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899960B -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99960B
CN115899960B CN202211501134.2A CN202211501134A CN115899960B CN 115899960 B CN115899960 B CN 115899960B CN 202211501134 A CN202211501134 A CN 202211501134A CN 115899960 B CN115899960 B CN 11589996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pressor
air conditioning
conditioning system
temperature value
c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0113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99960A (zh
Inventor
孙楠楠
赵海潞
王树涛
石鑫
蒋贤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Hisense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0113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9996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9996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996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9996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9996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涉及空调技术领域,用于实现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的自动化识别。该空调系统包括:冷媒循环回路,第一截止装置,第二截止装置;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在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运行参数包括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机的运行时长。

Description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空调在娱乐、居家及工作等多种场所越来越被广泛使用,空调的安全性尤为重要。
在安装空调的过程中,因安装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漏开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截止装置关闭状态下启动空调系统,轻则会导致压缩机缺油运转,造成压缩机内部线圈高温退磁,重则会造成管路局部压力超上限,导致发生爆炸,这将给用户及安装人员造成经济损失、带来安全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用于对实现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的自动化识别。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用于将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
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一个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另一个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四通阀,用于通过改变冷媒在系统管路内的流向来实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之间的相互转换;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压缩机、四通阀、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第一截止装置,设置于室外换热器与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一管路中流经冷媒的连通与截断;
第二截止装置,设置于室内换热器与四通阀之间的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第二管路中流经冷媒的连通与截断;
控制器,用于指示空调系统执行控制指令;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盘管的温度值;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
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盘管的温度值;
第五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值;
控制器被配置为:
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运行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其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或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
在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针对目前无法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进行自动识别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通过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来识别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并在识别出空调系统的任一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避免因截止装置漏开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的自动化识别的同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以及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在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的同时,控制器控制室内风机和室外风机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时,具体被配置为:若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一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一预设电流值以下、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二预设差值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时,具体被配置为:若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则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二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二预设电流值以下、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三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四预设差值以下;
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和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一过热度阈值以上;
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以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二过热度阈值与第三过热度阈值之间,第二过热度阈值在第三过热度阈值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空调系统还包括:线控器,线控器包括显示器;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控制器还被配置为: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以使得线控器的显示器显示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用于指示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被配置为:记录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在检测到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锁定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检修信息用于指示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进行检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
在空调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其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或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
在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若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一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一预设电流值以下、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二预设差值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包括:若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则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二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二预设电流值以下、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在第三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四预设差值以下;
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和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一过热度阈值以上;
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以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二过热度阈值与第三过热度阈值之间,第二过热度阈值在第三过热度阈值以下。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该方法还包括: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以使得线控器的显示器显示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用于指示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记录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在检测到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锁定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检修信息用于指示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进行检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器,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一个或多个存储器;其中,一个或多个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代码,计算机程序代码包括计算机指令,当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计算机指令时,控制器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指令,当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如第二方面所提供的任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全部或者部分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其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封装在一起的,也可以与控制器的处理器单独封装,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
本申请中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的描述的有益效果,可以参考第一方面的有益效果分析,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申请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技术方案的限制。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组成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硬件配置框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在对管线进行描述时,本申请中所用“相连”、“连接”则具有进行导通的意义。具体意义需结合上下文进行理解。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用于表示作例子、例证或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被描述为“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的任何实施例或设计方案不应被解释为比其它实施例或设计方案更优选或更具优势。确切而言,使用“示例性的”或者“例如”等词旨在以具体方式呈现相关概念。
目前为防止电器件打火引起爆炸,全行业内的R32冷媒压缩机已取消壳体温度保护器,且功率在3匹及以下的空调产品不配备高、低压压力开关。但是在安装空调的过程中,因安装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截止装置漏开的事件时有发生。在截止装置关闭状态下启动空调系统,轻则会导致压缩机缺油运转,造成压缩机内部线圈高温退磁,重则会造成管路局部压力超上限,甚至发生爆炸,这将给用户及安装人员造成经济损失、带来安全风险。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通过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和预设条件进行对比来自动识别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实现了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的自动识别,并在确定空调系统的任一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避免因截止装置漏开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提升了空调系统的安全性以及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为了便于理解,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到的一些术语或技术的基本概念进行简单的介绍和说明。
冷媒:一种容易吸热变成气体,又容易放热变成液体的物质。在空调系统中,通过冷媒的蒸发与凝结,传递热能。
制冷模式: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将经蒸发器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吸入压缩机腔,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气体冷媒在冷凝器中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之后经过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蒸发后,最后再回到压缩机内,从而完成整个制冷循环。其中,制冷模式下的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
制热模式:空调系统的压缩机将经蒸发器蒸发后的低温低压气态冷媒吸入压缩机腔,压缩成高温高压气态冷媒,进入冷凝器。高温高压气体冷媒在冷凝器中冷凝成高温高压的液态冷媒,之后经过节流元件如电子膨胀阀后,变成低温低压的液态冷媒,进入蒸发器蒸发后,最后再回到压缩机内,从而完成整个制冷循环。其中,制热模式下的室外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室内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
图1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组成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的空调系统可以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例如可以是包括一个室内机和一个室外机的普通空调系统,也可以是俗称“一拖多”的多联机空调系统,不同类型的空调系统均以图1所示的空调系统的组成示意图为例进行举例说明。如图1所示,该空调系统10包括室外机14和室内机13。
室内机13,以室内机13为室内挂机为例,室内挂机通常安装在室内壁面等上。再如,室内柜机也是室内机的一种室内机形态。
室外机14,通常设置在户外,用于室内环境换热。另外,在图1示出中,由于室外机14隔着壁面位于与室内机13相反一侧的户外,用虚线来表示室外机14。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空调系统10包括压缩机11、四通阀12、室外换热器15、室内换热器16、第一温度传感器17、第二温度传感器18、第三温度传感器19、第四温度传感器20、第五温度传感器21、节流装置22、第一截止装置23、第二截止装置24、控制器50(图2中未示出)和线控器51(图2中未示出)。
此外,第一温度传感器17、第一温度传感器18、第三温度传感器19、第一截止装置23、第四温度传感器20、第五温度传感器21、第二截止装置24、室内机13和室外机14均与控制器50存在通信连接。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1两端连接四通阀12的两个端口,用于将空调系统中的冷媒压缩,并将压缩后的冷媒经由四通阀12输送至室外换热器15或者室内换热器16。
在一些实施例中,压缩机11可以是进行基于逆变器的转速控制的容量可变的逆变器压缩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50可以获取到压缩机11在每个时刻下的工作电流值、压缩机每个时刻下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机每次开启后的运行时长。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四通阀12的D端口与S端口连接压缩机11,四通阀12的C端口连接室外换热器15,四通阀12的E端口连接第二截止装置24。四通阀12用于通过改变冷媒在系统管路内的流向来实现制冷、制热之间的相互转换。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机14包括室外换热器15,室外机14还可以包括室外风机和盘管,也即室外盘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换热器15的一端与四通阀12相连,另一端与节流装置22相连。室外换热器15具有用于使制冷媒经由在室外换热器15与四通阀12之间流通的第一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冷媒在室外换热器15与节流装置22之间流通的第二出入口。室外换热器15使连接于第一出入口和第二出入口之间的传热管中流动的热冷机与室外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制冷循环中,室外换热器15作为冷凝器工作。在制热循环中,室外换热器15作为蒸发器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机13包括室内换热器16,室内机13还可以包括室内风机和盘管,也即室内盘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换热器16具有用于使冷媒在与第一截止装置23之间流通的第三出入口,并且,具有用于使气体冷媒在与第二截止装置24之间流通的第四出入口。室内换热器16使连接于第三出入口与第四出入口之间的热传管中流动的冷媒与室内空气之间进行热交换,在制冷循环中,室内换热器16作为蒸发器工作。在制热循环中,室内换热器16作为冷凝器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温度传感器17,设置于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并将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发送至控制器50。
第二温度传感器18,设置于室外盘管上,用于检测室外盘管的温度值,并将室外盘管的温度值发送至控制器50。
第三温度传感器19,设置于室外机14上,用于检测室外机14所处环境温度值,即室外环境温度值,并将室外环境温度值发送至控制器50。
第四温度传感器20,设置于室内盘管上,用于检测室内盘管的温度值,并将室内盘管的温度值发送至控制器50。
第五温度传感器21,设置于室内机13上,用于检测室内机13所处环境温度值,即室内环境温度值,并将室内环境温度值发送至控制器50。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流装置22具有使流经节流装置22的冷媒膨胀而减压的功能,可以用于调节管道内冷媒的供应量。
在一些实施例中,节流装置22可以是电子膨胀阀。
在节流装置22为电子膨胀阀的情况下,若电子膨胀阀减小开度,则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冷媒的流路阻力增加。若电子膨胀阀增大开度,则通过电子膨胀阀的冷媒的流路阻力减小。这样,即使回路中其他器件的状态不变化,当电子膨胀阀的开度变化时,流向室内机13的冷媒流量也会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截止装置23,设置于室外换热器15与室内换热器16之间的第一管路,用于控制第一管路中流经冷媒的连通与截断。
其中,第一管路可以称作液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截止装置24,设置于室内换热器16与四通阀12之间的第二管路,用于控制第二管路中流经冷媒的连通与截断。
其中,第一管路可以称作气管。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截止装置23和第二截止装置24均可以是截止阀,其中,第一截止装置23可以是液态截止阀,第二截止装置24可以是气态截止阀。截止阀是依靠阀杠压力,使阀瓣密封面与阀座密封面紧密贴合,阻止介质流通。
本申请的所示的实施例中,控制器50是可以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指示空调系统执行控制指令的装置。控制器可以为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控制器还可以是其它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任何限制。
此外,控制器50可以用于控制空调系统10内部中各部件工作,以使得空调系统10各个部件运行实现空调系统的各预定功能。
参照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控制器的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控制器50包括室外控制模块501和室内控制模块502。室外控制模块501包括第一存储器5011,室内控制模块502包括第二存储器5021。室内控制模块502通过有线或无线通信形式与室外控制模块501连接。室外控制模块501可以安装于室外机14中,也可以独立于室外机14以外,用于控制室外机14执行相关操作。室内控制模块502可以安装于室内机13中,也可以独立于室内机13以外,用于控制室内机13的部件以及节流装置22执行相关操作。应理解,以上模块的划分仅为功能性的划分,室外控制模块501和室内控制模块502也可以集成在一个模块中。第一存储器5011和第二存储器5021也可以集成为一个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存储器5011用于存储室外机14相关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室外控制模块5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11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执行空调系统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第一存储器5011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空调系统所创建的数据。此外,第一存储器501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存储器,例如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等。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存储器5021用于存储室内机13以及节流装置22相关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室内控制模块502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1的应用程序以及数据,执行空调系统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第二存储器5021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以及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存储数据区可以存储根据使用空调系统所创建的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外控制模块501与室外机14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默认指令控制室外机执行相关操作。可选地,室外控制模块501还可以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指令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并将所获取的室外环境温度储存至第一存储器5011。可选地,室外控制模块501还可以根据用户所选择的空调运行模式控制室外机14内的四通阀12转动,以实现制冷或制热模式的选择。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控制模块502与室内机13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默认指令控制室内机13执行相关操作。可选地,室内控制模块502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室内机13开启室内风扇以及风扇马达。可选地,室内控制模块502还可以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室内机开启或关闭室内机内的压缩机。可选地,室内控制模块502还可以根据用户指令控制室内机开启第五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环境温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室内控制模块502与节流装置22之间存在通信连接,用于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默认指令控制节流装置22执行相关操作。可选地,室内控制模块502还可以根据用户指令或系统指令控制节流装置22的开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10还附属有线控器51,该线控器51具有例如使用红外线或其他通信方式与控制器50进行通信的功能。线控器51用于用户可以对空调系统的各种控制,实现用户与空调系统10之间的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线控器51包括显示器,显示器用于显示空调系统10的控制面板,以及显示当前空调系统10的运行状态,例如显示当前运行模式以及设定的室内温度。
参照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硬件配置框图。该空调系统10还可以包括:通信器25和存储器26。
在一些实施例中,通信器25与控制器50连接,用于与其他网络实体建立通信连接,例如与终端设备建立通信连接。通信器25可以包括射频(radio frequency,RF)模块、蜂窝模块、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模块、以及GPS模块等。以RF模块为例,RF模块可以用于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接收到的信息发送给控制器50处理;另外,将控制器50生成的信号发送出去。通常情况下,RF电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
例如,空调系统10可以通过通信器25接收终端设备发送的控制指令,并根据控制指令,执行相应的处理,以实现用户与空调系统10之间交互。
在一些实施例中,存储器26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及数据。线控器5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6的软件程序或数据,从而执行空调系统10的各种功能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6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存储器26存储有使得空调系统10能运行的操作系统。本申请中存储器26可以存储操作系统及各种应用程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硬件结构并不构成对空调系统的限定,空调系统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5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应用于控制器,控制器可以是上述图2所示的空调系统中的控制器50,该方法包括:
S101、在空调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漏开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在空调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控制器通过各种传感器实时检测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并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其中,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通过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通过第二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盘管的温度值、通过第三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外环境温度值、通过第四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盘管的温度值、通过第五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室内环境温度值、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以及在空调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压缩机向控制器上报的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机的运行时长。
其中,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为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或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
关于控制器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形。
情形1、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
可选的,在情形1下,如图6所示,步骤S101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S1011、若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可以理解的,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下,空调系统均是将室外换热器作为冷凝器使用,室内换热器作为蒸发器使用。所以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时,均可以根据第一预设条件来判断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运行频率在第一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一预设电流值以下、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二预设差值以下。
其中,第一频率阈值、第一预设电流值、第一预设时长、第一预设差值和第二预设差值均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
可以理解的,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能够表示空调系统在工作时的运行状态,在空调系统的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漏开的情况下,也即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的情况下,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与空调系统正常工作的情况下的运行参数有所不同。
结合图2所示的空调系统,以空调系统在制冷模式下,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为例,空调系统中的冷媒经过压缩机排入并囤积在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中,压缩机运行在经过预设时长(例如40秒)之后,此时空调系统中冷媒不再流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无法实现换热。室内盘管与室内环境进行热交换,室外盘管与室外环境进行热交换,最终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温度值相近,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外环境温度值相近,所以将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列入第一预设条件中。
且在空调系统中的冷媒不再流动的情况下,压缩机继续运行,但压缩机做功少,导致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降低(也即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一预设电流值以下),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降低,所以将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也列入第一预设条件中。
而在第一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或者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时,空调系统中的冷媒将囤积在室外换热器中,空调系统的工作参数的变化和空调系统的第二截止处于关闭状态下的工作参数的变化一致。
需要说明的是,当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处于打开状态、且空调系统以制冷模式低频运行时,空调系统在启动阶段也可能会出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温度值相近、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外环境温度值外盘温度相近、压缩机做功少、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降低的状态,为避免类似工况导致空调系统稳定运行过程中出现误报,可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列入第一预设条件中。
综上,在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时,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的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情形2、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
可选的,在情形2下,如图7所示,步骤S101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步骤:
S1012、若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则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二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二预设电流值以下、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在第三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四预设差值以下;
其中,第二频率阈值、第二预设电流值、第三预设差值和第四预设差值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上预先设定的。
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和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一过热度阈值以上;其中,第一过热度阈值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
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以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二过热度阈值与第三过热度阈值之间,第二过热度阈值在第三过热度阈值以下,也就是说,第二过热度阈值小于第三过热度阈值。其中,第二过热度阈值和第三过热度阈值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
结合图2所示的空调系统,以空调系统在制热模式下,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或者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为例,空调系统中的冷媒经压缩机排入至E管,该段管路一般设计长度较短,约3-5分钟后,空调系统的高压压力值将上升至空调系统的安全上限值,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随空调系统的高压压力值的升高而增大,同时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迅速升高,故可以将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列入第二预设条件中。
而在第一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空调系统的冷媒将囤积在室内换热器,空调系统的高压压力值、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均将维持在较低水平。与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下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相同的是,空调系统中的冷媒几乎不流动,使得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温度值相近,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外环境温度值相近,故可以将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列入第二预设条件中。
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处于打开状态、空调系统以特殊制热低频运行(室外温度低且室内温度高,如被动房内)时,空调系统处于启动阶段也可能会出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温度值相近,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外环境温度值相近、压缩机做功少、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降低、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降低的情况。经试验确认,第一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第二截止处于关闭状态和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第二截止处于关闭状态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第一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下的排气过热度、空调系统以特殊制热低频运行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其中在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或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均处于关闭状态时,在空调系统运行3分钟左右,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会达到较高水平。为了避免类似工况导致空调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出现误报,将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列入第二预设条件中,将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和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第三预设条件和第四预设条件中。
综上,若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则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S102、在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
可以理解的,在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空调系统中冷媒停止流动,室内换热器与室外换热器无法完成换热。所以在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压缩机继续工作的情况下,压缩机将会积蓄热量,导致温度升高,压缩机内部线圈因高温退磁,空调系统内局部压力上升,有造成事故的隐患。所以在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的同时,控制器还可以控制室外风机和室内风机停止工作。
基于图5所示的实施例至少带来以下有益效果:针对目前无法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进行自动识别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通过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来识别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并在识别出空调系统的任一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避免因截止装置漏开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实现了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的状态的自动化识别的同时,提高了空调系统的安全性和空调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如图8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201、在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
由上述图2中对于线控器的描述可知,线控器包括显示器。
可以理解的,在控制器确定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为了使用户及时获知到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在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控制器还可以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以使得线控器的显示器显示告警信息,告警信息用于指示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
示例性的,告警信息的内容可以是“截止阀异常!”。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对于控制器发出告警信息的形式不作限制。在一些实施例中,空调系统还包括语音提示装置,在控制器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控制器还可以控制语音提示装置播放上述告警信息,以提示用户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
上述实施例着重介绍了控制器如何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判断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异常状态的描述以及在确定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后的描述,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控制器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同时,如图9所示,该方法还包括以下步骤:
S301、记录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
在一些实施例中,为了避免由于用户忽略线控器上的显示器显示的告警信息,未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作出相应处理而造成危险情况的发生,在控制器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时,控制器还可以记录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并将记录到的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存储至存储器中。
S302、在检测到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锁定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
可以理解的,在检测到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代表控制器已多次向线控器发送用于提示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的告警信息,且用户未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作出相关处理。为了避免由于用户忽略告警信息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控制器在检测到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锁定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其中,预设次数可以是空调系统出厂时预先设定的,例如预设次数为3次。也就是控制器在检测到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3次时,锁定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检修信息用于指示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进行检修。
示例性的,检修信息的内容可以是“请对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进行检修。”。
应理解,在控制器锁定空调系统之后,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启动,避免了由于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漏开而导致危险情况的发生。且在锁定空调系统后,用户再次使用空调系统时,由于空调系统无法正常启动,用户会通过线控器来查看空调系统的工作状态,进而会注意到线控器的显示器上显示的检修信息,进而根据检修信息有针对性的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进行处理,提升了对空调系统的检修效率。
下面结合一种具体的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进行举例说明,图10所示为本申请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的整体流程示意图。
如图10所示,在空调系统开机后,在空调系统发出告警信息的次数N等于0的情况下,若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制除湿模式,则根据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是否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第一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一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一预设电流值以下、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二预设差值以下,若不满足上述第一预设条件中的任一项,则在空调系统运行10秒后,再次获取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以此来确定空调系统的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同样的,在若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则根据空调系统的运参数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也即确定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二频率阈值以上、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二预设电流值以下、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温度差值在第三预设差值以下以及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四预设差值以下。若不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中的任一项,则在空调系统运行10秒后再次获取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以此来确定是否满足第二预设条件。
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则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如图1所示,第三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和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一过热度阈值以上。若不满足第三预设条件中的任一项,则在空调系统运行10秒后再次获取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以此来确定是否满足第三预设条件。
第四预设条件包括: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以下、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二过热度阈值与第三过热度阈值之间。若不满足第四预设条件中的任一项,则在空调系统运行10秒后再次获取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以此来确定是否满足第四预设条件。
在确定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或者在确定满足第二预设条件、且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空调系统的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进而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并记录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在检测到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大于预设次数(例如3次)的情况下,锁定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待安装人员确认截止装置的状态后,重新上电开机即可恢复空调系统状态。
其中,图10中△Tn为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Tw|为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N为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Tn为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DSH为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
可以看出,上述主要从方法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功能,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模块及算法步骤,本申请实施例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控制器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控制器的硬件结构示意图,如图11所示,该控制器3000包括处理器3001,可选的,还包括与处理器3001连接的存储器3002和通信接口3003。处理器3001、存储器3002和通信接口3003通过总线3004连接。
处理器3001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用处理器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微处理器、微控制器、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它们的任意组合。处理器3001还可以是其它任意具有处理功能的装置,例如电路、器件或软件模块。处理器3001也可以包括多个CPU,并且处理器3001可以是一个单核(single-CPU)处理器,也可以是多核(multi-CPU)处理器。这里的处理器可以指一个或多个设备、电路或用于处理数据(例如计算机程序指令)的处理核。
存储器3002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或可存储静态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静态存储设备、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者可存储信息和指令的其他类型的动态存储设备,也可以是电可擦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EEPROM)、只读光盘(compact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或其他光盘存储、光碟存储(包括压缩光碟、激光碟、光碟、数字通用光碟、蓝光光碟等)、磁盘存储介质或者其他磁存储设备、或者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任何限制。存储器3002可以是独立存在,也可以和处理器3001集成在一起。其中,存储器3002中可以包含计算机程序代码。处理器3001用于执行存储器3002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代码,从而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故障定位方法。
通信接口3003可以用于与其他设备或通信网络通信(如以太网,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无线局域网(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s,WLAN)等)。通信接口3003可以是模块、电路、收发器或者任何能够实现通信的装置。
总线30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 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 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总线3004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1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当计算机执行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直接加载到存储器中,并含有软件代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经由计算机载入并执行后能够实现上述实施例提供的空调系统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意识到,在上述一个或多个示例中,本申请所描述的功能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或它们的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将这些功能存储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中或者作为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一个或多个指令或代码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介质包括计算机存储介质和通信介质,其中通信介质包括便于从一个地方向另一个地方传送计算机程序的任何介质。存储介质可以是通用或专用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8)

1.一种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用于将低温低压的冷媒气体压缩成高温高压的冷媒气体并排至冷凝器;
室外换热器和室内换热器,一个作为冷凝器进行工作,另一个作为蒸发器进行工作;
四通阀,用于通过改变冷媒在系统管路内的流向来实现所述空调系统的制冷、制热之间的相互转换;
冷媒循环回路,使冷媒在所述压缩机、所述四通阀、所述室外换热器和所述室内换热器组成回路中进行循环;
第一截止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外换热器与所述室内换热器之间的第一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中流经冷媒的连通与截断;
第二截止装置,设置于所述室内换热器与所述四通阀之间的第二管路上,用于控制所述第二管路中流经冷媒的连通与截断;
控制器,用于指示所述空调系统执行控制指令;
第一温度传感器,设置于所述压缩机的排气口处,用于检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
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盘管的温度值;
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外环境温度值;
第四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盘管的温度值;
第五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室内环境温度值;
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运行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所述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或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
在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
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时,具体被配置为:
若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一频率阈值以上、所述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一预设电流值以下、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差值以下以及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二预设差值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时,具体被配置为:
若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二频率阈值以上、所述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二预设电流值以下、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三预设差值以下以及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四预设差值以下;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和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一过热度阈值以上;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以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二过热度阈值与第三过热度阈值之间,所述第二过热度阈值在所述第三过热度阈值以下。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系统还包括:
线控器,所述线控器包括显示器;
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向所述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以使得所述线控器的显示器显示所述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调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被配置为:
记录向所述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
在检测到向所述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锁定所述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所述检修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进行检修。
5.一种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上述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系统,所述方法包括:
在所述空调系统处于运行状态时,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包括以下参数中的至少一项: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和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其中,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为所述压缩机的排气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或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
在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时,控制压缩机停止工作;
其中,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包括:
若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冷模式或除湿模式,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的情况下,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所述第一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一频率阈值以上、所述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一预设电流值以下、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一预设差值以下以及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二预设差值以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空调系统的运行参数,确定第一截止装置和/或第二截止装置是否处于关闭状态,包括:
若所述空调系统处于制热模式,在满足第二预设条件的情况下,若满足第三预设条件或第四预设条件,则确定所述第一截止装置和/或所述第二截止装置处于关闭状态;
所述第二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频率在第二频率阈值以上、所述压缩机的工作电流值在第二预设电流值以下、所述室内盘管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内环境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在第三预设差值以下以及所述室外环境的温度值与所述室外盘管的温度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在第四预设差值以下;
所述第三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一预设时长以下和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一过热度阈值以上;
所述第四预设条件包括:所述压缩机的运行时长在第二预设时长以下、所述压缩机的排气过热度在第二过热度阈值与第三过热度阈值之间,所述第二过热度阈值在所述第三过热度阈值以下。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控制所述压缩机停止工作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向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以使得所述线控器的显示器显示所述告警信息,所述告警信息用于指示所述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处于异常状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记录向所述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
在检测到向所述线控器发送告警信息的次数达到预设次数时,锁定所述空调系统,并发出检修信息,所述检修信息用于指示对所述空调系统的截止装置进行检修。
CN202211501134.2A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Active CN11589996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1134.2A CN115899960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01134.2A CN115899960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9960A CN115899960A (zh) 2023-04-04
CN115899960B true CN115899960B (zh) 2024-12-10

Family

ID=864744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01134.2A Active CN115899960B (zh) 2022-11-28 2022-11-28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99960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93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3108422A (zh) * 2021-05-21 2021-07-13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空调机组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25667A (zh) * 2022-06-30 2022-11-1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58627B2 (ja) * 2009-02-27 2013-08-07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04879966A (zh) * 2015-04-29 2015-09-02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变频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6604051B2 (ja) * 2015-06-26 2019-11-13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システム
JP2019184150A (ja) * 2018-04-09 2019-10-24 ダイキン工業株式会社 空気調和機
CN111425996B (zh) * 2020-02-26 2022-11-22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空调的控制方法
CN114413425A (zh) * 2021-12-20 2022-04-29 青岛海尔空调电子有限公司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空调器、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410936A (zh) * 2019-07-23 2019-11-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联机系统故障检测方法、装置及多联机系统
CN113108422A (zh) * 2021-05-21 2021-07-13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空调控制方法、系统、空调机组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5325667A (zh) * 2022-06-30 2022-11-11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99960A (zh) 2023-04-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378316B2 (en) Diagnostic mode of operation to detect refrigerant leaks in a refrigeration circuit
US8015834B2 (en) Rotation speed control device, air conditioner, and rotation speed control method
EP3712533B1 (en) Air conditioner
EP3663681B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CN115654582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550573B1 (ko) 냉동 장치
JP2013204871A (ja) 空気調和機
EP2863150B1 (en) Refrigeration device
US12123605B2 (en) Sensor system for leak detection and management in heating, ventilating, and air conditioning (HVAC) systems
US20220082286A1 (en) Control system for an hvac system
CN113757945B (zh) 空调器控制方法、装置、空调器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5751488A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5899960B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控制方法
EP0802377B1 (en) Air conditioner
CN113124541A (zh) 膨胀阀反接的判断方法、装置、控制器及空调
CN114576798B (zh) 一种多联机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KR101485848B1 (ko) 멀티형 공기조화기의 제어방법
US20060207273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over-load cooling operation of air conditioner
JP2002162126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5654775A (zh) 一种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21923713U (zh) 一种空调系统
CN118564981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JP2020034250A (ja) 冷凍サイクル装置
CN118564998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CN118564999A (zh) 一种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