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917383A -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 Google Patents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917383A CN115917383A CN202180050968.3A CN202180050968A CN115917383A CN 115917383 A CN115917383 A CN 115917383A CN 202180050968 A CN202180050968 A CN 202180050968A CN 115917383 A CN115917383 A CN 1159173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dhesive layer
- polarizing plate
- layer
- film
- polariz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J—ADHESIVES; NON-MECHANICAL ASPECTS OF ADHESIVE PROCESSES IN GENERAL; ADHESIVE PROCESSE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USE OF MATERIALS AS ADHESIVES
- C09J7/0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 C09J7/30—Adhesives in the form of films or foils characterised by the adhesive composition
- C09J7/38—Pressure-sensitive adhesives [PSA]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30—Polarising element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3—Birefringent elements, e.g. for optical compensation
-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33/00—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 H05B33/02—Details
-
- H—ELECTRICITY
- H10—SEMICONDUCTOR DEVICES;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10K—ORGANIC ELECTRIC SOLID-STATE DEVICES
- H10K59/00—Integrated devices, or assemblies of multiple devices, comprising at least one organic light-emitting element covered by group H10K50/00
- H10K59/80—Constructional details
- H10K59/8791—Arrangements for improving contrast, e.g. preventing reflection of ambient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olarising Element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Adhesive Tap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抑制了脱碘、并且容易消除发生的卷曲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本发明提供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备:偏振片、经由粘接剂层配置于偏振片的一侧的保护膜、以及配置于偏振片的另一侧的第一粘合剂层,偏振片是碘吸附于亲水性高分子膜而得到的膜,第一粘合剂层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还涉及包含该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图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中提出了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在偏振片的一侧经由粘接剂层层叠有偏振片保护膜,在另一侧层叠有粘合剂层。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24757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抑制了脱碘、并且容易消除卷曲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本发明提供以下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及图像显示装置。
[1]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备:
偏振片、
经由粘接剂层配置于上述偏振片的一侧的保护膜、以及
配置于上述偏振片的另一侧的第一粘合剂层,
上述偏振片是碘吸附于亲水性高分子膜而得到的膜,
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
[2]根据[1]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上述第一粘合剂层是含有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粘合剂的层。
[3]根据[1]或[2]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上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
[4]根据[1]~[3]中任一者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上述保护膜是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膜。
[5]一种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其具备:
[1]~[4]中任一者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和
前面板或触摸传感器。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1]~[4]中任一者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7]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备:
偏振片、和
经由粘接剂层配置于上述偏振片的一侧的保护膜,
在上述偏振片的另一侧,从偏振片侧起依次具备第二粘合剂层、功能层、以及第一粘合剂层,
上述功能层为液晶固化层单独的单层、或者选自液晶固化层、取向层及贴合层中的两层以上的多层,
上述偏振片是碘吸附于亲水性高分子膜而得到的膜,
由上述第二粘合剂层、上述功能层及上述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的层叠体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
[8]根据[7]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上述保护膜是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膜。
[9]根据[7]或[8]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上述功能层包含第一液晶固化层和第二液晶固化层。
[10]一种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其具备:
[7]~[9]中任一者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和
前面板或触摸传感器。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7]~[9]中任一者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在高温高湿环境下也抑制了脱碘、并且容易消除卷曲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2是示出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另一例的示意剖视图。
图3是示出脱碘评价用样品的设置方法的示意图。
图4是示出实施例1中得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光学显微镜下的观察图像的图。
图5是示出将实施例1中得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观察图像转换成黑白256灰度的数据的一例的图。
图6是示出卷曲高度的测定方法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但本发明不限定于以下的实施方式。在以下的全部附图中,为了使各构成要素容易理解,适当调整比例尺而示出,附图所示的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并不一定与实际的构成要素的比例尺一致。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第一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以下,也称为第一偏振板)具备:偏振片、经由粘接剂层配置于偏振片的一侧的保护膜、以及配置于偏振片的另一侧的第一粘合剂层。将第一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例示于图1。图1所示的第一偏振板100依次具备保护膜11、粘接剂层12、偏振片10、以及第一粘合剂层13。
第一偏振板100优选仅由保护膜11、粘接剂层12、偏振片10、以及第一粘合剂层13构成。第一偏振板100优选在偏振片10的一面仅经由粘接剂层12层叠有保护膜11。第一偏振板100优选在偏振片10的与粘接剂层12侧相反侧的面直接层叠第一粘合剂层13。在第一偏振板100仅由保护膜11、粘接剂层12、偏振片10、以及第一粘合剂层13构成的情况下,第一偏振板100可以作为带粘合剂层的直线偏振板使用。
第一偏振板100的厚度根据对第一偏振板100要求的功能及第一偏振板100的用途等而不同,因此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也可以为10μm以上,例如可以为200μm以下,也可以为150μm以下、120μm以下、100μm以下、80μm以下、70μm以下。
[偏振片]
偏振片10具有如下性质:吸收具有与其吸收轴平行的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并且使具有与吸收轴正交的(与透射轴平行)振动面的直线偏振光透过的性质。偏振片10是碘吸附于亲水性高分子膜而得到的膜。偏振片10例如可以经由如下工序来制造:对亲水性高分子膜进行单轴拉伸的工序;通过用碘对亲水性高分子膜进行染色从而使该碘吸附的工序;通过硼酸水溶液对吸附有碘的亲水性高分子膜进行处理的工序;以及在利用硼酸水溶液进行的处理后进行水洗的工序。
作为亲水性高分子膜,例如可举出聚乙烯醇系树脂膜等。聚乙烯醇系树脂通过对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进行皂化而得到。作为聚乙酸乙烯酯系树脂,除了乙酸乙烯酯的均聚物即聚乙酸乙烯酯以外,还可使用乙酸乙烯酯同能够与乙酸乙烯酯进行共聚的其他单体的共聚物。作为能够同乙酸乙烯酯进行共聚的其他单体,可举出例如:不饱和羧酸系化合物、烯烃系化合物、乙烯基醚系化合物、不饱和砜系化合物、具有铵基的(甲基)丙烯酰胺系化合物。在本说明书中,“(甲基)丙烯酸”是指选自丙烯酸及甲基丙烯酸中的至少一种。在“(甲基)丙烯酸酯”等中也同样。
聚乙烯醇系树脂的皂化度通常为85摩尔%以上且100摩尔%以下的程度,优选为98摩尔%以上。聚乙烯醇系树脂可以经改性,也可以使用通过醛类进行了改性后的聚乙烯醇缩甲醛、聚乙烯醇缩乙醛等。聚乙烯醇系树脂的聚合度通常为1000以上且10000以下,优选为1500以上且5000以下。
偏振片10吸附取向有碘,通过硼的含量为5.5质量%以下、优选为5.0质量%以下、更优选为4.5质量%以下的构成,能够抑制由于加热而发生的收缩。硼的含量优选为0.5质量%以上,更优选为1质量%以上,也可以为2质量%以上。通过使硼的含量为0.5质量%以上,能够期待可稳定地保持碘,并且抑制脱色。
偏振片10的厚度通常为30μm以下,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3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0μm以下,特别优选为8μm以下。偏振片10的厚度通常为2μm以上,优选为3μm以上,例如可以为5μm以上。
[保护膜]
保护膜11配置于偏振片10的一侧,能够具有保护偏振片10的功能。保护膜11可以设为包含下述成分的涂覆层或膜,所述成分为光学上透明的热塑性树脂,例如环状聚烯烃系树脂;包含三乙酸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等树脂的乙酸纤维素系树脂;包含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酯等树脂的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甲基)丙烯酸系树脂;聚丙烯系树脂、这些树脂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混合物。
可以在保护膜11上形成硬涂层。硬涂层可以形成于保护膜11的一面,也可以形成于两面。通过设置硬涂层,能够制成硬度及耐刮擦性得以提高的保护膜11。硬涂层例如可以为丙烯酸系树脂、硅酮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的固化层。为了提高强度,硬涂层可以包含添加剂。
添加剂没有限定,可举出无机系微粒、有机系微粒、或它们的混合物。硬涂层例如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的固化层。作为紫外线固化型树脂,可举出例如丙烯酸系树脂、硅酮系树脂、聚酯系树脂、聚氨酯系树脂、酰胺系树脂、环氧系树脂等。
保护膜11的厚度通常为1μm以上且100μm以下,从强度及处理性等观点考虑,优选为5μm以上且80μm以下,更优选为8μm以上且60μm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2μm以上且45μm以下,也可以为30μm以下。
[粘接剂层]
粘接剂层12可以存在于保护膜11与偏振片10之间而将两者贴合。作为形成粘接剂层12的粘接剂,可举出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或热固化性粘接剂,优选使用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经由粘接剂层12而贴合的相向的保护膜11和偏振片10的表面可以预先进行电晕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火焰处理等,也可以具有底涂层等。
从确保接合性的观点考虑,粘接剂层12的厚度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第一粘合剂层]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第一粘合剂层13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以下,也简称为“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透湿度按照后述的实施例一栏中说明的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经由其粘合剂层贴合于有机EL显示元件、液晶单元(通常为无机玻璃面)。在偏振片为亲水性树脂膜的情况下,存在贴合于无机玻璃面后的耐湿热性差的倾向,存在容易发生碘在偏振片的端部脱离的所谓的脱碘(日文:ヨウ抜け)的倾向。尤其是,对于在偏振片的一侧仅经由粘接剂层配置有保护膜、并且在另一侧直接配置有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而言,存在容易发生脱碘的倾向。通过使第一偏振板100的第一粘合剂层13的透湿度为1500g/(m2·day)以下,从而存在容易抑制脱碘的倾向。需要说明的是,在分别在偏振片的两面经由粘接剂层而层叠有保护膜的情况(两面保护型偏振板)下,存在不易发生这样的脱碘的倾向。
另外,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所具备的保护膜通常与粘合剂层相比是刚直的。因此,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通过在偏振片的一侧仅经由粘接剂层贴合保护膜、并且在另一侧直接层叠粘合剂层而制造的情况下,如此制造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与在两面具有保护膜的偏振板相比,存在容易发生卷曲的倾向。卷曲可以通过在与贴合工序不同的气氛下、例如在常温高湿下保管而消除,期望卷曲的消除所需的时间短。通过使第一偏振板100的第一粘合剂层13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从而存在容易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卷曲的倾向。
从脱碘的抑制及卷曲消除时间的缩短的观点考虑,第一粘合剂层13的透湿度优选为300g/(m2·day)以上且1400g/(m2·day)以下,更优选为500g/(m2·day)以上且1300g/(m2·day)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0g/(m2·day)以上且1200g/(m2·day)以下。
第一粘合剂层13的透湿度例如可以通过粘合剂组合物的成分的种类及比率的选择、交联密度等来调节。此外,也可以通过多种透湿度不同的粘合剂的层叠来调整。交联密度可以通过制造条件的变更、适当地选择交联剂的种类、量来调整。作为利用粘合剂的层叠而进行的透湿度的调整方法,例如可以通过适当决定低透湿粘合剂层与高透湿粘合剂的厚度的比率来调整。作为用于层叠的低透湿粘合剂,例如可举出以橡胶系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在用于光学用途的丙烯酸系的粘合剂中,相较而言高透湿的粘合剂多。
第一粘合剂层13可以由以(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系、氨基甲酸酯系、酯系、硅酮系、聚乙烯基醚系这样的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以一层或多层来形成。其中,以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是适当的,而优选包含。粘合剂组合物优选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或热固化型。
作为用于粘合剂组合物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基础聚合物),例如可以适当地使用:以(甲基)丙烯酸丁酯、(甲基)丙烯酸乙酯、(甲基)丙烯酸异辛酯、(甲基)丙烯酸2-乙基己酯这样的(甲基)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作为单体的聚合物或共聚物。优选使极性单体与基础聚合物进行共聚。作为极性单体,例如可举出:(甲基)丙烯酸、(甲基)丙烯酸2-羟基丙酯、(甲基)丙烯酸羟基乙酯、(甲基)丙烯酰胺、(甲基)丙烯酸N,N-二甲基氨基乙酯、(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这样的具有羧基、羟基、酰胺基、氨基、环氧基等的单体。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仅包含上述基础聚合物,但通常还含有交联剂。作为交联剂,可示例出:作为二价以上的金属离子的、与羧基之间形成羧酸金属盐的交联剂;作为聚胺化合物的、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交联剂;作为聚环氧化合物、多元醇的、与羧基之间形成酯键的交联剂;作为聚异氰酸酯化合物的、与羧基之间形成酰胺键的交联剂。其中,优选聚异氰酸酯化合物。
粘合剂组合物可以包含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抗静电剂、溶剂、交联催化剂、增粘剂、增塑剂、软化剂、颜料、防锈剂、无机填料、有机填料等添加剂作为其他成分。
第一粘合剂层13的厚度例如可以为3μm以上,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第一粘合剂层13的厚度例如可以为50μm以下,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从薄型化的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为27μm以下。
[其他层]
第一偏振板100可以包含用于保护表面(保护膜11表面等)的防护膜(日文:プロテクトフイルム)、层叠于第一粘合剂层13的外表面的分离膜(以下,也称为间隔件)作为其他层。
[防护膜]
对于防护膜而言,例如在图像显示元件、其他光学构件上贴合偏振板后,将该保护膜与其所具有的粘合剂层一起剥离除去。
防护膜例如由基材膜和层叠于其上的粘合剂层形成。关于粘合剂层,引用上述的叙述。
形成基材膜的树脂例如可以为聚乙烯这样的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这样的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这样的聚酯系树脂、聚碳酸酯系树脂等热塑性树脂。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
[分离膜]
分离膜可以是包含聚乙烯等聚乙烯系树脂、聚丙烯等聚丙烯系树脂、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等聚酯系树脂等的膜。其中,优选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的拉伸膜。分离膜的表面可以实施剥离处理。
[第二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以下,也称为第二偏振板)具备:偏振片、和经由粘接剂层配置于偏振片的一侧的保护膜,在偏振片的另一侧,从偏振片侧起依次具备第二粘合剂层、功能层、以及第一粘合剂层。将第二偏振板的层构成的一例示于图2。图2为第二偏振板的一例的示意剖视图。图2所示的第二偏振板200依次具备保护膜11、粘接剂层12、偏振片10、第二粘合剂层14、功能层15、以及第一粘合剂层13。
第二偏振板200优选仅由保护膜11、粘接剂层12、偏振片10、第二粘合剂层14、功能层15、以及第一粘合剂层13构成。第二偏振板200优选在偏振片10的一侧仅经由粘接剂层12层叠有保护膜11。第二偏振板200优选在偏振片10的与粘接剂层12侧相反侧的面直接层叠有第二粘合剂层14。
第二偏振板200中的保护膜11、粘接剂层12及偏振片10分别适用上述的第一偏振板100中的保护膜11、粘接剂层12、第一粘合剂层13及偏振片10的说明。另外,第二偏振板200可以包含上述的第一偏振板100中叙述的防护膜、分离膜等其他层。
[第一粘合剂层及第二粘合剂层]
第一粘合剂层13可以具有用于将第二偏振板200贴合于图像显示装置的功能。第二粘合剂层14可以存在于偏振片10与功能层15之间而将两者接合。第一粘合剂层13及第二粘合剂层14可以由以(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系、氨基甲酸酯系、酯系、硅酮系、聚乙烯基醚系这样的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形成第一粘合剂层13的粘合剂组合物(以下,也称为“第一粘合剂组合物”)及形成第二粘合剂层14的粘合剂组合物(以下,也称为“第二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相同种类,也可以为不同种类。作为第一及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优选以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第一及第二粘合剂组合物可以为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热固化型。
关于第二偏振板200中的第一及第二粘合剂组合物中使用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基础聚合物)、交联剂及其他成分的说明,适用在上述的第一偏振板100中叙述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基础聚合物)、交联剂及其他成分的说明。
第一粘合剂层13的透湿度例如可以为10g/(m2·day)以上,优选为20g/(m2·day)以上且6000g/(m2·day)以下,更优选为100g/(m2·day)以上且3000g/(m2·day)以下,进一步优选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
第一粘合剂层13的厚度例如可以为3μm以上,优选为5μm以上,更优选为10μm以上。例如可以为50μm以下,优选为40μm以下,更优选为30μm以下,从薄型化的方面考虑,进一步优选为27μm以下。
第二粘合剂层14的厚度例如可以为2μm以上且30μm以下,优选为3μm以上且20μm以下。例如可以为10μm以上,从进一步薄型化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7μm以下。
[功能层]
功能层15是液晶固化层单独的单层、或者选自液晶固化层、取向层及贴合层中的两层以上的多层。功能层15优选包含两层液晶固化层,更优选包含两层的液晶固化层经由贴合层层叠而成的层构成。
[液晶固化层]
液晶固化层可以是通过将聚合性液晶化合物涂布于基材并进行取向而展现出光学各向异性的、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的相位差层。就作为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的相位差层而言,可举出第一形态~第五形态。
第一形态: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撑基材而以水平方向取向的相位差层
第二形态:棒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撑基材而以垂直方向取向的相位差层
第三形态:棒状液晶化合物在面内以螺旋状改变取向方向的相位差层
第四形态:圆盘状液晶化合物倾斜取向的相位差层
第五形态:圆盘状液晶化合物相对于支撑基材以垂直方向取向的双轴性的相位差层
例如,作为用于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器的光学膜,优选使用第一形态、第二形态、第五形态。或者可以将这些形态的相位差层层叠使用。
在相位差层为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下的聚合物的层(以下,有时称为“光学各向异性层”)的情况下,相位差层优选具有逆波长分散性。逆波长分散性是指,短波长下的液晶取向面内相位差值比长波长下的液晶取向面内相位差值小的光学特性,优选相位差膜满足下述式(1)及式(2)。需要说明的是,Re(λ)表示相对于波长久nm的光的面内相位差值。
Re(450)/Re(550)≤1(1)
1≤Re(630)/Re(550) (2)
相位差层为第一形态且具有逆波长分散性的情况下,由于显示装置中的黑显示时的着色减少,因而优选,在上述式(1)中,如果0.82≤Re(450)/Re(550)≤0.93,则更优选。进一步优选120≤Re(550)≤150。
作为用于形成相位差层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可举出在液晶便览(液晶便览编著委员会编、丸善株式会社平成12年10月30日发行)的“3.8.6网络(完全交联型)”、“6.5.1液晶材料b.聚合性向列液晶材料”中记载的化合物之中具有聚合性基团的化合物、以及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日本特开2010-27010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6360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207765号公报、日本特开2011-162678号公报、日本特开2016-81035号公报、国际公开第2017/043438号和日本特表2011-207765号公报记载的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等。
由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取向状态下的聚合物来制造相位差层的方法例如可举出日本特开2010-31223号公报中记载的方法等。
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成的液晶固化层即相位差层的厚度例如为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优选为0.5μm以上且8μm以下,更优选为1μm以上且6μm以下。
相位差层可以是对透射光赋予1/4波长大小的相位差的λ/4相位差层、对透射光赋予1/2波长大小的相位差的λ/2相位差层、正型(日文:ポジテイブ)A板、及正型C板。功能层可以包含两层液晶固化层。在功能层包含第一液晶固化层和第二液晶固化层的情况下,液晶固化层的组合可以是λ/2相位差层与λ/4相位差层的组合、λ/4相位差层与正型C型层的组合等。
第二偏振板200可以以具有λ/4相位差层的圆偏振板的方式构成。圆偏振板可以用作防反射用偏振板。
[取向层]
取向层可以配置于上述基材与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固化物的层之间。取向层具有使形成于其上的液晶固化层沿着期望的方向进行液晶取向的取向限制力。作为取向层,可举出:由取向性聚合物形成的取向性聚合物层、由光取向聚合物形成的光取向性聚合物层、在层表面具有凹凸图案、多个沟槽(槽)的沟槽取向膜。取向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0nm以上且500nm以下,优选为10nm以上且200nm以下。
取向性聚合物层可以通过在基材上涂布将取向性聚合物溶解于溶剂而得到的组合物并将溶剂除去,根据需要进行研磨处理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在由取向性聚合物形成的取向性聚合物层中,取向限制力可以根据取向性聚合物的表面状态、研磨条件任意地进行调整。
光取向性聚合物层可以通过将包含具有光反应性基团的聚合物或单体和溶剂的组合物涂布于基材层并照射偏振光而形成。在该情况下,在光取向性聚合物层中,取向限制力可以根据对光取向性聚合物的偏振光照射条件等任意地进行调整。
沟槽取向膜例如可以通过下述方法形成:隔着在感光性聚酰亚胺膜表面具有图案形状的狭缝的曝光用掩模进行曝光、显影等而形成凹凸图案的方法;在表面具有槽的板状的母盘上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未固化的层,将该层转印至基材并使其固化的方法;通过在基材上形成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树脂的未固化的层,将具有凹凸的卷状母盘推压于该层等而形成凹凸并使其固化的方法等。
[贴合层]
贴合层可以为了将两个层接合而配置。贴合层可以由粘接剂或粘合剂形成。在功能层15包含两层液晶固化层的情况下,两层液晶固化层可以通过贴合层接合。
粘接剂层中可以使用水系粘接剂、活性能量射线固化性粘接剂、或热固化性粘接剂等。从确保接合性的观点考虑,粘接剂层的厚度为0.01μm以上且10μm以下。
粘合剂可以由与形成第一及第二粘合剂层的粘合剂组合物同样的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也可以由以(甲基)丙烯酸系、橡胶系、氨基甲酸酯系、酯系、硅酮系、聚乙烯基醚系这样的树脂作为主成分的粘合剂组合物(以下,也称为“第三粘合剂组合物”)形成。作为第三粘合剂组合物,优选以透明性、耐候性、耐热性等优异的(甲基)丙烯酸系树脂作为基础聚合物的粘合剂组合物。第三粘合剂组合物可以是活性能量射线固化型、热固化型。粘合剂层的厚度通常为0.1μm以上且150μm以下,例如为3μm以上且60μm以下,从薄型化的观点考虑,优选为30μm以下,更优选为20μm以下。粘合剂层的厚度例如可以为10μm以上,从进一步薄型化的方面考虑,优选为15μm以下,更优选为10μm以下,尤其优选为7μm以下。
[透湿度]
对于第二偏振板200而言,由第二粘合剂层14、功能层15及第一粘合剂层13形成的层叠体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
对于在偏振片的一侧仅经由粘接剂层层叠有保护膜、并且在另一侧从偏振片侧起直接依次层叠有第二粘合剂层、功能层及第一粘合剂层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而言,其也可以具有第二粘合剂层及功能层,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存在贴合于无机玻璃面后的耐湿热性差的倾向,所以存在容易发生碘在偏振片的端部脱离的所谓的脱碘的倾向。对于第二偏振板100而言,通过使由第二粘合剂层14、功能层15及第一粘合剂层13形成的层叠体(以下,为了简化,也简称为“层叠体”)的透湿度为1500g/(m2·day)以下,从而存在容易抑制脱碘的倾向。
另外,第二偏振板200虽然具有功能层,但是形成功能层的液晶固化层及贴合层的厚度比较薄。第二偏振板所具备的保护膜与粘合剂层相比是刚直的,因此,即使在第二偏振板200具备功能层的情况下,也存在与两面具有保护膜的偏振板相比容易发生卷曲的倾向。对于第二偏振板200而言,通过使由第二粘合剂层14、功能层15及第一粘合剂层13形成的层叠体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存在容易在比较短的时间内消除卷曲的倾向。
从脱碘的抑制及卷曲消除时间的缩短的观点考虑,层叠体的透湿度优选为220g/(m2·day)以上且800g/(m2·day)以下,更优选为240g/(m2·day)以上且700g/(m2·day)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g/(m2·day)以上且600g/(m2.day)以下。
层叠体的透湿度例如可以通过第一粘合剂层13及第二粘合剂层14的透湿度的调节来调节至上述范围内。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制造方法]
第一偏振板100例如可以如下所述地制造。首先,将偏振片10与保护膜11经由粘接剂层12层叠。关于偏振板,可以通过准备长条的构件、以卷对卷的方式将各个构件贴合后、裁切成规定形状而制造,也可以将各个构件裁切成规定的形状后贴合。可以在偏振片10上贴合保护膜1后,设置加热工序、调湿工序。然后,将形成于剥离膜上的第一粘合剂层13层叠于偏振片10上。
第二偏振板200例如可以如下所述地制造。首先,将偏振片10与保护膜11经由粘接剂层12层叠。关于偏振板,可以通过准备长条的构件、以卷对卷的方式将各个构件贴合后、裁切成规定形状而制造,也可以将各个构件裁切成规定的形状后贴合。可以在偏振片10上贴合保护膜1后,设置加热工序、调湿工序。
在功能层15为相位差层的情况下,例如可以如下所述地制造。在基材上形成取向膜,在取向膜上涂敷包含聚合性液晶化合物的涂敷液。在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取向的状态下,照射活性能量射线,使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在聚合性液晶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层上,层叠形成于剥离膜上的第一粘合剂层13。接下来,将基材和/或取向膜剥离。接下来,在偏振片10上层叠形成于剥离膜上的第二粘合剂层14。关于相位差层,可以通过准备长条的构件、以卷对卷的方式将各个构件贴合后、裁切成规定形状而制造,也可以将各个构件裁切成规定的形状后贴合。
然后,将层叠于第二粘合剂层14上的剥离膜剥离,经由第二粘合剂层14将功能层15与偏振片10贴合,由此可以制作第二偏振板200。
<图像显示装置>
第一偏振板100及第二偏振板200可以配置于图像显示面板的前表面(可视侧),作为图像显示装置的构成要素使用。作为圆偏振板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也可以在图像显示装置中用作赋予防反射功能的防反射用偏振板。图像显示装置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举出有机电致发光(有机EL)显示装置、无机电致发光(无机EL)显示装置、液晶显示装置、场致发光显示装置等图像显示装置。
[柔性图像显示装置]
图像显示装置可以是柔性图像显示装置。柔性图像显示装置包含后述的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和有机EL显示面板,相对于有机EL显示面板在可视侧配置有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能够弯折地构成。
<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
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具备: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和前面板或触摸传感器。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前面板及触摸传感器的层叠顺序例如从可视侧起可以为前面板、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触摸传感器的顺序。层叠顺序优选为前面板、触摸传感器、本发明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顺序。如果比触摸传感器更靠近可视侧地存在偏振板,则不易视觉辨认到触摸传感器的图案,显示图像的视觉辨认性变得良好,因而优选。各个构件可以使用粘接剂、粘合剂等进行层叠。另外,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可以具备形成于前面板、偏振板、触摸传感器中的任意层的至少一面的遮光图案。
[前面板]
可以在偏振板的可视侧配置前面板。前面板可以经由粘接层而层叠于偏振板。作为粘接层,例如可举出上述的粘合剂层、粘接剂层。
作为前面板,可举出在玻璃、树脂膜的至少一面包含硬涂层而成的前面板等。作为玻璃,例如可以使用高透射玻璃、强化玻璃。特别是在使用薄的透明表面材料的情况下,优选实施了化学强化的玻璃。玻璃的厚度例如可以设为100μm~5mm。
在树脂膜的至少一面包含硬涂层而成的前面板可以不像现有的玻璃那样硬直,而具有柔性的特性。硬涂层的厚度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为5~100μm。
作为树脂膜,可以是由下述物质形成的膜,所述物质为:具有降冰片烯或多环降冰片烯系单体这样的包含环烯烃的单体的单元的环烯烃系衍生物、纤维素(二乙酸纤维素、三乙酸纤维素、乙酸丁酸纤维素、异丁酯纤维素、丙酸纤维素、丁酸纤维素、乙酸丙酸纤维素)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环烯烃、聚酯、聚苯乙烯、聚酰胺、聚醚酰亚胺、聚丙烯酸、聚酰亚胺、聚酰胺酰亚胺、聚醚砜、聚砜、聚乙烯、聚丙烯、聚甲基戊烯、聚氯乙烯、聚偏氯乙烯、聚乙烯醇、聚乙烯醇缩醛、聚醚酮、聚醚醚酮、聚醚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碳酸酯、聚氨酯、环氧树脂等高分子。树脂膜可以使用未拉伸、单轴或双轴拉伸膜。这些高分子分别可以单独使用或混合两种以上使用。作为树脂膜,优选透明性及耐热性优异的聚酰胺酰亚胺膜或聚酰亚胺膜、单轴或双轴拉伸聚酯膜、透明性及耐热性优异、并且能够应对膜的大型化的环烯烃系衍生物膜、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膜、及为透明性且无光学各向异性的三乙酸纤维素及异丁酯纤维素膜。树脂膜的厚度可以为5~200μm,可优选为20~100μm。
[遮光图案]
遮光图案(遮光板)形成于构成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的前面板、偏振板、触摸传感器中的任意者的至少一面。例如,可以形成于前面板中的显示元件侧。遮光图案可以将显示装置的各配线隐藏以不被使用者视觉辨认到。遮光图案的颜色、材质没有特别限制,可以由具有黑色、白色、金色等各种颜色的树脂物质形成。在一个实施方式中,遮光图案的厚度可以为2μm~50μm,可优选为4μm~30μm,可更优选为6μm~15μm的范围。另外,为了抑制由遮光图案与显示部之间的高度差导致的气泡混入及边界部的视觉辨认,可以对遮光图案赋予形状。
[触摸传感器]
触摸传感器可以作为输入装置使用。作为触摸传感器,提出了电阻膜方式、表面弹性波方式、红外线方式、电磁感应方式、静电电容方式等各种样式,可以是任意方式。其中,优选静电电容方式。静电电容方式触摸传感器被划分为活性区域及位于上述活性区域的外廓部的非活性区域。活性区域是对应于显示面板中显示画面的区域(显示部),并且是感知使用者的触摸的区域,非活性区域是对应于显示装置中不显示画面的区域(非显示部)的区域。触摸传感器可以包含:具有柔性的特性的基板;形成于上述基板的活性区域的感知图案;以及形成于上述基板的非活性区域、用于经由上述感知图案和焊盘部而与外部的驱动电路连接的各传感线路(日文:センシングライン)。作为具有柔性的特性的基板,可以使用与上述前面板的透明基板同样的材料。对于触摸传感器的基板而言,从抑制可能在触摸传感器中产生的裂纹的观点考虑,优选韧性为2000MPa%以上的基板。更优选韧性为2000MPa%~30000MPa%。此处,韧性在通过高分子材料的拉伸试验而得到的应力(MPa)-应变(%)曲线(Stress-Strain Curve)中定义为直至断裂点为止的曲线的下部面积。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发明更详细地进行说明。只要没有特别记载,实例中的“%”及“份”为质量%及质量份。
[透湿度]
试验材料:
将在透湿度超过70000g/(m2·day)的支撑体(层状)的面上贴合有第一粘合剂层单独(实施例1、比较例1及2)、或者贴合有第二粘合剂层、功能层以及第一粘合剂层的层叠体(实施例2及比较例3)的材料作为试验材料。
透湿度的测定方法:
使用水蒸气透过度计〔Systech Illinois公司(英国)制“Lyssy 80-4000”,基于JIS K7129-1:2019(湿敏传感器法)〕,在测定面积0.07~51cm2、透过单元的温度40℃、高湿度室的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将低湿度室侧的测定开始阈值设定为相对湿度9.7%RH,开始测定,对低湿度室的相对湿度从9.9%RH变化至10.1%RH所需的时间进行测定,计算出透湿度作为水蒸气透过度。
[脱碘的评价]
如图3所示,将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裁切成120mm(L2)×60mm(L1)的大小的长方形,使得将保护膜A面(A面)设为上侧时偏振片的吸收轴T相对于长边L2的角度α成为45°,贴合于无碱玻璃板〔Corning公司制、商品名“Eagle-XG”〕后,放置在温度65℃、湿度90%RH的环境下168小时。然后,在与进行了试验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相反的无碱玻璃面贴合成为正交尼科尔棱镜的关系的偏振板,通过光学显微镜进行观察,保存观察图像。光学显微镜使用株式会社Keyence制造的“VHX-500”。图4中示出如此利用光学显微镜对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进行观察而得到的观察图像的一例。该观察图像是通过后述的实施例1而得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观察图像。
在该图4中,存在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端部50向内侧方向沿着箭头所示的直线(从端部50沿着垂直方向用白色描绘的直线)进行观察时,可知存在脱碘区域51和未发生脱碘的区域(非脱碘区域)52。
[利用图像处理的脱碘量的测定]
图4所示的显微镜下的观察图像是使用图像解析软件“ImageJ(自由软件)”转换成黑白256灰度(日文:階調)(0~255)的灰度图像(日文:グレ一画像)。转换成黑白256灰度(0~255)的方法使用了将RGB值平均的方法。图5示出对转换成图4所示的黑白256灰度后的观察图像沿着用白色描绘的直线绘制灰度而成的曲线数据。将相对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端部50垂直方向(图4中箭头)的灰度曲线中的脱碘区域51与非脱碘区域52的中间点(脱碘渐变的中间)作为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脱碘端部(图5),测定从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端部50至脱碘端部的距离(μm)作为脱碘距离。将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脱碘距离示于表1。脱碘距离越小,脱碘范围越窄,耐湿热性越优异。
[卷曲测定]
作为防护膜,准备藤森工业株式会社制造的AY-638(在厚度为38μm的聚酯膜上具有厚度为15μm的粘合剂层而构成)。
在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保护膜A上贴合防护膜,制作带防护膜的偏振板。以使带防护膜的偏振板的偏振片的吸收轴相对于长边成为45°的方式裁切成120mm×60mm的大小的长方形,将所得到的卷曲测定用样品在23℃/55%RH的环境下放置15小时。
然后,将隔膜从卷曲测定用样品的第一粘合剂层上剥离,进行卷曲测定。将该样品在23℃/15%RH的环境下放置1小时后,再次进行卷曲测定,计算出卷曲值的变化量。
参照图6对卷曲测定进行说明。卷曲测定中,将卷曲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样品21以其凸面(防护膜侧)朝下的方式放置于基准面25(例如,桌子上的平面等)。在图6中,用由四边形ABCD所示的假想面23表示假定样品没有卷曲的情况下的面。假想面23中的四个角中的一个A在卷曲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样品21中位于A1的位置,另一个角C在卷曲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样品21中位于C1的位置,另外其他的角B及D在卷曲的偏振板的样品21中位于B1及D1的位置,以B1与B为相同位置、D1与D也为相同位置的方式表示(也即是说,样品的四个角中的B和D相当于没有翘起的状态)。然而实际上,也存在样品的四个角中的三个、或者四个角全部上翘的情况。这样一来,对样品的四个角A1、B1、C1、D1分别测定从基准面25起的卷曲高度H。确定四个角的上翘高度中的最大值,将该最大值作为该样品的卷曲值。
[单面保护偏振板]
(偏振片的制作)
将厚度20μm、聚合度2400、皂化度99%以上的聚乙烯醇膜在热辊上单轴拉伸至拉伸倍率4.1倍,在保持拉紧状态的状态下,在每100质量份的水含有碘0.05质量份及碘化钾5质量份的染色浴中,以28℃浸渍60秒钟。
接下来,在每100质量份的水含有硼酸5.5质量份及碘化钾15质量份的硼酸水溶液1中,以64℃浸渍110秒钟。接下来,在每100质量份的水含有硼酸5.5质量份及碘化钾15质量份的硼酸水溶液2中,以67℃浸渍30秒钟。然后,用10℃的纯水进行水洗并进行干燥,得到偏振片。所得到的偏振片的厚度为8μm,硼含量为4.3重量%。
(水系粘接剂的制备)
相对于水100质量份,溶解羧基改性聚乙烯醇(株式会社可乐丽、商品名“KL-318”)3质量份,在该水溶液中添加作为水溶性环氧树脂的聚酰胺环氧系添加剂(田冈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商品名“Sumirez Resin(注册商标)650(30)、固体成分浓度30重量%的水溶液)1.5质量份,制备水系粘接剂。
(保护膜A及剥离膜B)
作为保护膜A,使用在厚度25μm的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拉伸膜上形成有厚度3μm的硬涂层的膜(日本制纸株式会社制,商品名“COP25ST-HC”)。
作为剥离膜B,使用三乙酸纤维素膜(富士胶片株式会社制,“TD80UL”)。剥离膜的厚度为80μm,透湿度为502g/m2·24hr。
(单面保护偏振板的制作)
将制作的偏振片连续地运送,并且将保护膜A从保护膜A的卷连续地开卷,另外将剥离膜B从剥离膜B的卷连续地开卷。在偏振片与进行了电晕处理的保护膜A之间注入水系粘接剂,并且在偏振片与剥离膜B之间注入纯水,从贴合辊通过,得到由保护膜A/水系粘接剂/偏振片/纯水/剥离膜B形成的层叠膜。运送层叠膜,在干燥炉中进行80℃、300秒钟的加热处理,由此将水系粘接剂干燥,并且将存在于偏振片与剥离膜B之间的纯水挥发除去,得到带剥离膜的单面保护偏振板。将剥离膜B从带剥离膜的单面保护偏振板剥离,得到单面保护偏振板。
[相位差层叠体的制作]
(第一相位差层的制作)
作为第一相位差层,使用:包含向列液晶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层即第一液晶层、取向膜和透明基材的赋予λ/4的相位差的层。需要说明的是,向列液晶化合物固化而成的层、取向层的合计的厚度为2μm。
(第二相位差层的制作)
将作为取向层形成用的组合物的聚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600)10.0质量份、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TMPT)10.0质量份、1,6-己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新中村化学工业株式会社制,A-HD-N)10.0质量份、以及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Irgacure 907(BASF公司制,Irg-907)1.50质量份溶解于溶剂甲乙酮70.0质量份中,制备取向层形成用涂敷液。
作为基材膜,准备厚度20μm的长条状的环状聚烯烃系树脂(COP)膜(日本瑞翁株式会社制),通过刮棒涂布机在基材膜的一面涂布取向层形成用涂敷液。
对涂敷后的涂布层以温度80℃实施60秒钟的热处理后,以220mJ/cm2照射紫外线(UVB),使取向层形成用的组合物进行聚合并固化,在基材膜上形成厚度2.3μm的取向层。
将作为相位差层形成用的组合物的光聚合性向列液晶化合物(Merck公司制,RMM28B)20.0质量份、和作为光聚合引发剂的Irgacure 907(BASF公司制,Irg-907)1.0质量份溶解于溶剂丙二醇单甲醚乙酸酯80.0质量份中,制备相位差层形成用涂敷液。
在之前得到的取向层上涂布相位差层形成用涂敷液,以温度80℃对涂布层实施60秒钟的热处理。然后,以220mJ/cm2照射紫外线(UVB),使相位差层形成用的组合物进行聚合并固化,在取向层上形成厚度0.7μm的第二液晶固化层。这样一来,在基材膜上得到包含取向层和第二液晶固化层的厚度3μm的第二相位差层。
(相位差层叠体的制作)
通过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厚度1μm)将第一相位差层和第二相位差层以各自的液晶层面(与基材膜相反侧的面)成为贴合面的方式贴合。接下来,照射紫外线,使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固化,制作包含第一相位差层和第二相位差层这两层的相位差层的相位差层叠体。包含第一相位差层、紫外线固化型粘接剂层以及第二相位差层的相位差层叠体的厚度为6μm。
(第一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1):准备透湿度930g/(m2·day)、厚度25μm的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2):准备透湿度2000g/(m2·day)、厚度25μm的粘合剂层。
粘合剂层(3):准备透湿度160g/(m2·day)、厚度25μm的粘合剂层。
(第二粘合剂层)
准备透湿度4000g/(m2·day)、厚度5μm的粘合剂层。
<实施例1>
在制作的单面保护偏振板的偏振片侧贴合粘合剂层(1),将间隔件剥离,得到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实施例1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具有如图1所示的构成。将结果示于表1。对粘合剂层单独进行透湿度的测定。
<比较例1>
在实施例1中,使用粘合剂层(2)来代替粘合剂层(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将结果示于表1。对粘合剂层单独进行透湿度的测定。
<比较例2>
在实施例1中,使用粘合剂层(3)来代替粘合剂层(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将结果示于表1。对粘合剂层单独进行透湿度的测定。
[表1]
<实施例2>
在制作的单面保护偏振板的偏振片侧贴合第二粘合剂层,将间隔件剥离。
贴合第二粘合剂层的剥离间隔件后的面、和将透明基材除去后的相位差层叠体的第一液晶固化层侧,将第二相位差层的基材膜剥离。在剥离基材膜后的面贴合粘合剂层(1)。实施例2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具有如图2所示的构成。将结果示于表2。对第二粘合剂层、功能层与第一粘合剂层的层叠体进行透湿度的测定。
<比较例3>
在实施例2中,使用粘合剂层(3)来代替粘合剂层(1),除此以外,与实施例1同样地制作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将结果示于表2。对将粘合剂层与功能层的层叠体贴合后的材料进行透湿度的测定。
[表2]
附图标记说明
11保护膜、12粘接剂层、10偏振片、13第一粘合剂层、14第二粘合剂层、15功能层、21卷曲的偏振板的样品、23假想面、25基准面、50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的端部、51脱碘区域、52非脱碘区域、100、200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T透射轴方向、A、B、C、D假想面的角、A1、B1、C1、D1样品的角、H卷曲高度。
Claims (11)
1.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备:
偏振片、
经由粘接剂层配置于所述偏振片的一侧的保护膜、以及
配置于所述偏振片的另一侧的第一粘合剂层,
所述偏振片是碘吸附于亲水性高分子膜而得到的膜,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是含有包含(甲基)丙烯酸系树脂的粘合剂的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第一粘合剂层的厚度为10μm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保护膜是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膜。
5.一种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其具备:
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和
前面板或触摸传感器。
6.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7.一种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具备:
偏振片、和
经由粘接剂层配置于所述偏振片的一侧的保护膜,
在所述偏振片的另一侧,从偏振片侧起依次具备第二粘合剂层、功能层以及第一粘合剂层,
所述功能层为液晶固化层单独的单层、或者选自液晶固化层、取向层及贴合层中的两层以上的多层,
所述偏振片是碘吸附于亲水性高分子膜而得到的膜,
由所述第二粘合剂层、所述功能层及所述第一粘合剂层形成的层叠体在温度40℃、相对湿度90%R.H.的条件下的透湿度为180g/(m2·day)以上且1500g/(m2·day)以下。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保护膜是包含环状聚烯烃系树脂的膜。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其中,
所述功能层包含第一液晶固化层和第二液晶固化层。
10.一种柔性图像显示装置用层叠体,其具备:
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和
前面板或触摸传感器。
11.一种图像显示装置,其具有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020115807A JP7599853B2 (ja) | 2020-07-03 | 2020-07-03 |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板 |
JP2020-115807 | 2020-07-03 | ||
PCT/JP2021/017879 WO2022004137A1 (ja) | 2020-07-03 | 2021-05-11 | 粘着剤層付き偏光板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917383A true CN115917383A (zh) | 2023-04-04 |
Family
ID=793151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80050968.3A Pending CN115917383A (zh) | 2020-07-03 | 2021-05-11 |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JP (1) | JP7599853B2 (zh) |
KR (1) | KR20230031358A (zh) |
CN (1) | CN115917383A (zh) |
TW (1) | TW202212142A (zh) |
WO (1) | WO2022004137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9487279A (zh) * | 2022-06-30 | 2025-02-18 | 霓达株式会社 | 窗材料和透光性屋顶材料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2247574A (ja) | 2011-05-26 | 2012-12-13 | Nitto Denko Corp | 粘着型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664912B2 (ja) | 2014-09-19 | 2020-03-13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板 |
JP6730009B2 (ja) | 2015-06-19 | 2020-07-2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プロテクトフィルム付偏光板の製造方法 |
JP6852967B2 (ja) | 2015-09-16 | 2021-03-3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層付偏光フィルム、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920047B2 (ja) | 2015-12-10 | 2021-08-18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フレキシブルな画像表示装置 |
JP6940930B2 (ja) | 2016-05-10 | 2021-09-29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有機el表示装置用光学フィルム、有機el表示装置用偏光フィルム、有機el表示装置用粘着剤層付き偏光フィルム、及び有機el表示装置 |
JP6792382B2 (ja) | 2016-09-05 | 2020-11-2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ゴム系粘着剤組成物、ゴム系粘着剤層、粘着フィルム、ゴム系粘着剤層付光学フィルム、光学部材、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934296B2 (ja) | 2016-12-01 | 2021-09-15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粘着剤付き偏光板および画像表示装置 |
JP6860666B2 (ja) | 2017-06-28 | 2021-04-21 | 日東電工株式会社 | 偏光板 |
JP2020098317A (ja) | 2018-03-12 | 2020-06-25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円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
JP2019159311A (ja) | 2018-03-12 | 2019-09-19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画像表示装置 |
KR20210071956A (ko) | 2018-10-02 | 2021-06-16 | 닛토덴코 가부시키가이샤 | 편광판 |
JP7331347B2 (ja) | 2018-10-26 | 2023-08-23 | 住友化学株式会社 | 偏光板および表示装置 |
-
2020
- 2020-07-03 JP JP2020115807A patent/JP7599853B2/ja active Active
-
2021
- 2021-05-11 CN CN202180050968.3A patent/CN115917383A/zh active Pending
- 2021-05-11 KR KR1020237003770A patent/KR20230031358A/ko active Pending
- 2021-05-11 WO PCT/JP2021/017879 patent/WO2022004137A1/ja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1-05-20 TW TW110118264A patent/TW202212142A/zh unknow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JP2022013326A (ja) | 2022-01-18 |
KR20230031358A (ko) | 2023-03-07 |
JP7599853B2 (ja) | 2024-12-16 |
TW202212142A (zh) | 2022-04-01 |
WO2022004137A1 (ja) | 2022-01-0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627478B (zh) | 偏光板套組及前面板一體型液晶顯示面板 | |
JP6100876B1 (ja) | 偏光板用保護フィルム | |
KR20150139542A (ko) | 편광판의 셋트 및 전면판 일체형 액정 표시 패널 | |
CN110467884B (zh) | 层叠体 | |
CN115023635B (zh) | 光学层叠体和显示装置的制造方法 | |
KR20210091136A (ko) | 광학 적층체 및 이것을 구비한 화상 표시장치 | |
JP2020101815A (ja) | 偏光板セット | |
JP7533719B2 (ja) | 偏光板 | |
CN114488378A (zh) | 偏振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1085000A1 (ja) |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 |
TWI806968B (zh) | 積層膜 | |
CN115917383A (zh) | 带粘合剂层的偏振板 | |
TW202201054A (zh) | 偏光板之套組及液晶面板 | |
JP7564170B2 (ja) | 光学シート | |
CN109313306B (zh) | 偏振板组件 | |
JP7226473B2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および液晶パネル | |
WO2022137922A1 (ja) | 表面保護フィルム付き積層体の製造方法及び積層体 | |
JP2019079058A (ja) | 偏光板のセット | |
JP7312013B2 (ja) | 光学積層体及び表示装置 | |
JP7169159B2 (ja) | 液晶層積層体 | |
TW202134709A (zh) | 光學積層體 | |
CN114730037A (zh) | 光学层叠体和显示装置 | |
CN113167960A (zh) | 偏振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22270402A1 (ja) | 表示装置 | |
CN116670574A (zh) | 偏振板组和液晶面板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