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720740B -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720740B
CN115720740B CN202211249125.9A CN202211249125A CN115720740B CN 115720740 B CN115720740 B CN 115720740B CN 202211249125 A CN202211249125 A CN 202211249125A CN 115720740 B CN115720740 B CN 11572074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eds
stratification
dormancy
bare
treat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912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720740A (zh
Inventor
林玉梅
任军
张立民
金桂香
陈思羽
吕梦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Provincial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Provincial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Provincial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Jilin Provincial Academy of Forestry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2211249125.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720740B/zh
Publication of CN11572074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74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72074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72074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40Afforestation or reforestation

Landscapes

  • Pretreatment Of Seeds And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属于刺楸播种育苗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刺楸鲜种子,透气保湿条件下暖温裸层积处理,得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保持湿润,再低温裸层积处理,得到解除休眠的种子。本发明通过变温裸层积打破种子休眠后,在15~25℃条件下进行脱水干燥,从而得到解除休眠后的刺楸种子,且此种子在低温(3℃)贮藏10个月内种子发芽率下降不明显。通过本发明处理后所得到的刺楸非休眠种子不仅便于运输贮存,并且随时可以用于播种育苗,播种不再受到解除种子休眠的时间限制,且避免了沙层积催芽种子发霉腐烂或者提前萌发。

Description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刺楸播种育苗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背景技术
刺楸(Kalopanax septemlobus)五加科,从东北到华南都有分布。刺楸适应性很强,刺楸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的环境,稍耐阴,耐寒冷,适宜在含腐殖质丰富、土层深厚、疏松且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酸性土壤中生长。刺楸叶形美观,叶色浓绿,树干通直挺拔,适合作行道树或园林配植。此外,刺楸木质坚硬细腻、花纹明显,是制作高级家具、乐器、工艺雕刻的良好材料。刺楸树根、树皮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炎祛痰、镇痛等功效。刺楸春季的嫩叶采摘后可供食用,气味清香、品质极佳,是美味的野菜。
刺楸天然资源主要生于山地疏林中,呈少量散生分布,很少见有集中成片成块林分,天然更新恢复的难度较大,加之大面积的毁林种参和盗伐木材,天然刺楸林生态环境的严重退化,使许多野生种质资源的生存受到了严重的威胁,保存数量逐年递减,被列为国家二级珍贵树种。刺楸作为主要用材林造林树种或园林绿化新品种,亟需优质高产的苗木来保证恢复和扩大栽培。种子催芽的成功与否是决定出苗率和苗木质量的重要前提条件,因此,研究解除刺楸种子休眠技术,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势在必行。
刺楸种子的果熟期为9~11月,因开花结实先后不一致,果实的成熟度差异较大。且不同产地的刺楸种子休眠程度不同,秦岭以南种源基本上没有休眠现象,秦岭以北种源存在休眠现象,尤其是高纬度地带的种子则有深休眠的现象。通过对秦岭以北种源的刺楸种子研究发现:种皮无障碍,不影响透水透气性。刺楸种子被胚乳充满,为典型的胚乳型种子。种胚很小,在显微镜下,可见胚率只占30%~50%,且发育不完全,所见胚大部分处于心形胚阶段,少数胚呈鱼雷形,说明此时胚尚未完成形态成熟。种胚发育不成熟是导致刺楸种子休眠和萌发困难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如何提供一种秦岭以北,尤其是东北地区解除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可以提高发芽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刺楸鲜种子,透气保湿条件下暖温裸层积处理,得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
(2)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保持湿润,再低温裸层积处理,得到解除休眠的种子。
优选的:步骤(1)刺楸鲜种子来源:刺楸果实采收后,进行调制,去杂,得到鲜种子;调制:将种子从果皮中脱出;去杂:用水选法去杂除秕;鲜种子还包括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将鲜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捞出,用无菌水反复冲洗;透气保湿条件下:装入透气的种子袋,湿度80~85%RH;暖温裸层积处理:14~16℃,无基质,处理时间9~10周。
进一步的,果皮中脱出;所述去杂:用水选法去杂除秕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行业标准:刺楸播种育苗技术规程LY/T 2643-2016。
优选的:步骤(2)保持湿润: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置于封口袋中,保持袋内湿度75~80%RH;低温裸层积处理:4~6℃,无基质,处理时间12~13周。
优选的:低温裸层积处理的过程中,每周打开袋口通气,通气时间10min,并保持袋内湿度75~80%RH。
优选的:还包括步骤(3)干燥处理。
有益效果在于:得到便于储存、运输,且解除休眠的干种子,适宜长期低温贮存。
优选的:干燥处理:15~25℃,干燥至含水率为7~10%。
有益效果在于:解除休眠后的种子可低温(3℃)贮存,也可以直接催芽播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任一方法在林业生产、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取得的技术效果:通过变温裸层积打破种子休眠后,在15~25℃条件下进行脱水干燥,从而得到解除休眠后的刺楸种子,且此种子在低温(3℃)贮藏10个月内种子发芽率下降不明显。通过本发明处理后所得到的刺楸非休眠种子不仅便于运输贮存,并且随时可以用于播种育苗,播种不再受到解除种子休眠的时间限制,且避免了沙层积催芽种子发霉腐烂或者提前萌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实施例1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刺楸鲜种子,透气保湿条件下暖温裸层积处理,得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
(2)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保持湿润,再低温裸层积处理,得到解除休眠的种子。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刺楸鲜种子来源:刺楸果实采收后,进行调制,去杂,得到鲜种子;调制:将种子从果皮中脱出;去杂:用水选法去杂除秕;鲜种子还包括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将鲜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捞出,用无菌水反复冲洗;透气保湿条件下:装入透气的种子袋,湿度80%RH;暖温裸层积处理:14℃,无基质,处理时间9周。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2)保持湿润: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置于封口袋中,保持袋内湿度75%RH;低温裸层积处理:4℃,无基质,处理时间12周。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低温裸层积处理的过程中,每周打开袋口通气,通气时间10min,并保持袋内湿度75%RH。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3)干燥处理。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干燥处理:15℃,干燥至含水率为7%。
实施例2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刺楸鲜种子,透气保湿条件下暖温裸层积处理,得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
(2)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保持湿润,再低温裸层积处理,得到解除休眠的种子。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刺楸鲜种子来源:刺楸果实采收后,进行调制,去杂,得到鲜种子;调制:将种子从果皮中脱出;去杂:用水选法去杂除秕;鲜种子还包括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将鲜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捞出,用无菌水反复冲洗;透气保湿条件下:装入透气的种子袋,湿度83%RH;暖温裸层积处理:15℃,无基质,处理时间10周。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2)保持湿润: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置于封口袋中,保持袋内湿度80%RH;低温裸层积处理:5℃,无基质,处理时间12周。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低温裸层积处理的过程中,每周打开袋口通气,通气时间10min,并保持袋内湿度80%RH。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3)干燥处理。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干燥处理:20℃,干燥至含水率为8%。
实施例3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刺楸鲜种子,透气保湿条件下暖温裸层积处理,得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
(2)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保持湿润,再低温裸层积处理,得到解除休眠的种子。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1)刺楸鲜种子来源:刺楸果实采收后,进行调制,去杂,得到鲜种子;调制:将种子从果皮中脱出;去杂:用水选法去杂除秕;鲜种子还包括消毒处理,消毒处理:将鲜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捞出,用无菌水反复冲洗;透气保湿条件下:装入透气的种子袋,湿度85%RH;暖温裸层积处理:16℃,无基质,处理时间10周。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步骤(2)保持湿润: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置于封口袋中,保持袋内湿度80%RH;低温裸层积处理:6℃,无基质,处理时间13周。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低温裸层积处理的过程中,每周打开袋口通气,通气时间10min,并保持袋内湿度80%RH。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还包括步骤(3)干燥处理。
为进一步优化技术方案:干燥处理:25℃,干燥至含水率为10%。
对比实验
现有东北地区所产的刺楸种子的催芽处理方式主要有以下2种:
对比例1、果实采收后,先进行调制,使种子从果皮中脱出,然后用水选去杂除秕,捞出放在室内阴干,形成气干种子,放在通风干燥处贮存。在距播种期120d左右时,将气干种子用水浸泡3d后,再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与含水量60%的湿沙按体积比1∶3混拌均匀,20℃层积60d转3℃~5℃混沙层积60d。
对比例2、将调制好的鲜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与含水量60%的湿沙按体积比1:3混拌,装入容器放置在室内阴凉处,种沙温度保持在15℃左右,贮藏60d~90d。经常翻动并随时喷水,保持种沙湿度。然后在室内用容器或在室外地势较高、排水良好处挖坑层积,温度控制0℃~5℃之间,贮藏40d~60d。
以上2种方法种子都必须要经过混砂层积处理解除休眠后才能正常萌发。但这些方法处理需时较长,不便于贮存、运输,且会造成种子发霉腐烂或者提前萌发等一系列问题。
具体的:以上2种方法种子都必须要经过混沙(种子与含水量60%的湿沙按体积比1∶3混拌均匀)层积,而实施例为:鲜种子变温裸(只有种子,不需要添加任何基质)层积。
1、对比例1用气干种子,相较于变温层积,对比例2和本发明用鲜种子直接变温层积发芽率更高,由于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采收后种胚很小,且发育不完全,鲜种子在15~25℃下干燥后形成气干种子的过程中会使部分种子失去发芽能力。
2、同混砂层积相比,实施例采用裸层积可避免由于湿沙带菌造成暖层积过程中种子腐烂变质。
3、同变温混沙层积相比,实施例变温裸层积解除休眠的种子可在15~25℃下干燥后长期低温贮存,然后根据需要随时可进行催芽播种,且不影响种子的发芽率;而变温混沙层积解除休眠的种子不利于贮存,层积完成后应尽快催芽播种,不然种子会在湿沙基质中提前萌发甚至造成种子发霉腐烂。
4、同变温混沙层积相比,实施例变温裸层积解除休眠的种子经15~25℃下自然干燥后更便于运输;而变温混沙层积解除休眠的种子由于在层积过程中与含水量60%的湿沙按体积比1∶3进行了混拌,不仅重量大,且运输过程需要严格控制温湿度,不然运输途中种子会在湿沙基质中提前萌发甚至腐烂。
5、实施例于变温裸层积解除休眠的种子经15~25℃下自然干燥后而得到了解除休眠的纯净的干的种子,可低温保存10个月。现有技术中种子解除休眠后的种子都是混了沙子的湿种子,且需要尽快催芽播种。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2)

1.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刺楸鲜种子,透气保湿条件下暖温裸层积处理,得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
(2)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保持湿润,再低温裸层积处理,得到解除休眠的种子;
步骤(1)所述刺楸鲜种子来源:刺楸果实采收后,进行调制,去杂,得到鲜种子;所述调制:将种子从果皮中脱出;所述去杂:用水选法去杂除秕;所述鲜种子还包括消毒处理,所述消毒处理:将鲜种子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捞出,用无菌水反复冲洗;所述透气保湿条件下:装入透气的种子袋,湿度80~85%RH;所述暖温裸层积处理:14~16℃,无基质,处理时间9~10周;
步骤(2)所述保持湿润:将经过暖温裸层积后的种子置于封口袋中,保持袋内湿度75~80%RH;所述低温裸层积处理:4~6℃,无基质,处理时间12~13周;
所述低温裸层积处理的过程中,每周打开袋口通气,通气时间10min,并保持袋内湿度75~80%RH;
还包括步骤(3)干燥处理;
所述干燥处理:15~25℃,干燥至含水率为7~10%。
2.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在林业生产、园林绿化中的应用。
CN202211249125.9A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Active CN11572074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9125.9A CN115720740B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9125.9A CN115720740B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740A CN115720740A (zh) 2023-03-03
CN115720740B true CN115720740B (zh) 2024-06-07

Family

ID=852934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9125.9A Active CN115720740B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72074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438967B (zh) * 2023-04-06 2025-02-25 安康苦草源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黄连种子储存萌发的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0559A (zh) * 2016-04-20 2016-08-3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促进刺五加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8419475A (zh) * 2018-03-21 2018-08-2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内生真菌促进刺五加种子发芽的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900559A (zh) * 2016-04-20 2016-08-31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一种促进刺五加种子萌发的方法
CN108419475A (zh) * 2018-03-21 2018-08-21 黑龙江中医药大学 一种内生真菌促进刺五加种子发芽的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刺楸苗木培育技术";高颖 等;《绿色科技》(第第9期期);第84-85页 *
"北美鹅掌楸种子破眠技术研究";郭永清 等;《浙江林业科技》(06);第38-40页 *
北美鹅掌楸种子破眠技术研究;郭永清;沈永宝;喻方圆;郎南军;;浙江林业科技;20061230(第06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720740A (zh) 2023-03-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081980B (zh) 一种多穗柯容器育苗方法
CN104871679B (zh) 一种福建山樱花种子均衡打破休眠及芽苗培育方法
CN115720740B (zh) 一种解除产自东北地区的刺楸种子休眠的方法
CN104082110A (zh) 一种栽培栝楼块根育苗技术
CN118614351B (zh) 一种大花蔓龙胆的栽培方法
CN104255233A (zh) 一种提高桂花苗成活率的方法
CN106613274A (zh) 一种草乌头种子育苗方法
CN106105588B (zh) 一种广热带亚属睡莲越冬贮藏及繁殖方法
CN108142126A (zh) 一种沉水樟的扦插育苗方法
CN109511534B (zh) 浆果种子播种繁殖方法
CN107683652A (zh) 一种快速有效提高国槐种子发芽率的方法
CN117461512A (zh) 一种蓝莓的培育方法
CN110393120A (zh) 一种适种于广西高寒山区的樱桃种苗繁殖培育方法
CN105917936B (zh) 一种杉木轻基质扦插容器苗培育方法
CN107637494A (zh) 一种提高文心兰组培苗移栽成活率的方法
CN107027590B (zh) 一种提高红椿裸根造林成活率的方法
CN107295830B (zh) 一种平榛种子的催芽方法
CN105993871A (zh) 一种利用枝顶孢霉促进三七高萌发率的快速育苗方法
CN114846946B (zh) 一种提高白花前胡种子萌发率的方法
CN104054578A (zh) 滇丁香的组培快繁方法
CN110249926A (zh) 一种珍稀濒危植物保山茜快速高效萌发成苗的方法
CN114026989B (zh) 一种打破野生银莲花种子休眠的方法
CN109380051A (zh) 一种野外人工播种促进闽楠幼苗更新的方法
CN108668764A (zh) 一种桂花树种子繁殖种植方法
CN110393135B (zh) 一种白花兜兰种子直播育苗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