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901307A -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901307A
CN115901307A CN202211582469.1A CN202211582469A CN115901307A CN 115901307 A CN115901307 A CN 115901307A CN 202211582469 A CN202211582469 A CN 202211582469A CN 115901307 A CN115901307 A CN 1159013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sting machine
load
point
constraint
constrain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8246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黎明
沈铁军
佟强
杨库
于国庆
王久龙
王虎林
赵聪聪
蔡明程
张健峰
孙天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rbi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rbi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rbi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rbin Aircraft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8246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9013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59013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9013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or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Landscapes

  • Force Measurement Appropriate To Specific Purpo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该方法包括:Z向约束组件、X向约束组件、Y向约束组件、安装板、载荷加载装置;Z向约束组件设置在安装板的安装面上,与试验机的起落架安装点连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Z轴平动、俯仰、滚转自由度;安装板固定在承力地轨上;X向约束组件,设置在试验机后部,与试验机起落架后中安装点连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X轴平动的自由度;X向约束组件固定在承力地轨上;Y向约束组件,设置在试验机左侧,与试验机左侧前后两个系留点联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Y轴平动、偏航自由度;Y向约束组件固定在承力地轨上;载荷加载装置将载荷施加到试验机相应的约束点。

Description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技术,涉及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全机静力试验中,约束装置的设计是试验设计的重要因素,正确合理的约束方式是得到准确试验结果的保证。目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普遍采用悬吊约束的方式进行,将试验机通过升力系统假件上的吊点悬吊在龙门梁上,在试验机其他位置施加试验载荷,升力系统Z向载荷被动加载。悬吊约束能够真实模拟直升机在各种工况下飞行时的受载状态,但带来的问题是试验机姿态难以保证,对多点协调加载的要求较高,一旦载荷不平衡,会导致试验机姿态发生较大变化,进而影响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试验安全。采用这种约束方式进行全机静力试验,试验调试难度大,试验过程中试验机姿态变化带来的安全风险也较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
提供一种针对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的静定约束装置,解决悬吊约束协调加载过程中试验机姿态变化的问题,同时实现约束点被动载荷监控、约束点其他方向主动载荷的加载功能。
技术方案: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包括:Z向约束组件、X向约束组件、Y向约束组件、安装板、载荷加载装置;
Z向约束组件设置在安装板的安装面上,与试验机的起落架安装点连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Z轴平动、俯仰、滚转自由度;安装板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X向约束组件,设置在试验机后部,与试验机起落架后中安装点连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X轴平动的自由度;X向约束组件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Y向约束组件,设置在试验机左侧,与试验机左侧前后两个系留点联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Y轴平动、偏航自由度;Y向约束组件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Y向约束组件与X向约束组件都采用转接头与试验机左侧的两个系留点连接,中间串联力传感器,两端具有左旋和右旋内螺纹的螺杆可实现长短调节,通过三角立柱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载荷加载装置将载荷施加到试验机相应的约束点。
载荷加载装置至少包括:约束点载荷Fx加载装置、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z、Fy加载装置、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x加载装置、前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后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
Z向约束组件与试验机的起落架安装点一一对应。
Z向约束组件包括:转接件、承载梁、球形接头、端盖、球形底座、六分量力传感器;
转接件在最上端,与试验机起落架安装点联接;承载梁是由型材和钢板焊接而成的梁;球形接头在承载梁下部,与端盖、球形底座装配后,球形接头可沿球心自由转动;六分量力传感器在Z向约束组件的最下端,与球形底座和安装板连接。
转接件下端的螺纹为右旋螺纹,球形接头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可实现Z向约束组件的长短调节。
X向约束组件和Y向约束组件的结构相同。
X向约束组件包括:转接头、传感器、螺杆、安装座、三角立柱;
转接头是一组单双叉接头,一端与试验机起落架后中安装点联接,另一端与力传感器联接;螺杆的两端分别是左旋和右旋内螺纹,通过旋转螺杆可实现调整X向约束组件长度的功能;安装座是焊接结构的支座,联接在三角立柱上;三角立柱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承载梁还设置有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和Y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
试验机约束点的X向主动载荷通过约束点载荷Fx加载装置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上;左前、右前约束点的Y向主动载荷通过前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施加到Y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上;后中约束点的Y向主动载荷通过后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上。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的静定约束装置,可有效解决悬吊约束协调加载过程中试验机姿态变化问题、悬吊点被动加载导致的主减悬挂载荷偏差问题。升力系统载荷主动加载,主减悬挂载荷模拟准确,试验过程中无需对试验机进行额外的姿态控制,没有姿态变化风险,提高试验安全性,同时,还可实现约束点被动载荷监控、约束点其他方向主动载荷加载的功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右侧视图)。
图2为本发明总体结构示意图(左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Z向约束组件1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X向约束组件2结构示意图。
其中,1-Z向约束组件;1a-转接件;1b-承载梁;1c-球形接头;1d-端盖;1e-球形底座;1f-六分量力传感器;1g-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h-Y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2-X向约束组件;2a-转接头;2b-力传感器;2c-螺杆;2d-安装座;2e-三角立柱;3-Y向约束组件;4-约束点载荷Fx加载装置;5-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z、Fy加载装置;6-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x加载装置;7-安装板;8-前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9-后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参阅图1至图4。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
Z向约束组件1,设置在安装板7的安装面上,数量为3个,分别与试验机3个起落架安装点联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Z轴平动、俯仰、滚转自由度。安装板7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Z向约束组件1的组成:转接件1a在最上端,与试验机起落架安装点联接;承载梁1b是由型材和钢板焊接而成的梁;球形接头1c在承载梁1b下部,与端盖1d、球形底座1e装配后,球形接头1c可沿球心自由转动;六分量力传感器1f在Z向约束组件1的最下端,与球形底座1e和安装板7联接。转接件1a下端的螺纹为右旋螺纹,球形接头1c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可实现Z向约束组件1的长短调节。
X向约束组件2,设置在试验机后部,数量为1个,与试验机起落架后中安装点联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X轴平动的自由度。X向约束组件2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X向约束组件2的组成:转接头2a是一组单双叉接头,一端与试验机起落架后中安装点联接,另一端与力传感器2b联接;螺杆2c的两端分别是左旋和右旋内螺纹,通过旋转螺杆2c可实现调整X向约束组件2长度的功能;安装座2d是焊接结构的支座,联接在三角立柱2e上;三角立柱2e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Y向约束组件3,设置在试验机左侧,数量为2个,分别与试验机左侧前后两个系留点联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Y轴平动、偏航自由度。Y向约束组件3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Y向约束组件3的组成与X向约束组件2的组成相似,采用转接头与试验机左侧的两个系留点联接,中间串联力传感器,两端具有左旋和右旋内螺纹的螺杆可实现长短调节,通过三角立柱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约束点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g和约束点Y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h,是机加而成的加载接头,分别安装在承载梁1b和转接件1a上,可以使Z向约束组件1同时实现对约束点施加X向和Y向主动载荷的功能。
如图1、图2所示,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包括Z向约束组件1、X向约束组件2、Y向约束组件3。
如图3所示,所述Z向约束组件1是由型材和钢板焊接而成的承载梁1b、转接件1a、球形接头1c、六分量力传感器1f组合联接而成。试验时,将Z向约束组件1下端安装至固定在承力地轨的安装板7上,上端与机身起落架约束点联接,为试验机提供Z向约束。转接件1a下端的螺纹为右旋螺纹,球形接头1c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可实现Z向约束组件1的长短调节,在试验机约束安装时可用于调整试验机水平。由于约束点X向和Y向主动载荷也要施加到Z向约束组件1上,故需将Z向约束组件1所承受的Z向力与其他方向的力分离开,避免测量结果耦合,采用六分量力传感器1f可以实现上述功能。Z向约束组件1的上下两端各有一个铰接点,形成二力杆结构,可保证约束点Z向载荷的准确测量。
如图4所示,所述X向约束组件2是由转接头2a、力传感器2b、螺杆2c、安装座2d、三角立柱2e组合联接而成。试验时,将转接头2a与试验机约束点相联接,将三角立柱2e固定在承力地轨上。X向约束组件的力传感器2b两端各有一个铰接点,形成二力杆结构,可保证约束点X向载荷的准确测量。
Y向约束组件3的组成与X向约束组件2的组成相似。试验时,采用转接头与试验机左侧的两个系留点联接,中间串联力传感器,两端具有左旋和右旋内螺纹的螺杆可实现长短调节,通过三角立柱固定在承力地轨上。Y向约束组件3的力传感器两端各有一个铰接点,形成二力杆结构,可保证约束点Y向载荷的准确测量。
如图1、图2所示,试验时,试验机沿Z轴平动、俯仰、滚转自由度通过Z向约束组件1进行限制;试验机沿X轴平动自由度通过X向约束组件2进行限制;试验机沿Y轴平动、偏航自由度通过Y向约束组件3进行限制。试验机6个自由度、6个约束,试验机约束为静定约束。
试验机约束点的X向主动载荷通过约束点载荷Fx加载装置4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g上;左前、右前约束点的Y向主动载荷通过前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8施加到Y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h上;后中约束点的Y向主动载荷通过后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9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g上,解决了后中约束点Y向载荷与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z、Fy加载装置5、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x加载装置6的干涉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的静定约束装置,可有效解决悬吊约束协调加载过程中试验机姿态变化的问题,同时,还可实现约束点被动载荷监控、约束点其他方向主动载荷的加载功能。

Claims (8)

1.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Z向约束组件(1)、X向约束组件(2)、Y向约束组件(3)、安装板(7)、载荷加载装置;
Z向约束组件(1)设置在安装板(7)的安装面上,与试验机的起落架安装点连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Z轴平动、俯仰、滚转自由度;安装板(7)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X向约束组件(2),设置在试验机后部,与试验机起落架后中安装点连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X轴平动的自由度;X向约束组件(2)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Y向约束组件(3),设置在试验机左侧,与试验机左侧前后两个系留点联接,用于约束试验机沿Y轴平动、偏航自由度;Y向约束组件(3)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Y向约束组件(3)与X向约束组件(2)都采用转接头与试验机左侧的两个系留点连接,中间串联力传感器,两端具有左旋和右旋内螺纹的螺杆可实现长短调节,通过三角立柱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载荷加载装置将载荷施加到试验机相应的约束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载荷加载装置至少包括:约束点载荷Fx加载装置(4)、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z、Fy加载装置(5)、起落架限位点载荷Fx加载装置(6)、前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8)、后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Z向约束组件(1)与试验机的起落架安装点一一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Z向约束组件(1)包括:转接件(1a)、承载梁(1b)、球形接头(1c)、端盖(1d)、球形底座(1e)、六分量力传感器(1f);
转接件(1a)在最上端,与试验机起落架安装点联接;承载梁(1b)是由型材和钢板焊接而成的梁;球形接头(1c)在承载梁(1b)下部,与端盖(1d)、球形底座(1e)装配后,球形接头(1c)可沿球心自由转动;六分量力传感器(1f)在Z向约束组件(1)的最下端,与球形底座(1e)和安装板(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转接件(1a)下端的螺纹为右旋螺纹,球形接头(1c)的螺纹为左旋螺纹,可实现Z向约束组件(1)的长短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X向约束组件(2)和Y向约束组件(3)的结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X向约束组件(2)包括:转接头(2a)、传感器(2b)、螺杆(2c)、安装座(2d)、三角立柱(2e);
转接头(2a)是一组单双叉接头,一端与试验机起落架后中安装点联接,另一端与力传感器(2b)联接;螺杆(2c)的两端分别是左旋和右旋内螺纹,通过旋转螺杆(2c)可实现调整X向约束组件(2)长度的功能;安装座(2d)是焊接结构的支座,联接在三角立柱(2e)上;三角立柱(2e)固定在承力地轨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承载梁(1b)还设置有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g)和Y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h);
试验机约束点的X向主动载荷通过约束点载荷Fx加载装置(4)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g)上;左前、右前约束点的Y向主动载荷通过前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8)施加到Y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h)上;后中约束点的Y向主动载荷通过后约束点载荷Fy加载装置(9)施加到横向主动载荷加载接头(1g)上。
CN202211582469.1A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Pending CN1159013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2469.1A CN115901307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82469.1A CN115901307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901307A true CN115901307A (zh) 2023-04-04

Family

ID=864946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82469.1A Pending CN115901307A (zh) 2022-12-09 2022-12-09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901307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09956A (zh) * 2025-01-20 2025-02-25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 飞机储能设备安装结构强度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9509956A (zh) * 2025-01-20 2025-02-25 辽宁通用航空研究院 飞机储能设备安装结构强度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1169653B (zh) 一种前起落架铰点力测试装置及载荷标定方法
CN205785839U (zh) 白车身弯扭刚度试验台
CN105651495B (zh) 摆臂类零件耐久度试验台架
CN101726401A (zh) 一种用于俯仰动导数实验的天平测量装置
CN106862908B (zh) 一种基于气浮技术的全自动装配对接方法
CN105571813A (zh) 风洞天平单矢量校准加载机构
CN210269198U (zh) 一种悬架系统的多通道台架试验装置
CN204202864U (zh) 摆臂类零件耐久度试验台架
CN113588251B (zh) 一种柱形舱段壁板结构模拟静力试验装置及方法
CN117602096B (zh) 一种高性能机轮轴疲劳试验装置及其试验方法
CN115901307A (zh) 一种直升机全机静力试验约束装置
CN115806057A (zh) 落震试验台及载荷试飞中起落架载荷测量的动态标定方法
CN108528758A (zh) 通用飞机力学性能试验系统
CN113340711B (zh) 一种加筋壁板静力疲劳载荷施加试验装置
CN215338839U (zh) 一种用于航空机轮疲劳试验的侧偏加载滚转装置
CN215048182U (zh) 一种用于大型空间机构零重力展开的双轴摇臂吊挂装置
CN112182756B (zh) 一种主起落架缓冲支柱接头疲劳试验设计方法
CN103592077B (zh) 一种汽车惯性参数测量试验台及动态计算方法
CN105115685A (zh) 基于整车振动模拟试验台的车体质量中心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3109170A (zh) 一种复合材料长梁强度试验装置
CN109100107B (zh) 一种侧向可滑移三向测力平台
CN114427963B (zh) 一种静力试验高尺寸大载荷可调节承力平台及试验方法
CN116990047A (zh) 一种悬挂系统试验台及方法
CN112729798B (zh) 发动机吊挂接头载荷标定方法
CN119408728A (zh) 一种双机身飞机全机静力试验支持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