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23850B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23850B CN115923850B CN202310032848.1A CN202310032848A CN115923850B CN 115923850 B CN115923850 B CN 115923850B CN 202310032848 A CN202310032848 A CN 202310032848A CN 115923850 B CN115923850 B CN 115923850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motor
- mounting seat
- limiting
- stop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9/00—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transmission system used; Transmiss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 B61C9/38—Transmission systems in or for 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with electric motor propulsion
- B61C9/48—Transmission systems in or for 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with electric motor propulsion with motors supported on vehicle frames and driving axles, e.g. axle or nose suspension
- B61C9/50—Transmission systems in or for locomotives or motor railcars with electric motor propulsion with motors supported on vehicle frames and driving axles, e.g. axle or nose suspension in bogie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5/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bogies; Connections between bogies and vehicle underframes;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djusting or allowing self-adjustment of wheel axles or bogies when rounding curves
- B61F5/50—Other 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5/00—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5/00—Casings; Enclosures; Suppor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otor Or Generator Frames (AREA)
- Manufacture Of Motors,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本发明的安装结构设置了相互配合的安装座,通过安装座起到防止电机坠落或脱离的作用,并且本发明的避空槽的设计为电机在小空间内的拆装提供了便利,只需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即可顺势从下方脱出,在小空间拆卸时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本发明的转向架的空间利用合理,电机稳定性强且兼顾了电机的拆装便利,可以满足检修时不架车拆电机和装电机的高效维护需求。本发明的电机拆卸方法基于本发明中的电机安装结构,通过拆卸齿轮箱并旋转齿轮箱和联轴节二,创造了拆卸空间,能够快速将电机向下落出,即本发明将空间进行交换,创造出了可用的操作空间,使拆卸工作大大简化。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转向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
背景技术
牵引电机作为动力转向架上的驱动装置的核心动力部件,其悬挂安装的可靠性要求极高。一般安装固定方式主要为架悬式,即将牵引电机安装固定在转向构架的安装座上,采用刚性和弹性的固定连接结构。为防止车辆运行时牵引电机固定安装连接结构失效而使牵引电机掉落于轨道引发安全事故,牵引电机或者构架安装座处会设置防脱落装置。当牵引电机悬挂安装结构失效时,牵引电机防脱落装置将起作用,以有效防止牵引电机掉落于轨道。
在现有技术中,越来越多的轨道机车已得到广泛使用,轨道交通车辆的种类很多,主要包括地铁、轻轨、磁悬浮、市域铁路、有轨电车等。轨道交通车辆的主要结构组成包括车体和转向架,其中车体设置于转向架上,转向架起到了承载车辆载荷、保证车辆曲线通过的作用。转向架分为动力转向架和非动力转向架,一般由构架、悬挂装置、牵引装置、制动装置、驱动装置(非动力转向架没有)和附属装置组成。
作为轨道车辆的动力来源,牵引电机的作用举足轻重,需要定期进行检修和保养,在车辆运营过程中,牵引电机往往由于检修周期与车辆其他部件的检修周期不一致的原因或偶发质量问题时就需要拆卸下来进行检修维护。
现有针对牵引电机拆卸存在以下问题:
其一,没有足够可用的拆卸空间:由于转向架结构紧凑,转向架与轨面距离很小,转向架与车体的间隙很小,且牵引电机与驱动装置中的其他相邻零部件间的间隙也很小,使得可用的拆卸空间极其紧张;进一步来说就是:由于转向架运行过程中的巨大的轮轨冲击,使得转向架上各附属零部件要承受多种复杂的载荷作用,不仅强度、刚度需要满足设计要求,出于安全需要,转向架上各零部件还需设置各类防脱落、防断裂装置,这样使得转向架的结构复杂空间紧凑,特别是动力转向架需要安装驱动装置,使得转向架的结构更加精巧,空间利用更加趋于极限限界。
其二,现行的拆卸流程复杂繁琐:现行的牵引电机上防脱落装置通常设计为与电机外壳为整体铸造或焊接成为一体,最终形成横跨在构架中心横梁和车轴之上的刚性结构,此时牵引电机是不可能直接往下落坠到轨道上(只能往上移动才能离开构架)。虽然此结构解决了电机安装和防脱的问题,提高了转向架牵引电机运行的安全性能,但也存在明显的不能快速便利的拆卸或安装的巨大不足。因此,当牵引电机发生故障后需要更换,则通常需要对车辆进行架车,使转向架和车体分离后再从转向架上将牵引电机拆除;或者通过拆卸轮对等驱动单元的方式来实现牵引电机的更换。但是,车体架起抬升极为不便,需先将牵引装置、车间连接管线、转向架上车管线等连接全部拆除,再用架车机将车厢架起然后推出转向架,拆除牵引电机的固定螺栓,将牵引电机从转向架上取出后才能进行牵引电机的检修,此检修过程费时费力,维修难度和强度较大,工人的体力消耗剧烈。
针对现有技术的分析如下:
一、现场较为常见的技术方案中(如附图8至图10所示),牵引电机单侧通过上下悬挂与转向架上的安装座刚性贴合(上悬挂水平不间断的长安装面,下悬挂是两个独立的垂直安装面,共同限制了5个自由度),螺栓紧固固定(上下各2个安装螺栓,一共4个),另一侧设置固定的防落托结构置于车轴上方,电机外围与车轴间隙很小15mm左右,整个电机结构横跨在转向架和车轴之间,且上悬挂和防落托的结构长度大于转向架安装座到车轴之间的距离。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牵引电机是无法直接往下落坠到轨道上(只能往上移动才能离开构架)。
二、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的牵引电机拆卸方法(公开号为:CN107310563B)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牵引电机是通过三个弹性关节(上面2个,下面1个)安装在转向架安装座上,拆卸过程先拆卸弹性关节的安装螺栓,将电机举升至一定高度使得弹性关节完全置于安装座之上,再向非传动端平移电机,让牵引电机的弹性悬挂能从两个转向架安装座之间的间隙往下滑落至地沟中,实现不架车拆卸电机的目的。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需要牵引电机非传动端与轮对或者制动器之间有足够大的距离(大于单个弹性悬挂的横向尺寸),然而随着整车功率的提升,一般牵引电机非传动端距离轮对或者制动器只有30mm左右,有如此空间布置的转向架很少见。
三、中国专利公开的一种牵引电机拆装方便的转向架(公开号为:CN110304090A)的技术方案,该技术方案中,牵引电机是通过四个弹性关节(上面2个,下面2个)安装在转向架安装座上,电机安装面是两个平行的垂直面,在安装面上有沉孔,弹性关节中的钢套与电机沉孔配合实现定位和防止电机垂向坠落,随后用4个螺栓紧固固定在转向架上。拆卸时,移除活动的防落托,拆卸4个安装螺栓,拔出4个钢套,此时电机可自由下落。该技术方案的缺点是:适用于弹性安装的牵引电机,所需的安装空间需求大,对结构紧凑的刚性悬挂不适用,另一方面,四个钢套安装精度要求高,且受力不均容易变形损坏,在实际操作中拔出困难。
综上所述,急需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如何在无需架车和拆卸轮对的基础上,方便、轻松地实现对电机的拆卸和更换安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以解决如何在无需架车和拆卸轮对的基础上,方便、轻松地实现对电机的拆卸和更换安装的问题,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
所述安装座一上设置有垂直安装面;所述垂直安装面上沿水平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止挡部,相邻两个第一止挡部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
所述安装座二设置在待安装的电机上;所述安装座二设置有与第一止挡部一一配合的第一限位部,相邻两个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了第二避空槽;
所述第一避空槽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部的宽度;所述第二避空槽的宽度大于第一止挡部的宽度。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止挡部设置有台阶面A;所述第一限位部设置有台阶面B,通过台阶面A和台阶面B的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和电机的垂向止挡。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垂直安装面上沿水平横向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止挡部,相邻两个第二止挡部之间形成第三避空槽;第二止挡部位于第一止挡部的上方;
所述安装座二设有与第二止挡部一一配合的第二限位部,通过第二止挡部与第二限位部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和电机的垂直止挡;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部之间形成了第四避空槽;
所述第三避空槽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部的宽度;第四避空槽的宽度大于第二止挡部的宽度。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第二止挡部的上端面为水平安装面A;第二限位部的下端面为水平安装面B;水平安装面B贴合在水平安装面A的上方,水平安装面A用于对安装座二进行垂向止挡。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二止挡部沿水平横向设置有限位通槽;水平安装面B朝向限位通槽设置有凸起;所述凸起设置在限位通槽内,通过限位通槽和凸起的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和电机在水平纵向的限位。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避空槽与第三避空槽一一对应且在垂向形成用于避让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的避让通道一,所述第二避空槽与第四避空槽一一对应且在垂向形成用于避让第一止挡部和第二止挡部的避让通道二。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还包括扣压板;所述扣压板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一上,且扣压板位于第四避空槽内,扣压板与第四避空槽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水平横向限位;
所述扣压板的下方设置有台阶面C;所述安装座二设置有台阶面D,台阶面C扣压在台阶面D上。
以上技术方案优选的,所述第一止挡部上设置有竖直连接面,所述第一限位部上设置有竖直连接面,竖直连接面与竖直连接面贴合,且第一止挡部与第一限位部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二止挡部上设置有竖直连接面,所述安装座二上设置有与竖直连接面一一对应的竖直连接面,竖直连接面与竖直连接面贴合,且第二止挡部与安装座二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一种转向架,包括构架、轮对、电机、齿轮箱结构以及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
所述轮对设置在构架上;所述电机通过所述电机安装结构安装在构架上;电机安装结构的安装座一固定在构架上;
齿轮箱结构包括联轴节、齿轮箱以及吊杆;
联轴节包括相连接的联轴节一以及联轴节二;联轴节一固定在电机的输出端上;联轴节二固定在齿轮箱的输入端上,齿轮箱的输出轴为轮对的车轴;所述吊杆安装在构架上,且吊杆与齿轮箱连接。
一种电机拆卸方法,用于拆卸电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拆解各固定结构,使得安装座二和电机可以水平横向移动以及齿轮箱可以绕轮对的轴向转动;
步骤S2、旋转齿轮箱:绕轮对的轴向,使齿轮箱输入端上的联轴节二和整个电机在水平横向完全错开;
步骤S3、限位部与止挡部错位,电机向下落出:
水平横向移动安装座二和电机,并同时满足第一限位部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一避空槽内、第一止挡部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二避空槽内、第二限位部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三避空槽内以及第二止挡部的垂向投影位于第四避空槽内;
然后释放电机,电机随之向下落出。
应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的电机安装结构设置了相互配合的安装座(即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通过安装座一上的多组第一止挡部起到防止电机(如牵引电机)坠落或脱离的作用,并且本发明相邻两组第一止挡部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相邻两组第一限位部之间形成了第二避空槽,避空槽的设计为电机在小空间内的拆装提供了便利,只需将第一限位部与第一止挡部水平错开,第一限位部和第一止挡部即可借助相应的避空部位垂向相互错开,并使得电机沿垂向下落,本发明中电机在拆卸时只需水平移动一小段距离即可顺势从下方脱出,在小空间拆卸时具有非常好的实用性,且结构紧凑,能够预留出空间供其他部件进行装配。
(2)本发明的第一止挡部和第一限位部之间通过台阶配合(即台阶面A和台阶面B的配合),使得第一止挡部能够在垂向对安装座二和电机起到止挡作用,且稳定好。
(3)本发明中,还通过设置与第二止挡部一一配合的第二限位部,保证电机在垂向的稳定性,即设置了双重的垂向防落功能,并且为了保持电机的拆卸便利,通过形成第三避空槽和第四避空槽供相应的止挡部和限位部通过,以实现电机的顺利下落。本发明中优选,在第二止挡部的上端面和第二限位部的下端面设置相互配合的限位通槽和凸起,限位通槽可限制凸起在水平纵向的位置,保持电机在此方向上的稳定性,并且在拆卸时,限位通槽可在水平横向移动电机时起到导向稳定作用,可快速实现止挡部和限位部调节至错位状态。
(4)本发明中,多组对应的避空槽之间形成了避让通道一和避让通道二,避让通道一为限位部提供了向下的避让空间,而避让通道二为止挡部提供了向下的避让空间,便于电机无干涉的快速向下落出。
(5)本发明中的扣压板起到两个作用,第一:通过台阶面的配合将安装座二扣压在第一止挡部和扣压板之间,起到垂向定位的功能(即扣压板限制安装座二不可向上运动);第二:扣压板充当水平横向的限位件,扣压板设置于第四避空槽内,能够起到限制安装座二在水平横向的偏移,即起到水平横向定位的功能,进一步保证安装座二以及电机的稳定性。
(6)本发明中,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之间通过设置贴合的竖直连接面,能够保证电机在小空间下的安装和拆卸需求,并且通过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进行各结构之间的连接加固,起到稳定的作用。
(7)本发明公开的转向架采用了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的空间利用合理,电机稳定性强且兼顾了电机的拆装便利,可以满足检修时不架车拆电机和装电机的高效维护需求。
(8)本发明公开的电机拆卸方法,用于将转向架中的电机拆出,基于本发明中的电机安装结构,通过拆卸齿轮箱并旋转齿轮箱和联轴节二,创造了拆卸空间,能够快速将电机(牵引电机)向下落出,即本发明的拆卸方法重构了电机的拆卸流程,将空间进行交换,创造出了可用的操作空间,使拆卸工作大大简化,降本增效明显。
(9)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需要强调以下优点:a、多组第一止挡部之间、多组第二止挡部之间、多组第一限位部之间以及多组第二限位部之间均采用间断设置(间断设置提供避让空间),在有地沟的情况下电机本身可垂直向下滑出,无需其他繁杂操作;b:可以同时实现满足新造时,安装电机从上往下吊装进入转向架(与传统的安装流程一致);c、检修时,拆卸牵引电机无需架车即可以继续往下滑动移出转向架进入地沟中,实现高效便利拆卸。
本发明除了上面所描述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之外,本发明还有其它的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参照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施例中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施例中安装座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另一角度的视图;
图4是本实施例中安装座二的结构示意图(示意了电机);
图5是本实施例中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的配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施例中安装座一、安装座二和扣压板配合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施例中扣压板扣压安装座二的示意图;
图8是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一的示意图;
图9是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二的示意图(示意了电机);
图10是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的配合示意图;
图11是本实施例的电机拆卸方法中,解耦联轴节的示意图;
图12是本实施例的电机拆卸方法中,拆卸各固定结构的示意图;
图13是本实施例的电机拆卸方法中,拆卸吊杆的示意图;
图14是本实施例的电机拆卸方法中,旋转齿轮箱以及联轴节二的示意图;
图15是本实施例的电机拆卸方法中,水平横向移动电机和安装座二的示意图;
图16是本实施例的电机拆卸方法中,电机和安装座二垂向下落的示意图一;
图17是本实施例的电机拆卸方法中,电机和安装座二垂向下落的示意图二;
其中,1、安装座一;1.a垂直安装面;1.1、第一止挡部;1.11、台阶面A;1.2、第二止挡部;1.21、水平安装面A;1.22、限位通槽;2、安装座二;2.1、第一限位部;2.11、台阶面B;2.2、第二限位部;2.21、水平安装面B;2.22、凸起;2.3、台阶面D;3、扣压板;3.1、台阶面C;4、构架;5、轮对;6、电机;7、齿轮箱结构;7.1、联轴节;7.11、联轴节一;7.12、联轴节二;7.13、法兰连接螺栓;7.2、齿轮箱;7.3、吊杆;8、防落托;9、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一;10、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二;
a、第一避空槽;b、第二避空槽;c、第三避空槽;d、第四避空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上,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另一个元件上。
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多个”、“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须知,本说明书附图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申请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申请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申请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
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首先对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安装结构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安装结构包括安装座一1、安装座二2以及扣压板3,如图1至图7所示;
如图1所示,所述安装座一1固定在电机6需要安装的结构上(本实施例中优选为转向架中的构架4);
所述安装座二2固定在电机6(即牵引电机)的本体上,电机6通过安装座一1和安装座二2的配合实现定位安装,具体如下:
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安装座一1上设置有垂直安装面(标号为1.a),垂直安装面1.a朝向安装座二2;
所述垂直安装面1.a上沿水平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一止挡部1.1(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组),水平横向相邻的两组第一止挡部1.1之间形成了第一避空槽(标号为a),第一止挡部1.1的作用是对安装座二2以及电机6起到垂向止挡的作用,第一避空槽a的作用是为了拆卸电机6时提供避让空间(具体是为安装座二2上的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提供避让空间);此处需要定义的是,本实施例中,水平横向指的是电机6的输出轴轴向(也即转向架上的车轴轴向或轨道的宽度方向),水平纵向即可得知为前后方向(也即轨道长度方向)。
如图4所示,安装座二2中与第一止挡部1.1配合的结构是:所述安装座二2上设置有与第一止挡部1.1一一对应的第一限位部2.1,通过第一止挡部1.1对第一限位部2.1进行垂向止挡,起到防止电机6坠落的作用;多组第一限位部2.1在水平横向间隔设置,并且多组第一限位部2.1的水平横向之间形成了第二避空槽(标号为b),第二避空槽b用于在拆卸电机6时避让第一止挡部1.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一止挡部1.1与第一限位部2.1在水平横向的宽度一致(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为宽度不一致),第一避空槽a在水平横向的宽度均大于第一限位部2.1以及第二限位部2.2的宽度(也就是第一限位部2.1以及第二限位部2.2的宽度均小于第一避空槽a的宽度),第二避空槽b在水平横向的宽度大于第一止挡部1.1的宽度。
如图5所示,第一止挡部1.1和第一限位部2.1起到垂向止挡的原理是:第一止挡部1.1上设置有台阶面A(标号为1.11),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上设置有台阶面B(标号为2.11),台阶面B2.11接合在台阶面A1.11上,在电机6安装完成后,通过台阶面A1.11对台阶面B2.11进行垂向止挡,以实现对电机6的垂向止挡功能(即防止电机6下落)。
如图2至图3所示,所述垂直安装面1.a上沿水平横向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组第二止挡部1.2(本实施例中优选为两组),第二止挡部1.2位于第一止挡部1.1的上方且一一对应,水平横向相邻的两组第二止挡部1.2之间形成了第三避空槽(标号为c),其中,第二止挡部1.2的作用是为了对安装座二2和电机6起到垂向止挡的作用以及水平纵向定位,第三避空槽c的作用是为了拆卸电机6时提供避让空间(具体是为安装座二2上的第二限位部2.2提供避让空间)。
如图4所示,安装座二2中与第二止挡部1.2配合的结构是:所述安装座二2上设置有与第二止挡部1.2一一对应的第二限位部2.2,多组第二限位部2.2在水平横向间隔设置(第二限位部2.2位于第一限位部2.1的上方),并且多组第二限位部2.2之间在水平横向形成了第四避空槽(标号为d),第四避空槽d用于在拆卸电机6时避让第二止挡部1.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优选,第二止挡部1.2与第二限位部2.2在水平横向的宽度一致;第三避空槽c在水平横向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部2.2的宽度,第四避空槽d在水平横向的宽度均大于第一止挡部1.1以及第二止挡部1.2的宽度(也就是说第一止挡部1.1以及第二止挡部1.2的宽度均小于第四避空槽d的宽度)。
如图5所示,第二止挡部1.2和第二限位部2.2起到垂向止挡的原理是:第二止挡部1.2的上端面为水平安装面A(标号为1.21);第二限位部2.2的下端面为水平安装面B(标号为2.21);电机6安装完成后,水平安装面B2.21水平贴合(即搭接)在水平安装面A1.21上,且水平安装面B2.21位于水平安装面A1.21的上方,通过水平安装面A1.21对第二限位部2.2进行垂向止挡,进而实现对电机6的垂向止挡。
如图6所示,针对第二止挡部1.2和第二限位部2.2进一步优选的:第二止挡部1.2沿水平横向设置有限位通槽1.22(即水平安装面A1.21内凹形成了限位通槽1.22);第二限位部2.2(具体是水平安装面B2.21)朝向限位通槽1.22设置有凸起2.22,所述凸起2.22设置在限位通槽1.22内,通过限位通槽1.22和凸起2.22的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2和电机6在水平纵向的限位,其中,在拆卸电机6时,凸起2.22可沿限位通槽1.22的开设方向(即水平横向)相对滑动。
优选的,上述的第一止挡部1.1、第二止挡部1.2、第一限位部2.1以及第二限位部2.2还设置有以下配合结构:
如图2和图4所示,所述第一止挡部1.1靠近安装座二2的端面为竖直连接面(即标号为),与第一止挡部1.1配合的第一限位部2.1靠近安装座一1的端面为竖直连接面(即标号为),安装电机6时,第一止挡部1.1和第一限位部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未标示)连接,在连接完成后,竖直连接面和竖直连接面为紧密贴合的状态;
所述第二止挡部1.2靠近安装座二2的端面为竖直连接面(即标号为),安装座二2上设置有与竖直连接面一一对应的竖直连接面(即标号为),在安装电机6时,第二止挡部1.2和安装座二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未标示)连接,在连接完成后,竖直连接面与竖直连接面为紧密贴合的状态;
上述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优选为螺纹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均采用水平连接的方式,具体是:第一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在第一止挡部1.1和第一限位部2.1之间,而第二连接件的连接位置在第二止挡部1.2的竖直连接面与竖直连接面之间。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中扣压板3的一端通过螺纹件(如螺栓)连接在安装座一1的上端,扣压板3的另一端通过台阶配合对安装座进行垂向的扣压,具体是:扣压板3的另一端的下方设置有台阶面C(标号为3.1),安装座二2的上方设置有台阶面D(标号为2.3),台阶面C3.1扣压在台阶面D2.3上,即通过台阶配合,能够将安装座二2以及电机6定位在第一止挡部1.1和扣压板3之间。
进一步的,本实施例中,扣压板3位于第四避空槽d内,在电机6不拆卸时,位于第四避空槽d内的扣压板3能够起到水平横向定位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
一、本实施例中的电机安装结构,通过设置多组避让槽能够在需要拆卸电机6时避让相应的结构,以便于电机6向下落出,进一步来说就是:本实施例中两组第一止挡部1.1形成的第一避空槽a与两组第二止挡部1.2形成的第三避空槽c在竖向对应,且能够形成用于避让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的避让通道一,同理,本实施例中两组第一限位部2.1形成的第二避空槽b与两组第二限位部2.2形成的第四避空槽d在竖向对应,且能够形成用于避让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的避让通道二,在需要拆卸电机6时,仅需水平横向将相应的限位部和止挡部错位即可。
二、参见图8至图10,图8至图10示意了现有技术中的结构,图8中标号9示意了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一,图9中标号10示意了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二,由图8至图10可以得知,现有技术中的安装座一和安装座二没有采用间断设置,安装座二无法垂向下落,导致电机的拆卸极为不便。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转向架的结构如下,如图1所示:
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4、轮对5、电机6、齿轮箱结构7以及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
所述构架4为转向架的主体结构;
本实施例共有前后两组轮对5,两组轮对5分别设置在构架4的前后方;所述电机6(牵引电机)通过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安装在构架4(具体是构架4的横梁)上;所述齿轮箱结构7起到传输电机6动力的作用;所述电机安装结构的安装座一1固定在构架4的横梁上,安装座二2固定在电机6的本体上,通过安装座一1和安装座二2的配合实现电机6的安装。
所述齿轮箱结构7包括联轴节7.1、齿轮箱7.2以及吊杆7.3;
所述联轴节7.1包括联轴节一7.11以及联轴节二7.12,联轴节一7.11以及联轴节二7.12之间通过法兰连接螺栓7.13连接;所述联轴节一7.11固定在电机6的输出轴上;所述联轴节二7.12固定在齿轮箱7.2的输入端上;
所述齿轮箱7.2的输出轴为一组轮对5的车轴(即轮对5的中心轴),电机6的动力可通过齿轮箱7.2传输至车轴上;其中,车轴、联轴节7.1的轴向以及电机6的输出轴均为水平横向。
所述吊杆7.3为齿轮箱7.2的稳固结构,吊杆7.3的上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构架4(具体是横梁)上,齿轮箱7.2的下端与齿轮箱7.2连接(优选可拆卸连接)。
其中,为了保证电机6能够顺利的从转向架中拆下,本实施例中的联轴节二7.12的轴向长度需大于安装座一1上的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在水平横向的宽度,在将联轴节二7.12旋转至一侧后,能够在电机6的水平横向一侧空出联轴节二7.12轴向长度大小的空间,便于安装座二2进行水平横向的移动,进而便于电机6拆卸。
优选的,本实施例中,在电机上可拆卸连接(例如螺栓连接)有防落托8,防落托位于转向架的车轴的上方,在转向架运行时,车轴能够对防落托进行垂向的止挡,以避免电机下落。
本实施例中公开的一种电机拆卸方法,其用于拆卸所述转向架中的电机6,如图11至图17所示,电机拆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拆解各固定结构,具体如下:
步骤S1.1:将联轴节一7.11以及联轴节二7.12之间的法兰连接螺栓7.13拆开(即解耦),使联轴节7.1分离成两半,如图11所示,图11中(a)示意联轴节一7.11以及联轴节二7.12拆卸前,图11中(b)示意联轴节一7.11以及联轴节二7.12拆卸后;
步骤S1.2:将第一连接件、第二连接件拆卸、扣压板3以及防落托8均拆下,其中,将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取下,释放安装座一1和安装座二2在水平纵向的连接,同时需要将扣压板3和防落托8拆下,便于电机拆卸,如图12所示,图12中(c)示意第二连接件、扣压板3以及防落托8拆卸前,图12中(d)示意第二连接件、扣压板3以及防落托8拆卸后;
步骤S1.3:将用于固定齿轮箱7.2的吊杆7.3拆下,同时如果还有其他固定齿轮箱7.2的结构也一并在此拆除,即把吊杆7.3拆下之后,释放了齿轮箱7.2,齿轮箱7.2此时可以绕轮对5的车轴旋转,如图13所示,图13中(e)示意吊杆7.3拆卸前,图13中(f)示意吊杆7.3拆卸后;
步骤S2、在旋转齿轮箱7.2之前,放空齿轮箱7.2中的油液,然后绕轮对5的轴向转动齿轮箱7.2(根据轴位顺时针或逆时针转动),使齿轮箱7.2输入端上的联轴节二7.12和整个电机6在水平横向完全错开,即进一步来说就是电机6和联轴节二7.12在轮对5轴向的投影不重合,此时,电机6在传动端(齿轮箱7.2侧)的轴向空出半个联轴器(即联轴节二7.12)轴向长度的空间,如图14所示,图14中(g)示意齿轮箱7.2和联轴节二7.12旋转前,图14中(h)示意齿轮箱7.2和联轴节二7.12旋转后;
步骤S3、限位部与止挡部错位,电机6向下落出,如下:
电机6和安装座二2朝向电机6传动端一侧水平横向移动,使得相应的限位部与止挡部错位,如图15所示,图15中(i)示意电机6和安装座二2水平横移前;图15中(j)示意电机6和安装座二2水平横移后;
进一步来说就是,水平横向移动后需要满足第一限位部2.1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一避空槽a内、第一止挡部1.1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二避空槽b内、第二限位部2.2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三避空槽c内以及第二止挡部1.2的垂向投影位于第四避空槽d内,当水平横向移动电机6和安装座二2满足上面的要求后,即释放电机6,电机6和安装座即可向下落出转向架外,如图16和图17所示,
图16中的(k)示意电机6下落前,图16中的(l)示意电机6在下落过程中;
图17中的(m)示意电机6下落过程中的另一角度示意,图17中的(n)示意电机6落出时;
此步骤需要说明的,本方法是通过避空槽避让相应的结构(即避让限位部和止挡部),因此,在电机6下落时如果有存在干涉下落的部位,也可以适当的水平横向调整电机6和安装座二2的位置,使得相应的避空槽能够避让该干涉下落的部位,进而完成电机6的向下落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一(1)和安装座二(2);
所述安装座一(1)上设置有垂直安装面(1.a);所述垂直安装面(1.a)上沿水平横向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一止挡部(1.1),相邻两个第一止挡部(1.1)之间形成第一避空槽(a);
所述安装座二(2)设置在待安装的电机(6)上;所述安装座二(2)设置有与第一止挡部(1.1)一一配合的第一限位部(2.1),相邻两个第一限位部(2.1)之间形成了第二避空槽(b);
所述第一避空槽(a)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部(2.1)的宽度;所述第二避空槽(b)的宽度大于第一止挡部(1.1)的宽度;
所述第一止挡部(1.1)设置有台阶面A(1.11);所述第一限位部(2.1)设置有台阶面B(2.11),通过台阶面A(1.11)和台阶面B(2.11)的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2)和电机(6)的垂向止挡;
所述垂直安装面(1.a)上沿水平横向还间隔设置有至少两个第二止挡部(1.2),相邻两个第二止挡部(1.2)之间形成第三避空槽(c);第二止挡部(1.2)位于第一止挡部(1.1)的上方;
所述安装座二(2)设有与第二止挡部(1.2)一一配合的第二限位部(2.2),通过第二止挡部(1.2)与第二限位部(2.2)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2)和电机(6)的垂直止挡;相邻的两个第二限位部(2.2)之间形成了第四避空槽(d);
所述第三避空槽(c)的宽度大于第二限位部(2.2)的宽度;第四避空槽(d)的宽度大于第二止挡部(1.2)的宽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止挡部(1.2)的上端面为水平安装面A(1.21);第二限位部(2.2)的下端面为水平安装面B(2.21);水平安装面B(2.21)贴合在水平安装面A(1.21)的上方,水平安装面A(1.21)用于对安装座二(2)进行垂向止挡。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止挡部(1.2)沿水平横向设置有限位通槽(1.22);水平安装面B(2.21)朝向限位通槽(1.22)设置有凸起(2.22);所述凸起(2.22)设置在限位通槽(1.22)内,通过限位通槽(1.22)和凸起(2.22)的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2)和电机(6)在水平纵向的限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避空槽(a)与第三避空槽(c)一一对应且在垂向形成用于避让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的避让通道一,所述第二避空槽(b)与第四避空槽(d)一一对应且在垂向形成用于避让第一止挡部(1.1)和第二止挡部(1.2)的避让通道二。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扣压板(3);所述扣压板(3)固定连接在安装座一(1)上,且扣压板(3)位于第四避空槽(d)内,扣压板(3)与第四避空槽(d)配合实现对安装座二(2)水平横向限位;
所述扣压板(3)的下方设置有台阶面C(3.1);所述安装座二(2)设置有台阶面D(2.3),台阶面C(3.1)扣压在台阶面D(2.3)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止挡部(1.1)上设置有竖直连接面,所述第一限位部(2.1)上设置有竖直连接面,竖直连接面与竖直连接面贴合,且第一止挡部(1.1)与第一限位部(2.1)之间通过第一连接件连接;
所述第二止挡部(1.2)上设置有竖直连接面,所述安装座二(2)上设置有与竖直连接面一一对应的竖直连接面,竖直连接面与竖直连接面贴合,且第二止挡部(1.2)与安装座二(2)之间通过第二连接件连接。
7.一种转向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构架(4)、轮对(5)、电机(6)、齿轮箱结构(7)以及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机安装结构;
所述轮对(5)设置在构架(4)上;所述电机(6)通过所述电机安装结构安装在构架(4)上;电机安装结构的安装座一(1)固定在构架(4)上;
齿轮箱结构(7)包括联轴节(7.1)、齿轮箱(7.2)以及吊杆(7.3);
联轴节(7.1)包括相连接的联轴节一(7.11)以及联轴节二(7.12);联轴节一(7.11)固定在电机(6)的输出端上;联轴节二(7.12)固定在齿轮箱(7.2)的输入端上,齿轮箱(7.2)的输出轴为轮对(5)的车轴;所述吊杆(7.3)安装在构架(4)上,且吊杆(7.3)与齿轮箱(7.2)连接。
8.一种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用于拆卸权利要求7所述转向架中的电机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拆解各固定结构,使得安装座二(2)和电机(6)可以水平横向移动以及齿轮箱(7.2)可以绕轮对(5)的轴向转动;
步骤S2、旋转齿轮箱(7.2):绕轮对(5)的轴向,使齿轮箱(7.2)输入端上的联轴节二(7.12)和整个电机(6)在水平横向完全错开;
步骤S3、限位部与止挡部错位,电机(6)向下落出:
水平横向移动安装座二(2)和电机(6),并同时满足第一限位部(2.1)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一避空槽(a)内、第一止挡部(1.1)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二避空槽(b)内、第二限位部(2.2)的垂向投影位于第三避空槽(c)内以及第二止挡部(1.2)的垂向投影位于第四避空槽(d)内;
然后释放电机(6),电机(6)随之向下落出。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32848.1A CN115923850B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
PCT/CN2023/138720 WO2024149016A1 (zh) | 2023-01-10 | 2023-12-14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032848.1A CN115923850B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23850A CN115923850A (zh) | 2023-04-07 |
CN115923850B true CN115923850B (zh) | 2024-11-22 |
Family
ID=865578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032848.1A Active CN115923850B (zh) | 2023-01-10 | 2023-01-10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923850B (zh) |
WO (1) | WO2024149016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923850B (zh) * | 2023-01-10 | 2024-11-22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10563A (zh) * | 2017-07-14 | 2017-11-03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的牵引电机拆卸方法 |
CN113022628A (zh) * | 2020-09-30 | 2021-06-25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新式电机悬挂结构和上置摇枕的动力转向架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93880A (ja) * | 2003-12-12 | 2005-07-21 | Sumitomo Metal Ind Ltd | 鉄道車両用歯車装置及び鉄道車両用台車 |
CN201189866Y (zh) * | 2008-04-14 | 2009-02-04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牵引电机的橡胶关节悬挂结构 |
CN203611985U (zh) * | 2013-10-12 | 2014-05-28 |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牵引电机悬挂装置 |
CN203543993U (zh) * | 2013-11-06 | 2014-04-16 |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轨道交通车辆用齿轮箱防脱落装置 |
CN110155110B (zh) * | 2019-05-30 | 2021-02-02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构架及转向架 |
CN115923850B (zh) * | 2023-01-10 | 2024-11-22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
-
2023
- 2023-01-10 CN CN202310032848.1A patent/CN115923850B/zh active Active
- 2023-12-14 WO PCT/CN2023/138720 patent/WO2024149016A1/zh unknown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310563A (zh) * | 2017-07-14 | 2017-11-03 |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转向架的牵引电机拆卸方法 |
CN113022628A (zh) * | 2020-09-30 | 2021-06-25 |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 基于新式电机悬挂结构和上置摇枕的动力转向架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23850A (zh) | 2023-04-07 |
WO2024149016A1 (zh) | 2024-07-1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155110B (zh) | 轨道车辆的转向架构架及转向架 | |
CN102582645B (zh) | 一种轨道工程车辆用电传动转向架 | |
CN105416331A (zh) | 一种跨坐式无一系弹簧的单轨转向架 | |
CN115923850B (zh)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安装结构拆卸方法 | |
CN114194233B (zh) | 车厢及列车 | |
CN112537335B (zh) | 变轨距转向架以及铁路车辆 | |
CN108891437B (zh) | 一种动力工艺转向架 | |
EP3978329B1 (en) | Rail vehicle gear box, rail vehicle bogie, and rail vehicle | |
CN202358101U (zh) | 轨道车辆 | |
CN201979278U (zh) | 转向架组装台车 | |
WO2024149015A1 (zh)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 | |
EP4008599A1 (en) | Bogie and rail vehicle | |
CN201605099U (zh) | 冶金桥式起重机大车分别驱动传动系统 | |
CN111517217A (zh) | 一种起重机的大车运行机构 | |
CN213323111U (zh) | 单轨架空游览车转向架及驱动轮轴组机构 | |
CN115946725A (zh)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 | |
CN214775893U (zh) | 一种轨道车辆 | |
CN108839663A (zh) | 一种工艺转向架驱动结构以及工艺转向架 | |
CN109941299B (zh) | 一种铁路货车移动式接地装置 | |
CN116807105A (zh) | 一种电机安装结构、转向架以及电机拆卸方法 | |
CN111661091A (zh) | 单轨架空游览车转向架及驱动轮轴组机构及拆卸方法 | |
CN111845846B (zh) | 一种机车驱动装置故障救援装置及救援方法 | |
CN203020327U (zh) | 一种和谐型电力机车动轮固死快速救援悬轮支座 | |
CN112572476A (zh) | 一种跨座式单轨车辆及换轮系统 | |
JP4685413B2 (ja) | 鉄道用搬送台車の車輪受部材への故障車輪の搭載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