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691339A -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91339A
CN115691339A CN202211409353.8A CN202211409353A CN115691339A CN 115691339 A CN115691339 A CN 115691339A CN 202211409353 A CN202211409353 A CN 202211409353A CN 115691339 A CN115691339 A CN 1156913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lexible screen
curved surface
driving assembly
frame
te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4093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伟先
晏葵
周文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Autovation Co ltd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Autovation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Autovation Co ltd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China Autovation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to CN2022114093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913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913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913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包括机架、安装于机架的预弯曲机构以及安装在机架的转写机构;预弯曲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驱动组件、第一移动架、旋转驱动组件和曲面治具,第一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机架上,第一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第一移动架进行移动,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一移动架上,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曲面治具进行旋转,柔性屏贴合于曲面治具的曲面,曲面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屏的固定件;转写机构包括支撑架、转写升降驱动组件和转写胶辊,支撑架安装于机架上,转写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支撑架上,转写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转写胶辊升降,转写胶辊将柔性屏压合于曲面治具的曲面上。本申请具有延长柔性OLED屏幕使用寿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屏幕贴合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行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子产品显示屏的要求越来越高,比如分辨率、色域和色域精准度等;随着显示屏的进一步发展,对显示屏本身的功能也有了要求,尤其是能够折叠,目前市场上有大量折叠屏的电子产品,折叠屏电子产品由于它独特的特质深受消费者喜爱。
目前,相关技术中对于柔性OLED屏幕的贴合主要采用滚轮或者真空平贴的方式实现,将柔性OLED屏幕平铺,再在柔性OLED屏幕上贴合与OLED相关的配件(TP、CW、Film、SUS等);对于柔性OLED屏幕折叠的角度是在展开的0°到折叠成180°范围内弯折,采用平贴的方式,也就是在夹角展开为0°下进行贴合,此时柔性OLED屏幕的内应力较小或几乎等于零,当柔性OLED屏幕弯折角度达到180°后,此时柔性OLED屏幕的内应力较大,也是最大状态,柔性OLED屏幕的内应力过大会损伤柔性OLED屏幕,影响产品弯折次数,从而造成柔性OLED屏幕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柔性OLED屏幕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包括机架;预弯曲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预弯曲机构用于弯曲柔性屏而设置,所述预弯曲机构包括第一移动驱动组件、第一移动架、旋转驱动组件和曲面治具,所述第一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一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进行移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曲面治具进行旋转,柔性屏贴合于所述曲面治具的曲面,所述曲面治具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屏的固定件;转写机构,安装在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写机构用于将柔性屏沿所述曲面治具的曲面进行弯折,所述转写机构包括支撑架、转写升降驱动组件和转写胶辊,所述支撑架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转写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上,所述转写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转写胶辊升降,所述转写胶辊平行于所述曲面治具的曲面,所述转写胶辊抵压于柔性屏远离曲面治具的一侧,当所述曲面治具向所述转写胶辊运动,转写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转写胶辊抵压于柔性屏的侧面,所述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曲面治具转动,所述转写胶辊将柔性屏压合于所述曲面治具的曲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柔性屏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曲面治具的曲面表面,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至转写胶辊下方,转写胶辊位于柔性屏上方,转写升降驱动组件驱动转写胶辊下降抵压于柔性屏;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曲面治具转动,柔性屏在转写胶辊和曲面治具的挤压下,柔性屏沿曲面治具的曲面进行弯折,柔性屏完全贴附于曲面治具的曲面上,固定件将弯折后的柔性屏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柔性屏的预弯曲,将柔性屏的应力向0°和180°两端分散,减小柔性屏弯折180°时产生的应力,从而可以减少柔性屏的损伤,进而可以增加柔性屏的弯折次数,有利于改善柔性屏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可选的,所述曲面治具的曲面包括第一平面段、第二平面段和弧面段,所述弧面段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之间,所述弧面段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平面段的侧边相连,所述弧面段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平面段侧边相连;所述转写胶辊依次沿所述第一平面段、所述弧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抵压柔性屏,柔性屏依次沿所述第一平面段、所述弧面段和所述第二平面段贴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柔性屏进行弯折过程中,将柔性屏先固定在第一平面段表面,第一平面段与水平面相平齐,转写胶辊抵压于柔性屏,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转写胶辊将第一平面段上的柔性屏进行压合;当第一平面段连接弧面段一侧到达转写胶辊时,此时第一移动架停止移动,同时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曲面治具转动,转动过程中转写胶辊与弧面段的表面间距维持恒定,转写胶辊将柔性屏弯折于弧面段的表面,经固定件固定;当弧面段连接第二平面段的一侧到达转写胶辊时,此时曲面治具停止转动,第二平面段与水平面相平齐,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继续移动,转写胶辊将第二平面段上的柔性屏进行压合,便可以得到弯曲的柔性屏。
可选的,所述曲面治具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吸附腔,沿所述曲面治具的曲面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所述真空吸附腔与所述真空吸附孔连通;所述固定件为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连通于所述真空吸附腔,真空发生器用于使所述真空吸附腔产生负压吸附柔性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将柔性屏固定在曲面治具上时,真空发生器工作,使得真空吸附腔内产生负压,由于曲面治具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真空吸附孔将贴附在曲面治具曲面上的柔性屏进行吸附固定,通过真空吸附孔吸附固定柔性屏,真空吸附孔能够对覆盖真空吸附孔的柔性屏进行快速吸附固定,且真空吸附孔使整个柔性屏受力均匀,不易因受力不均发生形变。
可选的,上料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上料机构用于将柔性屏和配件运送至所述曲面治具处,所述上料机构包括第二移动驱动组件、第二移动架和第一真空平台,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设置于所述机架上,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进行移动,所述第一真空平台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架上,所述第一真空平台用于吸附柔性屏和配件,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至所述曲面治具处;校正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校正机构用于依次抓取所述第一真空平台上的柔性屏和配件且进行校正并贴附在曲面治具的曲面上,所述校正机构包括固定架、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第三移动架、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第四移动架、竖直升降驱动组件、第五移动架、旋转校正驱动组件和第二真空平台,所述固定架安装于机架上,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固定架上,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移动架进行移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架上,所述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四移动架进行移动,所述第三移动架和所述第四移动架的运动路径相垂直,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上,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五移动架进行升降,所述旋转校正驱动组件安装于所述第五移动架上,所述旋转校正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真空平台进行水平旋转,所述第二真空平台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真空平台上的柔性屏并将柔性屏贴附于所述曲面治具的曲面上,所述第二真空平台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真空平台上的配件且将配件贴合于柔性屏上;视觉对位机构,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视觉对位机构用于拍摄柔性屏和配件的特征点进行比对,以定位柔性屏和配件的位置,再通过校正机构对柔性屏和配件的位置进行校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对柔性屏进行准确定位在曲面治具上时,将柔性屏放置于第一真空平台上,经第一真空平台对柔性屏进行初步定位;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至校正机构处,第二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至校正机构处;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三移动架移动移动至第一真空平台上方,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四移动架移动至第一真空平台的上方,使第二真空平台对准柔性屏,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五移动架下降,第五移动架带动第二真空平台贴附于柔性屏上,第二真空平台将柔性屏进行吸附,第一真空平台解除对柔性屏的吸附,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五移动架升起,第二真空平台将柔性屏抓取;校正机构移动第二真空平台至视觉对位机构处,视觉对位机构拍摄柔性屏的特征点进行比对,定位柔性屏的位置,通过系统计算,控制旋转校正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平台转动、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三移动架移动以及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四移动架移动,调整柔性屏的位置,使柔性屏能够精准对齐曲面治具,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平台下降,第二真空平台将柔性屏贴附于曲面治具上并由固定件固定,再进行预弯曲。
当需要对配件进行准确定位粘贴在柔性屏上时,将配件放置于第一真空平台上;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至校正机构处,第二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至视角对位机构处,视觉对位机构拍摄配件的特征点进行比对,定位配件的位置,通过系统计算,控制旋转校正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平台转动,调整第二真空平台的位置;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三移动架移动移动至第一真空平台上方,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平台下降并吸附配件,解除第一真空平台对配件的吸附,第二真空平台吸取配件,旋转校正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平台复位,使配件精准对齐柔性屏,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平台下降,将配件贴附于柔性屏上,再通过转写胶辊将配件压合于预弯曲的柔性屏上。
可选的,撕膜机构,安装于机架上,所述撕膜机构用于撕取配件的防护膜,所述撕膜机构包括支撑板、易撕贴料卷、收卷马达、承接板、第一定位光纤、夹子升降驱动组件、夹爪气缸和易撕贴夹子;所述支撑板安装于所述机架上,所述易撕贴料卷转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侧面,所述收卷马达安装于所述支撑板的另一侧,所述收卷马达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板,所述收卷马达用于收取所述易撕贴料卷的易撕贴料带,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易撕贴料卷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涨紧辊,所述涨紧辊用于将易撕贴料带撑起;所述支撑板顶部设置有缺口,所述承接板安装于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易撕贴料卷一侧面的顶部,所述承接板上设置有第一夹取口,所述第一夹取口与所述缺口连通,易撕贴料带绕设在承接板的顶面;所述第一定位光纤安装于支撑板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夹取口的下方,所述第一定位光纤用于感应易撕贴并控制收卷马达停止转动;所述夹子升降驱动组件安装于第二移动架上,所述夹子升降驱动组件用于驱动所述夹爪气缸进行升降;所述易撕贴夹子连接于所述夹爪气缸的夹爪上,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易撕贴夹子伸入所述第一夹取口内,所述夹爪气缸驱动所述易撕贴夹子夹取易撕贴;所述易撕贴夹子夹取的易撕贴随素数第二移动架移动至所述校正机构下方时,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平台下降将吸附的配件底面防护膜与易撕贴相粘连,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复位,易撕贴将配件底面的防护膜撕下。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将配件防护膜撕下时,收卷马达工作,收卷马达驱动易撕贴料带卷绕在输出轴上,收卷马达通过易撕贴料带带动易撕贴料卷转动,易撕贴料卷在承接板顶面滑动;当易撕贴被第一定位光纤感应到,收卷马达停止工作,易撕贴料带停止运动,第二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架移至支撑板处,此时易撕贴夹子伸入第一夹取口内,易撕贴位于易撕贴夹子之间,夹爪气缸驱动易撕贴夹子将易撕贴夹紧,则夹子升降驱动组件驱动夹爪气缸下降,易撕贴夹子将易撕贴从易撕贴料带上撕下,第二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移动架移动至校正机构处,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吸附配件的第二真空吸盘下降,使易撕贴粘接于配件防护膜的表面,竖直升降驱动组件驱动第二真空盘上升,易撕贴便可以将配件的防护膜撕下,实现了自动化撕膜,提高了撕膜效率。
可选的,所述支撑板靠近所述易撕贴料卷的一侧面安装有第一升降气缸,所述第一升降气缸的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抵压于易撕贴料带远离所述承接板的一侧面,所述压板上设置有供易撕贴夹子进入的第二夹取口,所述第一定位光纤感应到易撕贴并控制收卷马达停止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升降气缸驱动压板下降配合所述承接板将易撕贴料带夹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定位光纤感应到易撕贴时,收卷马达停止转动,易撕贴料带停止运动,由于易撕贴夹子在撕取易撕贴料带上的易撕贴时,易撕贴料带容易拉扯易撕贴料卷,使过多的易撕贴进入第一夹取口,容易造成第一定位光纤定位错误,易撕贴夹子出现夹空的情况;因此当易撕贴料带停止运动时,此时第一升降气缸带动连接板下降,连接板带动压板下降,压板抵压于承接板的顶面,压板和承接板将易撕贴料带夹紧,在易撕贴夹子撕下易撕贴的过程中,易撕贴料带很难拉扯易撕贴料卷,减少易撕贴夹子空夹的情况发生。
可选的,所述夹子升降驱动组件包括第二升降气缸、升降架和旋转电机,所述第二升降气缸安装于第二移动架上,所述升降架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旋转电机安装于所述升降架上,所述夹爪气缸安装于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的用于驱动易撕贴绕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转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需要易撕贴夹子进行升降操作时,通过第二升降气缸驱动升降架升降,升降架通过旋转电机便可以带动夹爪气缸和易撕贴夹子升降;由于易撕贴夹子夹取易撕贴后,易撕贴粘接端受自身重力下垂,易撕贴不易粘贴在配件的防护膜上,故通过旋转电机旋转夹爪气缸,夹爪气缸将易撕贴夹子抬起,则易撕贴的粘接端被抬起,易撕贴粘接端的粘接面朝向配件的防护膜,此时易撕贴更容易粘接到配件的防护膜上。
可选的,所述夹爪气缸上安装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抵紧气缸,所述抵紧气缸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抵接头,所述抵接头位于易撕贴粘贴段的下方,所述抵紧气缸驱动抵接头将易撕贴的粘贴段粘贴于配件的防护膜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件的防护膜与易撕贴粘贴时,通过控制抵紧气缸驱动抵接头抵接易撕贴,抵接头和第二真空平台的共同作用下,将易撕贴牢牢粘贴在配件防护膜的表面,竖直升降驱动机构驱动第二真空平台进行上升,易撕贴将配件防护膜撕下。
可选的,所述连接架上安装有第二定位光纤,所述第二定位光纤用于感应易撕贴是否撕下配件的防护膜。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易撕贴对防护膜撕下时,第二定位光纤通过感应易撕贴是否将配件的防护膜撕下,若是感应到没有撕下,再通过易撕贴重新进行撕取,使得配件能够粘贴于柔性屏表面。
可选的,所述支撑架上安装有清洁装置,所述曲面治具位于所述清洁装置的下方,所述清洁装置用于清洁柔性屏上的异物。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柔性屏和配件进行粘合之前,先是通过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曲面治具到达清洁装置下方,清洁装置对柔性屏进行清洁,清理柔性屏表面的异物,使得柔性屏和配件粘贴更加牢固。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将柔性屏一端通过固定件固定在曲面治具的曲面表面,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至转写胶辊下方,转写胶辊位于柔性屏上方,转写升降驱动组件驱动转写胶辊下降抵压于柔性屏;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曲面治具转动,柔性屏在转写胶辊和曲面治具的挤压下,柔性屏沿曲面治具的曲面进行弯折,柔性屏完全贴附于曲面治具的曲面上,固定件将弯折后的柔性屏进行固定,从而实现柔性屏的预弯曲,将柔性屏的应力向0°和180°两端分散,减小柔性屏弯折180°时产生的应力,从而可以减少柔性屏的损伤,进而可以增加柔性屏的弯折次数,有利于改善柔性屏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2.在对柔性屏进行弯折过程中,将柔性屏先固定在第一平面段表面,第一平面段与水平面相平齐,转写胶辊抵压于柔性屏,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移动,转写胶辊将第一平面段上的柔性屏进行压合;当第一平面段连接弧面段一侧到达转写胶辊时,此时第一移动架停止移动,同时旋转驱动组件驱动曲面治具转动,转动过程中转写胶辊与弧面段的表面间距维持恒定,转写胶辊将柔性屏弯折于弧面段的表面,经固定件固定;当弧面段连接第二平面段的一侧到达转写胶辊时,此时曲面治具停止转动,第二平面段与水平面相平齐,第一移动驱动组件驱动第一移动架继续移动,转写胶辊将第二平面段上的柔性屏进行压合,便可以得到弯曲的柔性屏;
3.当将柔性屏固定在曲面治具上时,真空发生器工作,使得真空吸附腔内产生负压,由于曲面治具上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真空吸附孔将贴附在曲面治具曲面上的柔性屏进行吸附固定,通过真空吸附孔吸附固定柔性屏,真空吸附孔能够对覆盖真空吸附孔的柔性屏进行快速吸附固定,且真空吸附孔使整个柔性屏受力均匀,不易因受力不均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预弯曲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预弯曲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曲面治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曲面治具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转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上料机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上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视觉对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校正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校正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撕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撕膜机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图6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机架;
2、预弯曲机构;21、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2、第一移动架;23、旋转驱动组件;24、曲面治具;241、第一平面段;242、第二平面段;243、弧面段;244、真空吸附腔;245、真空吸附孔;25、固定件;
3、转写机构;31、支撑架;311、立架;312、横架;32、转写升降驱动组件;321、转写支架;322、转写升降模组;323、转写升降气缸;33、转写胶辊;
4、上料机构;41、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2、第二移动架;43、第一真空平台;431、配件上料位;432、柔性屏上料位;433、挡板;434、取相口;
5、校正机构;51、固定架;52、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3、第三移动架;54、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5、第四移动架;56、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7、第五移动架;58、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9、第二真空平台;
6、视觉对位机构;61、安装架;62、第三移动驱动组件;63、第一连接座;64、第二连接座;65、CCD相机;66、光源;
7、撕膜机构;71、支撑板;711、涨紧辊;712、缺口;713、第一升降气缸;714、连接板;715、压板;7151、第二夹取口;72、易撕贴料卷;73、收卷马达;74、承接板、741、第一夹取口;75、第一定位光纤;76、夹子升降驱动组件;761、第二升降气缸;762、升降架;763、旋转电机;77、夹爪气缸;78、易撕贴夹子;781、上夹爪;782、下夹爪;79、连接架;791、抵紧气缸;792、抵接头;793、第二定位光纤;
8、清洁装置;
9、易撕贴料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14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参照图1,曲面贴合设备包括机架1以及安装于机架1顶面的预弯曲机构2、转写机构3、上料机构4、校正机构5、视觉对位机构6和撕膜机构7;预弯曲机构2用于弯曲柔性屏而设置;转写机构3用于将柔性屏沿曲面治具24的曲面进行弯折;上料机构4用于将柔性屏和配件运送至预弯曲机构2处;校正机构5用于依次抓取上料机构4上的柔性屏和配件且进行校正并贴附在预弯曲机构2上;视觉对位机构6用于拍摄柔性屏和配件的特征点进行比对,以定位柔性屏和配件的位置,再通过校正机构5对柔性屏和配件的位置进行校正;撕膜机构7用于撕取配件的防护膜,以便于配件粘贴于柔性屏的表面。
参照图1和图2,预弯曲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第一移动架22、旋转驱动组件23和曲面治具24,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可以为丝杠滑台模组,丝杠滑台模组固定连接于机架1的顶面,第一移动架22连接于丝杠滑台模组上的滑座,丝杠滑台模组驱动第一移动架22沿直线方向运动,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也可以为任何可以驱动第一移动架22沿直线方向运动的结构;旋转驱动组件23可以为电机,电机安装于第一移动架22上,电机的输出轴平行于机架1顶面且垂直于第一移动架22的运动方向;曲面治具24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电机驱动曲面治具24绕电机输出轴轴线转动,曲面治具24的曲面平行于电机的输出轴。
参照图2和图3,曲面治具24的曲面包括第一平面段241、第二平面段242和弧面段243,弧面段243位于第一平面段241和第二平面段242之间,弧面段243的一侧边与第一平面段241的侧边相连,弧面段243的另一侧边与第二平面段242侧边相连;旋转驱动组件23输出轴的轴线平行于弧面段243的弧面,弧面段243弧度为圆弧,旋转驱动组件23输出轴的轴线与弧面段243圆弧的圆心重合;旋转驱动组件23输出轴的轴线与第一平面段241和第二平面段242的平面均平行。
参照图3和图4,曲面治具24内部设置有真空吸附腔244,真空吸附腔244具有三个相对独立的腔室;第一平面段241、第二平面段242和弧面段243均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245,真空吸附孔245均匀排布,第一平面段241、第二平面段242和弧面段243各对应真空吸附腔244的一个腔室,第一平面段241、第二平面段242和弧面段243上各自真空吸附孔245连通于真空吸附腔244对应的腔室;曲面治具24上设置有固定件25,固定件25为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连通于真空吸附腔244,真空发生器用于使真空吸附腔244产生负压;第一平面段241的平面平行于机架1顶面,柔性屏放置于曲面治具24的第一平面段241的平面,柔性屏通过第一平面段241上的真空吸附孔245进行吸附固定,配件在柔性屏预弯曲后,再粘贴于柔性屏被第一平面段241固定的一端。
参照图1和图5,转写机构3包括支撑架31、转写升降驱动组件32和转写胶辊33,支撑架31包括立架311和横架312,立架311有两个且分别连接于横架312的两端,立架311远离横架312的一端连接于机架1的顶面,两个立架311位于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的两侧,横架312位于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的上方;转写升降驱动组件32包括转写支架321、转写升降模组322和转写升降气缸323,转写支架321安装于横架312的顶面,转写升降模组322为丝杠滑台模组,丝杠滑台模组安装于转写支架321的一侧,转写升降气缸323连接于丝杠滑台模组的滑座上,丝杠滑台模组驱动转写升降气缸323沿垂直于机架1顶面的方向运动,转写升降气缸323位于横架312的一侧且位于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的正上方,转写升降气缸323的活塞杆朝向机架1的顶面;转写胶辊33通过支架连接于转写升降气缸323的活塞杆,转写胶辊33转动连接于支架,转写胶辊33的轴线平行于弧面段243的弧面且与电机的输出轴轴线平行,转写胶辊33抵压于柔性屏的表面;横架312的底面安装有清洁装置8,清洁装置8为等离子清洁,用于去除柔性屏表面的有机异物。
在对柔性屏进行弯折时,先通过第一平面段241将柔性屏的一端进行吸附,转写升降气缸323驱动转写胶辊33抵压于第一平面段241上的柔性屏的端部,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驱动第一移动架22移动,使转写胶辊33在柔性屏上滚动,转写胶辊33对第一平面段241上的将柔性屏进行压合;当第一平面段241连接弧面段243一侧到达转写胶辊33时,此时第一移动架22停止移动,同时旋转驱动组件23驱动曲面治具24转动,转动过程中转写胶辊33与弧面段243的表面间距维持恒定,转写胶辊33将柔性屏压合于弧面段243的表面,弯折后的柔性屏被弧面段243上的真空吸附孔245进行吸附固定;当弧面段243连接第二平面段242的一侧到达转写胶辊33时,此时曲面治具24停止转动,第二平面段242与机架1顶面相平齐,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驱动第一移动架22继续移动,转写胶辊33将第二平面段242上的柔性屏进行压合并被真空吸附孔245吸附固定,便可以得到弯曲的柔性屏;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驱动第一移动架22移动至清洁装置8的正下方,此时曲面治具24位于清洁装置8的正下方,通过曲面治具24转动,清洁装置8对于柔性屏进行清洁,清洁柔性屏表面的油污,清洁后的柔性屏再粘贴上配件,配件先是粘贴柔性屏被第一平面段241固定的一端,曲面治具24再移动至转写胶辊33下方,重复柔性屏进行预弯曲的操作,将配件贴附在柔性屏表面;将柔性屏的应力向0°和180°两端分散,减小柔性屏弯折180°时产生的应力,从而可以减少柔性屏的损伤,进而可以增加柔性屏的弯折次数,有利于改善柔性屏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参照图1和图6,上料机构4包括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第二移动架42和第一真空平台43,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可以为丝杠滑台模组,丝杠滑台模组固定连接于机架1的顶面,第二移动架42连接于丝杠滑台模组上的滑座,丝杠滑台模组驱动第二移动架42沿直线方向运动,第二移动架42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移动架22的运动方向相平行,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可以为任何可以驱动第二移动架42沿直线方向运动的结构;第一真空平台43安装于第二移动架42的顶面,第一真空平台43平行于机架1顶面,第一真空平台43分为配件上料位431和柔性屏上料位432,配件上料位431和柔性屏上料位432并排设置,配件上料位431位于柔性屏上料位432靠近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一侧。
参照图7和图8,柔性屏上料位432相邻的两侧边设置有挡板433,两个挡板433均由气缸驱动,气缸安装于第二移动架42上,气缸的推动方向由下向上斜推,挡板433顶面由低于第一真空平台43顶面的位置推向高于第一真空平台43的位置,挡板433侧面抵接于第一真空平台43的侧面,两个挡板433组成“L型”,“L型”用于放置柔性屏时进行初步定位位置;配件上料位431远离柔性屏上料位432的一侧边设置有取相口434,在将配件放置于配件上料位431时,配件的侧边位于取相口434的正上方,取相口434用于视觉对位机构6拍摄配件侧边的特征点。
参照图1和图9,视觉对位机构6包括安装架61、第三移动驱动组件62、第一连接座63、第二连接座64、CCD相机65和光源66,安装架61固定连接于机架1的顶面,安装架61位于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和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之间;第三移动驱动组件62可以为丝杠滑台模组,丝杠滑台模组固定连接于安装架61的顶面,第二连接座64连接于丝杠滑台模组上的滑座,丝杠滑台模组驱动第二连接座64沿直线方向运动,第二连接座64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移动架22的运动方向相平行,第三移动驱动组件62也可以为任何可以驱动第二连接座64沿直线方向运动的结构。
参照图8和图9,第一连接座63固定连接于安装架61的顶面,第一连接座63设置在第二连接座64运动方向上,CCD相机65有两个,一个CCD相机65安装于第一连接座63上,另一个CCD相机65安装于第二连接座64上,CCD相机65拍摄方向均竖直朝上,两个CCD相机65并排设置;光源66有两个,其中一个光源66安装于第一连接座63上且位于CCD相机65的顶面,另一个光源66安装于第二连接座64上且位于CCD相机65的顶面,两个光源66均位于取相口434的正下方,光源66用于柔性屏和配件等产品补光,以使CCD相机65清晰识别产品特征点用于定位;第三移动驱动组件62控制CCD相机65移动,以应用不同尺寸产品特征点的识别。
参照图1和图10,校正机构5包括包括固定架51、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2、第三移动架53、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4、第四移动架55、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第五移动架57、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8和第二真空平台59;固定架51安装于机架1的顶面,机架1位于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和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的端部,机架1的长度方向与第一移动架22运动方向相垂直;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2为丝杠滑台模组,丝杠滑台模组安装于固定架51靠近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的一侧面。
参照图10和图11,第三移动架53连接于丝杠滑台模组的滑座上,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2驱动第三移动架53沿直线方向运动且运动方向平行于机架1的顶面,第三移动架53的运动方向与第一移动架22的运动方向相垂直;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4也为丝杠滑台模组,丝杠滑台模组安装于第三移动架53上,第四移动架55连接于丝杠滑台模组的滑座上,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4驱动第四移动架55沿直线方向运动,第四移动架55移动方向与第三移动架53的运动方向相垂直。
参照图10和图11,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也为丝杠滑台模组,丝杠滑台模组安装于第四移动架55上,第五移动架57连接于丝杠滑台模组的滑座上,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驱动第五移动架57沿竖直方向运动,第五移动架57运动方向垂直于机架1顶面;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8可以为DD马达,DD马达安装于第五移动架57上,第二真空平台59连接于DD马达,第二真空平台59平行于机架1顶面,第二真空平台59用于依次吸附第一真空平台43上的柔性屏和配件并将柔性屏和配件贴附于曲面治具24的曲面上。
当需要将柔性屏贴附在曲面治具24的第一平面段241上时,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2驱动第二真空平台59移动至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上方;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驱动第二移动架42移动至第二真空平台59下方,第二移动架42上的第一真空平台43带着柔性屏移动至第二真空平台59下方,挡板433受气缸驱动下降至低于第一真空平台43顶面的位置,解除挡板433对第二真空平台59的阻碍,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驱动第二真空平台59下降吸附柔性屏,解除第一真空平台43对柔性屏的吸附,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将第二真空平台59升起,再将第二真空平台59移动至CCD相机65上方,CCD相机65拍摄柔性屏的特征点,通过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8驱动第二真空平台59将柔性屏摆正,再通过第三移动架53和第四移动架55运动调整柔性屏位置,将柔性屏对准曲面治具24的设定位置,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驱动第二真空平台59下降,将柔性屏贴附在曲面治具24的第一平面段241上,第一平面段241的真空吸附孔245将柔性屏进行吸附固定,解除第二真空平台59对柔性屏的吸附,则柔性屏被固定在曲面治具24上。
当需要将配件贴附在柔性屏的表面时,为了使第二真空平台59吸取的配件能够准确贴附在柔性屏的表面,将第二真空平台59贴附柔性屏的位置设定为初始位置;先是通过第一真空平台43移动至CCD相机65上方,取相口434对准CCD相机65,CCD相机65拍摄配件的特征点,记录下配件的位置,通过配件的位置与初始位置进行比较,得出差值;再是根据差值,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8驱动第二真空平台59补偿差值,第三移动架53和第四移动架55移动补偿差值,当移动到位时,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驱动第二真空平台59将配件进行吸附,吸附完成后,第二真空平台59回转到初始位置,第三移动架53和第四移动架55回到初始位置,最后第二真空平台59将配件放置于柔性屏上并与柔性屏处于第一平面段241的一端粘接,使得配件能够准确粘贴于柔性屏的表面。
参照图1和图12,撕膜机构7包括支撑板71、易撕贴料卷72、收卷马达73、承接板74、第一定位光纤75、夹子升降驱动组件76、夹爪气缸77和易撕贴夹子78;支撑板71固定连接于机架1的顶面,支撑板71位于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远离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的一侧,支撑板71位于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远离固定架51的一端;易撕贴料卷72转动连接于支撑板71远离固定架51的一侧面,收卷马达73安装于支撑板71靠近固定架51的一侧面,收卷马达73的输出轴伸出支撑板71远离固定架51的侧面,收卷马达73的输出轴用于收卷易撕贴料卷72上抽出的易撕贴料带9,支撑板71远离固定架51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涨紧辊711,易撕贴料带9绕设在涨紧辊711上,涨紧辊711将易撕贴料带9撑起。
参照图12和图13,支撑板71顶部设置有缺口712,承接板74连接于支撑板71靠近易撕贴料卷72一侧的顶部,承接板74上设置有第一夹取口741,第一夹取口741与缺口712连通,易撕贴料带9绕设在承接板74的顶面,易撕贴料带9带着易撕贴从第一夹取口741越过;支撑板71靠近易撕贴料卷72的一侧面安装有第一升降气缸713,第一升降气缸713的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板714,第一升降气缸713驱动连接板714沿竖直方向上运动,连接板714顶端位于承接板74远离支撑板71的一侧,连接板7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压板715,压板715抵压于易撕贴料带9远离承接板74的一侧面,压板715上设置有供易撕贴夹子78进入的第二夹取口7151;第一定位光纤75安装于支撑板71靠近易撕贴料卷72的一侧面,第一定位光纤75位于第一夹取口741的下方,第一定位光纤75用于感应易撕贴并控制收卷马达73停止工作,易撕贴料带9停止运动,同时第一升降气缸713驱动压板715下降,压板715配合承接板74将易撕贴料带9夹紧。
参照图12和图14,夹子升降驱动组件76包括第二升降气缸761、升降架762和旋转电机763;第二升降气缸761固定连接于第二移动架42靠近支撑板71的一侧面,升降架762连接于第二升降气缸761的活塞杆上,第二升降气缸761驱动升降架762沿竖直方向进行升降,旋转电机763安装于升降架762上,旋转电机763的输出轴轴线与第二移动架42运动方向相垂直,旋转电机763的输出轴平行于机架1顶面,旋转电机763位于支撑板71远离易撕贴料卷72的一侧面;夹爪气缸77安装于旋转电机763的输出轴上,旋转电机763的输出轴垂直于夹爪气缸77的壳体,夹爪气缸77的夹爪上下设置;易撕贴夹子78包括上夹爪781和下夹爪782,上夹爪781和下夹爪782分别连接于夹爪气缸77上下两个夹爪。
参照图12和图14,夹爪气缸77上连接有连接架79,连接架79上安装有抵紧气缸791,抵紧气缸791位于易撕贴夹子78远离夹爪气缸77的一侧,抵紧气缸791倾斜设置,抵紧气缸791的活塞杆端部连接有抵接头792,抵紧气缸791驱动抵接头792沿倾斜方向运动,抵接头792的运动方向朝上且相远离易撕贴夹子78的一侧,抵接头792位于易撕贴夹子78夹住的易撕贴下方;连接架79上安装有第二定位光纤793,第二定位光纤793的倾斜方向与抵接头792的运动方向相同,第二定位光纤793用于感应配件的防护膜是否被易撕贴撕下。
配件在从上游厂家运送过来时,配件上会粘有防护膜,在配件贴在柔性屏表面之前,需要将配件背面的防护膜撕下,对于防护膜的撕下是通过易撕贴粘贴在防护膜表面,易撕贴拉扯防护膜便可以将防护膜撕下,易撕贴粘贴在易撕贴料带9上,易撕贴一半为粘贴段且与易撕贴料带9粘接,粘贴段用于粘贴防护膜,易撕贴另一半为夹取段且未与易撕贴料带9粘接,夹取段用于易撕贴夹子78夹取。
具体操作是先通过收卷马达73拉扯易撕贴料带9,易撕贴料带9从易撕贴料卷72中抽出,易撕贴料卷72在承接板74顶面运动,当粘贴在易撕贴料带9表面的易撕贴到达第一定位光纤75的上方时,此时易撕贴位于易撕贴料带9的下方,易撕贴被第一定位光纤75感应到,收卷马达73停止转动,易撕贴料带9停止运动,同时第一升降气缸713带动连接板714下降,连接板714驱动压板715配合承接板74将易撕贴料带9夹紧,此时易撕贴的位置被固定;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驱动第二移动架42向支撑板71靠近,使易撕贴夹子78穿过缺口712伸出第一夹取口741和第二夹取口7151,易撕贴位于上夹爪781和下夹爪782之间,夹爪气缸77驱动易撕贴夹子78将易撕贴夹住,第二升降气缸761驱动易撕贴夹子78下降,将易撕贴从易撕贴料带9表面撕下。
当需要将易撕贴粘贴于配件防护膜上时,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驱动第二移动架42带动配件和易撕贴一起到达第二真空平台59下方,第二真空平台59将配件吸取,第二真空平台59再移动至易撕贴上方;旋转电机763带动夹爪气缸77转动,夹爪气缸77将易撕贴夹子78抬起,易撕贴被抬起,且抵接头792端面与配件平行,第二真空平台59带动配件下降,配件的防护膜与易撕贴粘贴,控制抵紧气缸791驱动抵接头792,抵接头792抵压易撕贴,将易撕贴压紧与配件防护膜上,易撕贴粘贴于配件防护膜的端部,第二真空平台59再上升,易撕贴将配件防护膜撕下;若是第二定位光纤793没有感应的易撕贴将配件防护膜撕下,则易撕贴将重新进行撕取。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的实施原理为:上料机构4将柔性屏传递至校正机构5处,校正机构5抓取柔性屏,再通过视觉对位机构6对柔性屏进行拍照定位,校正机构5调整柔性屏的位置,以使柔性屏能够放置在曲面治具24的设定位置,柔性屏先被曲面治具24上的第一平面段241上的真空吸附孔245进行固定,曲面治具24先是水平移动,转写胶辊33对柔性屏进行压合,再是曲面治具24转动,转写胶辊33将柔性屏压合于弧面段243表面,柔性屏被弧面段243上的真空吸附孔245吸附固定,最后是曲面治具24再水平移动,转写胶辊33将柔性屏压合于第二平面段242上,柔性屏被第二平面段242吸附固定,则柔性屏被预弯曲,重复柔性屏预弯曲的操作,将配件压合于柔性屏的表面;将柔性屏的应力向0°和180°两端分散,减小柔性屏弯折180°时产生的应力,从而可以减少柔性屏的损伤,进而可以增加柔性屏的弯折次数,有利于改善柔性屏使用寿命减少的问题。
实施例2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与实施例1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2和图3,旋转驱动组件23的输出轴与弧面段243的圆心不重合,为了保证转写胶辊33维持很定压力挤压柔性屏,需要转写胶辊33与弧面段243的间距保持恒定,转写气缸驱动转写胶辊33抵压于柔性屏表面,通过转写升降模组322驱动转写气缸进行升降,以调整转写胶辊33的高度,使转写胶辊33与弧面段243弧面间的垂直距离保持恒定。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架(1);
预弯曲机构(2),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预弯曲机构(2)用于弯曲柔性屏而设置,所述预弯曲机构(2)包括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第一移动架(22)、旋转驱动组件(23)和曲面治具(24),所述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一移动驱动组件(21)用于驱动所述第一移动架(22)进行移动,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3)安装于所述第一移动架(22)上,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3)用于驱动所述曲面治具(24)进行旋转,柔性屏贴合于所述曲面治具(24)的曲面,所述曲面治具(24)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柔性屏的固定件(25);
转写机构(3),安装在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写机构(3)用于将柔性屏沿所述曲面治具(24)的曲面进行弯折,所述转写机构(3)包括支撑架(31)、转写升降驱动组件(32)和转写胶辊(33),所述支撑架(3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转写升降驱动组件(32)安装于所述支撑架(31)上,所述转写升降驱动组件(32)用于驱动所述转写胶辊(33)升降,所述转写胶辊(33)平行于所述曲面治具(24)的曲面,所述转写胶辊(33)抵压于柔性屏远离曲面治具(24)的一侧,当所述曲面治具(24)向所述转写胶辊(33)运动,转写升降驱动组件(32)驱动所述转写胶辊(33)抵压于柔性屏的侧面,所述旋转驱动组件(23)驱动所述曲面治具(24)转动,所述转写胶辊(33)将柔性屏压合于所述曲面治具(24)的曲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治具(24)的曲面包括第一平面段(241)、第二平面段(242)和弧面段(243),所述弧面段(243)位于所述第一平面段(241)和所述第二平面段(242)之间,所述弧面段(243)的一侧边与所述第一平面段(241)的侧边相连,所述弧面段(243)的另一侧边与所述第二平面段(242)侧边相连;所述转写胶辊(33)依次沿所述第一平面段(241)、所述弧面段(243)和所述第二平面段(242)抵压柔性屏,柔性屏依次沿所述第一平面段(241)、所述弧面段(243)和所述第二平面段(242)贴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治具(24)的内部设置有真空吸附腔(244),沿所述曲面治具(24)的曲面设置有多个真空吸附孔(245),所述真空吸附腔(244)与所述真空吸附孔(245)连通;所述固定件(25)为真空发生器,真空发生器连通于所述真空吸附腔(244),真空发生器用于使所述真空吸附腔(244)产生负压吸附柔性屏。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上料机构(4),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上料机构(4)用于将柔性屏和配件运送至所述曲面治具(24)处,所述上料机构(4)包括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第二移动架(42)和第一真空平台(43),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设置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移动架(42)进行移动,所述第一真空平台(43)安装于所述第二移动架(42)上,所述第一真空平台(43)用于吸附柔性屏和配件,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驱动第二移动架(42)移动至所述曲面治具(24)处;
校正机构(5),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校正机构(5)用于依次抓取所述第一真空平台(43)上的柔性屏和配件且进行校正并贴附在曲面治具(24)的曲面上,所述校正机构(5)包括固定架(51)、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2)、第三移动架(53)、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4)、第四移动架(55)、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第五移动架(57)、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8)和第二真空平台(59),所述固定架(51)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2)安装于所述固定架(51)上,所述第一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2)用于驱动所述第三移动架(53)进行移动,所述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4)安装于所述第三移动架(53)上,所述第二水平移动驱动组件(54)用于驱动所述第四移动架(55)进行移动,所述第三移动架(53)和所述第四移动架(55)的运动路径相垂直,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安装于所述第四移动架(55)上,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用于驱动所述第五移动架(57)进行升降,所述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8)安装于所述第五移动架(57)上,所述旋转校正驱动组件(58)用于驱动所述第二真空平台(59)进行水平旋转,所述第二真空平台(59)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真空平台(43)上的柔性屏并将柔性屏贴附于所述曲面治具(24)的曲面上,所述第二真空平台(59)用于吸附所述第一真空平台(43)上的配件且将配件贴合于柔性屏上;
视觉对位机构(6),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视觉对位机构(6)用于拍摄柔性屏和配件的特征点进行比对,以定位柔性屏和配件的位置,再通过校正机构(5)对柔性屏和配件的位置进行校正。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撕膜机构(7),安装于机架(1)上,所述撕膜机构(7)用于撕取配件的防护膜,所述撕膜机构(7)包括支撑板(71)、易撕贴料卷(72)、收卷马达(73)、承接板(74)、第一定位光纤(75)、夹子升降驱动组件(76)、夹爪气缸(77)和易撕贴夹子(78);所述支撑板(71)安装于所述机架(1)上,所述易撕贴料卷(72)转动于所述支撑板(71)的一侧面,所述收卷马达(73)安装于所述支撑板(71)的另一侧,所述收卷马达(73)的输出轴穿过所述支撑板(71),所述收卷马达(73)用于收取所述易撕贴料卷(72)的易撕贴料带(9),所述支撑板(71)靠近所述易撕贴料卷(72)的一侧面转动连接有多个涨紧辊(711),所述涨紧辊(711)用于将易撕贴料带(9)撑起;所述支撑板(71)顶部设置有缺口(712),所述承接板(74)安装于所述支撑板(71)靠近所述易撕贴料卷(72)一侧面的顶部,所述承接板(74)上设置有第一夹取口(741),所述第一夹取口(741)与所述缺口(712)连通,易撕贴料带(9)绕设在承接板(74)的顶面;所述第一定位光纤(75)安装于支撑板(71)侧面且位于所述第一夹取口(741)的下方,所述第一定位光纤(75)用于感应易撕贴并控制收卷马达(73)停止转动;所述夹子升降驱动组件(76)安装于第二移动架(42)上,所述夹子升降驱动组件(76)用于驱动所述夹爪气缸(77)进行升降;所述易撕贴夹子(78)连接于所述夹爪气缸(77)的夹爪上,所述第二移动驱动组件(41)驱动所述易撕贴夹子(78)伸入所述第一夹取口(741)内,所述夹爪气缸(77)驱动所述易撕贴夹子(78)夹取易撕贴;所述易撕贴夹子(78)夹取的易撕贴随素数第二移动架(42)移动至所述校正机构(5)下方时,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驱动第二真空平台(59)下降将吸附的配件底面防护膜与易撕贴相粘连,所述竖直升降驱动组件(56)复位,易撕贴将配件底面的防护膜撕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71)靠近所述易撕贴料卷(72)的一侧面安装有第一升降气缸(713),所述第一升降气缸(713)的活塞杆连接有连接板(714),所述连接板(714)的顶部连接有压板(715),所述压板(715)抵压于易撕贴料带(9)远离所述承接板(74)的一侧面,所述压板(715)上设置有供易撕贴夹子(78)进入的第二夹取口(7151),所述第一定位光纤(75)感应到易撕贴并控制收卷马达(73)停止转动,同时所述第一升降气缸(713)驱动压板(715)下降配合所述承接板(74)将易撕贴料带(9)夹紧。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子升降驱动组件(76)包括第二升降气缸(761)、升降架(762)和旋转电机(763),所述第二升降气缸(761)安装于第二移动架(42)上,所述升降架(762)连接于所述第二升降气缸(761)的活塞杆上,所述旋转电机(763)安装于所述升降架(762)上,所述夹爪气缸(77)安装于所述旋转电机(763)的输出轴,所述旋转电机(763)的用于驱动易撕贴绕所述旋转电机(763)的输出轴转动。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爪气缸(77)上安装有连接架(79),所述连接架(79)上安装有抵紧气缸(791),所述抵紧气缸(791)的活塞杆端部安装有抵接头(792),所述抵接头(792)位于易撕贴粘贴段的下方,所述抵紧气缸(791)驱动抵接头(792)将易撕贴的粘贴段粘贴于配件的防护膜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架(79)上安装有第二定位光纤(793),所述第二定位光纤(793)用于感应易撕贴是否撕下配件的防护膜。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31)上安装有清洁装置(8),所述曲面治具(24)位于所述清洁装置(8)的下方,所述清洁装置(8)用于清洁柔性屏上的异物。
CN202211409353.8A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Pending CN1156913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9353.8A CN115691339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409353.8A CN115691339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91339A true CN115691339A (zh) 2023-02-03

Family

ID=8505161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409353.8A Pending CN115691339A (zh) 2022-11-11 2022-11-11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913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2033A (zh) * 2023-09-28 2023-11-07 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位贴合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002033A (zh) * 2023-09-28 2023-11-07 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位贴合装置
CN117002033B (zh) * 2023-09-28 2024-02-27 苏州佳祺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位贴合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1128456U (zh) 一种fpc覆膜机
CN110751910A (zh)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机
CN109838434B (zh) 自动化点胶贴屏系统
CN207303250U (zh) 一种电芯装配集成自动化生产线
CN209633979U (zh) 一种自动软对软柔性贴合机
CN114132791A (zh) 一种软硬屏兼用式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CN105204205A (zh) 一种偏光片进料可靠的手机偏光片自动贴合机
CN211366487U (zh)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线
CN214174765U (zh) 一种全自动多工位软对硬贴附设备
CN211195251U (zh) 一种全自动网箱贴合机
CN114093267B (zh) 一种全自动异形偏光片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CN115691339A (zh) 一种柔性屏的预弯曲设备
CN215885808U (zh) 一种lcm双面贴胶机
CN114408269A (zh) 摄像头模组贴膜撕膜设备
CN213139370U (zh) 一种自动贴标机
CN210257273U (zh) 一种反向贴膜机
CN112916997B (zh) 一种连接片超声波焊接机
CN114476197A (zh) 摄像头模组贴膜总成及摄像头模组贴膜撕膜设备
WO2015167070A1 (ko) 반도체용 기판 보호필름의 직립식 박리 방법 및 직립식 박리 장치
CN210777620U (zh) 一种全自动柔性屏体贴合机
CN117826459B (zh) 大尺寸cg与lcd曲面多屏真空贴合装置及工艺
CN216971524U (zh) 一种软硬屏兼用式贴合机
CN109878066A (zh) 一种光学胶与屏幕的贴合装置
CN114093269B (zh) 一种全自动高速贴合机及其贴合工艺
CN116224635B (zh) 一种显示屏贴胶带加工生产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