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6699A - 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86699A CN115686699A CN202110875676.5A CN202110875676A CN115686699A CN 115686699 A CN115686699 A CN 115686699A CN 202110875676 A CN202110875676 A CN 202110875676A CN 115686699 A CN115686699 A CN 11568669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wearable device
- movement
- case
- colo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37—Details related to the display arrangement, including those related to the mounting of the display in the housing
-
- G—PHYSICS
- G04—HOROLOGY
- G04G—ELECTRONIC TIME-PIECES
- G04G9/00—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 G04G9/0064—Visual time or date indication means in which functions not related to time can be display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Wearable computers, e.g. on a bel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62—Details related to the integrated keyboard
- G06F1/1671—Special purpose buttons or auxiliary keyboards, e.g. retractable mini keypads, keypads or buttons that remain accessible at closed laptop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1—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based on specific properties of the displayed interaction object or a metaphor-based environment, e.g. interaction with desktop elements like windows or icons, or assisted by a cursor's changing behaviour or appearance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48—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 G06F3/0484—Interaction techniques based on graphical user interfaces [GUI] for the control of specific functions or operations, e.g. selecting or manipulating an object, an image or a displayed text element, setting a parameter value or selecting a range
- G06F3/04847—Interaction techniques to control parameter settings, e.g. interaction with sliders or dia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401—Bootstrapping
- G06F9/4406—Loading of operating system
- G06F9/441—Multiboot arrangements, i.e. selecting an operating system to be loaded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9/00—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 G06F9/06—Arrangements for program control, e.g. control units using stored programs, i.e. using an internal store of processing equipment to receive or retain programs
- G06F9/44—Arrangements for executing specific programs
- G06F9/451—Execution arrangements for user interfa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该方法包括:用户可以将可穿戴设备的外壳从机芯上拆卸下来,并更换外壳。当用户将更换后的外壳组装到机芯之后,机芯可对外壳上包括的特征信息进行识别,以识别出更换的外壳上包括的特征信息,然后基于预先存储的外壳的参数信息与特征信息的对应关系,得到外壳的参数信息,进而能够根据外壳的参数信息对可穿戴设备进行相应的变化,比如用户界面的变化、操作系统的变化、按键功能的变化等。通过本申请的方法,可以实现便捷的更换外壳,并且能够提高外壳更换的兼容性,实现了可穿戴设备的个性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终端设备的种类越来越多,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其中,常见的可穿戴设备如智能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
目前,可穿戴设备通常包括外壳和机芯两部分,由于外壳往往和屏幕、内部电路板一 体化固定,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外壳受损或者用户想要更换其他样式的外壳时,需要将外 壳和屏幕、内部电路板拆开才能更换外壳,这样不方便更换外壳,而且更换的外壳并不一 定是该可穿戴设备对应厂商的外壳,有可能会使得使用过程中的兼容性较差,进而使得用 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用以解决不方便更换外壳,并且兼容性较差 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控制方法,该方法可应用于可穿戴设备,可穿戴设备包括 机芯和外壳,且机芯可拆卸的安装于外壳中。具体的,该方法可包括: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操作,所述机芯获取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外壳相关,所 述第一操作包括将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外壳;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 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表壳更换后,机芯可识别出更换的表壳,并且可根据表壳的参 数信息控制可穿戴设备适应性地发生变化,从而提高了更换表壳之后的兼容性,实现了可 穿戴设备的个性化设计,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 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获取第二信息;所 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芯可以根据与外壳相关的信息获取第二信息,从而控制可穿戴 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的变化,能够提高可穿戴设备的灵活性,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和/或表圈上涂覆有电致变色材料,所述 第二信息包括所述外壳的颜色信息;所述机芯根据所述颜色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 壳和/或表圈的颜色匹配所述外壳的所述颜色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果在可穿戴设备的底壳和/或表圈上涂覆电致变色材料,那么当 外壳组装到机芯之后,机芯可根据外壳的颜色控制可穿戴设备的底壳和/或表圈的颜色变化, 比如可变化为与外壳的颜色相同或相近的颜色等,这样能够使得可穿戴设备的外观更加美 观,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外壳的厂商信息;所述机芯根据所述厂 商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界面UI进行变化,所述UI包括UI形状、色彩、文字、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在表壳的厂商不同时,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界面可随之发生改 变,即用户界面按照对应厂商设计的界面来显示,以提高兼容性。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 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 用户是否切换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二操作,将第 一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第一 操作之前运行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不同。
以图5C为例,这里的第二操作可以为在图5C中的(a)所示界面中对按钮“是”的 点击操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如果更换前后的外壳的操作系统不同,那么在更换外壳后可将操 作系统适应性的进行切换。具体的,机芯可以自动切换操作系统,也可以显示提示信息, 由用户手动切换操作系统。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按键。针对可穿戴设备包括按键时,具 体可包括如下两种情况:
情况1: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 的变化,具体包括:显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要对所述可 穿戴设备的按键功能进行变化;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三操作,显示按键功能 设置界面,所述界面包括至少一个选项,所述选项用于对所述按键执行的功能进行设置; 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四操作,控制所述按键按照设置的功能进行配置。
以图5E为例,这里的第三操作可以为用户在图5E中的(a)所示界面对按钮“是” 的点击操作,第四操作可以为用户在图5E中的(b)所示界面对“完成”按钮的点击操作。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根据自身的使用习惯来设置按键的功能,以提升用户体验。
情况2: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 的变化,具体包括:显示第三提示信息,所述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按键对应的 功能。
通过这种方式,用户可通过提示信息了解按键的功能,方便后续进行使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包括光源,所述外壳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用于对所述 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汇聚。
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 化,具体包括:显示第四提示信息,所述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手电筒为强力手电筒; 或者,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五操作,显示用户手电筒为强力手电筒。
这里的第五操作可以为在图5G中的(a)所示示意图中的手势操作,即上滑显示状态 栏的操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通过提示信息提示用户手电筒级别,比如为强力手电筒,或 者可以通过用户操作,比如打开状态栏的操作,通过状态栏中的图标名称提醒用户手电筒 级别,从而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 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显示第四提示信息,所述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提醒 用户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天线信号能力;或者,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六操作,显 示手电筒为强力手电筒。这里的第六操作可以为在图5G中的(a)所示示意图中的手势操作,即上滑显示状态栏的操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以了解到可穿戴设备的天线信号能力,比如,当外壳的材 质为金属材质时,可以利用金属材质的外壳使得外壳与机芯通过馈点导通之后,天线性能 增强。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 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显示第六提示信息,所述第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 用户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防水级别或防水能力。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可通过提示信息了解到可穿戴设备的防水级别或防水能力, 这样可避免用户在不清楚防水性能的情况下对可穿戴设备造成的损坏。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 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七操作,显示第 七提示信息,所述第七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使用生理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操作方式。
这里的第七操作可以为用户对应用程序,比如心率测量应用程序的点击操作。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用户能够根据提示信息进行正确的操作,以避免由于操作不当造 成的检测结果不准确的问题,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包括霍尔器件,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磁性件,所述 第一信息包括磁场感应信息,所述磁场感应信息是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外壳时,所述霍尔 器件所感应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磁性件的磁场信息;或者,所述机芯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技 术NFC模块,所述外壳包括感应式读卡器或者感应式卡片,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机芯安装 于所述外壳时,所述NFC模块所感应到的信息;或者,所述机芯包括光电元件,所述外壳包括涂层,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外壳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光电元件根据所述涂层反射的光信号所获取的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芯可通过霍尔效应、NFC感应、光电元件等获取外壳上的第一 信息。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表壳的类型、厂商、 型号、品牌标志、操作系统、表壳颜色、底壳颜色、表圈颜色、防水级别、手电筒级别、 表壳形状、表壳材质。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获取第二信息,具体包括:所述 机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对应的第二信息。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芯可以基于预设的对应关系找到与外壳相关的第一信息对应的 第二信息,从而能够根据第二信息,比如外壳的类型、厂商、操作系统、颜色等信息,从而便于根据识别出的信息进行相应变化。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 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比较所述第二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信息;其中,所 述第三信息为在所述第一操作之前所述可穿戴设备所运行的参数信息;当所述第二信息和 所述第三信息中部分不同时,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中不同于所述第三信息的部分控 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机芯可将第一操作执行前后可穿戴设备运行的参数信息进行对比, 然后根据比较结果控制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
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机芯,所述机芯包括识 别模块;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特征携带模块,当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机芯时,所述识别模块感应所述特征携带模块所携带的第一信息;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机芯内;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置于所述机芯内;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上述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三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该可穿戴设备包括执行第一方面或者第一 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的方法的模块/单元;这些模块/单元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 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
第四方面,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 有指令,当所述指令在可穿戴设备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第一方面及其第一 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方法。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在可穿戴设备 上运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及其第一方面任一可能设计的 方法。
上述第二方面至第五方面中的各个方面以及各个方面可能达到的技术效果请参照上 述针对第一方面中的各种可能方案可以达到的技术效果说明,这里不再重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A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100的软件结构框图;
图1C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外壳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示意图;
图5A~图5I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用户界面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以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详尽描述。
可穿戴设备通常包括外壳和机芯两部分,在设备组装过程中,外壳往往和机芯上的屏 幕、机芯内部的电路板一体化固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遇到外壳受损等情况,需要将 外壳、屏幕以及内部电路板拆开才能更换外壳,以上更换外壳的操作对用户而言较为复杂。 另外,由于可穿戴设备可由用户佩戴于人体,出于外观装饰的多样化需求,用户也希望能 够更换其他样式的外壳。即使用户通过上述复杂的操作更换了外壳,如果更换的外壳不是 该可穿戴设备对应厂商制造的外壳,有可能会使得使用过程中的兼容性较差,进而使得用 户体验较差。
具体到智能手表,智能手表的外壳主要由前壳组件和后壳组件组成,通常在组装过程 中,内部元器件先分别与前后壳组装,然后再进行合壳组装。由于外壳与屏幕、内部电路 板是固定在一起的,当外壳受损时,不方便更换。并且,目前的智能手表只有表带能够自由更换,如果用户想要更换其它组件,比如外壳则不是特别方便,使得用户体验较差。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可穿戴设备及其控制方法,该可穿戴设备包括外壳 和机芯,机芯集成了屏幕、内部电路板等电路元器件,外壳可拆卸地安装于机芯。外壳上 安装有特征携带模块,机芯对应设置识别模块。当用户将外壳安装到机芯之后,机芯可识 别出特征携带模块上携带的外壳特征信息,然后根据该外壳特征信息对可穿戴设备的颜色、 用户界面、功能、配置等进行调整。基于该方法,可以通过设计不同外观的外壳,将机芯 简单嵌套固定于所用的外壳中,使得可穿戴设备满足个性化设计,且机芯能够适配不同类 型的外壳,极大提升了用户体验。应理解,当可穿戴设备为智能手表时,外壳即为智能手表的表壳。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可以适用于可穿戴设备(例如,智能 手表、智能手环、智能眼镜等)。并且,可穿戴设备的示例性实施例包括但不限于搭载WATCHWEARLite鸿蒙或者其它操作系统的可穿戴设备。
下面以智能手表为例,介绍可穿戴设备的结构。
如图1A所示,智能手表100可以包括处理器110,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内部存储器121,通用串行总线(universal serial bus,USB)接口122,充电管理模块123,电源管理 模块124,电池125,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30,无线通信模块140,音频模块 150,扬声器150A,受话器150B,麦克风150C,耳机接口150D,传感器模块160,按键 170,马达171,指示器172,摄像头173,显示屏174,以及用户标识模块(subscriber identification module,SIM)卡接口175、第一电极183、第二电极184、识别模块190、霍 尔器件191(或者霍尔传感器)等。其中传感器模块160可以包括电容传感器160A、光体 积扫描器(Photoplethysmograph,PPG)传感器160B等。以上电路元器件均可以设置在机 芯内部或集成于机芯表面。另外,智能手表100还可以包括表壳180以及设置在表壳上的 特征携带模块181,其中特征携带模块181可以包括磁铁182。
处理器110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例如:处理器11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调制解调处理器,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unit,GPU), 图像信号处理器(image signal processor,ISP),控制器,存储器,视频编解码器,数字信 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基带处理器,和/或神经网络处理器(neural-network processing unit,NPU)等。其中,不同的处理单元可以是独立的器件,也可以集成在一个 或多个处理器中。其中,控制器可以是智能手表100的神经中枢和指挥中心。控制器可以 根据指令操作码和时序信号,产生操作控制信号,完成取指令和执行指令的控制。处理器 110中还可以设置存储器,用于存储指令和数据。在一些实施例中,处理器110中的存储 器为高速缓冲存储器。该存储器可以保存处理器110刚用过或循环使用的指令或数据。如 果处理器110需要再次使用该指令或数据,可从所述存储器中直接调用。避免了重复存取, 减少了处理器110的等待时间,因而提高了系统的效率。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110 可以根据识别到的表壳的信息生成智能手表的变化指令,并执行所述变化指令。
USB接口122是符合USB标准规范的接口,具体可以是Mini USB接口,Micro USB 接口,USB Type C接口等。在一些实施例中,USB接口122可以用于连接充电器为智能 手表100充电(比如,儿童手表)。充电管理模块123用于从充电器接收充电输入。电源 管理模块124用于连接电池125,充电管理模块123与处理器110。电源管理模块124接收 电池125和/或充电管理模块123的输入,为处理器110,内部存储器121,外部存储器, 显示屏174,摄像头173,和无线通信模块140等供电。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 可以通过磁感应线圈充电,即无线充电。
智能手表100的无线通信功能可以通过天线1,天线2,移动通信模块130,无线通信模块140,调制解调处理器以及基带处理器等实现。天线1和天线2用于发射和接收电磁 波信号。智能手表100中的每个天线可用于覆盖单个或多个通信频带。不同的天线还可以 复用,以提高天线的利用率。例如:可以将天线1复用为无线局域网的分集天线。在另外 一些实施例中,天线可以和调谐开关结合使用。
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提供应用在智能手表100上的包括2G/3G/4G/5G等无线通信的 解决方案。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滤波器,开关,功率放大器,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等。移动通信模块130可以由天线1接收电磁波,并对接 收的电磁波进行滤波,放大等处理,传送至调制解调处理器进行解调。移动通信模块130 还可以对经调制解调处理器调制后的信号放大,经天线1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在一些实 施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3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被设置于处理器110中。在一些实施 例中,移动通信模块130的至少部分功能模块可以与处理器110的至少部分模块被设置在 同一个器件中。
无线通信模块140可以提供应用在智能手表100上的包括无线局域网(wirelesslocal area networks,WLAN)(如无线保真(wireless fidelity,Wi-Fi)网络),蓝牙(bluetooth, BT),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NSS),调频(frequency modulation,FM),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红外技术(infrared, IR)等无线通信的解决方案。无线通信模块140可以是集成至少一个通信处理模块的一个 或多个器件。无线通信模块140经由天线2接收电磁波,将电磁波信号调频以及滤波处理, 将处理后的信号发送到处理器110。无线通信模块140还可以从处理器110接收待发送的 信号,对其进行调频,放大,经天线2转为电磁波辐射出去。示例性的,智能手表100可 以与使用该智能手表的用户的手机等其他终端之间通过蓝牙连接,然后将步数、跑步距离、 配速等运动传感器数据和心率、血氧、心电图等生理传感器数据同步至手机等其他终端的 运动健康应用程序,以方便用户在该应用程序中的不同模块查看。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的天线1和移动通信模块130耦合,天线2和无线通信模块140耦合,使得智能手表100可以通过无线通信技术与网络以及其他设备通信。所 述无线通信技术可以包括全球移动通讯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GSM),通用分组无线服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码分多址接入(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 时分码分多址(time-division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第五代(the fifth generation,5G)移动通信系统,未来通信系统,如第 六代(6th generation,6G)系统等,BT,GNSS,WLAN,NFC,FM和/或IR技术等。所 述GNSS可以包括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全球导航卫星系 统(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GLONASS),北斗卫星导航系统(beidou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BDS),准天顶卫星系统(quasi-zenithsatellite system,QZSS)和/或星基 增强系统(satellite based augmentationsystems,SBAS)。
电容传感器160A包括具有两个极板的平行板电容,其中一个极板设置于智能手表100 的表面,另一个极板可以设置于电路软板(Flexible Printed Circuit,FPC)。设置于智能手表 100表面的极板与用户皮肤或其他材质的物体接触后,电容传感器180A能够检测到电容值 的变化,根据电容值判断智能手表100是否被佩戴。例如,检测电容传感器160A的电容 值是否位于预设电容值范围,当预设电容值位于预设电容值范围时,判定智能手表100被 佩戴。
PPG传感器160B包括光发射器和光传感器。通过PPG传感器160B测量心率是基于物质对光的吸收原理,PPG传感器160B中的光发射器照射皮肤的血管,光传感器接收从 皮肤透出来的光线。由于血管内不同容积的血液对光吸收不同,在心脏跳动时,血液流量 增多,光的吸收量会随之变大;处于心脏跳动的间隙时血流会减少,吸收的光也会随之降 低。因此,根据血液的吸光度可以测量心率。在操作中,光发射器可以将光束传送到用户 的皮肤,并且该光束可以被用户的皮肤反射并且被光传感器接收。光传感器可以将该光转 换为指示其强度的电信号。该电信号可以是模拟形式,并且可以被模/数转换器转换为数字 形式。来自模/数转换器的数字信号可以是馈送给处理器110的时域PPG信号。处理器110 可以从光传感器接收数字化的信号,并且可以处理这些信号以将心率或佩戴状态输出信号 提供给存储器、视觉显示器、可听信号器、触摸屏、或其它输出指示器。在一些实施例中, 光发射器、光接收器(也可以称为: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与底壳中心的蓝宝石透镜玻璃 (也称:心率镜片)正对的后壳内部,检测经反射的光的光传感器可以设置在发送光的光 发射器的周围,上述测量心率等生理数据的光发射器和光传感器布置在检测光的光传感器 的外围。
应理解,智能手表100还可配置压力传感器、陀螺仪、加速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 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此处不再赘述。
显示屏174用于显示时间、运动状态、佩戴者身体指标或者佩戴状态等信息。显示屏 174包括显示面板。显示面板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屏(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 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有源矩阵有机发光二极体或主动矩阵有机 发光二极体(active-matrix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的,AMOLED),柔性发光二极管(flex light-emitting diode,FLED),Miniled,MicroLed,Micro-oLed,量子点发光二极管(quantum dot light emitting diodes,QLED)等。
摄像头173用于捕获静态图像或视频。智能手表100可以通过ISP,摄像头173,视频编解码器,GPU,显示屏174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拍摄功能。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所述可执行程序代码包括指令。 处理器110通过运行存储在内部存储器121的指令,从而执行智能手表100的各种功能应 用以及数据处理。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 可存储操作系统,以及至少一个应用程序(例如爱奇艺应用,微信应用等)的软件代码等。 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智能手表100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数据(例如图像、视频等)等。此外, 内部存储器121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 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通用闪存存储器(universal flash storage,UFS)等。在本申 请实施例中,内部存储器121可用于存储不同类型的表壳对应的信息,比如表壳的参数信 息和表壳的特征信息等。
外部存储器接口120可以用于连接外部存储卡,例如Micro SD卡,实现扩展智能手表 100的存储能力。外部存储卡通过外部存储器接口120与处理器110通信,实现数据存储功能。例如将图片,视频等文件保存在外部存储卡中。
智能手表100可以通过音频模块150,扬声器150A,受话器150B,麦克风150C,耳 机接口150D,以及应用处理器等实现音频功能。例如音乐播放,录音等。
按键170包括开机键,音量键等。按键170可以是机械按键。也可以是触摸式按键。智能手表100可以接收按键输入,产生与智能手表100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马达171可以产生振动提示。马达171可以用于来电振动提示,也可以用于触 摸振动反馈。例如,作用于不同应用(例如拍照,音频播放等)的触摸操作,可以对应不 同的振动反馈效果。指示器172可以是指示灯,可以用于指示充电状态,电量变化,也可 以用于指示消息,未接来电,通知等。SIM卡接口175用于连接SIM卡。SIM卡可以通过 插入SIM卡接口175,或从SIM卡接口175拔出,实现和智能手表100的接触和分离。在 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采用eSIM,即:嵌入式SIM卡。eSIM卡可以嵌在智能手表 100中,不能和智能手表100分离。
表壳180为智能手表100的外壳,表壳180可以设计为不同形状、不同颜色等。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180上可以包括特征携带模块181,该特征携带模块181上可以包括至 少一个磁铁182。识别模块190可用于识别表壳180上的特征携带模块181。比如,识别 模块190可包括霍尔器件191,通过霍尔器件191可以识别出磁铁182的磁场大小、磁场 状态等,从而根据磁铁182的磁场大小、磁场状态等得到表壳180的相关信息,比如厂商、 形状、颜色等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还可以包括第一电极183和第二电极184。示例性的, 可以在智能手表100的底壳或表圈上涂覆电致变色材料,该电致变色材料可以设置在第一 电极183上,第二电极可以连接到地线,通过第一电极183和第二电极184可以形成电场, 从而改变底壳的颜色。应理解,本申请中并不限定第一电极183和第二电极184的位置。
可以理解的是,图1A所示的部件并不构成对智能手表的具体限定,智能手表还可以 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拆分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 布置。
智能手表100的软件系统可以采用分层架构,事件驱动架构,微核架构,微服务架构, 或云架构。参阅图1B所示,示例性说明智能手表100的软件结构。
如图1B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智能手表100的软件结构框图。该软件架构可包括若干个层,每一层都有清晰的角色和分工。层与层之间通过软件接口通信。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的软件系统,从上至下分别为应用程序层,应用程序框架层,安卓运行 时(Android runtime,ART)和原生C/C++库,硬件抽象层(Hardware Abstract Layer,HAL)以及内核层。
应用程序层可以包括一系列应用程序包。如图1B所示,应用程序包可以包括相机,图库,日历,通话,地图,导航,蓝牙,音乐,视频,短信息等应用程序。
应用程序框架层为应用程序层的应用程序提供应用编程接口(applicationprogramming interface,API)和编程框架。应用程序框架层包括一些预先定义的函数。
如图1B所示,应用程序框架层可以包括窗口管理器,视图系统,资源管理器,通知管理器等。
窗口管理器提供窗口管理服务(window manager service,WMS),WMS可以用于窗口管理、窗口动画管理、surface管理以及作为输入系统的中转站。
视图系统包括可视控件,例如显示文字的控件,显示图片的控件等。视图系统可用于 构建应用程序。显示界面可以由一个或多个视图组成的。例如,包括短信通知图标的显示 界面,可以包括显示文字的视图以及显示图片的视图。
资源管理器为应用程序提供各种资源,比如本地化字符串,图标,图片,布局文件,视频文件等等。
通知管理器使应用程序可以在状态栏中显示通知信息,可以用于传达告知类型的消息, 可以短暂停留后自动消失,无需用户交互。比如通知管理器被用于告知下载完成,消息提 醒等。通知管理器还可以是以图表或者滚动条文本形式出现在系统顶部状态栏的通知,例 如后台运行的应用程序的通知,还可以是以对话窗口形式出现在屏幕上的通知。例如在状 态栏提示文本信息,发出提示音,电子设备振动,指示灯闪烁等。
安卓运行时包括核心库和安卓运行时。安卓运行时负责将源代码转换为机器码。安卓 运行时主要包括采用提前(ahead or time,AOT)编译技术和及时(just in time,JIT)编译 技术。
核心库主要用于提供基本的Java类库的功能,例如基础数据结构、数学、IO、工具、数据库、网络等库。核心库为用户进行安卓应用开发提供了API。
原生C/C++库可以包括多个功能模块。例如:表面管理器(surface manager),媒体框 架(Media Framework),libc,OpenGL ES、SQLite、Webkit等。
其中,表面管理器用于对显示子系统进行管理,并且为多个应用程序提供了2D和3D 图层的融合。媒体框架支持多种常用的音频,视频格式回放和录制,以及静态图像文件等。 媒体库可以支持多种音视频编码格式,例如:MPEG4,H.264,MP3,AAC,AMR,JPG, PNG等。OpenGL ES提供应用程序中2D图形和3D图形的绘制和操作。SQLite为电子设 备100的应用程序提供轻量级关系型数据库。
硬件抽象层运行于用户空间(user space),对内核层驱动进行封装,向上层提供调用 接口。
内核层是硬件和软件之间的层。内核层至少包含显示驱动,摄像头驱动,音频驱动, 传感器驱动。
下面以特征携带模块包括磁铁,识别模块包括霍尔传感器为例介绍机芯识别表壳的过 程。
当用户将智能手表100的表壳从表壳A更换为表壳B,并将表壳B组装到机芯之后,智能手表100的机芯上的霍尔传感器可接收到用户更换表壳,并组装的操作,同时可感应到表壳上的磁场状态,然后可将感应到的磁场状态上报给内核层的传感器驱动。接着,传感器驱动将该磁场状态发给核心库,由核心库根据磁场状态与预先存储的表壳的特征信息集合进行比较,从而在预先存储的表壳的特征信息集合中找到相对应的表壳类型,进而得到表壳B的参数信息。最后,应用程序框架层可根据核心库得到的表壳的参数信息为应用程序层提供相应的显示界面。以按键功能为例,可以由核心库将按键功能设置完成,然后上报给应用程序层,也可以将由应用程序层设置按键功能。
其中,不同的识别结果对应加载和启动不同的应用层,从而基于表壳的更换实现智能 手表100呈现不同的操作系统界面及功能。示例性的,以鸿蒙操作系统为例,不同的操作 系统可以是相同的内核层、不同的系统服务层、框架层、应用层。或者,不同的操作系统还可以是相同的内核层、系统服务层,不同的框架层、应用层。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100对应的软件包文件,比如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可以存 储在智能手表100的本地。当然,也可以只在本地保存内核文件和默认表壳(可以理解为出厂设置的)的应用层文件,然后将对应其他表壳的应用层文件通过网络下载后加载。
以下的实施例中,以图1A所示的智能手表100为例进行介绍。
如图1C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C所示,该智能手表可包括表壳、机芯、屏幕、底壳等。其中,表壳上可包括特征携带模块,该特 征携带模块上可包括磁铁等磁性件。机芯上可包括有识别模块、处理器。其中,识别模块 用于识别特征携带模块,比如识别到磁场的状态等信息;处理器用于根据识别模块识别到 的信息查找表壳的参数信息,比如厂商、样式、型号、系统配置、功能配置、性能配置等 信息,并根据表壳的参数信息对智能手表的外观和/或界面进行处理,比如根据识别到的表 壳颜色调整智能手表的底壳颜色等。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和底壳可预先集成在机芯上。
以图1A所示示意图为例对图1C的结构进一步介绍。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上可包括 特征携带模块(在该实施例中特征携带模块可以包括磁铁),机芯上可包括图1A所示的处 理器、显示屏、移动通信模块、无线通信模块、识别模块(在该实施例中特征携带模块可以包括霍尔器件)、按键等其它部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针对智能手表的表壳设计不同的外观,比如不同的形状、不同 的颜色等,并且可在表壳上携带不同的特征信息(比如,不同数量/形状的磁性件等)。智能手表的机芯与表壳可通过螺钉或者其他方式进行组装。示例性的,参阅图2所示,为本 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智能手表的外壳示意图。图2中的(a)所示示意图的外观为与图2中的 (b)所示示意图的外观不同。其中,图2中(a)所示示意图与图2中(b)所示示意图的 21部分为表壳中空部分,机芯可安装于该中空部分。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方法流程图。参阅图3所示,该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S301:智能手表的机芯对表壳进行识别,得到表壳的特征信息。
应理解,S301中的表壳指的是用户已经更换后的表壳。表壳的特征信息也可以记为: 第一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以智能手表为例,智能手表的表壳为可拆卸的,即机 芯和表壳可以分离,用户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自行拆卸并更换智能手表的表壳。示例性的,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智能手表的示意图。图4中可包括表壳1、表冠2、导柱3和机芯壳4。应理解,机芯壳4中设置有机芯,图4中未示意机芯。其中,表壳 1通过卡扣或螺钉等连接方式可拆卸连接于机芯壳4外侧,表壳1上设置通孔,导柱3设 置于机芯壳4上,且与表壳1上设置的通孔相对。表冠2可包括按键帽和按键杆,按键杆 的至少部分可穿过通孔,按键帽位于通孔远离导柱3的一侧。当按键帽受到拉力时,按键 杆用于轴向移动,并远离导柱3。即表冠2和导柱3可形成离合机构,通过对表冠2的控 制可以脱离与导柱3之间的配合,可以使得表冠2脱离机芯壳4。在表冠2远离导柱3、 脱离机芯壳4之后,即可实现机芯壳4与表壳1之间的拆卸。相反的,当按键帽受到推力 时,按键杆用于轴向移动,并靠近导柱3,可实现机芯壳4与表壳1之间的进一步锁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机芯上可包括有识别模块(也可以称为:感应模块),表壳上可包括有特征携带模块。当用户将表壳组装到机芯时,机芯的识别模块可检测到智能手表的表壳上包括的特征信息,然后基于检测到的特征信息对表壳进行识别。
以下结合几种示例对识别方式进行介绍。
示例1:智能手表的表壳上安装有磁性件,机芯上安装有霍尔器件。
当表壳由上而下的组装到机芯的过程中,磁性件跟随表壳与霍尔器件距离更加贴近, 从而使机芯里的霍尔器件所感应到的磁场发生变化。当磁性件随着表壳安装到机芯后,机 芯里的霍尔器件所受磁场可达到固定状态,此时霍尔器件可输出信号,例如可输出磁场状 态。也就是说,通过在不同的表壳上内置不同数量、不同位置的磁性体,以使得在表壳与 机芯组装完成后,机芯上的霍尔器件能够感应到对应的磁场状态,然后基于磁场状态找到 对应的表壳,从而实现机芯对表壳的识别。以图2为例,假设在图2中的(a)所示示意图中靠近上方两个螺钉的位置设置2个相同的磁铁,在图2中的(b)所示示意图中靠近上 方两个螺钉的中间位置设置1个所述磁铁,则机芯在靠近上方中间位置设置的霍尔器件则 能识别出两个表壳为不同的表壳。
示例2:智能手表的机芯上安装有NFC模块。
当机芯上安装有NFC时,表壳上可安装有感应式读卡器或者感应式卡片,当表壳与机 芯组装完成之后,机芯上的NFC可感应到表壳上的感应式读卡器或者感应式卡片,从而根 据感应到的信息实现对表壳的识别。
示例3:智能手表的机芯上安装有光电元件,表壳上有由不同物质组成的涂层。
光电元件可发出光信号,当表壳与机芯组装完成之后,光电元件发出的光信号可照射 到表壳上的涂层上。由于不同的涂层对光信号的吸收程度不同,反射回的光信号可通过光 电元件转换为电信号,然后可通过电信号识别出表壳。应理解,电信号(反射回的光信号 转换之后的)的大小可以用于表征光信号的吸收程度,并且可通过光信号的吸收程度反推 出涂层的具体信息,比如由哪些物质组成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机芯识别表壳的方式并不做具体限定,例如可 以通过上述示例中的霍尔器件、NFC、光电效应来识别之外,还可以通过电阻效应等方法 来识别表壳。
可选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为了避免一些特殊情况下(比如,表壳放在机芯的旁边, 但没有组装到机芯上的场景)的误识别,可以在表冠受到推力推进机芯后,用光传感器检 测,这样即可识别出表壳是否组装到机芯上。或者,还可以在表壳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均放 置磁铁,这样可以利用霍尔传感器识别表壳在机芯外和机芯内的磁场大小,从而防止误识 别。
S302:智能手表的机芯根据表壳的特征信息得到表壳的参数信息。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机芯识别到当前所组装的表壳的特征信息之后,可将该表壳的特 征信息与预先存储的表壳的特征信息集合进行比较,从而在预先存储的表壳的特征信息集 合中找到相对应的表壳,进而得到表壳的参数信息。其中,表壳的参数信息可包括厂商、 形状、颜色等信息。应理解,表壳的参数信息可以记为:第二信息。
示例性的,以上述示例1中的磁场状态为例,可穿戴设备,比如智能手表的机芯中可 预先存储磁场状态与表壳的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例如如下表1所示。
表1
从表1可以看出:表壳的参数信息可以包括表壳类型、厂商、表壳型号、表壳的品牌标志(logo)、表壳所适配的操作系统、表壳颜色、底壳颜色、防水级别、手电筒等级。当 然,表壳的参数信息还可能包括更多的信息,比如,底壳的形状、表圈的颜色等,此处不 做具体限定。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还可以预先存储表壳上携带的标识(identify,ID)信息与 表壳的对应关系,然后根据表壳上包括的特征携带模块上携带的ID找到对应的表壳。其 中,所述ID为唯一标识该表壳的标识信息。示例性的,ID信息与表壳的参数信息的对应关系可以参阅下述表2。
表2
应理解,上述表格仅是一种示意性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对于对应关系的存储形式和 存储内容不做具体限定,例如表2中还可以包括表壳的形状、表圈的颜色等。
S303:智能手表的机芯根据表壳的参数信息生成变化指令,以使智能手表根据变化指 令进行相应变化。
以下为了描述方便,可将更换表壳前的表壳记为“表壳A”,更换后的表壳记为“表壳 B”。表壳A与表壳B为不同类型的表壳,在S301执行之前,可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 并且完成表壳B与机芯的组装。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S303执行之前,可穿戴设备的机芯可将两个表壳识别 到的参数信息进行比较,判断表壳更换前后的参数信息是否相同。如果表壳更换前后的参 数信息未发生变化(比如,可能是将表壳A拆除之后,又重新将表壳A组装到机芯上), 此时不生成变化指令。当然,如果表壳更换前后有部分参数信息未发生变化,比如操作系 统、按键功能、型号厂商等,有部分参数信息发生了变化,比如表壳颜色,则此时可以不 用提示用户进行系统设置等,可以仅提示用户表壳颜色有变化、是否需要更换对应的底壳 颜色或可选的表盘主题,进一步地可根据用户选择显示表壳B对应可选的表盘等,以使用 户能够根据表壳颜色的变化适应性选择表盘。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机芯上的识别模块得到表壳的特征信息之后,可以将 表壳的特征信息发送给机芯上的处理器,然后处理器可以根据表壳的特征信息生成相应的 变化指令。其中,该变化指令包括但不限于对可穿戴设备的系统、用户界面(userinterface, UI)、用户体验(user experience,UX)、功能、外观的颜色变化、形态变化等方面。
下面结合示例对可穿戴设备发生的变化进行介绍。
示例1:可穿戴设备的UI发生变化
参阅图5A所示,假设表壳A为厂商A的表壳,表壳B为厂商B的表壳,当用户在 使用表壳A时,智能手表的表盘显示示意图可参阅图5A中的(a)所示。在使用表壳A 时,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城市名称(比如深圳)、温度信息(包括当前的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以及当前温度)、温度发布时间。当用户将表壳A从机芯上拆离,并且更换为表 壳B之后,智能手表的表盘显示示意图可参阅图5A中的(b)所示。在使用表壳B时, 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城市名称(比如深圳)、天气状况信息(比如,晴天以及晴天 对应的太阳图标)、温度信息(包括当前的最低温度、最高温度以及当前温度)、污染状况 信息(比如,轻度污染153)、温度发布时间。从图5A的(a)、(b)所示示意图可以看出, 智能手表的UI可随着表壳的更换发生变化。当然,在实际产品实现时,智能手表的显示 屏上可能显示更多或更少的内容,本申请不做限定。
从图5A所示示意图中可以看出:两个表壳的形状不同,假设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为圆 形,那么当使用表壳A时,表壳A会遮挡掉显示屏的一部分。比如,表壳A为图中所示 的八边形,那么当将表壳A组装到机芯之后,机芯上的显示区域可由圆形调整为八边形, 以适配表壳形状的变化,防止部分显示内容无法由用户查看到。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表壳A和表壳B为不同厂商的表壳,比如表壳A为厂商A的表壳,表壳B为厂商B的表壳时,表盘的设计也可能不同。示例性的,比如当使用表壳A 时,可更换的表盘中包括厂商A设计的表盘,当使用表壳B时,可更换的表盘中包括厂商 B设计的表盘。当然,厂商设计的表盘中可以显示自身的logo,也可以不显示自身的logo 等,对此不做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智能手表的UI变化可包括但不限于UI形状、色彩、文字,位置等的变化,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2:可穿戴设备的底壳颜色发生变化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机芯的底壳/表圈上涂覆电致变色材料(比如,三氧 化钨),当表壳与机芯在组装完成后,可通过不同程度的电场使得电致变色材料发生氧化 还原反应,从而使得底壳/表圈的颜色发生变化。即不同的电场强度可能对应不同的颜色, 例如参阅如下表3所示。应理解,表圈指的是显示屏的边缘环形区域。
表3
示例性的,参阅图5B所示,图5B中的51可表示电极,52表示生理传感器,比如可 包括PPG传感器,53表示底壳,54表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当用户 在使用表壳A时,智能手表的底壳53的颜色可以为颜色A,例如可参阅图5B中的(a) 所示。当用户将表壳A从机芯上拆离,并且更换为表壳B之后,机芯可获取表壳B在与 机芯组装后产生的电场强度(例如为电场强度2),然后基于上述表3中的电场强度的大小 更换智能手表的表壳颜色,比如可以更换为图5B中的(b)所示的颜色B。从图5B的(a)、 (b)所示示意图可以看出,智能手表的底壳颜色可以随着表壳的更换而发生变化。其中, 底壳颜色可以为与表壳颜色相匹配的颜色。示例性的,底壳颜色可以为与表壳颜色相同或 相近的颜色,或者表壳和底壳的颜色还可以为渐变色等。当然,底壳的颜色还可以为与表 壳颜色相差较大的颜色,比如表壳的颜色为白色,底壳的颜色为黑色等,本申请对此不做 限定。或者底壳的颜色还可以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颜色,针对这种情况,可以提示用户根 据自身的喜好选择颜色或者可以在系统中更改底壳的颜色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通过电极51形成电场,在电场作用下,电致变色材料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使得底壳的颜色发生变化。图5B中对于电极51的位置仅 是一种示意,在实际应用中,电极51可以位于底壳的内表面(即在佩戴手表的情况下, 靠近皮肤的一侧),也可以位于底壳的外表面(即在佩戴手表的情况下,远离皮肤的一侧) 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只要能够形成电场,使得底壳的颜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即可。
应理解,图5B中的颜色A、颜色B以不同的线条表示,在实际产品实现时,底壳的 颜色可以为黑色、灰色、银色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3:可穿戴设备的系统发生变化
假设表壳A和表壳B分别为不同厂商的表壳,并且这两个厂商的表壳所对应使用的操 作系统不同,例如表壳A在与机芯组装后使用的操作系统为操作系统1,表壳B在与机芯组装后使用的操作系统为操作系统2。在一些实施例中,可穿戴设备的机芯中可预先存储不同操作系统的配置文件,例如可预先将操作系统1和操作系统2的配置文件存储在机芯的存储器中。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果表壳A和表壳B对应的操作系统不同,当用户将表壳 A更换为表壳B之后,可穿戴设备的显示屏上可显示可变更选项,然后用户可根据自身的需求选择是否切换系统。以显示屏的形状为长方形为例,假设表壳A的形状为六边形,表 壳B的形状为长方形。示例性的,参阅图5C所示,假设表壳B与机芯组装完成之后,智 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图5C中的(a)所示的可变更选项501,例如该可变更选项可以 为“检测到有新系统,是否选择切换?”选择按钮“是”502、选择按钮“否”503。当用 户点击选择按钮“是”502之后,智能手表可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进行系统切换,例如 可显示图5C中的(b)所示的示意图。此时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提示信息504,例 如“正在进行系统切换,请勿操作!”。当系统切换完成之后,例如可显示操作系统B的主 界面。当然,如果用户点击选择按钮“否”503之后,智能手表可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 不进行系统切换。此时,可选的,显示屏上可显示提示信息,提示用户当前操作系统与表 壳厂商不一致,可能导致系统出错等兼容性问题,以及后续可以在系统设置中自行切换系 统。
可选的,若用户点击选择按钮“否”503之后,智能手表可继续使用表壳A对应的操作系统。如果后续使用过程中,需要切换系统,则用户可以在系统设置中选择切换系统, 以提高兼容性。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如果表壳A和表壳B对应的操作系统不同,当用户将表 壳A更换为表壳B之后,可穿戴设备的机芯可自动将表壳A对应的操作系统切换为表壳B对应的操作系统。示例性的,当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之后,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 显示参阅图5C中的(b)所示的提示信息。例如,该提示信息可以为“正在进行系统切换, 请勿操作”。当系统切换完成之后,可显示操作系统B的主界面。
应理解,上述示意图中所示的提示信息等仅是一种示意,在实际产品实现时,显示的 提示信息也可能为其它信息,界面上也可能显示更多或更少的控件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 定。
示例4:可穿戴设备上的功能发生变化
(1)、按键功能发生变化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假设表壳上的按键包括两个功能按键,当智能手表的表壳 为表壳A时,例如按键1的功能为菜单键,按键2的功能为关机键(参见图5D所示,上 按键为按键1,下按键为按键2)。如果表壳B和表壳A上的功能按键的功能和/或操作逻 辑不同,则当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后,按键1的功能和按键2的功能发生变化,比 如按键1的功能可变化为关机键,按键2的功能可变化为菜单键。当然,按键的功能还可 以为其它的功能,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针对这种实现方式,当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 B后,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提示信息,以提醒用户按键功能发生变化。示例性的, 参阅图5D所示,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以为示意图,通过 示意图可以看出机芯安装于表壳B后各个功能按键的功能。应理解,该提示信息还可以为 动画的形式,动画中可以显示用户通过手势操作不同的功能按键时,智能手表对应的响应 界面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当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后,用户可手动选择是否 变化按键相对应的功能。参阅图5E所示,示例性的,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图5E中的(a)所示的提示信息551,例如该提示信息可以为“检测到新表壳,是否要更换按键的 功能?”、选择按钮“是”552、选择按钮“否”553。若用户点击选择按钮“是”552,则 智能手表可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进入按键功能的设置界面,例如显示如图5E中的(b) 所示的界面。用户可按照自身需求或使用习惯等在该设置界面上设置按键的功能。比如, 用户可以通过按键功能选项上的下拉按钮561选择按键功能,例如可将按键1设置为开关 机键,将按键2设置为菜单键,将按键1和按键2组合设置为截屏功能。当设置完成之后, 可点击界面右上角的完成按钮562,智能手表可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配置按键的功能, 比如可显示图5E中的(c)所示的界面,界面上可显示提示信息571,该提示信息571可 以为“正在进行按键功能配置,请稍候…”。当按键功能配置完成之后,可显示智能手表 的主界面。若用户点击选择按钮“否”553,则智能手表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不变化按 键的功能。
也就是说,当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后,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喜好等设置按键的功 能,或者还可以设置组合按键的功能等,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图5E仅是一种示意性说明,在本申请中用户还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设置按键的功能。示例性的,用户可在智能手表上的应用程序“设置”中设置按键的功能,或者还可以通过手机设置按键的功能,例如 可以在手机(比如,手机上的运动健康应用程序)上绑定智能手表,然后进行在智能手表 的设置界面进行设备设置,从而完成对按键功能的设置。
(2)、手电筒功能发生变化
在一些实施例中,可以在表壳上安装透镜,在机芯上安装光源器件,机芯上的光源能 够通过透镜的聚光作用提升光强,这样可使得可穿戴设备具备强力手电筒的功能。
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假设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后,表壳B上安装有透镜,同时机芯上有光源器件,此时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用于提示用户该智能手表具备强力手电筒的功能。示例性,参阅图5F所示,智能手表的显 示屏上可显示图5F中的(a)所示的提示信息581,比如该提示信息581可以为“该智能 手表具备强力手电筒功能”的提示信息,并且该提示信息可显示设定时长,比如10s。
并且,图5F中的(a)所示提示信息右上角可显示按钮“?”582,若用户点击该按 钮582,智能手表可响应用户的点击操作,显示如图5F中的(b)所示的示意图,显示强 力手电筒与普通手电筒的区别或者显示强力手电筒的优点,比如“强力手电筒具有省电、 耐用、亮度强等优点。”这样,可查看强力手电筒的解释,能够提升用户体验。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假设表壳B上安装有透镜,同时机芯上有光源器件,当 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后,示例性的,参阅图5G所示,用户可通过手势操作,比如 图5G中的(a)所示,沿着智能手表的显示屏由下向上的滑动操作。智能手表可响应用户 的滑动操作,调出智能手表的状态栏,例如图5G中的(b)所示,此时状态栏中的手电筒 图标下方的名称可以为“强力手电筒”。也就是说,当表壳更换之后,手电筒的名称可以 随着表壳的功能发生变化,比如表壳上的透镜可以提升光强,则可以将名称“手电筒”变 化为“强力手电筒”。相反的,如果用户将表壳B更换为表壳A,则名称可从“强力手电 筒”变化为“手电筒”,本申请对此不作限定。应理解,手势操作还可以为其它的手势操 作,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示例5:可穿戴设备的性能发生变化
(1)、信号增强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质,此时表壳也同样具备天线功能,表壳 与机芯可通过固定彼此的连接点(包括但不限于金属弹片、导电胶或导电布、连接螺钉等) 作为馈点相互导通。其中,环绕机芯四周的表壳可视作天线增强模块,从而提升可穿戴设 备的天线性能。也就是说,当表壳为金属表壳时,表壳可具备天线信号增强的能力。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可以在图5G中的(b)所示的状态栏中显示天线增强的提示信息, 比如可以在WLAN的图标名称旁显示“信号增强”等。当然,也可以在从塑料材质的表 壳A更换为金属材质的表壳B后,无需用户查看状态栏,直接在显示屏上显示提示信息, 提醒用户新表壳对WLAN具有信号增强的作用。
(2)、防水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表壳的材质可以做成防水材质,例如选择IP68防水级别的材质,使 得可穿戴设备的防水性能提升。示例性的,在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之后,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可用于提示用户该智能手表的防水等级。例如,参阅图5H中的(a)所示,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可显示“提示:该智能手表的防水等级为: 50米防水”。或者,还可以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上显示更便于用户理解的提示信息,比如 可以为图5H中的(b)所示的提示信息:“提示:该智能手表可适用于戴着洗手、洗脸、 洗菜等家务,可以用少量的冷水去冲洗,但不能浸泡在水中”。应理解,上述提示信息仅 是一种示意性说明,对此不作限定。
(3)、可靠性
在一些实施例中,当智能手表的表壳更换后,可能会因为表壳的材质或者表壳的形状 等原因使得智能手表的可靠性提升。可靠性可以包括设备跌落高度等,表壳更换后可以在 显示屏上显示提示信息或用户在系统设置中查看,参见前面实施例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示例6:使用可穿戴设备的功能时,操作方式发生变化
由于智能手表上可能会包括用于测量血压、心率、血氧饱和度等的传感器,则针对智 能手表的佩戴方式发生改变时,相应的操作方式可能会发生改变。示例性的,比如智能手 表在使用表壳A且佩戴在手腕上时,可以直接点击心率测量的按钮,同时保持正确的姿势 (比如,胳膊在水平状态,且保持静止)开启测量。如果用户将表壳A更换为表壳B,此 时用户如果没有佩戴在手腕上。如图5I所示,当用户点击健康监测应用程序,比如在图 5I中的(a)所示示意图中点击心率测量的应用程序之后,此时可以在智能手表的显示屏 上显示提示信息,该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正确的操作方式,比如可以显示图5I中的(b) 所示的提示信息“请将表盘的背面贴近心脏进行心率测量”。当然,在用户点击不同的用 于健康测量的应用程序时,可以显示不同的提示信息,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
通过上述实施例,可以实现对智能手表的表壳的便捷更换,并且在更换表壳后可以实 现智能手表的显示界面、性能、功能等变化,提高智能手表的个性化设计,从而提升用户 体验。
在上述实施例中,智能手表的表壳上均有特征携带模块,且特征携带模块上均有相应 的器件等,那么如果用户将表壳B从机芯上拆卸下来,则智能手表的UI、操作系统等可以 继续按照表壳B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显示。当然,还可以在用户将表壳B从机芯上拆卸下来之后,恢复出厂设置,即按照出厂时的表壳对应的参数信息进行显示,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定。另外,假设当前智能手表上的表壳为表壳B,用户将表壳B拆卸下来,更换了表壳 C,但表壳C上没有特征携带模块或者特征携带模块上没有信息,则此时智能手表的UI 界面、操作系统等仍然可以继续使用表壳B的UI界面、操作系统等。
当然,如果表壳组装到机芯之后,发现表壳上没有特征携带模块,那么表壳可能为伪 制的表壳(即盗版表壳),则为了避免机芯被盗的风险,可以限制使用机芯的功能;或者如果表壳组装到机芯之后,发现特征携带模块上没有信息,即机芯识别不到信息,则该表壳可能为厂商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残次品,或者特征携带模块上的信息失效(比如,磁铁消磁),针对这种情况机芯可以提示用户没有识别到信息,并且可以限制部分功能的使用,以提高安全性。
上述本申请提供的实施例中,从电子设备作为执行主体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 方法进行了介绍。为了实现上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的各功能,电子设备可以包括 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或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形式来实现上 述各功能。上述各功能中的某个功能以硬件结构、软件模块、还是硬件结构加软件模块的 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
如图6所示,本申请另外一些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可穿戴设备。参阅图6所示,所述可穿戴设备600包括:机芯601、外壳602、显示屏603;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04;一个或多 个存储器605;一个或多个传感器606(图中未示出)、多个应用607(图中未示出);以及 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608(图中未示出),上述各器件可以通过一个或多个通信总线609 连接。
其中,机芯601中可包括识别模块,外壳602中可包括特征携带模块,当外壳602安装于机芯601时中,识别模块可感应特征携带模块携带的第一信息。
显示屏603用于显示提示信息,比如可显示防水级别或防水能力、手电筒级别、操作 系统切换的提示信息等。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显示屏603集成或固定安装在机芯601 的表面,从而相对外壳602形成一体结构,以方便将机芯601和显示屏603可拆卸地安装于外壳中。
存储器605中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 处理器604调用存储器605中存储的所述指令,使得可穿戴设备600可以上述实施例的方 法。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604和存储器605可设置于机芯内。示例性的,在本申请中存储器605可存储第一信息与第二信息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前述实施例中介绍的表1、表2所示的内容,处理器604用于根据第二信息对可穿戴设备600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变化。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器604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 微处理器或者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 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 位于存储器605中,处理器604读取存储器605中的程序指令,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 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存储器605可以是非易失性存储器,比如硬盘(hard diskdrive, HDD)或固态硬盘(solid-state drive,SSD)等,还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volatilememory), 例如RAM。存储器还可以是能够用于携带或存储具有指令或数据结构形式的期望的程序 代码并能够由计算机存取的任何其他介质,但不限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存储器还可以 是电路或者其它任意能够实现存储功能的装置,用于存储指令和/或数据。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 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基于以上实施例,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中存储 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计算机执行时,使得所述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 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 得计算机执行以上实施例提供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 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 /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 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 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 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 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 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 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Claims (17)
1.一种控制方法,应用于可穿戴设备,所述可穿戴设备包括机芯和外壳,所述机芯可拆卸的安装于外壳中,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一操作,所述机芯获取第一信息,其中,所述第一信息与所述外壳相关,所述第一操作包括将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外壳;
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获取第二信息;
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和/或表圈上涂覆有电致变色材料,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外壳的颜色信息;所述机芯根据所述颜色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底壳和/或表圈的颜色匹配所述外壳的所述颜色信息。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所述外壳的厂商信息;
所述机芯根据所述厂商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用户界面UI进行变化,所述UI包括UI形状、色彩、文字、位置中的一种或多种。
5.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显示第一提示信息,所述第一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切换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操作系统;
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二操作,将第一操作系统切换为第二操作系统,其中,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为所述可穿戴设备在所述第一操作之前运行的操作系统,所述第二操作系统与所述第一操作系统不同。
6.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还包括按键;
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显示第二提示信息,所述第二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是否要对所述可穿戴设备的按键功能进行变化;
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三操作,显示按键功能设置界面,所述界面包括至少一个选项,所述选项用于对所述按键执行的功能进行设置;
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四操作,控制所述按键按照设置的功能进行配置;
或者,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显示第三提示信息,所述第三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按键对应的功能。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包括光源,所述外壳包括透镜,所述透镜用于对所述光源发出的光进行汇聚;
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显示第四提示信息,所述第四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手电筒为强力手电筒;或者,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五操作,显示用户手电筒为强力手电筒。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显示第五提示信息,所述第五提示信息用于提醒用户所述可穿戴设备的天线信号能力;或者,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六操作,显示手电筒为强力手电筒。
9.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显示第六提示信息,所述第六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防水级别或防水能力。
10.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响应作用于所述可穿戴设备的第七操作,显示第七提示信息,所述第七提示信息用于提示用户使用生理传感器进行检测的操作方式。
11.如权利要求1-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包括霍尔器件,所述外壳包括至少一个磁性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磁场感应信息,所述磁场感应信息是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外壳时,所述霍尔器件所感应到的所述至少一个磁性件的磁场信息;
或者,所述机芯包括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NFC模块,所述外壳包括感应式读卡器或者感应式卡片,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外壳时,所述NFC模块所感应到的信息;
或者,所述机芯包括光电元件,所述外壳包括涂层,所述第一信息为所述机芯安装于所述外壳时,所述第一信息包括所述光电元件根据所述涂层反射的光信号所获取的信息。
12.如权利要求2-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息包括如下信息中的至少一项:表壳的类型、厂商、型号、品牌标志、操作系统、表壳颜色、底壳颜色、表圈颜色、防水级别、手电筒级别、表壳形状、表壳材质。
13.如权利要求2-12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一信息,获取第二信息,具体包括:
所述机芯根据预设对应关系,确定与所述第一信息相对应的第二信息。
14.如权利要求2-13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具体包括:
比较所述第二信息和预先存储的第三信息;其中,所述第三信息为在所述第一操作之前所述可穿戴设备所运行的参数信息;
当所述第二信息和所述第三信息中部分不同时,所述机芯根据所述第二信息中不同于所述第三信息的部分控制所述可穿戴设备的颜色和/或显示界面进行相应的变化。
15.一种可穿戴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芯,所述机芯包括识别模块;
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特征携带模块,当所述外壳安装于所述机芯时,所述识别模块感应所述特征携带模块所携带的第一信息;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机芯内;
一个或多个存储器,设置于所述机芯内;
以及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其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存储在所述一个或多个存储器中,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调用执行时,使得所述可穿戴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17.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特征在于,包括计算机可读指令,当计算机读取并执行所述计算机可读指令,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1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75676.5A CN115686699A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PCT/CN2022/108360 WO2023005994A1 (zh) | 2021-07-30 | 2022-07-27 | 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US18/292,563 US20240345628A1 (en) | 2021-07-30 | 2022-07-27 | Control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
EP22848599.1A EP4350514A4 (en) | 2021-07-30 | 2022-07-27 | CONTROL METHOD AND WEARABLE DEVICE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75676.5A CN115686699A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86699A true CN115686699A (zh) | 2023-02-03 |
Family
ID=85059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75676.5A Pending CN115686699A (zh) | 2021-07-30 | 2021-07-30 | 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20240345628A1 (zh) |
EP (1) | EP4350514A4 (zh) |
CN (1) | CN115686699A (zh) |
WO (1) | WO2023005994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9836083B2 (en) * | 2015-03-12 | 2017-12-05 | Flextronics Ap, Llc | Complete wearable ecosystem |
CN104820469B (zh) * | 2015-04-28 | 2018-01-19 |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设备及识别外壳的方法 |
KR20160139377A (ko) * | 2015-05-27 | 2016-12-07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와치 타입의 이동 단말기 및 그의 동작 방법 |
KR102465927B1 (ko) * | 2016-01-26 | 2022-11-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복수의 운영 체제 환경에서의 하이버네이션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
CN206181017U (zh) * | 2016-08-29 | 2017-05-17 | 程曙曦 | 一种可更换外壳的可穿戴设备 |
US20190110744A1 (en) * | 2017-10-18 | 2019-04-18 | Jiping Zhu | Interchangeable wearable device |
KR102447434B1 (ko) * | 2018-01-10 | 2022-09-27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전자 장치 및 그 제어 방법 |
CN108646995A (zh) * | 2018-03-30 | 2018-10-12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显示色彩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
CN111416417B (zh) * | 2020-06-04 | 2020-10-02 | 南京酷开智慧屏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智慧屏幕的多底座连接结构及底座识别方法 |
CN117396823A (zh) * | 2020-09-25 | 2024-01-12 | 苹果公司 | 基于检测到的附件设备的电子设备动态用户界面方案 |
-
2021
- 2021-07-30 CN CN202110875676.5A patent/CN115686699A/zh active Pending
-
2022
- 2022-07-27 EP EP22848599.1A patent/EP4350514A4/en active Pending
- 2022-07-27 US US18/292,563 patent/US20240345628A1/en active Pending
- 2022-07-27 WO PCT/CN2022/108360 patent/WO2023005994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345628A1 (en) | 2024-10-17 |
WO2023005994A1 (zh) | 2023-02-02 |
EP4350514A1 (en) | 2024-04-10 |
EP4350514A4 (en) | 2025-01-0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53078B2 (en) | Touchscreen response method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CN110138959B (zh) | 显示人机交互指令的提示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0052529A1 (zh) | 全屏显示视频中快速调出小窗口的方法、图形用户接口及终端 | |
CN112148400B (zh) | 锁定状态下的显示方法及装置 | |
WO2022068483A9 (zh) | 应用启动方法、装置和电子设备 | |
WO2021063098A1 (zh) | 一种触摸屏的响应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0024108A1 (zh) | 一种应用图标的显示方法及终端 | |
JP7397861B2 (ja) | スタイラスペン検出方法、システムおよび関連装置 | |
WO2020103091A1 (zh) | 锁定触控操作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327127B (zh) | 滑动丢帧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3887264B (zh) | 扫码方法、系统及相关装置 | |
CN113660370B (zh) | 指纹录入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2052740A1 (zh) | 一种折叠设备及其开合控制方法 | |
CN113961115B (zh) | 对象编辑方法、电子设备、介质以及程序产品 | |
CN112698756A (zh) | 用户界面的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2089216A1 (zh) | 一种界面显示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 |
WO2023040775A1 (zh) | 一种预览方法、电子设备及系统 | |
CN113220176B (zh) | 基于微件的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4201738B (zh) | 解锁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4095542B (zh) | 显示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
CN113515327B (zh) | 一种显示时间的方法及电子设备 | |
WO2023011289A1 (zh) | 一种基于位置信息的Wi-Fi连接方法及装置 | |
US20240388330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 |
CN115686699A (zh) | 一种控制方法及可穿戴设备 | |
CN113950045B (zh) | 签约数据的下载方法和电子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