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82200A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天线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82200A CN115882200A CN202111131870.9A CN202111131870A CN115882200A CN 115882200 A CN115882200 A CN 115882200A CN 202111131870 A CN202111131870 A CN 202111131870A CN 115882200 A CN115882200 A CN 11588220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tenna
- radiator
- feeding
- feed
- branch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1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 H01Q1/22—Supports; Mounting means by structural association with other equipment or articles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36—Structural form of radiating elements, e.g. cone, spiral, umbrella; Particular materials used therewith
-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1/00—Details of, or arrangements associated with, antennas
- H01Q1/50—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antennas with earthing switches, lead-in devices or lightning protectors
Landscapes
- Support Of A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其中,天线包括天线组件及与天线组件连接的馈电组件;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单元、第二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辐射体、分别与第一辐射体连接的第一接地枝节及第一馈电枝节;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辐射体、分别与第二辐射体连接的第二接地枝节及第二馈电枝节;馈电组件包括馈电臂、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其中,馈电臂与第一辐射体及第二辐射体间隔设置,并与第一馈电枝节及第二馈电枝节分别连接;第一辐射体和第二辐射体之间形成有间隔区,第一馈电点对应间隔区设置于馈电臂,第二馈电点设置于馈电臂与第一馈电枝节或与第二馈电枝节连接的一端。本发明所提供的天线具有良好的MIMO性能。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天线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5G技术的发展,通过采用多输入多输出系统(英文全称: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简写:MIMO)天线技术可以有效地提高终端设备的数据传输能力,然而现有的5G终端设备体积越来越小,天线的布局变得越来越难,在狭小的空间布局多个天线会使得天线的MIMO性能恶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旨在有效提高天线的MIMO性能。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天线,包括:
天线组件及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的馈电组件;
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间隔设置的第二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辐射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连接的第一接地枝节及第一馈电枝节;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辐射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连接的第二接地枝节及第二馈电枝节;
所述馈电组件包括馈电臂、及设置于所述馈电臂的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
其中,所述馈电臂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馈电枝节及所述第二馈电枝节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形成有间隔区,所述第一馈电点对应所述间隔区设置于所述馈电臂,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于所述馈电臂与所述第一馈电枝节或与所述第二馈电枝节连接的一端;
当外部信号经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所述天线时,所述外部信号均经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向外辐射。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区与所述馈电臂延伸长度的中心区相对应。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馈电臂的延伸长度是所述天线谐振波长的奇数倍。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为所述馈电臂的延伸长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为所述天线的谐振波长的1/2。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从所述第一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当从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同。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从所述第一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流强度小于0.5A,并且当从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馈电点的电流强度小于0.5A。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当从所述第一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流强度为0A,并且当从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馈电点的电流强度为0A。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接地枝节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远离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一端;
所述第二接地枝节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体远离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馈电枝节和所述第一接地枝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馈电枝节和所述第二接地枝节间隔设置。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的天线,包括天线组件和与天线组件连接的馈电组件,其中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单元和第二天线单元,第一天线单元的第一辐射体和第二天线单元的第二辐射体既能够作为独立的辐射体进行单独辐射,又可以作为共同辐射体进行辐射,使得天线具有良好的辐射性能,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可以有效简化天线的布局,减少天线布局的空间,而且可以有效地提高天线的MIMO性能。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所述的天线。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天线支架,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天线支架。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供电电池,所述天线安装于所述供电电池壳体的外表面。
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的电子设备,由于包括了第一方面的天线,因而电子设备具有良好的MIMO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从第一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从第二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的电流流向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简化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0、天线;
11、天线组件;110、间隔区;
111、第一天线单元;1111、第一辐射体;1112、第一接地枝节;1113、第一馈电枝节;
112、第二天线单元;1121、第二辐射体;1122、第二接地枝节;1123、第二馈电枝节;
12、馈电组件;121、馈电臂;122、第一馈电点;123、第二馈电点;
S1、第一传输路径;
S2、第二传输路径;
S3、第三传输路径;
S4、第四传输路径;
20、电子设备;201、设备主体;202、供电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附图中所示的流程图仅是示例说明,不是必须包括所有的内容和操作/步骤,也不是必须按所描述的顺序执行。例如,有的操作/步骤还可以分解、组合或部分合并,因此实际执行的顺序有可能根据实际情况改变。
应当理解,在此本发明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仅仅是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并不意在限制本发明。如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那样,除非上下文清楚地指明其它情况,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及“该”意在包括复数形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作详细说明。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下述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参阅图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天线10包括天线组件11和馈电组件12,其中,馈电组件12与天线组件11连接,以实现向天线组件11中馈入信号。
具体地,天线组件11包括第一天线单元111、第二天线单元112,其中,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间隔设置。第一天线单元111包括第一辐射体1111、第一接地枝节1112和第一馈电枝节1113;其中,第一接地枝节1112和第一馈电枝节1113分别与第一辐射体1111连接。第二天线单元112包括第二辐射体1121、第二接地枝节1122和第二馈电枝节1123;其中,第二辐射体1121和第二馈电枝节1123分别与第二辐射体1121连接。馈电组件12包括馈电臂121、第一馈电点122和第二馈电点123;其中,第一馈电点122和第二馈电点123分别设置于馈电臂121,第一馈电点122和第二馈电点123之间具有间距。馈电臂121与第一辐射体1111及第二辐射体1121间隔设置,并与第一馈电枝节1113及所二馈电枝节分别连接。第一辐射体1111和第二辐射体1121之间形成有间隔区110,第一馈电点122对应间隔区110设置于馈电臂121,第二馈电点123设置于馈电臂121与第一馈电枝节1113或与第二馈电枝节1123连接的一端。当外部信号经第一馈电点122或第二馈电点123输入天线10时,外部信号均经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向外辐射。本发明实施例的天线10中,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具有相似的结构,在相同的谐振频段下工作,通过馈电组件12以及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的结构设计,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具有良好的隔离度,无论是从第一馈电点122馈电还是从第二馈电点123馈电,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都参与工作,第一天线单元111的方向图和第二天线单元112的方向图互补,且第一辐射体1111和第二辐射体1121均向外辐射信号,从而可以在保证天线10具有良好的MIMO性能;此外,由于第一辐射体1111和第二辐射体1121实现共用,因此能节省天线10占据的空间,从而为其他零部件的布局提供更多的空间。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间隔区110与馈电臂121延伸长度的中心区相对应。间隔区110和馈电臂121的位置关系,可以实现第一天线单元111中的第一辐射体1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中的第二辐射体1121的共用,从而可以在保证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的隔离度的前提下,有效地提升天线10的辐射性能。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馈电臂121的延伸长度是天线10谐振波长的奇数倍,即:L=(2n-1)λ,其中,L为馈电臂121的延伸长度;n为正整数,如1或2或3或4等;λ为天线10的谐振波长。这样的结构设计,当从第一馈电点122输入外部信号时,外部信号在天线10中具有第一传输路径S1和第二传输路径S2,其中,第一传输路径S1的长度为外部信号自第一馈电点122传输至第一辐射体1111靠近第二辐射体1121的端部所经过的路程,第二传输路径S2的长度为外部信号自第一馈电点122传输至第二辐射体1121靠近第一辐射体1111的端部所经过的路程,那么,第一传输路径S1的长度和第二传输路径S2的长度相同,此时,可以实现第一辐射体1111中的电流方向和第二辐射体1121中的电流方向相反。当从第二馈电点123输入外部信号时,外部信号在天线10中具有第三传输路径S3和第四传输路径S4,其中,第三传输路径S3的长度为外部信号自第二馈电点123经馈电臂121传输至第一辐射体1111靠近第二辐射体1121的端部所经过的路程,第四传输路径S4的长度为自第二馈电点123传输至第二辐射体1121靠近第一辐射体1111的端部所经过的路程;或者,第三传输路径S3的长度为外部信号自第二馈电点123经馈电臂121传输至第二辐射体1121靠近第一辐射体1111的端部所经过的路程,第四传输路径S4的长度为自第二馈电点123传输至第一辐射体1111靠近第二辐射体1121的端部所经过的路程,由于第三传输路径S3要经过整个馈电臂121的延伸长度,而馈电臂121的延伸长度设计为天线10谐振波长的奇数倍,所以此时第一辐射体1111的电流方向和第二辐射体1121的电流方向相同,如此得到的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的方向图互补,可以保证天线10的MIMO性能。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天线10的谐振频段包括B41、N78、N79中的任一种,例如,B41频段包括2500M-2690M;N78频段包括3400MHz-3700MHz;N79频段包括4900MHz-5000MHz。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馈电点122和第二馈电点123之间的路径长度为馈电臂121的延伸长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即:D=2/5L~3/5L,其中,D为第一馈电点122和第二馈电点123之间的路径长度,L为馈电臂121的延伸长度。将第一馈电点122和第二馈电点123两者的路径长度设置为馈电臂121的延伸长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时,当从第一馈电点122输入外部信号时,第二馈电点123的电流强度小于0.5A,并且当从第二馈电点123输入外部信号时,第一馈电点122的电流强度小于0.5A,天线10表现出较小的耦合量,从而使得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之间具有较好的隔离度。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馈电点122和第二馈电点123之间的路径长度为天线10谐振波长的1/2,这样的结构设计,当第一馈电点122输入外部信号时,第二馈电点123的电流强度为0A,并且当从第二馈电点123输入外部信号时,第一馈电点122的电流强度为0A,无论从第一馈电点122还是从第二馈电点123输入外部信号,都能够使得天线10的耦合量最小,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之间的隔离度达到优异的状态。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隔离度达到-28dB以上,相对于现有的天线,隔离度的提高可以达到18dB以上。
请参阅图2和图3,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当从第一馈电点122输入外部信号时,第一辐射体1111中的电流方向和第二辐射体1121中的电流方向相反;而当从第二馈电点123输入外部信号时,第一辐射体1111中的电流方向和第二辐射体1121中的电流方向相同。这样的电流方向分布,保证第一天线单元111的方向图和第二天线单元112的方向图互补,从而使得天线10具有良好的MIMO性能。
请参阅图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接地枝节1112与第一辐射体1111远离第二辐射体1121的一端连接;第二接地枝节1122与第二辐射体1121远离第一辐射体1111的一端连接。这样的结构设计,不仅方便第一天线单元111和第二天线单元112分别接地,且有利于第一辐射体1111和第二辐射体1121实现共用。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第一馈电枝节1113和第一接地枝节1112间隔设置;同时,第二馈电枝节1123和第二接地枝节1122间隔设置。
请参阅图4,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20,电子设备20包括天线10,其中,天线10的具体结构与前文提供的天线10的结构相同,在此不做赘述。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20还包括设备主体201和天线支架(图中未标示),天线支架与设备主体201连接,天线10安装于天线支架,从而使得天线10安装于设备主体20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20还包括供电电池202,天线10安装于供电电池202的壳体外表面。
请参阅图4,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设备主体201包括印刷电路板(图中未标示),第一接地枝节1112和第二接地枝节1122分别和印刷电路板的接地点连接,从而实现天线10的接地。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电子设备20可以是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穿戴式设备、POS机以及车载电脑等。由于电子设备20使用了上述的天线10,因而具有良好的MIMO性能。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说明书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相关联列出的项中的一个或多个的任何组合以及所有可能组合,并且包括这些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1)
1.一种天线,其特征在于,包括:
天线组件及与所述天线组件连接的馈电组件;
所述天线组件包括第一天线单元、与所述第一天线单元间隔设置的第二天线单元;
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包括第一辐射体、分别与所述第一辐射体连接的第一接地枝节及第一馈电枝节;
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包括第二辐射体、分别与所述第二辐射体连接的第二接地枝节及第二馈电枝节;
所述馈电组件包括馈电臂、第一馈电点和第二馈电点;
其中,所述馈电臂与所述第一辐射体及所述第二辐射体间隔设置,并与所述第一馈电枝节及所述第二馈电枝节分别连接;
所述第一辐射体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之间形成有间隔区,所述第一馈电点对应所述间隔区设置于所述馈电臂,所述第二馈电点设置于所述馈电臂与所述第一馈电枝节或与所述第二馈电枝节连接的一端;
当外部信号经所述第一馈电点或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所述天线时,所述外部信号均经所述第一天线单元和所述第二天线单元向外辐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间隔区与所述馈电臂延伸长度的中心区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馈电臂的延伸长度是所述天线谐振波长的奇数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为所述馈电臂的延伸长度的五分之二至五分之三。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点和所述第二馈电点之间的路径长度为所述天线的谐振波长的1/2。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第一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反;
当从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和所述第二辐射体中的电流方向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第一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流强度小于0.5A,并且当从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馈电点的电流强度小于0.5A。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当从所述第一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二馈电点的电流强度为0A,并且当从所述第二馈电点输入外部信号时,所述第一馈电点的电流强度为0A。
9.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接地枝节连接于所述第一辐射体远离所述第二辐射体的一端;
所述第二接地枝节连接于所述第二辐射体远离所述第一辐射体的一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天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馈电枝节和所述第一接地枝节间隔设置;所述第二馈电枝节和所述第二接地枝节间隔设置。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天线。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1870.9A CN115882200A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PCT/CN2022/100723 WO2023045452A1 (zh) | 2021-09-26 | 2022-06-23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131870.9A CN115882200A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82200A true CN115882200A (zh) | 2023-03-31 |
Family
ID=85719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131870.9A Pending CN115882200A (zh) | 2021-09-26 | 2021-09-26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82200A (zh) |
WO (1) | WO2023045452A1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11405A1 (zh) * | 2023-07-11 | 2025-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通信设备及车辆 |
WO2025035882A1 (zh) * | 2023-08-16 | 2025-02-20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87195B (zh) * | 2012-07-03 | 2015-06-01 | Wistron Neweb Corp | 電子裝置及其多頻天線 |
CN104733861A (zh) * | 2013-12-20 | 2015-06-24 |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 天线结构及具有该天线结构的无线通信装置 |
CN106415929B (zh) * | 2014-05-30 | 2019-11-15 | Agc株式会社 | 多天线以及具备该多天线的无线装置 |
GB201718009D0 (en) * | 2017-10-31 | 2017-12-13 | Smart Antenna Tech Limited | Hybrid closed slot LTE antenna |
CN112531331B (zh) * | 2019-09-18 | 2022-04-12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及终端设备 |
CN112928456B (zh) * | 2021-03-30 | 2023-05-26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及电子设备 |
-
2021
- 2021-09-26 CN CN202111131870.9A patent/CN115882200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6-23 WO PCT/CN2022/100723 patent/WO202304545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5011405A1 (zh) * | 2023-07-11 | 2025-01-16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天线组件、通信设备及车辆 |
WO2025035882A1 (zh) * | 2023-08-16 | 2025-02-20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天线装置和终端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3045452A1 (zh) | 2023-03-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93110B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US7289068B2 (en) | Planar antenna with multiple radiators and notched ground pattern | |
US10879601B2 (en) |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system thereof | |
JP5162012B1 (ja) | アンテナ装置とこのアンテナ装置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 |
US20130050027A1 (en) | Mimo/diversity antenna with high isolation | |
US20140203974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and antenna unit thereof | |
US11245183B2 (en) | Multi-antenna system and mobile terminal | |
TWI612411B (zh) | 電子裝置 | |
US20100149069A1 (en) | Multi band built-in antenna | |
US20130321212A1 (en) | Volumetrically configurable monopole antennas and related methods | |
CN111987432A (zh) | 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
CN115882200A (zh) | 天线和电子设备 | |
EP4220856A1 (en) | Antenna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KR20230011993A (ko) | 전자기기 | |
CN114079164B (zh) | 一种天线和电子设备 | |
CN111987431B (zh) | 天线结构和电子设备 | |
KR102764145B1 (ko) | 안테나 장치 | |
CN114497998B (zh) | 一种天线系统及摄像设备 | |
CN105514571B (zh) | 天线装置和电子设备 | |
WO2020034686A1 (zh) | 天线系统及移动终端 | |
US9019169B2 (en) | Antenna module | |
CN112928469B (zh) | 天线装置及电子设备 | |
CN102214856B (zh) | 平面天线与手持装置 | |
JP7064511B2 (ja) | アンテナモジュール及び端末 | |
CN103427149B (zh) | 天线及电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