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67258A - 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67258A CN115967258A CN202310141675.7A CN202310141675A CN115967258A CN 115967258 A CN115967258 A CN 115967258A CN 202310141675 A CN202310141675 A CN 202310141675A CN 115967258 A CN115967258 A CN 11596725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module
- coupled
- power
- capacit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所述供电电路包括:检测模块,包括辅助绕组和与辅助绕组串联耦接的第二功率开关,所述检测模块配置于检测并输出一检测电压;供电电容,配置于提供供电电压用于供电;供电模块,与所述检测电压耦接,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本发明提出的供电电路结构简单,供电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源转换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基本每个电源系统都有自己的供电电路,特别是对于AC-DC电源转换器的电源系统,由于母线电压具有很宽的变化范围,通常会包括85Vac-265Vac整个电压范围,如果直接通过高压母线电压为电源系统的驱动芯片提供电力,会导致整个电源系统供电效率降低,电源系统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成本增加,所以有必要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具有变压器的电源系统中,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和主级绕组具有相同位置的同名端,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检测模块,包括所述辅助绕组和与所述辅助绕组串联耦接的第二功率开关,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于检测并输出一检测电压;
供电电容,配置于提供供电电压用于供电;
供电模块,与所述检测电压耦接,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
优选的,在主级绕组充电期间,检测模块于辅助绕组和第二功率开关的公共端输出所述检测电压,所述检测电压与负载电压或负载电压的倍数同向变化。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在所述电源系统工作期间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或所述供电模块只在电源系统的主级绕组充电期间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一高压隔离模块和一低压差调节器;高压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耦接所述检测电压;低压差调节器的输出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包含第一方面任一种供电电路的电源系统。
优选的,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输入电容、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控制模块和功率级,所述功率级包括主级绕组、续流模块和第一功率开关;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容的第一端和辅助绕组的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变压器的主级绕组的同名端耦接,主级绕组的非同名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和续流模块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供电模块和供电电容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输入电容、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控制模块和功率级,所述功率级包括主级绕组、续流模块和第一功率开关;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容的第一端和主级绕组的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续流模块的第二端和辅助绕组的同名端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一端与主级绕组的非同名和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耦接;供电模块和供电电容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输入电容、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控制模块、功率级和吸收电路,所述功率级包括变压器的主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续流模块和第一功率开关;所述吸收电路包括吸收二极管和吸收电容;输入电容的第一端与主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吸收电容的第二端耦接,吸收电容的第一端与辅助绕组的同名端和吸收二极管的阴极耦接,主级绕组的非同名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和吸收二极管的阳极耦接,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续流模块的第二端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一端与次级绕组的非同名端耦接,次级绕组的同名端与输出电容的第二端耦接;或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次级绕组的非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续流模块的第一端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二端与次级绕组的同名端耦接;供电模块和供电电容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优选的,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至少包括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供电电容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外部;或所述供电电容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内部;或所述供电电容部分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外部,部分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电源系统的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功率开关导通前,控制所述检测模块中的第二功率开关导通一脉冲时间给辅助绕组充电,通过变压器的耦合关系,使第一功率开关两端的跨压降低到零电压或近似零电压后,所述控制模块才控制第一功率开关导通。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本发明技术包括以下优点:
基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供电电路和供电系统,复用了降低电源系统开关损耗的辅助绕组,并且可以间接让与负载电压相关的电压为整个电源系统的驱动芯片提供电力,降低了整个驱动电源的体积和成本。
采用本发明技术的供电电路,面积更小、成本更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供电电路的简化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带有供电电路的电源系统;
图3是本发明另一实施例带有供电电路的电源系统;
图4是本发明再一实施例带有供电电路的电源系统;
图5a至图5c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供电模块的简化电路。
根据惯常的作业方式,图中各种特征与元件并未依比例绘制,其绘制方式是为了以最佳的方式呈现与本发明相关的具体特征与元件。此外,在不同图式间,以相同或相似的元件符号来指称相似的元件/部件。
【符号说明】
11:第一电源系统
110:供电电路
1101:检测模块
1102:供电模块
1103:供电电容
11021:高压隔离模块
11022:第一低压差调节器
11023:第二低压差调节器
11024:第三低压差调节器
11025:比例模块
112:控制模块
12:第二电源系统
120:第二功率级
121:续流模块
13:第三电源系统
130:第三功率级
14:第四电源系统
140:第四功率级
141:吸收电路
MP:第一功率开关
MA:第二功率开关
GATE:控制端
Vds:跨压
SWA:检测电压
T1:变压器
Lp:主级绕组
Ls:次级绕组
La:辅助绕组
Nps:匝数比
Dlp:吸收二极管
Clp:吸收电容
VREF1:第一参考电压
VREF2:第二参考电压
VCC:供电电压
CIN:输入电容
CO:输出电容
VIN:输入电压
VO:负载电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第一方面,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供电电路110的简化结构图,应用于具有变压器T1的第一电源系统11中,变压器T1的辅助绕组La和主级绕组Lp具有相同位置的同名端,供电电路110包括:检测模块1101,包括辅助绕组La和与辅助绕组La串联耦接的第二功率开关MA,检测模块1101被配置于检测并输出一检测电压SWA;供电电容1103,配置于提供供电电压VCC用于供电;供电模块1102,与检测电压SWA耦接,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
变压器的两个绕组的同名端是这样规定的:具有磁耦合的两绕组,当电流分别从两绕组各自的某端同时流入(或流出)时,若两者产生的磁通相助,则这两端叫作变压器绕组的同名端,用黑点“·”或星号“*”作标记。同名端的位置可以自行定义,可以把流入端称为同名端,也可以把流出端称为同名端。
在一种实施例中,在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检测模块1101于辅助绕组La和第二功率开关MA的公共端输出检测电压SWA,检测电压SWA与负载电压VO或负载电压VO的倍数同向变化,所谓同向变化是指:负载电压VO增加时,检测电压SWA也增加;负载电压VO降低时,检测电压SWA也降低。。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供电模块1102在第一电源系统11工作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供电模块1102只在电源系统11的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
第二方面,本发明的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源系统。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电源系统12包括输入电容CIN、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CO、供电电路110、控制模块112和第二功率级120,第二功率级120包括主级绕组Lp、续流模块121和第一功率开关MP。
在一种实施例中,电源系统还包括有整流桥,整流桥输入端耦接交流电,输入电容CIN与整流桥的输出端耦接,用于旁路高频信号。
在一种实施例中,续流模块121由二极管组成,包括二极管的功率级构成非同步整流结构。
在一种实施例中,续流模块121由场效应管(MOSFET)组成,包括场效应管的功率级构成同步整流结构。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第二电源系统12包括输入电容CIN、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CO、供电电路110、控制模块112和第二功率级120,第二功率级120包括主级绕组Lp、续流模块121和第一功率开关MP;输出电容CO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容CIN的第一端和辅助绕组La的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CO的第二端与变压器T1的主级绕组Lp的同名端耦接,输入电容CIN的第二端与地耦接,主级绕组Lp的非同名端与第一功率开关MP的第一端和续流模块121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功率开关MP的控制端GATE与控制模块112耦接;续流模块121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容CIN的第一端耦接;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前,控制检测模块1101中的第二功率开关MA导通一脉冲时间给辅助绕组La充电,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关系,使第一功率开关MP两端的跨压Vds降低到零电压或近似零电压后,控制模块112才控制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供电模块1102和供电电容1103为控制模块112供电。
第二电源系统12属于降压电源系统,在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时,输入电压VIN通过负载和输出电容CO对主级绕组Lp进行充电,此时主级绕组Lp上的电压降近似为VIN-VO(忽略第一功率开关MP的导通压降),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关系,在主级绕组Lp和辅助绕组La匝数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情况下,辅助绕组La上的电压降也保持为VIN-VO或近似等于VIN-VO;在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为VIN-(VIN-VO)=VO,所以辅助绕组La和第二功率开关MA公共端输出的检测电压SWA与负载电压VO相等或近似相等;在第一功率开关MP截止时,输出电容CO上的负载电压VO对主级绕组Lp进行放电,此时主级绕组Lp上的电压降近似为-VO,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关系,在主级绕组Lp和辅助绕组La匝数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情况下,辅助绕组La上的电压降也保持为-VO或近似等于-VO;在主级绕组Lp放电期间,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为VIN-(-VO)=VIN+VO,所以辅助绕组La和第二功率开关MA的公共端输出的检测电压SWA与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相等或近似相等;不管是主级绕组Lp在充电期间还是放电期间,检测电压SWA都与负载电压VO同向变化,负载电压VO增大时,检测电压SWA也同向增大;供电模块1102耦接检测电压SWA,并产生供电电压VCC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提供。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源系统11进一步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至少包括供电模块1102和控制模块112。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源系统11的供电电容1103位于驱动芯片的外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源系统11的供电电容1103集成于驱动芯片的内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电源系统11的供电电容1103部分位于驱动芯片的外部,部分集成于驱动芯片的内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供电模块1102在第二电源系统12工作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在电源系统12的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检测电压SWA与负载电压VO相等或近似相等;在电源系统12的主级绕组Lp放电期间,检测电压SWA与VIN+VO相等或近似相等。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供电模块1102只在电源系统12的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此时检测电压SWA与负载电压VO相等或近似相等,相比起传统技术直接从很宽范围的母线电压获取电力,相对稳定的负载电压VO供电损耗更低,变化范围更小。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三电源系统13包括输入电容CIN、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CO、供电电路110、控制模块112和第三功率级130,第三功率级130包括主级绕组Lp、续流模块121和第一功率开关MP;输出电容CO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容CIN的第一端和主级绕组Lp的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CO的第一端与续流模块121的第二端和辅助绕组La的同名端耦接,输入电容CIN的第二端与地耦接,续流模块121的第一端与主级绕组Lp的非同名和第一功率开关MP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功率开关MP的控制端GATE与控制模块112耦接;供电模块1102和供电电容1103为控制模块112供电;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前,控制检测模块1101中的第二功率开关MA导通一脉冲时间给辅助绕组La充电,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关系,使第一功率开关MP两端的跨压Vds降低到零电压或近似零电压后,控制模块112才控制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
第三电源系统13属于升降压电源系统,在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时,输入电压VIN对主级绕组Lp进行充电,此时主级绕组Lp上的电压降近似为VIN(忽略第一功率开关MP的导通压降),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关系,在主级绕组Lp和辅助绕组La匝数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情况下,辅助绕组La上的电压降也保持为VIN或近似等于VIN;在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为(VIN+VO)-VIN=VO,所以辅助绕组La和第二功率开关MA公共端输出的检测电压SWA与负载电压VO相等或近似相等;在第一功率开关MP截止时,输出电容CO上的负载电压VO对主级绕组Lp进行放电,此时主级绕组Lp上的电压降近似为-VO,在主级绕组Lp放电期间,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为(VIN+VO)-(-VO)=VIN+2VO,所以辅助绕组La和第二功率开关MA的公共端输出的检测电压SWA与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相等或近似相等;不管是主级绕组Lp在充电期间还是放电期间,检测电压SWA都与负载电压VO同向变化,负载电压VO增大时,检测电压SWA也同向增大。
相比起第二电源系统12的供电电路110,第三电源系统13中的供电电路110在第三电源系统13工作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或供电模块1102只在第三电源系统13的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
第三电源系统13进一步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至少包括供电模块1102和控制模块112;供电电容1103位于驱动芯片的外部;或供电电容1103位于驱动芯片的内部;或供电电容1103部分位于驱动芯片的外部,部分位于驱动芯片的内部。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第四电源系统14包括输入电容CIN、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CO、供电电路110、控制模块112、第四功率级140和吸收电路141,第四功率级140包括变压器T1的主级绕组Lp和次级绕组Ls、续流模块121和第一功率开关MP;吸收电路141包括吸收二极管Dlp和吸收电容Clp;输入电容CIN的第一端与主级绕组Lp的同名端和吸收电容Clp的第二端耦接,输入电容CIN的第二端与地耦接,吸收电容Clp的第一端与辅助绕组La的同名端和吸收二极管Dlp的阴极耦接,主级绕组Lp的非同名端与第一功率开关MP的第一端和吸收二极管Dlp的阳极耦接,第一功率开关MP的控制端GATE与控制模块112耦接;输出电容CO的第一端与续流模块121的第二端耦接,续流模块121的第一端与次级绕组Ls的非同名端耦接,次级绕组Ls的同名端与输出电容CO的第二端耦接;或输出电容CO的第一端与次级绕组Ls的非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CO的第二端与续流模块121的第一端耦接,续流模块121的第二端与次级绕组Ls的同名端耦接;供电模块1102和供电电容1103为控制模块112供电;控制模块112控制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前,控制检测模块1101中的第二功率开关MA导通一脉冲时间给辅助绕组La充电,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关系,使第一功率开关MP两端的跨压Vds降低到零电压或近似零电压后,控制模块112才控制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
第四电源系统14属于反激电源系统,在第一功率开关MP导通时,输入电压VIN对主级绕组Lp进行充电,此时主级绕组Lp上的电压降近似为VIN(忽略第一功率开关MP的导通压降),通过变压器T1的耦合关系,在主级绕组Lp和辅助绕组La匝数相同或近似相同的情况下,辅助绕组La上的电压降也保持为VIN或近似等于VIN;在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为(VIN+Nps*VO)-VIN=Nps*VO,(Nps为主级绕组Lp和次级绕组Ls的匝数比),所以辅助绕组La和第二功率开关MA公共端输出的检测电压SWA与负载电压VO的Nps倍相等或近似相等;在第一功率开关MP截止时,输出电容CO上的负载电压VO对次级绕组Ls进行放电,等同于主级绕组Lp上的电压降近似为-Nps*VO(忽略吸收二极管Dlp的导通压降),所以在次级绕组Ls放电期间,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为(VIN+Nps*VO)-(-Nps*VO)=VIN+2Nps*VO,所以辅助绕组La和第二功率开关MA的公共端输出的检测电压SWA与第二功率开关MA上的电压降相等或近似相等;不管是主级绕组Lp在充电期间还是放电期间,检测电压SWA都与负载电压VO同向变化,负载电压VO增大时,检测电压SWA也同向增大。
相比起第二电源系统12的供电电路110,第四电源系统14中的供电电路110在第四电源系统14工作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或供电模块1102只在第四电源系统14的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
第四电源系统14进一步包括驱动芯片,驱动芯片至少包括供电模块1102和控制模块112;供电电容1103位于驱动芯片的外部;或供电电容1103位于驱动芯片的内部;或供电电容1103部分位于驱动芯片的外部,部分位于驱动芯片的内部。
在以上实施例中,为了能够方便更清楚和简洁的表述本发明的工作原理,说明书只是示例性的列举了变压器T1的主级绕组Lp和辅助绕组La的匝数相同的情况,在实际实施过程中,也可以让变压器T1的主级绕组Lp和辅助绕组La的匝数保持不同,但并不影响本发明的工作原理。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列举了供电模块1102的一实施例,在图5a中的供电模块1102包括一高压隔离模块11021和第一低压差调节器11022,高压隔离模块11021用于隔离检测电压SWA的高压,高压隔离模块11021用耗尽型场效应管或是结型场效应管来实现;第一低压差调节器11022耦接第一参考电压VREF1,输出与第一参考电压VREF1相等的供电电压VCC;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b所示,在图5b中的供电模块1102包括一高压隔离模块11021、第二低压差调节器11023和比例模块11025,高压隔离模块11021用于隔离检测电压SWA的高压,高压隔离模块11021用耗尽型场效应管或是结型场效应管来实现;第二低压差调节器11023耦接第二参考电压VREF2,通过比例模块11025的调节所用,输出与第二参考电压VREF2成比例的供电电压VCC
在一种实施例中,如图5c所示,图5c包括一高压隔离模块11021和第三低压差调节器11024,图5c与图5a的区别是,第三低压差调节器11024输入端还耦接第一功率开关MP的控制端GATE的信号,用于控制第三低压差调节器11024只在变压器T1的主级绕组Lp充电期间对供电电容1103充电和对外供电。
在以上实施例中的低压差调节器属于现有技术,本说明书将不进行详细阐述。
第三方面,本发明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从以上的描述中,可以看出,本申请上述的实施例实现了如下技术效果:
1)本申请的供电电路,复用了降低电源系统开关损耗的辅助绕组,并且可以间接让负载电压为整个电源系统的驱动芯片提供电力,降低了整个驱动电源的体积和成本,提高了电压系统的供电效率。
2)本申请的电子装置,复用了降低电源系统开关损耗的辅助绕组,并且可以间接让负载电压为整个电源系统的驱动芯片提供电力,降低了整个驱动电源的体积和成本,提高了电压系统的供电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诸如“第一”和“第二”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也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和/或”表示可以选择两者之中的任意一个,也可以两者都选择。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终端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不同形式的改变之处,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供电电路,应用于具有变压器的电源系统中,所述变压器的辅助绕组和主级绕组具有相同位置的同名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电路包括:
检测模块,包括所述辅助绕组和与所述辅助绕组串联耦接的第二功率开关,所述检测模块被配置于检测并输出一检测电压;
供电电容,配置于提供供电电压用于供电;
供电模块,与所述检测电压耦接,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主级绕组充电期间,检测模块于辅助绕组和第二功率开关的公共端输出所述检测电压,所述检测电压与负载电压或负载电压的倍数同向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在所述电源系统工作期间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或所述供电模块只在电源系统的主级绕组充电期间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模块包括一高压隔离模块和一低压差调节器;高压隔离模块的输入端耦接所述检测电压;低压差调节器的输出对供电电容充电和对外供电。
5.一种电源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输入电容、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控制模块和功率级,所述功率级包括主级绕组、续流模块和第一功率开关;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输入电容的第一端和辅助绕组的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变压器的主级绕组的同名端耦接,主级绕组的非同名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和续流模块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容的第一端耦接;供电模块和供电电容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6.一种电源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输入电容、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控制模块和功率级,所述功率级包括主级绕组、续流模块和第一功率开关;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输入电容的第一端和主级绕组的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续流模块的第二端和辅助绕组的同名端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一端与主级绕组的非同名和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耦接,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耦接;供电模块和供电电容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7.一种电源系统,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还包括输入电容、并联耦接负载的输出电容、控制模块、功率级和吸收电路,所述功率级包括变压器的主级绕组和次级绕组、续流模块和第一功率开关;所述吸收电路包括吸收二极管和吸收电容;输入电容的第一端与主级绕组的同名端和吸收电容的第二端耦接,吸收电容的第一端与辅助绕组的同名端和吸收二极管的阴极耦接,主级绕组的非同名端与第一功率开关的第一端和吸收二极管的阳极耦接,第一功率开关的控制端与控制模块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续流模块的第二端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一端与次级绕组的非同名端耦接,次级绕组的同名端与输出电容的第二端耦接;或输出电容的第一端与次级绕组的非同名端耦接,输出电容的第二端与续流模块的第一端耦接,续流模块的第二端与次级绕组的同名端耦接;供电模块和供电电容为所述控制模块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包括驱动芯片,所述驱动芯片至少包括供电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供电电容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外部;或所述供电电容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内部;或所述供电电容部分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外部,部分位于所述驱动芯片的内部。
9.根据权利要求5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源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源系统的控制模块控制第一功率开关导通前,控制所述检测模块中的第二功率开关导通一脉冲时间给辅助绕组充电,通过变压器的耦合关系,使第一功率开关两端的跨压降低到零电压或近似零电压后,所述控制模块才控制第一功率开关导通。
10.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供电电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41675.7A CN115967258B (zh) | 2023-02-21 | 2023-02-21 | 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141675.7A CN115967258B (zh) | 2023-02-21 | 2023-02-21 | 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67258A true CN115967258A (zh) | 2023-04-14 |
CN115967258B CN115967258B (zh) | 2023-05-23 |
Family
ID=858880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141675.7A Active CN115967258B (zh) | 2023-02-21 | 2023-02-21 | 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67258B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07275A (zh) * | 2023-08-08 | 2023-09-05 | 恩赛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设备 |
Citations (2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66230A (ja) * | 1998-11-20 | 2000-06-16 | Sanken Electric Co Ltd | トランス絶縁型dc−dcコンバータ |
US20050094419A1 (en) * | 2003-10-30 | 2005-05-05 | Leadtre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High voltage charging circuit for charging a high voltage capacitor |
CN101090228A (zh) * | 2007-04-30 | 2007-12-19 | 魏其萃 | 离线集成电路芯片的辅助电压源及其控制检测系统 |
US20100327765A1 (en) * | 2009-06-30 | 2010-12-30 | Melanson John L | Low energy transfer mode for auxiliary power supply operation in a cascaded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
US20110096573A1 (en) * | 2009-10-23 | 2011-04-28 | Bc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imited | Control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ies |
CN102723886A (zh) * | 2012-06-26 | 2012-10-10 |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
CN103051196A (zh) * | 2013-01-16 | 2013-04-17 |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 无辅助绕组方式实现集成电路供电的隔离式电源电路结构 |
TWI678605B (zh) * | 2018-12-21 | 2019-12-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適配器 |
CN111431386A (zh) * | 2020-05-29 | 2020-07-17 |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电路 |
EP3696958A1 (en) * | 2019-02-15 | 2020-08-1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 Flyback converter |
CN211508901U (zh) * | 2019-08-28 | 2020-09-15 | 芯好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电路和电源装置 |
CN111917301A (zh) * | 2020-06-17 | 2020-11-10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正反激辅助电路及包含该辅助电路的开关电源电路 |
CN112865546A (zh) * | 2021-03-11 | 2021-05-28 | 佛山市南海赛威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变换器及其供电控制方法和电源控制芯片 |
US20210242766A1 (en) * | 2020-02-04 | 2021-08-05 | Fuji Electric Co., Ltd. |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
CN214506884U (zh) * | 2021-03-11 | 2021-10-26 | 佛山市南海赛威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变换器和电源控制芯片 |
CN215072160U (zh) * | 2021-04-21 | 2021-12-07 | 上海芯飞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电源 |
CN114094854A (zh) * | 2021-11-09 | 2022-02-25 |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变换系统及其控制芯片和供电控制电路 |
CN114567152A (zh) * | 2022-03-11 | 2022-05-31 | 苏州力生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 开关电源芯片及开关电源电路 |
US20220329166A1 (en) * | 2021-03-31 | 2022-10-13 | Tdk Corporatio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
CN217935460U (zh) * | 2022-09-02 | 2022-11-29 | 江苏慧易芯科技有限公司 | 反激式转换器的供电电路 |
CN115514233A (zh) * | 2022-09-29 | 2022-12-23 | 上海新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辅助绕组实现Flyblack开关电源ZVS的电路 |
-
2023
- 2023-02-21 CN CN202310141675.7A patent/CN11596725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66230A (ja) * | 1998-11-20 | 2000-06-16 | Sanken Electric Co Ltd | トランス絶縁型dc−dcコンバータ |
US20050094419A1 (en) * | 2003-10-30 | 2005-05-05 | Leadtrend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High voltage charging circuit for charging a high voltage capacitor |
CN101090228A (zh) * | 2007-04-30 | 2007-12-19 | 魏其萃 | 离线集成电路芯片的辅助电压源及其控制检测系统 |
US20100327765A1 (en) * | 2009-06-30 | 2010-12-30 | Melanson John L | Low energy transfer mode for auxiliary power supply operation in a cascaded switching power converter |
CN101938219A (zh) * | 2009-06-30 | 2011-01-05 | 美国思睿逻辑有限公司 | 用于级联切换功率转换器中辅助电源运行的低能传输模式 |
US20110096573A1 (en) * | 2009-10-23 | 2011-04-28 | Bcd Semiconductor Manufacturing Limited | Control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switching mode power supplies |
CN102723886A (zh) * | 2012-06-26 | 2012-10-10 | 上海新进半导体制造有限公司 | 一种高功率因数开关电源及其控制器和控制方法 |
CN103051196A (zh) * | 2013-01-16 | 2013-04-17 | 绍兴光大芯业微电子有限公司 | 无辅助绕组方式实现集成电路供电的隔离式电源电路结构 |
TWI678605B (zh) * | 2018-12-21 | 2019-12-01 |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 電源適配器 |
EP3696958A1 (en) * | 2019-02-15 | 2020-08-19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ustria AG | Flyback converter |
CN211508901U (zh) * | 2019-08-28 | 2020-09-15 | 芯好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供电电路和电源装置 |
US20210242766A1 (en) * | 2020-02-04 | 2021-08-05 | Fuji Electric Co., Ltd. | Switching control circuit and power supply circuit |
CN111431386A (zh) * | 2020-05-29 | 2020-07-17 | 上海南芯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供电的控制方法及其控制电路 |
CN111917301A (zh) * | 2020-06-17 | 2020-11-10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正反激辅助电路及包含该辅助电路的开关电源电路 |
CN112865546A (zh) * | 2021-03-11 | 2021-05-28 | 佛山市南海赛威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变换器及其供电控制方法和电源控制芯片 |
CN214506884U (zh) * | 2021-03-11 | 2021-10-26 | 佛山市南海赛威科技技术有限公司 | 功率变换器和电源控制芯片 |
US20220329166A1 (en) * | 2021-03-31 | 2022-10-13 | Tdk Corporation | Power conversion device |
CN215072160U (zh) * | 2021-04-21 | 2021-12-07 | 上海芯飞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开关电源 |
CN114094854A (zh) * | 2021-11-09 | 2022-02-25 | 深圳市必易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电源变换系统及其控制芯片和供电控制电路 |
CN114567152A (zh) * | 2022-03-11 | 2022-05-31 | 苏州力生美半导体有限公司 | 开关电源芯片及开关电源电路 |
CN217935460U (zh) * | 2022-09-02 | 2022-11-29 | 江苏慧易芯科技有限公司 | 反激式转换器的供电电路 |
CN115514233A (zh) * | 2022-09-29 | 2022-12-23 | 上海新进芯微电子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辅助绕组实现Flyblack开关电源ZVS的电路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707275A (zh) * | 2023-08-08 | 2023-09-05 | 恩赛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设备 |
CN116707275B (zh) * | 2023-08-08 | 2023-11-17 | 恩赛半导体(成都)有限公司 | 一种辅助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67258B (zh) | 2023-05-2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998012B2 (en) | Voltage peak detection circuit and detection method | |
US7221128B2 (en) | Converter with start-up circuit | |
US9148051B2 (en) | Switch control device and converter including the same | |
US6496395B2 (en) | Direct-current power-supply apparatus, control circuit thereof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 for power supply | |
EP1605576B1 (en) | Device and method for extending the input voltage range of a DC/DC converter | |
CN115864858B (zh) | 一种辅助电源、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 |
US20040032752A1 (en) | Flyback converter | |
US6781852B2 (en)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using a transformer, rectifier, control circuit and voltage generating circuits | |
CN116131624A (zh) | 一种电源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 |
US20020057586A1 (en) | Switching power supply circuit | |
CN115967258B (zh) | 一种供电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装置 | |
CN116317603A (zh) | 一种反激变换器和电子设备 | |
CN113206604B (zh) | 用于在次级同步整流器中产生控制信号和充电直流电源的方法与装置 | |
US12088192B2 (en) | Controller chip for a flyback converter, corresponding flyback converter and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y system | |
US11848615B2 (en) | Power IC including a feedback resistor, and a switching power supply and electronic appliance including the power IC | |
US11552573B1 (en) | Cycle-by-cycle reverse current limiting in ACF converters | |
JP3141675B2 (ja)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
WO2012082106A1 (en) | Method of forming a low power dissipation regulator and structure therefor | |
CN114583938A (zh) | 一种开关电源系统供电控制电路及控制方法 | |
US7474543B2 (en) | Isolated DC-DC converter | |
CN116707275B (zh) | 一种辅助电路、电源系统和电子设备 | |
CN116131219B (zh) | 一种过压保护电路和电子装置 | |
CN116526636B (zh) | 快速充电器、快速充电电路和电源设备 | |
CN117200586B (zh) | 一种辅助电源、电源系统和电源装备 | |
JP3262112B2 (ja) | 同期整流回路及び電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