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8543B -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68543B CN115968543B CN202080103386.2A CN202080103386A CN115968543B CN 115968543 B CN115968543 B CN 115968543B CN 202080103386 A CN202080103386 A CN 202080103386A CN 115968543 B CN115968543 B CN 11596854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cf
- resource
-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 bit
- addres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34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4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708 enhanc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8000006243 chemical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6855 network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19 trans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473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99 data model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2131 composi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34 deco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914 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10365 information process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835 investi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16—Discovering, processing access restriction or access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该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第一OCF设备是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基于第一OCF设备与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第一OCF资源和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生成并存储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该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一对象。本申请规定了OCF资源地址与目标通信协议下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OCF协议与其他标准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的能力。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物联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与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1)的结合日渐紧密。一方面,物联网正在从“连接”走向“智能”;另一方面,人工智能正在从“云端”走向“边缘”,两者正在合力推进物联网走向智联网(Internet of Intelligences)。
全球规模最大的智联网国际标准联盟为OCF(Open Connectivity Foundation,开放式互联基金会),OCF标准支持智能设备之间的搜索与通信,而不受厂商、操作系统、芯片或物理传输的制约,为实现各种物理介质层、传输层和应用层设备间的无缝连接提供了技术规范。OCF拥有灵活广泛的应用场景:首先,OCF客户端(Client)(如手机应用程序)和OCF设备(Server)(如空调)可以进行交互,例如使用手机应用程序可以对空调的开关、温度、模式等信息进行获取和设置;其次,多个OCF客户端可以同时对OCF设备进行控制,例如用户可以在家里通过智能手机、智能电视、智能音箱灵活控制同一个设备;再次,通过桥接(Bridging),OCF客户端可以和其他标准设备进行交互,例如蓝矛、Zigbee(紫蜂)等;最后,OCF设备也可以通过桥接,被其他标准的客户端控制。
但是,目前针对OCF客户端与其他标准设备之间的交互方案,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映射方法,应用于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资源映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设备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资源创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地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网关设备,所述网关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资源映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网关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资源映射方法。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关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关设备执行上述资源映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通过网关设备建立第一OCF资源和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并存储该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以此用于确定与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一对象,规定了OCF资源地址与目标通信协议下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OCF协议与其他标准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的能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Zigbee设备的设备模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桥平台实现OCF客户端与Zigbee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BLE mesh设备的设备模型结构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通过桥平台实现OCF客户端与BLE mesh设备之间交互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7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10是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
图11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装置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Zigbee是一种低速短距离传输的无线网络协议,Zigbee网络具有大容量、低时延、低功耗、高安全和高稳定等性能,能够搭载全品类设备,为全屋智能、酒店公寓、地产家装、智慧办公等复合型智慧场景提供稳定、安全的局域网通讯。
图1示出了Zigbee设备的设备模型结构的示意图。Zigbee设备接入网络后,成为Zigbee网络中的一个节点(Node),该节点可能具有多个端点(Endpoint),每个端点下可能存在多个服务集群(Server Cluster,简称“集群”),每个集群下面可能存在多个属性(Attribute),每个属性都具备自己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内容(Type&Data)。
OCF客户端可以与Zigbee设备之间进行交互。请参考图2,其示出了通过桥平台实现OCF客户端与Zigbee设备之间的交互。桥平台110中包含如下功能模块:虚拟OCF服务端112、桥接功能模块(Bridging Function)114和虚拟Zigbee客户端116。OCF客户端120与虚拟OCF服务端112之间可以基于OCF协议进行通信,虚拟Zigbee客户端116与Zigbee设备130之间可以基于Zigbee协议进行通信。例如,上述Zigbee协议可以是Zigbee 3.0协议或者也可以是其他已有版本或者后续演进版本的Zigbee协议,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桥接功能模块114用于实现OCF协议和Zigbee协议之间的转换。例如,桥接功能模块114的作用包括将OCF客户端120发送的基于OCF协议的信息,转换为Zigbee设备130可识别的基于Zigbee协议的信息。另外,桥接功能模块114的作用还可以包括将Zigbee设备130发送的基于Zigbee协议的信息,转换为OCF客户端120可识别的基于OCF协议的信息。
可选地,桥接功能模块114可以建立基于OCF协议的信息与基于Zigbee协议的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实现对基于OCF协议的信息与基于Zigbee协议的信息之间的转换。如下述表一所示,其示出了Zigbee协议与OCF协议之间的翻译模型。
表一
Zigbee协议 | 映射计数 | OCF协议 | 映射计数 |
节点(Node) | 1 | OCF设备(OCF Device) | 1 |
服务集群(Server Cluster) | 1 | OCF资源(OCF Resource) | n |
属性(Attribute) | 1 | OCF资源属性(OCF Resource property) | 1 |
从上述表一中,可以得到基于Zigbee协议的信息与基于OCF协议的信息之间的3组映射关系,以及每组映射关系中双方的映射计数。基于表一的3组映射关系包括:节点(Node)与OCF设备(OCF Device)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1对1的映射关系;服务集群(Server Cluster)与OCF资源(OCF Resource)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1对n的映射关系;属性(Attribute)与OCF资源属性(OCF Resource property)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1对1的映射关系。
下面,以Zigbee设备为色温灯为例,介绍说明Zigbee协议与OCF协议之间的翻译模型。如下述表二所示:
表二
BLE(Bluetooth Low Energy,低功耗蓝矛)相比于早前的经典蓝牙,极大程度地减少设备功耗,目前已经被广泛使用。BLE mesh(星形组网)是被设计用于大规模节点之间互相通信的网络支持,其目标是建立可信安全的网络、全部互通的操作、成熟的生态、满足工业级别的应用,以及支持大规模节点数量的组网。BLE mesh的工作方式是managed flood(有管理的泛洪消息传播),泛洪的方式使消息的传播非常可靠、易于扩展,并且性能可以满足商业与工业市场。
图3示出了BLE mesh设备的设备模型结构的示意图。BLE mesh设备接入网络后,成为BLE mesh网络中的一个节点(Node),该节点可能具有多个元素(Element),每个元素下可能存在多个服务模型(ServerModel,简称“模型”),每个模型下面可能存在多个属性(State,或称为“状态”),每个属性都具备自己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内容(Type&Data)。
OCF客户端可以与BLE mesh设备之间进行交互。请参考图4,其示出了通过桥平台实现OCF客户端与BLE mesh设备之间的交互。桥平台110中包含如下功能模块:虚拟OCF服务端112、桥接功能模块(Bridging Function)114和虚拟BLE mesh客户端118。OCF客户端120与虚拟OCF服务端112之间可以基于OCF协议进行通信,虚拟BLE mesh客户端118与BLE mesh设备140之间可以基于BLE mesh协议进行通信。
桥接功能模块114用于实现OCF协议和BLE mesh协议之间的转换。例如,桥接功能模块114的作用包括将OCF客户端120发送的基于OCF协议的信息,转换为BLE mesh设备140可识别的基于BLE mesh协议的信息。另外,桥接功能模块114的作用还可以包括将BLE mesh设备140发送的基于BLE mesh协议的信息,转换为OCF客户端120可识别的基于OCF协议的信息。
可选地,桥接功能模块114可以建立基于OCF协议的信息与基于BLE mesh协议的信息之间的映射关系,以实现对基于OCF协议的信息与基于BLE mesh协议的信息之间的转换。如下述表三所示,其示出了BLE mesh协议与OCF协议之间的翻译模型。
表三
BLE mesh协议 | 映射计数 | OCF协议 | 映射计数 |
节点(Node) | 1 | OCF设备(OCF Device) | 1 |
服务模型(Server Model) | 1 | OCF资源(OCF Resource) | 1 |
属性(State) | 1 | OCF资源属性(OCF Resource property) | 1 |
从上述表三中,可以得到基于BLE mesh协议的信息与基于OCF协议的信息之间的3组映射关系,以及每组映射关系中双方的映射计数。基于表三的3组映射关系包括:节点(Node)与OCF设备(OCF Device)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1对1的映射关系;服务模型(Server Model)与OCF资源(OCF Resource)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1对1的映射关系;属性(State)与OCF资源属性(OCF Resource property)之间的映射关系,且该映射关系为1对1的映射关系。
下面,以BLE mesh设备为色温灯为例,介绍说明BLE mesh协议与OCF协议之间的翻译模型。如下述表四所示:
表四
上述Zigbee协议与OCF协议之间的翻译模型,以及BLE mesh协议与OCF协议之间的翻译模型,只规定OCF资源与Zigbee集群(Cluster)和BLE mesh模型(Model)之间的映射关系。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规定了OCF资源地址与Zigbee集群(Cluster)和BLE mesh模型(Model)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OCF协议与其他标准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的能力。
下面,将通过几个实施例,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介绍说明。
请参考图5,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实施环境的示意图,该实施环境可以包括:终端210、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和网关设备230。该实施环境可以是一个智联网系统。
终端210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实施例中,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终端。
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是指Zigbee组网/BLE mesh组网下具备网络接入能力的智联网设备,如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可以是智能家居设备、终端设备,或者其它具备网络接入能力的设备,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一个示例中,以实施环境为家庭智联网系统为例,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可以是智能电视、智能音箱、智能空调、智能电灯、智能门窗、智能窗帘、智能插座等智能家居设备。
网关设备230又称为网间连接器、协议转换器,是多个网络间提供数据转换服务的计算机系统或设备。在使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格式或语言,甚至体系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种系统或设备之间,网关设备相当于一个翻译器,网关设备可以对收到的信息进行解析,并重新打包发送给目的系统或目的设备,以适应目的系统或目的设备的需求,同时网关设备也可以起到过滤和安全的作用。
以OCF客户端211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的访问过程为例,网关设备230分别连接终端210和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且终端210中安装运行有OCF客户端211,该OCF客户端211可以通过网关设备230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进行访问。例如,用户通过操作终端210上运行的OCF客户端211,向网关设备230发送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是基于OCF协议的信息,网关设备230收到该访问请求后,转换该访问请求,转换后的访问请求是基于Zigbee协议/BLE mesh协议的信息,然后网关设备230将该转换后的访问请求发送给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从而完成OCF客户端211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220的访问过程。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本申请实施例中,OCF客户端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的“访问”包括“获取”和“设置”两种方式,“获取”是指OCF客户端获知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的状态等,“设置”是指OCF客户端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的状态进行选择、设置、更新等。此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OCF客户端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的“访问”又可以称为OCF客户端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的“操作”,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其含义。
请参考图6,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设备的结构框图。如图6所示,网关设备300包括虚拟OCF服务端310、桥接功能模块320,以及虚拟Zigbee客户端/虚拟BLEmesh客户端330。
虚拟OCF服务端310是网关设备300中用于与OCF客户端301进行交互的功能模块,虚拟OCF服务端310与OCF客户端301之间基于OCF协议进行交互。
虚拟Zigbee客户端/虚拟BLE mesh客户端330是网关设备300中用于与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302进行交互的功能模块,虚拟Zigbee客户端/虚拟BLE mesh客户端330与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302之间基于Zigbee协议/BLE mesh协议进行交互。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302可以作为Zigbee服务端/BLE mesh服务端,接收来自虚拟Zigbee客户端/虚拟BLE mesh客户端330的访问请求。
桥接功能模块320是网关设备300中用于实现两种不同协议信息之间的转换的功能模块,即桥接功能模块320用于将基于OCF协议的信息转换为基于Zigbee协议/BLE mesh协议的信息,或者用于将基于Zigbee协议/BLE mesh协议的信息转换为基于OCF协议的信息。
在一个示例中,当OCF客户端301发起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302的访问请求时,OCF客户端301先向网关设备300发送第一访问请求,该第一访问请求是基于OCF协议的信息,然后由网关设备300中的虚拟OCF服务端310接收该第一访问请求,桥接功能模块320将该第一访问请求转换为第二访问请求,该第二访问请求是基于Zigbee协议/BLE mesh协议的信息,接着由网关设备300中的虚拟Zigbee客户端/虚拟BLE mesh客户端330向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302发送第二访问请求,以完成OCF客户端301对Zigbee设备/BLE mesh设备302的访问。
另外,网关设备300也可以称为桥平台,用于实现OCF客户端301与Zigbee设备/BLEmesh设备302之间的交互功能。
请参考图7,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网关设备中。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710~730):
步骤710,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该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第一OCF设备是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可选地,目标通信协议可以是某一种无线通信协议,如Zigbee协议或BLE mesh协议。
步骤720,基于第一OCF设备与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第一OCF资源和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OCF资源与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物理设备中的对象之间具有映射关系。可选地,该映射关系可以是一对一的映射关系,即一个OCF资源对应于一个对象,不同的OCF资源对应于不同的对象。
当然,在一些其他示例中,该映射关系也可以是一对多的映射关系,即一个OCF资源对应于多个对象,多个不同的对象可以对应到同一个OCF资源;或者,该映射关系还可以是多对一的映射关系,即一个对象对应于多个OCF资源,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步骤730,生成并存储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该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一对象。
例如,在网关设备接收到的操作请求中包含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的情况下,网关设备即可确定需要对该第一OCF资源对应的第一对象执行相关操作。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对该第一OCF资源起到唯一标识的作用,不同的OCF资源具有不同的资源地址。例如资源地址可以是一个URL(Uniform Resource Locator,统一资源定位符)。
可选地,网关设备可以根据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生成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当然,在其他示例中,网关设备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生成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只要该资源地址能够起到对OCF的唯一标识作用即可,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在一个示例中,在目标通信协议为Zigbee协议的情况下,也即第一物理设备为第一Zigbee设备的情况下,第一OCF资源和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集群具有映射关系。相应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服务集群所属的端点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例如,假设第一服务集群是第一Zigbee设备下Endpoint 1(即id为1的端点)下的Cluster 6(即id为6的集群),那么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中可以包括Endpoint 1的标识信息以及Cluster 6的标识信息。其中,端点的标识信息用于对端点起到唯一标识作用,在同一Zigbee设备下的不同端点,具有不同的标识信息;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用于对服务集群起到唯一标识作用,在同一端点下的不同服务集群,具有不同的标识信息。示例性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可以表示为“/ep/1/cluster/6”,ep表示端点,1表示端点的id值,cluster表示服务集群,6表示服务集群的id值。
可选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Zigbee协议的标识信息。示例性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可以表示为“/eco/zigbee3.0/ep/1/cluster/6”,eco表示通信协议,zigbee3.0表示通信协议的标识信息(即代表是zigbee3.0协议),ep表示端点,1表示端点的id值,cluster表示服务集群,6表示服务集群的id值。
在另一个示例中,在目标通信协议为BLE Mesh协议的情况下,也即第一物理设备为第一BLE mesh设备的情况下,第一OCF资源和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模型具有映射关系。相应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服务模型所属的元素的标识信息,以及第一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例如,假设第一服务模型是第一BLE mesh设备下Element 2(即id为2的元素)下的Model 3(即id为3的模型),那么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中可以包括Element2的标识信息以及Model 3的标识信息。其中,元素的标识信息用于对元素起到唯一标识作用,在同一BLE mesh设备下的不同元素,具有不同的标识信息;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用于对服务模型起到唯一标识作用,在同一元素下的不同服务模型,具有不同的标识信息。示例性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可以表示为“/ele/2/model/3”,ele表示元素,2表示元素的id值,model表示服务模型,3表示服务模型的id值。
可选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BLE Mesh协议的标识信息。示例性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可以表示为“/eco/blemesh/ele/2/model/3”,eco表示通信协议,blemesh表示通信协议的标识信息(即代表是BLE mesh协议),ele表示元素,2表示元素的id值,model表示服务模型,3表示服务模型的id值。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730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740~760):
步骤740,接收OCF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该第一访问请求是OCF客户端对第一OCF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该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可选地,第一访问请求中还包括操作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该第一OCF资源所执行的操作。示例性地,对第一OCF资源可执行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读取、更新、删除、订阅等等。
步骤750,将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映射为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网关设备在接收到第一访问请求之后,解析该第一访问请求,得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这就知道了OCF客户端想要对第一OCF资源进行访问。可选地,还读取请求中携带的操作类型指示信息,以此获知需要对该第一OCF资源所执行的操作。然后,网关设备将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映射为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生成并向第一物理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
步骤760,向第一物理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该第二访问请求是网关设备对第一对象进行访问的请求,该第二访问请求中包括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第一访问请求中还包括操作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对该第一对象所执行的操作。示例性地,对第一对象可执行的操作包括但不限于以下至少一种:读取、更新、删除、订阅等等。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网关设备建立第一OCF资源和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之间的映射关系,生成并存储该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以此用于确定与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第一对象,规定了OCF资源地址与目标通信协议下对象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OCF协议与其他标准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的能力。
例如,规定了OCF资源地址与Zigbee集群(Cluster)和BLE mesh模型(Model)之间的关系,从而增强了OCF协议与Zigbee协议/BLE mesh协议之间的互联互通的能力。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只针对功能性资源URL进行关系映射,对于OCF特定资源类型URL不做此映射处理(特定资源URL,如“/oic/res”、“/oic/d”、“/oic/p”等。
请参考图9,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在本实施例中,规定了OCF资源地址与Zigbee集群(Cluster)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901~917):
步骤901,虚拟Zigbee客户端发现第一Zigbee设备。
步骤902,虚拟Zigbee客户端与第一Zigbee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903,虚拟Zigbee客户端向桥接功能模块发送映射关系建立请求,该映射关系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建立第一Zigbee设备到第一OCF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该第一OCF设备是第一Zigbee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步骤904,桥接功能模块设置OCF资源到第一Zigbee设备的服务集群之间的映射关系。
桥接功能模块根据Zigbee协议的数据模型结构特点,设置对应OCF资源URL。例如,对于Zigbee 3.0设备而言,当设备Endpoint(id值为1)下的Cluster(id值为6)与OCF资源建立映射关系时,该OCF资源URL可设置为/ep/1/cluster/6。
步骤905,桥接功能模块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虚拟OCF设备创建请求,该虚拟OCF设备创建请求用于请求创建与第一Zigbee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即第一OCF设备)。
步骤906,虚拟OCF服务端创建第一OCF设备,基于OCF资源地址创建OCF资源。
步骤907,OCF客户端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设备资源获取请求,该设备资源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虚拟OCF服务端创建的OCF资源的相关信息。
例如,获取虚拟OCF服务端创建的各个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资源访问策略等信息。
步骤908,虚拟OCF服务端向OCF客户端发送OCF资源的相关信息。
步骤909,OCF客户端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第一访问请求,该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要访问的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例如,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ep/1/cluster/6。
步骤910,虚拟OCF服务端向桥接功能模块发送资源地址解析请求,该资源地址解析请求用于请求对资源地址进行解析,该资源地址解析请求中包括待解析的资源地址(即上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步骤911,桥接功能模块确定与待解析的资源地址对应的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如第一OCF资源对应于第一服务集群。
桥接功能模块根据待解析的资源地址,确定要访问的是Zigbee 3.0设备的哪个Endpoint下的哪个Cluster。例如,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ep/1/cluster/6,则确定要访问的是Zigbee 3.0设备下Endpoint 1下的Cluster 6。
步骤912,桥接功能模块向虚拟Zigbee客户端发送访问第一服务集群的请求,该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一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
步骤913,虚拟Zigbee客户端向第一Zigbee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该第二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要访问的第一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
步骤914,第一Zigbee设备向虚拟Zigbee客户端发送第一访问结果。
步骤915,虚拟Zigbee客户端向桥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访问结果。
步骤916,桥接功能模块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第二访问结果,该第二访问结果是将基于Zigbee协议的第一访问结果进行转换后生成的符合OCF协议规范的访问结果。
步骤917,虚拟OCF服务端向OCF客户端发送第二访问结果。
请参考图10,其示出了本申请另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方法的流程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图5所示的实施环境中。在本实施例中,规定了OCF资源地址与BLE mesh模型(Model)之间的关系。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几个步骤(1001~1017):
步骤1001,虚拟BLE mesh客户端发现第一BLE mesh设备。
步骤1002,虚拟BLE mesh客户端与第一BLE mesh设备建立连接。
步骤1003,虚拟BLE mesh客户端向桥接功能模块发送映射关系建立请求,该映射关系建立请求用于请求建立第一BLE mesh设备到第一OCF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该第一OCF设备是第一BLE mesh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步骤1004,桥接功能模块设置OCF资源到第一BLE mesh设备的服务模型之间的映射关系。
桥接功能模块根据BLE mesh协议的数据模型结构特点,设置对应OCF资源URL。例如,对于BLE mesh设备而言,当设备Element(id值为2)下的Model(id值为3)与OCF资源建立映射关系时,该OCF资源URL可设置为/ele/2/model/3。
步骤1005,桥接功能模块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虚拟OCF设备创建请求,该虚拟OCF设备创建请求用于请求创建与第一BLE mesh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即第一OCF设备)。
步骤1006,虚拟OCF服务端创建第一OCF设备,基于OCF资源地址创建OCF资源。
步骤1007,OCF客户端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设备资源获取请求,该设备资源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虚拟OCF服务端创建的OCF资源的相关信息。
例如,获取虚拟OCF服务端创建的各个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资源访问策略等信息。
步骤1008,虚拟OCF服务端向OCF客户端发送OCF资源的相关信息。
步骤1009,OCF客户端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第一访问请求,该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要访问的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例如,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ele/2/model/3。
步骤1010,虚拟OCF服务端向桥接功能模块发送资源地址解析请求,该资源地址解析请求用于请求对资源地址进行解析,该资源地址解析请求中包括待解析的资源地址(即上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步骤1011,桥接功能模块确定与待解析的资源地址对应的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如第一OCF资源对应于第一服务模型。
桥接功能模块根据待解析的资源地址,确定要访问的是BLE mesh设备的哪个Element下的哪个Model。例如,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ele/2/model/3,则确定要访问的是BLE mesh设备下Element 2下的Model 3。
步骤1012,桥接功能模块向虚拟BLE mesh客户端发送访问第一服务模型的请求,该请求中可以包括第一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
步骤1013,虚拟BLE mesh客户端向第一BLE mesh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该第二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要访问的第一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
步骤1014,第一BLE mesh设备向虚拟BLE mesh客户端发送第一访问结果。
步骤1015,虚拟BLE mesh客户端向桥接功能模块发送第一访问结果。
步骤1016,桥接功能模块向虚拟OCF服务端发送第二访问结果,该第二访问结果是将基于BLE mesh协议的第一访问结果进行转换后生成的符合OCF协议规范的访问结果。
步骤1017,虚拟OCF服务端向OCF客户端发送第二访问结果。
下面,通过示例性实施例介绍OCF资源地址的编码方案。
在一个示例中,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第二填充位、第三填充位和第四填充位;其中,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的表示信息;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所属服务类型的表示信息;第四填充位用于填充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例如,对于OCF协议到Zigbee协议的映射来说,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集群的表示信息;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集群所属端点的表示信息;第四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集群所属端点的标识信息。
又例如,对于OCF协议到BLE mesh协议的映射来说,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模型的表示信息;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模型所属元素的表示信息;第四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模型所属元素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第一填充位、第二填充位、第三填充位和第四填充位中,任意两个相邻填充位之间均具有分隔符,分隔符用于对不同填充位起到区分作用。例如,OCF资源URL可表示为“/app/x2/res/x3”,从左至右依次为:app对应第三填充位、x2对应第四填充位、res对应第一填充位,以及x3对应第二填充位,“/”表示分隔符。对于Zigbee 3.0设备而言,例如app=ep(endpoint,端点),res=cluster(集群),x2=端点的id值,x3=集群的id值。对于BLEMesh设备而言,例如app=ele(element,元素),res=model(模型),x2=元素的id值,x3=模型的id值。
可选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第五填充位和第六填充位,第五填充位用于填充通信协议的表示信息,第六填充位用于填充通信协议的标识信息。可选地,第一填充位、第二填充位、第三填充位、第四填充位、第五填充位和第六填充位中,任意两个相邻填充位之间均具有分隔符。例如,OCF资源URL可表示为“/eco/x1/app/x2/res/x3”,从左至右依次为:eeo对应第五填充位、x1对应第六填充位、app对应第三填充位、x2对应第四填充位、res对应第一填充位,以及x3对应第二填充位,“/”表示分隔符。对于Zigbee 3.0设备而言,例如x1=zigbee3.0,app=ep(endpoint,端点),res=cluster(集群),x2=端点的id值,x3=集群的id值。对于BLE Mesh设备而言,例如x1=blemesh,app=ele(element,元素),res=model(模型),x2=元素的id值,x3=模型的id值。
在另一个示例中,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其中,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例如,对于OCF协议到Zigbee协议的映射来说,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集群所属端点的标识信息。
又例如,对于OCF协议到BLE mesh协议的映射来说,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服务模型所属元素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之间具有分隔符,分隔符用于对不同填充位起到区分作用。例如,OCF资源URL可表示为“/x2/x3”,从左至右依次为:x2对应第二填充位,x3对应第一填充位,“/”表示分隔符。对于Zigbee 3.0设备而言,例如x2=端点的id值,x3=集群的id值。示例性地,OCF资源URL为“/1/6”,表示端点的id值为1,集群的id值为6。对于BLEMesh设备而言,例如x2=元素的id值,x3=模型的id值。示例性地,OCF资源URL为“/2/3”,表示元素的id值为2,模型的id值为3。
可选地,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之间不具有分隔符,且第一填充位的长度和第二填充位的长度是预定义的。例如,OCF资源URL可表示为“/x2x3”,从左至右依次为:x2对应第二填充位,x3对应第一填充位。对于Zigbee 3.0设备而言,例如x2=端点的id值,x3=集群的id值。对于BLE Mesh设备而言,例如x2=元素的id值,x3=模型的id值。另外,由于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之间不具有分隔符,为了实现对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中的填充数据进行区分,第一填充位的长度和第二填充位的长度是预定义的,如第一填充位的长度为32位,且第二填充位的长度也为32位。当然,第一填充位的长度和第二填充位的长度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预先进行定义,两者长度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
可选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通信协议的标识信息。第三填充位和第一第二填充位之间可以具有分隔符,也可以不具有分隔符,如果不具有分隔符,则第三填充位的长度也可以预定义。以第三填充位和第一第二填充位之间具有分隔符为例,OCF资源URL可表示为“/x1/x2x3”,从左至右依次为:x1对应第三填充位,x2对应第二填充位,x3对应第一填充位。以第三填充位和第一第二填充位之间不具有分隔符为例,OCF资源URL可表示为“/x1x2x3”,从左至右依次为:x1对应第三填充位,x2对应第二填充位,x3对应第一填充位。
本示例提供的方式相比于上一示例提供的方式,有助于缩短OCF资源地址的长度,从而节省OCF资源地址的存储开销和传输开销。
下述为本申请装置实施例,可以用于执行本申请方法实施例。对于本申请装置实施例中未披露的细节,请参照本申请方法实施例。
请参考图11,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资源映射装置的框图。该装置具有实现上述网关设备侧的方法示例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该装置可以是上文介绍的网关设备,也可以设置在网关设备中。如图11所示,该装置1100可以包括:设备创建模块1110、资源创建模块1120和地址生成模块1130。
设备创建模块1110,用于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资源创建模块1120,用于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地址生成模块1130,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BLE Mesh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模型具有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模型所属的元素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BLE Mesh协议的标识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Zigbee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集群具有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集群所属的端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Zigbee协议的标识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装置1110还包括:请求接收模块、地址映射模块和请求发送模块(图11中未示出)。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OCF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是所述OCF客户端对所述第一OCF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地址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映射为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是所述网关设备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第二填充位、第三填充位和第四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所属服务类型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四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位、所述第二填充位、所述第三填充位和所述第四填充位中,任意两个相邻填充位之间均具有分隔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具有分隔符。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不具有分隔符,且所述第一填充位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填充位的长度是预定义的。
需要说明的一点是,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装置在实现其功能时,仅以上述各个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设备的内容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一个实施例提供的网关设备120的结构示意图。该网关设备120可以用于实现上述网关设备侧的Zigbee设备的属性订阅方法。该网关设备120可以包括:处理器121、接收器122、发射器123、存储器124和总线125。
处理器121包括一个或者一个以上处理核心,处理器121通过运行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各种功能应用以及信息处理。
接收器122和发射器123可以实现为一个通信组件,该通信组件可以是一块通信芯片。
存储器124通过总线125与处理器121相连。
存储器124可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处理器121用于执行该计算机程序,以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网关设备执行的各个步骤。
此外,存储器12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盘或光盘,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静态随时存取存储器(SRA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网关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该收发器可以包括接收器和发射器,接收器用于接收信息,发射器用于发送信息);
所述处理器,用于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BLE Mesh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模型具有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模型所属的元素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BLE Mesh协议的标识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Zigbee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集群具有映射关系。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集群所属的端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Zigbee协议的标识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收发器,用于接收OCF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是所述OCF客户端对所述第一OCF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映射为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收发器,还用于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是所述网关设备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第二填充位、第三填充位和第四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所属服务类型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四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位、所述第二填充位、所述第三填充位和所述第四填充位中,任意两个相邻填充位之间均具有分隔符。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具有分隔符。
可选地,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不具有分隔符,且所述第一填充位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填充位的长度是预定义的。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网关设备的处理器执行,以实现上述网关设备侧的资源映射方法。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网关设备上运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网关设备侧的资源映射方法。
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关设备上运行时,使得网关设备执行上述网关设备侧的资源映射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30)
1.一种资源映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关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通信协议的标识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BLE Mesh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模型具有映射关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模型所属的元素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BLE Mesh协议的标识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Zigbee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集群具有映射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集群所属的端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Zigbee协议的标识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OCF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是所述OCF客户端对所述第一OCF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将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映射为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是所述网关设备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第二填充位、第三填充位和第四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所属服务类型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四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位、所述第二填充位、所述第三填充位和所述第四填充位中,任意两个相邻填充位之间均具有分隔符。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具有分隔符。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不具有分隔符,且所述第一填充位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填充位的长度是预定义的。
14.一种资源映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设备创建模块,用于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资源创建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地址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通信协议的标识信息。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BLE Mesh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模型具有映射关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模型所属的元素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模型的标识信息。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BLE Mesh协议的标识信息。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通信协议为Zigbee协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服务集群具有映射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
所述第一服务集群所属的端点的标识信息,以及所述第一服务集群的标识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还包括:
所述Zigbee协议的标识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4至20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请求接收模块,用于接收OCF客户端发送的第一访问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是所述OCF客户端对所述第一OCF资源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一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
地址映射模块,用于将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映射为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请求发送模块,用于向所述第一物理设备发送第二访问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是网关设备对所述第一对象进行访问的请求,所述第二访问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第二填充位、第三填充位和第四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三填充位用于填充对象所属服务类型的表示信息;
所述第四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位、所述第二填充位、所述第三填充位和所述第四填充位中,任意两个相邻填充位之间均具有分隔符。
24.根据权利要求14至21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第一填充位和第二填充位;其中,
所述第一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
所述第二填充位用于填充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具有分隔符。
26.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位和所述第二填充位之间不具有分隔符,且所述第一填充位的长度和所述第二填充位的长度是预定义的。
27.一种网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网关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用于创建与第一物理设备对应的第一OCF设备,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是基于目标通信协议的设备,所述第一OCF设备是所述第一物理设备映射的虚拟OCF设备;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基于所述第一OCF设备与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之间的映射关系,创建第一OCF资源,所述第一OCF资源和所述第一物理设备中的第一对象具有映射关系;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生成并存储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用于确定与所述第一OCF资源具有映射关系的所述第一对象,所述第一OCF资源的资源地址包括:所述第一对象的标识信息、所述第一对象所属的服务类型的标识信息、所述目标通信协议的标识信息。
28.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被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资源映射方法。
29.一种芯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芯片包括可编程逻辑电路和/或程序指令,当所述芯片在网关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网关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资源映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网关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网关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3任一项所述的资源映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0/123782 WO2022087795A1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68543A CN115968543A (zh) | 2023-04-14 |
CN115968543A8 CN115968543A8 (zh) | 2024-05-10 |
CN115968543B true CN115968543B (zh) | 2024-12-13 |
Family
ID=813815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80103386.2A Active CN115968543B (zh) | 2020-10-26 | 2020-10-26 |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68543B (zh) |
WO (1) | WO2022087795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175109B (zh) * | 2022-05-30 | 2024-01-26 | 青岛海尔科技有限公司 | 控制命令的发送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20180063879A1 (en) * | 2016-08-29 | 2018-03-01 |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interoperation between 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
CN106657227B (zh) * | 2016-09-26 | 2019-10-25 | 海尔优家智能科技(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变更订阅资源的方法及装置 |
WO2019051187A1 (en) * | 2017-09-08 | 2019-03-14 | Convida Wireless, Llc | AUTOMATED REGISTRATION TO A SERVICE IN A MACHINE MACHINE COMMUNICATION NETWORK |
WO2019075317A1 (en) * | 2017-10-12 | 2019-04-18 | Convida Wireless, Llc | INTERWORKING SERVICE FOR THE INTERNET OF RESTOUS OBJECTS |
US11483418B2 (en) * | 2017-12-06 | 2022-10-25 | Intel Corporation | Plugin management for internet of things (IoT) network optimization |
KR102741074B1 (ko) * | 2017-12-11 | 2024-12-11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인터넷 서비스의 ocf 리소스 변환 및 연동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장치 |
KR20190103520A (ko) * | 2018-02-13 | 2019-09-05 | (주)브로드웨이브 | 논아이피 사물인터넷 디바이스의 오씨에프 적용을 위한 방법 |
CN110858838B (zh) * | 2018-08-24 | 2021-03-09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桥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2020
- 2020-10-26 CN CN202080103386.2A patent/CN115968543B/zh active Active
- 2020-10-26 WO PCT/CN2020/123782 patent/WO2022087795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Virtualizing Non-OCF Devices into OCF Ecosystem;Joo-Chul Lee;《2018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onvergence》;20181118;1-3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087795A1 (zh) | 2022-05-05 |
CN115968543A8 (zh) | 2024-05-10 |
CN115968543A (zh) | 2023-04-14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933146B (zh) | 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 |
US11722456B2 (en) | Communications in internet-of-things devices | |
CN102685856B (zh) | 无线通信方法与无线直接连接通信系统 | |
WO2016070628A1 (zh) | 一种电力线载波通讯终端控制装置、系统及方法 | |
KR101592459B1 (ko) | 패킷 포워딩 방법 및 시스템 | |
WO2020038443A1 (zh) | 桥接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 |
CN115486038B (zh) | 物联网配置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635957B (zh) | 用于物联设备配网的方法和装置、移动终端 | |
CN115968543B (zh) | 资源映射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0888329A (zh) | 设备厂家开放式接入的智能家居平台及其数据处理方法 | |
CN104239222A (zh) | 一种内存访问方法、设备和系统 | |
CN115943616B (zh) | Zigbee设备的属性订阅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3994649A (zh) | BLE Mesh设备的访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07567065B (zh) | 基于无线自组织网络的数据透明传输方法和系统 | |
CN106657377B (zh) | 一种wia-pa/全互联制造网络信息服务适配器及实现方法 | |
CN103731510B (zh) | 一种基于IPv6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应用层数据交互方法 | |
CN113794994B (zh) | 一种基于组播域名系统的信息集合方法、装置及其应用 | |
CN107710793A (zh) | 一种定位方法及对应装置 | |
CN109041265A (zh) | 一种核心网接入方法和基站 | |
Li et al. | Efficient oneM2M protocol conversion platform based on NB-IoT access | |
WO2020097942A1 (zh) | 一种识别终端的带宽能力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WO2022217431A1 (zh) | 紫峰设备的访问控制方法和开放智联联盟ola网关 | |
CN111107046B (zh) | 一种数据流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 |
WO2020097884A1 (zh) | 一种查询终端的能力信息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 |
CN118540023A (zh) | 数据包处理方法、装置、终端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I02 |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 ||
CI02 | Corr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
Correction item: PCT international application to national stage day Correct: 2023.02.23 False: 2023.02.22 Number: 15-02 Page: The title page Volume: 39 Correct: 2023.02.23 False: 2023.02.22 Volume: 39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