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74219A - 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74219A CN115774219A CN202211521136.8A CN202211521136A CN115774219A CN 115774219 A CN115774219 A CN 115774219A CN 202211521136 A CN202211521136 A CN 202211521136A CN 115774219 A CN115774219 A CN 11577421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sted
- cable
- current
- test
- power suppl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8000012360 tes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7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2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2159 abnorm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4973 liquid crystal related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689 insp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10409 thin film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0276 constr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413 insu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056 performance tes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6 trans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007 vis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4—INFORMATION O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HAVING AN IMPACT ON OTHER TECHNOLOGY AREAS
- Y04S—SYSTEMS INTEGRATING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COMMUNICATION OR INFORMATION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DISTRIBUTION, MANAGEMENT OR USAGE, i.e. SMART GRIDS
- Y04S10/00—Systems supporting electrical power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4S10/50—Systems or methods supporting the power network operation or management, involving a certain degree of interaction with the load-side end user applications
- Y04S10/52—Outage or fault management, e.g. fault detection or location
Landscapes
- Testing Of Short-Circuits, Discontinuities, Leakage, Or Incorrect Line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该设备在每两个待测电缆线芯之间串接一个电阻;其供电模块与多个待测电缆线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供电的总支路上;控制器的控制端与供电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网的发展,在电网建设中多采用多芯电缆作为保护装置、测控装置等设备之间的信号传输的介质。而在实际二次设备改造或扩建工程中,需要对多芯电缆中每根线芯进行绝缘、导通性能测试,尤其需要确认每根线芯所对应的线缆号是否对应
目前多采用诸如双万用表、双电池组-小灯泡、二极管串-万用表、电阻串-万用表等方式进行检测,但是仍存在检测效率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提高检测效率的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缆检测设备,包括:
多个电阻,每两个待测电缆线芯之间串接一个电阻,且待测电缆线芯的每个端仅连接一个电阻;
供电模块,供电模块与多个待测电缆线芯连接,供电模块用于为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电流检测模块,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供电模块向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供电的总支路上,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总支路上的电流;
控制器,控制器的控制端与供电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用于:
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获取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设备还包括:
多路选通开关,每路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未与供电模块连接的一端,选通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待测电缆线芯,选通开关的第三端接地;
控制器与各选通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用于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两端的两个选通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其他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以使供电模块为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其中,目标串联通路是指需要提供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构成的串联通路;选通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时,选通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设备还包括:
显示模块,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器用于根据确定的故障线芯位置,生成并发送故障提醒驱动信号至显示模块,故障提醒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显示模块显示待测电缆线芯的故障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还用于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正常的情况下,生成并发送正常提醒驱动信号至显示模块,正常提醒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显示模块显示待测电缆线芯测试正常提醒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缆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缆检测设备中的控制器,该方法包括:
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获取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包括:
若测试电流大于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所对应的参考电流或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故障线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若测试电流大于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所对应的参考电流或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故障线芯,包括:
若测试电流大于对应的参考电流且不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短路线芯;
若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断路线芯。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设备还包括多路选通开关,每路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未与供电模块连接的一端,选通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待测电缆线芯,选通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控制器与各选通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供电模块提供测试电压的步骤,包括:
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两端的两个选通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其他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以使供电模块为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其中,目标串联通路是指需要提供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构成的串联通路;选通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时,选通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的方法的步骤。
上述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包括多个电阻、供电模块、电流检测模块和控制器。具体地,在每两个待测电缆线芯之间串接一个电阻,且待测电缆线芯的每个端仅连接一个电阻;并将供电模块与多个待测电缆线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供电模块向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供电的总支路上;控制器的控制端与供电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控制器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并获取电流检测模块在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供电的总支路上采集的测试电流,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基于二等分的测试方法实现高效的电缆线芯故障定位检测。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传统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传统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又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电缆检测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结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可以理解,本申请所使用的术语“第一”、“第二”等可在本文中用于描述各种元件,但这些元件不受这些术语限制。这些术语仅用于将第一个元件与另一个元件区分。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通过居中元件连接另一个元件。此外,以下实施例中的“连接”,如果被连接的对象之间具有电信号或数据的传递,则应理解为“电连接”、“通信连接”等。
在此使用时,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该”也可以包括复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指出另外的方式。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具有”等指定所陈述的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存在,但是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更多个其他特征、整体、步骤、操作、组件、部分或它们的组合的可能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提供了一种电缆检测设备,包括:多个电阻、供电模块102、电流检测模块104和控制器106。其中,每两个待测电缆线芯之间串接一个电阻,且待测电缆线芯的每个端仅连接一个电阻;供电模块102与多个待测电缆线芯连接,供电模块102用于为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电流检测模块104串联在供电模块102向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供电的总支路上,电流检测模块104用于检测总支路上的电流;控制器106的控制端与供电模块102的受控端连接,控制器106的输入端与电流检测模块104的输出端连接,控制器106用于:
控制供电模块102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获取电流检测模块104采集的测试电流;
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102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其中,图1中电阻的数量仅作为举例说明,在此不做限定;其数量可以多于线芯的数量也可少于线芯的数量,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检测准确性,电阻的数量可以与线芯的数量相匹配。同样,电阻的阻值也可以根据应用场景的不同进行适应性选配,在此不做限定。具体电缆线芯和电阻的连接方式可参考图1所示。供电模块102可以是指一种集成有功率驱动芯片的电源,其有多个端口,可对不同端口的电压的电位高低(包括零点电位)进行设置。电流检测模块104可以是指对电流大小进行采集的电流传感器,具体的选型和参数在此不做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配。控制器106可以是指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单片机、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具体地,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由于电缆线芯的电阻可以忽略不计,所以需要接入电阻对电缆检测进行辅助检测。以电缆线芯数量为8根(F1-F8)、电阻数量为8个(R1-R8)为例。在电缆的所有线芯都如1图中进行连接后,控制器106输出检测信号至供电模块102,供电模块102在接收到检测信号后,对供电模块102中不同端口的电位进行设置,从而对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如在一开始进行检测时,可对电缆线芯F1-F7中与电流检测模块104的一端设置为高电位,对电阻R8与电流检测模块104的一端设置为零点电位,此时相当于F1至R8依次串联,并与电流检测模块104和供电模块102形成回路,此时电流检测模块104采集回路中的电流并传输至控制器106中,控制器106将采集到的测试电流与内置于控制器106中的存储器中对应的参考电流进行比较,在其匹配程度较小的情况下,判定电缆线芯出现故障。进一步地,在该种情况下,可将电缆线芯F1-F8依照其连接顺序进行二等分,重复上述供电模块102对电位的配置。如此时可对电缆线芯F1-F4中与电流检测模块104的一端设置为高电位,对电阻R4与电流检测模块104的一端设置为零点电位,此时相当于F1至R4依次串联,并与电流检测模块104和供电模块102形成回路。此时电流检测模块104采集回路中的电流并传输至控制器106中,控制器106将采集到的测试电流与内置于控制器106中的存储器中对应的参考电流进行比较,进一步判定是否存在故障线芯,若存在故障线芯则进一步按上述方法进行二等分,直至确定所述故障线芯的位置。
上述电缆检测设备,通过基于多个电阻、供电模块102、电流检测模块104和控制器106所形成的电路结构,并基于二分法可提高对电缆线芯的检测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电缆检测设备还包括多路选通开关,每路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104未与供电模块102连接的一端,选通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待测电缆线芯,选通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控制器106与各选通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器106用于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两端的两个选通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其他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以使供电模块102为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其中,目标串联通路是指需要提供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构成的串联通路;选通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时,选通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具体地,如图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图中控制器106的控制端不仅与开关S8的第二端连接,还与开关S1-S7中的第二端连接(图中未示出)。在开始检测时,控制器106输出检测信号至供电模块102,供电模块102在接收到上述检测信号后,对多路选通开关中的第一端(即与电流检测模块104连接的一端)设置为高电位且电位相等,第三端设置为零电位(即接地)。接着控制器106对多路选通开关进行选通控制,在检测初始阶段,先将开关S1的第一端与第二端接通,将开关S8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接,其余选通开关处于断开状态。此时F1至R8依次串联,并和电流检测模块104和供电模块102形成回路,此时对于故障的判定和二等分的测试逻辑与上述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多路选通开关对电路的选通,实现电缆的检测,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电缆检测设备还包括:
显示模块108,显示模块108的输入端与控制器106的输出端连接;
控制器106用于根据确定的故障线芯位置,生成并发送故障提醒驱动信号至显示模块108,故障提醒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显示模块108显示待测电缆线芯的故障位置。
其中,显示模块108可以是指但不限于,TFT(Thin Film Transistor,薄膜晶体管)液晶屏、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有机电激光显示)。TFT液晶屏是指薄膜晶体管,意即每个液晶像素点都是由集成在像素点后面的薄膜晶体管来驱动,从而可以做到高速度、高亮度、高对比度显示屏幕信息,是目前最好的LCD彩色显示设备之一,其效果接近CRT显示器,是现在笔记本电脑和台式机上的主流显示设备。
上述实施例中,通过显示模块108将上述的电缆检测结果直观地呈现给检测人员,从而方便获知故障线芯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器106还用于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正常的情况下,生成并发送正常提醒驱动信号至显示模块108,正常提醒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显示模块108显示待测电缆线芯测试正常提醒信息。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提供一种电缆检测方法,应用于上述实施例中的电缆检测设备中的控制器,该方法包括:
S402,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S404,获取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S406,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具体地,本实施例的方法是基于上述设备进行的,具体实施方式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实施例中,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包括:
S502,若测试电流大于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所对应的参考电流或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故障线芯。
其中,参考电流可有多个,其可存储于控制器中的存储器中,进一步,参考电流的设置可根据电路中不同接入电阻数量进行设置。如在测试电压为36V,每个电阻的阻值均为1Ω的情况下,在接入电阻数量为8个时,此时的参考电流为36/(8*1)=4.5A,又如所述接入电阻数量为4个时,参考电流为36/(4*1)=9A。
具体地,如图1所示,在电缆芯线F1至R8依次串联,且与电压检测模块和供电模块形成的回路中,此时电阻接入数量为8个,即参考电流为4.5A。在该种情况下,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大于4.5或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上述回路中存在故障线芯。
上述实施例基于测试电流和参考电流的比较,进而判定电缆检测是否存在故障线芯,进而保证检测准确性。
在一个实施例中,若测试电流大于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所对应的参考电流或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故障线芯,包括:
S504,若测试电流大于对应的参考电流且不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短路线芯。
S506,若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断路线芯。
上述实施例,基于测试电流与参考电流的比较结果,进一步准确地确定故障类型,从而实现故障的快速排查。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电缆检测设备还包括多路选通开关,每路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电流检测模块未与供电模块连接的一端,选通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待测电缆线芯,选通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控制器与各选通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供电模块提供测试电压的步骤,包括:
S602,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两端的两个选通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其他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以使供电模块为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其中,目标串联通路是指需要提供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构成的串联通路;选通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选通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时,选通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应当理解的,当控制器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时,目标串联通路即为将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全覆盖的串联通路。当控制器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此时,目标串联通路即为覆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的那段目标串联通路。例如。以附图1、图2所示的8根待测电缆线芯为例,当控制器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时,目标串联通路即为F1到F8的全段串联通路,实现过程,如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将S1切换至连通供电模块和F1的状态,将S8切换至F8接地的状态,其余选通开关均处于断开状态,实现供电模块输出的测试电压从S1加载至F1~F8的串联通路,形成依次流经F1~F8的测试电流。
当发现存在线芯故障时,将F1~F8二等分,例如,F1~F4为第一部分,F5~F8为第二部分,先对第一部分的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此时的目标串联通路即为F1~F4的串联通路,其他情况可类似去理解,在此不再赘述。
具体地,需要说明的是,该实施例中的方法与上述电缆检测设备的结构实施例对应,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上述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4-图6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4-图6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中的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提供了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包括:
控制模块702,用于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数据获取模块704,用于获取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确定模块706,用于在根据测试电流判定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模块706包括:
判定单元,用于在测试电流大于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所对应的参考电流或测试电流为零的情况下,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故障线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判定单元包括:
短路判定单元,用于若测试电流大于对应的参考电流且不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短路线芯。
故障判定单元,若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断路线芯。
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确定模块706还包括:
控制单元,用于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两端的两个选通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其他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以使供电模块为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关于电缆检测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电缆检测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电缆检测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8所示。该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输入/输出接口、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其中,处理器、存储器和输入/输出接口通过系统总线连接,通信接口、显示单元和输入装置通过输入/输出接口连接到系统总线。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和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输出接口用于处理器与外部设备之间交换信息。该计算机设备的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进行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无线方式可通过WIFI、移动蜂窝网络、NFC(近场通信)或其他技术实现。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电缆检测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单元用于形成视觉可见的画面,可以是显示屏、投影装置或虚拟现实成像装置。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8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申请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申请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存储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中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易失性存储器中的至少一种。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磁带、软盘、闪存或光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或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可以是多种形式,比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SRAM)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等。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有些实施例”、“其他实施例”、“理想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征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描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电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电阻,每两个待测电缆线芯之间串接一个所述电阻,且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每个端仅连接一个所述电阻;
供电模块,所述供电模块与所述多个待测电缆线芯连接,所述供电模块用于为所述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电流检测模块,所述电流检测模块串联在所述供电模块向多个所述待测电缆线芯供电的总支路上,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总支路上的电流;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受控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与所述电流检测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
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为所有的所述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获取所述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在根据所述测试电流判定所述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所述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所述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所述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所述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多路选通开关,每路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未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的一端,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待测电缆线芯,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三端接地;
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选通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两端的两个所述选通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控制所述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其他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其中,所述目标串联通路是指需要提供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构成的串联通路;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选通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3.根据权利要求1-2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模块,所述显示模块的输入端与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确定的故障线芯位置,生成并发送故障提醒驱动信号至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故障提醒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待测电缆线芯的故障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缆检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器还用于在根据所述测试电流判定所述待测电缆线芯正常的情况下,生成并发送正常提醒驱动信号至所述显示模块,所述正常提醒驱动信号用于驱动所述显示模块显示所述待测电缆线芯测试正常提醒信息。
5.一种电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缆检测设备中的控制器,所述方法包括:
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获取所述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在根据所述测试电流判定所述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所述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所述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所述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测试电流判定所述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包括:
若所述测试电流大于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所对应的参考电流或所述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所述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故障线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测试电流大于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所对应的参考电流或所述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所述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故障线芯,包括:
若所述测试电流大于对应的参考电流且不为零,则判定所述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短路线芯;
若所述测试电流为零,则判定所述加载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中存在断路线芯。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缆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缆检测设备还包括多路选通开关,每路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电流检测模块未与所述供电模块连接的一端,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二端连接对应的所述待测电缆线芯,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三端接地;所述控制器与各所述选通开关的控制端连接;控制所述供电模块提供测试电压的步骤,包括:
控制目标串联通路两端的两个所述选通开关分别处于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并控制所述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其他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以使所述供电模块为所述目标串联通路上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其中,所述目标串联通路是指需要提供测试电压的待测电缆线芯构成的串联通路;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一状态时,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一端与第二端连通;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二状态时,所述选通开关的第二端与第三端连通;所述选通开关处于第三状态时,所述选通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9.一种电缆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模块,用于控制供电模块为所有的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
数据获取模块,用于获取电流检测模块采集的测试电流;
确定模块,用于在根据所述测试电流判定所述待测电缆线芯存在故障线芯的情况下,循环执行将所述测试电流异常对应的多个待测电缆线芯二等分,并控制所述供电模块为等分后的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提供测试电压,获取所述每部分待测电缆线芯在测试电压下的测试电流的步骤,直至根据所述测试电流确定故障线芯位置。
10.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存储器和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5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21136.8A CN115774219A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21136.8A CN115774219A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74219A true CN115774219A (zh) | 2023-03-10 |
Family
ID=853907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21136.8A Pending CN115774219A (zh) | 2022-11-30 | 2022-11-30 | 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74219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77940A (zh) * | 2024-07-25 | 2024-10-15 | 深圳市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变压器质量检测系统 |
-
2022
- 2022-11-30 CN CN202211521136.8A patent/CN115774219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8777940A (zh) * | 2024-07-25 | 2024-10-15 | 深圳市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变压器质量检测系统 |
CN118777940B (zh) * | 2024-07-25 | 2025-02-11 | 深圳市磁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自动化变压器质量检测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20798B2 (en) | Real-time capable battery cell simulation | |
CN112433177A (zh) | 一种电池管理控制器漏电流检测设备及漏电流检测方法 | |
CN114167132B (zh) | 无线终端的功耗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774219A (zh) | 电缆检测设备及其检测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 |
CN112240960B (zh) | 测试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
US20090076747A1 (en) | Test board and test system | |
EP4180827A1 (en) | Method for detecting storage battery of vehicle and battery detection device | |
JP6104578B2 (ja) | 検査装置および検査方法 | |
CN109148981B (zh) | 确定电池开路电压的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
CN107478942A (zh) | 一种快速定位主板漏电电源的方法及系统 | |
CN108896796A (zh) | 电阻模拟器及其实现方法、绝缘测试系统及方法 | |
CN113376544A (zh) | 膜材料中线路异常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终端 | |
US7093174B2 (en) | Tester channel count reduction using observe logic and pattern generator | |
CN112540225B (zh) | 一种二次回路绝缘电阻的测试装置 | |
CN116735960A (zh) | 燃料电池车辆的绝缘故障排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 |
CN118625035A (zh) | 一种充电桩测试系统、方法、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884330A (zh) | 一种显示面板的可靠性测试方法及测试系统 | |
CN213750279U (zh) | 一种电池管理控制器漏电流检测设备及系统 | |
KR20190136158A (ko) | FPGA(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를 이용한 정밀 하네스 검사 방법 | |
CN114896750A (zh) | 光电探测器寿命评估方法、装置 | |
CN112711245A (zh) | 汽车诊断设备校准方法、装置及计算设备 | |
US11169197B2 (en) | Device for monitoring the insulation and/or continuity of at least one electric cable and associated monitoring method | |
CN116125297B (zh) | 电池循环工况的仿真方法和装置 | |
US20250155512A1 (en) | Battery diagnostic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
CN112444760B (zh) | 机车电器绝缘检测设备、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724 Address after: 570000 Unit B, 14 #, Fortune Plaza, 103 Binhai Avenue, Haikou City, Hain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Haikou Branch of Guangzhou Bureau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700 Building 2, 223 science Avenue, Huangpu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ZHOU BUREAU OF EXTRA HIGH VOLTAGE TRANSMISSION COMPANY OF CHINA SOUTHERN POWER GRID Co.,Lt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