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769245A -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69245A
CN115769245A CN202080102590.2A CN202080102590A CN115769245A CN 115769245 A CN115769245 A CN 115769245A CN 202080102590 A CN202080102590 A CN 202080102590A CN 115769245 A CN115769245 A CN 115769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user
baggage
luggage
register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801025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森祐辅
龟井晃
大谷美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EC Corp
Original Assignee
N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EC Corp filed Critical NEC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5769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6924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40Business processes related to the transportation industry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21/00Navigation; Navigational instrument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9/00
    • G01C21/20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 G01C21/206Instruments for performing navigational calcula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door navig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366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interrogation device being adapted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8Logistics, e.g. warehousing, loading or distribution; Inventory or stock managemen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Customer relationship services
    • G06Q30/015Providing customer assistance, e.g. assisting a customer within a business location or via helpdesk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10Services
    • G06Q50/26Government or public services
    • G06Q50/265Personal security, identity or safet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90/00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involving significant data processing
    • G06Q90/20Destination assistance within a business structure or complex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0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10/70Arrangements for 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using pattern recognition or machine learning
    • G06V10/74Image or video pattern matching; Proximity measures in feature spa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72Classification, e.g. identific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70Multimodal biometrics, e.g. combining information from different biometric modaliti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563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using personal physical data of the operator, e.g. finger prints, retinal images, voicepatter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Marketing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Toxicolog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根据本发明的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匹配单元,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引导单元,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Description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登机安检系统,该登机安检系统在用户(乘客)登机时自动执行用户(乘客)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手续。
[引用列表]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No.452826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专利文献1中描述的系统并未提出在飞机到达到达机场之后协助用户提取行李。因此,需要一种允许用户在到达机场处有效地提取他们的行李的系统。
因此,鉴于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使得用户能够在到达机场处有效地提取他们的行李。
[问题的解决方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匹配单元,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引导单元,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存储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的存储介质: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以提供使用户能够在到达机场处有效地提取行李的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和存储介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用户信息DB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第一行李信息DB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第二行李信息DB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所需时间信息DB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管理服务器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7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值机终端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8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自动行李托运机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9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标牌终端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10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机场中的标牌终端的位置的示例的布局图。
图11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在值机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2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行李托运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3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在第一机场系统与第二机场系统之间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4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在第二国家的机场传送受托行李期间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5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由信息处理系统执行的第二国家的机场中的行李信息的引导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16是示出了根据第一示例实施例的在标牌终端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17是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第一行李信息DB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8是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第二行李信息DB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
图19是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行李托运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0是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在第二国家的机场传送受托行李期间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1是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由信息处理系统执行的第二国家的机场中的行李信息的引导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2是示出了根据第二示例实施例的在标牌终端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3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构成自动海关闸口装置的进闸口终端和出闸口终端的外观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24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进闸口终端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5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出闸口终端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6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操作终端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图27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海关检查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28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在自动海关闸口装置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29是示出了根据第三实施例的在操作终端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30是示出了根据第四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海关检查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31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海关检查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32是示出了根据第五实施例的在操作终端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33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海关检查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图34是示出了根据第六实施例的在操作终端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
图35是根据第七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照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元件或对应的元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记,并且可以省略或简化其描述。
<第一示例实施例>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总体配置的示例的示意图。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是支持在第一国家和第二国家针对用户(乘客)执行的一系列手续中的每个手续的计算机系统,其中第二国家不同于第一国家。例如,用户预计乘坐飞机从机场A1离开第一国家,经由第二国家的机场A2进入第二国家。例如,信息处理系统由诸如移民管制局之类的公共机构或受此类机构托付操作的受托人进行操作。尽管本发明是在国际航班的情况下描述的,但本发明也适用于国内航班。
如图1所示,信息处理系统包括第一机场系统1和第二机场系统2。第一机场系统1和第二机场系统2经由网络NW1连接。网络NW1由诸如因特网之类的广域网(WAN)形成。值得注意的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图1中仅示出了两个机场系统,但是信息处理系统中包括的机场系统的数量不限于此。
第一机场系统1是设置在第一国家的机场A1处的计算机系统,用于管理用户出入境的各种手续。第一机场系统1包括管理服务器10、值机终端20、自动行李托运机30、行李传送装置35、安全检查装置40、第一自动闸口装置50、登机闸口装置60、第二自动闸口装置70、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标牌终端90和操作终端95。管理服务器10经由网络NW2连接到其他设备。网络NW2由局域网(LAN)、WAN、移动通信网等形成。连接方案可以是无线方案而不限于有线方案。
第二机场系统2是设置在第二国家的机场A2处的计算机系统,并且由与第一机场系统1相同的设备形成。第二机场系统2的系统配置可以通过分别将“第一机场系统”替换为“第二机场系统”和将“第一国家”替换为“第二国家”来理解,因此省略详细说明。
管理服务器10是管理用户U出入境时在第一国家的各种手续的信息处理装置。管理服务器10实现诸如第一机场系统1的控制单元和存储单元之类的功能。例如,管理服务器10设置在机场公司、航空公司等的设施中。值得注意的是,管理服务器10不必是单个服务器并且可以被配置为包括多个服务器的组。
管理服务器10通过将由自动行李托运机30、安全检查装置40、第一自动闸口装置50、登机闸口装置60、第二自动闸口装置70、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和标牌终端90捕获的面部图像(生物特征信息)与登记在数据库中的登记面部图像进行匹配来验证用户的身份。稍后将描述细节。
管理服务器10包括用户信息DB 11、第一行李信息DB 12、第二行李信息DB 13和所需时间信息DB 14。这些数据库是示例,管理服务器10还可以具有其他数据库。多个数据库也可以合并为单个数据库。
用户信息DB 11是存储与用户有关的护照信息、登机预订信息和航班信息的数据库。第一行李信息DB 12是存储关于从第一国家出发的用户在旅行前向航空公司寄存的行李(以下称为“受托行李”)的信息的数据库。第二行李信息DB 13是存储与进入第一国家的用户有关的受托行李信息的数据库。所需时间信息DB 14是存储诸如从机场中的给定位置到行李领取处(行李提取处)的所需时间和位置之间的距离之类的信息的数据库。
当飞机从机场A1飞往机场A2时,第二机场系统2侧的第二行李信息DB 13基于从第一机场系统1中的第一行李信息DB 12中提取的行李信息被依次更新。
图2是示出了存储在用户信息DB 11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这里,用户信息DB 11具有用户ID、登记面部图像、特征量、乘客姓名、预订号、始发地、目的地、航班日期、航空公司代码、航班号、座位号、国籍、护照号、姓氏、名字、生日、性别、受托行李ID和状态TP1至TP7的数据项。这些数据项是示例,用户信息DB 11还可以包括其他数据项。
用户ID是唯一标识用户的标识符。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以在值机手续中通过捕获持有护照的用户而获取的面部图像与从护照中读取的护照面部图像的匹配结果为匹配成功为前提,来发布用户ID。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表述“成功匹配”表示关于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之间的相似度的匹配分数大于或等于预定阈值。此外,表述“未成功匹配”表示匹配分数小于预定阈值。
注意,尽管本示例实施例中的术语“生物特征信息”表示面部图像和从面部图像中提取的特征量,但是生物特征信息不限于面部图像和面部特征量。也就是说,可以通过使用虹膜图像、指纹图像、掌纹图像、耳廓图像等作为关于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来执行生物特征认证。
登记面部图像是针对用户登记的面部图像。特征量是从生物特征信息(登记面部图像)中提取的值。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可以在离开第一国家时执行的一系列手续操作中最先执行的手续操作中对登记面部图像进行登记。优选地,登记面部图像是基于用户的同意来登记的,然后在预定时间之后删除。
例如,以在机场A1处的值机手续时捕获的持有护照的用户的面部图像与从护照中读取的护照面部图像匹配为条件,登记面部图像可以与用户ID一起登记在用户信息DB 11中。然后,当例如用户已经完成机场A2处的海关检查手续并且已经结束旅行时,可以如用户ID那样,从用户信息DB 11中删除登记面部图像。
使用在该位置处的第一次手续操作中捕获的面部图像作为登记面部图像。原因是在第一次手续操作中捕获的面部图像比护照面部图像更新,并且图像质量(外观)比护照面部图像更接近在后续认证处理中捕获的图像。然而,可以将护照面部图像设置为登记面部图像(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来代替目标面部图像。
预订号是唯一标识登机预订信息的标识符。航空公司代码是唯一标识航空公司的标识符。受托行李ID是唯一标识受托行李的标识。状态TP1至TP7表示用户出入境的一系列筛查手续(值机手续/行李托运手续/安全检查手续/出境检查手续/登机闸口处身份确认/入境检查手续/海关检查手续)的进展(未完成/完成)。
图3是示出了存储在第一行李信息DB 12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这里,第一行李信息DB 12具有受托行李ID、航班号、状态、当前位置、临时存储位置和最终目的地的数据项。这些数据项是示例,第一行李信息DB 12还可以包括其他数据项。
该状态表示离境人员或准离境人员的受托行李的传送状态。例如,状态可以是“传送中”、“检查中”、“临时存储中”、“装机完成”等。当前位置是在机场中检测到的受托行李的位置。例如,通过由设置在受托行李的传送路线中的标签读取器(未示出)读取贴在受托行李上的行李标签,当前位置的数据与受托行李ID相关联地登记。临时存储位置表示准离境人员的受托行李在传送到最终目的地之前临时存储在其中的集装箱、机库等。最终目的地表示将装载受托行李的飞机的位置。
优选地,存储在第一行李信息DB 12中的状态可以由用户在第一国家中使用标牌终端90或自助终端来查看。例如,用户可以通过如下方式来查看受托行李的状态。首先,标牌终端90捕获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将用户的面部图像发送给管理服务器10。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将从标牌终端90接收到的面部图像与存储在用户信息DB 11中的登记人的登记面部图像进行匹配来指定用户。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以包括在识别出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中的行李ID作为密钥来参考第1行李信息DB 12,并识别关于该用户的受托行李的状态和当前位置。然后,管理服务器10使标牌终端90显示包括状态和当前位置的引导信息。以这种方式,用户在离境时可以很容易地查看向航空公司寄存的受托行李是否已经正确装载到飞机上。
查看状态的方法不限于此。例如,标牌终端90可以通过将包括状态和当前位置的引导信息打印在纸上来向用户提供该引导信息。此外,标牌终端90可以通过显示记录引导信息的诸如二维码之类的代码来向用户提供引导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容易地获取代码以将引导信息存储在智能手机中。
图4是示出了存储在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这里,第二行李信息DB 13具有受托行李ID、航班号、状态、当前位置、临时存储位置、行李领取处ID和开始提取时间的数据项。这些数据项是示例,第二行李信息DB 13还可以包括其他数据项。
状态表示入境人员或准入境人员的受托行李的运输状态。例如,状态包括“装卸作业前”、“装卸作业完成”、“传送中”、“检查中”、“临时存储中”以及“至行李领取处的传送完成”。行李领取处ID是唯一标识行李领取处作为提取受托行李的位置的标识符。开始提取时间是用户可以在行李领取处提取受托行李的时间。与飞机相关联的行李领取处ID和开始提取时间可能会随着机场拥堵或到达闸口改变而相应地改变。
图5是示出了存储在所需时间信息DB 14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这里,所需时间信息DB 14具有位置ID、行李领取处ID、位置之间的距离、交通方式和所需时间的数据项。这些数据项是示例,所需时间信息DB 14还可以包括其他数据项。
位置ID是唯一标识机场内的位置的标识符。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位置ID表示设置标牌终端90的位置。位置之间的距离是分别与位置ID和行李领取处ID相对应的两个位置之间的距离。交通方式表示用户可以选择从当前位置移动到行李领取处的方法。例如,交通方式包括步行、公共汽车和列车。交通方式根据机场的大小和设施而不同。所需时间是用户从他们的当前位置移动到行李提取处所必需的时间。针对每种交通方式设置了所需时间。
下面对与第一机场系统1和第二机场系统2中的管理服务器10配合来为用户执行手续的设备进行说明。
值机终端20设置在机场中的值机大厅或值机柜台中。以下,将设置有值机终端20的手续区域称为“接触点TP1”。值机终端20是由用户使用的自助终端,并且由用户自行操作来执行值机手续(登机手续)。在接触点TP1处完成值机手续之后,用户前往行李领取处或安检场所的位置。
自动行李托运机30设置在机场中与行李托运柜台(人工柜台)相邻的区域或值机终端20附近的区域中。以下,将设置有自动行李托运机30的手续区域称为“接触点TP2”。自动行李托运机30是由用户U使用的自助终端,并且由用户自行操作来执行非客舱行李的托运手续。完成行李托运手续之后,用户前往安检场所。在用户没有行李托运的情况下,接触点TP2处的手续被省略。
行李传送装置35设置在机场后院。“行李传送装置”可以包括由传送带构成的传送路线、设置在传送带周围以从贴在受托行李上的行李标签读取标签信息的标签读取器、基于标签信息对受托行李进行分拣的分拣设备、以及设置在行李领取处中的转盘。
行李传送装置35自动将离境人员的受托行李从接触点TP2传送到用户登机的飞机。此外,行李传送装置35将从到达其目的地的飞机上卸下的受托行李传送到预先与该飞机的航班号相关联的行李领取处。
安全检查装置40设置在机场内的安检场所处(以下,称为“接触点TP3”)。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安全检查装置”可以包括:金属探测器,用于检查用户是否佩戴可能是危险物品的金属物体;X射线检查装置,使用X射线检查随身携带的行李等中是否含有危险品;通行控制装置,确定是否允许安检场所的出入口处的用户U通行等。在由安全检查设备40在接触点TP3处执行的安全检查手续完成之后,用户前往移民处。
第一自动闸口装置50设置在机场中的出境检查站(以下,称为“接触点TP4”)。第一自动闸口装置50是自动为用户执行出境检查手续的装置。在接触点TP4处完成出境检查手续之后,用户前往设置有免税店或登机闸口的出境区域。
登机闸口装置60是为机场中的每个登机闸口(以下,称为“接触点TP5”)设置的闸口装置。登机闸口装置60确认用户是否是与登机闸口相关联的飞机的乘客。在接触点TP5处完成手续之后,用户可以登机并离境前往第二国家。这样,在用户出境时使用了值机终端20、自动行李托运机30、安全检查装置40、第一自动闸口装置50和登机闸口装置60。
第二自动闸口装置70设置在机场中的入境检查站(以下,称为“接触点TP6”)。第二自动闸口装置70是自动为用户执行入境检查手续的装置。能够使用第二自动闸口装置70的用户例如是预先登记以使用第二自动闸口装置70的人。
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设置在机场中的海关检查站(以下,称为“接触点TP7”)。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是自动为用户执行海关检查手续的装置。能够使用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的用户例如是预先登记以使用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的人员。在完成接触点TP7的手续之后,用户可以进入第二国家。因此,在用户入境时使用了第二自动闸口装置70和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
标牌终端90设置在机场中的任何位置处。标牌终端90是用于将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的各种信息呈现给用户的显示终端。例如,本示例实施例的标牌终端90被布置在从飞机到达闸口到入境检查站或从入境检查站到行李领取处的移动路线上。
通过将捕获的站在终端前方的用户的面部图像发送到管理服务器10,标牌终端90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与诸如用户提取受托行李的行李领取处的标识信息、开始提取时间、去往行李领取处的交通方式等有关的引导信息。稍后将讨论该信息的细节。
操作终端95是由航空公司等的工作人员用于在各个接触点TP1至P7处操作的终端。操作终端95例如是个人计算机、平板终端、智能手机等。
接下来,将描述设备的硬件配置。在构成上述信息处理系统的多个设备中,该设备与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引导信息的创建有关。请注意,在多个附图中,具有相同名称但仅附图标记不同的设备是具有相同功能的设备,因此在以下附图中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
图6是示出了管理服务器1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管理服务器10包括作为执行计算、控制和存储的计算机的中央处理单元(CPU)101、随机存取存储器(RAM)102、只读存储器(ROM)103、存储器104、通信接口(I/F)105、显示设备106和输入设备107。各个设备经由总线、布线、驱动设备等相互连接。
CPU 101是具有根据存储在ROM 103或存储器104中的程序执行预定操作并控制管理服务器10的每个单元的功能的处理器。RAM102由易失性存储介质形成,并提供CPU 101的操作所需的临时存储区域。
ROM 103由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形成并且存储必要的信息,例如用于管理服务器10的操作的程序。存储器104由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形成,并且存储用于操作管理服务器10的程序和数据。存储器104例如由硬盘驱动器(HDD)或固态驱动器(SSD)形成。
通信I/F 105是基于诸如以太网(注册商标)、Wi-Fi(注册商标)、4G等规范的通信接口,并且是用于与另一设备进行通信的模块。
显示设备106是用于显示运动图像、静止图像、文本等的液晶显示器、有机发光二极管(OLED)显示器等,并且用于向用户呈现信息。
输入设备107是键盘、指向设备、按钮等,并且接受用户操作。显示设备106和输入设备107可以一体地形成为触摸面板。
CPU 101将存储在ROM 103、存储器104等中的程序加载到RAM102中,并且执行该程序以执行预定的计算处理。此外,基于该程序,CPU 101控制管理服务器10的每个单元,诸如通信I/F 105。
图7是示出了值机终端2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值机终端20包括CPU 201、RAM 202、ROM 203、存储器204、通信I/F 205、显示设备206、输入设备207、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208、介质读取设备209和打印机210。各个设备经由总线、布线、驱动设备等相互连接。
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208是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的设备。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208是具有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等作为光接收元件的数码相机。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208例如捕获站在设备前方的用户的面部图像。
介质读取设备209是读取存储在用户携带的介质中的信息的设备。介质读取设备209的示例包括代码读取器、图像扫描仪、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读取器和光学字符读取器(OCR)设备。另外,例如纸质机票、显示电子机票收据的移动终端等作为存储介质。在完成值机手续后,打印机210打印登机牌,登机牌上打印有登机信息和关于直到登机之前的手续的引导信息。
图8是示出了自动行李托运机3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自动行李托运机30包括CPU301、RAM 302、ROM 303、存储器304、通信I/F305、显示设备306、输入设备307、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308、介质读取设备309和输出设备310。各个设备经由总线、布线、驱动设备等相互连接。
输出设备310是输出贴在受托行李上的行李标签的设备。本示例实施例中的行李标签是配备有IC芯片的RFID标签,该IC芯片存储诸如受托行李ID、用户ID和航班号之类的标签信息。此外,输出设备310还输出在到达目的地之后兑换受托行李所必需的行李领取标签。行李标签或行李领取标签与护照号、预订号和用户ID中的至少一个相关联。
图9是示出了标牌终端90的硬件配置的框图。标牌终端90包括CPU 901、RAM 902、ROM 903、存储器904、通信I/F 905、显示设备906、输入设备907、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908、介质读取设备909和打印机910。各个设备经由总线、布线、驱动设备等相互连接。
响应于来自用户的打印请求,打印机910在纸制介质上打印引导信息。引导信息包括用户的受托行李要被传送到的行李领取处的标识信息、从当前位置到行李领取处的距离和所需时间、行李领取处中的开始提取时间等。
请注意,图6至图9所示的硬件结构是示例,可以追加上述以外的设备,也可以不设置其中一些设备。此外,一些设备可以用具有基本相同功能的另一设备替换。此外,本示例实施例中的一些功能可以由另一设备经由网络提供,或者本示例实施例中的功能可以分布到多个设备中并在其中实现。以此方式,可以适当地改变图6至图9所示的硬件配置。
图10是示出了机场A2中的标牌终端90的位置的示例的布局图。这里,标牌终端90设置在从机场A2的到达闸口G到入境检查站(接触点TP6)的移动路线上。另外,在移动路线上铺设轨道,使得列车T能够在到达闸口G侧的车站St1与入境检查站的车站St2之间移动。入境检查站内部的区域中还有6个行李领取处B。在完成入境检查之后,用户在B行李领取处提取受托行李,并在毗邻的海关检查站(接触点TP7)进行海关检查手续。
接下来,参照附图说明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设备的操作。
(值机手续)
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值机手续期间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当用户使用值机终端20执行值机手续时执行该处理。
首先,当诸如登机牌之类的机票介质被放在介质读取设备209的读取单元上时,值机终端20从机票介质获取关于用户的登机预订信息(步骤S101)。登机预订信息包括用户属性信息(姓氏、名字、性别等)和航班信息(航空公司代码、航班号、登机日期、始发地(出发机场)、经停地、目的地(到达机场)、座位号、登机时间、到达时间等)。
接下来,当护照被放在介质读取设备209的读取单元上时,值机终端20从护照获取关于用户U的护照信息(步骤S102)。所获取的护照信息包括用户的护照面部图像、身份确认信息、护照号、关于护照签发国的信息等。
接下来,值机终端20通过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208捕获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目标面部图像(步骤S103)。请注意,优选的是值机终端20在捕获面部图像之前显示用于获得用户同意的画面。
接下来,值机终端2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面部图像的匹配请求(步骤S104)。匹配请求的数据包括所捕获的目标面部图像和护照面部图像。
在接收到来自值机终端20的信息后,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由值机终端20捕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用户的护照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一匹配(步骤S105)。管理服务器10向值机终端20发送匹配结果(步骤S106)。
接下来,值机终端20基于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的匹配结果来确定是否可以执行值机手续(步骤S107)。当值机终端20确定不能执行值机手续时(步骤S107:否),值机终端20向用户通知错误消息(步骤S108)并且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值机终端确定可以执行值机手续时(步骤S107:是),值机终端20基于用户的输入信息来执行诸如确认行程和选择座位之类的值机手续(步骤S109)。然后,值机终端2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用户信息的登记请求(步骤S110)。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发布用户ID(步骤S111)。用户ID基于例如处理的日期和时间、序号等被设置为唯一值。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将目标面部图像设置为登记面部图像,并且将与用户ID、登记面部图像和登机预订信息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登记在用户信息DB 11中(步骤S112),管理服务器10将处理结果发送到值机终端20(步骤S113)。处理结果的数据包括例如登机闸口编号和与直到登机之前的手续有关的引导信息。
在本示例实施例中,使用在该位置处捕获的面部图像(目标面部图像)作为登记面部图像的原因是因为令牌ID的有效期(生命周期)较短,所捕获的图像具有比护照面部图像更接近在后续认证过程中捕获的图像的图像质量(外观)等。然而,可以将护照面部图像设置为登记面部图像(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来代替目标面部图像(所捕获的面部图像)。
当值机终端20接收到来自管理服务器10的处理结果时,值机终端20打印具有登机预订信息和关于直到登机之前的手续的引导信息的登机牌(步骤S114),并且处理结束。
(行李托运手续)
图12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在行李托运过程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该处理是在已经完成值机手续的用户根据需要执行值机手续时执行的。
首先,当自动行李托运机30通过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308检测到用户的面部时,自动行李托运机3捕获用户的面部图像(步骤S201)。
接下来,自动行李托运机3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目标面部图像(步骤S202)。此时,自动行李托运机30请求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在管理服务器10中登记的用户信息DB 11中的多个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
在接收到来自自动行李托运机30的目标面部图像和匹配请求后,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步骤S203)。管理服务器10向自动行李托运机30发送匹配结果(步骤S204)。当匹配结果表示成功匹配时,管理服务器10向自动行李托运机30发送与登记面部图像相关联的用户信息以及匹配结果。
在接收到来自管理服务器10的匹配结果后,自动行李托运机30确定是否可以执行用户的行李托运手续(步骤S205)。当自动行李托运机30确定不能执行用户的行李托运手续时(步骤S205:否),自动行李托运机30通知用户错误消息(步骤S206),并且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自动行李托运机30确定可以执行用户的行李托运手续时(步骤S205: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207。
在步骤S207中,自动行李托运机3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受托行李ID的发布请求。当管理服务器10响应于发布请求发布唯一的受托行李ID时(步骤S208),管理服务器10向自动行李托运机30发送受托行李ID(步骤S209)。
接下来,自动行李托运机30发布行李标签(步骤S210)。行李标签存储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的受托行李ID和用户信息。用户根据自动行李托运机30的显示设备306上显示的引导信息,将行李标签贴在受托行李上。
接下来,在将行李标签贴到受托行李上之后,自动行李托运机30开始传送放置在仓库中的受托行李(步骤S211)。
接下来,自动行李登记机3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数据库登记/更新请求(步骤S212)。
在从自动行李托运机30接收到数据库登记/更新请求后,管理服务器10更新用户信息DB 11以将受托行李ID与用户ID和登记的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步骤S213)。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基于用户预计登机的飞机的航班号来指定受托行李的传送位置(步骤S214)。具体地,管理服务器10参考将飞机的航班号与受托行李的传送位置相关联的机场管理表(未示出),来指定传送位置。
然后,管理服务器10将行李信息登记在第一行李信息DB 12中(步骤S215),并且处理结束。用户信息DB 11的登记面部图像和第一行李信息DB 12的行李信息通过受托行李ID相关联。
(第一国家的机场系统与第二国家的机场系统之间的协调)
图13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中的第一机场系统1与第二机场系统2之间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该处理例如在飞机离开第一国家的机场A1与飞机到达第二国家的机场A2的时间之间执行。
首先,第一机场系统1的管理服务器10确定飞机是否已经飞往第二国家(步骤S301)。当第一机场系统1的管理服务器10确定飞机已经飞往第二国家时(步骤S301: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02。
另一方面,当第一机场系统1的管理服务器10确定飞机尚未飞往第二国家时(步骤S301:否),以预定周期重复步骤S301的处理。
在步骤S302中,第一机场系统1的管理服务器10从用户信息DB 11中提取关于飞往第二国家的飞机的乘客的用户信息。
接下来,第一机场系统1的管理服务器10使用包括在用户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作为密钥从第一行李信息DB 12中提取行李信息(步骤S303)。
接下来,第一机场系统1的管理服务器10将所提取的用户信息和行李信息发送给第二国家的第二机场系统2以发送数据库登记请求(步骤S304)。
接下来,当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来自第一机场系统1的管理服务器10的与乘客有关的用户信息和行李信息时,管理服务器10将用户信息登记在用户信息DB11中(步骤S305)。也就是说,与预计进入该国家的人有关的用户信息被登记在第二国家/地区的用户信息DB 11中。
接下来,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将行李信息登记在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步骤S306)。也就是说,与准入境者有关的行李信息被登记在第二国家的第二行李信息数据库13中。例如,登记时行李的状态应为“传送中”。
接下来,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确定飞机是否已经到达第二国家的机场A2(步骤S307)。当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确定飞机已经到达机场A2时(步骤S307: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308。
另一方面,当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确定飞机尚未到达机场A2时(步骤S307:否),重复步骤S307的处理。
接下来,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分别更新用户信息DB11和第二行李信息DB 13(步骤S308)。例如,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将用户信息DB 11中的入境检查手续的状态(TP6)更新为“手续前”,并且将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受托行李的状态更新为“装卸作业前”。
当乘客的受托行李从飞机上卸下时,第二机场系统2的管理服务器10与行李传送装置35协作来执行受托行李的传送和追踪(步骤S309)。
(到达机场处追踪受托行李)
图14是示出了在第二国家的机场A2中传送受托行李期间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在机场A2的营业时间期间连续执行该处理。
首先,行李传送装置35确定以分散方式设置在传送路线上的标签读取器是否检测到在传送带上传送的行李的行李标签(步骤S401)。
当行李传送装置35确定已经检测到受托行李的行李标签时(步骤S401: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402。另一方面,当行李传送装置35确定尚未检测到受托行李的行李标签时(步骤S401:否),重复步骤S401的处理。
在步骤S402中,行李传送装置35通过标签读取器读取受托行李的行李标签,并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标签信息和表示标签读取器的位置的位置ID。标签信息包括受托行李ID。
接下来,行李传送装置35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数据库更新请求(步骤S403)。
在从行李传送装置35接收到标签信息和位置ID时,管理服务器10使用该信息作为密钥来更新在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登记的行李位置(当前位置)(步骤S404)。
(提取受托行李的引导)
图15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执行的第二国家的机场A2中的行李信息的引导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首先,标牌终端90通过使用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装置908连续或周期性地捕获标牌终端90前方的区域,并确定是否检测到用户的面部(步骤S501)。
接下来,标牌终端90获取所捕获的图像中站在标牌终端90前方的用户的面部图像作为目标面部图像(步骤S502)。
接下来,标牌终端9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包括作为目标面部图像的用户的面部图像的匹配请求的数据和指示标牌终端90的位置的位置ID(步骤S503)。以这种方式,标牌终端90请求管理服务器10执行所捕获的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在管理服务器10的数据库中登记的多个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执行从标牌终端90接收到的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存储在用户信息DB 11中的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步骤S504)。在这种情况下,当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时,用户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与登记面部图像相关联的用户ID和受托行李ID被指定。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以通过匹配处理指定的行李ID作为密钥来参考第二行李信息DB 13,并指定行李将被传送到的行李提取处(步骤S505)。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基于行李领取处ID来参考指示用户的当前位置的位置ID和所需时间信息DB 14,并生成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到行李领取处的交通方式、所需时间、地图、路线等(步骤S506)。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向标牌终端90发送匹配结果和引导信息(步骤S507)。然而,如果在步骤S504的匹配处理中不能认证用户,则引导信息不包括在传输数据中。
接下来,标牌终端90确定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的数据中是否包括引导信息(步骤S508)。
当标牌终端90确定接收到的数据包括引导信息时(步骤S508:是),标牌终端90为用户显示引导信息(步骤S510),并且处理进行到步骤S511。
另一方面,当标牌终端90确定接收到的数据中不包括引导信息时(步骤S508:否),标牌终端90向用户通知错误消息(步骤S509),并且处理结束。例如,当面部匹配失败时,是这种情况。
在步骤S511中,标牌终端90确定是否已从用户接收到对引导信息的打印请求。当标牌终端90确定已经接收到对引导信息的打印请求时(步骤S511: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512。另一方面,当标牌终端90确定尚未接收到对引导信息的打印请求时(步骤S511:否),处理结束。
在步骤S512中,标牌终端90将画面上显示的引导信息打印在纸制介质上,处理结束。
图16是示出了在标牌终端90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画面示出向认证用户显示关于接收受托行李的信息。该画面包括将用户引导至作为行李领取处区域的行李领取处ID的信息G1、各种信息G2、以及用于用户请求打印信息的打印按钮B1。信息G1包括以下消息。“您的行李将被传送到行李领取处A6。”信息G2包括用户的当前位置P1、行李领取处的位置P2、引导路线的地图图像IMG-01、当前时间、开始提取行李的时间、从当前位置到行李领取处的距离、每种交通方式的所需时间、以及入境检查站的拥堵程度。
请注意,显示在标牌终端90上的信息不限于这些。例如,如果行李已经被传送到行李领取处,则代替开始提取时间,优选地显示表示行李的提取已经开始的状态(“传送到行李领取处完成”)、到提取结束的剩余时间、从行李已经被传送到行李领取处经过的时间等。另外,如果行李尚未传送到行李领取处,则优选地显示“装卸作业前”、“装卸作业完成”、“传送中”、“检查中”、“临时存储中”等状态。
以往,为了使用户在到达机场处提取受托行李,用户需要查看设置在机场的信息牌,例如,使用登机牌上的飞机的航班号为线索,并前往目的地的行李领取处。然而,机场的大小和目的地使用的语言各不相同。因此,用户下飞机之后有时需要花费时间和精力来提取他们的受托行李。
另一方面,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用户可以在站在标牌终端90前方时或在经过标牌终端90前方执行面部认证时提前知道他/她的行李被传送到行李领取处的时间。用户在充分查看诸如交通方式、所需时间和到行李领取处的路线之后,即可移动。由此,用户能够有效地提取受托行李。
<第二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请注意,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附图中给出的标记相同的标记指代相同的对象。将省略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的特征共同的特征的描述,并且将详细描述不同的特征。
图17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第一行李信息DB 12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此外,图18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存储在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信息的示例的图。如图17和图18所示,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情况不同,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第一行李信息DB 12和第二行李信息DB 13还包括登记行李图像作为数据项。登记行李图像是用户在出发机场处寄存受托行李时捕获的图像,并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中。
(行李托运手续)
图19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行李托运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图19的处理与图12的流程图的不同之处仅在于步骤S601、S602和S603。为此,下面说明这些差异。
在步骤S601中,自动行李托运机30捕获用户寄存的受托行李的行李图像。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211。
在步骤S602中,自动行李托运机3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数据库登记/更新请求。数据库登记/更新请求数据的数据包括用户ID、受托行李ID和行李图像。
在步骤S603中,管理服务器10基于行李ID和行李图像将行李信息登记在第一行李信息DB中,并且处理结束。
(到达机场处追踪受托行李)
图20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在第二国家的机场A2传送受托行李期间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在机场A2的营业时间期间内连续执行该处理。
首先,行李传送装置35确定以分散方式设置在传送路线上的传感器设备(未示出)是否检测到在传送带上传送的行李(步骤S701)。
当行李传送装置35确定已经检测到受托行李时(步骤S701: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2。另一方面,当行李传送装置35确定尚未检测到受托行李时(步骤S701:否),重复步骤S701的处理。
在步骤S702中,行李传送装置35例如从上方捕获受托行李的行李图像。
接下来,行李传送装置35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用于与行李图像进行匹配的匹配请求以及数据库更新请求(步骤S703)。匹配请求的数据包括行李图像。数据库更新请求的数据包括位置ID,位置ID表示检测到受托行李的位置。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执行从行李传送装置35接收到的行李图像与存储在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登记行李图像之间的一对N图像匹配(步骤S704)。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确定图像匹配的匹配结果是否为成功匹配(步骤S705)。当管理服务器10确定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时(步骤S705: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706。
另一方面,当管理服务器10确定匹配结果为未成功匹配时(步骤S705:否),处理进行到步骤S707。
在步骤S706中,管理服务器10基于在步骤S704中通过匹配处理指定的受托行李ID以及从行李传送装置35接收到的位置ID,来更新第二行李信息DB 13。
在步骤S707中,管理服务器10向机场工作人员使用的操作终端95发送表示正在传送所有者未知的行李的错误信息,并且处理结束。错误信息包括例如位置ID和行李图像。
(与提取受托行李有关的信息)
图21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由信息处理系统执行的第二国家的机场A2中的行李信息的引导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图21的处理与第一示例实施例中的图15的流程图的不同之处在于步骤S801和S802。
在步骤S801中,管理服务器10基于指示用户当前位置的位置ID和所识别的行李领取处ID来参考所需时间信息DB 14。然后,管理服务器10生成包括例如交通方式、所需时间、到行李领取处的路线和行李图像的引导信息。
在步骤S802中,管理服务器10向标牌终端90发送匹配结果和引导信息。当在步骤S504中的匹配处理的结果为未成功匹配时,不创建引导信息,因此管理服务器10仅发送表示未成功匹配的匹配结果。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508。
图22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在标牌终端90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这里,画面示出向认证用户显示与提取受托行李有关的信息。该画面包括将用户引导至作为行李领取处位置的行李领取处ID的信息G3、各种信息G4、用户在出发机场处寄存的行李的行李图像IMG-03、以及用于用户请求打印信息的打印按钮B2。信息G3包括以下消息。“您的行李将被传送到行李领取处A6。”引导信息G4包括用户的当前位置P3、行李领取处的位置P4、引导路线的地图图像IMG-02、当前时间、开始提取行李的时间、从当前位置到行李领取处的距离、每种交通方式的所需时间、以及入境检查站的拥堵程度等。
显示在标牌终端90上的信息不限于这些。例如,当行李已经传送到行李领取处时,代替开始提取时间,优选地显示表示行李的提取已经开始的状态(“传送到行李领取处完成”)、到提取结束的剩余时间、从行李已经被传送到行李领取处经过的时间等。另外,当行李尚未传送到行李领取处时,优选地显示“装卸作业前”、“装卸作业完成”、“传送中”、“检查中”、“临时存储中”等状态。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与第一示例实施例的情况一样,用户可以在充分查看诸如交通方式、所需时间和到行李提取处的路线之后才移动。由此,用户能够有效地提取受托行李。用户还能够确认显示的行李是否是他/她的行李。
<第三示例实施例>
下面将描述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请注意,与第一示例实施例和第二示例实施例的附图中给出的标记相同的标记指代相同的对象。将省略与第一示例实施例和第二示例实施例中的特征共同的特征的描述,并且将详细描述不同的特征。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与第一示例实施例和第二示例实施例不同。不同之处在于,该系统还包括在第二国家的海关检查站,确认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组合是否与在第一国家中寄存行李的人与受托行李的组合匹配的功能。
图23是示出了构成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的进闸口终端81和出闸口终端82的外观的示意图。图24是示出了进闸口终端81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图25是示出了出闸口终端82的硬件配置的示例的框图。
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是基于例如面部匹配的结果来允许或限制通过的电子闸口。允许通过闸口的用户U可以离开海关检查区域并进入第二国家。不被允许通过闸口的用户U被单独处理。例如,用户U在有人值守的亭子接受工作人员面对面的海关检查。
如图23所示,构成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的进闸口终端81和出闸口终端82分别设置在用户U要通过的闸口通道P的进口和出口处。在闸口通道P中,例如,沿着闸口通道P的两侧设置隔板、墙壁、围栏、检查台等。诸如隔板限制进入闸口通道P的用户U从除出闸口终端82以外的出闸口终端退出。
如图23所示,进闸口终端81是设置在用户U通过的闸口通道P的进口处的闸口设备。如图24所示,进闸口终端81包括CPU 811、RAM 812、ROM 813、存储器814、通信I/F 815、进闸口门818、通过检测传感器819和引导指示器820。各个设备经由总线、布线、驱动设备等相互连接。
进闸口门818是在CPU 811的控制下执行打开操作和关闭操作并且在允许用户通过的打开状态与阻止用户通过的关闭状态之间转换的开/闭门。进闸口门818的开闭方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挡板式、滑动式、旋转式等。
响应于检测到用户的通过,每个通过检测传感器819输出指示用户U的通过的输出信号。CPU 811可以基于来自多个通过检测传感器819的输出信号以及输出信号的输出顺序来确定用户U是否已经通过进闸口终端81并进入闸口通道P。闸口通道P是进闸口终端81与出闸口终端82之间的区域。
引导指示器820在CPU 811的控制下显示指示是否允许进入闸口通道P的指示。当进闸口门818处于打开状态时,引导指示器820显示指示允许进入闸口通道P的指示。此外,当进闸口门818处于关闭状态时,引导指示器820显示指示禁止进入闸口通道P的指示。例如,引导指示器820可以通过使用颜色指示、符号指示、文本指示等来显示指示是否允许进入闸口通道P的指示。
如图25所示,出闸口终端82包括CPU 821、RAM 822、ROM 823、存储器824、通信I/F825、显示设备826、出闸口门828、通过检测传感器829、引导指示器830、第一相机831、第二相机832和介质读取设备833。各个设备经由总线、布线、驱动设备等相互连接。
出闸口门828是在CPU的控制下执行打开操作和关闭操纵并执行在阻止用户U通过的关闭状态与允许用户U通过的打开状态之间的转换的开/闭门。
第一相机831是至少在闸口通道P的内部具有可拍摄范围并且可以拍摄比第二摄像机832更远的位置的远程相机。第二摄像机832是至少在出闸口终端82的前方区域中具有可拍摄范围的近距离相机。请注意,设置第一相机831和第二相机832的位置没有特别限制,并且可以是可以实现各自可拍摄范围的任何位置。
介质读取设备833从贴在用户U携带的行李上的行李标签中读取标签信息。介质读取设备833的示例包括非接触式集成电路(IC)读取器、代码读取器和光学字符读取器(OCR)设备。在本示例实施例中,图23所示的行李标签BT为RFID标签,并且介质读取设备833为RFID标签读取器。
图26是示出了操作终端95的硬件配置的框图。操作终端95包括用作用于执行操作、控制和存储的计算机的CPU 951、RAM 952、ROM 953、存储器954、通信I/F 955、显示设备956、输入设备957、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设备958、介质读取设备959和相机960。相机960是具有例如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图像传感器、电荷耦合器件(CCD)图像传感器等作为光接收元件的数码相机。本示例实施例中的相机960拍摄用户携带的行李并生成行李的图像。各个设备经由总线、布线、驱动设备等相互连接。
图27是示出了信息处理系统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当已经完成入境检查手续的用户接受海关检查手续时执行该处理。下面描述用户在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的进闸口门818(进闸口终端81)与出闸口门828(出闸口终端82)之间的闸口通道P时的处理。
首先,当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通过第一相机831和第二相机832检测到用户的面部时,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捕获用户的面部图像(步骤S901)。
接下来,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使用介质读取设备833从贴在用户携带的行李上的行李标签读取标签信息(步骤S902)。
接下来,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包括用户的面部图像(目标面部图像)的匹配请求和标签信息(步骤S903)。以这种方式,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请求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的用户信息DB 11中的多个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
在接收到来自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的匹配请求后,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面部匹配(步骤S904)。当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时,管理服务器10从用户信息DB 11获取与登记面部图像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步骤S905)。用户信息包括用户ID和用户实际寄存的受托行李的受托行李ID。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使用包括在接收到的标签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作为密钥从用户信息DB 11中获取用户信息(步骤S906)。该用户信息包括寄存受托行李的人(即,受托行李的所有者)的用户ID。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将在步骤S905中指定的用户与受托行李的组合与在步骤S906中指定的所有者与受托行李的组合进行比较,并且确定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组合是否正确(步骤S907)。
具体地,当用户和登记人为同一人并且用户携带的行李的受托行李ID和与登记人相关联的受托行李ID相同时,管理服务器10确定用户与行李的组合正确。另一方面,当用户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并且用户携带的行李的受托行李ID和与登记人相关联的受托行李ID不同时,管理服务器10确定用户与行李的组合不正确。请注意,当在步骤S904中不能对用户进行认证时,不能获取用户信息。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省略步骤S906的处理。另外,步骤S906至S907的处理也可以替换为确定在步骤S905中获取的受托行李ID与包括在标签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是否相同的处理。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向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发送步骤S904中的匹配结果、用户信息和步骤S906中的确定结果(步骤S908)。
在接收到来自管理服务器10的匹配结果和确定结果时,自动海关闸口设备80确定是否可以执行用户的海关检查手续(步骤S909)。具体地,执行海关检查手续的条件是证明用户与登记人为同一人,并且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组合正确。
当自动关闸装置80确定为不能执行用户的海关检查手续时(步骤S909:否),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向用户通知错误消息(步骤S910),并且处理结束。错误消息在与身份验证有关的错误和与用户携带的行李有关的错误之间有所不同。
另一方面,当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确定可以执行用户的海关检查手续时(步骤S909: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911。
在步骤S911中,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基于用户信息来执行用户的海关检查手续。
接下来,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确定用户是否满足预定的国家入境要求(步骤S912)。当自动海闸口装置80确定用户不满足预定的国家入境要求时(步骤S912:否),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向用户通知诸如“请在人工柜台接受海关检查手续”之类的错误信息(步骤S913),并且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确定用户满足预定的国家入境要求时(步骤S912:是),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打开出闸口门828(步骤S914)。这样,用户被允许进入第二国家。
接下来,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数据库更新请求(步骤S915)。更新请求的数据包括例如用户ID和受托行李ID。
当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来自自动海关闸口设备80的更新请求时,管理服务器10更新用户信息DB 11和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状态(步骤S916),并且处理结束。
图28是示出了在出闸口终端82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这里,显示设备826显示用于向用户引导关于行李混淆的消息G5、用户在出发时寄存的行李的图像IMG-04、以及用户在海关检查时携带的行李图片IMG-05。消息G5如下。“您可能拿了错误的行李,我们的工作人员很快就到,请稍候。”
图27所示的处理不限于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也可以在海关检查现场的工作人员使用的操作终端95上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图27的说明中的术语“自动海关闸口装置”可以被替换为“操作终端”。
图29是示出了在操作终端95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这里,显示设备956显示催促工作人员检查行李的消息G6,并且显示用户信息G7和行李信息G8。消息G6如下。“用户携带的行李与用户在出发国存放的行李不同。请检查行李,因为用户可能拿了错误的行李。”行李信息G8包括用户的登记面部图像IMG-06、用户在出发时寄存的行李图像IMG-07、以及用户在海关检查时携带的行李图片IMG-08。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即使用户在行李提取处错误地提取了他人的行李,也能够在海关检查站被可靠地检测到。由于还可以指定用户携带的行李的所有者,因此用户(所有者)可以放心地提取受托行李。
<第四示例实施例>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中,基于标签信息来确定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正确或不正确的组合。另一方面,本示例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通过将寄存时的行李图像与检查时的行李图像进行匹配来确定用户与行李的正确或错误组合。
图30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海关检查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该处理与图27的步骤S1001至S1006不同,并且在步骤S908以后是相同的。为此,下面说明这些差异。
在步骤S1001中,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获取用户的面部图像和用户携带的行李的行李图像。
在步骤S1002中,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包括面部图像和行李图像的匹配请求。
在步骤S1003中,在接收到来自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0的匹配请求后,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面部匹配。
在步骤S1004中,当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时,管理服务器10从用户信息数据库11中获取与登记面部图像相关联的用户信息。此外,管理服务器10使用包括在用户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作为密钥从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获取登记行李图像。
在步骤S1005中,管理服务器10执行在海关检查站捕获的行李图像与在第一国家登记的登记行李图像之间的图像匹配。
在步骤S1006中,管理服务器10基于步骤S1003中的面部匹配结果和步骤S1005中的图像匹配结果,来确定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组合是否正确。然后,处理进行到步骤S908。
具体地,当用户与登记人为同一人并且用户携带的行李的行李图像和与登记人相关联的受托行李的登记行李图像匹配时,管理服务器10确定用户与行李的组合正确。另一方面,当用户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并且用户携带的行李的行李图像和与登记人相关联的行李的登记行李图像不匹配时,管理服务器10确定用户与行李的组合不正确。请注意,当用户不能在步骤S1003中被认证时,不能使用包括在用户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作为密钥从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获取登记行李图像。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省略步骤S1006中的处理。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在第二国家的海关检查站(接触点TP7)捕获的用户携带行李的行李图像和用户在第一国家的行李托运点(接触点TP2)处寄存的登记行李的图片进行匹配。因此,除了与第三实施例相同的效果外,不需要将行李标签贴在行李上,即使行李标签在行李运输过程中破损或丢失,也可以识别行李的所有者。
<第五示例实施例>
在上述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中,说明了自动确定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正确或不正确组合的情况。另一方面,本示例实施例与第三实施例和第四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用户与用户在第一国家处寄存的行李的组合,即用户与行李的正确组合显示在操作终端95上,以协助工作人员进行确认工作。
图31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海关检查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
首先,操作终端95用生物特征信息获取装置958捕获用户的面部图像,并用相机960捕获用户携带的行李的行李图像(步骤S1101)。
接下来,操作终端95使用介质读取设备959从贴在用户携带的行李上的行李标签读取标签信息(步骤S1102)。
接下来,操作终端95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包括用户的面部图像(目标面部图像)的匹配请求和标签信息(步骤S1103)。相应地,操作终端95请求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登记在管理服务器10的用户信息DB 11中的多个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
在接收到来自操作终端95的匹配请求后,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目标面部图像与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步骤S1104)。当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时,管理服务器10从用户信息DB 11中提取与登记面部图像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ID和用户实际寄存的受托行李的受托行李ID。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使用包括在接收到的标签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作为密钥从用户信息DB 11中获取用户信息(步骤S1105)。该用户信息包括寄存受托行李的人(即,受托行李的所有者)的用户ID。
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向操作终端95(步骤S1106)发送步骤S1104中的匹配结果和用户信息。
在接收到来自管理服务器10的匹配结果后,操作终端95确定与用户有关的面部认证是否成功(步骤S1107)。
当操作终端95确定与用户有关的面部认证没有成功时(步骤S1107:否),操作终端95向用户通知错误消息(步骤S1108),并且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操作终端95确定与用户有关的面部认证成功时(步骤S1107: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1109。
在步骤S1109中,操作终端95将包括在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的用户信息中的登记面部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956上。操作终端95显示用户携带的行李的所有者的面部图像。这样,操作终端95使工作人员确定接受海关检查手续的用户是否与行李的所有者为同一人。当工作人员确定用户与所有者为同一人,并且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组合正确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110。
接下来,操作终端95基于用户信息对用户执行海关检查手续(步骤S1110)。
接下来,操作终端95确定用户是否满足预定的国家入境要求(步骤S1111)。当操作终端95确定用户不满足预定的国家入境要求时(步骤S1111:否),操作终端95向工作人员通知诸如“不满足国家入境要求”之类的错误消息(步骤S1112),并且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操作终端95确定用户满足预定的国家入境要求时(步骤S1111:是),用户可以进入第二国家。
接下来,操作终端95向管理服务器10发送数据库更新请求(步骤S1113)。更新请求的数据包括例如用户ID和受托行李ID。
在接收到来自操作终端95的更新请求后,管理服务器10更新用户信息DB 11和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状态(步骤S1114),并且处理结束。
图32是示出了在操作终端95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显示设备956显示催促工作人员检查行李的消息G9、用户信息G10和携带的行李信息G11。消息G9如下。“请检查用户与行李的所有者是同一个人。”用户信息G10包括进行海关检查手续的用户的登记面部图像IMG-09。另一方面,携带的行李信息G11包括用户携带的行李的所有者的面部图像IMG-10和在海关检查手续中用户携带的行李的图像IMG-11。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通过在操作终端95上显示行李的所有者的面部图像,可以有效地支持工作人员关于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正确或不正确组合的确认工作。
<第六示例实施例>
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基于标签信息来获取行李的所有者的面部图像,并将面部图像显示在工作人员的屏幕上。另一方面,本示例实施例与第五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基于在海关检查站捕获的用户的面部图像与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面部匹配结果,用户获取在第一国家处实际寄存的行李的行李图像,并将行李图像显示在工作人员的屏幕上。
图33是示出了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系统的海关检查手续中的处理的示例的时序图。除了步骤S1201至S1206之外,该处理与图31中的处理相同。为此,下面说明这些差异。
在步骤S1201中,当步骤S1104中的面部匹配的匹配结果为成功匹配时,管理服务器10从用户信息DB 11中获取与登记面部图像相关联的用户信息。用户信息包括用户ID和用户实际寄存的受托行李的受托行李ID。
在步骤S1202中,管理服务器10使用包括在接收到的标签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作为密钥从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获取登记行李图像。
在步骤S1203中,管理服务器10向操作终端95发送匹配结果、用户信息和登记行李图像。
在步骤S1204中,在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匹配结果后,操作终端95确定与用户有关的面部认证是否成功。
当操作终端95确定与用户有关的面部认证失败时(步骤S1204:否),操作终端95向用户通知错误消息(步骤S1205),并且处理结束。
另一方面,当操作终端95确定与用户有关的面部认证成功时(步骤S1204:是),处理进行到步骤S1206。
在步骤S1206中,操作终端95将从管理服务器10接收到的登记行李图像显示在显示设备956上。操作终端95还可以在显示设备956上显示在步骤S1101中获取的行李图像,作为与登记行李图像的比较目标。通过显示用户在第一国家处实际寄存的行李的登记行李图片,操作终端95允许工作人员确定用户在第一国家处寄存的行李与用户在第二国家携带的行李是否相同。当工作人员确定该行李与受托行李相同,并且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组合正确时,处理进行到步骤S1110。
图34是示出了在操作终端95上显示的画面的示例的图。显示设备956显示催促工作人员检查行李的消息G12、用户信息G13和携带行李信息G14。消息G12如下。“请检查用户携带的行李是否与用户在第一国家存放的受托行李相同。”用户信息G13包括进行海关检查手续的用户的登记面部图像IMG-12,以及在第一国家处寄存的受托行李的图像IMG-13。另一方面,携带行李信息G14包括用户在海关检查手续中携带的行李的图像IMG-14。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通过在操作终端95上显示正在进行海关检查手续的用户在第一国家处实际寄存的行李的图像,可以有效地支持工作人员进行与用户与用户携带的行李的正确或错误组合相关的确认工作。
<第七示例实施例>
图35是根据本示例实施例的信息处理装置的功能框图。信息处理装置100包括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00A、生物特征匹配单元100B和引导单元100C。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100A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生物特征匹配单元100B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引导单元100C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根据本示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处理装置100,其使得用户能够在到达机场处有效地提取他们的行李。
<修改示例实施例>
尽管上面已经参照示例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公开不限于上述示例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公开的配置和细节做出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各种修改。例如,应当理解其中将任何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的一部分添加到另一示例实施例的示例实施例或者其中任何示例实施例的配置的一部分被另一示例实施例的一部分替换的示例实施例也是本公开可以应用到的示例实施例之一。
在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和第二示例实施例中,引导信息的通知目的地(输出目的地)限于设置在机场处的标牌终端90,但是通知目的地不限于此。通过将用户携带的用户终端的联系信息与用户的登机预订信息相关联,可以向用户终端通知引导信息。
例如,当用户站在标牌终端90前方并且通过面部认证将用户识别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时,引导信息可以通过诸如电子邮件之类发送到与用户ID相关联的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的联系信息。
此外,在上述第一示例实施例和第二示例实施例中,描述了通过将与受托行李的提取有关的引导信息打印在纸质介质上或通过显示在屏幕上来提供(参见图16、图22)该引导信息。然而,提供引导信息的方法不限于这些。例如,标牌终端90可以通过显示诸如记录引导信息的二维码的代码来向用户提供引导信息。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使用智能手机容易地获取代码以将引导信息存储在智能手机中。
还优选地配置系统使得可以为每个用户切换引导信息的显示语言。例如,通过在由面部认证识别的用户的用户信息中包括与用户的母语有关的属性信息,可以用用户的母语显示包括提取的位置和开始时间在内的引导信息,从而提高了便利性。
在上述第四实施例中,描述了管理服务器10在面部图像的匹配处理之后,将用户携带的行李的行李图像与预先登记在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与用户有关的登记行李图像进行匹配。然而,面部图像匹配处理和行李图像匹配处理的顺序可以颠倒。具体地,管理服务器10执行行李图像与登记在第二行李信息DB 13中的登记行李图像之间的一对N匹配,并指定与行李图像匹配的行李的受托行李ID。接下来,管理服务器10使用受托行李ID作为密钥从用户信息DB 11获取所有者的登记面部图像。然后,管理服务器10执行用户的面部图像与所有者的登记面部图像之间的一对一匹配。因此,与第四实施例的情况一样,可以自动确定用户与行李的正确或错误组合。
在上述第六实施例中,在操作终端95上显示用户在第一国家处寄存的受托行李的图像,但是表示受托行李的诸如颜色、尺寸和形状之类的外观特征信息可以代替图像或者与图像一起显示。
在上述第五实施例中,描述了操作终端95显示与包括在读取的标签信息中的受托行李ID相关联的登记人(所有者)的登记面部图像,并让工作人员确定用户是否与行李的所有者为同一人。然而,如在第四实施例中,可以被配置为获取用户携带的行李的行李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管理服务器10可以通过从操作终端95获取的行李图像与在第二行李信息DB13中登记的登记行李图像之间的图像匹配,来获取所有者的面部图像并向操作终端95输出面部图像。
每个示例实施例的范围还包括处理方法,该处理方法包括:将为了使每个示例实施例的配置运行的程序存储在存储介质中,以便实现上述每个示例实施例的功能;读取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程序作为代码;以及在计算机中执行该程序。也就是说,每个示例实施例的范围还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此外,每个示例实施例不仅包括其中存储上述程序的存储介质而且包括单独的程序本身。
例如可以使用软盘(注册商标)、硬盘、光盘、磁光盘、CD-ROM、磁带、非易失性存储卡等作为存储介质。此外,每个示例实施例的范围还包括在OS上操作以与另一软件或附加基板的功能协作执行处理的示例,而不限于通过存储在存储介质中的单独程序来执行处理的示例。
以上所公开的实施例的全部或者部分可以作为但不限于如下补充说明。
(补充说明1)
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生物特征匹配单元,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
引导单元,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到达机场处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补充说明2)
根据补充说明1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指定单元,基于到达机场中设置在行李的传送路线上的设备获取的信息来指定行李的位置。
(补充说明3)
根据补充说明2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标签信息获取单元,获取设备从贴在行李上的无线电标签中读取的标签信息,
其中,指定单元基于设备的位置和标签信息来指定行李的位置。
(补充说明4)
根据补充说明2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匹配单元,执行由传送路线上的设备捕获的行李的行李图像与在出发机场处捕获的行李的登记行李图像的匹配处理,
其中,指定单元基于设备的位置以及行李图像与登记行李图像的匹配结果,来为行李指定行李的位置。
(补充说明5)
根据补充说明2至4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引导单元输出包括行李的位置在内的引导信息。
(补充说明6)
根据补充说明1至5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在到达机场中的用户位置的信息,
其中,引导单元输出包括用户从用户位置移动到提取位置的所需时间在内的引导信息。
(补充说明7)
根据补充说明6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引导单元输出从用户位置移动到提取位置的可用交通方式的所需时间。
(补充说明8)
根据补充说明6或7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引导单元输出包括地图的引导信息,该地图包括从用户位置到提取位置的路线。
(补充说明9)
根据补充说明6至8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当用户从用户位置移动到提取位置时,引导单元输出包括在对用户施加手续的位置处的拥堵情况在内的引导信息。
(补充说明10)
根据补充说明1至9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引导单元基于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登记人的属性信息来改变引导信息的显示语言。
(补充说明11)
根据补充说明1至10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引导单元向设置在从飞机的到达闸口到提取位置的区域内的显示终端输出引导信息。
(补充说明12)
根据补充说明11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引导单元向显示终端输出用于在纸制介质上打印引导信息的打印数据。
(补充说明13)
根据补充说明1至11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引导单元向用户携带的终端输出引导信息。
(补充说明14)
根据补充说明1至13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还获取在出发机场处寄存行李的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生物特征匹配单元还执行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生物特征匹配,并且
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在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结果为成功时,将行李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
(补充说明15)
根据补充说明1至14中任一项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登记生物特征信息为面部图像、指纹图像和虹膜图像中的任意一种。
(补充说明16)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
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补充说明17)
一种存储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执行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
向通过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该引导信息包括与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的在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附图标记列表]
NW1、NW2 网络
1 第一机场系统
2 第二机场系统
10 管理服务器
11 用户信息DB
12 第一行李信息DB
13 第二行李信息DB
14 所需时间信息DB
20 值机终端
30 自动行李托运机
35 行李传送装置
40 安全检查装置
50 第一自动闸口装置60 登机闸口装置
70 第二自动闸口装置80 自动海关闸口装置81 进闸口装置
82 出闸口装置
90 标牌终端
95 操作终端。

Claims (17)

1.一种信息处理装置,包括:
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生物特征匹配单元,执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
引导单元,向通过所述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所述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包括与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所述到达机场处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指定单元,基于所述到达机场中设置在所述行李的传送路线上的设备获取的信息来指定所述行李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标签信息获取单元,获取所述设备从贴在所述行李上的无线电标签中读取的标签信息,
其中,所述指定单元基于所述设备的位置和所述标签信息来指定所述行李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图像匹配单元,执行由所述传送路线上的所述设备捕获的所述行李的行李图像与在所述出发机场处捕获的所述行李的登记行李图像的匹配处理,
其中,所述指定单元基于所述设备的位置以及所述行李图像与所述登记行李图像的匹配结果,来为所述行李指定所述行李的位置。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输出包括所述行李的位置在内的所述引导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
位置获取单元,获取在所述到达机场中的用户位置的信息,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输出包括所述用户从所述用户位置移动到所述提取位置的所需时间在内的所述引导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输出所述用户从所述用户位置移动到所述提取位置的可用交通方式的所需时间。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输出包括地图的所述引导信息,所述地图包括从所述用户位置到所述提取位置的路线。
9.根据权利要求6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当所述用户从所述用户位置移动到所述提取位置时,所述引导单元输出包括在对所述用户施加手续的位置处的拥堵情况在内的所述引导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基于与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登记人的属性信息来改变所述引导信息的显示语言。
11.根据权利要求1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向设置在从飞机的到达闸口到所述提取位置的区域内的显示终端输出所述引导信息。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向所述显示终端输出用于在纸制介质上打印所述引导信息的打印数据。
13.根据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引导单元向所述用户携带的终端输出所述引导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信息获取单元还获取在所述出发机场处寄存行李的所述用户的第二生物特征信息,
其中,所述生物特征匹配单元还执行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生物特征匹配,并且
所述信息处理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所述处理单元在所述第二生物特征信息与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结果为成功时,将所述行李与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
15.根据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处理装置,
其中,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为面部图像、指纹图像和虹膜图像中的任意一种。
16.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包括:
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执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
向通过所述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所述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包括与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所述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17.一种存储使计算机执行以下操作的程序的存储介质:
在到达机场处获取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
执行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与在出发机场处向航空公司寄存行李的登记人的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的匹配处理;以及
向通过所述匹配处理被认证为与所述登记人为同一人的用户输出引导信息,所述引导信息包括与所述登记生物特征信息相关联的行李在所述到达机场中的提取位置和开始提取时间。
CN202080102590.2A 2020-06-30 2020-06-3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576924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JP2020/025713 WO2022003839A1 (ja) 2020-06-30 2020-06-30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69245A true CN115769245A (zh) 2023-03-07

Family

ID=793157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80102590.2A Pending CN115769245A (zh) 2020-06-30 2020-06-30 信息处理装置、信息处理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2165456B2 (zh)
EP (1) EP4174752A4 (zh)
JP (1) JP7060184B1 (zh)
CN (1) CN115769245A (zh)
WO (1) WO202200383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3803A (zh) * 2024-03-07 2024-05-07 浙江吉鑫祥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民航机场行李牵引车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8653B1 (en) * 1999-10-28 2004-03-02 Mel Diamo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especially for airport security and the like
US20040212492A1 (en) * 2002-04-24 2004-10-28 Brian Boes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ntralized security screening
US20100076796A1 (en) * 2008-09-24 2010-03-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ggage Issue
CN102379510A (zh) * 2010-09-06 2012-03-21 朱丽萍 机场行李认领方法及系统
CN103186827A (zh) * 2011-12-30 2013-07-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机场行李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726957A (zh) * 2018-12-19 2019-05-07 苍神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机场行李精准处置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07458B2 (en) * 2000-09-20 2004-10-19 Steve Quackenbush Baggage transportation security system
US20070115123A1 (en) * 2002-04-24 2007-05-24 Roberts Jon L System and method for associating baggage with a passenger
JP4095366B2 (ja) 2002-07-23 2008-06-04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携行荷物の受け渡し支援システム
US6970088B2 (en) * 2002-10-17 2005-11-29 Compex, Inc. Method for tracking and processing passengers and their transported articles
US7231355B2 (en) * 2002-12-06 2007-06-12 The Boeing Company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rrelating and tracking passengers and baggage for a trackable passenger trip
WO2005055151A1 (ja) 2003-12-03 2005-06-16 Hitachi, Ltd. 搭乗セキュリティチェック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ならびに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20050258230A1 (en) * 2004-05-18 2005-11-24 Keith Wiater Processing passengers, baggage and cargo
JP2007079656A (ja) 2005-09-12 2007-03-29 Hitachi Ltd チケットレス搭乗システム及びチケットレス搭乗方法
US20120056723A1 (en) * 2010-09-06 2012-03-08 Liping Zhu Method and system for baggage claim at the airport
JP2014096043A (ja) 2012-11-09 2014-05-22 Fujitsu Frontech Ltd 監視装置、監視方法および監視プログラム
KR102219731B1 (ko) 2014-01-15 2021-02-24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공항 수하물 수취 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EP3118810A4 (en) 2014-03-14 2017-11-08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information processing system
CN105069737A (zh) 2015-09-21 2015-11-18 无锡知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空港服务的移动服务终端、系统及数据处理的方法
WO2018115853A1 (en) 2016-12-19 2018-06-28 Portr Limited Baggage transfer
JP6823561B2 (ja) 2017-07-20 2021-02-03 株式会社野村総合研究所 手荷物管理方法および手荷物管理システム
JP6806003B2 (ja) 2017-08-25 2020-12-23 京セラドキュメントソリューションズ株式会社 航空旅行者支援システム
WO2020026368A1 (ja) * 2018-07-31 2020-02-06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7486930B2 (ja) 2018-09-28 2024-05-20 株式会社デンソーウェーブ 航空手荷物管理システム
JP7153205B2 (ja) 2018-10-11 2022-10-1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698653B1 (en) * 1999-10-28 2004-03-02 Mel Diamond Identification method, especially for airport security and the like
US20040212492A1 (en) * 2002-04-24 2004-10-28 Brian Boesch System and method for centralized security screening
US20100076796A1 (en) * 2008-09-24 2010-03-25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System and Method for Baggage Issue
CN102379510A (zh) * 2010-09-06 2012-03-21 朱丽萍 机场行李认领方法及系统
CN103186827A (zh) * 2011-12-30 2013-07-03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机场行李监控系统及方法
CN109726957A (zh) * 2018-12-19 2019-05-07 苍神自动化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人脸识别技术的机场行李精准处置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993803A (zh) * 2024-03-07 2024-05-07 浙江吉鑫祥新能源装备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民航机场行李牵引车智能管理系统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50046139A1 (en) 2025-02-06
US12165456B2 (en) 2024-12-10
WO2022003839A1 (ja) 2022-01-06
JP7060184B1 (ja) 2022-04-26
US20230334927A1 (en) 2023-10-19
EP4174752A1 (en) 2023-05-03
EP4174752A4 (en) 2023-08-09
US20250046140A1 (en) 2025-02-06
JPWO2022003839A1 (zh) 2022-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762271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7482381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754417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2024012713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50022089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US2025004614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AU2023203252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JP7300095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7300094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JP7487827B2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WO2022038709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WO2022003840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US20230106240A1 (en)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information process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2003924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WO2022003923A1 (ja) 情報処理装置、情報処理方法及び記録媒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