接的滑块(13)和设置在所述底座(11)的端部且驱动所述第一螺杆(12)正反转动的第一电机(14),左、右两端的所述夹持传动机构(2)分别固定设置在左、右两端的所述滑块(13)的顶端;
所述夹持传动机构(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滑块(13)顶端的移动座(21)、设置在所述移动座(21)外侧的伸缩式传动组件(22)和设置在所述移动座(21)内侧的转动式顶夹组件(23),所述伸缩式传动组件(22)的内端向内侧穿出所述移动座(21)和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23)与所述软管固定轴(3)可拆卸连接,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伸出时和与其设置在同一端的所述伸缩式传动组件(22)传动连接,所述软管固定轴(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23)抵紧;
所述伸缩式传动组件(22)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座(21)外侧壁上的滑套(221)、滑动设置在所述滑套(221)内的轴承固定块(222)、固定设置在所述轴承固定块(222)内孔中的第一轴承(223)、固定穿设在所述第一轴承(223)的内孔中的传动杆(224)和套设在所述传动杆(224)上且连接所述轴承固定块(222)与所述滑套(221)外端部的压簧(225);
其中,所述传动杆(224)的外端穿出所述滑套(221)的外端部,所述传动杆(224)的内端设置有第一卡接杆(2241),所述移动座(21)上与所述传动杆(224)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一避让孔(211),所述第一卡接杆(2241)从所述第一避让孔(211)中穿过,所述软管固定轴(3)的端部与所述第一卡接杆(2241)的位置对应处分别设置有与所述第一卡接杆(2241)适配的第一卡槽(31),所述第一卡接杆(2241)插接在所述第一卡槽(31)内,并且所述第一卡接杆(2241)与所述第一卡槽(31)的截面均呈多边形,所述压簧处于自由状态下,所述第一卡接杆(2241)的内端超出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23)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卡槽(31)的深度;
所述转动式顶夹组件(23)包括设置在所述移动座(21)内侧壁上且位于所述第一避让孔(211)外周的第一环板(231)、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板(231)外侧的顶板(232)、设置在所述顶板(232)内侧且伸入所述第一环板(231)内侧的第二环板(233)和设置在所述第一环板(231)与所述第二环板(233)之间的第二轴承(234);
其中,所述顶板(232)与所述传动杆(224)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第二避让孔(2321),所述第一卡接杆(2241)的端部从所述第二避让孔(2321)中穿过,所述软管固定轴(3)的左、右两端分别与所述顶板(232)顶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轴承固定块(222)的外壁上设置有卡块(2221),所述滑套(221)的内壁上与所述卡块(2221)的位置对应处设置有直槽(2211),所述卡块(2221)滑动设置在所述直槽(2211)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驱动底座(1)端部的第一固定座(41)、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41)外侧的气缸(42)、设置在所述第一固定座(41)内侧且与所述气缸(42)的活塞杆端部固定连接的电机安装板(43)、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43)内侧的第二电机(44)、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二电机(44)的转轴端部的连接块(45)、设置在所述电机安装板(43)外侧且滑动穿设过所述第一固定座(41)的第一导滑杆;
其中,所述连接块(45)与所述传动杆(224)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第二卡槽(451),与所述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对应端的所述传动杆(224)的外端设置有第二卡接杆(2242),所述第二卡接杆(2242)与所述第二卡槽(451)相适配且截面均呈多边形,所述气缸(42)驱动所述第二电机(44)向内侧伸出时,所述第二卡接杆(2242)可插接进所述第二卡槽(45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卡槽(31)与所述第二卡槽(451)的外端口均设置有扩口部。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同步送线机构(5)包括在横向方向间隔设置在所述机台(6)的顶端且位于所述驱动底座(1)后侧的两个第二固定座(51)、转动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51)之间的第二螺杆(52)、设置在一个所述第二固定座(51)外侧壁且驱动所述第二螺杆(52)转动的第三电机(53)、螺接在所述第二螺杆(52)上的移动块(54)、固定设置在所述移动块(54)顶端的出线嘴(55)和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固定座(51)之间且与所述移动块(54)滑动穿设连接的第二导滑杆(56)。
6.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方法,应用于权利要求1-5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漆包线线卷装到放卷辊上,并将漆包线的自由端牵引出来后依次经过张力器和同步送线机构(5)中穿出;
根据软管的长度和直径选择与其相适配的软管固定轴(3),并将软管紧密套装在软管固定轴(3)上;
将软管固定轴(3)装到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夹紧固定;
将从同步送线机构(5)中穿出的漆包线的自由端固定到软管固定轴(3)上套设的软管的一端;
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伸出至与其对应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连接并驱动软管固定轴(3)转动,进行绕制工作,绕制的过程中,同步送线机构(5)同步运动,进行漆包线的送线;
绕制完成后,伸缩式旋转驱动机构(4)收缩,将软管固定轴(3)从两端的夹持传动机构(2)之间拆卸下来,再将软管从软管固定轴(3)上取下来,完成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47298.0A CN116013682B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47298.0A CN116013682B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13682A CN116013682A (zh) | 2023-04-25 |
CN116013682B true CN116013682B (zh) | 2023-06-23 |
Family
ID=86026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47298.0A Active CN116013682B (zh) | 2023-01-31 | 2023-01-31 | 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6013682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63882U (zh) * | 2016-12-23 | 2017-07-28 | 新视界长治市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无极灯耦合器生产绕线机 |
CN114464450A (zh) * | 2022-01-25 | 2022-05-10 | 华研电子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绝缘套管制作加工机械及制作加工方法 |
CN115312321A (zh) * | 2022-08-08 | 2022-11-08 | 东莞市鑫华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套管自动绕线设备以及其加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430259B (zh) * | 2011-03-18 | 2016-05-11 | Sht有限公司 | 自动卷线机、空芯线圈及其卷线方法 |
-
2023
- 2023-01-31 CN CN202310047298.0A patent/CN116013682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63882U (zh) * | 2016-12-23 | 2017-07-28 | 新视界长治市照明电器有限公司 | 一种无极灯耦合器生产绕线机 |
CN114464450A (zh) * | 2022-01-25 | 2022-05-10 | 华研电子科技(徐州)有限公司 | 一种变压器绝缘套管制作加工机械及制作加工方法 |
CN115312321A (zh) * | 2022-08-08 | 2022-11-08 | 东莞市鑫华翼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双套管自动绕线设备以及其加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6013682A (zh) | 2023-04-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3451942B (zh) | 一种通信工程布线施工用定位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111081469B (zh) | 一种用于磁环全自动线圈勾线机 | |
CN110817578B (zh) | 一种方便更换线盘的电缆收线器及收线方法 | |
JPS5836577B2 (ja) | 電気的な機械のステ−タのコイルを巻線する装置 | |
CN116013682B (zh) | 一种软管型传感元器件的绕制设备及绕制方法 | |
CN119117747A (zh) | 一种纺织面料印染的布料收卷装置 | |
CN118254370A (zh) | 一种编织软管与护套组装方法及装配加工设备 | |
CN209337858U (zh) | 一种并丝机 | |
CN217690782U (zh) | 一种磁环卷绕机 | |
US4535521A (en) | Socketing machine hose pull | |
KR0151853B1 (ko) | 훅을 사용한 권선방법 | |
GB2277283A (en) | Coiling apparatus | |
CN221295679U (zh) | 一种可伸缩调节的工字轮收线装置 | |
CN112390094A (zh) | 一种线缆紧线装置 | |
CN209619669U (zh) | 一种剖布机的扩幅装置 | |
CN209007649U (zh) | 一种切管装置 | |
KR100797052B1 (ko) | 테이퍼를 갖는 원추형 금속관 또는 금속봉 인발가공방법 및그 장치 | |
CN222225563U (zh) | 一种纺织用的纺织纱架 | |
CN216817946U (zh) | 一种成缆机成缆牵引装置 | |
CN220131456U (zh) | 一种收卷包装设备 | |
CN221192714U (zh) | 一种绣制品裁剪装置 | |
CN211980424U (zh) | 一种绕线机 | |
CN222313489U (zh) | 一种用于制鞋的机器包边拉筒 | |
CN220223024U (zh) | 一种用于线缆加工的卷绕机 | |
CN219408660U (zh) | 一种管材收卷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