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985071A -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 Google Patents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85071A
CN115985071A CN202111204015.6A CN202111204015A CN115985071A CN 115985071 A CN115985071 A CN 115985071A CN 202111204015 A CN202111204015 A CN 202111204015A CN 115985071 A CN115985071 A CN 11598507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pace
alarm
monitoring
state
us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20401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鲍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20401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85071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850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8507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larm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及相关设备,该方法应用于一空间,该空间包括至少两个子空间,该子空间具有警报状态,警报状态包括警报关闭状态和警报开启状态,所述方法通过接收出入户监控信息,依据出入户监控信息判断进入空间的用户是否为可信用户,若该用户为可信用户,将入户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并接收入户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监控信息,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入户子空间,依据此时作为当前子空间的入户子空间和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将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用户的运动轨迹,依据运动轨迹调整对应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以实现自动防护。

Description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的安全意识提升,各类安全监控设备已经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千家万户,比如红外入侵检测器。现有的安全防护,大多通过用户打开或关闭安全监控设备,实现对待监控区域的布防和撤防;例如用户离开房间时,通过按压布防按键打开安全监控设备,使房间处于布防状态,用户回到房间之前,通过按压撤防按键关闭安全监控设备,使房间处于撤防状态。然而,由于待监控区域的安全防护完全由用户手动控制,对用户要求较高,常常发生用户忘记布防或撤防,若用户忘记布防,使房间处于不安全的状态;若用户忘记撤防,用户进入布防的房间,易导致误告警。且用户频繁控制布防和撤防,影响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可依据用户行动轨迹自动调整该空间的警报状态,以提升该空间的安全性。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一空间,所述空间包括至少两个子空间,所述子空间具有警报状态,所述警报状态包括警报关闭状态和警报开启状态,处于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感测到目标人物时不触发告警,处于警报开启状态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感测到目标人物时触发告警,所述子空间的初始的警报状态均为警报开启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所述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子空间中的入户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形成的;
依据所述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判断进入所述空间的用户是否为可信用户;
若该用户为可信用户,将所述入户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接收所述入户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第一监控信息,依据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所述入户子空间,确定用户所在的入户子空间为当前子空间;
依据此时作为所述当前子空间的所述入户子空间和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所述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一连通子空间;
将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其中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可为智能门锁等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设备,子空间内的监控设备可为人体移动传感器,可感测子空间内是否存在移动的人体;当用户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等方式打开智能门锁进入该空间,可确定该用户为可信用户,其中入户子空间为用户可能进入的第一个子空间,将该入户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以实现自动撤防,当用户移动至入户子空间,将与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以实现依据用户的运动轨迹实现空间内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的自动调整,实现子空间的自动防护,且防止子空间的误报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第二监控信息,依据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确定用户所在的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为当前子空间;
依据此时作为所述当前子空间的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和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二连通子空间,并将所述第二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当用户从入户子空间移动至该空间的其他子空间,即第一连通子空间,通过将与第一连通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二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以实现依据用户的运动轨迹实现空间内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的自动调整。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上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且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确定用户离开所述空间,
其中,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则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检测到所述当前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检测到所述当前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若所述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所述入口处的监控设备感测到所述入口被使用。
当用户从此时的当前子空间的入口处离开该空间,此时的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即用户离开前,监控设备可检测到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用户离开之后,监控设备未检测到存在目标人物而未被触发,且入户处检测监控设备检测到入户处被使用(例如门或窗被打开)而被触发,则可确定用户离开此时的当前子空间。如此,可通过监控设备的监控确定用户的运动轨迹。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均未存在目标人物,将所述至少两个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当空间内没有用户时,将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以实现自动布防。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确定所述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均未存在目标人物,包括:
确定所述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
其中,若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为感测到用户,则监控设备未触发,则表明空间内没有用户,如此,通过监控设备的状态可确定空间内是否存在用户。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至少两个子空间中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为待确认子空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待确认子空间和与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三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均未触发;
若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和与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三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确定空闲时间,其中所述空闲时间为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和与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三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的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空闲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若所述空闲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将所述待确认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当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检测到该子空间存在目标用户而未触发,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检测到该子空间存在目标用户而未触发,则该子空间处于空闲状态,当子空间处于空闲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一定时间,例如第一时间阈值,将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以实现子空间的自动布防,提升空间的安全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警报关闭状态包括初始关闭状态、第一过渡状态、第二过渡状态,将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包括:
当所述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将该所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初始关闭状态;
当所述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将该所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由所述初始关闭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一过渡状态;
当所述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和与所述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将所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由所述第一过渡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二过渡状态。
其中,警报关闭状态下,该子空间的监控该设备感测到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而不触发告警,但是当该子空间始终处于警报关闭状态,则无法起到安全防护的功能,通过将该子空间的警报关闭状态依据子空间的状态设置不同的警报关闭状态,以便依据不同的警报关闭状态对该子空间执行不同的安全防护或便于用户确定处于警报关闭状态的各个子空间的差异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
判断与所述当前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
若所述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确定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
例如,用户位于卧室中长时间不移动(例如用户睡着了),卧室的监控设备为人体移动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仅可感测移动的人体,则由于人体移动传感器未感测到用户而未触发;由于与此时的当前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也未感测到用户,则表明用户仍处于当前子空间中。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所述确定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监控设备未触发。
若此时作为当前子空间的入口、连通子空间、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且此时作为当前子空间由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确定用户仍处于当前子空间内。如此,可通过结合入口及多个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的状态确定用户的实际位置,以便依据用户位置调整对应子空间的警报状态。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例如,当用户位于阳台上且用户在阳台长时间不移动(例如用户睡着了),若此时阳台的入口的警报状态处于警报关闭状态,当侵入者从阳台的窗户进入阳台,虽然窗户的监控设备感测到窗户被使用但不触发告警,易使房间处于不安全状态,通过用户在子空间长时间不移动时将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设置为警报开启状态,以便提升该空间的安全性。当然,若该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感测到用户而被触发(例如用户睡醒了并开始移动),将该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以便引发误告警。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
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将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则将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若子空间具有入口,子空间和入口的警报状态相互独立,入口处的警报状态仅在该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感测到可信用户而被触发时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若该子空间没有用户,即该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感测到用户,则不管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或是警报关闭状态,该入口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通过使子空间和其对应入口的警报状态相互独立,以提升子空间的安全性。
在上述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中,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监控信息,确定形成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的监控设备对应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则触发告警;或
接收第三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形成所述第三出入户监控信息的监控设备对应的入口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则触发告警。
当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的空间的子空间或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表明不可信用户进入该空间,则触发告警。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监控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或指令,当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监控管理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包括计算机程序代码,当计算机程序代码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计算机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储存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芯片,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例如是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处理器用于读取指令以执行上述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应当理解地,上述提供的第二方面所述的监控管理装置,第三方面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第四方面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第五方面所述的芯片均与上述第一方面的方法对应,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防护的应用环境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安全防护系统的架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
图4(a)、图4(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设置关联关系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5(a)、图5(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间的拓扑关系示意图。
图5(c)、图5(d)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设置连通关系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6(a)-6(g)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空间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的警报状态监测方法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人体位置确定方法的示意图。
图9(a)-9(g)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空间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0(a)-10(d)为本申请又一实施例的空间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变化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入口的警报状态的调整方法的流程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控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控管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所述特征。在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中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应理解,本申请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和/或”包括关联的所列项目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和所有组合。
下面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可能涉及的相关术语和概念进行介绍。
布防,依据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启动监控设备对防区内实时监控,当监控设备检测到防区内存在目标人物则触发告警。
撤防,依据用户输入的控制指令停止监控设备对防区进行实时监控,或监控设备对防区内进行实时监控,但是无论监控设备是否检测到防区内存在目标人物,均不触发告警。
人体移动传感器,可为热释电红外传感器,依靠被动地吸收人体活动时身体散发出的红外热能而感知人体移动的红外传感器,当然,人体移动传感器还可为其他类型的传感器,例如毫米波雷达,只要可感测移动的人体即可。
人体存在传感器,用于感应静止的人体,例如睡着的用户,人体存在传感器可为红外传感器,也可为毫米波雷达。
门磁,可由无线发射器和永磁体两部分组成,用来探测门、窗等是否被打开或移动,门磁可分为无线门磁、无线卷闸门磁及有线门磁。
安全防护可以应用于各种类型的空间内,例如办公楼,仓库,或家庭中,该空间包括多个子空间,其中子空间可为物理上相互隔离的子空间,例如客厅和卧室为两个物理上相互隔离的子空间。当然,子空间也可为逻辑上划分的子空间,例如仓库的相对两个角落为两个子空间,虽然物理上不是相互隔离的,但是可以通过人为进行划分为两个子空间。每个子空间安装各种类型的监控设备,例如人体移动传感器、人体存在传感器,监控设备用于感测对应子空间以获取监控信息,其中监控信息可包括该子空间是否存在目标人物等。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结合图1介绍安全防护的应用场景。
图1示例性展示了一种全屋安全防护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全屋作为一个被安全防护的空间,该全屋包括多个子空间,例如玄关、客厅、阳台、厨房、餐厅、过道、卫生间、书房及卧室。各个子空间均安装有监控设备,例如玄关处的大门安装有智能门锁,用户可通过指纹、输入密码或人脸识别等方式打开智能门锁并进入玄关。客厅安装有人体移动传感器,用于感测客厅是否存在移动的目标人物。卧室安装有人体移动传感器,卧室内的窗户安装有门磁,人体移动传感器用于感测卧室内是否存在移动的目标人物,门磁用于感测卧室内的窗户是否被打开。
应理解,图1仅作为安全防护的空间一种示例,而非限定。安全防护的空间可以有比图1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子空间,例如2个子空间、3个子空间、4个子空间或子空间的数量大于四个,每个子空间可以安装有比图1所示更多或更少的监控设备,和/或与图1不同种类的监控设备。例如,客厅、阳台、厨房也可以分别安装有毫米波雷达、人体存在传感器等其他类型的监控设备。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护系统的示意图,安全防护系统100包括监控管理装置10及多个监控设备20,每个子空间安装有至少一个监控设备20,监控设备20用于感测对应的子空间以获取该子空间的监控信息并将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装置10。监控管理装置10接收监控设备发送的监控信息并依据该子空间的监控信息和布防状态来判断是否触发告警,若该子空间处于布防状态且存在目标人物,则触发告警;若该子空间处于撤防状态且存在目标人物,则不触发告警。
监控管理装置10可为手机、平板电脑、桌面型计算机、膝上型计算机、手持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平板电脑、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服务器等中的至少一种。本申请实施例对监控管理装置10的具体类型不作特殊限制。监控设备20可为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智能门锁、人体传感器(例如人体移动传感器、人体存在传感器)等。
图2中监控设备20的数量仅包括3个,可以理解地,在其他实施例中,监控设备20的数量可比图2所示的监控设备的数量更多或更少。
安全防护系统大多由用户控制各个子空间的布防和撤防。为便于说明,下面以图1所示的全屋为例,简要说明用户控制该全屋的布防和撤防时所存在的场景。
场景一、用户回家之后对全屋进行撤防,当用户在卧室睡觉,小偷从客厅的窗户进入该客厅,由于全屋的安全防护系统已撤防,监控设备停止检测或监控设备正在检测但是监控管理装置接收监控信息并不触发告警,则小偷闯入该客厅时,监控管理装置不会触发告警。
场景二、用户回家之后对卧室和客厅进行撤防,对阳台进行布防,当用户半夜去阳台看风景,忘记对阳台进行撤防,导致处于布防状态的阳台的人体移动传感器感应到阳台存在目标人物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监控信息触发告警。
这样,由于安全防护系统大多由用户手动控制撤防和布防,用户进出该空间均需重新控制该空间的撤防和布防,操作较为繁琐,严重影响用户体验;用户进入该空间之前若忘记撤防则易触发误报警,用户离开该空间之后,若忘记布防则导致该空间处于无防护状态,完全由用户控制的安全防护系统灵活性较差,且该安全防护系统无法区分可信用户和不可信用户,在布防状态下对空间内的用户均无差别地触发告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通过在图1所示的房间内安装有具有人脸识别功能的摄像头解决上述问题:当用户进入房间时,房间内摄像头捕捉用户的图像并依据图像确定用户的身份,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用户的身份判断该用户是否为授权用户,若该用户为授权用户,则监控管理装置不触发告警;若该用户为非授权用户,则监控管理装置触发告警。但是上述方法仅适用于公共场所,不适用于私密性的场景,比如家庭场景,用户并不希望在卧室、卫生间等空间安装摄像头以侵犯用户的隐私,因此上述方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安全防护方法,该安全防护方法用于一空间,例如图1所示的用户居住的房屋,监控管理装置10首先获取该空间的子空间之间的连通关系、子空间与监控设备之间的关联关系、每个子空间安装的监控设备20的种类及每个监控设备20形成监控信息的内容;
当用户进入该空间,入口处的监控设备20被触发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出入户监控信息判断该用户是否为可信用户;
若用户为可信用户,用户进入该空间的子空间之后,该子空间的监控设备20检测到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并将形成的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装置10,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用户的行动轨迹,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用户的行动轨迹调整对应子空间和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关系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其中,警报状态包括警报开启状态和警报关闭状态;若子空间处于警报开启状态下,则当该子空间内的监控设备检测到目标人物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监控信息确定该子空间存在目标用户并触发告警;若该子空间处于警报关闭状态下,当该子空间内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监控信息确定该子空间存在目标用户且不触发告警。
通过依据可信用户的行动轨迹调整各个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以实现自动控制各个子空间的防护,减少了用户的参与,避免误报警的触发,实现无感安防。且仅在空间的入口处对用户进行身份识别,空间内无需安装摄像头等具有身份识别功能的监控设备,以避免侵犯用户的隐私。
当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用户离开该空间且该空间不存在目标用户,监控管理装置将该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通过安全防护系统自动控制空间的防护,提升空间防护的安全性。并且,安全防护系统的各个子空间内的监控设备无需设置摄像头或其他具有身份认证功能的监控设备即可实现确定用户的行动轨迹;仅在空间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可实现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即可,以保护用户的隐私且可保证空间的安全性。
其中,空间的子空间的初始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监控管理装置依据可信用户的行动轨迹实时调整该空间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
示例性地,请再次参见图1,全屋的监控设备始终保持工作状态,当用户入户后,无需取消执行操作即可在全屋中自由活动且不误触报警。如图1中虚线所示的用户的行动轨迹,当用户通过智能门锁开门后,智能门锁对用户进行身份认证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用户为可信用户,并将玄关的警报状态设置为警报关闭状态。如此,当玄关处的人体移动传感器1感测到玄关存在目标人物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接收到该监控信息之后并不触发告警。然后,用户从玄关往相邻的客厅移动时,客厅的人体移动传感器2感知到用户的存在,且同时玄关的人体移动传感器1感知到用户已经离开,此时客厅的警报状态设置为警报关闭状态,监控管理装置接收到人体移动传感器2的监控信息之后并不触发告警。用户在全屋移动的过程中,全屋各个子区域的警报状态相应的发生变化。当用户移动到阳台后,阳台的人体移动传感器6感知到用户的存在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用户位于阳台中,当阳台的门磁感应到阳台的窗户被打开而被触发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由于监控管理装置确定用户位于阳台中且阳台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此时监控管理装置接收门磁形成的出入户监控信息并不会触发误报警。
请参考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安全防护方法的流程图,本申请的安全防护方法应用于一空间,该空间包括至少两个子空间。所述安全防护方法包括:
S301:接收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该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由至少两个子空间中的入户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形成的。
其中,出入户监控信息为空间的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而形成的监控信息,其中入口为可进出该子空间的入户门、窗等。
其中,每个子空间安装的监控设备具有特定的触发条件,当该子空间满足该触发条件时,监控设备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本申请实施例的监控设备包括两种状态:被触发和未触发,当监控设备对应的子空间满足触发条件,例如该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门窗被打开等,则该监控设备被触发;若该子空间不满足触发条件,例如该子空间不存在目标人物、门窗保持关闭状态等,则监控设备未触发。
例如,图1所示的卧室的监控设备为人体移动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的触发条件为卧室存在目标人物且该用户处于移动中;则当用户进入的卧室中,卧室的人体移动传感器感测到目标人物在移动,人体移动传感器被进入卧室的用户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
又例如,图1中所示的阳台的窗户的监控设备为门窗传感器,门窗传感器的触发条件为门窗被打开。当用户通过打开门窗进入阳台时,门窗传感器感测到门窗被打开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具有身份认证功能,该监控设备可为智能门锁、智能门禁系统、指纹传感器等,用户可通过指纹识别、人脸识别、输入密码等方式完成身份认证,入口处的监控设备接收用户输入的信息而被触发,并依据用户认证结果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并将出入户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装置。当然,若入口处还可安装其他类型的监控设备,用于感测该入口是否被使用,例如安装于窗户处的门磁,门磁感测到门窗被打开而被触发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安装于入户门的安防摄像头,安防摄像头感测入户门处存在目标用户而被触发并依据捕捉的目标用户的图像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以上,当入口处满足特定触发条件(窗户被打开、指纹传感器被按压等),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即可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通过监控设备的身份认证之后,监控管理装置依据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形成的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该用户为可信用户。若用户未通过身份认证但通过物理钥匙打开入户门或物理破坏打开入户门等方式进入该房间,则监控管理装置确认该用户为不可信用户。当用户进入该空间之后,用户可在进入空间之后通过监控管理装置的身份认证模块(例如显示屏幕)进行身份认证,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认证结果将认证完成的用户由不可信用户调整为可信用户。
在一些实施例中,入口处的监控设备为智能门锁,用户通过物理钥匙打开智能门锁,触发智能门锁产生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该用户为可信用户。
示例性地,图1所示的房间的玄关的入户门处的智能门锁具有身份识别功能,当用户通过指纹打开该智能门锁并进入该房间,触发智能门锁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该出入户监控信息包括用户身份认证通过的标识,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该用户为可信用户。用户若通过阳台的窗户进入该房间,门窗传感器检测到窗台的窗户被打开而被触发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此时进入该空间的用户为非可信用户。
可选地,出入户监控信息可包括监控设备的标识和触发时间,其中监控设备的标识可为智能设备的物理地址、互联网协议地址或用户自定义的标识,例如智能门锁的标识为1,门窗传感器的标识为2。触发时间为监控设备被触发的时间,例如门窗传感器检测到门窗被打开的时间。
可选地,出入户监控信息还包括用户标识,例如用户通过指纹识别或人脸识别打开智能门锁,则智能门锁形成的出入户监控信息可包括该指纹数据或人脸数据对应的用户标识,或将用户指纹数据或人脸数据作为用户标识。
例如,智能门锁形成的监控信息包括智能门锁标识、智能门锁被打开的时间、打开智能门锁的用户的标识等。
可选地,为了节省监控设备的电量,监控设备仅在被触发时形成监控信息,例如智能门锁仅在被用户打开或关闭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并将出入户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装置。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监控设备除了在被触发时形成监控信息,还可周期性形成监控信息,例如该周期可为5秒,10秒等,监控设备每隔5秒形成一次监控信息并将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装置。在一些实施例中,若监控管理装置在预设时间内(例如5分钟)没有接收到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可确定该监控设备损坏或被破坏并触发告警。
S302:依据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判断进入该空间的用户是否为可信用户。若用户为不可信用户,执行步骤S303,若用户为可信用户,执行步骤S304。
示例性地,当用户通过智能门锁的身份认证后打开智能门锁并进入该空间,则监控管理装置依据智能门锁形成的出入户监控信息,判断进入该空间的用户为可信用户;当用户破坏智能门锁(例如大门上的门窗传感器被触发但智能门锁未收到身份认证信息),则监控管理装置依据门窗传感器形成的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用户为不可信用户;当用户打开阳台的窗户进该空间的阳台,门窗传感器被触发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且该阳台在窗户被打开之前没有可信用户,则监控管理装置确定打开门窗进入该空间的用户为不可信用户。
S303:触发告警。
告警可包括发送语音信息、发送邮件信息、发出声光告警等,以提醒用户该空间被入侵者侵入。
S304、将入户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然后执行S305。
当依据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形成的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入口处的用户为可信用户,由于入户子空间为与入口处相连通的子空间,则用户进入该空间时首先需要进入该入户子空间,通过将入户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当用户进入该入户子空间,入户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后,监控管理装置10接收该监控信息后并不触发告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用户通过智能门锁的身份认证后,监控管理装置将玄关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当用户由入户门进入玄关,则玄关这个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后,监控管理装置10接收该监控信息后并不触发告警。
S305、接收入户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第一监控信息并依据该第一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入户子空间。
其中该第一监控信息为用户进入入户子空间,入户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监测到入户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并形成的。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监控信息可包括监控设备的标识,监控管理装置10收到该第一监控信息,依据第一监控信息中的监控设备的标识确定被触发的监控设备,并依据该监控设备与子空间之间的关联关系确定监控设备所在的子空间,进而确定该子空间为入户子空间且入户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设备可为人体移动传感器,当然监控设备还可为其他类型的监控设备,例如毫米波雷达。
在一些实施例中,监控管理装置10中存储有子空间与监控设备的关联关系,每个监控设备用于监测与其具有关联关系的子空间,例如图1所示的玄关处安装有人体移动传感器1,如此,关联关系包括玄关与人体移动传感器1的关联关系,人体移动传感器1用于感测玄关处是否存在人体移动,若玄关处存在人体移动,人体移动传感器1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该监控信息确定该用户位于玄关处。
如图4(a)所示,监控管理装置10通过提示语“请设置监控设备”,以引导用户在监控管理装置10的界面显示的全屋的各个房间内设置监控设备;如图4(b)所示,用户通过输入指令或手动滑动在各个房间内设置监控设备并建立监控设备与各个房间的关联关系。
当然,用户还可以设置每个监控设备的类型以及每个监控设备可感测的监控信息,例如人体移动传感器可通过感测移动的人体以确定该子空间存在人体。人体存在传感器可感测静止的人体,以确定该子空间存在目标用户,且该目标用户处于静止状态(例如用户睡着了)。
可选地,监控管理装置确定其中一个或多个监控设备发生损坏,则监控管理装置可相应调整监控设备与子空间的关联关系,例如监控管理装置在预设时间内(例如24小时)未接收到阳台的门窗传感器的信息或监控管理装置与阳台的门窗传感器断开连接,则确定该门窗传感器发生故障,则监控管理装置调整阳台与门窗传感器之间的关联关系。
S306、依据入户子空间和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该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
该连通关系为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形成的关系。
请参见图5(a)和图5(b),图5(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间的拓扑关系示意图,该空间包括子空间1—子空间6,图5(a)所示的拓扑关系包括该空间的子空间与外部空间之间的连通性,例如,子空间1具有入口1和入口2,子空间2具有入口3,子空间3具有入口4,子空间6具有入口5,其中入口可为窗、入户门等,则子空间1、子空间2、子空间3和子空间6与外部空间具有连通性,用户可通过子空间1、子空间2、子空间3和子空间5的入口实现在该空间和外部空间之间移动。
其中,图5(a)所示的拓扑关系还包括子空间之间的连通性,例如,子空间之间的虚线表示两个子空间具有连通性,其中子空间2和子空间1、子空间3、子空间4、子空间5具有连通性,用户可在子空间2和子空间1、子空间3、子空间4、子空间5之间相互移动。
进一步地,图5(a)所示的拓扑关系还包括子空间与监控设备之间的关系,例如子空间1的入口1安装有监控设备1,子空间2的入口3安装有监控设备2;子空间4未安装有监控设备,子空间3的入口4安装有监控设备4,子空间3内安装有监控设备3,子空间5安装有监控设备5,子空间6安装有监控设备6,入口5安装有监控设备7。
其中图5(b)为图5(a)所示的监控设备的邻近关系示意图,其中图5(b)所示的监控设备之间具有连接的虚线表示这两个监控设备具有邻近关系,例如监控设备1和监控设备2,若用户在两个子空间之间移动,例如用户从子空间5移动至子空间6,子空间5的监控设备5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子空间6的监控设备6由未触发变更为被触发,则监控管理确定用户从子空间5移动至子空间6。
如图1所示,玄关与客厅具有连通性且该连通性为双向的,则玄关与客厅具有连通关系,用户可从玄关移动至客厅,也可从客厅移动至玄关;玄关与厨房不具有连通性,则玄关与厨房不具有连通关系,餐厅与厨房具有连通性,则餐厅与厨房具有连通关系,用户不能从玄关直接移动至厨房,但是用户可以从餐厅直接移动至厨房。
即用户可以在具有连通性的两个子空间之间移动,该连通性可为双向的,即用户可以从其中一个子空间移动至另一个子空间;若两个子空间不具有连通性,则用户不能在两个子空间之间直接移动。
其中,与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或多个,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与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数量。
可选地,空间的子空间之间的连通性也可为单向的,例如子空间A和子空间B之间安装有单向旋转十字闸机,则用户只可以从子空间A移动至子空间B,而不能从子空间B移动至子空间A,则子空间A与子空间B具有单向连通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安全防护系统在安装于对应空间之前,依据该空间的结构以确定图5(a)和图5(b)所示的拓扑关系,并依据该拓扑关系设计安全防护系统;在安装阶段,用户依据该拓扑关系进行安装监控设备,以实现系统存储的拓扑关系与实际空间安装的安全防护系统的拓扑关系相一致。
在一些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c)和图5(d),安全防护系统首次被安装使用时,监控管理装置10通过客户端显示开机引导过程,如图5(c)所示,在开机引导过程中通过提示语“请设置房间户型”,以引导用户在显示界面通过触控输入设置信号,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设置信号设定图5(d)所示的房间户型,当然,用户也将户型图文件(例如图片或计算机辅助设计文件等)传送至监控管理装置10,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户型图文件形成房间户型。其中,房间户型包括房间内各个子空间的连通关系。
当然,用户可对房间户型内各个子空间的连通性信息进行调整,例如将玄关和厨房的连通性信息由具有双向连通性改为不具有连通性。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定步骤S306和步骤S305的执行顺序,在其他实施例中,步骤S306和步骤S305可同时执行,也可步骤S306先于步骤S305执行。
S307、将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由于用户当前处于入户子空间,用户可从入户子空间移动至任一个连通子空间,通过将与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当用户从入户子空间移动至其中一个连通子空间,该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检测到该连通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由于该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监控管理装置10接收到该监控信息之后并不触发告警,以避免用户进入该子空间触发对应的监控设备形成监控信息,使监控管理装置10触发误报警。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玄关的连通子空间包括客厅,用户可能会由玄关进入客厅,因此当用户位于玄关时,监控管理装置将客厅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而玄关的连通子空间不包括餐厅、厨房等,用户不可能从玄关直接进入餐厅、厨房,因此,餐厅和厨房不是玄关的连通子空间,餐厅和厨房的警报状态不会因玄关中存在人而被调整。
S308、接收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第二监控信息并依据该第二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的连通子空间为当前子空间。
具体地,当用户处于入户子空间并从入户子空间移动至其中一个连通子空间,该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检测到该连通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该监控信息确定被触发的监控设备,依据监控设备与子空间的关联关系确定被触发的监控设备监控对应的子空间,该子空间为用户所在的连通子空间,也即当前子空间,其中当前子空间为该用户当前所在的子空间。
如此,当用户从一个子空间持续移动至另一子空间,并触发对应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并形成监控信息,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用户所在的子空间,依据用户所在的子空间确定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关系的连通子空间,并将与用户所在的子空间具有连通关系的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实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依据用户的行动轨迹自动调整。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当用户从玄关移动至客厅,客厅的人体移动传感器感测到目标用户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玄关的人体移动传感器未感测达到用户,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监控管理装置依据客厅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监控信息确定用户位于客厅中,且客厅为该用户的当前子空间。
其中,当前子空间是针对当前用户而言,若空间内存在多个用户,则每个用户在空间内具有其对应的当前子空间。若用户位于客厅内,则客厅作为用户的当前子空间;但是当客厅的监控设备未感测到该用户,且监控管理装置还未确定用户在该空间内的位置,则客厅仍作为该用户此时的当前子空间,直至监控管理装置确定用户的实际位置,例如位于厨房内,则厨房变更为该用户的当前子空间。
S309、依据当前子空间和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该当前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并将该连通子空间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具体地,依据此时作为当前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该连通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其他连通子空间。
其中,用户进入空间移动过程中,通过循环执行S308和S309,以实现依据用户的行动轨迹调整对应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实现空间的自动安防。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假设用户从玄关进入了客厅,则客厅即为当前子空间,客厅的连通子空间包括:玄关、阳台、过道及餐厅,用户可能从当前子空间移动至任一个连通子空间,则将客厅的连通子空间:玄关、阳台、过道及餐厅的警报状态调整为为警报关闭状态。
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则方法还包括:
S310、接收当前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
其中,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入口处具有监控设备,用户可通过当前子空间的入口进出该空间并触发监控设备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
其中,当前子空间与入户子空间可为同一个子空间,当然当前子空间与入户子空间也可为两个相互独立的子空间。
其中,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还用于入口是否被使用,例如检测入口处门或窗的开关,当入口处的监控设备检测到入口处门或窗的开关而被触发并形成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当前空间的入口被打开。
示例性地,当前子空间具有出入门,出入门有智能门锁,用户从当前子空间打开入户门触发智能门锁以使智能门锁形成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若当前子空间为玄关,即用户位于玄关内,则用户打开玄关处的入户门,玄关处的智能门锁被触发并形成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接收玄关处的智能门锁发送的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以确定入户门被打开。若当前子空间为阳台,即用户当前位于阳台,则用户打开阳台处的窗户,窗户处的门窗感应器被触发并形成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接收的窗户处的门窗感应器的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阳台处的窗户被打开。
S311、确定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依据第二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用户离开该空间并调整该空间的警报状态。
其中,若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检测到当前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则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处于未触发的状态,表示用户已经离开当前子空间。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若当前子空间为玄关,玄关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表示用户之前位于玄关内,但当前玄关的监控设备未检测到玄关内存在目标人物,即用户离开玄关。若当前子空间中未存在目标人物且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玄关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监控管理装置依据以上条件可确定当前子空间的用户通过该入口处离开该空间。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若当前子空间为玄关,若玄关的监控设备和客厅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且玄关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表示用户之前位于玄关内,但当前用户不在玄关和客厅内,且玄关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并形成第二监控信息,则可确定用户通过玄关的入口处离开玄关。
可选地,当用户通过当前子空间的入口处离开该空间,且该空间不存在目标人物,则监控管理装置将该空间的所有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如此,当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监控信息确定该空间不存在目标人物,则自动将该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以保证该空间处于安全防护系统的安全防护中,提升该空间的安全性。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若当前子空间为玄关,若玄关的监控设备和客厅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且玄关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表示用户之前位于玄关内,但当前用户不在玄关和客厅内,且该空间的其他房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则表示该空间不存在目标人物,即用户已经通过玄关的入口处离开该空间,监控管理装置将该空间的所有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可选地,当用户通过当前子空间的入口处离开该空间,且该空间还存在可信的目标人物,即原本的空间中的用户的数量为两个或大于两个,则监控管理装置相应调整目标人物所在的子空间及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关系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
示例性地,请参阅图1,若当前子空间为玄关,若玄关的监控设备和客厅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且玄关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用户A之前位于玄关内,当用户A当前不在玄关和客厅内,且玄关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并形成第二监控信息,则可确定用户A通过玄关的入口处离开玄关。但是用户B位于卧室中,卧室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表示卧室中存在目标人物,则卧室及与卧室具有连通关系的过道的警报状态保持不变,即卧室及过道的警报状态仍为警报关闭状态;由于玄关及玄关的连通子空间均没有目标用户,则玄关处的警报状态变更为警报开启状态。可选地,当玄关及玄关的连通子空间均没有目标用户的持续超过预设时间时,将玄关处的警报状态变更为警报开启状态。
请参见图6(a)~图6(g),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安全防护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6(a)~图6(g)所示的空间包括9个子空间:厨房、玄关、卧室1、过道、客厅、餐厅、卧室2、阳台及卧室3,9个子空间内均安装有监控设备,监控设备用于检测对应子空间内是否存在目标人物,玄关具有入口1,阳台具有入口12,入口1和入口12安装有出入监控设备,该出入监控设备用于感测入口是否被使用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请同时参见图6(a)~图6(g),用户由入口1进入玄关,由玄关进入客厅,由客厅进入餐厅,用户从餐厅进入卧室2并停留在卧室2中。
用户由入口1进入该空间,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入口1的出入监控设备形成的出入监控信息确定该用户为可信用户,入口1位于玄关内,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出入监控信息将玄关的警报状态调整为6(a)所示的警报关闭状态,此时玄关处的监控设备处于未触发的状态。当玄关内的监控设备检测到玄关内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该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玄关内,监控管理装置10确定与玄关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客厅,并将客厅的警报状态调整为6(b)所示的警报关闭状态,当客厅内的监控设备检测到客厅内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该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客厅内,监控管理装置10确定与客厅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玄关、餐厅、过道和阳台;并将餐厅、过道和阳台的警报状态调整为6(c)所示的警报关闭状态,如此,监控管理装置10依据各个子空间的监控信息确定用户的行动轨迹,并依据用户的行动轨迹将用户所在的子空间和与用户所在的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6(d)-6(g)所示的警报关闭状态。
可选地,监控信息还包括监控设备被触发的时间。例如用户在5:30进入玄关,玄关内的监控设备检测到玄关内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进入触发状态,并形成监控信息,则被触发的时间为5:30。
用户长时间停留于卧室2中,若玄关的警报状态保持为警报关闭状态,且用户所在的卧室2与玄关不具有连通性,则当入侵者侵入玄关,玄关内的监控设备监控到玄关内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但是监控管理装置10并不会依据该监控信息触发告警,且用户在卧室2中无法感知该玄关的状态,这样,监控管理装置10无法实现自动调整子空间的警报状态,易使子空间处于不安全的状态。
请参见6(e),当监控管理装置10确定玄关处于空闲状态的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则将玄关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以实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可依据该子空间的状态进行调整,其中空闲状态为该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且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也未触发,即若当前子空间中没有可信用户,与当前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也没有可信用户时的状态。
又比如图6(e)和图6(f)中的客厅和厨房处于空闲状态,且处于空闲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第一时间阈值,则客厅和厨房的警报状态由图6(e)所示的警报关闭状态调整为图6(f)所示的警报开启状态。
因此,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均为待确认子空间。监控管理装置判断该待确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监控设备被触发,则表示监控设备检测到该待确认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则监控管理装置对该待确认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不作调整。若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则表示该待确认子空间没有目标人物。然后判断与该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与该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则表示与该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不存在目标人物,则待确认子空间处于空闲状态;当该待确认子空间处于空闲状态的持续时间超过第一时间阈值时,监控管理装置将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由警报关闭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若与该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或该待确认子空间处于空闲状态的持续时间未超过第一时间阈值,则对该待确认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不作调整。如此,通过将保持空闲状态超过第一时间阈值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自动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以提升子空间的安全性。
其中第一时间阈值可依据实际应用场景设置,例如第一时间阈值可为5分钟、3分钟,本申请实施例对第一时间阈值的大小不作限定。
请参见图7,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监测方法示意图。
S701、判断待确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该待确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执行步骤S701,若该待确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702。
其中,当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监测到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则该监控设备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被触发的监控设备将监控信息发送至监控管理装置,监测管理装置接收该监控信息并依据该监控信息确认该监控设备被触发。若在接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监控信息之后,监测管理装置在预设时间内没有收到监控设备发送的监控信息,则确认该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其中预设时间可以为30秒、60秒等。
S702:获取与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并判断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702,若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703。
具体地,监测管理装置中存储有子空间之间的关联关系,监测管理装置依据待确认子空间查询关联关系,可确定与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
其中与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数量可为一个、两个或多个。
判断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的方法同步骤S701,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步骤S701和S702没有先后关系,本实施例中,仅在该待确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之后执行步骤S702,即进行确认待确认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先确认待确认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待确认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再确认待确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待确认子空间和待确认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703;当然,确认待确认子空间和待确认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未被触发也可同时进行,仅在待确认子空间和待确认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时执行步骤S703,否则重复执行待确认子空间和待确认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未被触发的判断步骤。
S703、确定待确认子空间的空闲时间。
其中,空闲时间为待确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及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的持续时间。即在待确认子空间和连通子空间中均没有目标人物的持续时间。
可以理解,对于一个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则该子空间、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关系的连通子空间中至少一个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在预设时间内被触发过,则该监控设备最新一次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监控信息确定该监控设备最新一次被触发的时间为持续时间的开始时间点。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开始时间点计算空闲时间。
示例性地,请参见图6(e),待确认子空间为厨房,当用户处于餐厅中,厨房与餐厅具有连通性,厨房的警报状态被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请参见图6(f),用户由餐厅进入卧室2,此时厨房的监控设备始终未触发,餐厅内没有目标用户,餐厅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假设此时的时间点为5:50,则待确认子空间厨房的空闲时间的开始时间点为5:50,若6:00时计算待确认子空间厨房的空闲时间,则空闲时间为10分钟。
示例性地,请再次参见图6(e),待确认子空间为客厅,当用户从客厅进入餐厅中,客厅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此时的时间点为5:30,请参见图6(f),用户由餐厅进入卧室2,此时餐厅内没有目标用户,餐厅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假设此时的时间点为5:40,则待确认子空间客厅的空闲时间的开始时间点为5:40。
S704、判断空闲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若空闲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执行步骤S705;若空闲时间小于或等于第一时间阈值,跳转至步骤S703。
S705,将该待确认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这样,监控管理装置通过获取处于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的空闲时间,并将空闲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以避免处于空闲状态的子空间长时间处于警报关闭状态,实现自动调整处于空闲状态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以提升该子空间的安全性。
可选地,警报关闭状态可以包括初始关闭状态、第一过渡状态、第二过渡状态。在一些实施例中,当子空间内监控设备检测到子空间内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则监控管理装置确定该子空间处于初始关闭状态;当子空间内监控该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该子空间由初始关闭状态变更为第一过渡状态;当处于第一过渡状态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和该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或该子空间处于第一过渡状态的时间超过过渡时间阈值,则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由第一过渡状态变更为第二过渡状态,当处于第二过渡状态的子空间的空闲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则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被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如此,通过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及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的触发状态将子空间划分为不同的警报关闭状态,并可通过不同背景色(例如图6(a)-图6(g)),以便于用户可快速了解该子空间是否存在目标人物等状态,以提升子空间的安全性。请再次参见图6(a)-6(e),用户由入口1进入该空间,并经由玄关、客厅和餐厅到达卧室2,即用户到达卧室2之前,用户经过了玄关、客厅和餐厅,其中图6(b)中玄关不存在目标人物,玄关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玄关的警报状态为第二过渡状态,图6(b)中玄关存在目标人物,玄关的监控设备被触发,玄关的警报状态为初始关闭状态;图6(c)中,用户从玄关移动至客厅,玄关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被触发,玄关的警报状态为第一过渡状态;图6(d)中,玄关的监控设备为未被触发且玄关的连通子空间(客厅)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玄关的警报状态由第一过渡状态变更为第二过渡状态;图6(e)中玄关的空闲时间大于第一时间阈值,则该玄关的警报状态被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请参见图6(f)和图6(g),卧室2的监控设备为人体移动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只能在有移动的人体时被触发,如果人体存在但是处于静止状态,则人体移动传感器不被触发;图6(f)中卧室2的人体移动传感器检测到用户而被触发;当用户处于静止状态时,卧室2的监控设备由6(f)所示的被触发到图6(g)所示的未触发,且6(f)中的餐厅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即用户未移动至餐厅,则用户仍处于卧室2但卧室2的用户处于静止中,则监控管理装置确认用户处于卧室2中。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可以依据实际应用场景定义第一过渡状态和第二过渡状态,例如第一过渡状态为此子空间内曾经有人,但是目前该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监控管理装置确定该子空间为存在人,如图6(c)中的玄关,用户此时从玄关移动至客厅中,此时玄关处于第一过渡状态。第二过渡状态为此子空间内一直没人即此子空间的监控设备一直未被触发,但是相邻的子空间有人或曾经有人,如图6(e)中的厨房,厨房中一直没有用户进入,但是用户曾经位于餐厅中,此时厨房的警报状态为第二过渡状态。
请参见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人体位置确定的方法示意图。
S801、确定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
当前子空间满足监控设备的触发条件并形成监控信息,例如监控设备检测到当前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而被触发。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监控设备被触发。
S802、确定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
其中,此时作为的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包括两种场景:
场景一:用户离开该子空间;
场景二:用户停留在该子空间但是监控设备未检测到该用户。
可选地,监控管理装置在第一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监控设备的监控信息,则确定该监控设备为未触发。
可选地,监控设备在第二预设时间内未被触发则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监控信息确定该监控设备未被触发。
S803、判断与当前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804;若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被触发,则执行步骤S805。
判断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的方法同步骤S801和S802,这里不再赘述。
S804、确定用户位于监控设备被触发的连通子空间内。
S805、确定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
在一实施例中,此时作为的当前子空间没有安装有入口,则当前子空间和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则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
在一实施例中,此时作为的当前子空间安装有入口,若该当前子空间、连通子空间、入口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则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若当前子空间和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被触发且入口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可确定用户通过入口离开该空间。
如此,通过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和与该子空间具有连通关系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的触发状态确定用户在空间内的具体位置。
请参见图9(a)-图9(g),图9(a)-图9(g)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9(a)-图9(g)的实施例与图6(a)-图6(g)相类似,不同之处在于:
图9(a)-图9(g)中进入该空间的用户为两个人,图9(a)中,用户A和用户B打开入户门;图9(b)中,用户A和用户B由入口1进入玄关;图9(c)中,用户A和用户B由玄关进入客厅;图9(d)中,用户A和用户B由客厅进入餐厅;图9(e)中,用户A由餐厅进入厨房,用户B停留于餐厅中(例如在餐厅玩手机),餐厅的监控设备未感测到用户B且未被触发。图9(f)中,用户B从餐厅移动至卧室2,卧室2的监控设备被触发;用户A在厨房中且厨房和餐厅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
可以理解,图9(a)-图9(g)仅为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在其他实施例中,同时进入该空间的用户的数量可为3个、4个、或大于4个,当多个用户同时进入该空间,监控管理装置获取该空间的监控设备的触发状态,依据触发状态确定多个用户的行动轨迹,并依据用户的行动轨迹调整各个子空间的警报状态。
图10(a)-图10(d)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安全防护系统的应用场景的示意图,图10(a)-图10(d)的实施例与图6(a)-图6(g)相类似,如图10(a)所示,该空间存在两个用户:用户C和用户D,用户C和用户D从入口进入该空间,并依次进过玄关、客厅进入餐厅,用户C经由餐厅进入厨房,用户经由餐厅进入卧室2,卧室和餐厅的监控设备均为人体移动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只能在有移动的人体时被触发,如果人体存在但是处于静止状态,则人体移动传感器不被触发;用户C在厨房中睡觉,用户D在卧室2中睡觉,由于用户C和用户D均处于静止状态,厨房和卧室2的人体移动传感器均未被触发,不同之处在于:
侵入者由阳台的入口12进入,入口12的监控设备被触发(例如该监控设备为门窗传感器,门窗传感器感测到阳台的门窗被打开而被触发)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且阳台的警报状态变更为警报开启状态,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出入户监控信息触发告警并将由阳台进入的侵入者作为不可信用户并将阳台设置为疑似风险区。如图10(b)所示,监控设备感测到侵入者进入阳台而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该监控信息将阳台设置为风险区。
其中图10(b)中卧室2中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卧室2的用户由卧室2移动至餐厅中,如图10(c)所示,餐厅的监控设备被触发,监控管理装置确定用户位于餐厅中,并将与餐厅具有连通关系的客厅的警报状态设置为警报关闭状态。
如图10(c)和10(d)所示,用户由餐厅移动至客厅,客厅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若侵入者单独由阳台进入客厅且客厅的目标人物仅为侵入者,则客厅为风险区;如图10(d)所示,用户和侵入者同时进入客厅,则表示侵入者已被制服或安全防护系统已起到安全警示的作用,因此,此时客厅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且为疑似风险区。
可以理解,当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空间内监控设备确定该空间的用户为不可信用户,依据子空间内的监控设备的监控信息确定不可信用户的行动轨迹,并依据不可信用户的行动轨迹将对应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进一步地,通过将侵入者进入的子空间设置为不同的区,以便依据处于区状态确定侵入者的位置及侵入者去过的子空间。
请参见图1,图1中阳台入口12为门窗,门窗可作为出入该房屋的入口。阳台安装有人体移动传感器,门窗安装有门窗传感器;当用户移动至阳台,阳台的人体移动传感器6感测到阳台存在目标用户而被触发,且阳台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此时若门窗被打开并触发门窗传感器A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则监控管理装置接收到出入户监控信息之后并不触发告警,但是当用户在阳台睡着了且处于静止状态,阳台的人体移动传感器6无法感测静止的人体,但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客厅的人体移动传感器5和触发门窗传感器A均未触发确定用户位于阳台中且处于静止中,监控管理装置依据阳台存在用户将阳台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若侵入者从阳台的门窗进入该房间,阳台的门窗被打开使门窗传感器A被触发并形成出入户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接收到该出入户监控信息并不触发告警,易使房间处于危险的场景中。
请再次参见图1,若用户位于客厅中,阳台作为客厅的连通子空间,则阳台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若侵入者从阳台的窗户进入该房间,窗户被打开则不触发告警,易使房间处于危险的场景中。
基于以上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调整方法,对于具有入口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和该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相互独立,若该子空间存在可信用户,则该子空间和该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若该子空间的连通子空间存在可信用户,该子空间不存在可信用户,该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该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通过将该子空间和该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独立设置,以提升空间的安全性。
请参见图11,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对于入口的警报状态的调整方法,应用于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的当前子空间,且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
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01、判断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若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执行S1102;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跳转执行S1101。
S1102、将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如此,通过图11所示的方法以调整子空间入口的警报状态,以使当前子空间存在可信用户时,该子空间的入口1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进一步地,若监控管理装置确定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但是此时作为的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处于未触发状态,则监控管理装置将当前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请再次参见图1,用户从客厅移动至阳台,阳台的监控设备为人体移动传感器,人体移动传感器被触发并形成监控信息,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阳台中并将阳台的门窗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当用户在阳台看书或睡觉而处于静止,人体移动传感器未感测到移动的人体而未被触发,由于此时门窗处的传感器和客厅的传感器均未被触发,监控管理装置确定用户位于阳台中且未被阳台的人体移动传感器感测到,监控管理装置将阳台的门窗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且此时阳台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当处于阳台的用户开始移动,人体移动传感器感测到移动的人体而被触发,监控管理装置将阳台的门窗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如此,当用户在阳台处于静止状态时,监控管理装置依据用户的位置及该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的触发状态调整该子空间的入口处的警报状态,以提升空间的安全性。
可以理解,图1、图6(a)-图6(g)、图9(a)-图9(g)、图10(a)-图10(d)中所示空间示意图中,空间的子空间的个数均为9个,可以理解,本申请并不限定空间的子空间的数量,空间的子空间可为1个、2个、3个或大于3个。当然,当空间的子空间的数量为1个,且该子空间具有入口且该子空间不具有连通性的子空间;则图3所示的步骤S301~S305依旧适用。
参考图12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监控管理装置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如图12所示,监控管理装置120可以包括:RF电路1201、存储器1202、输入单元1203、显示单元1204、传感器1205、音频电路1206、Wi-Fi模块1207、处理器1208、电源1209及PIR1210。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2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业务流汇聚转发节点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RF电路1201可用于发送预警信息和接收预警指示信息,对信号进行接收和发送,特别地,接收基站的下行信息后,转给处理器1208进行处理;另外,将涉及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12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存储器1202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1208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1202中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监控管理装置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1202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监控管理装置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1202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1203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监控管理装置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1203可包括触控面板120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12032。触控面板120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控笔等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12031上或在触控面板12031附近的操作,以划定设定区域),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地,触控面板120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监控管理装置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监控管理装置;触摸监控管理装置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1208,并接收处理器1208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12031。除了触控面板12031,输入单元1203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120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120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1204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监控管理装置的感兴趣区域或环境图像。显示单元1204可包括显示面板12041,可选地,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12041。进一步地,触控面板12031可覆盖显示面板12041,当触控面板120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1208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1208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120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可以将触控面板12031与显示面板12041集成而实现监控管理装置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监控管理装置还可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1205,比如光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1204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监控管理装置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12041和/或背光;此外,监控管理装置还可配置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1206、扬声器12061,传声器12062可提供用户与监控管理装置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1206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12061,由扬声器120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传声器120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1206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处理器1208处理后,经RF电路1201发送给另一监控管理装置,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1202以便进一步处理。
Wi-Fi属于短距离无线传输技术,监控管理装置通过Wi-Fi模块1207可以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它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虽然图12示出了Wi-Fi模块1207,但是可以理解的是,其并不属于监控管理装置的必需构成,完全可以根据需要、在不改变发明本质的范围内进行省略。
处理器1208是监控管理装置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监控管理装置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202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202内的数据,执行监控管理装置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监控管理装置进行整体监控。可选地,处理器1208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1208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208中。
监控管理装置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1209(比如电池),可选地,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1208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监控管理装置还包括PIR1210,PIR1210为被动式红外侦测器,用于获取检测区域的侦测信息。
监控管理装置还可以包括摄像头、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
图12中描述的监控管理装置可以用于实施本申请图3介绍的方法实施例中的部分或全部流程,可参见前述图3所述实施例中的相关阐述,这里不再赘述。
请参见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监控管理装置的模块示意图。监控管理装置包括空间拓扑信息采集模块、传感器状态感知模块及空间状态分析模块。其中,空间拓扑信息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空间的拓扑信息,拓扑信息包括空间与外部空间的连通信息,空间的子空间之间的连通信息,监控设备与子空间之间的关联关系等:传感器状态感知模块可直接/间接连接到空间中的各个监控设备,可以实时感知各个监控设备的状态信息并获取对应监控设备形成的监控信息。空间状态分析模块用于基于空间拓扑信息采集模块的拓扑信息构建空间模型(如5(a)所示);当有人/对象进入空间时,空间状态分析模块可通过传感器状态感知模块获取的监控信息确定用户的运动轨迹,并依据运动轨迹调整空间内子空间的警报状态,具体方法可参见上述实施例,这里不再赘述。应理解,图13仅作为监控管理装置一种示例,而非限定。监控管理装置可以有比图13所示的更多或更少的模块。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该计算机指令在监控管理装置上运行时,使得监控管理装置执行上述相关方法步骤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安全防护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监控管理装置上运行时,使得监控管理装置执行上述相关步骤,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安全防护方法。
另外,本申请的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装置,这个装置具体可以是芯片,组件或模块,该装置可包括相连的处理器和存储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装置运行时,处理器可执行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执行指令,以使芯片执行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安全防护方法。
其中,本实施例提供的监控管理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计算机程序产品或芯片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该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他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该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4)

1.一种安全防护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一空间,所述空间包括至少两个子空间,所述子空间具有警报状态,所述警报状态包括警报关闭状态和警报开启状态,处于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感测到目标人物时不触发告警,处于警报开启状态的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感测到目标人物时触发告警,所述子空间的初始的警报状态均为警报开启状态,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所述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是由所述至少两个子空间中的入户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形成的;
依据所述第一出入户监控信息判断进入所述空间的用户是否为可信用户;
若该用户为可信用户,将所述入户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接收所述入户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第一监控信息,依据所述第一监控信息确定所述用户处于所述入户子空间,确定用户所在的入户子空间为当前子空间;依据此时作为所述当前子空间的所述入户子空间和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所述入户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一连通子空间;
将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形成的第二监控信息,依据所述第二监控信息确定用户处于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确定用户所在的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为当前子空间;
依据此时作为所述当前子空间的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和预设的连通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连通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二连通子空间,并将所述第二连通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且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确定用户离开所述空间,
其中,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则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检测到所述当前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检测到所述当前子空间存在目标人物;若所述入口处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所述入口处的监控设备感测到所述入口被使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均未存在目标人物,将所述至少两个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确定所述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均未存在目标人物,包括:
确定所述空间的至少两个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
6.如权利要求1至5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至少两个子空间中警报状态为警报关闭状态的子空间为待确认子空间,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待确认子空间和与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三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均未触发;
若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和与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三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确定空闲时间,其中所述空闲时间为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和与所述待确认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第三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的持续时间;
判断所述空闲时间是否大于第一时间阈值;
若所述空闲时间大于所述第一时间阈值,将所述待确认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警报关闭状态包括初始关闭状态、第一过渡状态、第二过渡状态,将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包括:
当所述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将该所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调整初始关闭状态;
当所述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则将该所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由所述初始关闭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一过渡状态;
当所述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和与所述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均未触发,将所述子空间的警报状态由所述第一过渡状态调整为所述第二过渡状态。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由被触发变更为未触发;
判断与所述当前子空间具有连通性的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
若所述连通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确定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所述确定用户位于当前子空间内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监控设备未触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将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11.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若当前子空间具有入口,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是否被触发;
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被触发,则将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关闭状态;
若所述当前子空间的监控设备未触发,则将所述当前子空间的入口的警报状态调整为警报开启状态。
12.如权利要求1至11任一项所述的安全防护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第三监控信息,确定形成所述第三监控信息的监控设备对应的子空间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则触发告警;或
接收第三出入户监控信息,确定形成所述第三出入户监控信息的监控设备对应的入口的警报状态为警报开启状态,则触发告警。
1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指令,当所述计算机指令在监控管理装置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监控管理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4.一种监控管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控管理装置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所述处理器用于调用所述存储器中的指令,使得所述监控管理装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204015.6A 2021-10-15 2021-10-15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Pending CN11598507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4015.6A CN115985071A (zh) 2021-10-15 2021-10-15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204015.6A CN115985071A (zh) 2021-10-15 2021-10-15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85071A true CN115985071A (zh) 2023-04-18

Family

ID=85964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204015.6A Pending CN115985071A (zh) 2021-10-15 2021-10-15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85071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43877U1 (ru) * 2013-10-31 2014-08-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Сибирский Арсенал" Автономное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радиока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связи
CN104036604A (zh) * 2014-06-04 2014-09-10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系统及其布撤防的自动控制方法
CN104036624A (zh) * 2014-06-04 2014-09-10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区探测的安防系统防误报方法
WO2015148561A2 (en) * 2014-03-25 2015-10-01 Osram Sylvania Inc. Techniques for indoor navigation with occupancy tracking and location tracking via light-based communication
TW201610934A (zh) * 2014-09-04 2016-03-16 Skyrec Inc 警報事件偵測系統
CN105981419A (zh) * 2014-02-10 2016-09-28 阮雪芬 居住系统
FR3040817A1 (fr) * 2015-09-04 2017-03-10 Domis Sa Procedes de desarmement automatique et d'utilisation d'un systeme d'alarme anti-intrusion, et systeme d'alarme associe
KR20170061994A (ko) * 2015-11-27 2017-06-07 대한민국(국립재활원장) 응급 상황 경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846750A (zh) * 2017-03-30 2017-06-13 姚嘉 一种自动布防撤防系统及方法
CN109195102A (zh) * 2018-07-16 2019-01-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撤防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143877U1 (ru) * 2013-10-31 2014-08-10 Общество с ограниченной ответственностью Научно-производственное объединение "Сибирский Арсенал" Автономное портативное радиокана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обнаружения и связи
CN105981419A (zh) * 2014-02-10 2016-09-28 阮雪芬 居住系统
WO2015148561A2 (en) * 2014-03-25 2015-10-01 Osram Sylvania Inc. Techniques for indoor navigation with occupancy tracking and location tracking via light-based communication
CN104036604A (zh) * 2014-06-04 2014-09-10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安防系统及其布撤防的自动控制方法
CN104036624A (zh) * 2014-06-04 2014-09-10 深圳市中兴新地通信器材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区探测的安防系统防误报方法
TW201610934A (zh) * 2014-09-04 2016-03-16 Skyrec Inc 警報事件偵測系統
FR3040817A1 (fr) * 2015-09-04 2017-03-10 Domis Sa Procedes de desarmement automatique et d'utilisation d'un systeme d'alarme anti-intrusion, et systeme d'alarme associe
KR20170061994A (ko) * 2015-11-27 2017-06-07 대한민국(국립재활원장) 응급 상황 경보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06846750A (zh) * 2017-03-30 2017-06-13 姚嘉 一种自动布防撤防系统及方法
CN109195102A (zh) * 2018-07-16 2019-01-11 北京奇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撤防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230111B2 (en) Control access utilizing video analytics
US12236772B2 (en) Handling duress input
US1019242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ivacy within a security system
US20190317462A1 (en) Managing barrier and occupancy based home automation system
US10026289B2 (en) Premises management system with prevention measures
US9805583B2 (en) Sensor bypass
US10794606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of detection with active infrared sensors
US9734697B1 (en) Automatic notify mode for security system
US12067860B2 (en) Security system using tiered analysis
WO2005031672A1 (ja) セキュリティ管理装置、セキュリティ管理方法、セキュリティ管理プログラム、およびコンピュータ読み取り可能な記録媒体
TWI735121B (zh) 保全系統
CN115985071A (zh) 安全防护方法及其装置
CN208506919U (zh) 一种智能安防系统
KR20230075111A (ko) 활동 센서와 적외선 어레이 센서를 이용하여 댁내 경보 상황을 지능형으로 판단하는 시스템
JP2006039796A (ja) セキュリティ装置、およびそのプログラム
Georg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 Managemen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