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728983A -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728983A CN115728983A CN202211411499.6A CN202211411499A CN115728983A CN 115728983 A CN115728983 A CN 115728983A CN 202211411499 A CN202211411499 A CN 202211411499A CN 115728983 A CN115728983 A CN 1157289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quid crystal
- electrode layer
- crystal layer
- viewing angle
- displa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包括:显示屏,显示图像;第一偏光片,位于显示屏的发光显示侧;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均位于第一偏光片远离显示屏的一侧,窄视角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视角切换屏包括第二液晶层,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方位角;其中,XY平面为由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限定的平面,方位角指的是液晶分子的光轴在XY平面内与X方向的夹角,显示屏所在平面平行于XY平面;第二偏光片,位于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远离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与第一偏光片具有相同的透振方向。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可以在防窥态和共享态自由切换。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通常防窥显示器的同轴位置处主要用于向用户提供图像可见性,其离轴位置处相对窥探者对图像内容的可见性较差。现有的防窥功能,如采用微型百叶窗光学膜提供,该微型百叶窗光学膜在同轴方向上透射来自显示器的高亮度并且在离轴位置透射来自显示器的低亮度,然而此类膜是不可切换的,并且该显示器仅限于防窥功能,不能满足防窥态和共享态自由切换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可以在防窥态和共享态自由切换。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包括:
显示屏,显示图像;
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发光显示侧;
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均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窄视角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所述视角切换屏包括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方位角;其中,XY平面为由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限定的平面,所述方位角指的是液晶分子的光轴在所述XY平面内与X方向的夹角,所述显示屏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XY平面;
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窄视角单元和所述视角切换屏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相同的透振方向。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还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提供的显示模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通过在显示屏的发光显示侧设置第一偏光片、窄视角单元、视角切换屏和第二偏光片,并且设置窄视角单元中的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视角切换屏中的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方位角,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两侧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透振方向相同,使得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共同实现左右防窥,从而得到一种防窥态和共享态可切换的显示模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偿膜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切换屏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防窥态下不同光程差的相对亮度测试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共享态下不同光程差的相对亮度测试图;
图12为显示模组在防窥态下的能量分布图;
图13为显示模组在共享态下的能量分布图;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模组包括:显示屏,显示图像;第一偏光片,位于显示屏的发光显示侧;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均位于第一偏光片远离显示屏的一侧,窄视角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视角切换屏包括第二液晶层,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方位角;其中,XY平面为由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限定的平面,方位角指的是液晶分子的光轴在XY平面内与X方向的夹角,显示屏所在平面平行于XY平面;第二偏光片,位于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远离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与第一偏光片具有相同的透振方向。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在显示屏的发光显示侧设置第一偏光片、窄视角单元、视角切换屏和第二偏光片,并且设置窄视角单元中的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视角切换屏中的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方位角,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两侧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透振方向相同,使得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共同实现左右防窥,从而得到一种防窥态和共享态可切换的显示模组。
以上是本发明的核心思想,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液晶分子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200包括显示屏21、第一偏光片22、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显示屏21显示图像。第一偏光片22位于显示屏21的发光显示侧。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均位于第一偏光片22远离显示屏21的一侧。窄视角单元23包括第一液晶层230,视角切换屏24包括第二液晶层240,第一液晶层230中的第一液晶分子231和第二液晶层240中的第二液晶分子241具有相同的方位角。其中,XY平面为由第一方向(图中X方向可以为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图中Y方向可以为第二方向)所限定的平面,方位角指的是液晶分子的光轴在XY平面内与X方向的夹角。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还可以与X方向以及Y方向均交叉,第二方向还可以与X方向以及Y方向均交叉,。显示屏21所在平面平行于XY平面。第二偏光片25位于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远离第一偏光片22的一侧,第二偏光片25与第一偏光片22具有相同的透振方向。
具体的,显示屏21包括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显示屏21出射显示图像光线,用于显示图像。在显示屏21的发光显示侧增设透振方向相同的第一偏振片22和第二偏光片25,材料可以采用偏光玻璃,透振方向为水平方向。显示图像线透过第一偏振片22后获得偏振态一致的偏振光,如线偏振光。其中,线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在时间和空间上为常数,即面对光线射来的方向,它的电矢量震动在同一平面内。
在第一偏振片22和第二偏光片25之间设置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的位置可以互换。
常见的液晶分子多为单光轴晶体,利用液晶分子的偏光特性控制偏振光的偏振方向。设置窄视角单元23内的第一液晶层230的方位角和视角切换屏24内设置第二液晶层240的方位角相同。结合图3所示,以显示屏21所在平面为参考平面(XY平面),在XY平面内,设置窄视角单元23内的第一液晶分子231的方位角Φ和视角切换屏24内的第二液晶分子241的方位角Φ相同,即第一液晶分子231和第二液晶分子241的光轴A在XY平面内与X方向的夹角Φ相同。Φ在0°~360°之间,作为示例,液晶分子可以采用方位角Φ=90°配向。其中,光轴又叫光学轴,是光在结晶内传播时,正交的两个波前进速度相等的方向,在这个方向上的光没有任何光学特性的变化。
结合图4-图5所示,正视角偏振光S0(沿图中Z正方向所示)透过第一液晶层230后的偏振方向不变,而斜视偏振光S1透过第一液晶层230或第二液晶层240后相位发生一定的变化,其偏振方向发生改变。其中,斜视偏振光S1也可称为左右视角偏振光,斜视偏振光S1与正视角偏振光S0之间的夹角为α,以α=45°示例,45°通过调整方位角Φ的大小,可以使斜视偏振光S1透过第一液晶层230后的偏振态偏转90°,即水平偏振光转换为垂直偏振,或将垂直偏振转换为水平偏振。
结合图1-图5所示,液晶分子的方位角的设置,影响防窥的方位,例如,影响的是在左右两侧实现防窥,还是在上下两侧实现防窥。通过设置第一液晶分子231和第二液晶分子241的方位角Φ相同,窄视角单元23的防窥方位与视角切换屏24的防窥方位相同,例如,使得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共同实现左右防窥。如此,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中的一者实现收窄视角,而另一者实现将窄视角变成宽视角。
设置第二偏光片25的透振方向与第一偏光片22的透振方向相同。
结合图4所示,在防窥态,通过控制视角切换屏24的第二液晶层240两端的电场强度,控制第二液晶分子241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正视角光线S0经过第一液晶层230和第二液晶层240旋光后偏振方向不变,斜视偏振光S1经过第一液晶层230和第二液晶层240旋光后偏振方向改变,正视角光线S0可以透过第二偏光片25,斜视偏振光S1无法透过第二偏光片25,显示模组200为窄视角显示,实现防窥态。
结合图5所示,在共享态,通过控制视角切换屏24的第二液晶层240两端的电场强度,控制第二液晶分子241偏转一定的角度,使得正视角光线S0和斜视偏振光S1经过第一液晶层230和第二液晶层240旋光后偏振方向均不变,均可透过第二偏光片25,显示模组200为宽视角显示,实现防窥态切换至共享态,因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防窥态和共享态切换的显示模组。
其中,图4和图5中,“→”指的是光线传播方向,指的是偏振光的偏振方向。以显示图像光线的正视角出光方向(如图中Z方向所示)为中心,防窥态指的是用户偏离正视角出光方向看向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斜视角发光亮度低或者无发光亮度,用户无法看到或者看清显示模组所显示图像;共享态指的是用户偏离正视角出光方向看向显示模组,显示模组的斜视角发光亮度足以让用户可以看到显示模组所显示图像。
综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模组,通过在显示屏的发光显示侧设置第一偏光片、窄视角单元、视角切换屏和第二偏光片,并且设置窄视角单元中的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视角切换屏中的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方位角,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两侧的第一偏光片和第二偏光片的透振方向相同,使得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共同实现左右防窥,从而得到一种防窥态和共享态可切换的显示模组。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5所示,第一液晶层230中的液晶分子与第二液晶层240中的液晶分子均为正性液晶。
结合图3所示,利用正性液晶分子具有响应快的优势,设置视角切换屏24中的液晶分子的方位角与窄视角单元23中的液晶分子的方位角一致,正性液晶分子的长轴方向与在XY平面内与X方向的夹角为Φ,作为示例,液晶分子可以采用方位角Φ=90°配向。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补偿膜30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3和图6所示,窄视角单元23包括补偿膜30,补偿膜30包括第一液晶层230;第一液晶层230中的第一液晶分子231的仰角θ大于或者等于50°且小于或者等于80°,仰角指的是液晶分子的光轴与XY平面的夹角。
本实施例采用补偿膜30,通过补偿膜30的旋光作用和偏光片配合获得较小的可视角度。如图6所示,补偿膜30包括第一基板31、第一液晶层230和第二基板32,第一基板31和第二基板32可以采用聚碳酸酯符合材料或者聚对苯二甲酸类塑料,内侧设置配向膜(图中未示出,以对第一液晶层230进行配向。本实施例中采用正性液晶分子,设置第一液晶层230内部的棒形液晶分子的分子长轴方向与薄膜表面方向成一特定倾斜角度排列。结合图1-图6所示,第一液晶层230中的第一液晶分子231的仰角θ范围在50°~80°,可以将斜视偏振光S1的偏振态旋转90°,即水平偏振光转换为垂直偏振,或将垂直偏振转换为水平偏振,使得显示面板200实现窄视角显示,保持防窥态。
需要说明的是,窄视角单元23包括补偿膜30。补偿膜30中液晶分子的方位角和仰角均固定。补偿膜30中不设置电极,无需为补偿膜30供电。在防窥态为常规使用状态的场景中,由补偿膜30和视角切换屏24所组成的显示模组中,补偿膜30内的第一液晶层230的方位角和视角切换屏24内设置第二液晶层240的方位角相同,从而视角切换屏24在不加电的状态下,或者说,视角切换屏24在不工作的状态下,显示模组实现的是防窥态。如此,作为常态是防窥态的显示模组而言,如此,显示模组具有功耗低、节能的优势。而在需要将防窥态切变为共享态时,只需要为视角切换屏24加电,使得视角切换屏24处于工作的状态即可。其中,防窥态为常规使用状态的场景,例如,对防窥要求较高的金融类应用场景。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视角切换屏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图7所示,视角切换屏24还包括第一电极层242和第二电极层243,第一电极层242位于第二液晶层240与第一偏光片22之间,第二电极层243位于第二液晶层240远离第一偏光片22的一侧。
具体的,第一电极层242和第二电极层243采用透明导电的整面电极,如采用氧化铟锡(ITO)、氧化铟锌(IZO)等,通过对第一电极层242和第二电极层243施加电压,如施加直流公共电压,使得第二液晶层240两面产生电场,驱使第二液晶分子241的仰角θ发生改变,如增大第二液晶分子241的仰角θ,改变第二液晶分子241对斜视偏振态S1的偏光状态,将斜视偏振光S1再次旋转回原来的偏振态。斜视偏振光S1经过第一液晶层230和第二液晶层240旋光后偏振方向不变,斜视偏振光S1和正视角光线S0均可以透过第二偏光片25,显示模组200为宽视角显示,实现共享态。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7所示,视角切换屏24还包括第一切换屏基板244和第二切换屏基板245,第一切换屏基板244位于第一电极层242与第一偏光片22之间,第二切换屏基板245位于第二电极层243远离第一偏光片22的一侧。具体的,第一切换屏基板244和第二切换屏基板245可以为玻璃或硅片等材料,起到固定液晶分子的作用。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结合图1-图7所示,在防窥态,第一电极层242与第二电极层243之间的电压差为V1。在共享态,第一电极层242与第二电极层243之间的电压差为V2。其中,V1与V2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1V。
具体的,结合图4所示,视角切换屏24在防窥态和共享态均在工作,即第一电极层242与第二电极层243均会提供工作电压。测试发现,补偿膜存在补偿不足的问题,在防窥态时,通过在第一电极层242与第二电极层243之间施加一个小的电压,如V1为0V~1V,可以控制第二液晶层240中第二液晶分子241的发生较小角度的扭转,以弥补补偿膜的补偿不足;同时设置共享态下第一电极层242与第二电极层243之间的电压差V2大于在防窥态下第一电极层242与第二电极层243之间的电压差V1,且V2-V1≥1V,如设置V2为2.0V~4V,可以增大共享态下第二液晶层240中的第二液晶分子241的扭转角度,有利于斜视偏振光S1被第二液晶层240旋转回原来的偏振态后被第二偏光片25透射,从而提高共享态下显示模组200的出光率。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4-图5、图8-图9所示,窄视角单元23包括辅助视角切换屏40,辅助视角切换屏40包括第一液晶层230,辅助视角切换屏40还包括第三电极层232和第四电极层233,第三电极层232位于第一液晶层230与第一偏光片22之间,第四电极层233位于第一液晶层230远离第一偏光片22的一侧。
具体的,窄视角单元23还可以采用辅助视角切换屏40,通过控制辅助视角切换屏40的第三电极层232和第四电极层233之间的电位差,通过电场控制第一液晶层230的扭转角度,以实现在防窥态和共享态下对斜视偏振光S1的偏振态调整,实现窄视角显示。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视角切换屏24还包括第一电极层242和第二电极层243,第一电极层242位于第二液晶层240与第一偏光片22之间,第二电极层243位于第二液晶层240远离第一偏光片22的一侧;第一电极层242复用第四电极层233,如图8所示;或者,第三电极层232复用第二电极层243,如图9所示。
具体的,视角切换屏24和辅助视角切换屏40复用相邻的一层电极层,可以减少显示模组200的膜层数量、膜层厚度。以图8所示,分别对第三电极层232、第一电极层242/第四电极层233、第二电极层243施加直流驱动电压,辅助视角切换屏40中的液晶分子和视角切换屏24中的液晶分子在电场力的作用下发生相同角度或者不同角度的扭转,以实现显示模组在防窥态和共享态之间的切换。
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1和图8所示,窄视角单元23位于显示屏21与视角切换屏24之间;一种可行的实施方式,结合图2和图9,视角切换屏24位于显示屏21与窄视角单元23之间。
结合图4和图5所示,由于窄视角单元23内的第一液晶分子231的方位角Φ和视角切换屏24内的第二液晶分子241的方位角Φ相同,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的位置可以换,对正视角偏振光S0和斜视偏振光S1的偏振态的改变相同。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防窥态下不同光程差的相对亮度测试图,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模组在共享态下不同光程差的相对亮度测试图,图12为显示模组在防窥态下的能量分布图,图13为显示模组在共享态下的能量分布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图13所示,沿Z方向,第一液晶层230中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的光程差为Δ光,第二液晶层240中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的光程差为Δ光,满足:Δ满足:Δ;其中,Z方向垂直于所述XY平面。
常见的液晶分子多为单光轴晶体,当一束偏振光通过一个单光轴晶体时,在会形成两束偏振光,此现象称为双折射。一般把振动方向与光轴垂直的光称为寻常光(o光),把振动方向与光轴平行的光称为非寻常光(e光)。液晶具有双折射效应,使得o光和e光在液晶中的传播速度不同,从而导致在出射时二者相位不同,由于液晶的光学各向异性的不同,所产生的相位差δ不同,最终影响o光和e光的偏振态。
其中,o光和e光经过液晶分子后的相位差δ满足:相位差δ=2π/波长*光程差Δ。光程差Δ是指两列波传播到某一质点的路程之差。液晶分子的光学各项异性为Δn,Δn=ne-no,no为寻常光折射率,ne为非寻常光折射率;以正性液晶分子为例,ne>no,即表明光在液晶中的传播速度存在着υe>υo,υe为非寻常光在液晶中的传播速度,υ0为寻常光在液晶中的传播速度。
经过第一液晶层230的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的光程差Δ1=Δn*d1,经过第二液晶层240的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的光程差Δ2=Δn*d2,其中,d1为第一液晶层230沿图中Z方向的厚度,d2为第二液晶层240沿图中Z方向的厚度。
通过设置Δ1=Δ2,第一液晶层230的厚度d1和第二液晶层240的厚度d2相等,有利于降低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的液晶层制备难度;同时,结合相位差δ与光程差Δ的关系,在第一液晶层230和/或第二液晶层240未加电场时,可以保证o光和e光分别经过第一液晶层230和第二液晶层240的相位差δ相同,即偏振光经过第一液晶层230后的偏振态和经过第二液晶层240的偏振态相同,有利于显示模组长期保持窄视角显示的防窥状态,此时,显示模组具有功耗低、节能的优势。
进一步,由于光程差Δ越大,液晶盒厚度越大,液晶电性能越差,光损耗越大,结合图10-图13所示,当光程差Δ=500nm、700nm、1000nm时,其对应的防窥角度逐渐减小。经测试,若防窥角度为45°,设置第一液晶层230的光程差Δ1和第二液晶层240的光程差Δ2均为500nm,结合图10所示,防窥模式下,45°亮度/0°亮度的相对亮度为0.4%,满足防窥的显示亮度要求;结合图11所示,共享模式下,45°亮度/0°亮度的相对亮度为3.9%,满足共享显示亮度要求。若仅采用视角切换屏24的液晶层,防窥角度45角时的最佳光程差Δ为800nm;而采用窄视角单元23和视角切换屏24两层液晶层,防窥角度5°时的最佳光程差是800,由于Δn越大液晶电性能差,通过设置两层液晶层,可以减小第一液晶层230和第二液晶层240的厚度,减小光损耗,提高液晶层的电性能,显示模组的显示效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如图11和图13所示。
其中,图10和图11中,横坐标为显示模组的防窥角度,纵坐标为显示模组的相对亮度。
基于同样的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5所示,该显示装置包括上述实施方式提供的任一种显示模组200。因此,该显示装置也具有上述实施方式中的显示模组200所具有的有益效果,相同之处可参照上文对显示模组200的解释说明进行理解,下文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可以为图15所示的手机,也可以为任何具有显示功能的电子产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类别:电视机、笔记本电脑、桌上型显示器、平板电脑、数码相机、智能手环、智能眼镜、车载显示器、工控设备、医用显示屏、触摸交互终端等,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继续参照图1-图2、图4-图5、图8-图9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300还包括背光源26和第三偏光片27,均位于显示屏21远离第一偏光片22的一侧,第三偏光片27位于显示屏21与背光源26之间。
背光源26用于向显示屏21中的液晶分子提供光能,第三偏光片27透射或阻断背光源26中发出的光线,调整显示屏21的像素亮度并再现颜色,使人眼看到颜色鲜艳的显示影像。
图1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光源的结构示意图。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结合图14所示,背光源26包括导光板261、光源262、反射片263和棱镜膜264。导光板261包括入光端面M0、第一引导表面M1和第二引导表面M2,入光端面M0连接第一引导表面M1和第二引导表面M2,第二引导表面M2和第一引导表面M1相对,第二引导表面M2位于第一引导表面与第三偏光片27之间,第一引导表面M1设置有第一棱镜状结构2610。光源262位于入光端面M0的一侧。反射片263位于导光板261远离第三偏光片27的一侧。棱镜膜264位于导光板261与第三偏光片27之间,棱镜膜264朝向导光板261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棱镜状结构2640。
导光板261具有相对的第一引导表面M1和第二引导表面M2,光源262出射的光由入光端面M0进入导光板1,沿着导光板1向前和向后引导。第一引导表面M1设置有面向反射片263的多个第一棱镜状结构2610,光线从光源262被引导穿过入光端面M0,并且在第一引导表面M1和第二引导表面M2之间引导而,反射的光线入射到第一棱镜状结构2610的平面反射后向大角度偏折,再经过棱镜膜264上的多个第二棱镜状结构2640的棱镜面折射后垂直出射,有利于收敛背光光线,提高背光源26正视角的出光效率。
结合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视角切换屏24,搭配视角较为收敛的高亮背光源26,可以实现较佳的防窥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导光板261出射光角度,第二棱镜状结构2640的棱镜角需与导光板261匹配设计。
注意,上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及所运用技术原理。本领域技术人员会理解,本发明不限于这里所述的特定实施例,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虽然通过以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说明,但是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上实施例,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情况下,还可以包括更多其他等效实施例,而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范围决定。
Claims (14)
1.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
显示屏,显示图像;
第一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屏的发光显示侧;
窄视角单元和视角切换屏,均位于所述第一偏光片远离所述显示屏的一侧,所述窄视角单元包括第一液晶层,所述视角切换屏包括第二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和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具有相同的方位角;其中,XY平面为由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所限定的平面,所述方位角指的是液晶分子的光轴在所述XY平面内与X方向的夹角,所述显示屏所在平面平行于所述XY平面;
第二偏光片,位于所述窄视角单元和所述视角切换屏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与所述第一偏光片具有相同的透振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与所述第二液晶层中的液晶分子均为正性液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窄视角单元包括补偿膜,所述补偿膜包括所述第一液晶层;
所述第一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仰角大于或者等于50°且小于或者等于80°,所述仰角指的是液晶分子的光轴与所述XY平面的夹角。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角切换屏还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角切换屏还包括第一切换屏基板和第二切换屏基板;
所述第一切换屏基板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切换屏基板位于所述第二电极层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在防窥态,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为V1;
在共享态,所述第一电极层与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的电压差为V2;
V1与V2之间的差值大于或者等于1V。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窄视角单元包括辅助视角切换屏,所述辅助视角切换屏包括所述第一液晶层;
所述辅助视角切换屏还包括第三电极层和第四电极层,所述第三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四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角切换屏还包括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所述第一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液晶层与所述第一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二液晶层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
所述第一电极层复用所述第四电极层,或者,所述第三电极层复用所述第二电极层。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窄视角单元位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视角切换屏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视角切换屏位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窄视角单元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沿Z方向,所述第一液晶层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光程差为Δ1,所述第二液晶层中寻常光和非寻常光的光程差为Δ2,满足:Δ1=Δ2;
其中,Z方向垂直于所述XY平面。
12.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述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显示模组。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背光源和第三偏光片,均位于所述显示屏远离所述第一偏光片的一侧,所述第三偏光片位于所述显示屏与所述背光源之间。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源包括:
导光板,包括入光端面,第一引导表面和第二引导表面,所述入光端面连接所述第一引导表面和所述第二引导表面;所述第二引导表面和所述第一引导表面相对,位于所述第一引导表面与所述第三偏光片之间;所述第一引导表面设置有第一棱镜状结构;
光源,位于所述入光端面的一侧;
反射片,位于所述导光板远离所述第三偏光片的一侧;
棱镜膜,位于所述导光板与所述第三偏光片之间,所述棱镜膜朝向所述导光板的一侧表面设置有多个第二棱镜状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11499.6A CN115728983A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411499.6A CN115728983A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728983A true CN115728983A (zh) | 2023-03-03 |
Family
ID=85295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411499.6A Pending CN115728983A (zh) | 2022-11-11 | 2022-11-11 |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728983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34812A (zh) * | 2023-05-31 | 2023-08-2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1577A (zh) * | 2007-07-19 | 2010-03-24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器和用于该显示器的视野角控制元件 |
CN108345139A (zh) * | 2017-01-25 | 2018-07-31 |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视角可切换显示装置 |
CN109696757A (zh) * | 2017-10-23 | 2019-04-30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 |
CN110662996A (zh) * | 2017-05-29 | 2020-01-0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11045265A (zh) * | 2020-01-03 | 2020-04-21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111868585A (zh) * | 2018-01-25 | 2020-10-30 |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防窥显示装置的反射式光学堆叠物 |
CN212255969U (zh) * | 2020-06-28 | 2020-12-29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019705A (zh) * | 2021-12-13 | 2022-02-0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
-
2022
- 2022-11-11 CN CN202211411499.6A patent/CN115728983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81577A (zh) * | 2007-07-19 | 2010-03-24 | 夏普株式会社 | 显示器和用于该显示器的视野角控制元件 |
CN108345139A (zh) * | 2017-01-25 | 2018-07-31 | 扬升照明股份有限公司 | 视角可切换显示装置 |
CN110662996A (zh) * | 2017-05-29 | 2020-01-07 | 富士胶片株式会社 | 显示装置 |
CN109696757A (zh) * | 2017-10-23 | 2019-04-30 |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偏光式视角控制元件、偏光式视角控制显示装置以及偏光式视角控制光源模块 |
CN111868585A (zh) * | 2018-01-25 | 2020-10-30 | 瑞尔D斯帕克有限责任公司 | 用于防窥显示装置的反射式光学堆叠物 |
CN111045265A (zh) * | 2020-01-03 | 2020-04-21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液晶显示装置 |
CN212255969U (zh) * | 2020-06-28 | 2020-12-29 | 昆山龙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装置 |
CN114019705A (zh) * | 2021-12-13 | 2022-02-08 |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 防窥膜及显示装置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6634812A (zh) * | 2023-05-31 | 2023-08-22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CN116634812B (zh) * | 2023-05-31 | 2024-05-03 |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46573B (zh) | 液晶面板、液晶显示设备和终端设备 | |
CN110780477A (zh) | 一种液晶显示屏、其显示方法及显示装置 | |
EP3814680A1 (en) | Optical stack for privacy display | |
JPWO2018221413A1 (ja) | 表示装置 | |
WO2016195786A1 (en) | Electronic device display with switchable film structures | |
US20120113362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 |
US10663798B2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comprising a liquid crystal prism and a reflective prism disposed between first and second substrates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and display device | |
CN215264292U (zh) | 液晶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US12032234B2 (en) | Anti-peep display assembly and display device | |
CN102981324B (zh) | 一种半透半反蓝相液晶显示面板及液晶显示装置 | |
JP2008096458A (ja) | 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視野角制御装置 | |
JP5252335B2 (ja) | 液晶表示装置、および端末装置 | |
KR20080003072A (ko) | 협시야각 표시장치 및 광/협시야각 전환이 가능한 표시장치 | |
CN112099270A (zh) | 水平电场型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 |
WO2019103012A1 (ja) | 表示装置 | |
JP2008064790A (ja) | ディスプレイおよびそれに用いられる視野角制御装置 | |
JP4968656B2 (ja) | 光源装置、液晶表示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 |
CN108388019B (zh) | 一种3d显示装置及显示方法 | |
US8836874B2 (en) | Three-dimensional image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shutter panel | |
US20180284539A1 (en) | Transflective lcd | |
CN115453781A (zh) | 防窥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 |
CN115728983A (zh) | 一种显示模组和显示装置 | |
US9759957B2 (en) | Transflectiv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
CN111033368A (zh) | 光学装置、显示装置以及电子设备 | |
US20140092347A1 (en) |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nel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30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