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805555B - 保压缸工装钳 - Google Patents

保压缸工装钳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805555B
CN115805555B CN202211730764.7A CN202211730764A CN115805555B CN 115805555 B CN115805555 B CN 115805555B CN 202211730764 A CN202211730764 A CN 202211730764A CN 115805555 B CN115805555 B CN 11580555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micircular
anchor ear
pressure maintaining
semicircular anchor
maintaining cylin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73076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805555A (zh
Inventor
胡建华
姜洪平
吴杰
李翔
徐飞斌
赵苏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Shuangj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Shuangj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Shuangj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Shuangjin Machine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73076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8055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58055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55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8055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8055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30/00Energy generation of nuclear origin
    • Y02E30/30Nuclear fission reactors

Landscapes

  • Clamps And Clip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保压缸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压缸工装钳,该保压缸工装钳包括一端铰接的两半圆形抱箍、以及连接在半圆形抱箍两端的把手,两所述半圆形抱箍的半径大于保压缸活塞的半径、小于密封圈的外径。在人工将密封圈安装到保压缸活塞上之后,通过把手转动打开两半圆形抱箍,再将半圆形抱箍沿活塞套至密封圈所在位置,然后控制把手逆向转动两半圆形抱箍,使两半圆形抱箍将密封圈夹紧,然后抓着把手左右旋转密封圈,使其匀整即可,本申请具有实现简单、对操作人员无需有太多经验要求、且能够形成明确的操作步骤,易与企业生产形成流程进行监管的优点。

Description

保压缸工装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保压缸加工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压缸工装钳。
背景技术
在圆锥破碎机的四周会设置多个保压缸,通常是4-6个,通过保压缸的设计来减小破碎机发生卡死的现象、并能延长破碎机的使用寿命。
而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保压缸漏油的现象,而漏油现象一方面会极大程度上增加设备的使用成本,严重时还会使保压效果下降而影响破碎机正常工作。
经排查,发现发生以上情况的原因是因为生产过程中,目前保压缸活塞上密封圈的安装都是通过人工实现的,由于密封圈的内圈直径是小于活塞外径的,所以密封圈在安装时需要拉伸扩大后套至活塞上,再逐步推至安装位置。
这使得完成安装后的密封圈会出现翻卷等情况,进而导致将活塞安装后密封不够紧密,或者容易造成磨损进而影响密封圈使用寿命,因此形成了使用时的泄漏问题。
而安装后密封圈的可靠性只能靠安装人员的经验和细心程度来保证,同时出现明显翻卷情况下调整也较为费时费力,且部分翻卷情况并不明显时容易被忽略,特别是一些经验不足的安装人员。加之是否细心以及是否有做安装后的检查都难以实现监督,因此,就算企业对此问题足够重视也无法避免安装后密封圈的可靠程度偏低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安装后密封圈的可靠程度偏低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保压缸工装钳。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保压缸工装钳,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保压缸工装钳,包括一端铰接的两半圆形抱箍、以及连接在半圆形抱箍两端的把手,两所述半圆形抱箍的半径大于保压缸活塞的半径、小于密封圈的外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人工将密封圈安装到保压缸活塞上之后,通过把手转动打开两半圆形抱箍,再将半圆形抱箍沿活塞套至密封圈所在位置,然后控制把手逆向转动两半圆形抱箍,使两半圆形抱箍将密封圈夹紧,然后抓着两侧把手,在保持夹紧的同时左右旋转密封圈,使密封圈匀整即可,该方法实现简单,对操作人员无需有太多经验要求,且能够形成明确的操作步骤,易与企业生产形成流程进行监管。
可选的:所述半圆形抱箍上沿径向滑移安装有多个可供密封圈套设的扩张件,所述扩张件滑移至一端时,与所述半圆形抱箍的圆心间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半圆形抱箍的内径;所述扩张件滑移至另一端时,与所述半圆形抱箍的圆心间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半圆形抱箍的内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安装密封圈时,可以先将密封圈套至多个扩张件上,然后控制把手转动两半圆形抱箍,将密封圈一同扩大,此时沿着活塞将密封圈移动到对应位置,然后逐步松开把手,使扩张件与活塞外壁抵触后,将密封圈从扩张件上取下移动至活塞安装位置即可,如此可以方便密封圈的安装,同时降低在安装时所形成的翻卷情况。
可选的:所述扩张件上设置有用于扩张密封圈的弧形板,所述弧形板的直径小于所述半圆形抱箍的直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采用弧形板结构来扩张密封圈,一方面可以增大与密封圈间的接触面积,对密封圈扩张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密封圈扩张后,两扩张件之间的密封圈会被拉至,这部分在安装时会形成干扰,导致需要增大两半圆形抱箍的扩张角度,加大密封圈的形变大小且费力,而弧形板的设置能够减小扩张角度,使密封圈安装时更省力。
可选的:所述半圆形抱箍上沿轴向安装有用于将密封圈推出的推板,所述推板与所述扩张件位于同一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需要将密封圈从扩张件上脱出时,通过推板更容易实现,且能够更好地避免密封圈发生翻卷。
可选的:所述推板与扩张件间设有联动结构,且所述扩张件朝圆心方向移动时,所述推板向靠近所述半圆形抱箍方向移动;所述扩张件朝远离圆心方向移动时,所述推板向远离所述半圆形抱箍方向移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联动结构设置,使在安装和扩张密封圈时,推板不会推动密封圈;而在松开把手使扩张件与活塞侧壁接触后,再继续转动半圆形抱箍过程中,扩张件与半圆形抱箍间发生相对滑移,同步带动推板将密封圈推出扩张件,操作简单,且能够同时控制两推板工作。
可选的: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推板与所述半圆形抱箍之间的复位件、以及两分别设于扩张件和推板上的砌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砌块方式实现联动,结构简单,且不会使工装钳体积过大。
可选的:两所述砌块均设于所述半圆形抱箍供所述扩张件滑移的滑槽中。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结构更加紧凑,缩小工装钳的体积。
可选的:所述复位件为弹簧。
可选的:所述推板上设置有多个插设于所述半圆形抱箍上的插销,所述插销贯穿所述半圆形抱箍后连接有一限位螺母,所述复位件套设于插销上。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一保压缸工装钳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二保压缸工装钳的结构示意图一,示出了推板未使用时的状态;
图3是实施例二保压缸工装钳的剖视图;
图4是实施例二保压缸工装钳的结构示意图二,示出了推板推出时的状态;
图5是实施例二保压缸工装钳的后视图。
图中,100、半圆形抱箍;200、把手;210、半圆形单环;300、连接板;400、扩张件;410、滑块;420、弧形板;430、螺柱;440、螺母;500、推板;510、插销;520、限位螺母;610、砌块;620、复位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实施例1:一种保压缸工装钳,如图1所示,包括半圆形抱箍100和把手200,半圆形抱箍100设置为两个,两半圆形抱箍100的一端均设置有连接板300,两连接板300间铰接连接。
把手200设置有四个,四个把手200两两为一组,同一组的两把手200一个固定在连接板300上、另一个固定在半圆形抱箍100远离连接板300的一端,同一组的两把手200呈共线设置,且每个把手200上均设置半圆形单环210。
其中,当两半圆形抱箍100拼接成圆形时,两半圆形抱箍100上的把手200呈平行设置。
两半圆形抱箍100的半径大于保压缸活塞的半径、但小于密封圈的外径,具体尺寸根据不同的密封圈大小,结合实际使用情况进行设置即可。
工作原理:
在人工将密封圈安装到保压缸活塞上之后,通过把手200转动打开两半圆形抱箍100,再将半圆形抱箍100沿活塞套至密封圈所在位置,然后控制把手200逆向转动两半圆形抱箍100,使两半圆形抱箍100将密封圈夹紧,然后抓着把手200左右旋转密封圈,使其匀整即可,该方法实现简单,对操作人员无需有太多经验要求,且能够形成明确的操作步骤,易与企业生产形成流程进行监管。
实施例2:如图2和图3所示,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在半圆形抱箍100上设置有扩张件400和推板500。
每个半圆形抱箍100上均设有多个扩张件400,本实施例中以三个为例。
扩张件400包括滑块410和弧形板420,滑块410沿半圆形抱箍100的径向方向滑移安装设置,弧形板420固定设置于滑块410的一端,弧形板420的直径小于半圆形抱箍100的直径,且当两半圆形抱箍100拼接成圆形时,弧形板420和半圆形抱箍100同圆心设置。
滑块410的另一端设置有螺柱430,通过螺母440连接将滑块410限位于半圆形抱箍100上。
其中,参照图2,扩张件400滑移至靠近半圆形抱箍100圆心的一端时,弧形板420与半圆形抱箍100的圆心间最小距离小于半圆形抱箍100的内径。参照图4,扩张件400滑移至远离半圆形抱箍100圆心的一端时,弧形板420与半圆形抱箍100的圆心间最小距离大于半圆形抱箍100的内径。
如图2和图5所示,推板500设置有两个、并分别安装于两半圆形抱箍100,其用于将安装于扩张件400上的密封圈推出。推板500与弧形板420位于同一侧,整体呈弧形设置,推板500与半圆形抱箍100间呈平行设置,且推板500朝向半圆形抱箍100圆心的一端不能伸出半圆形抱箍100的边缘。
在推板500上设置有多个插销510,插销510与推板500垂直设置,插销510插设于半圆形抱箍100上、并贯穿设置。
插销510端部呈螺纹设置,其贯穿半圆形抱箍100后连接有一限位螺母520,复位件620套设于插销510上。结合附图3,在插销510上套设有一复位件620,复位件620为一弹簧,复位件620的两端分别与限位螺母520和半圆形抱箍100抵设,通过复位件620给推板500提供保持与半圆形抱箍100端面抵设的趋势力。
参照图3,在滑块410和推板500上均设置有相配合的砌块610,砌块610两两配合为一组,可以设置多组,本实施例中每个半圆形抱箍100上均设置有三组。
砌块610均位于半圆形抱箍100供滑块410滑移的滑槽中,通过滑块410和推板500上的砌块610和复位件620配合形成联动结构,实现当扩张件400朝半圆形抱箍100圆心方向移动时,推板500在复位件620作用下向靠近半圆形抱箍100方向移动;扩张件400朝远离半圆形抱箍100圆心方向移动时,推板500向远离半圆形抱箍100方向移动。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保压缸工装钳,其特征是:包括一端铰接的两半圆形抱箍(100)、以及连接在半圆形抱箍(100)两端的把手(200),两所述半圆形抱箍(100)的半径大于保压缸活塞的半径、小于密封圈的外径;
所述半圆形抱箍(100)上沿径向滑移安装有多个可供密封圈套设的扩张件(400),所述扩张件(400)滑移至一端时,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的圆心间最小距离小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的内径;所述扩张件(400)滑移至另一端时,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的圆心间最小距离大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的内径;
所述半圆形抱箍(100)上沿轴向安装有用于将密封圈推出的推板(500),所述推板(500)与所述扩张件(400)位于同一侧;
所述推板(500)与扩张件(400)间设有联动结构,且所述扩张件(400)朝圆心方向移动时,所述推板(500)向靠近所述半圆形抱箍(100)方向移动;所述扩张件(400)朝远离圆心方向移动时,所述推板(500)向远离所述半圆形抱箍(100)方向移动;
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设于所述推板(500)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之间的复位件(620)、以及两分别设于扩张件(400)和推板(500)上的砌块(610);
所述扩张件(400)上设置有用于扩张密封圈的弧形板(420),所述弧形板(420)的直径小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的直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压缸工装钳,其特征是:两所述砌块(610)均设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供所述扩张件(400)滑移的滑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压缸工装钳,其特征是:所述复位件(620)为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保压缸工装钳,其特征是:所述推板(500)上设置有多个插设于所述半圆形抱箍(100)上的插销(510),所述插销(510)贯穿所述半圆形抱箍(100)后连接有一限位螺母(520),所述复位件(620)套设于插销(510)上。
CN202211730764.7A 2022-12-30 2022-12-30 保压缸工装钳 Active CN1158055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0764.7A CN115805555B (zh) 2022-12-30 2022-12-30 保压缸工装钳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730764.7A CN115805555B (zh) 2022-12-30 2022-12-30 保压缸工装钳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5555A CN115805555A (zh) 2023-03-17
CN115805555B true CN115805555B (zh) 2023-07-14

Family

ID=854872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730764.7A Active CN115805555B (zh) 2022-12-30 2022-12-30 保压缸工装钳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805555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E523508C2 (sv) * 2001-04-23 2004-04-27 Skf Ab Fästorgan för fixering av ett maskinelement på en axel
US8266776B2 (en) * 2005-01-14 2012-09-18 Dwileski Jr Mark Structural connection aligning device and method of use thereof
DE202007010709U1 (de) * 2007-08-01 2008-12-11 Bikon-Technik Gmbh Spannanordnung sowie Abdrück- und Konusring dafür
EP2481942B1 (de) * 2011-01-31 2013-10-16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pannvorrichtung zur Befestigung einer Hohlwelle oder Nabe auf einer Welle
CN202278516U (zh) * 2011-08-26 2012-06-20 凯迈(洛阳)测控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夹具
CN206185784U (zh) * 2016-11-21 2017-05-24 广州吉霆星摩托车有限公司 一种防变形发动机活塞环卡钳
CN109955181A (zh) * 2017-12-22 2019-07-02 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旋杯的拆装工具
US11111938B2 (en) * 2018-03-06 2021-09-07 Sikorsky Aircraft Corporation Axial preloading device
CN211991824U (zh) * 2020-03-05 2020-11-24 苏州茵迈克斯连接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数控机床用可调节式夹具
CN212859351U (zh) * 2020-08-28 2021-04-02 重庆市宇弘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安装的抱箍
CN216152248U (zh) * 2021-09-16 2022-04-01 仪征市双亚活塞环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维修用活塞环拆卸装置
CN114346953A (zh) * 2021-12-17 2022-04-15 中国北方发动机研究所(天津) 发动机滤清器强力拆装工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805555A (zh) 2023-03-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724807B2 (en) Clip clamping mechanism of pressure fixture and pneumatic caliper having the same
TWI501846B (zh) 夾鉗裝置
CN101267917A (zh) 重负荷交联聚乙烯管的夹子安装工具
CN115805555B (zh) 保压缸工装钳
CN105945103A (zh) 一种薄壁管联动成型机构
WO2013188165A1 (en) Corrugated tubing compression tool
EP2049803B1 (en) Actuator unit
CN207223887U (zh) 一种阀拆卸工具
CN207971894U (zh) 赛车齿轮快速拆卸工具
CN216279932U (zh) 一种管路法兰密封垫更换装置
US20120234500A1 (en) Tire bead breaker
CN205763145U (zh) 一种薄壁管联动成型机构
CN213871691U (zh) 一种便于打开的盲板锻件
CN219359348U (zh) 拆卸工具
CN222537538U (zh) 一种多功能扳手
CN216022837U (zh) 高压二氧化碳灭火装置用集流管
CN221338354U (zh) 一种内缸密封圈安装装置
CN220909630U (zh) 一种液压动力钳的主钳颚板总成
CN222154575U (zh) 一种防止油封唇部翻卷的压装机
CN218285357U (zh) 一种拉马
CN104139368B (zh) 环形弹性件安装工装及其撑开装置
CN215701323U (zh) 一种拆卸工装
CN220396889U (zh) 一种管道修补设备
CN104440752A (zh) 一种大型液压缸活塞格莱圈的高效安装方法
CN220407791U (zh) 一种节气门压装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