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845283A - 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845283A CN115845283A CN202211556589.4A CN202211556589A CN115845283A CN 115845283 A CN115845283 A CN 115845283A CN 202211556589 A CN202211556589 A CN 202211556589A CN 115845283 A CN115845283 A CN 1158452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oxygen
- upper shell
- water
- shell
- pip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Air Humidific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涉及吸氧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的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设有雾化片,所述雾化片的底部设有吸水棉棒,所述吸水棉棒的底部靠近下壳体底部;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内还设有多个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将上壳体空间和柱形槽位于雾化片正下方的空间连通;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主管路。该装置不仅对吸入人体的氧气进行加湿加温,同时还能避免吸氧管内凝结冷凝水,适用于寒冷、干燥高海拔地区医院内或院外吸氧时使用,方便便携,提高了使用者呼吸舒适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吸氧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背景技术
我国高海拔地区幅员辽阔,近年来随着旅游和工作等原因,海拔3000米甚至5000米以上活动人群大幅增加,大规模制氧站及氧气瓶应用逐渐广泛,氧气吸入不但可以缓解高原缺氧造成的各种不适,也是治疗高原病的重要手段。氧气吸入时适当的气体湿化和加温对减少呼吸道刺激非常重要。在低海拔地区,低流量吸氧时没有湿化瓶未尝不可,且人体鼻腔及口腔黏膜对吸入空气有加温加湿作用,无论吸入气体的成分、性质如何,当达到肺泡时,都能被转为接近体温(37℃),相对湿度为百分之百(100%)的气体,避免气道水分和热量的丢失;当高流量氧气吸入时,由于进气量的增加,为了弥补上气道湿化能力,通常会在进气端增加加湿罐。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1921550167.X)公开了一种呼吸科用吸氧加湿加温罐,该装置将加热管安装于机本体内,从而实现对通过机本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但是该装置在高原使用时,当连接吸氧管后,空气通过吸氧管时会与外部的低温空气进行对流换热,使得加热后的空气会在吸氧管内迅速降温,并且会形成大量的冷凝水,影响使用者的呼吸。基于这一点,申请人发明了一种针对高海拔地区的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该装置不仅对吸入人体的氧气进行加湿加温,同时还能避免吸氧管内凝结冷凝水,提高了使用者呼吸舒适度。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包括上壳体和下壳体,所述上壳体和下壳体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的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柱形槽;所述柱形槽内设有雾化片,所述雾化片的底部设有吸水棉棒,所述吸水棉棒的底部靠近下壳体底部;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内还设有多个集水管,所述集水管将上壳体空间和柱形槽位于雾化片正下方的空间连通;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设有主管路,所述主管路远离上壳体的端部设有管路调节机构;
所述上壳体的侧壁上还设有吸氧管,所述吸氧管的端部与上壳体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吸氧管远离上壳体的端部与吸氧头连接;所述上壳体与吸氧管连接位置的开口处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侧壁设有多个用于对固定板支撑的支架,所述固定板上设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远离固定板的端部设有导热丝,所述加热丝和导热丝均位于吸氧管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加热丝与导热丝连接,同时加热丝和导热丝均设置于吸氧管内,这样不仅可以对吸入人体中的氧气加热,同时还能避免吸氧管内产生冷凝水,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将吸水棉棒与雾化片的底部连接,同时将吸水棉棒的底部插入下壳体内的水中,这样通过超声雾化震荡产生雾化气体,达到对吸入的氧气进行加湿的效果;将集水管的一端与隔板上部空间连通,同时另一端与柱形槽位于雾化片正下方的空间连通,这样可以使上壳体空间产生的冷凝水以及补充的水流入到下壳体中。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吸氧管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保温层。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吸氧管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保温层,这样可以减小加热后的氧气的热量散失,使得加热丝的电能消耗减小,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时间。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路调节机构包括球形壳体、旋转球、旋钮、注水管路和注氧管;所述球形壳体同时与注水管路、注氧管和主管路连接;所述注水管路与主管路之间的角度以及主管路与注氧管之间的角度均为90°;所述旋转球内开设有L形通道,所述L形通道的一端与主管路始终保持连通;所述旋转球的侧壁与旋钮固定连接,所述旋钮到球形壳体的球心处的线段与注水管路之间的角度为90°,所述旋钮到球形壳体的球心处的线段与注氧管之间的角度也为9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旋转球中开设L形通道,L形通道的一端与主管路连通,另一端可以注水管路或注氧管连接,这样使用者可以通过旋转旋钮来进行注水和吸氧的调节。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主管路内设有过滤棉。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主管路中安装过滤棉,这样可以对补充的水进行过滤,同时在吸氧过程中,也能对空气进行过滤。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的内侧底面以柱形槽为圆心开设有环形凹槽,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环形凹槽位于上壳体内侧底面的最低处;所述集水管的端部与环形凹槽的底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环形凹槽设置在上壳体底面的最低处,这样可以使补充的液体和冷凝水流入到环形凹槽中,从而达到对液体进行收集的效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上壳体的底面内还设有控制处理器和蓄电池;所述上壳体的外侧壁设有控温器、湿度调节按钮、充电口和开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安装控温器,可以实现对加热丝的加热温度进行调节;安装湿度调节按钮,可以对加湿强度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将加热丝与导热丝连接,同时加热丝和导热丝均设置于吸氧管内,这样不仅可以对吸入人体中的氧气加热,同时还能避免吸氧管内产生冷凝水,提高了使用者的舒适度;
2、将吸水棉棒与雾化片的底部连接,同时将吸水棉棒的底部插入下壳体内的水中,这样通过超声雾化震荡产生雾化气体,达到对吸入的氧气进行加湿的效果;
3、将集水管的一端与隔板上部空间连通,同时另一端与柱形槽位于雾化片正下方的空间连通,这样可以使上壳体空间产生的冷凝水以及补充的水流入到下壳体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的正面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的正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支架和固定板的连接示意图。
图中:1、上壳体;2、吸水棉棒;3、集水管;4、蓄电池;5、控温器;6、吸氧头;7、吸氧管;8、导热丝;9、保温层;10、加热丝;11、固定块;12、支架;13、柱形槽;14、雾化片;15、环形凹槽;16、过滤棉;17、注水管路;18、L形通道;19、旋钮;20、旋转球;21、球形壳体;22、注氧管;23、主管路;24、下壳体;25、控制处理器;26、开关;27、充电口;28、湿度调节按钮;29、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4,上壳体1和下壳体24之间通过螺纹旋紧,本实施例中下壳体容积为500ml;上壳体1底部中心位置开设有上下贯通的柱形槽13;柱形槽13内固定安装有雾化片14,本实施例中,雾化片14为超声波雾化器用的陶瓷雾化片,雾化片14的底部固定连接一个吸水棉棒2,吸水棉棒2的底部靠近下壳体24底部,这样可以使吸水棉棒2的底部始终插入水中;上壳体1底部内还嵌设有4个集水管3,4个集水管3都是以柱形槽13为圆心等弧长分布;如图1所示,集水管3将上壳体1的空间和柱形槽13位于雾化片14正下方的空间连通;上壳体1的的侧壁上连接有主管路23,主管路23远离壳体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管路调节机构;
上壳体1的侧壁上还连接有吸氧管7,在本实施例中,吸氧管7与主管路23分别位于上壳体1的两相对位置,这样可以减小气流的局部阻力损失,提高适用者的舒适度;如图1所示,上壳体1的侧壁固定安装一个中空的固定块11,固定块11中空处为螺纹,固定块11与上壳体1一体成型;吸氧管7的端部外侧是与固定块11中空匹配的螺纹,这样将吸氧管7套接在加热丝10上,同时旋转即可进行固定,使用者使用完成后,可以轻松地更换吸氧管7,二加热丝10和导热丝8可以反复使用;吸氧管7远离上壳体1的端部与吸氧头6连接;如图3所示,壳体1与吸氧管7连接位置的开口处设置一个固定板29,固定板29的侧壁同时与4个支架12连接,4个支架12远离固定板29的端部与通孔的侧壁固定连接;加热丝10远离固定板29的端部固定连接有导热丝8,导热丝8可以增大与空气之间的换热面积,提高了热量的利用率;在本实施例中,加热丝10为螺旋状,可与不同长度规格的吸氧管7配套使用。
本实施例优选的,吸氧管7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保温层9,保温层9用于减小热量的散失,减小了加热丝10的电能消耗,提高了装置的使用时间。
本实施例优选的,管路调节机构包括球形壳体21、旋转球20、旋钮19、注水管路17和注氧管22;如图1所示,球形壳体21同时与注水管路17、注氧管22和主管路23连接;注水管路17与主管路23之间的角度以及主管路23与注氧管22之间的角度均为90°;旋转球20内开设有L形通道18,L形通道18的一端与主管路23始终保持连通;旋转球20的侧壁与旋钮19固定连接,旋钮19到球形壳体21的球心处的线段与注水管路17之间的角度为90°,旋钮19到球形壳体21的球心处的线段与注氧管22之间的角度也为90°。
本实施例优选的,主管路23内安装有过滤棉16,这样实现对补充的液体进行过滤。
本实施例优选的,上壳体1的底部以柱形槽13为圆心开设有环形凹槽15,上壳体1内侧底面倾斜设置,环形凹槽15位于上壳体1顶面的最低处;集水管3的端部与环形凹槽15的底部连接。
本实施例优选的,如图2所示,上壳体的底部内安装有控制处理器25和蓄电池4;壳体1的外侧壁安装有控温器5、湿度调节按钮28、充电口27和开关26,本实施例的电性元器件之间均电性连接;本实施例中,蓄电池4为可充电的锂电池。
工作原理:当使用者向装置中加水时,旋转旋钮19,使L形通道18将注水管路17和主管路23连通,注入的液体进入到壳体1内,并在环形凹槽15内通过集水管3流入到上壳体1的底部内;注水完成后,旋转旋钮19,使L形通道18将注氧管22和主管路23连通,吸水棉棒2将水吸到顶部,此时打开开关26,雾化片14利用电子高频振荡把液体雾化成1um到5um的微小雾粒,然后随着氧气气流进入到吸氧管7内,此时通过控温器5调节加热丝10加热温度,实现对加湿后的气体进行加热,最终加温加湿后的气体进入使用者的肺部;在使用过程中,在上壳体1内产生的水雾部分会凝结形成冷凝水,最终通过环形凹槽15和柱形槽13的作用流回到下壳体24内;加热丝10在吸氧管7内,可以避免在高原低温环境下吸氧管7产生冷凝水。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Claims (6)
1.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包括上壳体(1)和下壳体(24),所述上壳体(1)和下壳体(24)之间可拆卸连接,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的底面中部位置设有上下贯通的柱形槽(13);所述柱形槽(13)内设有雾化片(14),所述雾化片(14)的底部设有吸水棉棒(2),所述吸水棉棒(2)的底部靠近下壳体(24)底部;所述上壳体(1)的底面内还设有多个集水管(3),所述集水管(3)将上壳体(1)空间和柱形槽(13)位于雾化片(14)正下方的空间连通;所述上壳体(1)的侧壁上设有主管路(23),所述主管路(23)远离上壳体(1)的端部设有管路调节机构;
所述上壳体(1)的侧壁上还设有吸氧管(7),所述吸氧管(7)的端部与上壳体(1)的侧壁可拆卸连接,所述吸氧管(7)远离上壳体(1)的端部与吸氧头(6)连接;所述上壳体(1)与吸氧管(7)连接位置的开口处设有固定板(29),所述固定板(29)的侧壁设有多个用于对固定板(29)支撑的支架(12),所述固定板(29)上设有加热丝(10);所述加热丝(10)远离固定板(29)的端部设有导热丝(8),所述加热丝(10)和导热丝(8)均位于吸氧管(7)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吸氧管(7)的外侧壁上固定套设有保温层(9)。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管路调节机构包括球形壳体(21)、旋转球(20)、旋钮(19)、注水管路(17)和注氧管(22);所述球形壳体(21)同时与注水管路(17)、注氧管(22)和主管路(23)连接;所述注水管路(17)与主管路(23)之间的角度以及主管路(23)与注氧管(22)之间的角度均为90°;所述旋转球(20)内开设有L形通道(18),所述L形通道(18)的一端与主管路(23)始终保持连通;所述旋转球(20)的侧壁与旋钮(19)固定连接,所述旋钮(19)到球形壳体(21)的球心处的线段与注水管路(17)之间的角度为90°,所述旋钮(19)到球形壳体(21)的球心处的线段与注氧管(22)之间的角度也为9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主管路(23)内设有过滤棉(1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的内侧底面以柱形槽(13)为圆心开设有环形凹槽(15),所述上壳体(1)的底面倾斜设置,所述环形凹槽(15)位于上壳体(1)内侧底面的最低处;所述集水管(3)的端部与环形凹槽(15)的底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壳体(1)的底面内还设有控制处理器(25)和蓄电池(4);所述上壳体(1)的外侧壁设有控温器(5)、湿度调节按钮(28)、充电口(27)和开关(26)。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56589.4A CN115845283A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56589.4A CN115845283A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845283A true CN115845283A (zh) | 2023-03-28 |
Family
ID=856702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56589.4A Pending CN115845283A (zh) | 2022-12-06 | 2022-12-06 | 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845283A (zh)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12180A (ja) * | 2005-02-03 | 2006-08-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酸素富化機 |
CN109224238A (zh) * | 2018-06-30 | 2019-01-18 |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呼吸支持设备 |
CN209451082U (zh) * | 2018-06-30 | 2019-10-01 |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冷凝水回收装置 |
CN209451083U (zh) * | 2018-06-30 | 2019-10-01 |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加温呼吸管路温度控制系统及呼吸支持设备 |
CN211561430U (zh) * | 2019-12-13 | 2020-09-25 | 江苏科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次性使用小儿用雾化吸入器 |
CN112138259A (zh) * | 2020-10-22 | 2020-12-29 | 广西赛特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加温加湿装置 |
CN217510959U (zh) * | 2021-04-13 | 2022-09-30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一种呼吸科病房用连接头 |
US20220331548A1 (en) * | 2019-09-10 | 2022-10-20 |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xygen delivery in a flow therapy apparatus |
-
2022
- 2022-12-06 CN CN202211556589.4A patent/CN1158452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6212180A (ja) * | 2005-02-03 | 2006-08-17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酸素富化機 |
CN109224238A (zh) * | 2018-06-30 | 2019-01-18 |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呼吸支持设备 |
CN209451082U (zh) * | 2018-06-30 | 2019-10-01 |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冷凝水回收装置 |
CN209451083U (zh) * | 2018-06-30 | 2019-10-01 | 湖南明康中锦医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加温呼吸管路温度控制系统及呼吸支持设备 |
US20220331548A1 (en) * | 2019-09-10 | 2022-10-20 |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xygen delivery in a flow therapy apparatus |
CN211561430U (zh) * | 2019-12-13 | 2020-09-25 | 江苏科智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一次性使用小儿用雾化吸入器 |
CN112138259A (zh) * | 2020-10-22 | 2020-12-29 | 广西赛特赛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呼吸机的加温加湿装置 |
CN217510959U (zh) * | 2021-04-13 | 2022-09-30 | 合肥市第二人民医院 | 一种呼吸科病房用连接头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H03170166A (ja) | 人工呼吸用気体の加熱・加湿装置 | |
CN208130229U (zh) | 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呼吸内科用超声波雾化器 | |
CN115845283A (zh) | 一种高海拔地区便携加温加湿吸氧装置 | |
CN209451099U (zh) | 手持瞬时蒸汽吸入器 | |
CN111134367A (zh) | 一种可加热的手持压缩雾化器 | |
CN209253850U (zh) | 一种雾化器 | |
CN213466426U (zh) | 一种耳鼻喉科专用的鼻腔加湿器 | |
CN109966618A (zh) | 一种医疗用可自动调节的吸氧装置 | |
CN212306802U (zh) | 一种可加热的手持压缩雾化器 | |
CN206566313U (zh) | 一种控温雾化吸入器 | |
CN212369388U (zh) | 一体式雾化吸入治疗仪 | |
CN205698822U (zh) | 一种温度可调的呼吸道超声波湿化装置 | |
CN214912119U (zh) | 一种急诊护理吸氧装置 | |
CN110170099B (zh) | 一种呼吸机用加湿加热系统 | |
CN213220203U (zh) | 一种加温加湿型吸氧装置 | |
CN219983629U (zh) | 一种便携式呼吸机 | |
CN115192847B (zh) | 一种口含式智能恒温湿化器 | |
CN201084880Y (zh) | 湿化吸氧恒温加热装置 | |
CN217366821U (zh) | 一种气管切开患者用湿化雾化器 | |
CN201888974U (zh) | 一种便携式加温加湿助鼻装置 | |
CN206910574U (zh) | 家用制氧机 | |
CN209123097U (zh) | 一种可调节模式的雾化吸入装置 | |
CN206675788U (zh) | 一种医疗呼吸道患者口鼻腔加湿装置 | |
CN214209089U (zh) | 加热式雾化器 | |
CN222641063U (zh) | 一种一体化人工气道温湿化管路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28 |
|
WD01 |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