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7023A - 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27023A CN115927023A CN202210843281.1A CN202210843281A CN115927023A CN 115927023 A CN115927023 A CN 115927023A CN 202210843281 A CN202210843281 A CN 202210843281A CN 115927023 A CN115927023 A CN 11592702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edlar
- liquid
- wine
- abnormal
-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50/00—Technologies for the production of fuel of non-fossil origin
- Y02E50/10—Biofuels, e.g. bio-diesel
Landscapes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枸杞酒制备技术领域。该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25068。将上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可用于制备果酒,尤其是枸杞酒。相应的枸杞酒的制备方法包括: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以及酿酒酵母的种子液接种至由枸杞制得的待发酵液中,发酵,上述方法可有效解决因单一发酵导致的枸杞酒香气不足、典型性不突出的问题;与酿酒酵母纯种发酵相比,混菌发酵酿造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85.8%,显著提高了枸杞酒的风味品质。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枸杞酒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枸杞作为一种药食同源性食物,富含氨基酸、有机酸、维生素、枸杞多糖、粗蛋白以及粗纤维等多种营养成分。目前枸杞产品主要是以枸杞干为主,单一的制干模式导致枸杞加工转化率不足,从而造成资源的浪费,严重阻碍了宁夏枸杞的产业发展。将枸杞深加工制作成枸杞酒不仅拓宽了枸杞加工产业道路,而且可解决因枸杞囤积、滞销等问题带来的资源浪费。
枸杞酒是以枸杞干或枸杞果为原料经酵母发酵酿制而成的饮料酒,其具有酒精度低,口感丰富,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将枸杞用于酿造果酒,既可以保留枸杞的营养成分,还可以延长货架期、增加枸杞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是带动枸杞产业发展、增加枸杞种植收益的有效途径。但由于枸杞存在香气成分含量低,因此酿制的果酒存在香气不足、缺乏典型性的问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该异常维克汉姆酵母能够用于制备果酒。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上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在制备果酒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枸杞酒的制备方法,该方法简单,易操作,能够解决现有枸杞酒存在的香气不足以及缺乏典型性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由上述制备方法制备而得的枸杞酒,该枸杞酒具有较佳的风味品质。
本申请可这样实现: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其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No.25068。该异常维克汉姆酵母于2022年6月13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如前述实施方式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在制备果酒中的应用。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该果酒为枸杞酒。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枸杞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酿酒酵母的种子液以及前述实施方式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接种至由枸杞制得的待发酵液中,发酵。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酿酒酵母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03。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的种子液同时或间隔接种至待发酵液中。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采用间隔接种方式时,按先接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后接种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的方式进行。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间隔时间为6-18h。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间隔时间为12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106至1×108CFU/mL。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经以下方式制得:
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于28-32℃培养42-54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106至1×107CFU/m。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经以下方式制得:
将酿酒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于28-32℃培养36-48h。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发酵是于18-22℃的条件下至少进行5天。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枸杞的待发酵液的制备包括:将枸杞与水混合榨汁,调节糖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枸杞为枸杞干果。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枸杞干果与水按质量比例为1:8-12混合。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采用蔗糖或白砂糖调节糖度。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糖度后的枸杞液的糖度为150-250g/L。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调节糖度后,还包括向枸杞液中加入果胶酶和偏重亚硫酸钾。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果胶酶的加入量为20-40U/g,和/或,偏重亚硫酸钾的加入量为80-120mg/L。
在可选的实施方式中,还包将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于3-5℃的条件下静置12-16天。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枸杞酒,经前述实施方式任一项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申请提供的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68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与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03的酿酒酵母(M-23-7-14)接种于枸杞汁中发酵制备枸杞酒,能增强枸杞酒口感、香味以及提高枸杞酒的品质;相较于酿酒酵母的单菌发酵,可将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提高85.8%,有效解决因单一发酵导致的枸杞酒香气不足、典型性不突出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生物保藏信息及存活证明;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2中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对酒精的耐受性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提供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本申请提供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筛选自宁杞5号枸杞汁自然发酵液,具体通过以下方式筛选得到:
(1)微生物富集培养
取枸杞干果10g加入到装有100mL富集培养基的摇瓶中,30℃、220r/min摇床培养24h。
(2)菌株分离筛选
将上述步骤(1)获得的发酵液用无菌水梯度稀释至10-7,选取10-5、10-6、10-7三个稀释梯度均匀涂布于YPD培养基上,于30℃培养箱倒置培养72h。挑选合适菌落,进行18SrDNA鉴定。
经鉴定,该菌种属于异常维克汉姆酵母(Wickerhamomyces anomalus),具体名称为Y11,并于2022年6月13日保存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地址为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68。本申请所用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生物保藏信息以及存活证明请参见图1。
该菌株的菌落呈奶油状,乳白色,且菌落平滑、湿润、有光泽,能耐受的最高酒精度为8%、最高糖度为260g·L-1。
此外,本申请还提供了上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在制备果酒中的应用,如制备枸杞酒、葡萄酒或苹果酒等。
在优选的实施方式中,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用于制备枸杞酒。
通过发明人对比,本申请提供的特定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对枸杞酒的香味有着较为明显的影响,可提高枸杞酒中的香气成分含量,增强枸杞酒的香味,解决目前枸杞酒存在香气不足、缺乏典型性的问题。
相应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枸杞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将酿酒酵母的种子液以及上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接种至由枸杞制得的待发酵液中,发酵。
可参考地,本申请中,枸杞的待发酵液的制备包括:将枸杞与水混合榨汁,调节糖度。
其中,枸杞为枸杞干果(水分含量不超过13%),枸杞干果与水可按质量比例为1:8-12(如1:10)混合。
调节糖度所用的糖可以为蔗糖或白砂糖,以避免因为糖的加入影响枸杞酒本身的酒色。调节糖度后的枸杞液的糖度可控制为150-250g/L,如150g/L、180g/L、200g/L、220g/L或250g/L等,优选200g/L。
需说明的是,待发酵液中糖度的高低直接影响枸杞酒中的酒精度,糖含量越高,酒精度越高,但糖含量过高后,酵母耐受不了,无法有效发酵。本申请通过将糖度控制在上述范围,一方面能够确保酵母耐受,另一方面能够确保得到酒精度适宜的枸杞酒,获得较佳的口感。
进一步地,调节糖度后,还包括向枸杞液中加入果胶酶和偏重亚硫酸钾。
其中,果胶酶的加入量为可以为20-40U/g,如20U/g、25U/g、30U/g、35U/g或40U/g等,也可以为20-40U/g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上述果胶酶用量单位中的“g”是以枸杞干果为基准计。
通过加入果胶酶,可在发酵过程中对枸杞起到酶解作用,溶解其表面的果胶并充分释放出枸杞果内含有的营养物质,部分被释放出的营养物质可被酵母利用,有利于酵母的生长代谢,促进发酵反应。
偏重亚硫酸钾的加入量可以为80-120mg/L,如80mg/L、90mg/L、100mg/L、110mg/L或120mg/L等,也可以为80-120mg/L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通过加入偏重亚硫酸钾,可对枸杞酒起到一定的抑菌和抗氧化作用。
本申请中,酿酒酵母采用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03的酿酒酵母(M-23-7-14)。
发明人经研究发现,通过将本申请提供的特定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和上述优选的酿酒酵母配合,能增强枸杞酒口感、香味以及提高枸杞酒的品质;相较于酿酒酵母的单菌发酵,可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提高85.8%。
且,通过将其它异常维克汉姆酵母菌种与上述优选的酿酒酵母按本申请相同的条件配合发酵,经对比,该方式对枸杞酒香味的改善效果明显不如本申请提供的特定异常维克汉姆酵母菌种对应的效果。说明即便同一种属的菌种,对枸杞酒香味的影响具有差异。
本申请中,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和酿酒酵母的种子液也同时接种至待发酵液中,也可间隔接种至待发酵液中,优选间隔接种方式。
当采用间隔接种方式时,按先接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后接种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的方式进行。
上述接种方法,主要考虑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和酿酒酵母对酒精的耐受性差异,异常维克汉姆酵母酒精耐受性较差,所以优选在酿酒酵母产生酒精前的间隔接种方式,从而提高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生理活性。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于发酵初始阶段加入,其可分泌胞外酶(如β-葡萄糖苷酶),当原料中β-D-葡萄糖苷键被其特异性水解时,游离的香味物质得以从糖苷中被释放出来,从而提升原料的风味质量和价值。酿酒酵母普遍不具备合成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而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具备合成β-葡萄糖苷酶的能力。因此,将产β-葡萄糖苷酶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用于酒类生产中,可辅助酿酒酵母促进酒体香气物质的产生,提升酒体的品质。
可参考地,间隔时间可以为6-18h,如6h、7h、8h、9h、10h、11h、12h、13h、14h、15h或16h,也可以为6-18h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优选的间隔时间为12h。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106至1×108CFU/mL,如1×106CFU/mL、5×106CFU/mL、1×107CFU/mL、5×107CFU/mL或1×108CFU/mL等,也可以为1×106至1×108CFU/mL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上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示例性地可经以下方式制得:
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于28-32℃(优选30℃)培养42-54h(优选48h)。该条件有利于异常维克汉姆酵母迅速生长,以确保获得较高的生物量。
其中,YPD液体培养基的成分为:葡萄糖2%、胰蛋白胨2%、酵母提取物1%,115℃灭菌20min。其具体配置方法可参照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过多赘述。
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106至1×107CFU/m,如1×106CFU/mL、5×106CFU/mL或1×107CFU/mL等,也可以为1×106至1×107CFU/m范围内的其它任意值。
上述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示例性地可经以下方式制得:
将酿酒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于28-32℃(优选30℃)培养36-48h(优选42h)。该条件有利于酿酒酵母迅速生长,以确保获得较高的生物量。
接种后,于18-22℃(优选20℃)的条件下至少发酵5天。
上述温度条件为本申请所用的发酵菌种的最适发酵温度。
进一步地,发酵结束后,将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如过滤),随后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于3-5℃的条件下静置12-16天。
通过低温静置,可促使部分风味化合物逐渐形成。需说明的是,上述低温静置过程中的温度较低,可使得酵母在该条件下处于半休眠状态(可进行发酵),而温度太高后会导致酿酒酵母自溶(破裂),出现臭味,影响枸杞酒品质。
相应地,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枸杞酒,其经上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所得的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高,枸杞酒的风味品质好。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以下试验所涉及的检测方法:
酒精度:密度瓶法,参照国标GBT 15038-2006葡萄酒、果酒通用分析方法进行分析。
总酸:用移液管准确移取l mL样品至150mL烧杯中,加蒸馏水50mL,放入一粒转子后在恒温磁力搅拌器上边搅拌边慢慢滴入0.1mol/L NaOH标准溶液至pH=8.2,记录读数,总酸,(以柠檬计)含量计算方式如下:
式中,v0是NaOH滴定空白消耗量,mL;v1是NaOH滴定消耗量,mL;v2是吸取样品体积,mL;C是标准NaOH的浓度,mol/L;64是柠檬酸的摩尔质量,g/mol。
总糖:用移液管准确移取5mL样品和5mL 6mol/L盐酸至100mL容量瓶中,68℃水浴15min,冷却后调节pH=7,并定容至100mL待用。准确吸取菲林甲、乙溶液各5.00mL及试样水解液5.00mL于100mL锥形瓶中,加入比预滴定少1.00mL的葡萄糖标准溶液,摇匀后置于电炉上加热至沸腾,继续用葡萄糖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记录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V)。接近终点时,滴入的葡萄糖标准溶液的用量应控制在0.5~1.0mL。总糖含量计算方式如下:
试样中总糖含量按下列公式计算:
X=[(V0-V)×n×c×1000]/5;
式中:X为试样中总糖的含量,g/L;V0为空白试验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V为试样测定时,消耗葡萄糖标准溶液的体积,mL;c为葡萄糖标准溶液的浓度,g/mL;n为试样的稀释倍数。
风味物质的分析: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HS-SPME-GC-MS)联用方法来分析枸杞酒中的风味物质。通过NIST 05质谱库中的质谱图进行比对对待测物质进行定性,并通过在待测酒样中加入2-辛醇内标,根据半定量风法计算得到各物质的相对含量。
顶空固相微萃取条件:50μm/30μm CAR/DVB/PDMS的SPME纤维萃取头用于风味物质的萃取;准确移取6.0mL样品和60μL内标2-辛醇(浓度5mg/L)于10mL萃取瓶中,于50℃下萃取30min。风味分析是利用配有DB-Wax色谱柱(30m×0.25mm×0.25μm)的GC-MS进行测定的。载气是氦气,流速1.5mL/min。进样口温度和检测器温度250℃,离子源温度260℃。MS条件:EI为电离源。升温程序:初始温度50℃,保持2min,以15℃/min升温至230℃,保持15min。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枸杞酒,其制备方法如下:
步骤(1):将洗净后的枸杞干果与无菌水以质量比为1:10混合,榨汁,加入蔗糖调节糖度至200g/L,加入果胶酶30U/g以及偏重亚硫酸钾100mg/L,得到待发酵液。
步骤(2):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68)的种子液接种于步骤(1)所得的待发酵液中,接种量为5×106CFU/mL;
上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经以下方式获得: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48h。
步骤(3):将酿酒酵母M-23-7-14(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03)的种子液接种于步骤(2)所得发酵液中,接种量为5×106CFU/mL;
上述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经以下方式获得:将酿酒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42h。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接种菌种后的待发酵液于20℃的条件下发酵6天,随后过滤,将滤液于4℃的条件下静置14天。
实施例2
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68)对酒精的耐受性
考察本申请提供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对酒精的耐受性,具体实验方法如下:用无水乙醇调节YPD液体培养基的乙醇体积分数分别为0(即不加乙醇)、3%、6%、9%、12%、15%、18%、21%,按5%接种量接种酵母活化液,于30℃培养48h后,在600nm处测定吸光值后绘制曲线,得到菌株的最高乙醇耐受浓度,对其乙醇耐受性进行评价,其结果如图2所示。
由图2可以看出:随着酒精浓度的增高,菌株的生长受到抑制,当酒精浓度为8%时,异常维克汉姆酵母仍能保持生长,但当酒精浓度为10%时,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几乎不能生长,总体来说本申请提供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对酒精具有良好的耐受性。
实施例3
接种方式对枸杞酒发酵的影响
步骤(1):将枸杞干清洗,将枸杞果干与纯净水以料水质量比为1:10复水榨汁,得到枸杞汁;加入白砂糖调节枸杞汁的总糖含量为200g/L,加入果胶酶30U/g以及偏重亚硫酸钾100mg/L,得到待发酵液。
步骤(2):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68)的种子液接种至步骤(1)所得的待发酵枸杞汁中:具体过程为:
步骤(2.1):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接种到YPD液体培养基中,于30℃,22rpm下培养48h,得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种子液;
步骤(2.2):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2.1)所得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种子液接种至步骤(1)所得的待发酵枸杞汁中,接种量为1×106CFU/mL。
步骤(3):将酿酒酵母种子液接种至步骤(2)所得的待发酵液中,具体过程为:
步骤(3.1):将酿酒酵母M-23-7-14(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03)接种到YPD液体培养基中,于30℃、220rpm下培养48h,得到酿酒酵母种子液。
步骤(3.2):在无菌条件下,将步骤(3.1)所得的酿酒酵母种子液接种于步骤(2)所得的发酵液中,接种量为1×107CFU/mL,且与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接种时间分别为0h和12h。
步骤(4):将步骤(3)所得的发酵液依次经发酵、过滤和低温静置,得到基于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混菌发酵枸杞酒;
其中发酵参数为:发酵温度为20℃,发酵时间为6天;静置温度为4℃,静置时间为14天。
发酵结束后对枸杞酒的理化指标进行测定,其结果如表1所示。
表1不同接种方式下枸杞酒的常规理化指标
由表1可以看出:混菌发酵相较于纯种发酵,风味物质的相对含量有所提高,特别是当顺序接种间隔12h时,枸杞酒的风味物质相对含量最高,证实了本申请提供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在枸杞酒增香上的应用潜能。
实施例4
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与酿酒酵母M-23-7-14混菌发酵对枸杞酒风味的影响
本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工艺条件下进行混菌发酵实验,即发酵温度为20℃,初始糖浓度为200g/L,接种方式为先接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间隔12h接种酿酒酵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的接种量为1×106CFU/mL,酿酒酵母M-23-7-14的接种量为1×107CFU/mL。
考察混菌发酵与单菌发酵两者发酵方式对枸杞酒中酯类物质含量的变化,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μg/L)
注:“nd”表示未检测到
由表2可以看出:混菌发酵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为7297.46μg/L,相较于酵母纯种发酵提高了85.8%,其中乙酸异戊酯提高了65.9%,乙酸乙酯提高了118.8%,己酸乙酯提高了166.7%,这些酯类物质的提高对增加枸杞酒的花香、果香具有重要贡献。
因此,本申请提供的混菌发酵可以显著提高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提高枸杞酒的风味品质。
对比例1
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20与酿酒酵母混菌发酵对枸杞酒风味的影响
本实施例对本申请中的工艺条件下利用筛选出的另一株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20与酿酒酵母进行混菌发酵实验,即发酵温度为20℃,初始糖浓度为200g/L,接种方式为先接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间隔12h接种酿酒酵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20的接种量为1×106CFU/mL,酿酒酵母M-23-7-14的接种量为1×107CFU/mL。
考察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20对枸杞酒中酯类物质含量的影响,其结果如表3所示。
表3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20混菌发酵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μg/L)
注:“nd”表示未检测到
由表3可以看出:使用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20进行混菌发酵,获得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为6285.87μg/L,相较于酵母纯种发酵提高了60.1%,显著低于使用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进行混菌发酵得到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
综上所述,本申请提供将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68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Y11与酿酒酵母接种于枸杞汁中发酵制备枸杞酒,能增强枸杞酒口感、香味以及提高枸杞酒的品质;相较于酿酒酵母的单菌发酵,本发明将枸杞酒中酯类物质的含量提高了85.8%,有效解决因单一发酵导致的枸杞酒香气不足、典型性不突出的问题。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其特征在于,其生物保藏编号为:CGMCC No.25068。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在制备果酒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果酒为枸杞酒。
3.一种枸杞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将酿酒酵母的种子液以及权利要求1所述的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接种至由枸杞制得的待发酵液中,发酵;
优选地,所述酿酒酵母的保藏编号为CGMCC No.2360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和所述酿酒酵母的种子液同时或间隔接种至所述待发酵液中;
优选地,当采用间隔接种方式时,按先接种所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后接种所述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的方式进行;
优选地,间隔时间为6-18h;
更优地,间隔时间为12h。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106至1×108CFU/mL;
优选地,所述异常维克汉姆酵母的种子液经以下方式制得:
将异常维克汉姆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于28-32℃培养42-54h。
6.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的接种量为1×106至1×107CFU/mL;
优选地,所述酿酒酵母的种子液经以下方式制得:
将酿酒酵母接种于YPD液体培养基中,于28-32℃培养36-48h。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发酵是于18-22℃的条件下至少进行5天。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枸杞的待发酵液的制备包括:将枸杞与水混合榨汁,调节糖度;
优选地,所述枸杞为枸杞干果;
优选地,所述枸杞干果与水按质量比例为1:8-12混合;
优选地,采用蔗糖或白砂糖调节糖度;
优选地,调节糖度后的枸杞液的糖度为150-250g/L;
优选地,调节糖度后,还包括向所述枸杞液中加入果胶酶和偏重亚硫酸钾;
优选地,所述果胶酶的加入量为20-40U/g,和/或,所述偏重亚硫酸钾的加入量为80-120mg/L。
9.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将发酵后的发酵液进行固液分离,将固液分离后的液体于3-5℃的条件下静置12-16天。
10.一种枸杞酒,其特征在于,经权利要求3-9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43281.1A CN115927023A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0843281.1A CN115927023A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27023A true CN115927023A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654950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843281.1A Pending CN115927023A (zh) | 2022-07-18 | 2022-07-18 | 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27023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6943A (zh) * | 2022-01-27 | 2022-04-05 | 宁夏红枸杞产业有限公司 | 酿酒酵母、微生物制剂和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16426353A (zh) * | 2023-05-23 | 2023-07-14 | 江南大学 | 一种提高发酵型果酒风味品质的酿造工艺 |
WO2024212376A1 (zh) * | 2023-04-14 | 2024-10-17 |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微生物制剂和枸杞西打酒及其酿造方法 |
-
2022
- 2022-07-18 CN CN202210843281.1A patent/CN115927023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4276943A (zh) * | 2022-01-27 | 2022-04-05 | 宁夏红枸杞产业有限公司 | 酿酒酵母、微生物制剂和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CN114276943B (zh) * | 2022-01-27 | 2023-08-15 | 宁夏红枸杞产业有限公司 | 酿酒酵母、微生物制剂和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WO2024212376A1 (zh) * | 2023-04-14 | 2024-10-17 | 天津北洋百川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微生物制剂和枸杞西打酒及其酿造方法 |
CN116426353A (zh) * | 2023-05-23 | 2023-07-14 | 江南大学 | 一种提高发酵型果酒风味品质的酿造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927023A (zh) | 一种异常维克汉姆酵母及其应用、枸杞酒及其制备方法 | |
CN111961603B (zh) | 酿酒酵母和菌剂以及它们在制备发酵产品特别是怀涿盆地葡萄酒酿造中的应用 | |
CN113717870B (zh) | 酿酒酵母、发酵剂及它们在酿造葡萄酒中的应用 | |
CN116376729A (zh) | 异常威克汉姆酵母、微生物制剂和枸杞西打酒及其酿造方法 | |
CN107354102B (zh) | 一种耐高糖季也蒙毕赤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 |
CN103060243A (zh) | 一株副干酪乳杆菌副干酪亚种菌株 | |
CN110343625B (zh) | 一种酿酒酵母菌株及其应用 | |
CN114940951B (zh) | 一种扣囊复膜酵母及其在小曲清香型原酒中的应用 | |
CN108865910B (zh) | 一种酿酒用酵母菌,其筛选方法及该酵母菌在蓝莓红酒发酵中的应用 | |
CN113564061A (zh) | 酿酒酵母sg35、包含酿酒酵母sg35的发酵菌剂及其应用 | |
CN117778213A (zh) | 一种盔形毕赤酵母及其在番茄酸汤强化发酵中的应用 | |
CN112522120B (zh) | 一株非酿酒酵母hsmt-1及其应用 | |
CN111621429B (zh) | 一株高产酯毛榛毕赤酵母及其在木枣果酒发酵中的应用 | |
CN113528350B (zh) | 根霉菌株、酒曲和米酒以及该酒曲的生产方法 | |
CN117778207B (zh) | 一种膜璞毕赤酵母及其在番茄酸汤强化发酵中的应用 | |
CN113444646B (zh) | 一株产β-石竹烯的霉菌及其应用 | |
CN117165459B (zh) | 一种葡萄汁有孢汉逊酵母及其应用 | |
CN117165481B (zh) | 一株可降解苹果酸的植物乳杆菌及其应用 | |
CN116426353A (zh) | 一种提高发酵型果酒风味品质的酿造工艺 | |
CN108220174A (zh) | 酵母复合菌在复糟酒生产中的应用 | |
CN116656533A (zh) | 一种高产醋酸的巴氏醋酸杆菌及其在无核黄皮果醋生产中的应用 | |
CN118792175A (zh) | 一种复配酿酒菌剂及应用 | |
CN117887597A (zh) | 一株陆生伊萨酵母及其在葡萄酒中的应用 | |
CN117946909A (zh) | 一种植物乳杆菌ctcf-lp-1及其应用 | |
CN106010996B (zh) | 一种醋酸杆菌及其培养分离方法、筛选方法和应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