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748230A -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48230A
CN115748230A CN202211102913.5A CN202211102913A CN115748230A CN 115748230 A CN115748230 A CN 115748230A CN 202211102913 A CN202211102913 A CN 202211102913A CN 115748230 A CN115748230 A CN 115748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xtile
far infrared
preset
emissivity
bacteriosta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2913.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和娟
杨东润
陈杰鹏
王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Renka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Ren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Renka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Renka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2913.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48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5748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48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emical Or Physical Treatment Of Fiber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属于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在预设环境温度下,使用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所述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进而使纺织品具有稳定的抗菌抑菌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添加抗菌添加剂以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性能的方式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实施成本更低。

Description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纺织品加工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为了使纺织品具备抗菌抑菌作用,一般是通过在纺织品中添加抗菌添加剂(例如银离子),然而,通过这种方式制备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纺织品,其工艺复杂、成本高,而且具有抗菌添加剂一般价格较高,进一步提高成本;此外,这种具有抗菌抑菌作用的纺织品中的抗菌添加剂,容易氧化失效和脱落,因此抗菌效果不稳定和持续时间短。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可使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效果稳定且操作简单、成本低,并有利于提高纺织品的防螨性能。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包括步骤:
在预设环境温度下,使用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所述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所述空间功率密度为单位体积照射空间内的远红外辐射发射功率。
事实上,远红外辐射具有热效应和特征吸收效应,可使微生物发生蛋白质变性、酶失活、DNA改变等变化,从而导致微生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受到严重干扰,降低其增殖能力,因此,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纺织品在进行热辐射时,其热辐射中的远红外辐射部分的占比提高,从而可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效果。本方法,利用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基于远红外光波共振吸收原理,可使纺织品中的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从而改变纺织品的红外辐射特性,使其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进而使纺织品具有稳定的抗菌抑菌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添加抗菌添加剂以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性能的方式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实施成本更低;此外,远红外辐射可抑制螨虫生长,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后,一方面可抑制螨虫在纺织品上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对纺织品上的螨虫有驱避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纺织品的防螨性能。
优选地,所述远红外辐射的波长为2μm-25μm。
在该波长范围内的远红外辐射,具有比较优越的抗菌抑菌效果,使用该波长范围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以提高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可使该纺织品自身辐射的远红外辐射的波长主要集中在该波长范围内,从而使纺织品具有比较优越的抗菌抑菌效果。
优选地,所述预设发射率阈值为0.9。
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不小于0.9,则具有强烈的抗菌抑菌效果,且对螨虫的驱避率高,防螨性能好。
优选地,所述预设环境温度为40℃-55℃。
若环境温度过高,则容易引起纺织品的老化,当环境温度过低,则需要较长的照射时间才能使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处理效率较低,在40℃-55℃内,既可避免引起纺织品的老化,也可保证处理效率较高。
优选地,所述预设环境温度为50℃。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为180W/m3-210W/m3
优选地,所述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
优选地,所述在预设环境温度下,使用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所述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的步骤包括:
在5 m3的密闭照射空间内,于所述预设环境温度下,用1000W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所述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
优选地,所述预设时间为1.8小时-2.5小时。
优选地,所述预设时间为2小时。
有益效果:
本申请提供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利用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基于远红外光波共振吸收原理,可使纺织品中的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从而改变纺织品的红外辐射特性,使其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进而使纺织品具有稳定的抗菌抑菌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添加抗菌添加剂以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性能的方式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实施成本更低;此外,远红外辐射可抑制螨虫生长,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后,一方面可抑制螨虫在纺织品上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对纺织品上的螨虫有驱避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纺织品的防螨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的第二种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同时,在本申请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请参照图1,图1是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的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包括步骤:
S1.在预设环境温度下,使用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空间功率密度为单位体积照射空间内的远红外辐射发射功率。
事实上,远红外辐射具有热效应和特征吸收效应,可使微生物发生蛋白质变性、酶失活、DNA改变等变化,从而导致微生物正常的生理代谢受到严重干扰,降低其增殖能力,因此,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纺织品在进行热辐射时,其热辐射中的远红外辐射部分的占比提高(任何物体在温度大于绝对零度时,都会时刻地朝外进行热辐射,在常温下,热辐射的成分主要为红外辐射,其中包含远红外辐射,此处的远红外发射率是指:物体本身的热辐射中的远红外波段的能量在热辐射总能量中的占比),从而可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效果。本方法,利用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基于远红外光波共振吸收原理,可使纺织品中的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从而改变纺织品的红外辐射特性,使其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进而使纺织品具有稳定的抗菌抑菌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添加抗菌添加剂以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性能的方式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实施成本更低。此外,远红外辐射可抑制螨虫生长,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后,一方面可抑制螨虫在纺织品上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对纺织品上的螨虫有驱避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纺织品的防螨性能。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本方法对纺织物进行处理,并不会改变纺织物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因此,在提高纺织物的抗菌抑菌性能和防螨性能的同时,可保持纺织物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避免纺织物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下降,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优选地,远红外辐射的波长为2μm-25μm。在该波长范围内的远红外辐射,具有比较优越的抗菌抑菌效果,使用该波长范围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以提高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可使该纺织品自身辐射的远红外辐射的波长主要集中在该波长范围内,从而使纺织品具有比较优越的抗菌抑菌效果。进一步优选地,远红外辐射的波长为8μm-14μm,经试验证明,在该波长范围内的,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得到的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效果最优。
其中,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越高,则其抗菌抑菌效果越好,当把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到一定程度后,要进一步提高远红外发射率,每提高单位远红外发射率,将需要付出更大的代价(如需要更长的照射时间,从而消耗更多电能),此处,设置一阈值,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达到该阈值,就停止照射,从而在保证纺织品具有足够的抗菌抑菌性能的同时,避免处理效率过低、电能消耗过大。
优选地,该预设发射率阈值为0.9。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不小于0.9,则具有强烈的抗菌抑菌效果,且对螨虫的驱避率高,防螨性能好,而且当远红外发射率超过0.9以后,每提高单位远红外发射率需要付出的代价会快速提高,当达到0.9以后可停止照射,以避免处理效率过低、电能消耗过大。
优选地,预设环境温度为40℃-55℃。若环境温度过高,则容易引起纺织品的老化,当环境温度过低,则需要较长的照射时间才能使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处理效率较低,在40℃-55℃内,既可避免引起纺织品的老化,也可保证处理效率较高。进一步优选地,预设环境温度为50℃。
通常地,会在密闭的照射空间中对纺织品进行照射处理,以便控制环境温度,利用使用内部设置有远红外放射源的照射箱进行照射处理,该照射箱还设置有空气循环系统以保证内部环境温度均匀,且当纺织品因为吸收远红外辐射而升温时,空气循环系统产生的流动空气可对纺织品进行降温,从而避免纺织品本身的温度过高,在该照射箱一定的空间内,通过调节远红外放射源的总发射功率(一般地,放射源设置有多个,每个放射源的功率相同,所有放射源的发射功率之和即为该总发射功率)可调节空间功率密度。经试验证明,对于大部分纺织品,当远红外辐射的波长为2μm-25μm、环境温度为40℃-55℃时,把空间功率密度设置为180W/m3-210W/m3可以保证在较短时间内使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提升至0.9以上,且能够保证纺织品不会因为空间功率密度过大而升温过快,进而避免由于照射箱内的循环气流无法及时带走纺织品的热量而导致纺织品的温度过高(温度过高会导致纺织品老化)。优选地,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既可提高处理效率,也能够避免纺织品由于升温过快而无法及时被冷却进而导致纺织品老化。
例如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利用内部空间为5 m3的照射箱对纺织品进行处理,为达到200W/m3的空间功率密度,需要把红外放射源的总发射功率设置为1000W,从而,步骤S1包括:
在5 m3的密闭照射空间内,于预设环境温度下,用1000W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
基于上述的环境温度和空间功率密度,一般地,对纺织品照射1.8小时-2.5小时即可使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提升至0.9以上。因此,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时间为1.8小时-2.5小时。优选地,预设时间为2小时。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见图2,步骤S1之后,还包括步骤:
S2.使纺织品冷却;
S3.检测该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
S4.若该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未达到预设发射率阈值,则对该纺织品进行补充照射处理。
其中,可使纺织品自然冷却或通过风冷却方式使纺织品冷却。
其中,可采用现有的检测方法来检测该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例如标准GB/T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但不限于此)。
其中,可计算预设发射率阈值与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测得值之间的发射率偏差(即两者之差),并根据该发射率偏差计算补充照射处理时间,然后按照该补充照射处理时间对该纺织品进行补充照射处理。
例如,可预先通过试验测得同类型的纺织品在不同的发射率偏差情况下,在预设环境温度下补充照射纺织品使其远红外发射率达到预设发射率阈值所需的照射时间,从而拟合补充照射处理时间与发射率偏差之间的计算公式(以下称之为补充照射处理时间计算公式),在步骤S4中,先计算预设发射率阈值与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测得值之间的发射率偏差,然后把该发射率偏差代入该补充照射处理时间计算公式,计算得到补充照射处理时间,最后在预设环境温度下,按计算得到的补充照射处理时间再次对该纺织品进行照射。
或例如,可预先划分多个发射率偏差范围,并通过试验确定在各发射率偏差范围内,于预设环境温度下,可使同类型的纺织品在补充照射处理后的远红外发射率不低于预设发射率阈值所需的最小照射时间,并形成补充照射处理时间查询表(该查询表记录有各发射率偏差范围和对应的最小照射时间),在步骤S4中,先计算预设发射率阈值与纺织品的远红外发射率测得值之间的发射率偏差,然后根据该发射率偏差所处的发射率偏差范围,在补充照射处理时间查询表中查询得到对应的最小照射时间,作为补充照射处理时间,最后在预设环境温度下,按查询得到的补充照射处理时间再次对该纺织品进行照射。
实施例一
在本实施例中,被处理的纺织品是一种运动瑜伽服,在使用本申请的方法进行处理前,采用标准JIS L 1902:2015规定的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大肠杆菌和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值均小于2,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小于0.9。
在5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波长为2μm-25μm的远红外辐射照射该运动瑜伽服2小时,处理完并存放一周后,采用标准JIS L 1902:2015规定的纺织品抗菌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值为2.2(处于2-3的范围内,对大肠杆菌具有抗菌效果),其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值为2.3(处于2-3的范围内,对白色念珠菌具有抗菌效果),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为0.95。
可见,通过上述处理后,可使该运动瑜伽服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至0.9以上,从而提高该运动瑜伽服的抗菌抑菌性能。
实施例二
在本实施例中,被处理的纺织品是一种海藻冰敷衣面料,其为一种针织面料,在使用本申请的方法进行处理前,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振荡法进行抗菌效果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小于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小于8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小于70%,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小于0.9,采用标准GB/T 24253-2009的趋避法检测其防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驱避率低于60%。
在5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波长为2μm-25μm的远红外辐射照射该海藻冰敷衣面料2小时,处理完并存放一周后,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振荡法进行抗菌效果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4%、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82%,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为0.94,采用标准GB/T 24253-2009的趋避法检测其防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驱避率为74.42%。
可见,通过上述处理后,可使该运动瑜伽服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至0.9以上,从而提高该海藻冰敷衣面料的抗菌抑菌性能和防螨性能。
实施例三
在本实施例中,被处理的纺织品是一种袜子,在使用本申请的方法进行处理前,采用标准FZ/T 73023-2006规定的抗菌性检测方法进行抗菌性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小于80%、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小于70%、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小于60%,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小于0.9。
在5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波长为2μm-25μm的远红外辐射照射该袜子2小时,处理完并存放一周后,采用标准FZ/T 73023-2006规定的抗菌性检测方法进行抗菌性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抗菌性为97.3%、对大肠杆菌的抗菌性为92.1%、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性为95.6%,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为0.93。
可见,通过上述处理后,可使该袜子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至0.9以上,从而提高该袜子的抗菌抑菌性能。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被处理的纺织品是一种成人上衣,在使用本申请的方法进行处理前,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抑菌率检测方法进行抑菌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小于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小于8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小于70%,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小于0.9。
在5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波长为2μm-25μm的远红外辐射照射该成人上衣2小时,处理完并存放一周后,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抑菌率检测方法进行抑菌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9%、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99%、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99%,采用标准GB/T 30127-2013规定的远红外性能检测方法进行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远红外发射率为0.97。
可见,通过上述处理后,可使该成人上衣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至0.9以上,从而提高该成人上衣的抗菌抑菌性能。
实施例五
在本实施例中,被处理的纺织品是一种男士袜子,在使用本申请的方法进行处理前,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抑菌率检测方法进行抑菌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小于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小于8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小于70%,采用标准GB/T 24253-2009的趋避法检测其防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驱避率低于60%;
在5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波长为2μm-25μm的远红外辐射照射该男士袜子2小时,处理完并存放一周后,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抑菌率检测方法进行抑菌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1%、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79%,采用标准GB/T 24253-2009的趋避法检测其防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驱避率为68.65%。
可见,通过上述处理后,可提高该男士袜子的抗菌抑菌性能和防螨性能。
实施例六
在本实施例中,被处理的纺织品是一种无荧光白布,在使用本申请的方法进行处理前,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抑菌率检测方法进行抑菌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小于90%、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小于80%、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小于70%,采用标准GB/T 24253-2009的趋避法检测其防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驱避率低于60%;
在50℃的环境温度下,使用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波长为2μm-25μm的远红外辐射照射该无荧光白布2小时,处理完并存放一周后,采用标准GB/T 20944.3-2008规定的抑菌率检测方法进行抑菌率检测,检测结果表明,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为9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率为83%、对白色念珠菌的抑菌率为78%,采用标准GB/T 24253-2009的趋避法检测其防螨性能,检测结果表明,其驱避率为69.09%。
可见,通过上述处理后,可提高该无荧光白布的抗菌抑菌性能和防螨性能。
综上所述,该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利用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基于远红外光波共振吸收原理,可使纺织品中的原子的电子发生跃迁,从而改变纺织品的红外辐射特性,使其远红外发射率提高,进而使纺织品具有稳定的抗菌抑菌效果,与现有技术中的通过添加抗菌添加剂以提高纺织品的抗菌抑菌性能的方式相比,操作更加简单、实施成本更低;此外,远红外辐射可抑制螨虫生长,当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提高后,一方面可抑制螨虫在纺织品上生长繁殖,另一方面对纺织品上的螨虫有驱避效果,从而有利于提高纺织品的防螨性能。通过该方法对纺织物进行处理,并不会改变纺织物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因此,在提高纺织物的抗菌抑菌性能和防螨性能的同时,可保持纺织物原有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避免纺织物的力学性能和加工性能下降,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在预设环境温度下,使用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所述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所述空间功率密度为单位体积照射空间内的远红外辐射发射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红外辐射的波长为2μm-25μ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发射率阈值为0.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环境温度为40℃-55℃。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环境温度为5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为180W/m3-210W/m3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为200W/m3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预设环境温度下,使用预设的空间功率密度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所述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的步骤包括:
在5 m3的密闭照射空间内,于所述预设环境温度下,用1000W的远红外辐射照射纺织品达到预设时间,以提高所述纺织品自身的远红外发射率至不小于预设发射率阈值。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1.8小时-2.5小时。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时间为2小时。
CN202211102913.5A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Pending CN115748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913.5A CN115748230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913.5A CN115748230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48230A true CN115748230A (zh) 2023-03-07

Family

ID=853497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2913.5A Pending CN115748230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48230A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6242A (ja) * 1996-03-22 1997-09-30 Jiyunkanki Iryo Kogaku Kenkyusho:Kk 放射・保温特性と脱臭・抗菌特性を備えた織物
KR20060022740A (ko) * 2004-09-07 2006-03-13 이덕록 항균성 원적외선 방사용 세라믹 조성물
KR100761617B1 (ko) * 2006-06-07 2007-10-04 동도바잘트산업(주) 항균성 및 원적외선 방사율이 높은 현무암 바이오 세라믹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US20110151131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Chisso Corporation Bacteriostatically Treating Method
US20140247478A1 (en) * 2012-08-17 2014-09-04 Raytheon Company Infrared camouflage textile
CN104665395A (zh) * 2015-02-17 2015-06-03 王金霞 远红外保健天然柞蚕丝被的制备方法
CN208818351U (zh) * 2018-11-02 2019-05-03 中纺协检验(泉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温升测试仪
WO2020144388A1 (es) * 2019-01-11 2020-07-16 Bionox Group Spain, S.L. Material textil con microparticulas biocerámicas que emite en el infrarrojo lejano en cuatro longitudes de onda concretras simultáneamente
CN111809389A (zh) * 2020-07-16 2020-10-23 安信纳米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军用纳米抗菌驱蚊纱线布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047043A (zh) * 2020-12-21 2021-06-29 福建恒益纺织有限公司 纺织品用远红外整理剂、半导体远红外纺织品的整理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56242A (ja) * 1996-03-22 1997-09-30 Jiyunkanki Iryo Kogaku Kenkyusho:Kk 放射・保温特性と脱臭・抗菌特性を備えた織物
KR20060022740A (ko) * 2004-09-07 2006-03-13 이덕록 항균성 원적외선 방사용 세라믹 조성물
KR100761617B1 (ko) * 2006-06-07 2007-10-04 동도바잘트산업(주) 항균성 및 원적외선 방사율이 높은 현무암 바이오 세라믹조성물의 제조방법
US20110151131A1 (en) * 2009-12-17 2011-06-23 Chisso Corporation Bacteriostatically Treating Method
US20140247478A1 (en) * 2012-08-17 2014-09-04 Raytheon Company Infrared camouflage textile
CN104665395A (zh) * 2015-02-17 2015-06-03 王金霞 远红外保健天然柞蚕丝被的制备方法
CN208818351U (zh) * 2018-11-02 2019-05-03 中纺协检验(泉州)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红外线温升测试仪
WO2020144388A1 (es) * 2019-01-11 2020-07-16 Bionox Group Spain, S.L. Material textil con microparticulas biocerámicas que emite en el infrarrojo lejano en cuatro longitudes de onda concretras simultáneamente
CN111809389A (zh) * 2020-07-16 2020-10-23 安信纳米生物科技(珠海)有限公司 一种军用纳米抗菌驱蚊纱线布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13047043A (zh) * 2020-12-21 2021-06-29 福建恒益纺织有限公司 纺织品用远红外整理剂、半导体远红外纺织品的整理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3346823B2 (en) Heat pump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a heat pump laundry treatment apparatus
AU2014200525A1 (en) Refrigerator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metal photocatalyst filter of the refrigerator
CN115748230A (zh) 一种制备抗菌抑菌纺织品的方法
CN111172610B (zh) 一种远红外保健面料及由其制备的美体衣
KR20200005203A (ko) 항균성이 우수한 광발열 폴리에스테르 복합가연사의 제조방법
JP2004028497A (ja) 冷蔵庫
KR101828045B1 (ko) 엠보형태의 입체 구조를 가지는 직물의 제조방법
CN104251586A (zh) 一种冰箱保鲜室
KR100888443B1 (ko) 폴리프로필렌 가연사
CN103360753A (zh) 一种改性尼龙材料
CN114688825A (zh) 冰箱、用于控制食品熟成的方法
KR20090131562A (ko) 응축기 발생열을 이용한 건조장치
KR200470151Y1 (ko) 농수산물 건조기
CN210158956U (zh) 一种带有制冷的消毒柜
CN109006981A (zh) 一种用于加工竹笋的冷风干燥工艺
CN107863712A (zh) 便于高效降温除潮的抽屉式配电柜
JP6199661B2 (ja) 機能性を有する織編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11121368B (zh) 制冷器具及其控制方法
CN106676668A (zh) 一种调温锦纶弹力丝
CN114279134A (zh) 制冷设备控制方法、制冷设备及存储介质
JP2008285787A (ja) 抗菌繊維構造物の製造方法
CN218842659U (zh) 石墨烯远红外干衣机
CN216100807U (zh) 一种抗菌除臭防高温的防紫外线面料
JP3050952U (ja) 機能性生地素材
KR102654960B1 (ko) 살균 재배 장치 및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