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9416A - 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Google Patents
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29416A CN115729416A CN202111026992.1A CN202111026992A CN115729416A CN 115729416 A CN115729416 A CN 115729416A CN 202111026992 A CN202111026992 A CN 202111026992A CN 115729416 A CN115729416 A CN 115729416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page
- multimedia content
- sticker
- display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7—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characterised by the inclusion of specific contents
- H04L51/10—Multimedia informatio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G06F3/0482—Interaction with lists of selectable items, e.g. menu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7—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 G06F3/048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using specific features provided by the input device, e.g. functions controlled by the rotation of a mouse with dual sensing arrangements, or of the nature of the input device, e.g. tap gestures based on pressure sensed by a digitiser using a touch-screen or digitiser, e.g. input of commands through traced gestur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1/00—2D [Two Dimensional] image generation
- G06T11/60—Editing figures and text; Combining figures or tex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04—Real-time or near real-time messaging, e.g. instant messaging [IM]
- H04L51/046—Interoperability with other network applications or servic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16—Handling conversation history, e.g. grouping of messages in sessions or thread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21—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 H04L51/224—Monitoring or handling of messages providing notification on incoming messages, e.g. pushed notifications of received messag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50/00—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plementation of business processes of specific business sectors, e.g. utilities or tourism
- G06Q50/01—Social networking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0/24—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involving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Multimedia (AREA)
- Marketing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rimary Health Car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信息展示页面,信息展示页面包括一个或多个与第二多媒体内容相关联的信息;响应于对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并通过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目标信息。通过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提供进入信息展示页面中的入口标签,通过信息展示页面,用户可从中选择想要回复的目标信息,降低用户操作复杂度;且通过贴纸将第一多媒体内容与目标信息进行关联,实现以多媒体形式回复目标信息,丰富了信息回复方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在使用客户端观看多媒体内容时,用户常常想要对多媒体内容的评论信息和/或提问信息进行回复。目前,用户回复多媒体内容的评论信息和/或提问信息,需要先找到多媒体内容,并在多媒体内容的播放界面显示评论区域,通过评论区域找到评论信息和/或提问信息之后才能够对评论信息和/或提问信息进行回复。
上述回复方式对于用户来说操作步骤较多,不够灵活,极其影响用户的回复兴趣。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或者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第一方面,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信息回复方法,包括:
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回复得到的信息;
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并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拍摄页面中的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所述创作页面包括所述拍摄页面;
响应于对所述拍摄页面中的所述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
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显示贴纸页面,所述创作页面包括所述编辑页面;
接收对所述贴纸页面中的第二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显示贴纸页面,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所述第三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编辑页面中的所述第三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编辑页面中展示所述贴纸页面,所述贴纸页面包括所述第二入口标签,所述第二入口标签用于进入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每个所述信息对应的区域的宽度相同,且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分别对应的区域按照上下对齐的两列显示。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触发操作;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画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一贴纸。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包括:
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对应的发布页面,所述发布页面包括:目标链接,其中,所述目标链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页面中的显示;
响应于对所述发布页面中的发布控件的触发操作,发布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所述目标链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还包括:
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所述目标信息,以使所述服务端设备向与所述目标信息关联的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向所述关联的客户端通知以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了回复。
第二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回复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回复得到的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回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
第三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回复方法。
第四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回复方法。
第五方面,本公开提供一种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于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回复方法。
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包括:所述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信息展示页面中包括一个或者多个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回复得到的信息;响应于对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并通过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上述目标信息。通过在创作第一多媒体内容的过程中,提供了进入信息展示页面中的入口标签,通过信息页面展示,用户可以从中选择想要回复或者评论的目标信息,降低了用户操作的复杂度;且将目标信息以贴纸形式显示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以将第一多媒体内容与目标信息进行关联,从而实现以多媒体形式回复或者评论目标信息,不仅丰富了回复方式,提升用户回复目标信息的兴趣,同时提高用户创作和发布多媒体内容的几率。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至图1R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的示意图;
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公开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将对本公开的方案进行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公开,但本公开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方式来实施;显然,说明书中的实施例只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示例性地,本公开提供一种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其中,该方法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提供用于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基于该入口标签,可以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用户可以通过查看信息展示页面中所展示的信息,并从中选择想要回复的目标信息,降低了用户操作的复杂度;之后,再将目标信息以贴纸形式显示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以将第一多媒体内容与目标信息进行关联,实现以多媒体形式回复目标信息,不仅丰富了回复方式,提升用户回复目标信息的兴趣,同时提高用户创作和发布多媒体内容的几率。
此外,本公开提及的对目标信息进行回复,可以包括:对目标信息进行答复,或者,对目标信息进行评论,或者,对目标信息进行提问等等。
此外,本公开提及的以多媒体形式对目标信息进行回复可理解为采用多媒体内容对目标信息进行回复,或者,采用多媒体内容以及与目标信息相关联的链接对目标信息进行回复,或者,采用多媒体内容、与目标信息相关联的链接以及文字内容对目标信息进行回复。其中,本公开提及的多媒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音频和/或视频,其中,视频可以是电子设备中已拍摄或者录制好的视频,也可以是用户在创作时实时拍摄的视频。
其中,本公开提及的信息展示页面用于展示一个或者多个信息,信息展示页面中的信息可以包括已收藏的信息、推荐的信息、邀请回答的信息等等。信息页面展示中,每条信息与第二多媒体内容对应,多条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且信息可以包括对相应的第二多媒体进行评论、提问、以及对已有评论进行的回复等信息。本公开对于信息展示页面中,信息可以采用文字、表情、图片、链接、动图、符号、数字、时间等方式进行表述。本公开对于信息展示页面中,对于信息的表述形式或者表达形式不做限定。
本公开提及的目标信息与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相关联,目标信息可以包括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如评论、回复或提问等方式的信息。在一些实施例中,目标信息可以包括评论信息、回复信息和/或提问信息。目标信息可采用如文字、表情、图片、链接、动图、符号、数字、时间等方式进行表述。另外,目标信息还可采用如陈述、疑问、感叹、反问等句式进行表达。本公开对目标信息的表述形式或者表达形式不做限定。
此外,本公开提及的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可以包括拍摄页面和/或编辑页面。其中,拍摄页面用于获取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图像素材,编辑页面用于对图像素材进行剪辑,以获得第一多媒体内容;本公开对于拍摄页面和编辑页面的页面布局等不做限定。且本公开对于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时长、画面比例、分辨率以及具体内容不做限定。
其中,编辑页面也可以称为剪辑页面、制作页面等其他名称,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本公开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可以通过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中的应用程序(application,APP)、网页等方式实现。电子设备可以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电子设备、车载设备、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设备、笔记本电脑、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UMPC)、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智能电视、智慧屏、高清电视、4K电视、智能音箱、智能投影仪等智能家居设备在内的电子设备,本公开对电子设备的具体类型不作任何限制。
其中,本公开对电子设备的操作系统的类型不做限定,例如,Android系统、Linux系统、Windows系统、iOS系统等。
基于前述描述,下面结合图1A至图1R提供的人机交互界面示意图,以电子设备为手机,且手机中安装有视频类应用程序(简称为应用1)为例,详细介绍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的具体实现方式。
在图1A至图1R中,用户2发布了视频1,用户3针对视频1发表了评论信息1,贴纸1用于显示评论信息1;用户4针对视频2发表了评论信息2,贴纸2用于显示评论信息2;用户5发表的针对视频1的评论信息3,贴纸3用于显示评论信息3;且用户1收藏了评论信息1、评论信息2以及评论信息3。
在此基础上,用户1创作第一多媒体内容(以下称为视频0),且以多媒体形式回复评论信息1、评论信息2以及评论信息3中的一条或者多条信息。
本方案中,视频0的创作页面可以包括拍摄页面和编辑页面,因此,接下来,基于拍摄页面和/或编辑页面分别提供的入口标签添加要回复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对目标信息进行回复,进行详细介绍。
情形1:基于拍摄页面提供的入口标签添加要回复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示例性地,应用1启动后,应用1可在手机上显示图1A所示的用户界面11,其中,用户界面11为拍摄页面,拍摄页面可以包括多个功能的集合,拍摄页面主要用于获取视频0的图像素材。
本公开对于视频0的图像素材的获取方式不做限定。例如,视频0的图像素材可以是实时拍摄获得的照片和/或视频,也可以是手机的存储模块中存储的已经拍摄好的照片和/或视频。
例如,参照图1A所示,用户界面11包括拍摄控件101,应用1接收到针对拍摄控件101的开始拍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或者长按操作),响应于对拍摄控件101的触发操作,应用1可以开始录制视频,当录制视频达到预设时长或者应用1接收到针对拍摄控件101的结束拍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或者弹起操作),应用1结束录制视频,录制好的视频即为视频0的图像素材。
需要说明的是,也可以通过对拍摄控件101的多次触发操作,应用1录制多个视频片段,多个视频片段即为视频0的图像素材。
本公开对于视频0图像素材的时长、画面比例、时长、滤镜效果、闪光效果、分辨率等等参数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1A所示,用户界面11中包括:包括入口标签102。
其中,入口标签102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入口标签102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符号、图片等等形式进行展示,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本公开对于入口标签102所采用的颜色、尺寸等等显示参数不作限定。例如,图1A中所示,入口标签102采用“图标+文字(如回复)”的形式进行展示。
结合前文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可以显示收藏的信息、推荐的信息、邀请回答问题的信息等等,下面以信息展示页面中显示用户1收藏的信息、以及信息展示页面中显示收藏的信息、推荐的信息和邀请回答的信息为例进行示例性地介绍。
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接收到针对入口标签102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响应于对入口标签102的触发操作,应用1可以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如图1B所示的用户界面12。
参照图1B所示,用户界面12包括:区域103,区域103用于显示信息展示页面。本公开对于区域103大小、颜色、显示位置、显示透明度等显示参数不作限定。其中,区域103显示的信息展示页面可以设置于拍摄页面的上层,使得用户能够优先看到信息展示页面中的各个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用户界面12中除区域103以外的其他区域可以显示拍摄页面的相关画面,用户在查看信息展示页面时,能够通过区域103以外的其他区域看到拍摄页面中的部分画面。
图1B中,区域103可以包括:区域1031、区域1032、控件1033。
区域1031,用于展示信息展示页面的标题,其中,标题可以采用图标、文字、数字等等形式展示。例如,区域1031中可以显示“已收藏评论+已收藏评论数量”的内容,使得用户能够清楚地获知该页面是展示已收藏的评论信息以及收藏的信息的数量。例如图1B中,以“已收藏评论(50)”为例进行举例示意。
区域1032,用于展示已收藏的信息,若应用1已收藏多条信息,针对每条已收藏的信息,可以采用贴纸的形式在区域1032中进行展示,本公开对于区域1032中的各信息分别对应的贴纸的大小、形状、颜色、显示位置、显示透明度、显示顺序等显示参数不作限定。
一些实施例中,区域1032中,每条信息分别对应的贴纸的大小可以相同,并且按照由左至右、由上至下的顺序排列,若每个贴纸对应的区域的大小无法显示评论信息的相关内容,则信息的内容可以折叠显示,用户可以通过对贴纸相应区域的触发,查看信息的相关内容,这样区域1032中可以显示更多数量的已收藏的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区域1032中,每条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的大小也可以不完全相同,这样每个贴纸对应的区域可以尽可能多的显示信息的相关内容,无需折叠显示信息的内容,用户可以直接清楚地获取信息的相关内容。其中,每条信息的相关内容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用户发布的信息的文字内容、发布该信息的用户的头像、发布该信息的用户的昵称、信息是针对哪个用户发布的多媒体内容或者评论信息的回复等等。
结合前述区域1032的描述,在信息展示界面中,信息对应的贴纸区域按照多列显示,例如,两列显示。
例如,图1B所示的用户界面12中示例性地示出了信息展示页面中多条已收藏的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宽度和高度均相同,且按照上下对应的方式两列显示。
其中,以用户2的昵称为“bbb”,用户3的昵称为“ccc”,用户4的昵称为“ddd”,用户5的昵称为“eee”为例,图1B所示的区域1032中展示了评论信息1、评论信息2以及评论信息3分别对应的贴纸1、贴纸2以及贴纸3。
参照图1B所示,以贴纸1为例,在贴纸1对应的区域的左侧位置显示用户3的头像和昵称;在贴纸1靠上的位置显示“回复bbb的评论”的文字内容,以说明贴纸1是针对用户“bbb”进行的评论;在文字内容1的下方显示“这里的风景好美呀!”的文字内容1,其中,文字内容1为用户3针对视频1发表的评论信息1的文字内容。
贴纸2以及贴纸3与贴纸1类似,可参照图1B中所示,此处不再赘述。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贴纸2对应的文字内容2较长,贴纸2对应的区域无法完全显示文字内容,因此,文字内容2折叠显示。
在图1B中,“回复xxx的评论”中的“xxx”表示用户的昵称,且图1B中的多个“xxx”可以表示不同的用户;评论信息包括的多个“x”表示收藏的信息的文字内容,“x”的数量不同表示评论信息的文字内容的长短不同,因此,图1B中,区域1032中显示的多个贴纸文字内容并不完全相同,此处仅是用于示意信息展示页面中,评论信息采用贴纸的形式进行展示的实现方式。
其中,图1B中示例性的示出了,贴纸对应的区域宽度和高度均相同,且按照两列对齐的方式显示收藏的信息,实际场景中,也可以显示为1列、3列、或者更多列,本公开对于列数不做限定,此外,具体使用多少列显示信息还可以结合手机为横屏或者竖屏的状态等等。
另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响应于对图1A中所示的第一入口标签102的触发操作,应用1也可以示例性地在手机上显示图1C所示的用户界面13,其中,用户界面13示例性地示出了信息展示页面中多条已收藏的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的宽度相同、高度不完全相同,且按照上下对齐的方式,两列显示。
例如,参照图1C所示,在区域1032中,除贴纸1和贴纸2分别对应的区域的长度和宽度均相同之外,贴纸3对应的区域小于贴纸1和贴纸2对应的区域,区域1032中除贴纸1至贴纸3以外的其他贴纸对应的区域的大小也不同,并且,呈两列显示。
采用图1C所示的方式,每个贴纸对应的区域可以显示信息的全部相关内容,无需折叠显示信息的内容,用户可以直接清楚地查看收藏的信息的全部内容。
其中,图1C中示例性的示出了贴纸对应的区域宽度相同,高度不完全相同,且按照两列对齐的方式显示收藏的信息,实际场景中,也可以显示为1列、3列、或者更多列,本公开对于列数不做限定,此外,具体使用多少列显示信息还可以结合手机为横屏或者竖屏的状态等等。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信息展示页面中显示的信息,可以根据预设的顺序进行排列显示。例如,在图1B以及图1C所示实施例中,当信息展示页面显示收藏的信息时,最新收藏的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可以靠近区域1032的上部,最早收藏的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可以靠近区域1032的底部。
控件1033,用于退出信息展示页面。本公开对于控件1033的展示方式、显示位置、大小、颜色等等显示参数不作限定,例如,控件1033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符号等形式展示,控件1033可以设置在区域103的靠近顶点的位置。如图1B以及图1C所示实施例中,控件1033即通过符号“╳”展示。应用1响应于对控件1033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可以跳转至图1A所示的用户界面11。
在图1B以及图1C所示实施例中,信息展示页面中显示了用户1收藏的信息,一些实施例中,信息展示页面可以显示收藏的信息、邀请回答的信息以及更多提问信息等等多种类型的信息,下面通过图1D和图1E所示实施例,详细介绍信息展示页面显示收藏的信息、邀请回答的信息以及更多提问信息的实现方式。
本公开中,可以将用于显示信息展示页面中的信息划分为多种类型,且在信息展示页面中提供进入不同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的入口,以将各类型的信息进行分类展示。且进入信息展示页面时,可以默认显示任一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
在图1D以及图1E所示实施例中,假设,第一类型的信息包括:邀请回答的信息和更多提问信息,第二类型的信息包括:收藏的信息。
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接收对区域102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响应于对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应用1示例性的在手机上显示图1D所示的用户界面14。图1D所示的用户界面14中,信息展示页面默认显示第一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
图1D中,用户界面14包括:区域14a、区域14b、区域14c。
其中,区域14a,用于提供进入第一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区域14b,用于提供进入第二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第一类型的信息包括:邀请回答的提问信息和更多提问信息。第二类型的信息包括:收藏的信息。
其中,区域14a可以通过图标、文字、数字、符号、图片等形式展示进入第一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类似地,区域14b可以通过图标、文字、数字、符号、图片等形式展示进入第二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例如图1D中所示,区域14a中显示“提问信息”的文字内容,区域14b中显示“收藏信息”的文字内容,图1D中仅是示例,实际应用中,区域14a和区域14b可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区域14c用于显示第一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
其中,区域14c包括:区域14c1、区域14c2、控件14c3、区域14c4、区域14c5、控件14c6。
其中,区域14c1,用于显示第一类型包括的第一子类型的标题信息。区域14c1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符号、图片等等形式进行展示,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本公开对于区域14c1的展示方式不做限定。例如,第一子类型为邀请回答的信息,区域14c1可以显示文字内容“邀请您回答”。
区域14c2,用于展示第一子类型的信息。区域14c2可以贴纸的形式展示第一子类型的信息。区域14c2中,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可以显示邀请回答的问题的文字内容、发布问题的用户的头像、昵称等等。
参照图1D所示,区域14c2中,每条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宽度相同,高度不同,且按照贴纸的区域的靠上的边水平对齐两列显示,且每条信息的全部相关内容完全显示在贴纸的区域中。
当然,区域14c2中,每条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也可以宽度相同。且高度相同,若信息的内容较多,则可以折叠显示信息的内容。这与图1C所示实施例类似。
控件14c3,用于显示更多的第一子类型的信息。本公开对于控件14c3的展示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控件14c3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符号、图片等等形式进行展示,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例如,应用1接收针对控件14c3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可以在区域14c2中显示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类型的信息。此时,区域14c2的尺寸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显示数量进行调整,且将控件14c3显示在预设数量的第一子类型的信息的下方,以供用户查看更多的第一子类型的信息。
其中,区域14c4,用于显示第一类型包括的第二子类型的标题信息。区域14c4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符号、图片等等形式进行展示,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本公开对于区域14c4的展示方式不做限定。例如,第二子类型为更多提问信息,更多提问信息例如包括:与用户收藏的信息较为接近的信息,本公开对于如何确定更多提问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定,区域14c4可以显示诸如文字内容“为您提供更多的提问信息”。
区域14c5,用于展示第二子类型的信息。区域14c5可以贴纸的形式展示第二子类型的信息。区域14c5中,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大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可以显示邀请回答的问题的文字内容、发布问题的用户的头像、昵称等等。区域14c5中,以两列的形式显示信息对应的贴纸区域。
参照图1D所示,区域14c5中,每条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宽度相同,高度不同,且按照贴纸的区域的靠上的边水平对齐两列显示,且每条信息的全部相关内容完全显示在贴纸的区域中。
当然,区域14c5中,每条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区域也可以宽度相同。且高度相同,若信息的内容较多,则可以折叠显示信息的内容。这与图1C所示实施例类似。
图1D中,控件14c6,用于显示更多的第二子类型的信息。本公开对于控件14c6的展示方式不做限定,例如,控件14c6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符号、图片等等形式进行展示,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例如,应用1接收针对控件14c6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可以在区域14c6中显示预设数量的第二子类型的信息。此时,区域14c5的尺寸可根据预先设定的显示数量进行调整,且将控件14c6显示在预设数量的第二子类型的信息的下方,以供用户查看更多的第二子类型的信息。
图1D中示例性示出了第一类型包括第一子类型和第二子类型时,第一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的实现方式,实际场景中,第一类型可以包括更多的子类型,也可以采用与第一子类型、第二子类型类似的实现方式,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图1D中示例性的示出了,贴纸对应的区域宽度和高度均相同,且按照两列对齐的方式显示第一类型的信息,实际场景中,也可以显示为1列、3列、或者更多列,本公开对于列数不做限定,此外,具体使用多少列显示信息还可以结合手机为横屏或者竖屏的状态等等。
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接收对区域102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响应于对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应用1示例性的在手机上显示图1E所示的用户界面15。图1E所示的用户界面15中,信息展示页面默认显示第二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
参照图1E所示,用户界面15包括:区域15a。
区域15a,用于显示第二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区域15a的展示及实现方式,可以与前文图1B以及图1C所示实施例中的区域1032的实现方式类似,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其中图1E示例性示出了收藏的信息分别对应的贴纸区域大小相同,且按照上下对齐的两列显示。
在实际应用中,可以通过区域14a和区域14b分别提供的入口标签,在第一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和第二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中切换。
在图1D和图1E所示实施例中,信息展示页面还包括:控件1033,控件1033用于退出信息展示页面,图1D和图1E中的控件1033与图1B和图1C所示实施例中控件1033的作用相同。可参照前述图1B和图1C所实施例的描述。
在图1D以及图1E所示实施例中,信息展示页面中显示的信息,可以根据预设的顺序进行排列显示。例如,图1D中,当信息展示页面显示第一类型的信息时,可根据发布时间,将最新发布的邀请回答的提问信息对应的贴纸显示在靠近区域14c2的上部,将最早发布的邀请回答的提问信息对应的贴纸显示在区域14c2的底部;又如,图1E中,当信息展示页面展示收藏的信息时,可将最新收藏的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可以靠近区域15a的上部,最早收藏的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可以靠近区域15a的底部。
请继续参照图1A所示,用户界面11中还可以包括其他与拍摄页面相关联的控件,如用于进入音乐库的控件、用于退出拍摄页面的控件、用于调整拍摄模式的控件、用于进入特效展示页面的控件、用于进入滤镜展示页面的控件等等。本公开对于这些与拍摄页面相关联的控件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通过图1B至图1E任一实施例所示的方式,均可以从信息展示页面中选择想要回复的一条或者多条目标信息。接下来,以图1B所示实施例,继续介绍本公开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
请继续参照图1B所实施例,假设,应用1接收到对贴纸1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响应于对贴纸1的触发操作,应用1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图1F所示的用户界面16,参照图1F所示的用户界面16,贴纸1已显示在拍摄页面中,且贴纸1可以不遮挡或者尽量不遮挡拍摄画面。例如,贴纸1可以显示在靠近用户界面的顶点或者侧边的位置。
在图1F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若应用1接收到对贴纸2的触发操作。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会使用贴纸2替换贴纸1,如图1G所示实施例;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会在显示贴纸1的基础上,在创作页面(即拍摄页面)中显示贴纸1和贴纸2。
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由图1F所示的用户界面16跳转至图1G所示的用户界面17,参照图1G所示的用户界面17,贴纸2已经替换了贴纸1。即,应用1可以支持针对单个目标信息进行回复,单个目标信息遮挡视频的画面区域较小,因此,发布视频0以及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之后,视频0中整体画面较为简洁,方便用户查看。
另一些实施例中,应用1由图1F所示的用户界面16跳转至图1H所示的用户界面18,参照图1H所示的用户界面18,贴纸1和贴纸2均显示在拍摄页面中。即,应用1可以支持针对多个评论信息进行回复,能够满足用户通过同一多媒体内容同时回复多条信息的需求,从而为视频创作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在图1H中,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和评论信息2对应的贴纸2可以按照由上至下对齐的顺序单列显示,且贴纸1和贴纸2各自对应的区域互不遮挡。本公开对贴纸的在拍摄页面中的显示方式不做限定。
针对图1G和图1H分别所示,贴纸1和贴纸2在拍摄页面的显示参数与贴纸1和贴纸2在信息展示页面中的显示参数可以不同,显示参数例如包括显示透明度、字体大小等等。例如,贴纸1和贴纸2在图1G和图1H中的显示透明度可以高于其在信息展示页面中的显示透明度,贴纸1和贴纸2在图1G和图1H中的字体大小可以小于其在信息展示页面中的字体大小,这些显示参数均可以灵活设置,本公开对此不作限定。
此外,在图1G和图1H所示实施例中,贴纸1和贴纸2可以显示在靠近拍摄页面顶部或者侧边的位置,以使贴纸对应的区域不遮挡或者尽量不遮挡拍摄画面。
实际应用中,应用1支持用户通过视频0对多条目标信息进行回复时,还可以设置可回复的目标信息的最大数量,避免由于用户添加过多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造成这些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贴纸遮挡视频0的画面的现象。
示例性地,结合图1F以及图1H所示实施例,假设应用1支持用户通过第一多媒体内容对N(如N=2)条评论信息进行回复,应用1接收到针对贴纸3的触发操作,响应于对贴纸3的触发操作,应用1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图1I所示的用户界面19,参照图1I所示的用户界面19,应用1可以在用户界面19中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指示当前可以多媒体形式回复的目标信息的最大数量。
图1I中,用户界面19包括:区域104。
区域104,用于显示提示信息的文字内容。例如图1I中,区域104中可以显示“最多可回复两条评论信息”的文字内容,当然,提示信息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如其他文字内容、动画特效等等方式实现。
一些实施例中,区域104中还可以包括控件105,控件105用于关闭区域104。
一些实施例中,区域104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关闭,例如,应用1接收到针对区域104以外的其他任意位置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关闭区域104;或者,区域104可以采用倒计时的方式关闭,若区域104显示时长满足于预设时长,应用1自动关闭区域104。本公开对于关闭区域104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应理解,在图1I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关闭区域104后,应用1会跳转至图1H所示的用户界面18。
在实际场景中,用户可以先结合上述图1B至图1I所示实施例的方式将想要回复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显示在拍摄页面中,再基于图1A所示实施例中的拍摄控件101实时拍摄视频0的图像素材,或者,通过图1A中的素材展示入口106进入到素材展示页面中选择想要的图像素材。
添加了想要回复的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以及图像素材之后,应用1可以示例性地在手机上显示编辑页面,并通过编辑页面进行剪辑,之后再发布视频0以及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并且,视频0的播放界面中显示包含用于显示目标信息的贴纸。
其中,发布视频0以及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介绍。
情形2:拍摄页面未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基于编辑页面中的入口标签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情形2中,基于图1A所示实施例中的区域101提供的拍摄控件实时拍摄视频0的图像素材,或者,通过图1A中的素材展示入口106进入到素材展示页面中选择想要的图像素材,添加了图像素材之后,应用1可以示例性地在手机上显示编辑页面。
即,情形2中未通过拍摄页面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或者,拍摄页面中未提供第一入口标签,无法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应用1可以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如图1J所示的用户界面20,参照图1J所示,用户界面20用于显示编辑页面,编辑页面可以包括与剪辑相关的控件或者入口标签。
图1J中,用户界面20包括:用于进入贴纸页面的第三入口标签107,本公开对于第三入口标签107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第三入口标签107的实现方式与第一入口标签的实现方式类似,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关于第一入口标签的详细描述,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例如图1H中,以文字“贴纸”表示第三入口标签107举例示意。
以文字形式展示第三入口标签107时,还可以通过等其他语言种类对应的文字进行展示,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此外,用户界面20中还可以包括与剪辑相关的控件,例如,添加自动字幕的控件、用于进入滤镜展示页面的控件、音效控件、添加文字的控件、进入音乐库的控件、添加字幕的控件、录音控件等等。
应用1接收对第三入口标签107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响应于对第三入口标签1107的触发操作,应用1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如图1K所示的用户界面121。
图1K中,用户界面21包括:区域108、区域109以及控件110。
区域108,包括用于进入不同贴纸类型分别对应的子贴纸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参照图1K所示,区域108中包括第一贴纸入口1081、第二贴纸入口1082。其中,第一贴纸入口1081用于进入应用1第一贴纸类型对应的子贴纸展示页面,第二贴纸入口1082用于进入第二贴纸类型对应的子贴纸展示页面。当然区域108还可以包括其他贴纸类型对应的子贴纸展示页面的入口,此处不一一示例。
当应用1跳转至用户界面21时,可以默认定位至区域108中包括的任一贴纸类型对应的入口标签,且在区域109中显示该默认的入口标签对应的贴纸页面。例如,用户界面21中默认定位至第一贴纸入口1081,则在区域109中显示第一贴纸类型对应的子贴纸展示页面。
上述贴纸类型的具体划分方式,本方案对此不做限定。
控件110,用于退出贴纸页面。应用1接收到对控件110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可跳转至图1J所示的用户界面20。控件110可以采用图标、文字、数字等形式实现,本公开对于控件110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请继续参照图1K所示,区域109包括入口标签1091。
第二入口标签1091,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本公开对于第二入口标签1091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例如,入口标签1091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符号、图片等等形式进行展示,或者,也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展示。本公开对于第二入口标签1091所采用的颜色、尺寸、动画效果等等显示参数不作限定。例如,图1K中所示,第二入口标签1091采用贴纸的形式进行展示,且贴纸为消息的形状,在消息形状的图案的内部有文字“评论信息”,使得用户能够从用户界面21中清楚地知道哪个贴纸是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
当然,第二入口标签1091采用贴纸的形式进行展示时,还可以采用其他任意形状,例如,直角长方形、圆角矩形、不规则形状等等。图1K仅是举例示意。
用户界面21还可以包括用于进入热门贴纸、最新贴纸、美食贴纸、文字贴纸等等多个贴纸类型分别对应的子贴纸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
应用1接收对第二入口标签1091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响应于对第二入口标签1091的触发操作,应用1可以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如图1L所示的用户界面22。
参照图1L所示,用户界面22包括:区域111,区域111用于显示信息展示页面,其中,区域111与前述实施例中图1B至图1E中贴纸展示页面的实现方式类似,可参照前述图1B至图1E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之后,应用1可基于对图1L中所示的信息展示页面中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的触发操作,在编辑页面中显示相应的贴纸,该实现方式与前文中图1F至图1I所示实施例的实现方式类似,可参照前述实施例中图1F至图1I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请继续参照图1J所示实施例,用户界面20还包括:用于进入发布页面的控件112,应用1接收到对控件112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响应于对控件112的触发操作,应用1可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发布页面,其中,0发布页面的具体实现方式将在后文中进行介绍。之后,再发布视频0以及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并且,视频0的播放界面中显示包含用于显示目标信息的贴纸。
其中,发布视频0以及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在后续实施例中详细介绍。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控件112进入发布页面之前,在编辑页面中已经添加了要回复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情形3:拍摄页面已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再次基于编辑页面提供的入口标签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情形3中,拍摄页面已添加了一个或者多个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例如图1G所示实施例,已通过拍摄页面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在拍摄页面中添加了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在此基础上,应用1跳转至编辑页面后,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将显示在编辑页面中,接着,可基于编辑页面提供的入口标签添加更多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或者,对当前编辑页面显示的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进行调整。
又如图1H所示实施例,已通过拍摄页面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在拍摄页面中添加了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和评论信息2对应的贴纸2;在此基础上,应用1跳转至编辑页面后,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和评论信息2对应的贴纸2都将显示在编辑页面中,接着,可基于编辑页面提供的入口标签添加更多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或者,对当前编辑页面显示的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和/或评论信息2对应的贴纸2进行调整。
在图1H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应用1退出信息展示页面,且进入剪辑界面,示例性地,应用1可以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如图1M所示的用户界面23,参照图1M所示,用户界面23用于显示编辑页面,编辑页面可以包括与剪辑相关的控件或者入口。
图1M所示的用户界面23与图1J所示的用户界面20相比,用户界面23所显示的编辑页面中,包含用户通过拍摄页面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添加的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和评论信息2对应的贴纸2。
此外,用户界面23中还可以包括与剪辑相关的控件,例如,添加自动字幕的控件、用于进入滤镜展示页面的控件、变声控件、添加花字的控件、进入音乐库的控件等等。
若在图1G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假设,通过拍摄页面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添加了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则跳转至编辑页面后,应用1可在编辑页面中显示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
且通过基于图1G所示实施例,由于编辑页面中显示的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数量没有达到应用1支持的可回复的目标信息的最大数量,因此,跳转至编辑页面后,可通过编辑页面中的第三入口标签107进入贴纸页面,再通过贴纸页面中的第二入口标签1091进入信息展示页面,从而在编辑页面中添加更多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以实现通过视频0回复多条目标信息,具体实现方式可参照情形2的详细描述,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性地,若应用1支持最多可回复2条评论信息,且通过情形2中的实现方式添加了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和评论信息2对应的贴纸2,则应用1可以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图1M所示的用户界面23。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对可回复的目标信息的上限个数不做限定。
此外,通过拍摄页面或者编辑页面,添加了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后,应用1还支持对贴纸的位置、方向、尺寸等等参数进行调整。
例如,在图1F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假设,贴纸1所处的位置为第一预设位置,应用1接收到针对贴纸1的触发操作(如拖拽操作),则将贴纸1由第一预设位置移动至该触发操作所指示的位置。
此外,假设,贴纸1当前为水平方向,应用1接收到针对贴纸1的触发操作(如旋转操作),则将贴纸1由水平方向移动至该触发操作所指示的角度,例如,向左旋转45度或者向右旋转45度等等。
此外,假设,贴纸1当前为第一尺寸,应用1接收到针对贴纸1的触发操作(如放大操作),则将贴纸1由第一尺寸放大至放大操作所指示的第二尺寸,例如,放大1.5倍。
此外,在通过拍摄页面或者编辑页面,添加了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后,应用1还支持删除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例如,在图1F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且退出信息展示页面后,应用1接收到针对编辑页面中贴纸1的触发操作(如长按操作),响应于该触发操作,应用1可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图1N所示的用户界面24,用户界面24包括贴纸1对应的删除控件s1。实际场景中,用户界面24中可以显示贴纸1对应的一个或者多个相关联的其他控件,并不仅限于删除控件s1,本公开对于与贴纸相关联的控件的作用、数量、实现方式等等不作限定。
应用1接收对删除控件s1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响应于对删除控件s1的触发操作,应用1删除拍摄页面中显示的评论信息1对应的贴纸1,即应用1响应于对删除控件s1的触发操作,可以跳转至图1A所示的用户界面11。
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拍摄页面添加了多个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以及通过编辑页面添加了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的情况下,删除评论信息对应的贴纸的实现方式可以与上述图1N中类似,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且删除了一些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之后,在不超过应用1支持的可回复的目标信息的最大数量时,可以重新添加新的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添加的方式与前述实施例类似。
请继续参照图1M所示实施例,用户界面23还包括:控件112,应用1接收到对控件112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响应于对控件112的触发操作,应用1可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发布页面。
图1O所示的用户界面25示例性地示出了发布页面的示意图。
图1O中,用户界面25,用于显示发布页面。本公开对用户界面25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图1O中,用户界面25中可以包括:区域113和控件114。
区域113中可以包括:区域1131、区域1132和区域1133。
区域1131,用于显示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链接,如采用“回复给+回复标识+评论信息1的发布者(例如用户3)的账号昵称”对链接进行展示,以及提供回复文字内容的输入窗口,并可在输入窗口中显示用户回复的文字内容。
区域1132,用于展示生成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即视频0)的封面,如采用卡片的形式对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某帧播放画面以及显示在前述拍摄页面或者编辑页面上的贴纸进行缩略图的展示,以及提供选择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封面的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若是由图1J所示实施例中的用户界面17跳转至发布页面,则区域1132中显示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某帧播放画面以及贴纸1的缩略图,以及提供选择第一多媒体内容封面的功能;若是由图1M所示的实施例跳转至发布页面,则区域1132中显示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某帧播放画面、贴纸1以及贴纸2的缩略图,以及提供选择第一多媒体内容封面的功能。图1O所示的用户界面25是在图1J所示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举例示例。
区域1133,用于提供选择第一多媒体内容所属话题的入口,使得第一多媒体内容所属话题能够显示在区域1131中,以及提供选中特定用户的入口,方便提醒特定用户对第一多媒体内容进行观看。
控件114,用于发布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相关信息,即应用1可向服务端设备至少发送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链接,还可向服务端设备发送贴纸1的相关显示参数、用户通过输入窗口回复的文字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除了区域113和控件114之外,用户界面25中还可用于提供如: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查看用户权限、第一多媒体内容的评论权限、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权限、第一多媒体内容是否保存在应用1中的权限、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分享权限以及第一多媒体内容是否存储到草稿箱中的权限等各种入口,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定。
应用1接收到对控件114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可将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
从而,在应用1从服务端设备接收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相关信息后,应用1可在手机上显示图1P示例性所示的用户界26,用于显示第一多媒体内容。本公开对用户界面26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具体地,在接收到用户以多媒体形式对评论信息1进行回复的操作后,应用1可获取第一多媒体内容,并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界面上显示包含评论信息1的贴纸1。
图1P中,用户界面26包括:区域115和区域116。
区域115,用于显示包含有评论信息1的贴纸1,且区域115还可以提供以多媒体形式回复评论信息1的入口。另外,区域115,还可以用于提供查看/收藏评论信息1和/或评论信息1相关的信息的入口。本公开对于区域115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例如,当应用1接收针对区域115的触发操作(如长按操作),应用1可在靠近贴纸1的区域显示与贴纸1(即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一个或者多个控件,例如,查看控件、删除控件、收藏控件、用于进入拍摄页面的回复入口等等。
需要说明的是,区域115提供以多媒体形式回复评论信息1的入口,可以便于发布该多媒体内容的用户再次以多媒体形式回复评论信息1;且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用户,也可以基于区域115提供的以多媒体形式回复评论信息1的入口对评论信息1进行回复,丰富了回复渠道,有利于用户发布多媒体内容。
区域116,用于显示视频0的发布者(即用户1),如可以采用“@+用户1的账号昵称”对视频0的发布者进行展示。其中,本公开中的用户1的账号昵称采用“aaa”进行举例示意。另外,在接收到用户对区域116进行如点击等触发操作后,应用1可从用户界面26跳转到用户1的账号页面。
另外,图1P中,用户界面26中还可包括:区域117和控件118。
区域117,用于显示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链接,该链接用于触发显示评论信息1。本公开对该链接的显示方式不做限定。在一些实施例中,该链接可采用如“回复给+回复标识+评论信息1的发布者(即用户3)的账号昵称”进行展示。其中,回复标识可采用如图标、符号、文字、图片等方式进行表示。另外,本公开对在触发该链接后显示评论信息1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另外,区域117,还可以用于显示用户以多媒体形式对评论信息1进行回复时回复的文字内容。
控件118,用于触发视频0的播放界面的评论区域的显示。其中,视频2的播放界面的评论区域用于显示对视频0进行评论、回复或提问等方式的信息,可采用如文字、符号、图片、动图等形式。其中,可以对如下包括但不限于视频0的播放界面、视频0的播放界面上显示的贴纸1、评论信息1、视频0的播放界面的评论区域中的信息等进行评论、回复或提问等。
服务端设备从应用1获取用户回复评论信息1的视频0的相关信息后,服务端设备可以向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a。
其中,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客户端包括但不限于:发布评论信息1的客户端、点赞评论信息1的客户端、评论/回复/提问评论信息1的客户端、发布与评论信息1对应的视频1的客户端、点赞与评论信息1对应的视频1的客户端,以及评论/回复与评论信息1对应的视频1的客户端,用户1在发布页面中指定的客户端等。
上述通知消息a用于向上述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客户端通知用户1已经通过视频0对评论信息1进行了回复。本公开对于通知消息a的具体实现方式以及在客户端的显示方式不作限定。
以视频1的发布者(即用户2)为例,在应用1从服务端设备接收通知消息a后,应用1可在视频1的发布者的手机上显示图1Q示例性所示的用户界面27。
其中,用户界面27,用于显示应用1中的通知页面,通知页面用于显示如表示接收信息、收藏、点赞、评价等类型的通知消息。本公开对通知页面和用户界面27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
图1Q中,用户界面27中可以包括:区域119,用于在通知页面中显示通知消息a,如果通知消息a表示用户1创作了视频0对评论信息1进行了回复,可以采用如“用户1的账号头像、用户1的账号昵称、回复文字标识、回复时间点以及通知卡片”等的形式对通知消息a进行展示。其中,通知卡片可包括: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某帧播放画面和贴纸1共同构成的缩略图,且贴纸1可悬浮显示在前述播放画面之上。
综上,应用1还可通过服务器向与评论信息1相关联的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a,使得相关用户能够及时获知有用户(即用户1)已以多媒体形式对评论信息1进行了回复。
用户界面27中还可以包括:用户进入应用1主页的控件、搜索控件、进入拍摄页面的控件、进入通知页面的控件、用于进入个人账号页面的控件等等。此处不一一说明。
此外,在上述情形1至情形3的基础上,有些情况下,信息展示页面中可能无能够显示的信息,例如,应用1可能并未收藏任何的评论信息,未有任何的邀请回答信息等等,因此,基于拍摄页面的第一入口标签102或者编辑页面的第二入口标签1091进入信息展示页面后,应用1可在手机上示例性地显示如图1R所示的用户界面28。
图1R中,用户界面28包括:区域120,区域120用于显示信息展示页面。由于信息展示页面中无可显示信息,则可以在区域120中显示提示信息,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可以通过长按评论信息,以将评论信息收藏,收藏的评论将会显示在区域120中,之后便可对收藏的评论进行回复。
例如图1R所示,区域120包括:区域1201、区域1202和控件1203;其中,区域1201与区域103中的区域1031类似,可参照区域1031的详细描述;控件1203与控件1033类似,可参照控件1033的详细描述。
区域1202,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本公开对于提示信息的实现方式不作限定。提示信息可以采用图标、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示。例如图1P中,在区域1202的中心位置可以显示相应的图标、“长按收藏评论信息,收藏的评论信息将展示在这里,之后,您可以回复这些评论信息”的文字内容,以及“回复您收藏的评论信息”的文字内容,且这两个文字内容采用不同的字号大小以及粗细。
需要说明的是,图1A至图1R所示实施例仅为本公开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的示例,在实际场景中,一些页面的布局、显示参数、以及控件、入口的实现方式,可以根据需求灵活设置。
基于前述描述,本公开以下实施例以应用程序为例,结合附图以及应用场景,对本公开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进行详细阐述。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公开提供的信息回复方法可以包括:
S201、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信息展示页面。
结合前述实施例可知,创作页面可以包括:拍摄页面和/或编辑页面。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在拍摄页面和/或编辑页面中设置相应的入口标签,通过入口标签,可以进入信息展示页面。其中,可以仅在拍摄页面设置入口标签,也可以仅在编辑页面中设置入口标签,或者,还可以在拍摄页面和编辑页面中均设置入口标签。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应用1接收对拍摄页面中的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在电子设备上展示信息展示页面。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应用1接收对编辑页面中第三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在电子设备上展示贴纸页面,其中,贴纸页面包括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第二入口标签;应用1接收对第二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如点击操作),应用1在电子设备上展示信息展示页面。
综上基于入口标签,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地进入信息展示页面;例如,通过图1A中所示实施例中,拍摄页面中的第一入口标签102,则可以直接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第一入口标签102即为上述实施例方式中的第一入口标签;又如,通过图1I所示实施例中,编辑页面中的第三入口标签107先进入贴纸页面,再基于贴纸页面中的第二入口标签1091进入信息展示页面,这样的方式可以理解为间接进入信息展示页面,其中,第三入口标签107即为上述实施例方式中的第三入口标签,第二入口标签1091即为上述实施例方式中的第二入口标签。
其中,信息展示页面包括一个或多个的信息,信息展示页面中的信息包括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评论或者回复得到的各自对应的信息。本公开对于信息展示页面的具体实现方式不做限定。其中,信息展示页面中的信息可以包括:收藏的评论信息、收藏的回复信息、邀请回答的提问信息、推荐回答的提问信息等等一种或者多种类型的信息。本公开对于如何确定信息展示页面中显示的各个信息的方式不做限定。
此外,信息展示页面可以采用如图1B或者图1C所示实施例的方式展示,如信息展示页面中,每条信息对应的贴纸区域的宽度可以相同,且采用上下对齐的两列显示,当然,也可以显示更多列。详细可参照前文中图1B至图1C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或者,信息展示页面也可以采用图1E或者图1F所示的方式,将不同类型的信息显示在不同的子展示页面中,且在信息展示页面中设置用于进入不同类型的信息对应的子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且在每个子展示页面中,每条信息对应的贴纸区域的宽度可以相同,且采用上下对齐的两列显示,当然,也可以显示更多列。详细可参照前文中图1E至图1F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
第一多媒体内容用于以多媒体形式对信息展示页面中的目标信息进行回复。第一多媒体内容包括但不限于:音频和/或视频,其中,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图像素材可以包括:电子设备中已拍摄或者录制好的音频和/或视频(即电子设备的存储模块中存储的音频和/或视频);或者,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图像素材也可以包括:创作第一多媒体内容时,实时拍摄的视频/照片。本公开对于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时长、画面比例、音效等等参数不作限定。
S202、接收针对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
S203、响应于对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目标信息可以包括信息展示页面中展示的一条或者多条信息,目标信息是用户想要以多媒体形式进行回复的信息。结合前述图1D至图1O所示实施例,这些显示在拍摄页面和/或编辑页面中的贴纸1(或者贴纸1和贴纸2)即为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响应于对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的触发操作,应用1可在创作页面(即拍摄页面和/或编辑页面)中显示该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从而将目标信息与创作的第一多媒体内容进行关联。
本方案中,可以仅通过拍摄页面提供的第一入口标签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也可以仅通过编辑页面提供的第三入口标签进入贴纸页面,再通过贴纸页面提供的第二入口标签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或者,还可以通过拍摄页面和编辑页面分别提供的入口标签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前述上述情形1至情形3分别所示实施例中的详细描述,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S204、通过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
在步骤S203中,通过添加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以将第一多媒体内容与目标信息绑定,在创作结束后,可通过发布页面提供的发布控件,发布第一多媒体内容、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相关信息以及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
其中,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封面信息、第一多媒体内容所属话题的信息、指定要提醒的客户端的信息等等;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目标信息对应的链接、回复目标信息的文字内容、目标信息的显示参数等等。
一方面,应用1将第一多媒体内容、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相关信息以及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发送给服务端设备,以使服务端设备向与目标信息相关的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其中,与目标信息相关的客户端可以包括:发布目标信息的客户端、点赞目标信息的客户端、评论/回复/提问目标信息的客户端、发布与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的客户端、点赞与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的客户端,以及评论/回复与目标信息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的客户端。
服务端设备可以通过上述一个或者多个与目标信息相关的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且目标信息相关的客户端的通知页面中显示上述通知消息,其中,通知页面示例性地如图1Q所示,当然,通知页面还可以采用其他方式实现,本公开对于通知页面的具体实现方式不作限定。
另一方面,应用1也可以获取发布之后的第一多媒体内容,并在电子设备上播放第一多媒体内容,且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页面包括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应用1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页面中还可以显示与第一多媒体内容相关联的其他信息,如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发布者、与目标信息相关联的用于触发显示目标信息的链接、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发布者以多媒体形式回复目标信息时回复的文字内容等等。
结合前述实施例可知,第一多媒体内容可以用于回复多条目标信息,因此,多条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贴纸可以全部显示在第一多媒内容的播放页面中,且每条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可以按照预设方式显示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页面中,预设方式例如按照添加目标信息对的时间先后顺序,将目标信息的相关信息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排列显示。具体实现方式可以参照图1P所示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提供用于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基于该入口标签,可以进入信息展示页面,且可以从信息展示页面中选择想要回复的目标信息,降低了用户操作的复杂度;之后,再将目标信息以贴纸形式显示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以将创作的第一多媒体内容与目标信息绑定,实现以多媒体形式回复目标信息,不仅丰富了回复方式,提升用户回复目标信息的兴趣,同时提高用户创作和发布多媒体内容的几率。
图3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装置300包括:
显示模块301,用于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回复得到的信息。
接收模块302,用于接收针对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
所述显示模块301,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回复模块,303,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对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拍摄页面中的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所述创作页面包括所述拍摄页面;显示模块301,具体用于响应于对所述拍摄页面中的所述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1,还用于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显示贴纸页面,创作页面包括编辑页面;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对贴纸页面中的第二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显示模块301,具体用于响应于对所述贴纸页面中的第二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对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的第三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显示模块301,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编辑页面中的所述第三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编辑页面中展示所述贴纸页面,所述贴纸页面包括所述第二入口标签,所述第二入口标签用于进入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每个所述信息对应的区域的宽度相同,且按照两列的方式显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接收模块302,还用于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触发操作;
显示模块301,具体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一贴纸。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显示模块301,具体用于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对应的发布页面,所述发布页面包括目标链接,其中,所述目标链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页面中显示。
回复模块303,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发布页面中的发布控件的触发操作,发布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所述目标链接。
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回复模块303,具体用于向服务端设备发送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目标信息,以使服务端设备向与目标信息关联的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通知消息用于向所述关联的客户端通知以第一多媒体内容对目标信息进行了回复。
本实施例提供的信息回复装置可以用于执行上述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以及技术效果类似,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的详细描述,简明起见,此处不再赘述。
图4为本公开一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参照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400包括:存储器401和处理器402。
其中,存储器401可以是独立的物理单元,与处理器402可以通过总线403连接。存储器401、处理器402也可以集成在一起,通过硬件实现等。
存储器401用于存储程序指令,处理器402调用该程序指令,执行以上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操作。
可选地,当上述实施例的方法中的部分或全部通过软件实现时,上述电子设备400也可以只包括处理器402。用于存储程序的存储器401位于电子设备400之外,处理器402通过电路/电线与存储器连接,用于读取并执行存储器中存储的程序。
处理器4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或者CPU和NP的组合。
处理器4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硬件芯片。上述硬件芯片可以是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可编程逻辑器件(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或其组合。上述PLD可以是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CPLD),现场可编程逻辑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通用阵列逻辑(generic array logic,GAL)或其任意组合。
存储器401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 memory),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快闪存储器(flash memory),硬盘(hard disk drive,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存储器还可以包括上述种类的存储器的组合。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也可以称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被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以执行以上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本公开还提供一种程序产品,所述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在可读存储介质中,所述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上任一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公开。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公开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公开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述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2)
1.一种信息回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回复得到的信息;
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并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拍摄页面中的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所述创作页面包括所述拍摄页面;
响应于对所述拍摄页面中的所述第一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
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显示贴纸页面,所述创作页面包括所述编辑页面;
响应于对所述贴纸页面中的第二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显示贴纸页面,包括:
接收对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编辑页面中第三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
响应于对所述编辑页面中的所述第三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编辑页面中展示所述贴纸页面,所述贴纸页面包括所述第二入口标签,所述第二入口标签用于进入所述信息展示页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每个所述信息对应的区域的宽度相同,且按照两列的方式显示所述一个或多个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包括:
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触发操作;
所述响应于对所述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画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包括:
响应于对所述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多个目标信息分别对应的第一贴纸。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包括:
显示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对应的发布页面,所述发布页面包括目标链接,其中,所述目标链接用于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播放页面中显示;
响应于对所述发布页面中的发布控件的触发操作,发布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所述目标链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还包括:
向服务端设备发送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以及所述目标信息,以使所述服务端设备向与所述目标信息关联的客户端发送通知消息;所述通知消息用于向所述关联的客户端通知以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对所述目标信息进行了回复。
9.一种信息回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显示模块,用于在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用于进入信息展示页面的入口标签,响应于对所述入口标签的触发操作,展示所述信息展示页面,所述信息展示页面包括一个或多个信息,所述信息包括对各自对应的第二多媒体内容进行回复得到的信息;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针对所述信息展示页面中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
所述显示模块,还用于响应于对所述目标信息的触发操作,在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的创作页面中显示所述目标信息对应的贴纸;
回复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一多媒体内容回复所述目标信息。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存储器被配置为存储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回复方法。
11.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在电子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信息回复方法。
12.一种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程序指令;
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存储于可读存储介质中,电子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中读取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使得所述电子设备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信息回复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8)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6992.1A CN115729416A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US17/730,533 US11899913B2 (en) | 2021-09-02 | 2022-04-27 | Information reply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JP2024514419A JP2024536724A (ja) | 2021-09-02 | 2022-08-24 | 情報返信方法、装置、電子機器、可読記憶媒体及びプログラム製品 |
AU2022338752A AU2022338752A1 (en) | 2021-09-02 | 2022-08-24 | Information repl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EP22863261.8A EP4383054A4 (en) | 2021-09-02 | 2022-08-24 | INFORMATION RESPONSE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PCT/CN2022/114454 WO2023030122A1 (zh) | 2021-09-02 | 2022-08-24 | 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KR1020247008959A KR20240039228A (ko) | 2021-09-02 | 2022-08-24 | 정보 응답 방법 및 장치, 전자 디바이스, 판독가능 저장 매체 및 프로그램 제품 |
US18/593,401 US20240203010A1 (en) | 2021-09-02 | 2024-03-01 | Information reply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electronic device,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and program product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1026992.1A CN115729416A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29416A true CN115729416A (zh) | 2023-03-03 |
Family
ID=852855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1026992.1A Pending CN115729416A (zh) | 2021-09-02 | 2021-09-02 | 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 Link |
---|---|
US (2) | US11899913B2 (zh) |
EP (1) | EP4383054A4 (zh) |
JP (1) | JP2024536724A (zh) |
KR (1) | KR20240039228A (zh) |
CN (1) | CN115729416A (zh) |
AU (1) | AU2022338752A1 (zh) |
WO (1) | WO2023030122A1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66813A (zh) * | 2023-11-15 | 2024-03-08 | 深圳市橙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ndroid的设备联动信息输入方法及设备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2211509A1 (ko) * | 2021-04-01 | 2022-10-06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컨텐츠 입력에 기초하여 스티커를 제공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방법 |
USD1028003S1 (en) * | 2021-09-02 | 2024-05-21 |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nology Co., Ltd. | Display screen or portion thereof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CA210798S (en) * | 2021-09-02 | 2024-01-17 | Beijing Bytedance Network Tech Co Ltd | Display screen with a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 |
CN116527619A (zh) * | 2023-05-04 | 2023-08-01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8656004A (zh) * | 2024-06-19 | 2024-09-17 | 北京字跳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645986B2 (en) * | 2011-02-24 | 2017-05-09 | Google Inc. | Method, medium, and system for creating an electronic book with an umbrella policy |
JP5485438B1 (ja) * | 2013-03-12 | 2014-05-07 | 株式会社 ディー・エヌ・エー | サーバ装置、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
CN105872818A (zh) | 2015-11-25 | 2016-08-17 | 乐视网信息技术(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布视频评论的方法及系统 |
US20170192651A1 (en) * | 2015-12-30 | 2017-07-06 | Facebook, Inc. | Editing photos over an online social network |
US11257171B2 (en) * | 2016-06-10 | 2022-02-22 | Understory, LLC | Data processing system for managing activities linked to multimedia content |
US20190288972A1 (en) * | 2018-03-18 | 2019-09-19 | Phanto, Llc | Reveal posts in a content sharing platform |
CN108668176B (zh) | 2018-04-18 | 2021-04-02 | 阿里巴巴(中国)有限公司 | 弹幕显示方法及装置 |
US10984183B1 (en) * | 2018-09-26 | 2021-04-20 | Facebook, Inc.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haring content |
US10623917B1 (en) * | 2018-10-08 | 2020-04-14 | Facebook, Inc. | Collaborative digital story system |
CN109348299A (zh) | 2018-11-08 | 2019-02-15 | 北京微播视界科技有限公司 | 评论回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WO2020148659A2 (en) * | 2019-01-18 | 2020-07-23 | Rathod Yogesh | Augmented reality based reactions, actions, call-to-actions, survey, accessing query specific cameras |
US11611714B2 (en) * | 2019-08-01 | 2023-03-21 | Meta Platforms, Inc. | Generating customized, personalized reactions to social media content |
CN111638832A (zh) | 2020-04-23 | 2020-09-08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272302A (zh) | 2020-09-17 | 2021-01-26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多媒体资源的展示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
US11734751B2 (en) * | 2020-09-30 | 2023-08-22 | Meta Platforms, Inc. | Social network launches and user queueing |
CN112698769B (zh) * | 2020-12-25 | 2023-09-26 | 北京字节跳动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信息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CN113065081A (zh) | 2021-02-24 | 2021-07-02 | 北京达佳互联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评论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2021
- 2021-09-02 CN CN202111026992.1A patent/CN115729416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4-27 US US17/730,533 patent/US11899913B2/en active Active
- 2022-08-24 WO PCT/CN2022/114454 patent/WO2023030122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 2022-08-24 AU AU2022338752A patent/AU2022338752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24 EP EP22863261.8A patent/EP438305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08-24 KR KR1020247008959A patent/KR20240039228A/ko active Pending
- 2022-08-24 JP JP2024514419A patent/JP2024536724A/ja active Pending
-
2024
- 2024-03-01 US US18/593,401 patent/US20240203010A1/en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666813A (zh) * | 2023-11-15 | 2024-03-08 | 深圳市橙子数字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Android的设备联动信息输入方法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11899913B2 (en) | 2024-02-13 |
WO2023030122A1 (zh) | 2023-03-09 |
US20240203010A1 (en) | 2024-06-20 |
KR20240039228A (ko) | 2024-03-26 |
EP4383054A1 (en) | 2024-06-12 |
JP2024536724A (ja) | 2024-10-08 |
EP4383054A4 (en) | 2024-12-18 |
AU2022338752A1 (en) | 2024-03-21 |
US20230066583A1 (en) | 2023-03-0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5729416A (zh) | 信息回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可读存储介质及程序产品 | |
CN107341018B (zh) | 一种在页面切换后继续显示视图的方法和装置 | |
US9936184B2 (en) | Code execution in complex audiovisual experiences | |
CN111405344B (zh) | 弹幕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 |
CN114202436A (zh) | 媒体流服务中的社交交互 | |
CN105096363A (zh) | 一种编辑图片的方法及图片编辑装置 | |
US11665119B2 (en) | Information replying method, apparatus, electronic device, computer storage medium, and product | |
CN113553466B (zh) | 页面展示方法、装置、介质和计算设备 | |
WO2015103636A2 (en) | Injection of instructions in complex audiovisual experiences | |
JP7541201B2 (ja) | 情報返信方法、装置、電子機器、コンピュータ記憶媒体及び製品 | |
WO2024104182A1 (zh) | 一种基于视频的交互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495664A (zh) | 基于媒体信息流的信息展示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25031162A1 (zh) | 一种封面预览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625740A (zh) | 图像显示方法、图像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
WO2023125249A1 (zh) | 交互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02915654A (zh) | 数字文件的处理方法和电子阅读装置 | |
CN111901659B (zh) | 信息获取方法及电子设备 | |
US12002114B2 (en) | Method, apparatus,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for content presentation | |
CN103988162A (zh) | 涉及信息模块的创建、观看和利用的特征的系统和方法 | |
CN118055199A (zh) | 视频剪辑方法及装置 | |
WO2023207549A1 (zh) | 视频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5601089A (zh) | 商品评价方法、装置和客户端 | |
CN117998155A (zh) | 弹幕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