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96420A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Google Patents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96420A CN115996420A CN202111216441.1A CN202111216441A CN115996420A CN 115996420 A CN115996420 A CN 115996420A CN 202111216441 A CN202111216441 A CN 202111216441A CN 115996420 A CN115996420 A CN 11599642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data packet
- packet
- group
- tim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9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102100022734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Human gen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101000678845 Homo sapiens Acyl carrier protein, mitochondrial Protein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9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6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3190 augmenta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41000699670 Mus sp.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0 data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4984 smar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795 ve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28—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 H04L47/283—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in relation to timing considerations in response to processing delays, e.g. caused by jitter or round trip time [RT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10—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 H04L47/32—Flow control; Congestion control by discarding or delaying data units, e.g. packe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6—Optimizing the usage of the radio link, e.g. header compression, information sizing, discarding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0—Communication routing or communication path finding
- H04W40/0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 H04W40/22—Communication route or path selection, e.g. power-based or shortest path routing using selective relaying for reaching a BTS [Base Transceiver Station] or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本申请的方法包括: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第一数据包为第一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与第一数据包或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第二数据组与第一数据组或第一数据包相关联;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背景技术
相关方案中,每个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的服务数据单元(Service Data Unit,SDU)的丢弃定期器(timer)是独立的,相互之间没有任何关系。在某业务的不同数据包之间有强关联的情况下,现有的独立的丢弃定时器的设计可能会造成一些无效的数据传输,从而浪费系统资源或者使得一些数据的传输延时增大。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能够解决现有的独立的丢弃定时器的设计会造成一些无效的数据传输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瞬态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该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这样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相关联的数据包或数据组,能够减少无效数据的传输,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或者,也可以减少数据包的传输延时。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通信系统的结构图;
图2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图4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5表示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机器人、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 Device)、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智能家居(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家居设备,如冰箱、电视、洗衣机或者家具等)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耳机、智能眼镜、智能首饰(智能手镯、智能手链、智能戒指、智能项链、智能脚镯、智能脚链等)、智能腕带、智能服装、游戏机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设备,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地说明。
如图2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包括:
步骤201: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一数据包为第一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一数据组为与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或者,所述第一数据组为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的数据组,所述第一数据包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上述第一定时器可具体为丢弃定时器。本申请实施例中,相关联的数据包或数据组可以指XR或CG业务中编解码信息存在关联性的数据包或数据组,例如,可以是XR或CG业务中的I帧(或IDR帧)和P帧。上述相关联的数据包还可以是视场角(Field of view,Fov)帧和non-Fov帧、语音数据包和视频图像数据包、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基础层对应的数据包和增强层对应的数据包。
一些实施例中,与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包和所述第一数据包中,其中一者的第一操作依赖于另一者,所述第一操作包括以下至少一项:传输、解码、解调、接收、显示、完整性验证。其中的一者可以为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中的数据包、第一数据组、或第一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另一者可以为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组中的数据包、第二数据组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该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这样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相关联的数据包或数据组,能够减少无效数据的传输,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或者,也可以减少数据包的传输延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为与所述第四数据包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为第四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组为所述定时器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组;
第七数据包,所述第七数据包为第五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组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六数据组,所述第六数据组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组;
第七数据组,所述第七数据组为所述第六数据组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组。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应用场景中,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包,或者,同一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或者,不同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地,该第一应用场景中,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一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上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应用层;
网络IP层;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
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
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
物理层。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可以是除上述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任意一个数据包或者是某个数据包。
本申请实施例中,上述锚点数据包(Anchor)对应的定时器用于控制对应数据组内的所有数据包或部分数据包。只有在该锚点数据包被传递到PDU才开始启动第一定时器(丢弃定时器)。也就是说,一个数组里其他的数据包到达PDU都不会触发启动丢弃定时器,只有该锚点数据包被传递至PDU才会触发启动丢弃定时器。比如切片(slice based)场景,一个帧(frame)里对应8个切片(slice),该8个slice包括一个I slice和7个P slice,其中Islice最重要,7个P slice传输对错或是否丢弃不太重要,因此,以I slice是否到达PDU来确定是否开启丢弃定时器。这里I slice即为锚点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丢弃的定时器;
第二数据包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二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对应于关联数据包共用定时器的情况);
第二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可以是除上述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任意一个数据包或者是某个数据包。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应用场景中,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组或一个数据组内的所有数据包;或者,相关联的数据组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需要说明的是,相关联的数据组可是同一类型的数据组,也可以是不用类型的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三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三目标数据组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对应于关联数据组共用定时器的情况),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三目标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对应于数据组与关联数据包共用定时器的情况)。
其中,上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应用层;
网络IP层;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
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
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
物理层。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可以是除上述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任意一个数据包或者是某个数据包。
上述锚点数据包已在上述应用场景中进行说明,此处不再赘述。
所述第三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组;
第二数据组;
第三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三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四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四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的丢弃;
第一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数据包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
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第一数据组未成功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四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所在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对应于关联数据组共用定时器);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对应于数据组与关联的数据包共用定时器);
可选地,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四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组;
第二数据组;
第三数据组。
上述第一应用场景和第二应用场景中的第一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起始时间;
结束或超时时间;
定时器时长。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中,同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和/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满足以下任一项:
由网络设备配置的;
由上层指示的;
根据第二目标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由上层指示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包括:
数据组对应的边界信息。
可选地,所述上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应用层;
网络IP层;
无线资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层;
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ervice Data Adaptation Protocol,SDAP)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Radio Link Control,RLC)层;
媒体接入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MAC)层。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设备;
核心网设备,如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AMF),应用功能(Application function,AF)、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等;
服务器设备;
数据源设备。
另外,不同数据组内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还可以是第一数据组。在不同的数据组共用一个定时器或者每个数据组对应一个定时器的情况下,上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还可以是第一数据组,且第一数据组与上述第二数据组和第三数据组可以是同一类型的数据组,也可以是不同类型的数据组。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上述数据包是指以下至少一项:
PDCP SDU;
PDCP PDU;
RLC SDU;
RLC PDU;
MAC SDU;
MAC PDU;
物理层(PHY)数据包,比如transmission block;
RRC层数据包,比如RRC message;
SDAP层PDU;
SDAP层SDU;
IP数据包package;
PDU会话(session)对应的数据包;
QoS flow对应的数据包;
无线承载Radio Bearer对应的数据包。
上述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预设数量的上述数据包的组合或集合;
一个上层数据包,该上层包括应用层、IP层、RRC层、SDAP层、PDCP层、RLC层、MAC层;
QoS flow对应的数据包;
XR或CG业务中的I帧或IDR帧或P帧;
XR或CG业务中的Fov或non-Fov帧;
XR或CG业务中的语音数据包或视频图像数据包;
XR或CG业务中定义的不同优先级的数据包;
XR或CG业务中的基础层或增强层对应的数据包。
其中,不同的数据组的类型相同或不同。
本申请实施例的数据处理方法,当某一数据包丢弃后,可能数据内的其它数据包或者关联的其它数据包也无法成功传输或解调出来,所以可以提前丢弃以节省系统资源,同时也保证了其它数据包的传输效率和延时。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方法,执行主体可以为数据处理装置,或者,该数据处理装置中的用于执行数据处理方法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数据处理装置执行数据处理方法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处理装置。
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处理装置300,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301,用于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可选地,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还包括: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定时器是否超时。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为与所述第四数据包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为第四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组为所述定时器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组;
第七数据包,所述第七数据包为第五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组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六数据组,所述第六数据组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组;
第七数据组,所述第七数据组为所述第六数据组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组。
可选地,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包,或者,同一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或者,不同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一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丢弃的定时器;
第二数据包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二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组或一个数据组内的所有数据包;或者,相关联的数据组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三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三目标数据组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三目标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组;
第二数据组;
第三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三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四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四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的丢弃;
第一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数据包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
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第一数据组未成功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四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所在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可选地,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四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组;
第二数据组;
第三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起始时间;
结束或超时时间;
定时器时长。
可选地,同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和/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满足以下任一项:
由网络设备配置的;
由上层指示的;
根据第二目标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由上层指示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包括:
数据组对应的边界信息。
可选地,所述上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应用层;
网络IP层;
无线资源控制RRC层;
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RLC层;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设备;
核心网设备;
服务器设备;
数据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的装置,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该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这样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相关联的数据包或数据组,能够减少无效数据的传输,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或者,也可以减少数据包的传输延时。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数据处理装置可以是装置,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或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或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的类型,非移动终端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装置能够实现图2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可选的,如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通信设备400,包括处理器401,存储器402,存储在存储器402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401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例如,该通信设备400为发送终端时,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401执行时实现上述应用于发送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具体地,图5为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终端5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501、网络模块502、音频输出单元503、输入单元504、传感器505、显示单元506、用户输入单元507、接口单元508、存储器509、以及处理器510等中的至少部分部件。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终端5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比如电池),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5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图5中示出的终端结构并不构成对终端的限定,终端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此不再赘述。
应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输入单元5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Processing Unit,GPU)5041和麦克风5042,图形处理器5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显示单元506可包括显示面板5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5061。用户输入单元507包括触控面板5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5072。触控面板5071,也称为触摸屏。触控面板5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他输入设备5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中,射频单元501将来自网络侧设备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5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网络侧设备。通常,射频单元5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
存储器5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或指令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5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或指令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或指令(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此外,存储器5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5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可选的,处理器5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或指令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如基带处理器。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510中。
所述处理器510用于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
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可选地,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包,或者,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为与所述第四数据包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为第四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组为所述定时器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组;
第七数据包,所述第七数据包为第五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组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六数据组,所述第六数据组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组;
第七数据组,所述第七数据组为所述第六数据组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组。
可选地,同一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或者,不同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一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丢弃的定时器;
第二数据包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二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可选地,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组或一个数据组内的所有数据包;或者,相关联的数据组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三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三目标数据组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三目标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组;
第二数据组;
第三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三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四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四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的丢弃;
第一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数据包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
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第一数据组未成功传输。
可选地,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四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所在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其中,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四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数据组;
第二数据组;
第三数据组。
可选地,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起始时间;
结束或超时时间;
定时器时长。
可选地,同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和/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满足以下任一项:
由网络设备配置的;
由上层指示的;
根据第二目标信息确定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信息是由网络设备配置的或者是由上层指示的。
可选地,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包括:数据组对应的边界信息。
可选地,所述上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应用层;
网络IP层;
无线资源控制RRC层;
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RLC层;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可选地,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设备;
核心网设备;
服务器设备;
数据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中,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该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这样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相关联的数据包或数据组,能够减少无效数据的传输,提高系统的资源利用率,或者,也可以减少数据包的传输延时。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易失性的,也可以是非易失性的,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瞬态的存储介质中,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29)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终端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为与所述第四数据包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为第四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组为所述定时器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组;
第七数据包,所述第七数据包为第五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组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六数据组,所述第六数据组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组;
第七数据组,所述第七数据组为所述第六数据组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包,或者,同一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或者,不同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一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丢弃的定时器;
第二数据包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7.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二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组或一个数据组内的所有数据包;或者,相关联的数据组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三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三目标数据组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三目标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数据组;
所述第二数据组;
所述第三数据组。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三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四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四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的丢弃;
第一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数据包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
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第一数据组未成功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四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的超时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四目标数据组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所在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其中,所述第四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数据组;
所述第二数据组;
所述第三数据组。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包;
所述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13.根据权利要求4或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目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起始时间;
结束或超时时间;
定时器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同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和/或最后一个数据包满足以下任一项:
由网络设备配置的;
是由上层指示的;
根据第二目标信息确定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目标信息包括:数据组对应的边界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层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应用层;
网络IP层;
无线资源控制RRC层;
服务数据适配协议SDAP层;
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层;
无线链路控制RLC层;
媒体接入控制MAC层。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设备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基站设备;
核心网设备;
服务器设备;
数据源设备。
18.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处理模块,用于在第一定时器超时的情况下,丢弃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二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第二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二数据组与所述第一数据组或所述第一数据包相关联;
第三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三数据组为第三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所述第三数据包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
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其中,所述第一定时器为与所述第一数据包、第一数据组、第二数据包或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中的至少一项关联的定时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四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包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五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包为与所述第四数据包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包;
第六数据包,所述第六数据包为第四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四数据组为所述定时器对应的至少一个数据组;
第七数据包,所述第七数据包为第五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所述第五数据组为与所述第四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关联的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六数据组,所述第六数据组为所述第一定时器对应的全部或部分数据组;
第七数据组,所述第七数据组为所述第六数据组关联的部分或全部数据组。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包,或者,同一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或者,不同数据组内相关联的数据包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8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一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一目标数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23.根据权利要求18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二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二定时器为用于控制所述第一数据包或所述第二数据包丢弃的定时器;
第二数据包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24.根据权利要求18或2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超时时刻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网络侧配置的定时器时长;
第二目标数据包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成功传输或成功处理的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包递交到下层或上层的时刻;
第二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
第二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超时时刻,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包关联的数据组;
其中,所述第二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25.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定时器对应一个数据组或一个数据组内的所有数据包;或者,相关联的数据组共用一个第一定时器的第一目标信息。
26.根据权利要求18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根据以下至少一项确定: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生成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第三目标数据包的时间;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三目标数据组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初始化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包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三目标数据组的开始传输的时间;
第一目标数据组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三目标数据包对应的定时器的起始时间;
其中,所述第三目标数据包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锚点数据包;
第一数据包;
第二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第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锚点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最后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一数据组内的预定数据包,所述预定数据包为除第一预设数据包之外的数据包,所述第一预设数据包包括:所述第一数据包、所述第一个数据包和所述最后一个数据包中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所述第三目标数据组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第一数据组;
所述第二数据组;
所述第三数据组。
27.根据权利要求18或2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时器的停止条件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三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三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的丢弃,所述第一目标数据组为所述第二数据包所在的数据组,或为所述第一数据组关联的数据组;
第四定时器开启,其中,所述第四定时器用于控制第一数据组的丢弃或用于控制第一目标数据组的丢弃;
第一目标数据组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数据包的生成或初始化传输;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
接收到上层递交的第一目标数据组;
第一数据组内的至少一个数据包未成功传输;
第一数据组未成功传输。
28.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29.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数据处理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16441.1A CN115996420A (zh) | 2021-10-19 | 2021-10-19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PCT/CN2022/124914 WO2023066114A1 (zh) | 2021-10-19 | 2022-10-12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EP22882724.2A EP4422143A4 (en) | 2022-10-12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
US18/621,169 US20240244006A1 (en) | 2021-10-19 | 2024-03-29 | Data process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216441.1A CN115996420A (zh) | 2021-10-19 | 2021-10-19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96420A true CN115996420A (zh) | 2023-04-21 |
Family
ID=859891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216441.1A Pending CN115996420A (zh) | 2021-10-19 | 2021-10-19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244006A1 (zh) |
CN (1) | CN115996420A (zh) |
WO (1) | WO202306611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67553A (zh) * | 2011-12-13 | 2013-06-19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以及基站 |
CN103812786B (zh) * | 2012-11-14 | 2017-04-05 |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 一种时隙资源的调度方法及装置 |
CN105337892B (zh) * | 2014-08-15 | 2019-05-31 |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 |
CN108616925B (zh) * | 2016-12-13 | 2023-03-21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JP2018170680A (ja) * | 2017-03-30 | 2018-11-01 | 富士通株式会社 | 通信装置及び送信制御方法 |
CN108541387B (zh) * | 2017-07-25 | 2021-11-09 |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包丢弃方法、装置和系统 |
CN109413692A (zh) * | 2017-08-18 | 2019-03-01 | 深圳市海思半导体有限公司 | 传输方法、发送端和接收端 |
CN113271551B (zh) * | 2020-02-17 | 2022-07-05 |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流传输方法、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
2021
- 2021-10-19 CN CN202111216441.1A patent/CN115996420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10-12 WO PCT/CN2022/124914 patent/WO202306611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4
- 2024-03-29 US US18/621,169 patent/US20240244006A1/en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EP4422143A1 (en) | 2024-08-28 |
WO2023066114A1 (zh) | 2023-04-27 |
US20240244006A1 (en) | 2024-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0134873A1 (zh) | 一种状态切换的方法、移动终端、网络设备及通信系统 | |
WO2023030189A1 (zh) | 监听方法、唤醒信号传输方法、装置、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US20240251289A1 (en) | Data drop method and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device | |
CN115190533A (zh) | 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WO2022148431A1 (zh) | 非连续接收drx配置切换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 |
WO2024114642A2 (zh) | 数据包的处理方法及通信设备 | |
CN115550956A (zh) | 定位测量方法、定位配置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4765892A (zh) | 上行数据发送增强流程的触发方法、装置及终端 | |
WO2023066114A1 (zh)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终端 | |
WO2023078295A1 (zh)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5276919A (zh) | 上行传输方法、装置及终端 | |
CN118870394A (zh) | 数据传输处理方法、装置及设备 | |
WO2022242675A1 (zh) | 信息传输、获取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WO2023066308A1 (zh) | Sl drx的配置方法、装置及终端 | |
WO2023036236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ue及介质 | |
WO2023041016A1 (zh) | 多播业务的状态变量指示方法和设备 | |
WO2023030329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
CN119893730A (zh) | 处理方法、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3051457A1 (zh) | 通信路径切换方法、装置、第一终端及第二终端 | |
CN115696457A (zh) | 数据接收方法、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 | |
WO2023274292A1 (zh) | 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WO2022237619A1 (zh) | Rrc消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017494A (zh) | 退出存活时间状态的方法、装置、数据发送端及存储介质 | |
CN115604536A (zh) | 定时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5553026A (zh) | 信息处理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