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696887B -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6887B
CN115696887B CN202310005180.1A CN202310005180A CN115696887B CN 115696887 B CN115696887 B CN 115696887B CN 202310005180 A CN202310005180 A CN 202310005180A CN 115696887 B CN115696887 B CN 1156968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inlet
plate
heat dissipation
connecting pipe
hea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310005180.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696887A (zh
Inventor
操华飞
邱铭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Zh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Zhuot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enter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Zhuot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enter LP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Zhuot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enter LP
Priority to CN202310005180.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68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68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68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6968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68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涉及碳化硅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包括安装底座、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安装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安装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安装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壳。通过设置的散热组件,将功率模块设置在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冷却液依次流入进液管道、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最终排出至出液管道,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功率模块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功率模块的双面散热,通过设置的安装组件,可根据电容模块一侧的电容输出端母排的规格尺寸对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的间隙、数量以及位置进行调整,有效增加了该散热装置的适用范围。

Description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碳化硅电机控制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新能源汽车不断深入发展,电动汽车越来越普及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驱动电机控制器是电动汽车内部一个核心的部件,其安全可靠的工作是整个电动汽车正常工作的关键。
如中国专利CN209096498U所公开的一种用于电机控制器的双面散热集成装置,将功率模块通过散热器上面的四颗螺栓夹紧固定于散热器中间,可以实现功率模块的双面散热,有利于功率模块的散热,提高了功率模块的可靠性及性能,但是,该散热器的结构固定,且不能调节间隙,导致散热器的适用范围较小,降低了实用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底座、电容模块和功率模块,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所述安装底座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所述安装底座的顶部设置有外壳;
所述散热组件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内部的进液管道、出液管道、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所述第二散热板的外部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进液管道的一侧连通有若干第一进液连接管,所述第一散热板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液连接管,所述第一进液连接管和第二进液连接管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侧设置有堵塞球,所述第一散热板靠近进液管道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接软管,所述第一连接软管远离第一散热板一端的内部转动套设有第一密封壳,所述第一连接软管远离第一散热板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杆,所述第二散热板靠近第一散热板的一侧连通有两个第二连接软管,所述第二连接软管靠近第二进液连接管一端的外部转动套设有第二密封壳,所述第二连接软管靠近第二进液连接管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杆,所述第一散热板底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三连接软管,所述第三连接软管底端的外部转动设置有第三密封壳,所述出液管道的顶部连通有若干出液连接管;
所述安装组件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内部两端的两个安装板、转动设置于安装底座内部两端的两个丝杆,所述丝杆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板,所述移动板底端的内部滑动套设有固定杆,两个所述移动板的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一卡板,所述调节组件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U型板,所述第二U型板远离第二散热板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板,所述第一散热板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U型板,所述第一U型板远离第一散热板一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
优选地,所述电容模块的一侧设置有电容输出端母排,所述功率模块的顶部设置有电容输出正极板和电容输出负极板,所述功率模块位于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密封壳螺纹连接于第一进液连接管的外部,所述第二密封壳螺纹连接于第二进液连接管的外部,所述第三密封壳螺纹连接于出液连接管的外部。
优选地,两个所述固定杆均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的内部,所述第一U型板和第二U型板均与安装板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优选地,所述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的相对侧设置有相配合的卡块。
优选地,所述进液管道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所述出液管道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
优选地,所述调节组件包括框架,所述第二散热板滑动设置于框架的内部,所述框架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调节块,所述调节块远离第二散热板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所述框架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动块相配合的滑槽。
优选地,所述外壳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所述散热扇设置于功率模块的正上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散热组件,将功率模块设置在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冷却液依次流入进液管道、第一散热板、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最终排出至出液管道,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功率模块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功率模块的双面散热,有利于提高对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
2、本发明通过设置的安装组件,可根据电容模块一侧的电容输出端母排的规格尺寸对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的间隙、数量以及位置进行调整,有效增加了该散热装置的适用范围,提高了实用性。
3、本发明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通过转动调节杆,使得调节块向下移动,推动第二散热板向第一散热板靠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散热板、第一散热板与功率模块之间的接触效果,提高了对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
4、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散热扇,提高了对功率模块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散热组件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安装底座局部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A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一进液连接管俯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的第一连接软管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调节组件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的安装底座侧面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序号:1、安装底座;2、电容模块;3、功率模块;4、散热组件;401、进液管道;402、出液管道;403、第一散热板;404、第二散热板;405、第一进液连接管;406、第二进液连接管;407、弹簧;408、堵塞球;409、第一连接软管;410、第一密封壳;411、第一顶杆;412、第二连接软管;413、第二密封壳;414、第二顶杆;415、第三连接软管;416、第三密封壳;417、出液连接管;5、安装组件;501、安装板;502、丝杆;503、移动板;504、固定杆;505、第一卡板;506、第二U型板;507、第二卡板;508、第一U型板;509、锁紧螺栓;6、外壳;7、散热扇;8、调节组件;801、框架;802、调节杆;803、调节块;804、滑动块;805、滑槽;9、进水管;10、出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实施例:参见图1-9,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电容模块2和功率模块3,电容模块2的一侧设置有电容输出端母排,功率模块3的顶部设置有电容输出正极板和电容输出负极板,安装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4,安装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5,安装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外壳6;
散热组件4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1内部的进液管道401、出液管道402、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功率模块3位于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第二散热板404的外部设置有调节组件8,进液管道401的一侧连通有若干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第一散热板403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第一进液连接管405和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407,弹簧407的一侧设置有堵塞球408,初始状态下,弹簧407对堵塞球408挤压,使得第一进液连接管405和第二进液连接管406中的开口关闭,第一散热板403靠近进液管道401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接软管409,第一连接软管409远离第一散热板403一端的内部转动套设有第一密封壳410,第一密封壳410螺纹连接于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外部,第一连接软管409远离第一散热板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杆411,第二散热板404靠近第一散热板403的一侧连通有两个第二连接软管412,第二连接软管412靠近第二进液连接管406一端的外部转动套设有第二密封壳413,第二密封壳413螺纹连接于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外部,第二连接软管412靠近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杆414,第一散热板403底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三连接软管415,第三连接软管415底端的外部转动设置有第三密封壳416,出液管道402的顶部连通有若干出液连接管417,将第一散热板403安装于安装底座1内部后,将第一散热板403一侧的第一连接软管409与第一进液连接管405连接,将第一密封壳410螺纹连接于相应的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外部,第一顶杆411推动该第一进液连接管405中的堵塞球408和弹簧407,使得该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开口被打开,再第一散热板403底部的第三连接软管415与出液连接管417连接,将第三密封壳416螺纹连接于出液连接管417外部即可,将第二散热板404安装于安装底座1内部后,将两个第二连接软管412中的第二密封壳413,分别螺纹连接在相应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外部,此时第二连接软管412一端的第二顶杆414伸入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内部,第二顶杆414推动该第二进液连接管406中的堵塞球408和弹簧407,此时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开口被打开,完成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的连接,冷却液通过第一进液连接管405流入第一散热板403内部,再通过一端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流入第二散热板404内部,随后通过另一端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流入第一散热板403内部,最后通过出液连接管417流入出液管道402内部,再由出水管10排出,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功率模块3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实现对功率模块3的双面散热,有利于提高对功率模块3的散热效果;
安装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1内部两端的两个安装板501、转动设置于安装底座1内部两端的两个丝杆502,丝杆50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板503,移动板503底端的内部滑动套设有固定杆504,两个固定杆504均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内部,两个移动板503的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一卡板505,调节组件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U型板506,第二U型板506远离第二散热板4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板507,第一卡板505和第二卡板507的相对侧设置有相配合的卡块,第一卡板505和第二卡板507一侧的卡块相配合,实现第一卡板505和第二卡板507的卡合,在第一卡板505移动时,第二卡板507便移动,转动两个丝杆502,移动板503带动第一卡板505前后移动,第二卡板507移动,调节组件8和第二散热板404的位置得以调节,第一散热板40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U型板508,第一U型板508和第二U型板506均与安装板501的规格尺寸相适配,第一U型板508远离第一散热板403一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509,通过将第一散热板403两侧的第一U型板508分别套设在两个安装板501的外部,将第一散热板403位于合适的位置后,转动锁紧螺栓509,便对第一散热板403固定。
在本发明中,进液管道40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9,用于注入冷却液,出液管道402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0,用于冷却液的排出。
在本发明中,调节组件8包括框架801,第二散热板404滑动设置于框架801的内部,框架80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802,调节杆802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调节块803,调节块803远离第二散热板40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804,框架801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动块804相配合的滑槽805,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8,转动调节杆802,同时在滑动块804和滑槽805的相配合作用下,使得调节块803向下移动,调节块803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第二散热板404向第一散热板403靠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散热板404、第一散热板403与功率模块3之间的接触效果,提高了对功率模块3的散热效果。
在本发明中,外壳6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7,散热扇7设置于功率模块3的正上方,通过设置的散热扇7,提高了对功率模块3的散热效果。
工作原理:在本实施例中,本发明还提出了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首先根据电容模块2一侧的电容输出端母排的规格尺寸对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的间隙、数量以及位置进行调整,根据电容模块2一侧的电容输出端母排的数量,确认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的数量,并且将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安装至安装底座1内部;
步骤二,对第一散热板403安装时,将第一散热板403两侧的第一U型板508分别套设在两个安装板501的外部,根据电容模块2一侧的电容输出端母排的位置,将第一散热板403位于合适的位置后,转动锁紧螺栓509,对第一散热板403固定,随后将第一散热板403一侧的第一连接软管409与第一进液连接管405连接,将第一密封壳410螺纹连接于相应的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外部,此时第一顶杆411推动该第一进液连接管405中的堵塞球408和弹簧407,使得该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开口被打开,随后将第一散热板403底部的第三连接软管415与出液连接管417连接,将第三密封壳416螺纹连接于出液连接管417外部即可;
步骤三,对第二散热板404安装时,将调节组件8两侧的第二U型板506分别套设置在两个安装板501的外部,同时,使得第二U型板506一侧的第二卡板507卡入第一卡板505中,随后将两个第二连接软管412中的第二密封壳413,分别螺纹连接在相应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外部,此时第二连接软管412一端的第二顶杆414伸入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内部,第二顶杆414推动该第二进液连接管406中的堵塞球408和弹簧407,此时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开口被打开;
步骤四,多个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安装完成后,将多个功率模块3分别位于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根据功率模块3的厚度,调整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的间隙,调整时,转动两个丝杆502,同时在固定杆504的限位作用下,移动板503带动第一卡板505前后移动,在第一卡板505和第二卡板507的相配合作用下,调节组件8和第二散热板404的位置得以调节,随后将功率模块3放置于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
步骤五,转动调节杆802,同时在滑动块804和滑槽805的相配合作用下,使得调节块803向下移动,调节块803在向下移动的过程中,推动第二散热板404向第一散热板403靠近,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二散热板404、第一散热板403与功率模块3之间的接触效果;
步骤六,将电容模块2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底座1顶部的一端,并且将电容模块2一侧的电容输出端母排与功率模块3顶部的电容输出正极板和电容输出负极板对应,最后将外壳6通过螺栓固定在安装底座1的顶部。
步骤七,通过进水管9向进液管道401内部注入冷却液,冷却液通过第一进液连接管405流入第一散热板403内部,再通过一端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流入第二散热板404内部,随后通过另一端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流入第一散热板403内部,最后通过出液连接管417流入出液管道402内部,再由出水管10排出,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功率模块3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通过设置的散热扇7,提高了对功率模块3的散热效果。
本发明通过设置的散热组件,将功率模块设置在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实现对功率模块双面散热的有益效果,通过设置的安装组件,可根据电容模块一侧的电容输出端母排的规格尺寸对第一散热板和第二散热板之间的间隙、数量以及位置进行调整,有效增加了该散热装置的适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包括安装底座(1)、电容模块(2)和功率模块(3),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散热组件(4),所述安装底座(1)的内部设置有安装组件(5),所述安装底座(1)的顶部设置有外壳(6);
所述散热组件(4)包括设置于安装底座(1)内部的进液管道(401)、出液管道(402)、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所述第二散热板(404)的外部设置有调节组件(8),所述进液管道(401)的一侧连通有若干第一进液连接管(405),所述第一散热板(403)内部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二进液连接管(406),所述第一进液连接管(405)和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内部均设置有弹簧(407),所述弹簧(407)的一侧设置有堵塞球(408),所述第一散热板(403)靠近进液管道(401)的一侧连通有第一连接软管(409),所述第一连接软管(409)远离第一散热板(403)一端的内部转动套设有第一密封壳(410),所述第一连接软管(409)远离第一散热板(403)的一端设置有第一顶杆(411),所述第二散热板(404)靠近第一散热板(403)的一侧连通有两个第二连接软管(412),所述第二连接软管(412)靠近第二进液连接管(406)一端的外部转动套设有第二密封壳(413),所述第二连接软管(412)靠近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一端设置有第二顶杆(414),所述第一散热板(403)底部的一端连通有第三连接软管(415),所述第三连接软管(415)底端的外部转动设置有第三密封壳(416),所述出液管道(402)的顶部连通有若干出液连接管(417);
所述电容模块(2)的一侧设置有电容输出端母排,所述功率模块(3)的顶部设置有电容输出正极板和电容输出负极板,所述功率模块(3)位于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
所述第一密封壳(410)螺纹连接于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外部,所述第二密封壳(413)螺纹连接于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外部,所述第三密封壳(416)螺纹连接于出液连接管(417)的外部;
所述进液管道(401)的一侧连通有进水管(9),所述出液管道(402)的一侧连通有出水管(10);
将第一散热板(403)安装于安装底座(1)内部后,将第一散热板(403)一侧的第一连接软管(409)与第一进液连接管(405)连接,将第一密封壳(410)螺纹连接于相应的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外部,第一顶杆(411)推动该第一进液连接管(405)中的堵塞球(408)和弹簧(407),使得该第一进液连接管(405)的开口被打开,再第一散热板(403)底部的第三连接软管(415)与出液连接管(417)连接,将第三密封壳(416)螺纹连接于出液连接管(417)外部即可,将第二散热板(404)安装于安装底座(1)内部后,将两个第二连接软管(412)中的第二密封壳(413),分别螺纹连接在相应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外部,此时第二连接软管(412)一端的第二顶杆(414)伸入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内部,第二顶杆(414)推动该第二进液连接管(406)中的堵塞球(408)和弹簧(407),此时第二进液连接管(406)的开口被打开,完成第一散热板(403)和第二散热板(404)之间的连接,冷却液通过第一进液连接管(405)流入第一散热板(403)内部,再通过一端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流入第二散热板(404)内部,随后通过另一端的第二进液连接管(406)流入第一散热板(403)内部,最后通过出液连接管(417)流入出液管道(402)内部,再由出水管(10)排出,冷却液在流动的过程中带走功率模块(3)在工作时所产生的热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组件(5)包括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1)内部两端的两个安装板(501)、转动设置于安装底座(1)内部两端的两个丝杆(502),所述丝杆(502)的外部螺纹连接有移动板(503),所述移动板(503)底端的内部滑动套设有固定杆(504),两个所述移动板(503)的相对侧均设置有第一卡板(505),所述调节组件(8)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二U型板(506),所述第二U型板(506)远离第二散热板(40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卡板(507),所述第一散热板(403)的两侧均设置有第一U型板(508),所述第一U型板(508)远离第一散热板(403)一端的内部螺纹连接有锁紧螺栓(509),两个所述固定杆(504)均固定设置于安装底座(1)的内部,所述第一U型板(508)和第二U型板(506)均与安装板(501)的规格尺寸相适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板(505)和第二卡板(507)的相对侧设置有相配合的卡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组件(8)包括框架(801),所述第二散热板(404)滑动设置于框架(801)的内部,所述框架(801)的顶部螺纹连接有调节杆(802),所述调节杆(802)的底部转动设置有调节块(803),所述调节块(803)远离第二散热板(404)的一侧设置有滑动块(804),所述框架(801)的内部开设有与滑动块(804)相配合的滑槽(8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6)一端的内部设置有散热扇(7),所述散热扇(7)设置于功率模块(3)的正上方。
CN202310005180.1A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Active CN1156968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180.1A CN115696887B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310005180.1A CN115696887B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6887A CN115696887A (zh) 2023-02-03
CN115696887B true CN115696887B (zh) 2023-09-19

Family

ID=850576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310005180.1A Active CN115696887B (zh) 2023-01-04 2023-01-04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6887B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91502A (ja) * 2003-12-26 2005-07-14 Nichicon Corp 電子部品冷却装置
EP2395647A1 (en) * 2009-02-06 2011-12-1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ower converter
CN205986640U (zh) * 2016-07-26 2017-02-22 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设计液冷逆变模组
CN106787631A (zh) * 2017-03-08 2017-05-31 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风冷变频器
CN206685366U (zh) * 2017-03-07 2017-11-28 深圳市迈安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功率器件散热装置及功率器件散热模块
CN111212546A (zh) * 2018-11-22 2020-05-29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冷却散热器结构组件
CN111799238A (zh) * 2020-07-10 2020-10-2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CN112134195A (zh) * 2020-10-16 2020-12-25 深圳天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力设备
CN113133234A (zh) * 2020-01-16 2021-07-16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功率密度电机控制器
CN114649995A (zh) * 2022-05-19 2022-06-21 江苏吉泰科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循环降温功能的电机控制器用冷却设备
CN115568145A (zh) * 2022-11-21 2023-01-03 运城飞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壳体结构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75672B (zh) * 2016-11-18 2019-11-22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负载控制器及具有该负载控制器的电动汽车
CN108401405B (zh) * 2018-04-28 2019-09-27 合肥巨一动力系统有限公司 水冷电机控制器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191502A (ja) * 2003-12-26 2005-07-14 Nichicon Corp 電子部品冷却装置
EP2395647A1 (en) * 2009-02-06 2011-12-14 Hitachi Automotive Systems, Ltd. Power converter
CN205986640U (zh) * 2016-07-26 2017-02-22 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紧凑型设计液冷逆变模组
CN206685366U (zh) * 2017-03-07 2017-11-28 深圳市迈安热控科技有限公司 功率器件散热装置及功率器件散热模块
CN106787631A (zh) * 2017-03-08 2017-05-31 无锡市优利康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液态风冷变频器
CN111212546A (zh) * 2018-11-22 2020-05-29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冷却散热器结构组件
CN113133234A (zh) * 2020-01-16 2021-07-16 上海电驱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的高功率密度电机控制器
CN111799238A (zh) * 2020-07-10 2020-10-20 东风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双面水冷igbt散热器及其散热安装结构
CN112134195A (zh) * 2020-10-16 2020-12-25 深圳天顺智慧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及电力设备
CN114649995A (zh) * 2022-05-19 2022-06-21 江苏吉泰科电气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具有循环降温功能的电机控制器用冷却设备
CN115568145A (zh) * 2022-11-21 2023-01-03 运城飞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壳体结构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机控制器IGBT模块水冷散热研究;姜坤;李涛;张永亮;;电子科技(第02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6887A (zh) 2023-02-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5696887B (zh) 一种碳化硅电机控制器的散热装置
CN105846010A (zh) 一种锂离子电池包散热系统及其散热方法
CN215267515U (zh) 一种带有快速散热结构的安全型电缆分支箱
CN119510818B (zh) 一种用于半桥功率模块的测试工装
CN210625176U (zh) 一种淫羊霍加工用烘干装置
CN116130868A (zh) 一种电池壳体及电池
CN119812568A (zh) 一种一体式光伏发电储能装置及方法
CN112354346A (zh) 一种废气利用环保设备
CN117438696A (zh) 一种方型中空电芯
CN111930211A (zh) 一种用于对计算机内高热性部件加强散热的散热机构
CN113618043B (zh) 一种液压多回路压铸机专用冷却装置及其冷却方法
CN211184751U (zh) 一种具有防护箱体的控制器
CN213932075U (zh) 一种便于操作安全性高的真空炉
CN214184399U (zh) 一种等离子清洗设备
CN218216693U (zh) 一种带有高温保护的电容补偿柜
CN222441550U (zh) 一种快拆型双向储能变流器
CN119072078A (zh) 一种电机控制器外壳的大功率散热水道
CN208317252U (zh) 一种用于电力设备的降温装置
CN219086948U (zh) 水轮发电机组散热装置
CN112331959A (zh) 一种锂电池模组的水冷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9953530U (zh) 水轮发电机组导轴瓦冷却装置
CN222128541U (zh) 一种全自动封帽机的辅助降温装置
CN221127241U (zh) 一种紧凑型高效光伏散热器
CN222509264U (zh) 一种光伏组件散热结构
CN221633542U (zh) 一种便于散热的电机机壳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3

Address after: 200245 floor 1, No. 211, Wenj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Applicant after: Shanghai zhuot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enter (L.P.)

Address before: No. 6-4 Commercial City, Airport North District, Yuncheng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Yuncheng City, Shanxi Province 044000

Applicant before: Yuncheng Feihua 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128

Address after: 201806 room jt1871, 1st floor, No. 5358, Huyi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after: Shanghai Zh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245 floor 1, No. 211, Wenjing Road, Minha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huotong Technology Consulting Center (L.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21

Address after: 224056 The intersection of Weiba Road and Qinchuan Road in the High tech Industrial Development Zone of Yandu District, Yancheng City, Jiangsu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Jiangsu Zh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1806 room jt1871, 1st floor, No. 5358, Huyi Road, Jiading District,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Shanghai Zhikong Drive Technology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