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927C - 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927C CN1157927C CNB971918465A CN97191846A CN1157927C CN 1157927 C CN1157927 C CN 1157927C CN B971918465 A CNB971918465 A CN B971918465A CN 97191846 A CN97191846 A CN 97191846A CN 1157927 C CN1157927 C CN 1157927C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rum assembly
- sensor cluster
- equipment
- rotating part
- pictorial da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38—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 H04N1/00541—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with detachable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0519—Constructional detai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housings, covers
- H04N1/00538—Modular devices, i.e. allowing combinations of separate components, removal or replacement of compon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0—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 H04N1/107—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flat picture-bearing surfaces with manual 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2—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the sheet-feed movement or the medium-advance or the drum-rotation movement as the slow scanning component, e.g. arrangements for the main-scann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00—Scanning, transmission or reproduction of documents or the like, e.g. facsimile transmission; Details thereof
- H04N1/04—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 H04N1/19—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 H04N1/191—Scanning arrangements, i.e. arrangements for the displacement of active reading or reproducing elements relative to the original or reproducing medium, or vice versa using multi-element arrays the array comprising a one-dimensional array, or a combination of one-dimensional arrays, or a substantially one-dimensional array, e.g. an array of staggered elements
- H04N1/192—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 H04N1/193—Simultaneously or substantially simultaneously scanning picture elements on one main scanning line using electrically scanned linear arrays, e.g. linear CCD array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Facsimile Scanning Arrangements (AREA)
- Arrangements For Transmission Of Measured Signals (AREA)
Abstract
当把传感器组件放在滚筒组件上并且读传感器的读表面对着上述驱动滚筒时,则由驱动滚筒自动地馈送纸并由读传感器读文本和图象数据。另一方面,当180°颠倒传感器组件并重新放在滚筒组件上后,则在人工操作下移动排列在滚筒组件下的传感器组件或资料时读传感器读文本和图象。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读出书中每页上的或纸页上的文本或图形的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更具体地涉及用于读具有两种方式的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这两种方式为自动馈入资料的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扫描资料或图象数据的人工馈入方式。
背景技术
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常规设备,就如在传真机等中所采用的那样,对在自动馈入方式下还是人工馈入方式下进行是可以选择的,在自动馈入方式下通过内部纸张馈送机构相对于读出传感器移动资料以读出图象数据,在人工馈入方式下人工地扫描资料以读出图象数据,即如日本专利公开申请3-167958中所公开的那样。后一种方式可能是移动式类型,即在静止资料上移动读设备以读出资料。
下面利用图32和33解释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常规设备。
图32是一个透视图,表示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常规设备800采用自动馈入方式时的状态。图33是一个透视图,表示采用人工馈入方式时的状态。
在传感器组件810中设置用来读资料的图象数据的传感器部件811;在滚筒组件820中设置用于移动资料的驱动滚筒821以及用于带动驱动滚筒821的马达822。传感器组件810和滚筒组件820是用一个铰链813(可旋转连接件)旋转连接的,从而可在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馈入方式之间进行切换。当设备用于人工馈入方式时,锁定器812是一个用于在该方式下把传感器组件810和滚筒组件820固定地互锁的部件。
接着,利用图32和33解释用于读资料和图象数据的常规设备的操作。
当如图32中所示用在自动馈入方式下时,传感器部件定位成是相对着的以便能够和驱动滚筒821相接触;在它们之间插入一页资料802,从而驱动滚筒821的转动使资料802移动,并读出资料的字符和图象数据。
另外,传感器部件811包括一个诸如多个发光二极管(LED)的光源,聚焦透镜和一个用于读出资料802反射的光的行传感器(未示出)。传感器部件811的构造使得用行传感器来读的读表面离资料特别近。
然后,当如图33中所示用在人工馈入方式时,传感器部件811的读表面和驱动滚筒821的资料驱动表面按共平面方式设置,从而传感器部件811的读表面和平放着的资料802相接触。由于从滚筒组件的下表面略微突出的驱动滚筒821的转动,整个设备沿着资料802移动,从而读出字符和图象数据。设备构造成用软线或者用内部充电电池供电。
此外,锁定器812还设计成不仅当设备在人工方式下运行时充当机械连接而且还充当和电源或信号线的电气连接。但是,当设备在自动馈入方式下运行时,锁定器812的上、下部分和一根电缆(未示出)连接。
但是,在上述现有技术中,当处于人工馈入方式时,传感器组件与滚筒组件的排列都与资料相对。这样,资料不仅必须对着传感器组件的底部还要对着滚筒组件的底部,这样,为了读资料需要一块包含着滚筒组件的区域的面积。而且,当在人工馈入模式下使用时,这种读设备是沿资料延伸的,覆盖的表面面积很大。因此,难以用手握住读设备,从而在操作性上带来负面影响。
此外,对于包括着设计成彼此重叠或者通过插入铰链毗连的传感器组件810和滚筒组件820的读设备来说,很难找到适合于把滚筒组件820和传感器组件810彼此连接起来的电接插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以解决上述问题。在这种设备中即使从自动馈入方式转换到人工馈入方式,设备的台面面积不变大,并且用户容易拿住它并且能够使读资料所需的面积为最小。
此外,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改进的可靠性很高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即使在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馈入方式之间转换时,也能确保传感器组件和滚筒组件之间的电信号连接。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和本发明相关的用于读出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包括:一个装有读传感器的传感器组件,它用来读资料中的图像数据;一个安装馈送资料的驱动滚筒以及带动该驱动滚筒的马达的滚筒组件;在第一位置下和第二位置下联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滚筒组件的联接装置,其中在第一位置下传感器组件的读传感器的读表面对着所述滚筒组件的驱动滚筒,在第二位置下传感器组件中的读出传感器的读表面背对滚筒组件;带有多个连接端子的电连接装置,用于在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滚筒组件之间发送和接收多个电信号;检测运行方式的装置,用于判定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滚筒组件是否在第一位置联接或者在第二位置联接,并且用于输出判定结果;以及信号切换装置,用来在滚筒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之间对信号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这种切换是由所述检测运行方式的装置的输出信号来决定的。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透视图,表示用于自动馈入方式下的根据本发明的读设备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2是一个透视图,表示用于人工馈入方式下的图1的读设备;
图3是一个剖面图,示意表示图1的读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4是一个透视图,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读设备中连接件的主要部件;
图5是一个剖面图,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读设备的滚筒组件中纸传感器的结构;
图6是一个方框图说明第一实施方式的读设备中传感器组件和滚筒组件之间电信号传输的结构;
图7是一个方框图说明输入到图6中的连接件的侧端子b2、b3、b10和b11的信号;
图8是一个方框图说明输入到图6中的连接件的侧端子b5和b8的信号;
图9是一个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自动馈入方式下的读设备的第二实施方式。
图10是一个透视图,表示用于人工馈入方式下的图9的读设备。
图11是一个透视图,表示从图9的自动馈入方式转换到图10的人工馈入方式的过程;
图12是一个剖面图,示意表示图9中的读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3是沿图12的A-A线的剖视图,示意表示旋转支撑件的结构;
图14是沿图12的B-B线的剖面图,表示有关旋转支撑的传感器组件的结构;
图15是一个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用于自动馈入方式下的读设备的第三实施方式;
图16是一个透视图,表示用于人工馈入方式下的图15的读设备;
图17是一个透视图,表示从图15的自动馈入方式转换到图16的人工馈入方式的过程;
图18是一个剖面图,示意表示图15中的读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19是图18中所示的钩和滑动按钮的透视图;
图20是一个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用于自动馈入方式下的读设备的第四实施方式;
图21是一个透视图,表示图20的读设备用于人工馈入方式下;
图22是一个剖面图,示意表示图20的读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23是一个透视图,表示图22中示出的支撑部分的主要部件;
图24是一个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的读设备的第五实施方式用在自动馈入方式下;
图25是一个透视图,表示图24中用在人工馈入方式下的读设备;
图26是一个剖面图,示意表示图24中的读设备的内部结构;
图27是一个透视图,表示图26中所示的支撑轴的主要部件;
图28是一个透视图,表示根据本发明,资料托架的使用情况,该托架附着在用来读字符和图像数据的设备上;
图29是一个部分透视图,表示图28中的资料托架;
图30是一个透视图,表示保存状态下的资料托架;
图31是一个框图,表示一种不同于图28中的资料托架的资料托架,它可附着在滚筒组件上也可以从滚筒组件上拆下。
图32是一个透视图,表示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常规设备的例子,并展示其在自动馈入方式下的用途;以及
图33是一个透视图,表示把图32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转换到人工馈入方式下。
具体实施方式
第一实施例方式
利用图1-8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该实施方式的总概要用图1和2解释。
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包括一个传感器组件10和一个滚筒组件20,传感器组件10带有一个内装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读传感器(未示出),可用于读资料2中如文本,图形等的内容。滚筒组件20带有自动馈送资料2的驱动滚筒28(图3)。
在图1中,在长而薄的滚筒组件20的正上方安置长而薄的传感器组件10,并把二者互相连接起来。传感器组件10的读传感器和滚筒组件20的驱动滚筒排列成彼此对着。这里,滚筒组件20位于XY平面中,并且滚筒组件20的纵向对应于X轴方向。当把资料2插入到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之间时,通过安装在滚筒组件20内部中的驱动滚筒,资料自动地沿Y轴方向馈送。在该过程中,安装在传感器组件10中的读传感器读资料2的文本和图象。下文中“自动馈入方式”指的是在其中当自动地由驱动滚动馈入资料2时用读传感器读记在资料2上的文本和图象的方式。
图1中的传感器组件10从滚筒组件20上升起(沿垂直于X轴和Y轴的Z轴方向)并和滚筒组件20分离;然后传感器组件10绕X轴转动180°并再次和滚筒组件20连接。完成后,和滚筒组件20连接的传感器组件10的读传感器背对着滚筒组件20。如图2中所示,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形成一个连接体,其中滚筒组件20在上面而传感器组件10在下面和资料接触。设备沿Y轴方向在放置于XY平面上的资料2上人工地移动,并且传感器组件10的读传感器读出记在资料2上的文本和图象。下文中,“人工馈入方式”指的是在其中人工地使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的连接体扫描资料以读出资料上的文本和图象的方式。
顺便地说,后面会说明用于使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连接和断开的专用结构。在图2中,参数29代表附着在滚筒组件20上的橡皮脚,用于通过防止滚筒组件20在图1的自动馈入方式下滑动而使资料2更易插入。
接着,参考图3详细地解释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的内部结构。
图3表示在自动馈入方式中,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的连接情况,如图1中所示。传感器组件10包括传感器部件31、导向滚筒38、旋转编码器35和阴连接件37。同时,滚筒组件20包括用于自动馈送资料的驱动滚筒28,用于带动驱动滚筒28的马达45,备有各种控制电路等等的电路板46,用于检测是否已插入资料的纸传感器60,用于和传感器组件的阴连接件连接的阳连接件21以及用于支撑这些部件的铁制底盘50。
传感器部件31包括由多个LED(未示出)构成的光源以及用于读出资料反射的光的行传感器(未示出)。在自动馈入方式下,读传感器的读表面排列成如图3中所示对着滚筒组件20。并且,传感器部件31利用一对盘簧30不停地压着滚筒组件20。因此,在自动馈入方式下,通过传感器部件31不停地把资料压在驱动滚筒28上。结果,确保资料随驱动滚筒28传送。同时在如图2中所示的人工馈入方式下,盘簧30的弹性保持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接近资料。因此,当在自动馈入方式下(图1、图3)传感器组件10从滚筒组件20上移开时,这些盘簧30具有弹起装置的功能。
引导滚筒38包括多个和轴38b连接的滚筒38a,引导滚筒38用于在人工馈入方式(图2)下检测读设备相对于资料2的扫描速度。当在人工馈入方式下使用时,在人工移动设备的同时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压着要读的资料。在该过程中,滚筒38a总是在和资料接触下转动。此外,在该过程中,利用旋转编码器35检测滚筒的转动速度并进行控制,以使扫描速度的变化不会引起所读图象数据的畸变。旋转编码器35包括光断续器35a和翅片35b。通过齿轮34和40翅片35b随着轴38b的转动而转动。
滚筒组件20中的电路板46包括各种控制电路,用以电气控制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连接件47安装在电路板46上,用以和软性印制电路(FPC)41相连。FPC41把电源和信号从电路板46输送到传感器组件10,并从传感器组件10接收信号。借助电缆23、49和连接件48从系统外部向电路板46传送读设备的电源。通过齿轮43、44马达45带动驱动滚筒28。
设置在滚筒组件20二侧上的滑动按钮22和钩25用于建立和释放滚筒组件20对传感器组件10的机械连接。后面将参照图4详细说明这些结构。
传感器组件10上的阴连接件37和滚筒组件上的阳连接件21构成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之间的电气连接。阴连接件37包括用弹性材料做成的支架37a和安装在该支架中的弹簧状端子37b。通过FPC32和连接件33,端子37b和传感器部件31连接。
阳连接件21包括用弹性材料做成的支架21a和端子21b。端子21b由FPC41构成,后者安装在支架21a内。通过可用作连接端子21b,FPC41有助于降低设备1的成本。此外,可以分别把连接件37和21的端子37b和21b排列在资料馈送方向上,以减小设备1的尺寸。
如图3中(自动馈入方式),从下方(换言之,从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把滚筒组件20的阳连接件21插入到支架37a中。但是,在人工馈入方式期间,从对着传感器部件31的侧向把阳连接件21插入到支架37a中。
滚筒组件中的纸传感器60在自动馈入方式中起下述作用:作为识别插入资料的进纸传感器、作为识别资料的退出的纸张结束传感器以及作为识别资料的错误馈送(例如不是沿着纸张馈送方向的直向馈送的斜向馈送)的塞住传感器。后面将参照图5详细解释纸传感器60。
下面,参照图4详细解释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之间的机械连接结构。
为了在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之间进行机械连接,在滚筒组件20的二端向上突出一个钩25和二个导销26。在传感器组件10上的相应位置上形成容纳钩25和导销26的钩锚定孔12和导孔13。当在图4中所示的状态下使传感器组件10靠近滚筒组件20时,滚筒组件20上的钩25和导销26可以和传感器组件10的钩锚定孔12和导孔13啮合(自动馈入方式下)。并且即使把处于图4所示状态下的传感器组件10的上端翻转向下并且靠近滚筒组件20时,滚筒组件20上的钩25和导销26仍可以和传感器组件10的钩锚定孔12和导孔13啮合(人工馈入方式下)。此外,在钩锚定孔12中设置第一钩掣部分12a和第二钩掣部分12b。在自动馈入方式下,钩25由第一钩掣部分12a固定;在人工馈入方式下,钩25由第二钩掣部分12b固定。通过滑动按钮22可以释放钩25和钩掣部分12a和12b的连接。
下面参照图5详细解释纸传感器60。
纸传感器60用于检测自动馈入方式期间资料的状态,它包括进纸传感器63,左塞传感器66和右塞传感器61。
进纸传感器63是用来检测资料的插入和退出的传感器,它包括检测杆63a、63b和光遮断杆63c。进纸传感器63安装在可绕轴65摆动的滚筒组件20的支架中。光遮断杆63c可对固定在板70上的光断续装置69切换,这是通过连接杆71板70电气上和电路板46来连接的。当插入资料时,进入资料的厚度迫使检测杆63a、63b翻倒,造成进纸传感器63转动并使光遮断杆63c接通光断续装置69。然后,当资料退出时,弹簧64使进纸传感器63恢复到初始状态,并重新断开光断续装置69。资料的插入和退出是以这种方式检测的。
左右塞传感器66和61是用于检测插入资料偏离预定行程的传感器。左塞传感器66具有和上述进纸传感器63相同的结构并包括检测杆66a和光遮断杆66c。右塞传感器61仅包括检测杆61a。左、右塞传感器66、61固定在轴65上。轴65由安装在滚筒组件20上的轴承20a、20b旋转支撑。从而,左塞传感器66和右塞传感器61一起运动并且可独立于进纸传感器63摆动。例如,当资料从预定行程向左偏移时,造成左塞传感器66的检测杆66a的倾倒,并且光遮断杆66c接通板70上安装的光断续装置68。当去掉资料时,弹簧67迫使塞住传感器回到它的初始状态并断开光断续装置68。在资料向右偏离下,资料使得右塞传感器61的检测杆61a倾倒,从而轴65摆动旋转,造成左塞传感器66接通光断续装置68。当去掉资料时,弹簧62迫使塞住传感器恢复到初始状态,并且重新断开光断续装置68。以这种简单的方式可以检测出资料塞住。
下面利用图6-8详细解释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之间电信号的发送和接收。
图6表示要在传感器组件一侧的连接件和滚筒组件20一侧的连接件之间发送和接收的信号。
在传感器组件10一侧的连接件80上设置用于和对应连接件进行电气连接的端子a1、a2、a3、…a12。类似地,在滚筒组件20一侧的连接件81上设置端子b1、b2、b3、…b12。
在自动馈入方式下,传感器组件10一侧上的连接件80的端子a1、a2、a3、…a12分别和滚筒组件20一侧上的连接件81的对应端子b1、b2、b3、…b12连接。但是,如前面所述,在人工馈入方式期间,传感器组件10的另一侧和滚筒组件20连接,从而,如图6中所示,传感器组件上的连接件80的端子a12、a11、a10、…a1分别和滚筒组件20上的连接件的端子a1、a2、a3、…a12匹配并连接。
现解释传感器组件10上的连接件80的端子a1、a2、a3、…a12以及和各个端子连接的信号。
端子a1是一个空载端子不连接任何信号。旋转编码器35的输入信号(PI信号)和端子a2连接该编码器用来监视传感器组件10中的资料馈入速度。PI信号从传感器组件10发送到滚筒组件20。用于对资料读出进行定时的时钟信号(CLK信号)连接到端子a3。从滚筒组件20把该CLK信号发送到传感器组件10。接地信号(GND)连接到端子a4。传感器部件中设置的行传感器使用的电源(VDD电源)接到端子a5。从滚筒组件20向传感器组件10提供VDD电源。放大器使用的-5V电源接到端子a6、a7。向设置在传感器部件中的光源即各LED提供的电源(VLED电源)接到端子a8。从滚筒组件20向传感器组件10提供VLED电源。GND信号接到端子a9。用来命令开始读数据的触发信号(SI信号)接到端子a10。从滚筒组件20把该SI信号发送到传感器组件10。用于设置在传感器部件中的行传感器的输出信号(SIG信号)接到端子a11。从传感器组件10向滚筒组件20发送该SIG信号。通过GND导线110把端子a12和端子a4、a9连接。
下面解释滚筒组件20上的连接件81的端子b1、b2、b3、…b12。
PI信号和SIG信号可选择性的接到端子b2和b11。CLK信号和SI信号分别接到端子b2和b10。VDD电源和VLED电源分别接到端子b5和b8。端子b4和b9接地(GND)。端子b6和b7与-5V电源连接。分别经过牵引放大电阻82和83把端子b1和b12和+5V电源84连接。ISUCN1信号输入到端子b1,而ISUC N2信号输入到端子b12。这些端子的电压状态被检测为逻辑值信号并且如下面所讨论在对接到各个端子b2、b3、b5、b8、b10、b11的信号切换时得到使用。
表1表示自动馈入方式下、人工馈入方式下以及不连接连接件80和连接件81的开路方式下ISUCN1和ISUCN2信号的逻辑值状态。
表1
ISUCN1 | ISUCN2 | |
自动馈入方式 | 高 | 低 |
人工馈入方式 | 低 | 高 |
开路方式 | 高 | 高 |
如图6中所示,当在自动馈入方式下连接连接件80和81时,端子b1和空载的端子a1连接,从而,ISUCN1的电平变为等于电源84的电平+5V,并且逻辑值的状态变为高。另一方面,端子b12和端子a12连接,但由于端子b4和b9经共用端子a4和a9和地连接,从而ISUCN2的逻辑值变为低。而当在人工馈入方式下连接连接件80和81时,得到和上述解释完全相反的关系,造成逻辑值ISUCN1的状态变为低而逻辑值ISUCN2的值变为高。在不连接连接件80和81的开路方式下,端子b1和b12是空载的,即为高阻抗,从而ISUCN1和ISUCN2的逻辑值的状态都变为高。
接着,解释利用ISUCN1信号和ISUCN2信号切换上述端子。首先解释端子b2、b3、b10和b11的切换,然后解释其余端子b5和b8的切换。
图7表示滚筒组件20中所设置的开关电路;它构造成在自动馈入方式下分别使端子b2、b3、b10、b11和PI、CLK、SI、SIG信号连接,并在人工馈入方式下分别转接到SIG、SI、CLK、PI上。
图7中,参考数字85和86代表4通道模拟开关电路,参考数字87和88代表“与”电路,参考数字89和90代表反相器电路。端子b2、b3、b10、b11在一侧上和模拟开关电路85和86连接,在另一侧上和安装在滚筒组件20中的控制电路板(未示出)连接。“与”电路87和88的输出分别输入到模拟开关电路85和86,开关电路设计成当输入逻辑值的状态为高时接通开关,当状态为低时断开开关。
当在自动馈入方式下连接连接件80和81时,如表1中所示,ISUCN1信号的逻辑值状态变为高而ISUCN2信号的状态变为低。结果,“与”电路87的输出的逻辑值状态变为高,“与”电路88的输出的逻辑值状态变为低;从而,接通开关电路85并断开开关电路86。这样,在自动馈入方式下PI、CLK、SI、SIG信号分别和b2、b3、b10、b11连接。
而当在人工馈入方式下连接连接件80和81时,ISUCN1信号的逻辑值状态变为低并且ISUCN2信号的逻辑值状态变为高。因此,“与”电路87的输出的逻辑值状态变为低而“与”电路88的输出逻辑值状态变为高;从而,断开开关电路85并接通开关电路86。结果,在人工馈入方式下,SIG、SI、CLK、PI信号分别和端子b2、b3、b10、b11连接。
如上述,在自动馈入方式下与端子b2、b3、b10和b11连接的信号分别是PI、CLK、SI和SIG,但当切换到人工馈入方式时分别输入SIG、SI、CLK和PI。此外,当不连接连接器80和81时(开路方式),ISUCN1和ISUCN2的逻辑值状态都变为高,从而“与”电路87和88的输出都变为低,同时模拟开关电路85和86都变为断开。因此,端子b2、b3、b10和b11进入高阻抗状态并确保安全。
接着,参照图8解释连接到连接件81的端子b5和b8的信号。
图8中,参考数字91代表一个微处理器(MPU),它根据输入的ISUCN1和ISUCN2信号中的信息控制电源的切换。来自MPU91的信号线92用于向连接件81的端子b5传送电源;来自MPU91的信号线93用于向连接件81的端子b8送电。参考数字94和95代表NPN型晶体管;参考数字96和97代表场效应晶体管(FET)。
当设备在自动馈入方式下使用时,输入到MPU 91的ISUCN1为高状态而ISUCN2以低状态输入(见表1)。这样,信号线92变为向行传感器供电的信号线,并且输出高位信号。通过晶体管94该高位信号转换成低位信号;FET96进入接通状态;并且向连接件81的端子b5提供行传感器电源。同时,信号线93变为向LED供电的信号线,并输出高位信号。晶体管95把该高位信号转换为低位信号;FET97进入接通状态;并向连接件81的端子b8提供LED电源。
当设备切换到人工馈入方式时,ISUCN1信号按低位状态输入到MPU91,ISUCN2以高位状态输入(见表1)。接着,信号线92变为向LED供电的信号线,并输出高位信号。然后,晶体管94把该高位信号转换为低位信号:FET96进入接通状态;并向连接件81的端子b5提供LED电源。信号线93变为向行传感器供电的信号线,并输出高位信号。晶体管95把该高位信号转换成低位信号;FET97进入接通状态;并且向连接件81的端子b8提供行传感器电源。
在传感器组件10和滚筒组件20完全分开的状态下,连接件80和连接件81是断开的(开路方式),向信号线92、93输出低位信号;FET96、97变为断开;并且不向端子b5、b8供电。
按照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具有下述效果。
该设备设计成在人工馈入方式下使用时不需要大的资料表面上的投影面积,从而操作员可以方便地用于握着它,从而使它更容易被拿住。这样,该设备只需要小的读资料的空间,从而它具有高级便携性。
另外,通过具有特殊结构的连接件可以确保实现滚筒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结果,由于即使在把设备从自动馈入方式切换到人工馈入方式时仍可以正确地进行信号传输,该设备具有很高的可靠性。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9-14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
首先利用图9、10和11解释该实施方式的概要。
在根据该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中,在滚筒组件120的两端于XY平面中分别安装可沿Z轴(其垂直于XY平面)滑动的第一旋转支撑件118和第二旋转支撑件119。从而可以选择性地把旋转支撑件119假定为一个远离滚筒组件120的位置(图11)和另一个接近滚筒组件120的位置(图9)。在这二个旋转支撑件118和119之间,安装能绕纵轴转动的传感器组件110。
图9中的状态表示设备用在自动馈入方式下的状态,在该状态下传感器组件110的读传感器(未示出)的读表面对着滚筒组件120的驱动滚筒(见图11)。当沿Z轴方向提起图9中的第一和第二旋转支撑件118、119并且使传感器组件110绕其与X轴平行的轴转动180°时,则在图9的自动馈入方式下和驱动滚筒相对的传感器组件110的表面变成背朝驱动滚筒而处于人工馈入方式。换言之,在人工馈入方式下,随着传感器组件110的读传感器的读表面离开滚筒组件,如图10中所示设置在滚筒组件120下方的传感器组件110可以人工地扫描资料2上的文本和图象以用传感器组件110的读传感器读出。
现参照图12详细解释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的内部结构。
图12表示按图9中所示的自动馈入方式下传感器组件110和滚筒组件120的状态。在具有相同功能的前提下图3中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所使用的参考数字仍可应用到图12中的这些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上。略去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的解释,下面只解释和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之处。
分别为第一旋转支撑件118和第二旋转支撑件119设置沿X轴方向突出的轮毂部分1211,在传感器组件110的左、右端上形成容纳轮毂部分121的轮毂容纳部分150。利用轮毂部分121第一和第二旋转支撑件118、119插入到传感器组件110的轮毂容纳部分150中,使传感器组件110可绕轮毂部分121的轴旋转地得到支撑。图12表示设备处于自动馈入方式下的状态,其中传感器组件110的读传感器部件12的读表面布置成对着滚筒组件120的驱动滚筒28。当传感器组件绕轮毂部分121的轴转动180°时,设备切换到人工馈入方式,后面会对此详细解释。
经连接件47和电缆141,来自滚筒组件120上电路板46的信号和电源送到传感器组件110。电缆141穿过第一旋转支撑件118及轮毂容纳部分150,并且电缆141的一端和传感器组件110中的FPC32的连接件连接。从而,当提起旋转支撑件118(沿Z轴方向)并且传感器组件110相对于旋转支撑件118、119转动(请注意传感器组件110构造成转动不超出180°,如下面所说明)时,电缆141不会缠绕过多。
下面参照图13和14讨论旋转支撑件118、119以及有关结构。
在第一旋转支撑件118的轮毂部分121上于圆周上的二个相对位置处轴向(X轴)形成具有规定长度和宽度的槽(切口部分121a、121a)。切口部分121a包括垂直于轮毂部分121切出的垂直壁和与轮毂部分121成角度切出的斜角壁121b,从而切口部分121a的外宽度大于内宽度。
另外,旋转支撑件118和119都具有二个滑动部分124和二个在其前端各具有一个钩123的弹性支管132。
滚筒组件120具有二个带有在具外表面上形成的钩掣部分130b的弹性支管130a,并具有在其内侧壁上形成的引导部分130e。
在弹性支架130a的钩掣部分130b上形成离滚筒组件120的底部较近的第一钩掣部分130c以及上方的第二钩掣部分130d。旋转支撑件118、119的弹性支架132上的钩123钩住第一或第二钩掣部分130c、130d中的一个。此外,旋转支撑件118、119的滑动部分124卡住滚筒组件120的引导部分130e。但是,当提起第一旋转件118(沿图13中箭头C的方向移动)时,滑动部分124由引导部分130e引导,造成弹性支架132弯曲,并使钩123从第一钩掣部分130c释放以钩住第二钩掣部分130d。当在这个位置上停止第一旋转支撑件118的运动时,第一旋转支撑件118位于的位置比图13中所示的距离滚筒组件120的位置更远。
如图14中所示,旋转支撑件118的轮毂部分121在其外缘处具有挡销122,同时在轮毂容纳部分150上形成沿轴向按预定长度延伸的切口部分150a并且形成挡销引导槽150b,槽150b从切口部分150a的末端沿轮毂容纳部分150的圆周方向延伸预定长度(角度为180°)。切口部分150a和挡销引导槽150b足够宽,可使挡销在其中自由通过。绕轮毂容纳部分150的圆周延伸的挡销引导槽的一端(和切口部分150a连接的一端)变为第一接触部分150d,挡销引导槽150b的另一端变为第二接触部分150e。换言之,在图14中所示的状态下,当轮毂容纳部分150(或者传感器组件110)相对于轮毂部分121逆时钟旋转时,挡销引导槽150b由挡销122引导整整180°直至挡销122碰上第二接触部分,并阻止继续转动。
具有可插入到轮毂部分121的切口部分121a中的突出物的钩部150c构造在轮毂容纳部分的一个侧面上,该侧面和在其上形成挡销引导槽150b的侧面相对,二个侧面之间带有切口部分150a。钩部150c的一个侧面定义挡销引导槽150的一个侧面。此外,该钩部150c被一个沿圆周方向从切口部分150a延伸的槽150f断开,从而允许轮毂部分在径向上方便地承受弹性变形。
图14是沿图12中的B-B线得到的剖面图,它表示自动馈入方式状态。换言之,轮毂容纳部分150的钩部150c的端部突出和在轮毂部分121上形成的一个切口部分121a啮合,并且挡销122和挡销引导槽150b的一端(连接切口部分150a的端部、第一接触部分150d)接触。
下面解释从自动馈入方式到人工馈入方式的转换过程。按离开滚筒组件120的方向(图13中箭头C的方向)一并提起传感器块110、第一旋转支撑件118以及第二旋转支撑件119,从而使弹性支管132的钩123由第二钩掣部分130d抓住。接着,传感器组件110和轮毂部分121一起沿图14中箭头E的方向绕轮毂容纳部分150的中心轴转动。这使得轮毂容纳部分150的钩部150c的突出端径向方向上向外弹性变形以越过轮毂部分121的切口部分121a的斜壁121b,从而允许继续转动。在该过程期间,挡销122和挡销引导槽150b之间的相对运动继续执行。当传感器组件110转动180°(颠倒转动)时,轮毂容纳部分150的钩部150c的突出端和轮毂部分121的另一个切口部分121a啮合。在这种情况下,挡销122和挡销引导槽150b的另一端(第二接触部分150e)接触。
在该状态下,如图13中所示,当传感器组件110(以及第一和第二旋转支撑件118、119)被推入到该状态下的滚筒组件120中(沿箭头D的方向)时,钩123弹性变形并从第二钩掣部分130d移动以便由第一钩掣部分130c抓住。即,建立了在其中传感器组件110的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不对着滚筒组件120的人工馈送方式。
为了从人工馈入方式转换到自动馈入方式,从滚筒组件120提出传感器组件110,沿和上面所述的方向相反的方向(沿图14中箭头F的方向)转动传感器组件110,并且接着把传感器组件110推入到滚筒组件120之中。
在上面的解释中,只对二个旋转支撑件118、119中的一个(例如仅对第一旋转支撑件118)的轮毂部分121设置挡销122,另一个支撑件(即第二旋转支撑件119)不设置挡销(见图12)。但是,可以对旋转支撑件118和119二者的轮毂部分都设置挡销。在这种情况下,自然地对二个容纳部分150等同地构造钩部150c和挡销引导槽150b。
如上面所解释,通过首先从滚筒组件120中提出传感器组件110至预定位置、接着转动传感器组件110并且简单地把转动后的传感器组件110推回到滚筒组件120中,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可以在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馈入方式之间转换。并且,传感器组件110和滚筒组件120之间的机械连接是用一对圆柱状轮毂部分121和一对用于支撑轮毂部分121的轮毂容纳部分150实现的,从而由于从滚筒组件120到传感器组件110的电缆141穿过轮毂部分121并且即使传感器组件110相对于滚筒组件120转动电缆也不会缠绕,不需要诸如滑块接触之类的特殊部件。
(第三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15-19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
利用图15、16、17解释该实施方式的概要。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中,沿垂直于XY平面的Z轴方向延伸的保持部分226和位于XY平面上的滚筒组件220的一端连接并且作为这一端的一部分,并且在滚筒组件220的另一端设置抓掣部分232b。如图17中所示,保持部分226和抓掣部分232b安装在安置滚筒组件220的驱动滚筒28的一侧上,同时传感器组件210具有插入部分218和锚定孔219,插入部分218用于插入到在滚筒组件220的一端上形成的滚筒组件220的保持部分226中所提供的啮合孔221(见图18)中,锚定孔219用于和在滚筒组件220的另一端上形成的滚筒组件220的抓掣部分232b啮合。
如图15和17所示,当把传感器组件210定位成使读部件31(图18)的读表面朝下时(即对着滚筒组件220的驱动滚筒28时),插入部分218插入到滚筒组件220的啮合孔221中,并且滚筒组件220的抓掣部分232b由传感器组件210的锚定孔219抓着,从而设备处于自动方式。换言之,如图15中所示,当在传感器组件210和滚筒组件220之间插入资料2时,通过滚筒组件220的驱动滚筒28资料2沿Y轴方向自动馈入,并在该过程中,传感器组件210的传感器部件31读资料2的上表面中的文本和图象。
之后,当释放传感器组件210的锚定孔219和滚筒组件220的抓掣部分232b的啮合时,并从滚筒组件220的啮合孔221中移出传感器组件210的插入部分218,则完全释放传感器组件210和滚筒组件220的连接。接着,绕其纵轴转动传感器组件210以使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背对滚筒组件220。然后,重新把传感器组件210的插入部分218插入到滚筒组件220的啮合孔221中,同时使滚筒组件220的抓掣部分232b和传感器组件210的锚定孔219啮合(在传感器组件的传感器部件的读表面所位于的侧面以及和该侧面相对的侧面上都形成锚定孔219)。该状态是如图16中所示的人工馈入方式。在该方式下,当人工移动读设备1,以使传感器组件210在位于XY平面中的资料上移动时,同时保持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和资料接触,则用传感器组件210的传感器部件31读资料2的上表面中的文本和图象。
下面,参照图18解释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的内部结构。
图18表示把传感器组件210和滚筒组件220如图15那样连接成自动馈入方式下的状态。图18中具有和图3所示的第一实施方式中相同功能的部件采用相同的参考数字。略去对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的部件的解释,下面仅解释和第一实施方式不同的部件。
如图18中所示,在从滚筒组件220一端突出的保持部分226的内壁上设置二个接触端子,具体地为用于自动馈入方式的接触端子222a和用于人工馈入方式的接触端子222b。这二个接触端子222a、222b和FPC241连接。同时,从传感器组件210的一个端部延伸插入部分218,并在该插入部分的前端设置一个接触端子223。在图18中,由于设备处于自动馈入方式,接触端子223和用于自动馈入方式的接触端子222a连接。但是,在从图18中的状态中把传感器组件210置成上面朝下的状态(人工馈入方式)下,接触端子223和用于人工馈入方式的接触端子222b连接。并且,通过一个弹簧(未示出)的力确保借助接触端子222a、222b或223中之一的弹簧承载的电气连接。
FPC241经连接件240从电路板46向传感器组件210发送电源和信号并接收来自传感器组件210的信号。从而,对于滚筒组件220和传感器组件210的电气连接不再需要常规阴、阳连接件的复杂结构。
在滚筒组件220上,在靠近其和延伸着保持部分226的端部相对的端部的位置处设置突出部分224。同时,在传感器组件210所布置着读表面的表面(图18中的底表面)处以及和其相对的表面(图18中的上表面)处设置啮合孔225。设备构造成在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馈入方式下突出部分224和二个啮合孔225中的一个啮合。在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馈入方式下,只要突出部分224和啮合孔225啮合,依靠接触端子222a、222b或223中之一提供的弹簧力就可以防止传感器组件210相对于滚筒组件220的纵向偏移。
接着,参照图18和19解释用来在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馈入方式之间进行转换的结构。
在和滚筒组件220的连接着保持部分226的一端相对于另一端上设置用来支撑安装在钩232a的端的旋转支撑轴232c的轴承部分(未示出)。在支撑轴232c和滚筒组件220的轴承部分啮合的状态下,钩232a的上部从滚筒组件220向外突出。在该钩232a的上端形成抓掣部分232b。另外,在钩232a处略高于形成支撑轴232c的区域的位置上设置一个凸轮部分,该凸轮的高度沿支撑轴232c的轴向(具体地为图19中箭头A的方向)逐渐增加。
压板232e的下部固定在滚筒组件220端的内壁上,其上部向内弯曲。压板232e的该端是自由端。此外,设置滑动按钮232,以便能在滚筒组件220的端部的外壁上沿Y轴方向(图19中箭头A或B的方向)滑动。凸轮部分232g和滑动按钮232的背面连接。该凸轮部分232g位于滚筒组件220的内侧上,其高度沿图19中箭头A的方向逐渐减小,它和钩232a的凸轮部分232h相对应。在图19中箭头B的方向上盘簧232f不停地压着滑动按钮232。
在设置着锚定孔219的传感器组件210的一端的壁内设置抓掣件232d。钩232a上端上的抓掣部分232b抓住该抓掣件232d。钩232d的位置低于支撑轴232的部分被压板232e的上端压着。从而,抓掣部分232b和抓掣件232d的啮合由图18中作用在支撑轴232C附近的钩232a上的顺时钟力(图19中箭头D的方向上的力)保持。
当滑动按钮沿图19中箭头A的方向滑动时,凸轮部分232g的斜力叠加在钩232a上的凸轮部分232h的斜力上,从而推凸轮部分232h(或钩232a的上部)。这样,承受压板232e的压力的钩232a绕支撑轴232c沿图18中的逆时针方向(图19中箭头C的方向)转动。结果,释放抓掣部分232b和抓掣件232d的啮合。从而,由于盘簧232f的弹簧力,滑动按钮232沿图19中箭头B的方向移动并且回到起始位置。
如上面所述,当通过滑动按钮232的动作从抓掣件232d释放钩232a的抓掣部分232b时,允许原先把传感器组件210压住滚筒组件220的盘簧(即处于被压缩状态)恢复到其延伸的初始长度上。因此,传感器组件210离开滚筒组件220。
以这种方式和滚筒组件220分离的传感器组件210绕着纵轴转动,从而把插入部分插入到滚筒组件220的啮合孔221中。接着,把传感器组件210相反的一端压到滚筒组件220中。通过这样做,钩232a进入啮合孔219,并且抓掣件232d抓着抓掣部分232b。这同时使传感器组件210的啮合孔225和滚筒组件220的突出部分啮合,从而使传感器组件和滚筒组件在人工馈入方式下彼此牢固地连接在一起。
在人工馈入方式下,设置在传感器组件210上的接触端子223和设置在滚筒组件上的用于人工馈入方式的接触端子222b形成电气连接。
另外,通过相反地实施上述从自动馈入方式转换到人工馈入方式的过程可以实现从人工馈入方式到自动馈入方式的转换。
如上面所解释,根据本实施方式,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包括着设置在传感器组件的一个纵向端上的插入部分以及在该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纵端上的锚定孔,包括着设置在滚筒组件的一个纵向端上的具有用于和该插入部分啮合的啮合孔的保持部分以及在该滚筒组件的另一纵端上的用于抓掣该锚定孔的抓掣部分,从而可以非常容易地通过下述一系列的操作-首先通过运用一个滑动按钮释放抓掣部分然后相继地进行拉出、转动及压入操作-实现从自动馈入方式到人工馈入方式或其相反的转换。
并且,在传感器组件的插入部分和滚筒组件的保持部分上设置电气接触端子,而且这些接触端子是弹簧承载的。从而,以前所采用的复杂连接件结构变成不是必需的,并且能保证二种运行方式下的必要电气连接。
此外,由于在滚筒组件的资料馈入表面上设置突出部分并且在传感器组件上设置用于和上述突出部分啮合的啮合孔,可以通过接触端子的弹簧力防止滚筒组件和传感器组件的纵向偏移。
(第四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图20-23解释根据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
利用图20和21解释该实施方式的概要。
在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中,如图20中所示,在XY平面中的滚筒组件320的一端上设置轴承345。该轴承345支撑一个可以绕纸馈入方向(Y轴)中的第一轴X1转动的支撑轴350。另外,可绕第二轴X2(传感器组件310的纵向)转动的传感器组件310和该支撑轴350连接,其中第二轴X2垂直于第二轴X1。从而,传感器组件310可以相对于滚筒组件320绕第一轴X1转动以便靠近或离开滚筒组件320。而且,传感器组件310可以绕第二轴X2转动以便翻转。
同时,在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端上形成锚定孔321、322,并且在滚筒组件320的另一端上设置用来抓住锚定孔321、322中之一的抓掣件332。
在图20中,滚筒组件320一侧上的抓掣件332抓住传感器组件310的第二锚定孔322,并且传感器组件310的传感器部件(未示出)的读表面对着滚筒组件320的驱动滚筒(未示出)。换言之,图中所示的设备处于自动馈入方式。
当图20中的传感器组件310的另一端(和具有支撑轴350的一端相对)被人工提起并且绕第一轴X1转动时,传感器组件310的另一端和滚筒组件320分离。在该状态下绕第二轴X2人工转动传感器组件310时,传感器组件310翻转,并且以前对着滚筒组件320的表面变成转离滚筒组件320。然后,当滚筒组件320的抓掣件332抓住传感器组件310的第一锚定孔321时,该设备则处于人工馈入方式。在图21中表示在人工馈入方式下使用的读设备1,此时传感器组件310的传感器部件的读表面对着资料。
接着,参照图22解释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的内部结构。
图20表示如图20中那样把传感器组件310和滚筒组件320连接成自动馈入方式下的状态。图20中和图3中的部件具有相同功能的部件施以和图3中相同的参考数字。这样,略去和第一实施方式相同部件的解释,下面仅解释和第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不同的那些部件。
如图22中所示,在传感器组件310的一个纵端(X轴方向)上设置用于固定支撑轴350的抓掣部分323,同时,在传感器组件310的另一纵端上设置第一和第二锚定孔321、322。另一方面,在滚筒组件320的一端上设置用于保持支撑轴350的轴承345,并且在其另一端上设置抓掣件332。
滚筒组件320的抓掣件332包括接通按钮332c、和接通按钮332c连接的钩部332a、在接通按钮332c和钩部332a之间安装的支撑轴部分以及在钩部332a的端部安装的抓掣部分332b。安装在滚筒组件320的端部的压板332d的一端压迫接通按钮332c的背面(对着滚筒组件320的内部的一面),从而钩部332a的端部上的抓掣部分332b保持为由传感器组件310的第二锚定孔322抓住的状态。
经过FPC32、连接件33、连接器326、电缆341和连接件340,来自构成旋转编码器35的光断续装置35a的信号发送到电路板46。
下面利用图23解释支撑轴350。
支撑轴350包括和安装在滚筒组件320上的轴承345配合的第一管状旋转部分351和垂直于旋转部分351延伸的第二旋转部分355。第一旋转部分351由滚筒组件320的轴承345支持并且相对于滚筒组件320绕Y轴方向(滚筒组件320的驱动滚筒馈送资料的方向)中的第一轴X1转动,同时在第二旋转部分356的端部处形成凸缘状的钩部356;该钩部356固定在传感器组件310的一端处设置的抓掣部分上。从而传感器组件310可以相对于第二旋转部分绕垂直于第一轴X1的第二轴X2转动。
第一旋转部分351的内通道和第二旋转部分355的内通道通过在这二个内通道相交处形成的洞353互相连通。此外,在第一旋转部分351的位置上形成一个孔352。这样,来自传感器组件310的电缆341可以穿过第二旋转部分355的内通道、第一旋转部分351的内通道,离开孔352到达滚筒组件320。从而,该电缆可以形成传感器组件310和滚筒组件310之间的电气连接。
接着解释如图20和22中所示的从自动馈入方式转换到人工馈入方式的过程。
人工地压下抓掣件332的接通按钮332c,该抓掣件332反抗压板332d的弹簧力绕轴部分332e转动,然后钩部332a端部的抓掣部分332b从第二锚定孔322露出。从而,在此之前把传感器组件310压在滚筒组件320上的盘簧30开始伸长以回复到它的初始长度。结果,传感器组件310从滚筒组件320弹起。接着,弹起的传感器组件310绕第一轴X1沿离开滚筒组件320的方向大致转动90°。
传感器组件310绕第一轴X1转动一定角度,以使在其上形成第一锚定孔321的传感器组件的一端与滚筒组件320分离。接着传感器组件310自身绕第二轴X2相对于支撑轴350转动180°。在此之后,传感器组件310的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背对滚筒组件320。
在该状态下,传感器组件310绕第一轴X1转动以靠近滚筒组件320。然后,钩部332a端处上的抓掣部分332b被传感器组件310端部上所形成的第一锚定孔321抓住,从而设备处于人工馈入方式。
通过反序地执行上述从自动馈入方式转换到人工馈入方式的过程可以实现从人工馈入方式转换到自动馈入方式。
如上面所述,用于电气上连接滚筒组件320和传感器组件310的电缆341穿过第一旋转部分351和第二旋转部分355;但是,由于翻转传感器组件310时第二旋转部分355的转动不超过180°,在方式转换期间电缆341不会缠绕。
(第五实施方式)
利用图24和25解释该实施方式的概要。
在如图24中所示的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中,设置在位于XY平面中的滚筒组件420的一端处的支撑轴450安装成可相对于滚筒组件420绕第一轴X1转动,第一轴X1处于Z轴方向并垂直于XY平面。另外,和传感器组件410的一端连接的轴承部分424和支撑轴450配合,它使传感器组件410能相对于支撑轴450绕垂直于第一轴X1的第二轴X2转动。
这样,传感器组件410绕第二轴X2相对于滚筒组件420大致转动180°;从而基本上翻转传感器组件410。接着,绕第一轴X1转动传感器组件410并使它处在恰好位于滚筒组件420的上面的位置。在这种状态下,相对于滚筒组件420传感器组件410从先前的位置翻转180°。
另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在和连接着轴承部分424的一侧相对的另一侧上,在传感器组件410的端部上形成第一和第二锚定孔321和322,并且在滚筒组件420的端部上设置用于固定在锚定孔321、322之内的抓掣件332。上述结构和图20-22中所示的第四实施方式的情况相同,从而,图中用来说明本实施方式中有关结构的参考数字和用来说明上述第四实施方式的有关结构的参考数字相同。
当图24中自动馈入方式下的读设备1的传感器组件410绕支撑轴450的第二轴X2转动的角度大于90°但小于180°时,传感器组件420不再位于滚筒组件420的上方,并且传感器组件410的传感器部件31的读表面转离滚筒组件420。
接着,该状态下的传感器组件410(以及支撑轴450)相对于滚筒组件420绕第一轴X1转动180°,这样使得传感器组件410恰好位于滚筒组件420之上。但是,在这种状态下,滚筒组件420的第二轴X2和传感器组件410间的角度为一个0°-90°的角度。接着绕第二轴X2转动传感器组件410,从而把传感器组件410放在滚筒组件420上。然后当把抓掣件332的抓掣部分332b固定在第一锚定孔321中时,设备置为人工馈入方式。图25表示人工馈入方式使用下的读设备的状态,此时传感器组件410的传感器部件的读表面对着要读的资料。
参照图26解释本实施方式的内部结构。顺便地说,在解释本实施方式的该图中和用来解释第一实施方式的图中相同的参考数字代表相同的部件。
用于和轴承部分424啮合的钩部410a、410b从传感器组件410的一个端表面(和形成锚定孔321、322的一端相对的端表面)上突出。此外,可以和传感器组件410一起整体地制造轴承部分424。
支撑轴450包括第一管状旋转部分451和沿着垂直于旋转部分451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管状旋转部分455。在第一旋转部分451的低端上形成凸缘状锚定部分456,同时在滚筒组件420的一端上设置用于容纳锚定部分456及用于支撑可绕第一轴X1转动的第一旋转部分451的锚定部分445a、445b。第一旋转部分455的上半部延伸到滚筒组件420中露出驱动滚筒28的表面上。
第二旋转部分455固定在第一旋转部分的上端处。第二旋转部分455的轴和第一旋转部分451的轴相交并且成为支撑轴450的第二轴。通过钩部410a、410b安装到传感器组件410的一端上的轴承部分424和第二旋转部分455的二侧配合。
按上述的排列,传感器组件410变成可相对于支撑轴450绕支撑轴450的第二轴X2转动,并且传感器组件410以及支撑轴450变成可一起相对于滚筒组件420绕支撑轴450的第一轴X1转动。
下面利用图27说明支撑轴450的结构。
如上面所述,支撑轴450包括第一管状旋转部分451和从旋转部分451沿垂直方向延伸的第二管状旋转部分455。在第二旋转部分455上构造开口452。在第一旋转部分451和第二旋转部分455上构造在其中通过电缆441的穿孔453、457。从而,来自传感器组件410(连接件426)的电缆可以穿过该开口452,经过第二旋转部分455,并接着经过第一旋转部分451,到达滚筒组件420(连接件440)。换言之,提供传感器组件410和滚筒组件420之间的电气连接的电缆可以穿过该支撑轴450。
如上面所解释,根据第四和第五实施方式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可以利用简单的连接按钮通过例如释放钩部的抓掣部分、上推、转动并且按下传感器组件等一系列操作非常方便地在自动馈入方式和人工馈入方式之间来回转换,从而提供了高操作效率。
另外,因为传感器组件在180°的范围内转动,从而可以防止穿过支撑轴的电缆缠住,并获得高电气可靠性。
由此,如上面所说明,有可能提供一种具有高操作效率和高可靠性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由于从一种方式到另一种方式的转换是容易的,这种设备可减少操作员的工作负担并使电气连接是无故障的。
(作为附件的资料架)
为了在自动馈入方式下便于把资料的页缘插入到滚筒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之间的间隙中,可以在滚筒组件一侧上为根据本发明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设置一个资料架。下面利用图28-31解释该资料架。
图28和30中所示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1和图24中根据第五实施方式的设备1具有相同的结构。从而,和图24中所示的部件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参考数字。
但是,在图28和30中所示的滚筒组件420上除左右端部之外从一侧到底表面构造一个凹下区421,用于存放具有下面所述结构的资料架501。
如图28中所示,资料架501包含一个具有L形剖面并且其水平宽度略大于要使用的资料2的最大宽度的单块板。如图29中所示,销502各从资料架501的左右末端突出,同时在定义滚筒组件420的凹下区421的左右壁表面上形成销插入孔(未示出),用于可转动地容纳销502。
在其中其左、右销502已和滚筒组件420的销插入孔配合的资料架501可在这些销502上转动。如图28中所示,尾缘可以处于和在其上放置着滚筒组件420的平台(未示出)相倚的状态(工作状态)。此外,如图30中所示,尾缘可处于把资料架501保存到滚筒组件420的凹下区421的状态(保存状态)。
当资料架501处于图28中所示的使用状态时,整个资料架501从滚筒组件420的尾部突出。前半部分(位于XY平面中的部分)从下面支持通过滚筒组件420和传感器组件410之间的间隙的资料2。而且,资料架501的后半部分(位于XZ平面中的部分)构成一条支架并且支撑使用状态下的资料架501。
在资料架501的中央部分形成一条沿宽度方向延伸的窄槽503,架501的后半部分充当一个支架。在资料架501的前缘上除靠近销502区域外形成具有小的深度的凹区。资料导座504的一端和资料架501中的槽503啮合,其另一端和资料架501的前缘上的凹下部分啮合。资料导座504可沿资料架501上的窄槽503移动。此外,靠近资料架501前半部的一侧(图28中的左侧)设置导引突起部505,用于通过和资料2的侧边的接触调整资料2的位置。从而,如图28中所示,在其左边由导引突起部505限制和其右边由资料导座限制下,放在资料架501的前半部上的资料通过滚筒组件420和传感器组件410之间的间隙。当资料2的尺寸改变时,滑动资料导座,从而调整它在资料架501上的位置。
当不使用资料架501时,可以从平台上提起滚筒组件420。如图30中所示,可以人工地把资料架501推入滚筒组件420并且方便地放置在滚筒组件420上所构造的凹下区421中。在这种情况下,该状态的资料架501不从滚筒组件420中突出,因为其前半部变成基本上和滚筒组件420的侧平面齐平,同时其后半部变成基本上和滚筒组件420的底平面齐平。
图28-30中所示的资料架501解释成可附着在根据第五实施方式图24中所示的设备1上(条件是在滚筒组件上构造凹下区421以及销容纳孔)。但是,该资料架501也可以附着在根据其它实施方式的设备1上。
此外,该资料架501可以设计成当不使用时可从滚筒组件420中移出。例如,可以把资料架501的宽度做成略小于滚筒组件420上所形成的凹下区421的宽度,从而可以在滚筒组件420的凹下区421内向右或向左移动资料架501,并且从而可以从滚筒组件420上形成的销插入孔中移出资料架501的销502。这样,当不需要使用资料架501时,可从滚筒组件420中取出它或者把它保存在滚筒组件420的凹下区421中。
此外,下面利用图31解释一种其结构和图28-30中所示的资料架501不同的资料架501’。
该资料架501’也包括和图28-30中所示的资料架501类似的单块L形板,并且带有一对从其前缘沿资料馈入方向(Y方向)延伸的突出部分511、512,同时在滚筒组件420的侧表面上形成一对插入孔422、423,用于容纳资料架501’的突出部分511、512。在使用该资料架501’时,分别把资料架501’的左、右突出部分511、512插入到滚筒组件420的左、右插入孔422、423中。在结束资料架的使用时,从滚筒组件420的插入孔422、423中拉出资料架501’的突出部分511、512,从而使它和滚筒组件420分离。
除了构造突出部分511、512之外,可从滚筒组件420中取出的资料架501’具有和图28-30中所示的资料架501相同的结构。换言之,图31中所示的资料架501’和图28-30中示出的资料架501相类似具有窄槽503、资料导座504和引导突起部505。
Claims (29)
1.一种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包括:
一个安装着用来读资料上的图象数据的读传感器的传感器组件;
一个安装着用来馈送资料的驱动滚筒以及用来带动该驱动滚筒的滚筒组件;
用于在第一位置下以及第二位置下联接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滚筒组件的联接装置,其中在第一位置下传感器组件的读传感器的读表面对着所述滚筒组件的驱动滚筒,而在第二位置下传感器组件中的读传感器的读表面背对滚筒组件的驱动滚筒;
带有多个连接端子的电连接装置,用于在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滚筒组件之间发送和接收多个电信号;
检测运行方式的装置,用于判定所述传感器组件和所述滚筒组件是否在第一位置联接或者在第二位置联接,并且用于输出判定结果;以及
信号切换装置,用来在滚筒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之间对信号的连接方式进行切换,这种切换是由所述检测运行方式的装置的输出信号来决定的。
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滚筒组件带有包含一组连接端子(21b)的突出连接件;同时所述传感器组件带有插入孔组,用于在读传感器的读表面所处的表面上以及和该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容纳所述滚筒组件的突出连接件;并且在插入孔组中设置一组和所述滚筒组件的连接端子(21b)对应的连接端子。
3.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滚筒组件带有包含一组连接端子的突出连接件;同时所述传感器组件带有插入孔组;并且在形成于该传感器组件中的插入孔中设置一组和所述滚筒组件的连接端子对应的连接端子;
分别在垂直于驱动滚筒的轴的方向上排列所述传感器组件上的连接端子组和所述滚筒组件上的连接端子组。
4.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滚筒组件带有包含一组连接端子的突出连接件;并且所述滚筒组件上的突出连接件的连接端子构造成软性印制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联接装置包括一个导销和一个导孔,该导销设置在所述滚筒组件的露出驱动滚筒的表面上,该导孔穿过所述传感器组件的和设置着读传感器的读表面相反的表面。
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联接装置包括一对可移动地安装在滚筒组件的二端上的旋转支撑件,以便可在靠近滚筒组件的第三位置和从滚筒组件分离的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其中这些旋转支撑件支持可在二个旋转支撑件之间转动的传感器组件;并且当所述旋转支撑件对处于和滚筒组件分离的第四位置下时,传感器组件可在不受到滚筒组件的阻挡下相对于这些旋转支撑件至少转动180°。
7.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每个所述旋转支撑件具有从其表面突出的圆柱型轮毂部分;在传感器组件的二端上形成用来容纳这些轮毂部分的轮毂容纳部分;在二个位置上并沿着至少一个旋转支撑件的轮毂部分圆周之上的轴向形成切口部分;在和轮毂部分对应的轮毂容纳部分上形成可和所述切口部分啮合或分离的钩部;并且,其中当所述轮毂容纳部分的钩部和所述轮毂部分的一个切口部分啮合时,传感器组件处于其读传感器的读表面对着所述滚筒组件的驱动滚筒的第一位置;而当所述轮毂容纳部分的钩部从所述一个切口部分中移出并和另一个切口部分啮合时,传感器组件处于其读传感器的读表面转离滚筒组件的第二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具有切口部分的轮毂部分上设置挡销;并且在和该轮毂部分啮合的轮毂容纳部分上形成用来引导所述挡销的挡销引导槽;挡销沿着挡销引导槽在对应于所述第一位置的一端和对应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另一端之间移动。
9.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旋转支撑件支撑机理包括和各个旋转支撑件连接的滑动部分及在所述滚筒组件上设置的可滑动地容纳滑动部分的引导部分;所述滑动部分还包括在其一端上具有钩的弹性支管;并且所述滚筒组件具有带着用于和所述钩啮合的第一抓掣部分和第二抓掣部分的件,所述第一和第二抓掣部分在传感器组件接近和退离滚筒组件的方向上排列成彼此脱离。
10.根据权利要求6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用来对所述滚筒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组件进行电气连接的电缆通过上述两个旋转支撑件中的一个。
11.根据权利要求7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滚筒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组件的电气连接是通过电缆建立的,该电缆从所述滚筒组件经过旋转支撑件的圆柱形轮毂部分、经过传感器组件的用于容纳该轮毂部分的轮毂容纳部分的一部分到达传感器组件。
12.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联接装置包括在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一端及另一端上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以及在所述滚筒组件的一端及另一端上设置的第一和第二啮合部分;其中通过沿纵向方向相对于滚筒组件移动传感器组件,使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和滚筒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联接;并且其中在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和滚筒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相啮合下,通过绕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和滚筒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转动传感器组件,使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啮合部分和滚筒组件的第二啮合部分联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是和传感器组件的一端连接的插入部分;滚筒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是在滚筒组件的一端上的保持部分中设置的啮合孔;所述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啮合部分是在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端上设置的抓掣件;并且滚筒组件的第二啮合部分是由滚筒组件的另一端支持的可转动一个钩。
14.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所述滚筒组件的一端上设置的保持部分中设置第一接触端子;在和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一端连接的所述插入部分中设置第二接触端子;其中当传感器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和滚筒组件的第一啮合部分相啮合并且传感器组件的第二啮合部分和滚筒组件的第二啮合部分相啮合时,所述第一接触端子和所述第二接触端子接触以建立滚筒组件和传感器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通过一个弹性件使所述第一接触端子或所述第二接触端子中的一个压着另一个。
16.根据权利要求12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所述滚筒组件的露出驱动滚筒的表面上设置突出部分,并且在传感器组件的读传感器的读表面所位于的表面上以及和该表面相反的表面上在和所述突出部分对应的位置处各设置一个可插入该突出部分的啮合孔。
17.根据权利要求13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滚筒组件设置着所述钩的端部设置一个用于不停地使该钩压着所述抓掣件的弹性件以及一个用于反抗该弹性件的压力把该钩转到抓掣部分的相反方向上的滑动按钮。
18.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联接装置包括一个支撑轴和一个抓掣件,支撑轴放在滚筒组件的一端和传感器组件的一端之间以使传感器组件可相对于滚筒组件转动,抓掣件构造和设置在滚筒组件的另一端和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端之间以使传感器组件的另一端能和滚筒组件的另一端啮合及脱离;其中传感器组件依靠所述支撑轴可以相对于滚筒组件在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之间移动并依靠所述抓掣件保持在所述第一位置或所述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上。
19.根据权利要求18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轴包括第一旋转部分和第二旋转部分,第一旋转部分支撑在滚筒组件的一端上从而可绕为该滚筒组件设置的第一轴转动,第二旋转部分从所述第一旋转部分沿垂直方向延伸;当所述传感器组件的一端和所述支撑轴的第二旋转部分啮合时,传感器组件可以相对于支撑轴的第二旋转部分绕为第二旋转部分设置的第二轴转动。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轴的第二旋转部分支撑在滚筒组件的一端上,从而可绕位于滚筒组件的驱动滚筒馈送资料的方向上的第一轴转动,并且把传感器组件设置为可相对于支撑轴的第二旋转部分绕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轴转动;从而,可以绕第一轴相对于滚筒组件把传感器组件打开到某一角度处,并且相对于支撑轴的第二旋转部分转动传感器组件至少180°因此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转换到第一位置。
21.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轴包括第一管状旋转部分和从该第一旋转部分的中央区沿垂直于该第一旋转部分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管状旋转部分。
22.根据权利要求2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旋转部分的一个位置上形成一个孔从而来自传感器组件的一条电缆穿过第二旋转部分进入第一旋转部分,并接着穿过在第一旋转部分上形成的所述孔进出滚筒组件,这样依靠该电缆建立传感器组件和滚筒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23.根据权利要求19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轴的第一旋转部分支撑在滚筒组件的一端上,从而可绕第一轴旋转,该轴垂直于由滚筒组件的驱动滚筒来馈送资料的平面并且把传感器组件支撑为可绕垂直于第一轴的第二轴相对于支撑轴的第二旋转部分转动;这样,传感器组件可绕第一轴相对于滚筒组件至少转动180°,并且可相对于支撑轴的第二旋转部分至少转动180°,因此可以从第一位置转换到第二位置或者从第二位置转换到第一位置。
24.根据权利要求23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支撑轴包括第一管状旋转部分和从该第一旋转部分的一端沿着垂直于该第一旋转部分的方向延伸的第二管状旋转部分。
25.根据权利要求24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旋转部分的一个位置上形成一个开口,从而来自传感器组件的一条电缆穿过所述开口、进入第二旋转部分、然后通过第一旋转部分并到达滚筒组件,这样依靠该电缆建立传感器组件和滚筒组件之间的电气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所述滚筒组件上可拆卸地安装一个资料架,从下方支承通过滚筒组件和所述传感器组件之间的间隔的资料。
27.根据权利要求26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资料架安装成可相对于滚动组件转动。
28.根据权利要求27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在所述滚筒组件上形成用来保存所述资料架的凹下部分。
29.根据权利要求26的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其中所述资料架包括具有L形剖面的单块板。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JP28053096 | 1996-10-23 | ||
JP280530/1996 | 1996-10-23 | ||
JP280530/96 | 1996-10-23 | ||
JP20251/1997 | 1997-02-03 | ||
JP2025197 | 1997-02-03 | ||
JP2025297 | 1997-02-03 | ||
JP20252/1997 | 1997-02-03 | ||
JP20251/97 | 1997-02-03 | ||
JP20252/97 | 1997-02-03 | ||
JP121118/1997 | 1997-05-12 | ||
JP12111897 | 1997-05-12 | ||
JP121118/97 | 1997-05-12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09928A CN1209928A (zh) | 1999-03-03 |
CN1157927C true CN1157927C (zh) | 2004-07-14 |
Family
ID=274573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B971918465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57927C (zh) | 1996-10-23 | 1997-10-23 | 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6108106A (zh) |
EP (1) | EP0869657A4 (zh) |
KR (1) | KR100496246B1 (zh) |
CN (1) | CN1157927C (zh) |
WO (1) | WO1998018252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533088B2 (ja) * | 1998-05-15 | 2004-05-31 | ペンタックス株式会社 | スキャナシステムおよび原稿搬送用アダプタ |
CN1196075C (zh) * | 1998-10-05 | 2005-04-06 | 佳能株式会社 | 图象读取装置 |
US6714982B1 (en) | 2000-01-19 | 2004-03-30 | Fmr Corp. | Message passing over secure connections using a network server |
TWI233748B (en) * | 2004-03-24 | 2005-06-01 | Avision Inc | Dual-surface scanner |
JP2006052073A (ja) * | 2004-08-13 | 2006-02-23 | Toshiba Corp | 媒体供給装置 |
JP2006091154A (ja) * | 2004-09-21 | 2006-04-06 | Toshiba Corp | 閉じ補助装置およびこの装置を備えた画像形成装置 |
TW201004308A (en) * | 2008-07-04 | 2010-01-16 | Qisda Corp | Independent scanning appartus and independent scanning method |
US8585053B2 (en) * | 2011-12-15 | 2013-11-19 | De La Rue North America Inc. | Document guide systems and methods employing a document platen |
CN110465570B (zh) * | 2018-05-11 | 2022-11-25 |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滚压机构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6230461A (ja) * | 1985-03-30 | 1987-02-09 | Toshiba Corp | フアクシミリ装置 |
JPS6383861A (ja) * | 1986-09-27 | 1988-04-14 | Fuji Xerox Co Ltd | 数式自動処理方式 |
JPH057799Y2 (zh) * | 1986-11-19 | 1993-02-26 | ||
JPS6434051A (en) * | 1987-07-30 | 1989-02-03 | Canon Kk | Portable reader |
WO1993001679A1 (en) * | 1991-07-09 | 1993-01-21 | Oki Electric Industry Co., Ltd. | Printer fitted with image reader |
TW225020B (zh) * | 1992-08-11 | 1994-06-11 | Nisca Corp | |
JPH08149257A (ja) * | 1994-11-24 | 1996-06-07 | Nikon Corp | 画像入力装置 |
JPH09116663A (ja) * | 1995-10-20 | 1997-05-02 | Sharp Corp | ファクシミリ装置 |
US5943451A (en) * | 1997-05-30 | 1999-08-24 | Mustek Systems, Inc. | Image scanner with automatic moving function and automatic sheet feeding function |
US5865431A (en) * | 1997-06-13 | 1999-02-02 | Ma; His-Kuang | Scanner having sheet feed and self move modes |
-
1997
- 1997-10-23 US US09/091,139 patent/US6108106A/en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 1997-10-23 KR KR10-1998-0704815A patent/KR100496246B1/ko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 1997-10-23 EP EP97909614A patent/EP0869657A4/en not_active Withdrawn
- 1997-10-23 WO PCT/JP1997/003856 patent/WO1998018252A1/ja active IP Right Grant
- 1997-10-23 CN CNB971918465A patent/CN1157927C/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209928A (zh) | 1999-03-03 |
US6108106A (en) | 2000-08-22 |
EP0869657A4 (en) | 1998-11-25 |
KR100496246B1 (ko) | 2005-09-09 |
KR19990076701A (ko) | 1999-10-15 |
EP0869657A1 (en) | 1998-10-07 |
WO1998018252A1 (fr) | 1998-04-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234538C (zh) | 喷墨记录装置及喷墨记录方法 | |
CN1157927C (zh) | 用于读字符和图象数据的设备 | |
CN1196313C (zh) | 双面图象阅读设备 | |
CN2795901Y (zh) | 原稿搬送装置 | |
CN1070816C (zh) | 具有可移动的供纸盘的数据处理设备 | |
JP5048550B2 (ja) | 自動文書送り装置の給紙機構 | |
CN1932678A (zh) | 图像形成装置用的显影剂盒 | |
CN1765023A (zh) | 电池设备和电子装备 | |
CN1394336A (zh) | 记录再生装置的装盘装置 | |
CN1272697A (zh) | 电池组件、电池装载器、供电装置和电子设备 | |
CN101031018A (zh) | 扫描仪 | |
CN1251918A (zh) | 纸张供给设备、装有它的图象形成设备及图象读取设备 | |
CN1577564A (zh) | 碟片装置 | |
CN1781832A (zh) | 供纸设备和成像装置 | |
CN200956320Y (zh) | 信息设备 | |
CN2803705Y (zh) | 成像装置 | |
CN1534394A (zh) | 供纸装置及图像形成装置 | |
CN1577165A (zh) | 定影装置和图像形成装置 | |
CN1941832A (zh) | 文件或片材进给器 | |
CN1302073A (zh) | 杠杆开关及使用该开关的检测装置 | |
US20040170456A1 (en) | Automatic document feeder | |
CN1652232A (zh) | 盘录-放设备 | |
US8619346B2 (en) | Image reading apparatus | |
US7448620B2 (en) | Scan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preventing damage of gears of the same | |
CN1924731A (zh) | 定影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REG |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WD Ref document number: 1018375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
|
C19 | Lapse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the annual fee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