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60000A -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60000A
CN1160000A CN 97100767 CN97100767A CN1160000A CN 1160000 A CN1160000 A CN 1160000A CN 97100767 CN97100767 CN 97100767 CN 97100767 A CN97100767 A CN 97100767A CN 1160000 A CN1160000 A CN 116000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operating
speed
operating body
batch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97100767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72148C (zh
Inventor
山根卓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imano Inc
Original Assignee
Shimano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imano Inc filed Critical Shimano Inc
Publication of CN116000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6000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72148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72148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 Gear-Shifting Mechanism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以卷取体的单一方向旋转的摆动操作式第1操作体及另一方向的旋转的滑动操作式第2操作体的不会突出于卷取体的径方向外方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第1操作体被配置成对上述卷取体的轴芯成同芯状,其由以上述卷取体的轴芯为中心在操作起端与操作终端之间可能摆动旋转的毂部及该毂部沿着上述卷取体的轴芯而延伸的杆部所构成。

Description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本发明有关为介着变速钢绳操作变速装置,其具备有,为卷取上述变速钢绳而以轴芯为中心可旋转的卷取体,及令上述卷取体旋转于单一方向的摆动旋转移位式的第1操作体,以及使用上述卷取体旋转于另一方向的第2操作体,而构成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类似于上述形态的自行车用变速装置有,例如日本专利公报特开昭61-222889号公报所揭示的。依此装置时,即藉着形成为环状体的卷取体的外周面形成有齿,从变速操作装置的侧壁突出状态地设置有介着与该齿相啮合的棘轮爪而摆动旋转式的第1操作体。
又卷取体的两端面的外缘区域分别形成有,决定变速位置的棘轮齿以及暂时的实施卷取体的位置保持的切开部。而以挟接该棘轮齿与切开部的一部分地被配置,备有上侧棘轮与下侧棘轮的第2操作体,沿着卷取体的旋转轴芯滑移自如。
该卷取体的变速时的一单一方向的旋转乃以第1操作体来实施。该时操作杆的移位即,介着啮合于形成于卷取体这外周面的齿的棘轮爪而传递于卷取体。卷取体的变速时的另一方向的旋转即,由压下操作体而使设于该操作体的上侧棘轮侵入于切开部内,同时从变速位置定位用棘轮而脱离该设定于该操作的下侧棘轮,由复原弹簧的作用使的侧棘轮复位旋转到碰至切开部的档止壁为止(同时使卷取体复位旋转,而后由操作机构的上升移动,使下侧棘轮侵入于变速位置定位用棘轮齿,同时由切开部移出上侧棘轮来实现。
上述先前技术的变速操作装置是,第1操作体的棘轮爪会从卷取体的侧方突出,所以须有罩盖它的盖体,由而变速操作装置整体的构造变大。同样地第2操作体这一方面也是采用由该上侧棘轮与下侧棘轮从卷取体的径方向外方挟进的形态,因此第2操作体的构造呈显从卷取体的旋转轴芯而局部的突出于侧方的形状。从卷取体的侧方突出的二个主要构件的存在构成变速操作装置的紧凑化小型化的障碍,同时设计上安装的自由度也有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实施卷取体的单一方向的旋转的摆动操作的第1操作体,及实施卷取体的另一方向的旋转的滑动操作式的第2操作体的不致于突出于卷取体的径方向外方的构造的自行车用操作装置。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是为介着变速钢绳操作变速装置,具备有:为卷取上述变速钢绳而以轴芯为中心可旋转的卷取体;及令上述卷取体旋转于单一方向的摆动旋转移位式的第1操作体;以及使上述卷取体旋转于另一方向的直线滑动式的第2操作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操作体乃被配置成对于上述卷取体的轴芯成同芯状,同时其由以上述卷取体的轴芯为中心,在操作起端与操作终端之间摆动可旋转的毂部及由该毂部沿着上述卷取体的轴芯而延伸的杆部所构成,
上述第2操作体即被配置成对于上述卷取体的轴芯成同芯状,同时沿着上述卷取体的轴芯,在操作起端与操作终端之间可以直线移动,
上述第1操作体构成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下面,上述第2操作体构成上述变速装置的上面。
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毂部的外周壁乃构成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侧壁。
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在上述毂部内收纳有上述卷取体。
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变速操作装置乃使用安装构件而安装于自行车把手杆的上面,此时上述第1操作体的杆部即超过上述自行车把手杆的下面地延伸。
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第1操作体的杆部的前端,形成有延伸于上述卷取体轴芯的径方向外方的手指抵档部。
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第1操作体与上述第2操作体乃被弹拨于该操作终端至操作起端的方向。
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是,摆动旋转移位式的第1操作体乃被配置成对于上述卷取体的轴芯而同芯状,同时由:以上述卷取体的轴芯为中心,在操作起端与操作终端之间摆动旋转可能的毂部及由该毂部沿着上述卷取体的轴芯而延伸的杆部所构成,
直线滑动移位式的第2操作体即被配置成对于上述卷取体的轴芯而同芯状,同时沿着上述卷取体的轴芯,在操作起端与操作终端之间可以直线移动,
上述第1操作体构成变速操作装置的下面,第2操作体构成变速操作装置的上面。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
依上述构成时,摆动旋转移位式第1操作体,及直线滑移移位式的第2操作体的两者均对卷取体这轴芯配置于同芯状。同时第1操作体构成变速操作装置的下面,第2操作体构成变速操作装置的上面状,由上侧及下侧挟接卷取体。由而变速操作装置的整体构造呈显实质上几乎为以卷取体的外径为直径的细圆筒体的形态。只有第1操作体的杆部乃为了安装于把手杆时使于骑车者的变速操作而从上述圆筒体的底部而延伸于轴芯方向而已,不但外观简单,且可获得适合于紧凑化小型化的构造。
由本发明的合适的实施形态,第1操作体的毂部的外周壁为构成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侧壁,由而不需要变速操作装置的外壳,可助益于构件件数的减低及小型化,该时如采用在毂部内收纳卷取体的构造,即更可紧凑小型化。
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通常是使用箍带体等安装构件而安装于自行车把手杆的上面,因此令第1操作体的杆部越过所安装的自行车把手杆的下面而构成,就可以用握持把手杆的姆指来实施第2操作体的压入操作,同时也可摆动操作第1操作体,使操作性提向,为了使手指操作更舒适,在第1操作体的杆部先端形成延伸于上述卷取体轴芯的径方向外方的手指抵档部即行。
第1操作体及第2操作体的由操作终端及操作起端的复位动作为可自动实施为宜。这件事乃在第1操作及第2操作体分别设置从操作终端弹拨于操作起端就可达是成。弹拨方法也可考虑磁性手段或其他弹性手段,惟利用弹簧的弹拨在成本上最合宜。
本发明的其他触特及利点即由依照附图的本发明的实施形态的说明而更可明了也。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
图1表示本发明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实施形态的部分断面侧面图。
图2表示图1变速操作装置的平面图。
图3表示图1变速操作装置的主要构成要素的分解说明图。
图4表示图2的箭视IV所视的平面图。
图5表示图2的箭视V所视的平面图。
图6表示图2的箭示VI所视的平面图。
图7表示图2的箭示VII所视的平面图。
图8表示图2的箭示VIII所视的平面图。
图9表示图2的箭示IX所视的平面图。
图10表示藉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卷取动作的展开模式图。
图11表示藉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卷回动作的展开模式图。
图12表示藉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主要部扩大部份断面侧面图。
图13表示藉图1的变速操作装置的主要部扩大部分断面侧面图。
于图1及图2表示,在于自行车的把手100上,使用箍带体2及托架安装的本发明的自行车变速操作装置1。
该变速操作装置1乃,基本上,由备有轴芯X的筒轴10、被旋转摆动操作的第1操作体20、离合器构件30、固定于上述筒轴10的固定导引构件40、用于卷取变速钢绳4的卷取体50、惰轮60、基座构件70、以及第2操作体80所构成。
第1操作体20,离合器构件30,固定导引构件40,卷取体50,惰轮50,基座构件70,第2操作体80均对于轴芯X配置成同芯状,由而这些全部构件均对于筒轴10插入于轴芯X的方向即可组合。为充分理解此状况,于图3表示将变速操作装置1的主要构件分离于轴芯方向的分解图,图3的从箭视IV所示的平面图为图4。图3的由箭示V所示的平面图为图5。图3的由箭示VI所示的平面图为图6,图3的由箭头VII所视的平面图为图7,图3的由箭示VIII的视的平面图为图8,图3的由箭头XI所示的平面图为图9地予以表示。
筒轴10是由套合地安装于插入于托架3的固定螺栓15,以螺帽16来锁紧固定。在于筒轴10的外周形成有平行于轴芯X而延伸的外栓槽11(outer spline)11。
第1操作体20乃构成为摆动杆式。具备有毂部22,以及安装于由该毂部22的底部24的由轴芯X偏心位置的杆部21。
该杆部21乃,在此变速操作装置1的介着箍带体2与托架3的安装于把手100的上面的状态下,由把手100的上面延伸至把手100的下面,再于在于与下面同水平的处而弯曲于轴芯X的径方向处方以形成按手指部21a。由而使骑车者很容易用握把手的手的姆指等而操作。又,在后详述第2操作体80也是令骑车者的容易由握把手的手的拇指而操作起见设于把手杆上面不大远的处。
毂部22是由设有外周壁23及中心孔25的底部24所成。外周壁23将形成该变速操作装置1的外周侧壁的大部分,又在底部24立设有延伸于轴芯XY方向的环状突起部26。在此环状突起部的内周形成有平行于轴芯X地延伸的内栓槽26a。
在于环状突起部26的内周侧,且在于底部24上将装置环状的离合器构件30。由图9可明白,在离合器构件30的外周形成有外栓槽30a,使的与环状突起部26的内栓槽26a配合。由而离合器栓件30得于与第1操作体20成一体的以轴芯X为中心而旋转,同时对于第1操作体20滑动可能于轴芯X方向。又离合器构件30即在其上,以周围方向地分布配置有十八个配合齿部30b,同时在其内周,周方向分布配置有以周方向具有倾斜面的径方向突起部状地形成6个凸轮从动件30C。
又第一操作体20的毂部22与离合器构件30之间介装有第1弹簧35,由而将离合器构件30弹拨推向于上方。
在第1操作体20的中心体25与筒轴20之间,插入有筒状的固定导引构件40的下部。在固定导引构件40的内周形成有配合于筒轴20的外栓槽11用的内栓槽40a。由而固定导引构件40不能做以轴芯X为中心的旋转。在固定导引构件40的上部设有轴环部41。由图8可以明白,在此轴环部41的下面,在周方向分布地配置有,在周方向具有倾斜面的六个凸轮41a。当凸轮从动件30c与凸轮41a相对向而于各倾斜面的先端领域而接触抵挡的,固定导引构件40与离合器构件30的相对旋转位置时,离合器构件30即虽有第1弹簧拨力的作用的下仍然不会从第1操作体2的底部24离开,惟在于凸轮从动件年30c与凸轮41a不相对向的所谓固定导引构件40与离合器构件的相对旋转位置时,离合器构件30即由第1弹簧的弹拨力而移位于轴芯X方向,由第1操作体2的底部24离开。换言的,凸轮从动件30c与凸轮41a乃形成,令离合器构件30碰接或近接于第1操作体2的底部24的第1位置,及离开底部24的第2位置之间而移位的凸轮机构5也。
卷取体50乃在于设有中心孔52的底部51与外周壁53采用锅状的形态。如图7所示,在该底部51的下面周方向分布地配置有与离合器构件30的配合齿部30b配合的18个的被配合齿部51a。换言的由配合齿部30b的配合的18个的被配合齿部51a造成当离合器构件30在第1位置时互相脱离,而离合器构件在第2位置时互相配合的啮合机构6。在卷取机50的外周壁设有令变速钢绳4固定且卷取的钢绳沟53a。在于外周壁53的内周形成有延伸于轴芯X方向的内栓槽53b。
由第1图可知,离合器构件30乃被配置于由第1操作体20的毂部22与固定导引构件40以及卷取体50所形成的环状空间内。
具有环状形态的惰轮60乃,在其外周形成有,与卷取体50的内栓槽53b配合用的外栓槽60a。由而惰轮60即得与卷取体成一体地以轴芯X为中心而旋转,同时可滑移于轴芯X方向。
由图6可知,卷取体50的内周被形成为二阶级状,该大直径的方的内周面以周方向分布地配置有18个配合齿60b。而该小直径部方的内周面以周方向分布地配置有具有倾斜面9个被导引部60c。又卷取体50的底部51与惰轮60之间介装有第2弹簧65,由而将惰轮60沿着轴芯X方向向上方推压弹拨。
基座构件70,乃由圆筒部71及由该圆筒部71朝径方向外方延伸的圆板部72所构成,在于圆板72的与圆筒部71的境界领域,以周方向分布地设有四个贯穿孔73。如图5所示,圆板部72的下面,以周方向分布地配置有,得与惰轮60由第2弹簧65所弹拨于上方。因此通常时成为配合齿部60b是合于被配合齿部72a的状态。圆板部72的上面被形成为拱顶状,以形成变速操作装置1的上部外形。在圆筒71的内周形成有,与筒轴10的外栓槽11配合用的延伸于轴芯X方向的内栓槽71a。由此配合以及螺帽的锁紧而使基座构件70固定于筒轴10。
第2操作体80乃具有轴芯X方向的直线滑动移位操作体形态的机能。第2操作体80乃由,环部80及由环部81的上面而沿着轴芯X方向延伸的四个脚部82所构成。该脚部82即由下面侧而插入于基座构件70的贯穿孔73中,往复移动于贯穿孔73内。由图4所示,在环部81的下面周方向分布地配置有,具有与惰轮60的被导引部60c倾斜面得碰接的倾斜面的6个导引部81a。
压下第2操作体80,由而使惰轮60的被导引部60c与第2操作体80的导引部81a碰接,进一步顶抗于第2弹簧65将惰轮60压下,由而可以使基座构件70的被配合齿部72a与惰轮60的配合齿部60b脱离。惰轮60与基座构件70的配合脱离后,与卷取体50连动旋转的惰轮60乃由操作钢绳4的拉力(一般是依变速装置的复原弹簧的回复力)而旋转。而由第2弹簧65与导引部81a的倾斜面的倾斜方向,惰性60的配合齿部60b即移动至与基座构件70的下一被配合齿部72a配合。换言的惰轮60的配合齿部60b与基座构件70的被配合齿72a乃造成使卷取体50保持于规定的旋转位置的保持配合机构7。再者,第2操作体80的导引部81a与惰轮60的被导引部60c即造成为了变更了卷以体50的旋转位置的将惰轮60的配合齿部60b配合于下一基座构件70的被配合齿部72a的倾斜导引机构8。
由于第2操作80乃由上方压下操作,所以在于脚部82的先端装设一盖90。而被设计成为当第2操作体80的由第2弹簧65而保持于上方位置的时,该兽90的上面能成为与基座构件70的圆板部72的上面几乎同一水平状。该盖90使第2操作体80赋予有像一个操作按钮的外观。
在盖90与螺帽16之间介装有第3弹簧85,使第2操作体80弹拨维持于基本位置的操作起端位置。
在本实施形态的变速操作装置中,由第1操作体20的从操作起端到操作终端的摆动移位来使卷取体50行卷取操作,以第2操作体80的从操作起端至操作终端的直线滑动移位而使卷取体50行卷回操作。第2操作体80即由第3弹簧85从操作终端复归至操作起端。第1操作体20即以未图示的复原弹簧而从操作终端回归至操作起端。
下面使用图10及图11说明该变速操作装置1的变速操作时的作用。
图10表示卷取体50的卷取操作,在图中,只以使人了解第1操作体20与离合器构件30与固定导引构件40与卷以体50的动作的目的,由模式的表示,并非表示实际的构造。
同样地图11是表示卷取体50的卷回操作。在图中只以使人了解卷取体50与惰轮60与基座构件70与第2操作体80的动作的目的而模式的表示,并非表示实际的构造。
首先说明使用第1操作体20的卷取操作。
图10a表示变速操作前的状态,第1操作体20位于基位的操作起端。在此状态中,凸轮机构5的凸轮从动件30c的倾斜面即碰接于凸轮41a的倾斜面的顶部附近,虽然受第1弹簧35的弹拨力,离合器构件30仍静止于此位置。该时啮合机构6的配合齿部30b与被配合齿部6处在脱离状态,而被弹拨于卷回方向的卷取体50即介着惰轮60而由固定基座构件70所保持。此啮合机构6处于脱离的位置称为离合器构件30的第1位置。该状态的变速操作装置1的部分断面图即表示于图1。
图10b是,表示第1操作20顶抗着不图示的复原弹簧开始摆动于卷取方向的状态。由此第1操作体20的摆动,凸轮从动件30c乃藉由第1弹簧35的弹拨力开始在凸轮41a的倾斜面滑落,在该结果靠近于啮合机构6的配合齿部30b与被配合齿部51a可配合的位置。离合器构件30即对于第1操作体20而藉由内栓槽26ag与外栓槽30a,使的滑动于轴芯X方向。
图10c表示,第1操作体20再摆动,离合器构件30接近于卷取50,啮合机构6的配合齿部30b与的被配合齿部6完全配合的状态。啮合机构6的配合位置称为离合器构件30的第1位置。又再进一步的第1操作体20的摆的即介着啮合机构6而使卷取体50旋转至卷取方向。
图10d表示第1操作体20的被摆动至操作终端位置的状态。在此状态时卷取体20已旋转到可对应于下一变速位置的旋转位置,由而变速装置将切换至下一变速装置。此状态的变速操作装置1的部分断面图即表示图12。
图10e是表示,变速操作完成的第1操作体20的藉由不图示的复原弹簧的作用,或由手动,开始回至基点位置的状态。
已旋转至对应于下一个变速位置的旋转位置的卷取体20,乃由设于惰轮60与固定基座构件70之间的保持配合机构7被保持该位置。换言的保持配合机构7乃容许惰轮60,换言的卷取体50的卷取方向的旋转,惟禁止卷取体50的卷回方向的旋转。由而离合器构件30即该配合齿部30b沿着被配合齿部51a的倾斜面而滑动同时从卷取体50脱离。
图10f表示第1操作20再度归位于基点位置的状态。
在此状态时与图10a同样地,凸轮机构5的凸轮从动件30c的倾斜面是碰接于凸轮41a的倾斜面的顶部附近,因此离合器构件30回至第1位置,啮合机构6的配合齿部30b与被配合齿部6解除该配合也。
下面说明使用第2操作体80的卷回操作。
图11a表示变速操作前的状态,第2操作体80据位于基点位置即操作起端位置。在此状态中,保持配合机构7的配合齿部60b啮合于被配合齿部72a,惰轮60换言的卷取体50虽受了操作钢绳4的卷回方向的转矩仍然被保持于固定基座构件70。为了使该配合齿部60b与被配合齿部72a的配合确实起见,惰轮60由第2弹簧65弹拨于固定基座构件70的方向,此配合齿部60b的配合于被配合齿部72a的惰轮60的位置称的谓第1位置,此状态的变速操作装置1的部分断面图表示于图1。
图11b是第2操作体80顶抗于第3弹簧85的弹拨力而被压入,设于第2操作体80的先端的导引部81a的倾斜面与设于惰轮60的被导引部60c的倾斜面碰接,第2操作体80使惰轮60由第1位置移动至图面右方的状态,由此惰轮60的移动于右方,保持配合机构7的配合齿部60b开始从被配合齿部72a脱离。
图11c表示,第2操作体80更进一步被压入到操作终端位置,该结果惰轮60移动到配合机构7的配合齿部60b从被配合齿部72a脱离的第2位置的状态。此状态的变速操作装置的部分断面图表示于图13。
图11d表示保持配合机构7的配合脱离,惰轮60开始旋转于卷回状态,当是合齿部60b离开被配合齿部72a时,在惰轮60上有,旋转至卷回方向的力,及由第2弹簧而被推压于固定基座构件70的方向的力等作用发生,且构成倾斜导引机构8的导引部81a的倾斜面及设于惰轮60的被导引部60c的倾斜方向,使惰轮60的配合齿60b可配合于固定基座构件70的下一被配合齿部72a地移动。
图11e表示,惰轮60与卷取体一齐旋转于卷取方向的状态。惰轮60即随着该旋转,由第2弹簧65移动至固定基座构件70的方向,回至第1位置。同时第2操作体80也由第3弹簧85回至操作起端位置。
图11f表示,惰轮60的配合齿部60b是合于固定基座构件70的下一个被配合齿部72a而静止的状态。在此过程中,卷取体50乃介着内栓槽53b及外栓槽60a而与惰轮60成一体,因此由此一连串的惰轮60的旋转移位,变速钢绳1被卷回该对应于一变速段的长度,由而完成变速装置的变速的切换。
在上述实施形态中,凸轮机构5,啮合机构6,保持配合机构7,以及倾斜导引机构8的具体构造乃采用倾斜突起形状为例,惟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此形状,利用习知的种种几何形状的配合构造,或力学的配合构造均能采用也。

Claims (6)

1、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是为介着变速钢绳操作变速装置,具备有:为卷取上述变速钢绳而以轴芯为中心可旋转的卷取体;及令上述卷取体旋转于单一方向的摆动旋转移位式的第1操作体;以及使上述卷取体旋转于另一方向的直线滑动式的第2操作体,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1操作体乃被配置成对于上述卷取体的轴芯成同芯状,同时其由以上述卷取体的轴芯为中心,在操作起端与操作终端之间摆动可旋转的毂部及由该毂部沿着上述卷取体的轴芯而延伸的杆部所构成,
上述第2操作体即被配置成对于上述卷取体的轴芯成同芯状,同时沿着上述卷取体的轴芯,在操作起端与操作终端之间可以直线移动,
上述第1操作体构成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下面,上述第2操作体构成上述变速装置的上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毂部的外周壁乃构成上述变速操作装置的侧壁。
3、如权利权利1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在上述毂部内收纳有上述卷取体。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变速操作装置乃使用安装构件而安装于自行车把手杆的上面,此时上述第1操作体的杆部即超过上述自行车把手杆的下面地延伸。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
上述第1操作体的杆部的前端,形成有延伸于上述卷取体轴芯的径方向外方的手指抵档部。
6、如权利要求1-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其特征为:上述第1操作体与上述第2操作体乃被弹拨于该操作终端至操作起端的方向。
CN97100767A 1996-02-26 1997-02-20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148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3784196A JP3636528B2 (ja) 1996-02-26 1996-02-26 自転車用変速操作装置
JP37841/96 1996-02-26
JP37841/1996 1996-02-26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60000A true CN1160000A (zh) 1997-09-24
CN1072148C CN1072148C (zh) 2001-10-03

Family

ID=12508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7100767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72148C (zh) 1996-02-26 1997-02-20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3636528B2 (zh)
CN (1) CN1072148C (zh)
TW (1) TW43976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7355C (zh) * 2005-05-19 2008-10-22 株式会社岛野 用于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档位控制机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50060B1 (en) * 2000-03-17 2002-09-17 Shimano, Inc. Bicycle shift device having a linearly sliding shift lever operated by a pivoting co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K403388A (da) * 1988-07-19 1990-02-14 Skako As Fremgangsmaade og apparat til blanding af materialer
JP2675585B2 (ja) * 1988-07-29 1997-11-12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レバー装置
DE68907864T2 (de) * 1988-11-29 1993-12-23 Shimano Kk Fahrradgeschwindigkeitssteuergerät.
JP2848842B2 (ja) * 1989-04-11 1999-01-20 株式会社シマノ 自転車用変速レバー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0427355C (zh) * 2005-05-19 2008-10-22 株式会社岛野 用于自行车控制装置的档位控制机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3636528B2 (ja) 2005-04-06
JPH09226668A (ja) 1997-09-02
TW439764U (en) 2001-06-07
CN1072148C (zh) 2001-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3034A (zh)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CN102909681B (zh) 电动工具
CN1192861C (zh) 冲击式钻机
CN1095954C (zh) 内装有离合器之轮毂
CN1142876C (zh) 自行车用变速单元
CN1111203A (zh)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CN1275242A (zh) 按压转动操作型电子装置及使用该装置的通讯终端设备
RU2364541C2 (ru)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ого переключения скоростей (варианты)
CN1150496C (zh) 杯供给装置
CN1665430A (zh) 车辆用座椅的倾斜装置
CN1401537A (zh) 一种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的滚轮
CN1160000A (zh)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US20070035096A1 (en) Stroller having front wheel positioning device
CN1162550A (zh)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CN1070138C (zh) 自行车用变速操作装置
JPS6150879B2 (zh)
US6368243B1 (en) Bike inner derailleur
CN1693136A (zh) 对多个输出元件进行组合操纵的自行车控制装置
CN1331037A (zh) 自行车内变速器
CN100337006C (zh) 一种机械密码锁
CN1257081C (zh) 自行车传动机构的变速控制装置
CN1190343C (zh) 自行车两用内刹车器与内变速机构
CN1462709A (zh) 小型车辆用动力单元
JP3103793U (ja) 自転車のギア板加速駆動装置
CN1046044C (zh) 齿轮式动力传动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9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