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777802B -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77802B
CN115777802B CN202211526414.9A CN202211526414A CN115777802B CN 115777802 B CN115777802 B CN 115777802B CN 202211526414 A CN202211526414 A CN 202211526414A CN 115777802 B CN115777802 B CN 11577780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aroma
baking
electromagnetic
tur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52641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77802A (zh
Inventor
谢锋
谢俊
郑素美
郑素燕
王红军
谢四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NGSHAN GUANGMING TE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NGSHAN GUANGMING TE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NGSHAN GUANGMING TEA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NGSHAN GUANGMING TEA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52641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77802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77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80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778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7780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所述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包括烘焙提香槽,所述烘焙提香槽的底部设置有筛网输送带,烘焙提香槽内还设置有两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将烘焙提香槽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舱室,沿茶叶传送方向依次为电磁烘焙舱室、冷风摊凉舱室和提香灭菌舱室,通过三个舱室分别对茶叶进行电磁烘干,冷却回潮和微波提香,实现茶叶烘干提香的连续化。该机能提高黄山毛峰的烘干效率,同时,通过三个工序的有机结合,还能够提高茶叶的香型和茶叶的品相,从而优化黄山毛峰茶的色香味形品质,可广泛应用于黄山毛峰的加工领域。

Description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背景技术
黄山毛峰茶是我国十大名茶之一,是国内外消费者非常喜爱饮用的绿茶。在黄山毛峰茶的制作过程中,烘焙提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序,如果操作不当很难制成兰花香凸显的毛峰茶。黄山毛峰茶的传统烘焙提香工艺是在烘焙房内,采用炭火竹制烘笼进行烘焙提香,故而不但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工效低,而且烘焙技艺高深,不同师傅烘制成毛峰茶的色香味形品质差异很大。现行烘焙提香工艺,大都应用箱体式电热烘干机,虽然操作简单,工效高,但由于透气性差,香气难以挥发,操作不当还会出现高火味,不易烘焙出幽雅的花香,同时颜色比较枯暗,没有传统炭火竹制烘笼烘焙的“象牙色泽”好看,品相不佳。所以我国黄山毛峰茶产区,迫切需要有一种新型高效烘焙提香的设备,来解决传统烘焙提香工艺,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烘焙的好差完全凭借烘茶师傅的经验,结果难掌控;而现有烘焙设备及方法制得的黄山毛峰茶兰花香不凸显,色泽品相不佳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解决传统烘焙提香工艺,成本高,劳动强度大,工效低,烘焙方法难掌控,现有烘焙设备及方法制得的黄山毛峰茶兰花香不凸显,色泽品相不佳等问题。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包括烘焙提香槽和设置在烘焙提香槽进料端的提升输送机。
所述提升输送机包括提升机架,设置在提升机架内的提升输送带,提升输送带的两侧设置有挡板。所述提升输送带的一端设置有进茶斗,提升输送带的出料端,位于烘焙提香槽进料端的上方。所述进茶斗为喇叭口状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安装在输送带的上方,由其装载茶叶。在进茶斗的下方18cm处设置有匀料器,所述的匀料器包括匀料转轴,安装在匀料转轴上的一组匀料叶片,匀料叶片在匀料转轴上呈螺旋桨状分布。所述匀料转轴相对于落料方向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6-8度,以防茶叶外泄,以使茶叶可以沿一个方向均匀地撒入下方的提升输送带上。为了减少匀料芽叶的断碎,所述匀料叶片采用复合树脂纤维材料制作,通过螺旋桨的“软式旋转”使茶叶均匀撒入提升输送带中。所述提升输送带为10目不锈钢筛网输送带。
所述提升输送带的出料口下方10-15cm处设置有分料器,所述分料器包括分料转轴和安装在分料转轴上一组分料叶片,以使茶叶均匀撒入槽内的筛网输送带上。为了减少茶叶断碎,分料叶片采用复合纤维材料制作,促使茶叶以“软着落”的方式撒入烘焙提香槽内。
为保证进入烘焙提香槽内茶叶的清洁度,所述提升输送机上设置有磁力棒和静电辊。所述磁性棒为直径Φ400mm的永磁性旋转滚筒,共设置有两根,其中1根安装在匀料器下方20cm处,进行第一次磁吸铁锈金属杂物。另1根安装在分料器下方30cm处,进行第二次磁吸铁锈金属杂物。本机将磁性棒,设置在匀料器与分料器下方的益处在于:因这2处的茶叶都是外于动态分撒的下落状态,磁性旋转滚筒很容易磁吸茶叶中夹带的金属杂物,其磁吸除杂率高达98%左右。所以经过这2次磁吸清除作用,基本能清除掉茶叶中夹带的金属杂物,又不会在后道烘焙提香的过程中产生“铁锈味”,并对下一步烘焙出幽雅花香,不产生异味具有较好的作用。
所述静电辊为连接高压静电发生器并带有负电荷的静电辊,共设置有9根,组成连续化清除机组,以3根为一组,每组之间间隔60cm,共分为3组,安装在提升输送带上,利用均衡的静电场,将夹带的纤维、羽毛、毛发、虫体等有机杂物吸除。本机将静电辊,设置在提升输送带上的有益效果:通过提升输送带上的负电荷静电辊,将茶叶中夹带的有机杂物清除,这样在电磁烘焙和微波提香的过程中,就能克服因有机杂物焦化产生的异味,从而避免异味对茶叶的香气造成不良影响,保证毛峰茶兰花香型的纯正性。所述静电辊的上方设置有吸尘罩,所述吸尘罩上安装有吸尘风机,吸尘风机上套设有集尘袋,通过吸尘风机吸除磁力棒和静电辊不能吸附的细小杂质。为避免吸尘风机将茶叶吸走,在吸尘风机的进风口位置处安装有14目不锈钢筛网,从而使细小灰尘杂物可以吸除,并阻隔茶叶不会被吸入。同时,该结构还能够用于清除静电辊上的杂物,当静电辊需要清理时,将吸尘风机打开,再关闭静电辊上的电源,使静电辊上的杂物散失静电吸附力,通过吸尘风机将杂物吸走,从而保持静电辊的清理干净。
所述烘焙提香槽,由不锈钢材料制作,槽体长15m,槽体宽1.5m,槽深1.2m,烘焙提香槽的两端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槽门,烘焙提香时关闭,出料时打开。烘焙提香槽的底部设置有筛网输送带,筛网输送带,采用30目不锈钢网状输送带,负责承载芽叶烘焙提香以及输送出料。所述烘焙提香槽内还设置有两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挡板,所述活动挡板将烘焙提香槽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舱室,沿茶叶传送方向依次为电磁烘焙舱室、冷风摊凉舱室和提香灭菌舱室,其中电磁烘焙舱室长4m,冷风摊凉舱室长6m,提香灭菌舱室长5m。所述电磁烘焙舱室位于筛网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电磁加热线圈连接设置有电磁发生器;所述冷风摊凉舱室连接设置有冷风机,所述提香灭菌舱室连接设置有微波加热器,利用各自的特点烘焙提香茶叶。利用电磁辐射热能加热速度快,干燥速率高的特点,先进行高温干燥水分烘干茶叶,再通过冷风摊凉舱室对茶叶进行摊凉,使其叶温低于25℃,让芽叶回潮,以防高温氧化反应影响茶叶品质。之后再利用微波加热均匀,对茶叶营养物质破坏少,醇化灭菌作用大的特点,将其设置在提香灭菌舱室内进行低温提香灭菌,能够防止产生焦叶,碎屑茶等问题,同时使茶叶产生“象牙色”的色变,提高茶叶的品相。本机配置烘焙提香槽的有益效果:不但简化了黄山毛峰茶的烘焙提香灭菌设备,实现“烘焙→摊凉→提香”工序一体化和连续化,可提高工效1-2倍,降低烘焙成本。
所述电磁烘焙舱室、冷风摊凉舱室和提香灭菌舱室上,各设置有一个可开启的槽盖,方便根据茶叶加工需要开启和关闭。所述槽盖由激光微孔不锈钢材料制作,为“∩形”结构。为了能观看微波提香时的叶色变化,槽盖上还配有透明的有机玻璃观察窗口,以便操作人员能及时掌控烘焙提香的进程。本机配置激光微孔不锈钢槽盖的有益效果:微波提香灭菌时,槽盖覆罩着舱室,可阻止微波向外辐射产生的不良危害,又能进行封闭式的“焙香”,以防香气散发,还能利用激光微孔散发水湿气,对提高黄山毛峰茶的幽雅花香有一定作用。
进一步所述冷风机,为DAKC-45型制冷风机,出风口安装在摊凉舱室内,通过间歇式的吹冷风,以给电磁烘焙后的茶叶冷却降温回潮,由其代替传统的“自然摊凉工艺”,既能防止茶叶堆压发热劣变,同时也利用其冷凝作用,促使黄山毛峰茶的独特“象牙”色泽形成。
为避免筛网输送带上的碎茶末和茶茸毛,在电磁加热线圈和微波加热器的作用下产生焦糊味,影响茶叶烘干后的香型,所述筛网输送带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托板,所述电磁加热线圈位于集尘托板的下方;所述集尘托板的两端设置有向集尘托板吹风的吹尘风机,位于冷风摊凉舱室下方的集尘托板上设置有杂物收集槽。通过两端的吹尘风机间歇吹风,将散落在电磁烘焙舱室和提香灭菌舱室下方集尘托板上的碎茶末和茶茸毛吹入冷风摊凉舱室下方的杂物收集槽内,从而有效解决了茶叶在电磁烘焙和微波提香时产生的碎茶末和“茶茸毛”由于高温产生焦糊味的问题。
为减少能耗,所述烘焙提香槽的外侧还包覆有一层隔热保温层。所述隔热保温层也为U形结构,采用硅酸盐纤维与云母复合材料制作,由其从底部向上严实包裹整个烘焙提香槽,以防热能散发,实现保温烘焙。该隔热保温层,能减少热量损耗5-7%,提高热能利用率8-10%,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作用。
为精确控制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所述电磁烘焙舱室、冷风摊凉舱室和提香灭菌舱室内各设置有一个温湿度检测仪,还设置有PLC控制器,所述PLC控制器接收温湿度检测仪的信号,同时控制筛网输送带转动及电磁加热线圈、冷风机和微波加热器工作。
为方便在烘干时对茶叶进行翻料,所述烘焙提香槽内还设置有对筛网输送带上茶叶进行翻料的移动翻拌茶叶机,所述移动翻拌茶叶机,包括在烘焙提香槽内来回移动的移动架,所述烘焙提香槽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滑轨,所述移动架上设置有与滑轨配合并在滑轨内来回移动的滑轮,滑轮在滑轨内来回移动,从而使移动架在烘焙提香槽内来回移动。所述移动翻拌架上,还设置有可来回摆动的翻茶板及带动翻茶板来回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翻茶板,由不锈钢材料制作,为“月牙形”结构,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移动架上。所述翻茶板及其驱动机构,可参照茶叶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炒板及其对应的驱动结构。
所述翻茶板的下方连接设置有翻茶机械手,所述翻茶机械手的末端间隔设置有一组翻茶手指,所述翻茶机械手与翻茶板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通过伸缩调节杆,调整翻茶机械手的高度,保证翻料的可靠性。所述翻茶手指为弯曲形结构,采用松木材料制成人手的五指状,共有2个机械手,间隔40cm设置,模仿人手翻动烘焙提香的茶叶。为了避免茶叶在翻动时断碎,特在翻茶机械手上,套设由耐高温金属硅与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成的手套,以仿真人工翻动茶叶。本机配置翻茶机械手的有益效果:因天然橡胶手套柔软无毒,不但清洁卫生,工效高,同时还克服了现有机械化翻茶机易导致茶叶断碎的技术缺限。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曲轴、摇杆组成。具体连接结构与王倩于2012年发表的论文“茶叶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研究”中涉及的曲柄摇杆机构带动弧形炒板的结构相同。摇杆固定在曲轴上,曲轴作为旋转轴,通过螺栓将“月牙形”的翻茶板与曲轴的弯曲部位固定,促使曲轴,摇杆,翻茶板连成一体,其动力是由电动机传递到皮带轮,然后带动摇杆机构,促使曲轴上的翻茶板作往复摆运动,并带动仿真机械手翻拌茶叶,并且通过控制器程控曲轴与摇杆的往复摆动快慢来控制茶叶的翻动幅度。
所述电磁加热线圈,均衡铺设在烘焙提香槽的电磁烘焙舱室底部,并与滑动导电环与电磁发生器连接,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流,直接对电磁烘焙舱室进行辐射加热,这种电磁辐射热能可深入到茶叶内部快速干燥水分,并能促进芳香物质的挥发,对形成毛峰茶的独特花香有良好作用。
进一步所述微波加热器包括4个微波发生箱,分别在烘焙提香槽的提香灭菌舱室槽底部布置2个,在舱室槽体的左右边各布置1个,以构成“三维微波辐射空间”对毛峰茶进行立体“焙香灭菌”。所述微波发生箱,由304不锈钢材料制作,箱内设有2根磁控管,通过其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能量转变成微波热能,烘焙提香杀灭微生物杂菌。本机配置微波发生箱有四大益效果:(1)因微波是均匀辐射到茶叶上,进行茶叶内、外同时加热提香,不但提香的速度快,而且不会产焦叶、焦梗茎、碎屑茶。(2)因微波不需要空气和水湿气中间介质导热,故而对茶叶中营养物质破坏少,尤其能保留大量维生素C和氨基酸,对保持黄山毛峰茶的鲜爽滋味有较好作用。(3)由于黄山毛峰茶外形的“象牙色”不太稳定,应用其它热能提香如果控制不当,会产生意想不到的色变现象,然而微波提香是一种低温辐射提香,可克服现行茶叶提香机的热温是从芽叶的外部向内提香,易使叶面焦干并产生“高火味”的技术缺限。(4)微波可深入茶叶内层杀灭微生物杂菌,对确保黄山毛峰茶的质量安全有重要作用。
所述PLC控制器,为PLC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转换,排序操作等功能。由其分别连接提升输送带,冷风机,移动翻拌茶叶机,电磁加热器,微波加热器,吹尘风机,温湿度检测仪等仪器设备,通过其人机界面设定:烘焙茶叶的摊放厚度、冷风的温度、冷风的吹量、机械手翻茶的幅度、机械手翻茶的速度、电磁烘焙的温度与时间、烘焙茶叶的摊凉时间、微波提香灭菌的温度与时间等技术参数,以实现黄山毛峰茶智能化烘焙提香灭菌。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提升输送机上设置磁性棒、静电辊和吸尘罩等除杂装置,在茶叶输送过程中进行除杂,既减少了除杂工序,又能高效地清除铁锈金属、纤维、羽毛、毛发、虫体等杂物,保证进入烘焙提香槽内茶叶的清洁度,从而避免在烘焙提香的过程中产生“铁锈味”和有机物异味,以使毛峰茶的香型中不会夹杂其他异味。
2.本发明采用烘焙提香槽结构,并在烘焙提香槽内设置电磁烘焙舱室,冷风摊凉舱室和微波提香灭菌舱室三个舱室,依次对茶叶进行电磁烘干、冷风摊凉和微波提香灭菌,不仅实现黄山毛峰茶的烘焙摊凉提香灭菌工序的一体化和连续化,提高工效1-2倍,降低烘焙成本,而且对茶叶中营养物质破坏少,不会产焦叶红叶,能够保持黄山毛峰茶油润的象牙色和鲜爽滋味,尤其是微波提香还能克服现行电热烘干机的热温是从芽叶的外部向内提香,易使叶面焦干并产生“高火味”的技术缺限,对烘焙出幽雅的花香有良好作用。
3.通过配置激光微孔不锈钢槽盖,可阻止微波向外辐射对人体产生的不良伤害,又能防止茶叶香气散发,还能利用激光微孔散发水湿气,对提高黄山毛峰茶的幽雅花香有一定作用。
4.采用移动翻拌茶叶机和硅胶手套翻茶机械手,仿真人工翻动烘焙提香的茶叶,不但清洁卫生,工效高,芽叶断碎少,而且还实现了人工智能翻拌茶叶,保证茶叶烘干、摊凉和微波提香的均匀性和高效性。
5.在烘焙提香槽的底部,设置集尘托板和吹尘风机,能够避免茶末和茶茸毛落在电磁加热线圈和微波加热器上,因高温作用产生焦糊味,并污染上方的茶叶,产生异味的问题。
6.通过本烘焙提香槽在烘焙提香时,定时打开槽盖,散发水热气,克服现有箱体式电热烘干提香机透气性差,易使茶叶产生水闷味,影响茶叶口感的技术不足。
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较为详细的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中提升输送机的主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烘焙提香槽的主视图。
图4为本发明中匀料器的俯视图。
图5为本发明中分料器的俯视图。
图6为本发明中活动挡板升降结构的侧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移动翻拌茶叶机结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至7所示,一种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用于对杀青或揉捻后的黄山毛峰茶进行烘焙提香,以提高黄山毛峰的香型和外形的品相,该机包括烘焙提香槽1和设置在烘焙提香槽1进料端的提升输送机8。
所述提升输送机8,包括提升机架81,设置在提升机架81内的提升输送带82,提升输送带82的两侧设置有挡板83。所述提升输送带82的一端设置有进茶斗84,提升输送带82的出料端,位于烘焙提香槽1进料端的上方。所述进茶斗84为喇叭口状结构,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由其装载茶叶。在进茶斗84的下方18cm处,设置有匀料器85,所述的匀料器85,包括匀料转轴851,安装在匀料转轴851上的一组匀料叶片852,匀料叶片852在匀料转轴851上呈螺旋桨状分布。所述匀料转轴851相对于落料方向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6-8度,使茶叶可以沿一个方向均匀地撒入下方的提升输送带82上。为了减少匀料芽叶的断碎,所述匀料叶片852采用复合树脂纤维材料制作,通过螺旋桨的“软式旋转”使茶叶均匀撒入提升输送带82中。所述提升输送带82为10目不锈钢筛网输送带,提升输送带82上间隔设置有一组挡料板821,防止茶叶在输送提升过程中向下滑落。
所述提升输送带82的出料口下方10-15cm处设置有分料器86,所述分料器86包括分料转轴861和安装在分料转轴861上的1组分料叶片862。为了减少茶叶断碎,分料叶片862采用复合纤维材料制作,促使茶叶“软着落”方式,撒入烘焙提香槽1内。
为保证进入烘焙提香槽1内茶叶的清洁度,所述提升输送机8上设置有磁力棒87和静电辊88。所述磁性棒87为直径Φ400mm的永磁性旋转滚筒,共设置有两根,其中1根安装在匀料器85下方20cm处,进行第一次磁吸铁锈金属杂物。另1根安装在分料器86下方30cm处,进行第二次磁吸铁锈金属杂物。
所述静电辊88为连接高压静电发生器并带有负电荷的静电辊,共设置有9根,组成连续化清除机组,以3根为一组,每组的间距为60cm,共分为3组,安装在提升输送带82上方,利用均衡的静电场,将夹带的纤维、羽毛、毛发、虫体等有机杂物吸除。所述静电辊88的上方还设置有吸尘罩89,所述吸尘罩89上安装有吸尘风机891,所述吸尘风机891优选采用在每组静电辊88的上方各安装一个。吸尘风机891上套设有集尘袋892,图中集尘袋892为示意图,为现有通用设备。通过吸尘风机891吸走除磁力棒87和静电辊88不能吸附的细小杂质,为避免吸尘风机891将茶叶吸走,在吸尘风机891的吸风口位置处安装有14目不锈钢筛网893,从而使细小灰尘可以进入,茶叶不会被吸入。同时,该结构还能够用于去除静电辊88上的杂物,当静电辊88需要清理时,将吸尘风机891打开,再关闭静电辊88上的电源,使静电辊88上的杂物散失静电吸附力,通过吸尘风机891将杂物吸走,从而将静电辊88清理干净。通过该提升输送机8,能够在茶叶输送过程中去除茶叶中夹杂的杂质,从而保证茶叶进入烘焙提香槽时的高度清洁性,防止烘焙提香时异物影响茶叶的香型及外形品相。
所述烘焙提香槽1,由不锈钢材料制作,槽体长15m,槽体宽1.5m,槽深1.2m,烘焙提香槽1的两端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槽门11,活动槽门11优选采用单侧打开的结构,烘焙提香时关闭,出料时打开。烘焙提香槽1的底部设置有筛网输送带2,筛网输送带2采用30目不锈钢网状输送带,负责承载芽叶烘焙提香以及输送出料。所述烘焙提香槽1内还设置有两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动挡板12,所述活动挡板12将烘焙提香槽1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舱室,沿茶叶传送方向依次为电磁烘焙舱室13、冷风摊凉舱室14和提香灭菌舱室15,其中电磁烘焙舱室13长4m,冷风摊凉舱室14长6m,提香灭菌舱室15长5m,所述电磁烘焙舱室13位于筛网输送带2的下方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3,电磁加热线圈3连接设置有电磁发生器4;所述冷风摊凉舱室14连接设置有冷风机5,所述提香灭菌舱室16连接设置有微波加热器6,利用各自的特点烘焙提香茶叶。所述活动挡板12可上下移动的结构,采用电机丝杆驱动结构,所述活动挡板1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梁121,横梁121的两端固定设置有丝杆螺母122,所述烘焙提香槽1的两侧各设置有一根转动丝杆123,转动丝杆123连接设置有丝杆电机124,两转动丝杆123间通过同步带125连接,以保证转动的同步性。丝杆电机124带动转动丝杆123转动,从而带动丝杆螺母122上下运动,从而使活动挡板12上下运动,实现相邻舱室间的打开和闭合。
所述电磁烘焙舱室13、冷风摊凉舱室14和提香灭菌舱室15上各设置有一个可开启的槽盖16,方便根据茶叶加工需要开启和关闭。所述槽盖16由激光微孔不锈钢材料制作,为“∩形”结构。为了能观看微波提香时的叶色变化,槽盖16上还配有透明的有机玻璃观察窗口161,以便操作人员能及时掌控烘焙提香的进程。本机配置激光微孔不锈钢槽盖的有益效果:微波提香灭菌时,槽盖覆罩着舱室,可阻止微波向外辐射产生的不良危害,又能进行封闭式的“焙香”,以防香气散发,还能利用激光微孔散发水湿气,对提高黄山毛峰茶的幽雅花香有一定作用。
进一步所述冷风机5,为DAKC-45型制冷风机,共设置有两个出风口,分别安装在冷风摊凉舱室14的两侧壁上,倾斜向下吹风。通过间歇式的吹冷风,以给电磁烘焙后的茶叶冷却降温回潮,由其代替传统的“自然摊凉工艺”,既能防止茶叶堆压发热劣变,同时也利用其冷凝作用,促使黄山毛峰茶的独特“象牙”色泽形成。
为避免筛网输送带2上的碎末和茶毫在电磁加热线圈3和微波加热器6的作用下产生焦糊味,影响茶叶烘干的香型,所述筛网输送带2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托板9,所述电磁加热线圈3位于集尘托板9的下方;所述集尘托板9的两端设置有向集尘托板9内吹风的吹尘风机30,位于冷风摊凉舱室14下方的集尘托板9上设置有杂物收集槽91,杂物收集槽91的下方可连接杂物收集装置。通过两端的吹尘风机30间歇吹风,将落在电磁烘焙舱室13和提香灭菌舱室15下方集尘托板9上的碎末和茶毫吹入冷风摊凉舱室14下方的杂物收集槽91内,从而有效解决了茶叶在电磁烘焙和微波提香时产生的碎末和茶毫由于高温产生焦糊味的问题。
为减少能耗,所述烘焙提香槽1的外侧还包覆有一层隔热保温层10。所述隔热保温层10也为U形结构,采用硅酸盐纤维与云母复合材料制作,由其从底部向上严实包裹整个烘焙提香槽,以防热能散发,实现保温烘焙。该隔热保温层,能减少热量损耗5-7%,提高热能利用率8-10%,具有较好的节能降耗作用。
为精确控制烘干的温度和时间,所述电磁烘焙舱室13、冷风摊凉舱室14和提香灭菌舱室15内各设置有一个温湿度检测仪17,还设置有PLC控制器20,所述PLC控制器20接收温湿度检测仪17的信号,同时控制筛网输送带2转动及电磁加热线圈3、冷风机5和微波加热器6等设备工作。
为方便在烘干时对茶叶进行翻料,所述烘焙提香槽1内还设置有对筛网输送带2上茶叶进行翻料的移动翻拌茶叶机7,所述移动翻拌茶叶机7包括在烘焙提香槽1内来回移动的移动架71,所述烘焙提香槽1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滑轨72,所述移动架71上设置有与滑轨72配合并在滑轨72内来回移动的滑轮73,滑轮73在滑轨72内来回移动,从而使移动架71在烘焙提香槽1内来回移动。所述移动架71上还设置有可来回摆动的翻茶板74及带动翻茶板74来回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翻茶板74由不锈钢材料制作,为“月牙形”结构,通过轴承转动安装在移动架71上。所述翻茶板74及其驱动机构可参照茶叶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炒板及其对应的驱动结构。
所述翻茶板74的下方连接设置有翻茶机械手75,所述翻茶机械手75的末端间隔设置有一组翻茶手指751,所述翻茶机械手75与翻茶板74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76,通过伸缩调节杆76调整翻茶机械手75的高度,保证翻料的可靠性。所述伸缩杆76可采用上下两根套杆,套杆上设置定位孔和定位销的结构,还可以是其他可伸缩的结构,该类结构为常规设计,在此不做详述。所述翻茶手指751为弯曲形结构,仿照人手的弯曲状设计,采用松木材料制成人手的五指状,翻茶板74上共有2个翻茶机械手75,间隔40cm设置,模仿人手翻动烘焙提香的茶叶。为了避免茶叶在翻动时断碎,特在翻茶机械手75上套设由耐高温金属硅与天然橡胶复合材料制成的手套,仿真人工翻动茶叶。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由电机、曲轴、摇杆组成。摇杆固定在曲轴上,曲轴作为旋转轴,通过螺栓将“月牙形”的翻茶板与曲轴的弯曲部位固定,促使曲轴,摇杆,翻茶板连成一体,其动力是由电动机传递到皮带轮,然后带动摇杆机构,从而促使曲轴上的翻茶板作往复摆运动,并带动仿真机械手翻拌茶叶。通过控制往复的快慢来控制茶叶的翻动幅度。该结构与王倩于2012年发表的论文“茶叶双锅曲毫炒干机的研究”中涉及的曲柄摇杆机构带动弧形炒板的结构相同,为现有驱动机构,在此不做详细描述。
所述电磁加热线圈3均衡铺设在烘焙提香槽1的电磁烘焙舱室13底部,并通过滑动导电环与电磁发生器4连接,利用电磁感应产生的涡流,直接对电磁烘焙舱室13进行辐射加热,这种电磁辐射热能可深入到茶叶内部快速干燥水分,并促进芳香物质的挥发,对形成毛峰茶的独特花香有良好作用。
进一步所述微波加热器6包括4个微波发生箱61,分别在烘焙提香槽1的提香灭菌舱室15槽底部布置2个,在舱室槽体的左右侧各布置1个,以构成“三维微波辐射空间”对毛峰茶进行立体“焙香灭菌”。所述微波发生箱61由304不锈钢材料制作,箱内设有2根磁控管62,通过其管内电子在相互垂直的恒定磁场和恒定电场的控制下,与高频电磁场发生相互作用,把从恒定电场中获得能量转变成微波热能,促进芳香物质挥发,杀灭微生物杂菌。
所述PLC控制器20为PLC智能控制系统,该系统具有数据存储,数据传输,数据转换,排序操作等功能。由其分别连接提升输送带,冷风机,移动翻拌茶叶机,电磁加热器,微波加热器,吹尘风机,温湿度检测仪等仪器设备,通过其人机界面设定:烘焙茶叶的摊放厚度、冷风的温度、冷风的吹量、机械手翻茶的幅度、机械手翻茶的速度、电磁烘焙的温度与时间、烘焙茶叶的摊凉时间、微波提香灭菌的温度与时间等技术参数,以实现黄山毛峰茶智能化烘焙提香灭菌。
实施例2:
采用实施例1,所述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烘焙黄山毛峰的方法,其中春季黄山毛峰茶烘焙提香的步骤参数如下:
1)电磁烘焙:将单芽及一芽一叶杀青后的茶叶或一芽2-3叶杀青揉捻后的茶叶,通过提升输送机送至烘焙提香槽的电磁烘焙舱室内进行电磁烘焙。设定:电磁烘焙舱室内茶叶的摊放厚度为22-24cm,电磁温度为105-107℃,烘焙时间为32-35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22-24°之间,翻动速度在9-11r.p.m之间,间隔9-10min翻动芽叶1次,烘至含水率为8-9%;
2)冷风摊凉:电磁烘焙完成后的茶叶,通过下方的筛网输送带送至冷风摊晾舱室进行摊晾。设定:冷风温度为23~25℃,风量为80-90m3/min,摊凉的时间为1.1-1.3h,每隔18-20min吹冷风1次,持续2-3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20-21°之间,翻动的速度在12-14r.p.m之间,间隔10-15min翻动芽叶1次,其它时间为自然摊凉,使叶温低于25℃,让芽叶回潮;
3)微波提香灭菌:摊晾后的茶叶,通过下方的筛网输送带送至提香灭菌舱室,进行微波提香灭菌。先设定微波温度为86-88℃,时间为12-15min,进行提香灭菌;然后再设定微波温度为72-74℃的低温,慢烘焙香35-40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15-17°之间,翻动的速度在8-9r.p.m之间,间隔8-9min翻动芽叶1次,烘焙至含水率为4.8-5.1%,叶色呈现油润的“象牙色”,花香显露即可。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1,所述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烘焙黄山毛峰的方法,其中夏秋季黄山毛峰茶烘焙提香的步骤参数如下:
1)电磁烘焙:将杀青揉捻后的茶叶,通过提升输送机送至烘焙提香槽的电磁烘焙舱室内进行电磁烘焙。设定:电磁烘焙舱室内茶叶摊放厚度为22-24cm,电磁温度为100-102℃,烘焙时间为30-32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22-24°之间,翻动的速度在9-11r.p.m之间,间隔11-12min,翻动芽叶1次,烘至含水率为8-9%;
2)冷风摊凉:电磁烘焙完成后的茶叶,通过下方的筛网输送带送至冷风摊晾舱室进行摊晾。设定:冷风温度为21~23℃,风量为80-90m3/min,摊凉的时间为1.1-1.3h,每隔18-20min吹冷风1次,持续2-3min,翻茶机械手翻动幅度在20-21°之间,翻动速度在12-14r.p.m之间,间隔12-14min翻动芽叶1次,其它时间为自然摊凉,使叶温低于25℃,让芽叶回潮;
3)微波提香灭菌:摊晾后的茶叶,通过下方的筛网输送带送至提香灭菌舱室进行微波提香灭菌。先设定微波温度为82-85℃,时间为20-25min,进行提香灭菌;然后再设定微波温度为72-74℃的低温,慢烘焙香35-40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15-17°之间,翻动的速度在8-9r.p.m之间,间隔8-9min翻动芽叶1次,烘焙至含水率为4.8-5.1%,叶色呈现油润的“象牙色”,花香显露即可。
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了示例性描述。显然,本发明具体实现并不受上述方式的限制。只要是采用了本发明的方法构思和技术方案进行的各种非实质性的改进;或未经改进,将本发明的上述构思和技术方案直接应用于其它场合的,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4)

1.一种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其特征在于:包括烘焙提香槽(1),所述烘焙提香槽(1)的底部设置有筛网输送带(2),烘焙提香槽(1)的两端设置有可开启的活动槽门(11),烘焙提香槽(1)内还设置有两个能上下移动的活动挡板(12),所述活动挡板(12)将烘焙提香槽(1)分隔成三个独立的舱室,沿茶叶传送方向依次为电磁烘焙舱室(13)、冷风摊凉舱室(14)和提香灭菌舱室(15);所述电磁烘焙舱室(13)、冷风摊凉舱室(14)和提香灭菌舱室(15)上各设置有一个能开启的槽盖(16);
所述电磁烘焙舱室(13)位于筛网输送带(2)的下方设置有电磁加热线圈(3),电磁加热线圈(3)连接设置有电磁发生器(4);所述冷风摊凉舱室(14)连接设置有冷风机(5),所述提香灭菌舱室(15)连接设置有微波加热器(6);
所述筛网输送带(2)为30目不锈钢筛网输送带,筛网输送带(2)的下方设置有集尘托板(9),所述电磁加热线圈(3)位于集尘托板(9)的下方;所述集尘托板(9)的两端设置有向集尘托板(9)内吹风的吹尘风机(30),位于冷风摊凉舱室(14)下方的集尘托板(9)上设置有杂物收集槽(91);
所述烘焙提香槽(1)的外侧还包覆有一层隔热保温层(10);
所述烘焙提香槽(1)内还设置有对筛网输送带(2)上茶叶进行翻料的移动翻拌茶叶机(7),所述移动翻拌茶叶机(7)包括在烘焙提香槽(1)内来回移动的移动架(71),所述烘焙提香槽(1)两侧内壁上设置有滑轨(72),所述移动架(71)上设置有与滑轨(72)配合并在滑轨(72)内来回移动的滑轮(73),所述移动架(71)上还设置有能来回摆动的翻茶板(74)及带动翻茶板(74)来回摆动的驱动机构,所述翻茶板(74)的下方连接设置有翻茶机械手(75),所述翻茶机械手(75)的末端间隔设置有一组翻茶手指(751),所述翻茶机械手(75)与翻茶板(74)间设置有伸缩调节杆(76);
所述烘焙提香槽(1)的进料端,还设置有提升输送机(8),所述提升输送机(8)包括提升机架(81),设置在提升机架(81)内的提升输送带(82),提升输送带(82)的两侧设置有挡板(83);所述提升机架(81)位于提升输送带(82)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进茶斗(84),所述进茶斗(84)的下方设置有匀料器(85),所述提升输送带(82)的出料端下方设置有分料器(86),所述提升输送带(82)为10目不锈钢筛网输送带,提升输送带(82)上间隔设置有一组挡料板(821);
所述匀料器(85)和分料器(86)的下方各设置有一根磁力棒(87),所述提升输送带(82)的上方还间隔设置有一组静电辊(88);所述静电辊(88)的上方设置有吸尘罩(89),所述吸尘罩(89)上安装有吸尘风机(891),吸尘风机(891)上套设有集尘袋(892)。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匀料器(85)包括匀料转轴(851),安装在匀料转轴(851)上的一组匀料叶片(852),所述匀料转轴(851)相对于落料方向倾斜布置,倾斜角度为6-8度;所述分料器(86)包括分料转轴(861)和安装在分料转轴(861)上的1组分料叶片(86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烘焙舱室(13)、冷风摊凉舱室(14)和提香灭菌舱室(15)内各设置有一个温湿度检测仪(17),还设置有PLC控制器(20),所述PLC控制器(20)接收温湿度检测仪(17)的信号,同时控制筛网输送带(2)转动及电磁加热线圈(3)、冷风机(5)和微波加热器(6)工作。
4.采用权利要求1至3之一所述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烘焙黄山毛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操作顺序如下:
1)电磁烘焙:将杀青后或杀青揉捻后的茶叶,通过提升输送机送至烘焙提香槽的电磁烘焙舱室内进行电磁烘焙,设定电磁烘焙舱室内茶叶摊放厚度为20-25cm,电磁温度为100-107℃,烘焙时间为30-35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22-24º之间,翻动速度在9-11rpm之间,间隔9-12min翻动芽叶1次,烘至含水率为8-9%;
2)冷风摊凉:电磁烘焙完成后的茶叶,通过下方的筛网输送带送至冷风摊晾舱室进行摊晾,设定冷风温度为23~25℃,风量为80-90m3∕min,摊凉的时间为1.1-1.3h,每隔18-20min吹冷风1次,持续2-3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20-21º之间,翻动的速度在12-14rpm之间,间隔10-15min翻动芽叶1次,其它时间为自然摊凉,让茶叶回潮;
3)微波提香灭菌:摊晾后的茶叶,通过下方的筛网输送带送至提香灭菌舱室进行微波提香灭菌,先设定微波温度为80-90℃,时间为12-25 min,进行提香灭菌;然后再设定微波温度为70-75℃的低温,慢烘焙香35-40 min,翻茶机械手的翻动幅度在15-17º之间,翻动的速度在8-9rpm之间,间隔8-9 min翻动芽叶1次,烘焙至含水率为4.8-5.1%,叶色呈现油润的“象牙色”,花香显露即可。
CN202211526414.9A 2022-12-01 2022-12-01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Active CN1157778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6414.9A CN115777802B (zh) 2022-12-01 2022-12-01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526414.9A CN115777802B (zh) 2022-12-01 2022-12-01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802A CN115777802A (zh) 2023-03-14
CN115777802B true CN115777802B (zh) 2024-06-11

Family

ID=854442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526414.9A Active CN115777802B (zh) 2022-12-01 2022-12-01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778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716428A (zh) * 2024-08-09 2024-10-01 宜都市安明有机富锌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花香红茶的加工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8545A (ja) * 1997-03-07 1998-09-22 Tamagawa Mach Kk ほうじ茶製造装置
CN101189992A (zh) * 2007-04-28 2008-06-04 黄山市徽州漕溪茶厂 一种黄山毛峰的加工工艺
CN106387117A (zh) * 2016-08-31 2017-02-15 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高海拔萎凋中海拔制作工艺
CN107125345A (zh) * 2017-06-09 2017-09-05 安徽九朵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红茶加工系统
CN10809458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生产系统
CN109566788A (zh) * 2019-01-25 2019-04-05 池州芦山生态农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九华安茶的生产系统
CN214710088U (zh) * 2021-03-26 2021-11-16 海南谢谢农夫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的茶叶烘焙箱进料架
CN216606131U (zh) * 2021-12-29 2022-05-27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小罐电子商务茶多功能除杂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8545A (ja) * 1997-03-07 1998-09-22 Tamagawa Mach Kk ほうじ茶製造装置
CN101189992A (zh) * 2007-04-28 2008-06-04 黄山市徽州漕溪茶厂 一种黄山毛峰的加工工艺
CN106387117A (zh) * 2016-08-31 2017-02-15 贵州省雷山县脚尧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红茶高海拔萎凋中海拔制作工艺
CN107125345A (zh) * 2017-06-09 2017-09-05 安徽九朵莲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石斛红茶加工系统
CN108094585A (zh) * 2017-12-29 2018-06-01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茶叶提纯灭菌生产系统
CN109566788A (zh) * 2019-01-25 2019-04-05 池州芦山生态农庄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制作九华安茶的生产系统
CN214710088U (zh) * 2021-03-26 2021-11-16 海南谢谢农夫农产品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的茶叶烘焙箱进料架
CN216606131U (zh) * 2021-12-29 2022-05-27 黄山小罐茶业有限公司 一种小罐电子商务茶多功能除杂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77802A (zh) 2023-03-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144348U (zh) 带有调料喷涂装置的烤炉
CN115777802B (zh) 电磁微波槽式茶叶烘焙提香机及烘焙黄山毛峰茶的方法
CN109984224A (zh) 一种组合式多功能高效微波茶叶杀青装置
JP4128629B2 (ja) 特定の食品の熱処理のための機器
CN108850252A (zh) 一种茶叶翻炒机
CN211322873U (zh) 一种茶叶萎凋设备
CN108606231A (zh) 一种黄花菜加工系统
CN210773147U (zh) 一种茅莓加工用烘干装置
CN206227608U (zh) 一种鱼干的加工生产线
CN106942441A (zh) 艾草茶的加工工艺
CN208758194U (zh) 一种急诊外用医疗器械清洗箱
CN2520673Y (zh) 茶叶微波杀青干燥设备
CN211353758U (zh) 一种茶叶加工生产用杀青装置
CN214120647U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移动式电热烘干箱
CN112304063B (zh) 一种用于制作板鸭的风干室
CN205409416U (zh) 豆皮成型烘干一体机
CN210625265U (zh) 一种蒸汽空气能微波一体化微波烘干杀青装置
CN219205786U (zh) 一种滚筒式茶叶杀青机的翻滚机构
CN108286889A (zh) 一种新型干燥箱
CN114190451B (zh) 智能化普洱茶生产系统
CN221864482U (zh) 一种兰花茶加工流水线
CN203492732U (zh) 果仁炒机
CN208254148U (zh) 一种新型干燥箱
CN213486707U (zh) 一种茶叶生产节能型翻炒设备
CN220472096U (zh) 一种内推式茶叶烘焙箱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PE01 Entry into force of the registration of the contract for pledge of patent right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Electromagnetic microwave trough type tea baking machine and method for baking Mount Huangshan Maofeng tea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40611

Pledgee: Huizhou Mount Huangshan rural commercial bank Limited by Share Ltd.

Pledgor: HUANGSHAN GUANGMING TEA CO.,LTD.

Registration number: Y2025980008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