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914887A -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14887A
CN115914887A CN202111166744.7A CN202111166744A CN115914887A CN 115914887 A CN115914887 A CN 115914887A CN 202111166744 A CN202111166744 A CN 202111166744A CN 115914887 A CN115914887 A CN 11591488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vice
wavelength division
data
unit
tu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116674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罗勇
袁国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116674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14887A/zh
Priority to EP22874900.8A priority patent/EP4387262A4/en
Priority to PCT/CN2022/121678 priority patent/WO2023051515A1/zh
Publication of CN115914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1488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27Operation, administration, maintenance or provisioning [OAMP] of WDM networks, e.g. media access, routing or wavelength allocation
    • H04J14/0254Optical medium access
    • H04J14/0267Optical signaling or rout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4/00Optical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4/02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11/0067Provisions for optical access or distribution networks, e.g. Gigabit Ethernet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GE-PON), ATM-based Passive Optical Network (A-PON), PON-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64Arbitration, scheduling or medium access control aspec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QSELECTING
    • H04Q11/00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 H04Q11/0001Selecting arrangements for multiplex systems using optical switching
    • H04Q11/0062Network aspects
    • H04Q2011/0084Quality of service aspec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第一波分设备接收业务数据。第一波分设备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第一波分设备根据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第一波分设备利用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业务数据,并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将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该方法在利用同一个承载网络来承载业务数据的情况下,能保证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实现了一张承载网传输所有类型业务数据的目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背景技术
城域网(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MAN)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属于宽带局域网。其主要的作用就是作为骨干网,将位于一个城市不同地点的主机、数据库以及局域网等互相连接起来,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城域网是以IP技术和ATM电信技术为基础,以光纤作为传输媒介,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的高带宽、多功能、多业务接入的多媒体通信网络。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大运营商提供的城域网业务已经传统的语音、上网业务扩展到了面向个人或家庭用户的超高清视频、Cloud VR、云游戏等高品质业务,同时扩展到了面向政企市场的高品质专线业务。不同的业务类型对城域网有着不同的要求,例如家庭宽带业务要求网络成本要尽可能低,品质专线业务需要可承诺的网络带宽,要求网络时延尽可能的低且网络可靠性要高,而移动承载业务则需要保证IP化的基站和移动边缘计算MEC灵活接入等。而不同的业务要求必然需要不同的网络架构来承载业务数据。
现有的,运营商均是基于一大类业务来建设一张承载网络来实现不同业务对网络的不同要求,即家庭宽带业务对应一张承载网络,品质专线业务对应另一张承载网络,移动承载业务对应第三张承载网络等。而随着业务类型的不断增多,运营商如果还按照每一大类业务建设一张网的思路来支撑新业务发展的话,将面临巨大的网络建设成本压力。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利用同一个承载网络来承载业务数据的情况下,能保证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实现了一张承载网传输所有类型业务数据的目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
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包括:
波分设备是利用波分复用技术进行光信号传输的设备。波分复用技术则是指将两种或者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在发送端经复用器回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当波分设备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需要先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然后选择和该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然后波分设备就利用选择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来承载该业务数据,并通过该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该业务进行传输。
在上述方法中,当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在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层就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进行了划分,先对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识别,然后基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选择光服务单元隧道。然后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这样,只需在一个承载网中建立多个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即可提供不同的传输质量。利用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来传递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这样就实现了就可以利用同一张承载网来传输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目的,大大降低建网的成本。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承载网中的第一波分设备需要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需要提前建立好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具体的,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包括不同的网络节点,每一个光服务隧道的服务质量等级不同。示例性的,有些光服务单元隧道可以保证较小的时延,有些光服务单元隧道能提高固定的带宽等。当第一波分设备建立好多个光服务隧道后,就需要建立光服务单元隧道的隧道标识和服务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将该对应关系表进行保存。在第一波分设备接收到业务数据后,就可以根据该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所对应的服务质量需求查找对应关系表,得到与服务质量需求相匹配的目标光服务隧道。最后,第一波分设备就根据该目标光服务隧道传输该业务数据。
在上述方法中,第一波分设备在进行业务数据传输之前,就已经建立好多个光服务隧道,并且建立了光服务隧道的标识与服务质量等级的对应关系表。这样,第一波分设备可以直接根据业务类型对应的服务质量需求得到目标光服务隧道,从而降低了传输时延。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波分设备在接收到业务数据时,先需要对该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然后提取转换报文中的目标报文字段,根据该目标报文字段的内容确定该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波分设备不仅要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进行识别,还需要判断该业务数据是否要进行数据处理。具体的,数据处理包括计算服务处理、数据中心互联服务处理或者时钟服务处理等。当业务数据需要进行数据处理时,第一波分设备需要对其进行处理后,再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其进行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光服务单元隧道时可以复用的。因此,当第一波分设备将待发送的业务数据传输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中时,还需要看该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的传输队列中是否还存在其他的待发送的业务数据。如果存在,就需要确定传输队列中多个待发送业务数据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对其进行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波分设备还需要检测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数据传输状态。如果当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发生拥塞时,第一波分设备就需要生成拥塞指示。然后根据该拥塞指示来对传输队列中的待发送的多个业务数据的传输顺序进行调整。以此保证传输质量,实现无损承载。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当一个光服务单元隧道中没有待发送的业务数据时,第一波分数据就可以对该光服务隧道进行拆除,释放网络资源。具体的,第一波分设备可以向第二波分设备发送一个传输完毕的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波分设备业务数据传输已经完成。此时,第二波分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向第一波分设备发送一个反馈信息,第一波分设备在接收到该反馈信息时,就对光服务单元隧道进行拆除。
本申请实施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波分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传输单元,用于利用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业务数据,并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将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分设备还包括建立单元。
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波分设备和第二波分设备之间的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其中,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建立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的隧道标识与服务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保存对应关系表。
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在对应关系表中确定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对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获取转换后的数据报文的目标报文字段。根据目标报文字段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分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
处理单元,用于对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计算服务处理、数据中心互联服务处理或时钟服务处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具体用于确定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的传输队列中还存在待发送的其他业务数据,根据传输队列中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对待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还用于监测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数据传输状态。当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发生拥塞时,第一波分设备确定拥塞指示。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拥塞指示,对传输队列中的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传输顺序进行调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分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
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向第二波分设备发送传输完毕指示信息,传输完毕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波分设备业务数据的传输完成。
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波分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反馈信息,拆除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本申请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波分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处理器和存储器耦合,存储器存储有程序指令,当存储器存储的程序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电路系统,所述电路系统包括处理电路,所述处理电路配置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指令或计算机程序,当包含在在波分设备上时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在波分设备上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后来实现上述第一方面所述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中的流程。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在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层就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进行了划分,先对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识别,然后基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选择光服务单元隧道。然后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这样,只需在一个承载网中建立多个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即可提供不同的传输质量。利用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来传递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这样就实现了就可以利用同一张承载网来传输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目的,大大降低建网的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域网对应的接口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在利用同一个承载网络来承载业务数据的情况下,能保证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实现了一张承载网传输所有类型业务数据的目的,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这仅仅是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对相同属性的对象在描述时所采用的区分方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以便包含一系列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那些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单元。
城域网是在一个城市范围内所建立的计算机通信网,属于宽带局域网。其以IP和ATM电信技术为基础,以光纤转为传输媒介。是集数据、语音、视频服务于一体的高带宽、多功能且多业务接入的多媒体通信网络。城域网一个重要用途,是作为骨干网将一个城市内不同地点的主机、数据库以及局域网等相互连接起来。通常,城域网可以分为3层: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
其中,核心层主要提高高带宽的业务承载和传输,完成和已有网络的互联互通,其特征主要为宽带传输和高速调度。而汇聚层的主要功能是给业务接入节点提供用户业务数据的汇聚和分发处理。接入层则利用多种接入技术,进行带宽和业务分配,实现用户的接入。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城域网可以实现数据承载和传输的目的,完成一个城市范围内不同主机之间的信息传递。
随着运营商所提供的城域网业务不断发展,城域网业务已经从传统的语音、上网业务扩展到了面向个人/家庭用户的超高清视频、Cloud VR、云游戏等高品质业务,也扩展到了面向政企市场的高品质专线业务等。不同的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不同,对网络服务质量的要求也不尽相同。现有的,城域网是物理网络,包括固定的转发设备。基于该固定的转发设备,一个网络一般只能转发一种类型的业务数据,满足该种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
例如,在家庭宽带业务场景下,要求业务流量具有“高收敛比”、终端在接入网络时需要进行合法性认证,同时还要求建网成本尽可能的低。并且家庭宽带业务上的数据流量对网络可靠性和网络时延的要求不高,也不需要为其提供保证带宽、因此,在为家庭宽带业务建城域网时,接入层可以使用无源光网络设备,该无源光网络设备具有能耗低、易部署等特点,从而降低建网成本。同时可以在上下行链路中配置非对称带宽,以匹配家庭宽带业务场景下以“下行流量为主”的要求。同时汇聚层与核心层可以采用Native IP技术,以实现上网业务流量的尽力而为转发、物理链路带宽统计复用等,最大化利用物理网络,实现降低建网成本的目的。
但是上述城域网就不能适应品质专线业务场景。这是因为品质专线业务场景对业务传输的要求很高。需要城域网为其提供可承诺的网络带宽、可以承诺的毫秒级的超低链路时延和链路时延抖动,以及要求城域网为其提供高可靠的业务数据传输等。现有的,运营商为这类型业务重新建立了另一张物理网络(城域网),该网络采用“端到端波分”的技术方案,即将L0的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划分给不同的用户。每个用户占用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进行数据传输,如果某个波长对应的链路资源分给一个租户,那么即便是该租户无流量传输,其他用户也不能租用该链路资源。由于L0层转发的时延为“0”,因此在城域网中,端到端的链路时延将接近首尾节点之间的物理距离时延,这样可以保证其时延最短。同时,在一个光纤中,各波长之间物理隔离,因此可以提高高可靠性的信息传递。同时还可以提供保障带宽,但是该网络的建网成本更高,无法适用家庭宽带业务场景。
同理,上述两个场景对应的城域网,也无法适用移动承载的业务场景。该场景的主要特点是要保证IP化基站和移动边缘计算MEC的灵活接入,隧道机制要保证单业务流带宽等,同时建网成本要低。因此移动承载业务也有其对应的物理网络,以实现其所需功能。
由上述描述可以看出,现有的,不同的业务场景对应不同的物理网络。每张网都有其各自的特点,以满足不同业务的需求。但是如果基于一种业务类型建立一张物理网络的思想来支撑新业务发展的话。将会面临造成很大的建网成本,也会造成网络资源的浪费。
针对上述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不仅可以利用同一个物理网络来承载业务数据,还能保证各种类型的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从而降低网络建设的成本,提高网络资源利用率。具体的,利用L0层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传递不同的业务数据,然后通过分配链路资源,实现不同隧道传输不同业务数据的目的。在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之前,先对波分设备进行简单的介绍。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波分设备,指的是利用波分复用技术进行数据传输的光网络设备。波分复用技术,是指是将两种或多种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携带各种信息)在发送端经复用器汇合在一起,并耦合到光线路的同一根光纤中进行传输的技术。在接收端,再经解复用器将各种波长的光载波进行分离,然后由光接收机作进一步处理以恢复原信号。这种在同一根光纤中同时传输两个或众多不同波长光信号的技术,称为波分复用技术。
波分复用技术,本质就是光频上的频分复用技术。为了充分利用单模光纤低损耗区带来的巨大带宽资源,可以根据每一信道光波的频率(或波长)不同,将光纤的低损耗窗口划分成若干个信道。然后将光波作为信号的载波,在发送端采用波分复用器将不同规定波长的信号光载波合并起来送入一根光纤进行传输。在接收端,再由一波分复用器将这些不同波长承载不同信号的光载波分开。由于不同波长的光载波信号可以看作互相独立的信号,因此可以在一根光纤中实现多路光信号的复用传输,如果将两个方向的信号分别安排在不同波长传输,还可以实现双向传输。
根据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所要实现的是通过一套承载技术在一张物理网络上实现家庭宽带、移动承载和品质专线的全业务统一承载。在保证各类业务品质的同时,降低运营商的网络建设与运维成本。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城域网进行详细介绍: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域网对应的接口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城域网提供例多种类型的网络接口。其中,一种网络接口为T接口,该接口位于城域网的用户侧,用于连接用户侧设备。示例性的,可以包括家庭宽带用户侧设备、移动基站、企业客户终端设备CPE、公共事业IoT终端以及其他的用户局域网网络等。可以理解的,该接口连接的设备都不属于网络运营商所有,所以T接口是运营商和用户之间的分责界面。并且,T接口并不仅仅是单纯的数据接口,也包含了运营商和用户侧设备之间的控制协议。
而另一种网络接口A则为网络侧接口,它用来连接网络提供商的各种设备。示例性的,包括与本地DC云网关连接的A2接口、与第三方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连接的A10接口,还有与本ISP核心网络连接的A1接口等,具体不做限定。
该城域网还提供了网络控制面对接的C接口和与网络管理面对接的M接口。用来对网络中的各种协议和网络节点进行控制和管理。
基于上述城域网对应的网络接口,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城域网的网络结构图。如图2所示,该城域网中包括三类网络设备,即三类网络节点:
1、第一类网络节点(O-A节点):
此类网络节点由城域网中各种类型的接入设备构成。它用来连接用户网络的网关。即O-A节点用于连接用户侧设备,将用户侧设备接入城域网中。同时,该节点先接收来自不同用户侧的业务数据报文,先对数据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后,再感知用户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根据业务类型来选择不同的光服务单元(optical service unit,OSU)隧道对其进行传输。具体的,可以部署在城域网的接入层,靠近用户侧。
其中,O-A节点具体用于子网的管理和控制,包括:租户接入控制、智能识别租户、标识租户业务类型以及引流租户入承载网等。
2、第二类网络节点(O-E节点):
此类节点主要用来对接网络侧设备,包括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各种用于网络服务的设备,例如云池、核心网、其他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等。该节点也可对传输的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感知,当网络服务商向用户提供业务数据时,O-E节点也需要根据不同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选择不同的光服务单元OSU隧道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具体的,此类节点可以部署在城域网的核心层,靠近云端、网络服务提供端或者核心网端等。
其中,O-E节点具体用于子网切片管理,包括:切片映射与解映射、切片调度或切片带宽调整等。
3、第三类网络节点(O-F节点):
此类节点由若干个波分设备(节点)组成,基于光服务单元OSU隧道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实现流量交换。优选的,两个波分节点之间具有光层直达的承载能力。其可以部署在城域网的汇聚层或者核心层,以实现业务数据的承载和调度。
其中,O-F节点具体用于业务管理和控制,具体包括:智能识别租户、标识租户业务类型、引流租户入承载网以及云服务资源管理等。
其中,O-A节点和O-F节点可以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进行划分,形成多个网络切片,示例性的,包括0丢包切片、大带宽切片、确定性切片以及低时延切片等。其中,属于0丢包切片的业务数据对网络可靠性要求较高,要求在业务数据传输过程中不能发生丢包现象。而属于大带宽切片的业务数据对网络带宽要求较高,一般需要为这类业务数据提供保证带宽。确定性切片则要求数据传输具有低时延,高可靠性的性能。低时延切片的业务数据则对网络的传输速率有一定的要求。
基于上述三种类型的网络节点的介绍。如图2所示,为基于OSU统一承载技术的新型城域网逻辑组网。在该网络中,OSU作为唯一的隧道承载技术,可以通过控制OSU在三类网络节点时其承载帧的处理方式,来实现不同业务数据的差异化处理,最终在一种物理网络上实现不同品质业务的差异化承载。
在图2中,O-A节点和O-E节点上的切片实例,本质是经过节点上的业务感知功能模块,识别出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基于该业务类型对应的服务质量需求给业务数据分配一定的节点资源和链路资源,经过服务质量等级调度后,将业务数据封装进服务质量等级与服务质量需求相匹配的OSU隧道,然后在O-F节点中统一承载。
为了让不同服务质量需求的业务数据进入到相应承载能力的OSU隧道中,O-A节点需要对来自用户端的业务数据(即T接口)、以及O-E节点需要对来自服务提供端的业务数据(即A1/A2/A10接口)进行报文感知。感知的规则可以是由网络控制面静态配置好,也可以是由网络控制面的策略管理基于大数据动态生成后随时下发。O-A节点和O-E节点均处于各网络数据的入口处,通过增加业务流量感知模块,周期性监控网络,采集和反馈网络数据性能数据给网络控制面,使得网络控制面动态生成感知策略的大数据。示例性的,感知模块依据感知规则对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中的特定字段进行识别,得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然后根据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将业务数据引流到匹配的预配置的OSU隧道中,通过OSU隧道承载并传输业务数据。
下面对整个城域网的业务数据流程进行介绍:
首先,O-A节点对接用户侧设备,或用户网络的网关。当O-A节点引入用户的业务数据之后,可以对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实施接口协议转换。转换后获取可解析用户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的字段,将这些字段传递入业务感知模块进行识别与匹配。业务感知模块根据匹配规则识别出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以及决定是否进一步需要将业务流进行数据处理。对于不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的业务数据,业务感知模块将根据字段匹配OSU连接层中的目标OSU隧道。对于需要进行数据处理的业务数据,业务感知模块会将该业务数据传递到处理模块对其进行数据处理。示例性的,数据处理可以包括计算服务、数据中心互联DCI服务和时钟服务处理等,具体不做限定。可以理解的,处理模块可以根据业务情况按需增加不同的数据处理方式。
OSU连接层需要确定与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对应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匹配的OSU隧道(O-F隧道)。当确定好承载业务数据的O-F隧道后,可以将业务数据统一分割成相同大小的OSU信元,然后在O-F交换网络中传送OSU信元。可以理解的,不同的OSU隧道具有不停的服务质量等级。
当承载业务的OSU信元到达O-E节点后,O-E节点首先将业务数据由OSU信元形式恢复为进入O-A节点时的封装形式,然后对业务数据同样进行业务感知处理,然后确定业务出口方向的服务质量等级需求,并完基于该服务质量等级需求将业务数据通过不同种类的A接口传递到相应的目标网中。
基于上述城域网的描述,下面针对于O-A节点或O-E节点来详细介绍业务处理的方法。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包括:
301、第一波分设备建立第一波分设备和第二波分设备之间的光服务单元隧道。
可以理解的,第一波分设备可以是上述城域网中的O-A节点,也可以是O-E节点,具体不做限定。由于O-A节点用于连接用户侧,O-E节点用于连接网络侧,其都可以接收业务流量。所不同的是,O-A节点引入的是用户设备发送的业务流量,O-E节点引入的是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各项网络流量。因此,当第一波分设备是O-A节点中的设备时,第二波分设备就是O-E节点中的设备。同理,当第二波分设备是O-E节点中的设备时,第二波分设备就是O-A节点中的设备。O-A节点和O-E节点均具有接收业务数据的能力,且都会向O-F节点对应的承载网中传递业务数据。即上述两种情况仅仅是业务数据的传输方向不同,一个是用户侧向网络侧发送的上行数据,另一种是网络侧向用户侧发送的下行数据。
当物理网络搭建完成后,在进行业务数据传输之前。第一波分设备就需要建立第一波分设备和第二波分设备之间的多条光服务单元隧道。具体的,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具有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其中。每一个光服务单元隧道都对应不同的网络切片,网络切片通过对网络资源的划分,来得到不同传输质量的链路。示例性的,网络切片可以包括零丢包切片、低时延切片、大宽带切片或者确定性切片等。可以理解的,上述网络切片都是以传输性能来命名的,例如大宽带切片是指该切片中的网络设备所构成的链路,能够保证大带宽,因此适合传输有固定带宽需求的一类业务数据。而低时延切片则能够保证业务数据传输具有较小的网络时延,因此适合对网络时延有要求的一类业务数据等。
第一波分设备需要利用不同的波长的光波来承载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当第一波分设备建立不同服务质量等级的OSU隧道后,就可以将承载有不同业务数据的不同波长的光波引流到不同的OSU隧道,在L0层实现业务类型的划分,从而实现一张物理网络承载不同业务数据的目的。
302、第一波分设备确定光服务单元隧道的标识和服务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
第一波分设备在建立好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后,就需要建立光服务单元隧道标识和服务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将该对应关系表进行保存。这样,在第一波分设备引入业务数据时,就可以通过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直接在对应关系表中匹配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即可。而无需在引入业务数据之后,才建立对应的光服务单元隧道。这样可以大大降低网络时延,实现光服务单元隧道的精准匹配。
303、第一波分设备接收业务数据。
若第一波分设备是O-A节点中的设备,则接收的是用户设备发送的业务流量。而第一波分设备如果是O-E节点中的设备,则接收到的是网络服务商提供的各项网络流量,具体不做限定。
304、第一波分设备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第一波分设备引入业务数据之后,就需要根据业务感知模块识别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以便获得该业务数据的传输要求,即服务质量需求。这样第一波分设备才能根据该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匹配能满足其条件的OSU隧道。
示例性的,如果第一波分设备是O-A节点中的设备,那么就需要对接收到的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进行报文协议转换。这是因为,不同用户发送的业务数据报文很可能报文格式各不相同。为了匹配各用户,需要对其进行报文协议转换,实现匹配。在进行报文协议转换后,提取报文中的目标报文字段。然后基于该目标报文字段的内容,来确定该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利用报文中的目标报文字段来指示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可以简化业务类型的确定步骤。
305、第一波分设备根据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在对应关系表中确定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当第一波分设备确定好业务流量的业务类型时,就可以根据该业务类型确定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然后基于该服务质量需求在对应关系表中查找与之相匹配的光服务单元隧道。例如,如果业务类型需要城域网为其提供足够的带宽来进行业务数据的传输,那么就可以确定对应大带宽网络切片的OSU隧道作为承载并传递该业务数据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保证业务数据的业务传输需求。
306、第一波分设备利用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业务数据,并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将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
示例性的,在第一波分设备利用目标光服务隧道承载业务数据之前,第一波分设备还需要确定该业务数据是否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如果需要,就需要先对业务数据处理,然后将处理后的业务数据引入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如果不需要,就直接将其引入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中即可。示例性的,数据处理可以包括计算服务处理、数据中心互联服务、或者时钟服务处理等,具体不做限定。
然后第一波分设备利用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来承载业务数据,然后利用该隧道将业务数据传输给第二波分设备中。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是可以复用的,该隧道对应有一个传输队列。当第一波分设备对同一个业务类型的多个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第一波分设备将业务数据传输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传输队列中,等待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其发送。因此第一波分设备可以监测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传输队列的多个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确定多个待发送业务数据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顺序来依次发送这些业务数据。具体的,第一波分设备先发送优先级高的业务数据,然后发送优先级低的业务数据,这样可以降低高优先级业务数据的网络时延,提高传输性能。
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第一波分设备还可以对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数据传输状态进行监测。这是因为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在进行隧道复用时,可能会出现待发送业务数据过多,而造成网络拥塞的现象。当出现网络拥塞时,第一波分设备就可以生成拥塞指示,并基于拥塞指示来调整数据传输。示例性的,第一波分设备可以暂停引入用户流量。还可以对传输队列中的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传输顺序进行调整。为的是让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提供无损承载服务,避免丢包的现象发生。
307、第一波分设备确定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发送的业务数据。
当第一波分设备传递完业务数据后,就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来拆除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可以理解的,目标光服务单元是否进行拆除还是和业务类型相关。对于一些业务数据,要求固定带宽。即链路带宽一旦分给这类租户,即使租户没有流量,其他租户也不能占有其链路资源。因此,这类租户对应的光服务单元隧道中即便没有要传输的业务数据,也不能对其进行拆除。但是某些业务数据并无次要求,因此在传输完业务数据后,就可以对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进行拆除,释放网路资源。
308、第一波分设备向第二波分设备发送传输完毕指示信息。
第一波分设备确定要拆除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时,需要给第二波分设备发送传输完毕指示信息,用于告知第二波分设备业务数据已经传输完毕。
309、第一波分设备接收第二波分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第二波分设备在接收到传输完毕指示信息后,需要向第一波分设备发送反馈信息。
310、第一波分设备根据反馈信息,拆除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第一波分设备基于接收到的反馈信息,对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进行拆除。
在上述方法中,当业务数据进行传输时,在光通道数据单元ODUk层就对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进行了划分,先对业务数据的业务类型进行识别,然后基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选择光服务单元隧道。然后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业务数据进行传输。这样,只需在一个承载网中建立多个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即可提供不同的传输质量。利用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来传递不同业务类型的业务数据,可以保证业务数据的服务质量需求。这样就实现了就可以利用同一张承载网来传输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的目的,大大降低建网的成本。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4所示,若O-A节点引入用户业务数据时,就需要对其对应的数据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然后提取数据报文中的目标报文字段。若是O-E点引入服务端业务数据时,则直接进行目标报文字段的提取。然后业务感知模块根据目标报文字段确定业务类型,接着判断是否需要对流量进行数据处理。如果需要,则对其进行数据处理后,确定其对应的OSU隧道。如果不需要,则直接确定其对应的OSU隧道。具体的,根据业务类型对应的服务质量需求来确定OSU隧道。示例性的,有品质专线类、家宽类和移动承载类。每一类对应不同的OSU隧道,而不同的OSU隧道也对应不同的网络切片。然后利用不同的网络切片承载不同类型的业务数据,将业务数据传输到城域网的另一端。示例性的,O-A节点引入用户流量需要传输到O-E节点,O-E节点引入用户流量需要传输到O-A节点。
图5为本申请实施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波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波分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501,用于接收业务数据。
确定单元502,用于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确定单元502,还用于根据业务类型,确定与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传输单元503,用于利用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业务数据,并通过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将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分设备还包括建立单元504。
建立单元504,用于建立波分设备和第二波分设备之间的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其中,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建立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的隧道标识与服务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保存对应关系表。
确定单元502,具体用于根据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在对应关系表中确定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502,具体用于对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获取转换后的数据报文的目标报文字段。根据目标报文字段确定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分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505。
处理单元,用于对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数据处理包括:计算服务处理、数据中心互联服务处理或时钟服务处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传输单元503,具体用于确定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的传输队列中还存在待发送的其他业务数据,根据传输队列中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对待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传输。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确定单元502还用于监测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数据传输状态。当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发生拥塞时,第一波分设备确定拥塞指示。
处理单元505,还用于根据拥塞指示,对传输队列中的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传输顺序进行调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方式中,波分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506。
发送单元506,具体用于当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向第二波分设备发送传输完毕指示信息,传输完毕指示信息用于通知第二波分设备业务数据的传输完成。
接收单元501,还用于接收第二波分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处理单元505,还用于根据反馈信息,拆除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波分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波分设备包括: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
处理器601、存储器602、通信接口603通过总线相互连接;总线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简称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简称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6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存储器602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602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处理器6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英文: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处理器601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通信接口603可以为有线通信接口,无线通信接口或其组合,其中,有线通信接口例如可以为以太网接口。以太网接口可以是光接口,电接口或其组合。无线通信接口可以为WLAN接口,蜂窝网络通信接口或其组合等。
可选地,存储器602还可以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601调用该存储器602中存储的程序指令,可以执行图3或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或其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使得所述波分设备实现上述方法中波分设备的功能,具体此处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该芯片或者芯片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和通信接口,通信接口和至少一个处理器通过线路互联,至少一个处理器运行指令或计算机程序,执行图3或图4所示方法实施例中的一个或多个步骤,或其中可选的实施方式,以实现上述方法中波分设备的功能。
其中,芯片中的通信接口可以为输入/输出接口、管脚或电路等。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中,上述描述的芯片或者芯片系统还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该至少一个存储器中存储有指令。该存储器可以为芯片内部的存储单元,例如,寄存器、缓存等,也可以是该芯片的存储单元(例如,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有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中波分设备功能的计算机程序指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软件指令,该计算机软件指令可通过处理器进行加载来实现上述图3或图4所示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中的流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专用硬件包括专用集成电路、专用CPU、专用存储器、专用元器件等来实现。一般情况下,凡由计算机程序完成的功能都可以很容易地用相应的硬件来实现,而且,用来实现同一功能的具体硬件结构也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或专用电路等。但是,对本申请而言更多情况下软件程序实现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如计算机的软盘、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训练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
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训练设备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训练设备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储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训练设备、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Claims (16)

1.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第一波分设备接收业务数据;
第一波分设备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第一波分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第一波分设备利用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所述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将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接收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第一波分设备建立所述第一波分设备和所述第二波分设备之间的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其中,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建立所述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的隧道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保存所述对应关系表;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包括: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根据所述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确定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包括: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获取转换后的所述数据报文的目标报文字段;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根据所述目标报文字段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波分设备利用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所述业务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
所述数据处理包括:计算服务处理、数据中心互联服务处理或时钟服务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波分设备通过所述光服务单元隧道将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包括: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确定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的传输队列中还存在待发送的其他业务数据;
所述第一波分数据根据所述传输队列中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对所述待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传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监测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数据传输状态;
当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发生拥塞时,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确定拥塞指示;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根据所述拥塞指示,对所述传输队列中的所述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传输顺序进行调整。
7.根据权利要求5至6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发送的业务数据时,所述第一波分设备向所述第二波分设备发送传输完毕指示信息,所述传输完毕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波分设备业务数据的传输完成;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接收所述第二波分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第一波分设备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拆除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8.一种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设备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业务数据;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确定与所述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相对应的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传输单元,用于利用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承载所述业务数据,并通过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将所述业务数据传输至第二波分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设备还包括建立单元;
所述建立单元,用于建立所述波分设备和第二波分设备之间的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其中,不同的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不同的服务质量等级;建立所述多个光服务单元隧道的隧道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等级之间的对应关系表,并保存所述对应关系表;
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类型的服务质量需求,在所述对应关系表中确定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10.根据权利要求8至9任一项所述的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具体用于对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数据报文进行接口协议转换;获取转换后的所述数据报文的目标报文字段;根据所述目标报文字段确定所述业务数据对应的业务类型。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设备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处理单元,用于对所述业务数据进行数据处理;所述数据处理包括:计算服务处理、数据中心互联服务处理或时钟服务处理。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任一项所述的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传输单元,具体用于确定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对应的传输队列中还存在待发送的其他业务数据;根据所述传输队列中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优先级,对所述待发送的业务数据进行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监测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的数据传输状态;当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发生拥塞时,所述第一波分设备确定拥塞指示;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拥塞指示,对所述传输队列中的所述待发送的业务数据的传输顺序进行调整。
14.根据权利要求12至13任一项所述的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分设备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具体用于当所述传输队列中不存在待发送的业务数据时,向所述第二波分设备发送传输完毕指示信息,所述传输完毕指示信息用于通知所述第二波分设备业务数据的传输完成;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二波分设备发送的反馈信息;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根据所述反馈信息,拆除所述目标光服务单元隧道。
15.一种波分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存储器耦合,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
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程序,使得所述波分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程序,当所述程序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2111166744.7A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ending CN11591488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744.7A CN115914887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EP22874900.8A EP4387262A4 (en) 2021-09-30 2022-09-27 SERVICE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SSOCIATED DEVICE
PCT/CN2022/121678 WO2023051515A1 (zh) 2021-09-30 2022-09-27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1166744.7A CN115914887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14887A true CN115914887A (zh) 2023-04-04

Family

ID=857307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1166744.7A Pending CN115914887A (zh) 2021-09-30 2021-09-30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EP (1) EP4387262A4 (zh)
CN (1) CN115914887A (zh)
WO (1) WO202305151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87083B (zh) * 2023-09-07 2023-12-15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选择波长的方法、装置、光网络单元onu和电子设备
CN117278889B (zh) * 2023-11-14 2024-02-27 武汉长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onu业务调度方法、装置、olt以及存储介质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9579A (zh) * 2007-12-11 2009-06-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利用传送网来承载数据业务的方法及装置
CN101686190B (zh) * 2008-09-24 2013-01-3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的映射方法、装置及系统
EP2928098A1 (en) * 2014-03-31 2015-10-07 Alcatel Lucent A method for provisioning optical connections in an optical network
CN112672236B (zh) * 2019-10-15 2023-09-29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业务信号处理方法及设备
CN112511915A (zh) * 2020-02-28 2021-03-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光传送网中业务处理方法、处理装置和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051515A1 (zh) 2023-04-06
EP4387262A1 (en) 2024-06-19
EP4387262A4 (en) 2024-12-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54542B2 (en) Label distribu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04012066B (zh) 电信核心网的跨功能虚拟化的平台、系统及方法
WO2017181779A1 (zh) 一种无线接入网切片的生成方法、无线接入网及切片管理器
US20180124482A1 (en) Switching data signals of at least two types for transmission over a transport network providing both backhaul and fronthaul (xhaul)connectivity
US20160037240A1 (en) Data Scheduling and Switching Method, Apparatus, System
EP3820085A1 (en) Dynamic bandwidth alloc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CN113873478B (zh) 通信方法及装置
US2016002847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sharing of satellite bandwidth by multiple sites with concurrent terrestrial transmission
EP4184937A1 (e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for communication in data centre
WO2023051515A1 (zh) 一种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4128228A (zh) 通过SRv6头传输MTNC-ID以实现5G传输
JP7300064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及び装置、ゲートウェイ、チップ、並びに記憶媒体
CN108234309A (zh) 一种网络数据的传输方法
WO2019109949A1 (zh) 一种数据传输的方法及设备
WO2021097858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19154160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16233256A (zh) 调度路径配置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Ndao et al. Optimal placement of virtualized DUs in O-RAN architecture
WO2020259261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及设备
JP2014090408A (ja) パケット光ネットワークの宛先ノードに外部の光データパケットを提供する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EP4325800A1 (en) Packet forwar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2714072A (zh) 一种调整发送速率的方法及装置
CN111147962A (zh) 一种配置宽带网络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12717B (zh) 用户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及网络系统
CN105847330A (zh) 一种内容分发方法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