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811039B -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 Google Patents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11039B
CN115811039B CN202310056050.0A CN202310056050A CN115811039B CN 115811039 B CN115811039 B CN 115811039B CN 202310056050 A CN202310056050 A CN 202310056050A CN 115811039 B CN115811039 B CN 11581103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latching
latching relay
terminal
bus
positi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5605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11039A (zh
Inventor
马道停
张金磊
刘涛
张士伟
曹博浩
陆忠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onglian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onglian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onglian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filed Critical Yonglian Technology Changsh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31005605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11039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110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03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110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1103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60Other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with 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effect
    • Y02T10/70Energy storage systems for electromobility, e.g. batteries

Landscapes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包括: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印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母线进线端子、母线并机端子、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和母线端子出线区,母线进线端子外接充电模块;母线进线端子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的正进线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母线进线端子的负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的负进线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每对磁保持继电器均包括第一磁保持继电器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第一磁保持继电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连接,第一磁保持继电器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母线端子出线区。本公开提出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可以简化接线,使直流充电桩主柜的体积大大减小。

Description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充电桩充电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及电动汽车的普及,大功率直流充电桩的需求也越来越多。目前直流充电桩的功率越来越大,充电速率越来越快的同时,也伴随着充电桩体积越来越大、充电控制越来越复杂、生产维护越来越繁琐的问题。假设充电桩有m条充电枪,则需要有n=m(m-1)/2个功率分配的直流接触器,对应的最少需要(2n+2)条控制和反馈检测线缆。这就导致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主柜中,用来控制功率分配的直流接触器的电气连接线占据了整个主柜的一半的体积,且随着充电枪数的增加,整个功率分配控制部分,包括直流母排、直流接触器控制线、直流接触器反馈线等部分的接线越来越繁琐。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提出的至少一个技术问题,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
印制电路板上集成有母线进线端子、母线并机端子、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和母线端子出线区,母线进线端子外接充电模块;
母线进线端子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的正进线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母线进线端子的负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的负进线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线;
每对磁保持继电器均包括第一磁保持继电器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第一磁保持继电器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连接,第一磁保持继电器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母线端子出线区。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母线进线端子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的负进线端位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边,母线并机端子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的负进线端位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母线端子出线区包括母线端子正出线区和母线端子负出线区;
母线端子正出线区包括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一磁保持继电器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
母线端子负出线区包括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位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三边,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位于印制电路板的第四边,第三边与第四边相对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印制电路板上还集成有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和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
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位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一边,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位于印制电路板的第二边,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分别与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和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位于母线进线端子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的负进线端之间;
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位于母线并机端子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的负进线端之间;
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分布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包含电源电路、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
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分别与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
微控制电路分别与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数量,或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的数量,均与第一磁保持继电器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的数量之和相等。
第二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充电桩控制器,上述充电桩控制器设置有上述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
第三方面,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充电桩,上述充电桩配置有上述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而非限制本公开。
实施本公开,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1,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有母线进线端子11、母线并机端子12、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和母线端子出线区14,母线进线端子11外接充电模块;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线;每对磁保持继电器13均包括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连接,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母线端子出线区14。
本公开通过能够板载的磁保持继电器代替直流接触器,并将磁保持继电器按分配方案排布在印制电路板上,使得整个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体积,在满足安规要求的条件下更紧凑;通过将控制电路放在印制电路板上,体积更优,性能更优,控制更方便,并且将磁保持继电器的公共端子集中到印制电路板的一端,便于充电枪接线,使得不同充电枪数量的主柜更易并机,方便扩展。
根据下面参考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其它特征及方面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和优点,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并不构成对本公开的不当限定。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示意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实施方式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说明书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说明书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说明书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服务器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以下将参考附图详细说明本公开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和方面。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功能相同或相似的元件。尽管在附图中示出了实施例的各种方面,但是除非特别指出,不必按比例绘制附图。在这里专用的词“示例性”意为“用作例子、实施例或说明性”。这里作为“示例性”所说明的任何实施例不必解释为优于或好于其它实施例。
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术语“至少一种”表示多种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中的至少两种的任意组合,例如,包括A、B、C中的至少一种,可以表示包括从A、B和C构成的集合中选择的任意一个或多个元素。
另外,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公开,在下文的具体实施方式中给出了众多的具体细节。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没有某些具体细节,本公开同样可以实施。在一些实例中,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熟知的方法、手段、元件和电路未作详细描述,以便于凸显本公开的主旨。
相关技术中,控制功率分配往往直接采用直流接触器,在大功率直流充电桩主柜中,用来控制功率分配的直流接触器的电气连接线占据了整个主柜的一半的体积,整个功率分配控制部分的接线涉及到直流母排、直流接触器控制线、直流接触器反馈线,且随着充电枪数的增加,假设充电桩有m条充电枪,则有n=m(m-1)/2个功率分配的直流接触器,则对应的最少需要(2n+2)条控制和反馈检测线缆。因此,直流母排、直流接触器控制线、直流接触器反馈线的连接越来越繁琐,也伴随着充电桩体积越来越大、充电控制越来越复杂、生产维护越来越繁琐的问题。
为了减少连接线,缩小体积,优化主柜的空间使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
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1
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有母线进线端子11、母线并机端子12、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和母线端子出线区14,母线进线端子11外接充电模块。
本公开实施例中,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母线进线端子11外接充电模块,用于为充电枪提供电能;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母线并机端子12用于并接下一块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母线进线端子11’,为下一块功率分配控制电路上连接的充电枪提供电能;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充电枪通断,每对磁保持继电器13分别连接一个充电枪的正负极;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母线端子出线区14用于连接充电枪。
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线。
本公开实施例中,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相连,二者间通过第一连接线直接连接;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相连,二者间通过第二连接线直接连接。可选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可以是铜导线。
每对磁保持继电器13均包括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连接,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连接,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母线端子出线区14。
本公开实施例中,磁保持继电器选用板载直流磁保持继电器,每对磁保持继电器13包括2个磁保持继电器,即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连接,即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相连,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连接,即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相连,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母线端子出线区14,实现对充电枪的控制。
本公开实施例中,磁保持继电器其触点开、合状态由永久磁铁所产生的磁力所保持。当继电器的触点需要开或合状态时,只需要用正(反)直流脉冲电压激励线圈,继电器在瞬间就完成了开与合的状态转换。通常触点处于保持状态时,线圈不需要继续通电,仅靠永久磁铁的磁力就能维持继电器的状态不变。
上述实施例通过能够板载的磁保持继电器代替直流接触器,并将磁保持继电器按分配方案排布在印制电路板上,使得整个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体积,在满足安规要求的条件下更紧凑;通过将控制电路放在印制电路板上,体积更优,性能更优,控制更方便,并且将磁保持继电器的公共端子集中到印制电路板的一端,便于充电枪接线,使得不同充电枪数量的主柜更易并机,方便扩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接充电模块的正极,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接充电模块的负极,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依次排列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以便于充电模块接入;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接其他功率控制电路的母线并机端子的正进线端,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接其他功率控制电路的母线并机端子的负进线端,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依次排列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以便于与其他功率控制电路更加方便的并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平行设置。
基于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负进线端设置为依次排列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能够便于充电模块的接入,简化充电模块与功率控制电路之间的连线;通过将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负进线端设置为依次排列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能够便于与其他功率控制模块的并接,方便并机拓展。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母线端子出线区14包括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和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
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包括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
本公开实施例中,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设置有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各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一字排列,用于连接充电枪的正极,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来自第一连接线的电信号,经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被传输到充电枪的正极。
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包括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
本公开实施例中,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设置有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各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一字排列,用于连接充电枪的负极,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来自第二连接线的电信号,经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和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被传输到充电枪的负极。
基于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在印制电路板1上规划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和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实现了对母线端子出线功能的区域划分,防止接线时出现线路混乱;且母线端子出线区中各磁保持继电器的端子布局合理,便于连接,便于后续维护修理工作。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三边,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四边,第三边与第四边相对设置。
本公开实施例中,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一字排列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三边,与第三边平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一字排列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四边,与第四边平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边与第三边相平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与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相平行,第三边与第一边相接且互相垂直,第四边与第二边相接且互相垂直。
基于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一字排列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三边,能够使各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在与充电枪接线时互不干扰,使各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与充电枪的接线更加整洁;通过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一字排列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四边,能够使各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在与充电枪接线时互不干扰,使各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与充电枪的接线更加整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印制电路板1上还集成有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和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
本公开实施例中,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外接为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供电的电源及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线,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用于并接其他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用于控制此块印制电路板1集成的磁保持继电器。
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分别与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和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设置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位于同一边,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位于同一边。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与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连接,为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连接的其他功率分配控制电路中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供电及提供通信服务,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还与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连接,为本功率分配控制电路中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供电及提供通信服务。
基于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将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设置在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的同一边,能够将整个印制电路板上的进线部分全部集成在同一边,便于进线时的接线操作;通过将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设置在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的同一边,能够将整个印制电路板上的并线部分全部集成在同一边,便于并线时的接线操作;通过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能够将磁保持继电器的使用及控制分开,实现了分区划分。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位于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之间;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位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之间;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分布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
本公开实施例中,由印制电路板1的第三边向第四边的方向,在第一边上分别一字排列着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3个端子,在第二边上分别一字排列着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设置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因此,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能够在不影响磁保持继电器使用的基础上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的接通和关断。
基于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设置于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负进线端之间,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设置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负进线端之间以及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设置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将整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及其供电设置在印制电路板1的中部,在满足控制需求的基础上,不影响印制电路板1其他部件的使用。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包含电源电路、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
本公开实施例中,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包含电源电路,用于印制电路板1内部所有电路的供电;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和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分别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以及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检测;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的接通关断;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通信电路,用于印制电路板1与充电主控制器通信,可选的,通信电路与充电主控制器的通信方式包含且不仅限于RS485/CAN等通信方式。
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与电源电路连接,电源电路分别与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通过与电源电路连接,为电源电路提供电能来源,可选的,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外接的电源电压可以是12V或24V,电源电路将电压转化为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所需的电压等级,为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供电。
微控制电路分别与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中,微控制电路通过与通信电路连接,控制印制电路板1与充电桩主控制器之间进行通信,例如,根据充电桩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调节磁保持继电器的通断;微控制电路通过与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微控制电路通过与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检测;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的接通关断;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
基于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与电源电路连接,实现了对印制电路板1内部电路的供电;通过电源电路分别与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为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内部的各电路提供了统一的电源;通过微控制电路分别与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实现了对通信、控制、检测的统一调度。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上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还设置有指示电路,上述指示电路由至少一个指示灯组成,每个磁保持继电器对应设置一个指示灯,在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指示灯亮;在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时,指示灯灭。通过观察指示灯的亮灭情况,可以清楚地确定磁保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每一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数量,或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的数量,均与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数量之和相等。
本公开实施例中,每一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均能控制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且单独完成控制过程。每个磁保持继电器,都有其对应的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若磁保持继电器的对数为k对,则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数量为2k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的数量为2k个。
基于上述可知,本公开实施例通过每一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实现了对每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单独控制,使各个磁保持继电器的接通关断互不影响;通过针对每个磁保持继电器均对应设置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能够满足单独控制及检测需求,出故障时,也能够快速找出故障继电器,便于检修。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1。
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母线进线端子11外接充电模块,用于为充电枪提供电能;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母线并机端子12用于并接下一块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母线进线端子11’,为下一块功率分配控制电路上连接的充电枪提供电能;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用于控制至少一个充电枪通断,每对磁保持继电器13分别连接一个充电枪的正负极;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母线端子出线区14用于连接充电枪。
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相连,二者间通过第一连接线直接连接;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相连,二者间通过第二连接线直接连接。可选的,第一连接线、第二连接线可以是铜导线。
磁保持继电器选用板载直流磁保持继电器,每对磁保持继电器13包括2个磁保持继电器,即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一端与第一连接线连接,即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相连,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一端与第二连接线连接,即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相连,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母线端子出线区14,实现对充电枪的控制。
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接充电模块的正极,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接充电模块的负极,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依次排列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以便于充电模块接入;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接其他功率控制电路的母线并机端子的正进线端,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接其他功率控制电路的母线并机端子的负进线端,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依次排列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以便于与其他功率控制电路更加方便的并接,第一边和第二边相对平行设置。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母线端子出线区14包括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和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
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设置有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各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一字排列,用于连接充电枪的正极,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来自第一连接线的电信号,经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被传输到充电枪的正极。
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设置有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各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一字排列,用于连接充电枪的负极,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的数量与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来自第二连接线的电信号,经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和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被传输到充电枪的负极。
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一字排列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三边,与第三边平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一字排列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四边,与第四边平行。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第三边与第三边相平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与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相平行,第三边与第一边相接且互相垂直,第四边与第二边相接且互相垂直。
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外接为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供电的电源及提供通信服务的通信线,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用于并接其他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用于控制此块印制电路板1集成的磁保持继电器。
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设置在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位于同一边,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位于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位于同一边。
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与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连接,为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连接的其他功率分配控制电路中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供电及提供通信服务,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还与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连接,为本功率分配控制电路中的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供电及提供通信服务。
由印制电路板1的第三边向第四边的方向,在第一边上分别一字排列着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3个端子,在第二边上分别一字排列着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设置于第一连接线和第二连接线之间,因此,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能够在不影响磁保持继电器使用的基础上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的接通和关断。
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包含电源电路,用于印制电路板1内部所有电路的供电;微控制电路,用于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和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分别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以及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检测;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的接通关断;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通信电路,用于印制电路板1与充电主控制器通信,通信电路与充电主控制器的通信方式包含且不仅限于RS485/CAN等通信方式。
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通过与电源电路连接,为电源电路提供电能来源,可选的,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外接的电源电压可以是12V或24V,电源电路将电压转化为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所需的电压等级,为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供电。
微控制电路通过与通信电路连接,控制印制电路板1与充电桩主控制器之间进行通信,例如,根据充电桩主控制器的控制指令调节磁保持继电器的通断;微控制电路通过与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连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微控制电路通过与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完成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检测;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电路,用于通过控制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以控制磁保持继电器触点的接通关断;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用于检测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
上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还设置有指示电路,上述指示电路由至少一个指示灯组成,每个磁保持继电器对应设置一个指示灯,在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闭合时,指示灯亮;在磁保持继电器的触点断开时,指示灯灭。通过观察指示灯的亮灭情况,可以清楚地确定磁保持继电器的工作状态。
每一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均能控制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且单独完成控制过程。每个磁保持继电器,都有其对应的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若磁保持继电器的对数为k对,则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数量为2k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的数量为2k个。
整块印制电路板1上的各部件以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所在直线为中心线对称设置,即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对称设置,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对称设置,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对称设置,每对磁保持继电器中的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与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对称设置,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与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对称设置。且,各相互对称设置的部件位置可互换,即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与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的位置可互换,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与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的位置可互换,第一连接线与第二连接线的位置可互换,每对磁保持继电器中的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与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位置可互换,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与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的位置可互换。但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第一连接线、每对磁保持继电器中的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及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整体设置于中心线的一边,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第二连接线、每对磁保持继电器中的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及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整体设置于中心线的另一边。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实施方式可以是:
设充电桩系统的充电模块数量为j,充电枪数量为m,功率分配控制电路的印制电路板为一个矩阵板,每块矩阵板中磁保持继电器的数量为k对(k个磁保持继电器接充电枪母线正极,k个磁保持继电器接充电枪的负极),1个充电模块连接一层矩阵板,有j个充电模块就需要j层矩阵板。每一层需要的矩阵板数量为q。
接线方法如图2所示,将j个充电模块输出的直流母线分别接到对应层矩阵板的母线端子正负进线,将充电桩主控制器的电源和通信线接到第一层第一块矩阵板的电源及通信线进线进线端子,将充电枪的正母线接到矩阵板上的磁保持继电器的正端子,将充电枪的负母线接到矩阵板上的磁保持继电器的负端子。
若充电枪的数量m≤k,则只需要将充电枪的正负按顺序接到磁保持继电器正负端子,多余继电器端子不接,软件按照接线方法去控制对应的继电器。
若充电枪的数量m>k,则每一层需要的矩阵板数量q为m除以k向上取整,下一块矩阵板的母线端子正负进线、电源及通信线进线接上一块矩阵板的母线正负并机端子和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每一层最后一块矩阵板的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并接。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矩阵板对接充电枪只需要接磁保持继电器正负端子,充电主控制器只需要接第一层第一块矩阵板的电源及通信线,矩阵板对接充电模块只需要接母线端子正负进线,不需要接每个继电器的正负,大大减少了接线数量,并且接线可以按照端子对插方式,实现接线及组装的精简化。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矩阵板的母线正负端子直接与母线并机正负端子相连,方便并机,并且通信线也直接并机,矩阵板数量可根据不同的充电枪数量方便扩展。
本具体实施方式中,每一层矩阵板可以叠层设计,在充分利用空间的同时,可以实现减小充电桩的体积。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磁保持继电器的控制放在矩阵板上,可以有效的批量的生产,避免接线的差异化,使得产品一致性提高,充电主控制器通过通信的方式去控制矩阵板,继电器的控制及触点反馈检测由电平方式改为通信方式,大大提高产品的抗干扰性,大大提高控制的距离。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5)

1.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包括印制电路板(1):
所述印制电路板(1)上集成有母线进线端子(11)、母线并机端子(12)、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母线端子出线区(14)、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和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所述母线进线端子(11)外接充电模块;
所述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与所述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连接有第一连接线,所述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与所述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连接有第二连接线;
每对磁保持继电器(13)均包括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所述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线连接,所述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所述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所述母线端子出线区(14);
所述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所述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所述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所述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相对设置;
所述母线端子出线区(14)包括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和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
所述母线端子正出线区(141)包括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的数量与所述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所述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
所述母线端子负出线区(142)包括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的数量与所述至少一对磁保持继电器(13)的对数相同,每一所述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另一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
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正端子(1411)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的第三边,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负端子(1421)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的第四边,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四边相对设置;
所述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的第一边,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位于所述印制电路板(1)的第二边,所述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分别与所述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和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连接;
所述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位于所述母线进线端子(11)的正进线端和所述母线进线端子(11)的负进线端之间;
所述电源及通信线并机端子(16)位于所述母线并机端子(12)的正进线端和所述母线并机端子(12)的负进线端之间;
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分布于所述第一连接线和所述第二连接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区(17)包含电源电路、微控制电路、通信电路、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
所述电源及通信线进线端子(15)与所述电源电路连接,所述电源电路分别与所述微控制电路、所述通信电路、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
所述微控制电路分别与所述通信电路、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和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
每一所述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均连接一个磁保持继电器的线圈;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控制电路的数量,或所述至少一个磁保持继电器触点反馈检测电路的数量,均与所述第一磁保持继电器(131)和所述第二磁保持继电器(132)的数量之和相等。
4.一种充电桩控制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控制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
5.一种充电桩,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桩配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功率分配控制电路。
CN202310056050.0A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Active CN1158110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6050.0A CN115811039B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56050.0A CN115811039B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039A CN115811039A (zh) 2023-03-17
CN115811039B true CN115811039B (zh) 2023-07-04

Family

ID=85487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56050.0A Active CN115811039B (zh) 2023-01-17 2023-01-17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1103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4913A (zh) * 2011-11-01 2012-02-15 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型光伏汇流箱及其制造方法
CN109941144B (zh) * 2019-02-14 2023-03-14 深圳市永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充电效率优先动态柔性分配功率的充电系统和方法
CN110435473B (zh) * 2019-08-16 2020-09-25 山东山大电力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功率切换装置、群控充电系统及方法
CN115009072A (zh) * 2022-06-21 2022-09-06 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直流充电双枪输出功率调度装置和充电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11039A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2006514527A (ja) n個のうちのm個の電気エネルギ消費体が同時に電気エネルギの供給を受ける、n個の電気エネルギ消費体の構成
CN111817377B (zh) 应用于双枪直流充电桩的功率分配器
CN115811039B (zh) 一种功率分配控制电路、充电桩控制器及充电桩
US425133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ed, low current start-up of one of a series of electrolytic cells
CN210839058U (zh) 双电源切换装置
WO2019091121A1 (zh) 集成电气印刷电路板系统
CN115009072A (zh) 直流充电双枪输出功率调度装置和充电机
CN218216769U (zh) 多功能集成电源
CN115149858B (zh) 一种控制柴油发电机组远程启动-停止的电路
CN214647657U (zh) 一种智能充电桩控制装置
CN210806729U (zh) 一种高压变频器的漏电闭锁控制电路
CN217415527U (zh) 直流充电双枪输出功率调度装置和充电机
CN208656229U (zh) 一种配电箱
CN110061549B (zh) 一种智能高压直流继电器模块
CN217415526U (zh) 直流充电双枪输出功率调度装置和充电机
CN208706465U (zh) 一种带航空插头的万能转换开关
JP3491168B2 (ja) 直流発電設備の運転準備方法
CN218569836U (zh) 一种双路电源冗余供电装置
CN116031858B (zh) 基于低压继电器的电力分配系统
CN211320995U (zh) 一种四枪直流充电桩功率分配系统
CN110733364A (zh) 一种双枪直流供电机的供电系统及智能供电方法
CN218445856U (zh) 一种智能断路器的自动化测试系统
CN217281651U (zh) 一种电缆兼架空进线方式的低压开关柜
CN208076678U (zh) 一种用于不同相数的多相电机测试系统
CN222654574U (zh) 一种用于不断电检修的低压配电电路及配电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215500 no.1150, Southeast Avenue,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Yonglian Technology (Changshu) Co.,Ltd.

Address before: 215500 no.1150, Southeast Avenue, Southeast street, Changshu City, Su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Yonglian smart energy technology (Changshu)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