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82219B - 组合式净化风道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净化风道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82219B CN115682219B CN202211629303.0A CN202211629303A CN115682219B CN 115682219 B CN115682219 B CN 115682219B CN 202211629303 A CN202211629303 A CN 202211629303A CN 115682219 B CN115682219 B CN 11568221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late
- exhaust duct
- filter cloth
- cloth bag
- ga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Landscapes
- Filtering Of Dispersed Particles In G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排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组合式净化风道;包括,排风道;所述排风道,包括,回型板,所述回型板安装在排风道进风口位置合;第一隔板,所述回型板远离排风道进风口的一侧表面固连有两个第一隔板;滑板,所述第一隔板远离回型板的一侧,位于排风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板;第二隔板,所述滑板与第一隔板相对的一侧端面固连有连个第二隔板;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第二隔板相背一侧,位于排风道内圈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紫外线杀菌灯;H13高效过滤器,所述电磁铁块远离回型板的一侧,位于排风道内圈表面固连有H13高效过滤器;本发明主要用于解决风道打胶不严实,会导致部分风管漏风、传风导致室内排风气流紊乱,压差数据不稳定的情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排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组合式净化风道。
背景技术
PCR方舱实验室是防控疫情的检测工作室,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防控局部新冠疫情。防控疫情不能松懈。移动PCR实验室可以到乡村,山区等核酸检测能力不足的地方提供应急防控能力,边境,海关,机场,工厂,校园都可以使用。
实验室的启用,可以随到随检,不用送到医院实验室,节约起码1小时的等待时间。方舱实验室可以快速部署,以及扩容,工厂可以批量生产。满足各地区的抗疫需求。方舱实验室在30平方米左右。在这个小面积的厢体内,功能齐全,可以通过合理的试剂。通风系统的改造,人流,气流,物品都是单向流动的。保障了检测人员的安全性。方舱实验室可以防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快速反应检测应对。
现有PCR方舱排风管道采用50mm岩棉板现场加工制作而成,在制作过程中,立墙板及管道时,由于管道狭小,人无法进入内壁进行打胶密封作业,只能在手够到的位置进行打胶密封,这会导致部分风管漏风、传风导致室内排风气流紊乱,压差数据不稳定的情况;
同时,当方舱停止运行时,方舱内的抽风系统同样停止工作,由于排风管道内部分气体并未杀菌和过滤,从而容易使进入排风管道内的气体再次回到方舱的实验室内。
鉴于此,为了缓解上述缺陷带来的问题,本发明设计研发了组合式净化风道。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出的组合式净化风道,包括,排风道;所述排风道为一体化集成结构,且用作PCR方舱内的排风管道;
所述排风道,包括,
回型板,所述回型板安装在排风道进风口位置,且回型板与排风道内圈表面贴合;
第一隔板,所述回型板远离排风道进风口的一侧表面固连有两个第一隔板;两个所述第一隔板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通孔;
滑板,所述第一隔板远离回型板的一侧,位于排风道内滑动连接有滑板,且滑板为铁制;
第二隔板,所述滑板与第一隔板相对的一侧端面固连有连个第二隔板,且两个第二隔板与相邻的第一隔板相互贴合;所述第二隔板靠近回型板的一侧端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回型板连接;所述第二隔板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通孔,且第二通孔初始状态下与第一通孔错位设置;
电磁铁块,所述滑板远离第二隔板的一侧,位于排风道内圈表面固连有电磁铁块,且电磁铁块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紫外线杀菌灯,所述第二隔板相背一侧,位于排风道内圈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紫外线杀菌灯,且紫外线杀菌灯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H13高效过滤器,所述电磁铁块远离回型板的一侧,位于排风道内圈表面固连有H13高效过滤器,且H13高效过滤器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回型板内圈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点位置开设有圆槽;所述安装板远离排风道进风口的一侧端面设有圆柱形滤布袋,且滤布袋包裹圆槽;
所述滤布袋尾部通过卡箍锁紧,使滤布袋尾部封闭;
所述滤布袋通过均匀布置的第一螺钉固定在安装板上;
所述安装板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一磁块;所述回型板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二磁块,且第一磁块和第二磁块相互吸引;
所述滑板底部端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珠;
所述滑板靠近回型板的一侧固连有密封层,且密封层用于密封滑板与排风道内圈底面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层为橡胶层,且表面光滑;
所述排风道底部内壁中开设有安装口,且排风道外表面通过第二螺钉固定有封板,且封板与安装口之间设有密封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净化风道,当气体穿过圆槽后,气体会进入滤布袋内,进入滤布袋内的气体会穿过滤布袋,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和杂质会部分过滤在滤布袋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降低气体内掺杂的杂质和灰尘的含量,从而减少进入H13高效过滤器内的杂质,进入提高H13高效过滤器的使用寿命;
2.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净化风道,采用钢板按照现有风管尺寸做成一体化集成排风道,内装H13高效过滤器及紫外线杀菌灯,当安装时可以避免风管由于打胶不严造成的漏风,又可满足高效过滤空气中气溶胶的要求,还配置紫外线杀菌灯在排风道内,既能起到灭菌消毒作用,又方便更换。
3.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净化风道,当方舱不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方舱断电后,此时紫外线杀菌灯、H13高效过滤器以及电磁铁块停止工作,当电磁铁块停止工作后,电磁铁块不再对滑板具有吸力,此时第二隔板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会被向回型板位置拉动,同时第二隔板拉动滑板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第一通孔与第二通孔相互错开不在连通,在此过程中可以对排风道进行封堵,防止排风道内过多的,未及时消毒过滤的气体通过排风道再次回到方舱内,防止未杀菌过滤的气体内含有病毒和细菌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仰视方向立体图;
图3是本发明俯视方向下的内部结构图;
图4是本发明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图4中A-A处剖视图;
图6是本发明图5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图4中C-C处剖视图;
图8是本发明图7中D处局部放大图;
图9是本发明图7中E处局部放大图;
图10是本发明图7中F处局部放大图。
图中:1、排风道;11、回型板;12、第一隔板;13、第一通孔;14、滑板;141、滚珠;142、密封层;15、第二隔板;16、第二通孔;17、电磁铁块;18、紫外线杀菌灯;19、H13高效过滤器;2、安装板;21、圆槽;22、滤布袋;23、卡箍;24、第一螺钉;25、第一磁块;26、第二磁块;27、安装口;28、封板;29、第二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10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组合式净化风道,
包括,排风道1;所述排风道1为一体化集成结构,且用作PCR方舱内的排风管道;
所述排风道1,包括,
回型板11,所述回型板11安装在排风道1进风口位置,且回型板11与排风道1内圈表面贴合;
第一隔板12,所述回型板11远离排风道1进风口的一侧表面固连有两个第一隔板12;两个所述第一隔板12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通孔13;
滑板14,所述第一隔板12远离回型板11的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14,且滑板14为铁制;
第二隔板15,所述滑板14与第一隔板12相对的一侧端面固连有连个第二隔板15,且两个第二隔板15与相邻的第一隔板12相互贴合;所述第二隔板15靠近回型板11的一侧端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回型板11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5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通孔16,且第二通孔16初始状态下与第一通孔13错位设置;
电磁铁块17,所述滑板14远离第二隔板15的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圈表面固连有电磁铁块17,且电磁铁块17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紫外线杀菌灯18,所述第二隔板15相背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圈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紫外线杀菌灯18,且紫外线杀菌灯18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H13高效过滤器19,所述电磁铁块17远离回型板11的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圈表面固连有H13高效过滤器19,且H13高效过滤器19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回型板11内圈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中点位置开设有圆槽21;所述安装板2远离排风道1进风口的一侧端面设有圆柱形滤布袋22,且滤布袋22包裹圆槽21;
所述滤布袋22尾部通过卡箍23锁紧,使滤布袋22尾部封闭;
所述滤布袋22通过均匀布置的第一螺钉24固定在安装板2上;
所述安装板2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一磁块25;所述回型板11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二磁块26,且第一磁块25和第二磁块26相互吸引;
所述滑板14底部端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珠141;
所述滑板14靠近回型板11的一侧固连有密封层142,且密封层142用于密封滑板14与排风道1内圈底面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层142为橡胶层,且表面光滑;
所述排风道1底部内壁中开设有安装口27,且排风道1外表面通过第二螺钉29固定有封板28,且封板28与安装口27之间设有密封圈。
实施例
当方舱在工作时,方舱内的排气系统开始工作,同时方舱内的控制系统控制排风道1内的紫外线杀菌灯18、H13高效过滤器19以及电磁铁块17工作,在电磁铁块17工作时,电磁铁块17通电产生吸力,电磁铁块17产生吸力后可以对滑板14进行吸引,从而可以吸动滑板14向电磁铁块17方向移动,直至使滑板14与电磁铁块17贴合,同时在滑板14向电磁铁块17吸引的过程中,滑板14会拉动第二隔板15向电磁铁块17方向移动,并拉绳第二隔板15上与回型板11连接的弹簧,当滑板14与电磁铁块17贴合后,此时第二隔板15上的第二通孔16与第一隔板12上的第一通孔13相互重合;
方舱实验室内的气体进入排风道1内的过程中,气体会先通过安装板2内开设的圆槽21,当气体穿过圆槽21后,气体会进入滤布袋22内,进入滤布袋22内的气体会穿过滤布袋22,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和杂质会部分过滤在滤布袋22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降低气体内掺杂的杂质和灰尘的含量,当气体穿过滤布袋22后,气体会进入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5相对一侧形成的空腔内,随后气体会穿过相互重合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6,当气体从重合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6流出后,均匀布置的紫外线杀菌灯18可以对经过的气体进行杀菌,通过设置多个重合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6,可以使气体分散流出,从而可以相对提高气体与紫外线杀菌灯18的接触程度,从而提高对气体的杀菌效果,当气体经过紫外线杀菌灯18后,气体会从滑板14两侧的空间流至H13高效过滤器19一侧,H13高效过滤器19可以对流经的气体进行过滤,同时由于滤布袋22的存在,可以过滤气体内部分的杂质和灰尘,从而可以减少气体内的杂质杂质含量,从而减少进入H13高效过滤器19内的杂质,进入提高H13高效过滤器19的使用寿命;
同时,采用钢板按照现有风管尺寸做成一体化集成排风道1,内装H13高效过滤器19及紫外线杀菌灯18,当安装时可以避免风管由于打胶不严造成的漏风,又可满足高效过滤空气中气溶胶的要求,还配置紫外线杀菌灯18在排风道1内,既能起到灭菌消毒作用,又方便更换;
同时,由于滑板14底部端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珠141,当滑板14向电磁铁块17移动时,均匀布置的滚珠141可以降低滑板14与排风道1内圈的摩擦力,防止滑板14与排风道1之间的摩擦过大,会增大滑板14的移动难度,同时由于滑板14靠近回型板11的一侧固连有密封层142,密封层142的存在可以密封滑板14下表面与与排风道1内圈底面之间的间隙,从而使气体仅从相互重合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6流出,同时由于密封层142表面光滑,从而降低密封层142与排风道1内圈的摩擦程度;
当方舱不在使用时,工作人员将方舱断电后,此时紫外线杀菌灯18、H13高效过滤器19以及电磁铁块17停止工作,当电磁铁块17停止工作后,电磁铁块17不再对滑板14具有吸力,此时第二隔板15在弹簧的作用力下,会被向回型板11位置拉动,同时第二隔板15拉动滑板14恢复至初始位置,同时第一通孔13与第二通孔16相互错开不在连通,在此过程中可以对排风道1进行封堵,防止排风道1内过多的,未及时消毒过滤的气体通过排风道1再次回到方舱内,防止未杀菌过滤的气体内含有病毒和细菌对工作人员造成影响;
当工作人员需要滤布袋22内收集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清理时,工作人员可以先停止方舱的使用,随后利用十字螺丝刀将排风道1底部封板28上的第二螺钉29拆掉,随后将封板28从排风道1上拆掉,随后工作人员将锁紧滤布袋22尾部的卡箍23通过螺丝刀拧下,即使滤布袋22尾部呈现开口,随后工作人员通过开口将滤布袋22内的灰尘和杂质倒出,随后将卡箍23在此拧紧在滤布袋22尾部即可实现对滤布袋22尾部的封闭;
当需要整个将滤布袋22拆掉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封板28拆掉,随后将手伸入排风道1内,推动安装板2转动,使安装板2连接滤布袋22的一侧端面转动至朝向安装口27的一侧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利用十字螺丝刀将安装在安装板2上的第一螺钉24拆掉,当第一螺钉24全部拆掉后,即可将整个滤布袋22拆掉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当需要安装新的或者清洗后的滤布袋22时,将安装板2用于安装滤布袋22的一侧端面转动至安装口27一侧位置,随后利用螺丝刀将滤布袋22安装在安装板2上,随后将安装板2转动至初始位置即可,由于安装板2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一磁块25与回型板11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二磁块26相互吸引,当安装板2恢复至初始位置时,此时第一磁块25与第二磁块26相互吸引,从而可以将安装板2限位在弧形板内,随后重新将封板28安装在排风道1表面即可。
上述实施例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Claims (4)
1.新型组合式净化风道,其特征在于,包括,排风道(1);所述排风道(1)为一体化集成结构,且用作PCR方舱内的排风管道;
所述排风道(1),包括,
回型板(11),所述回型板(11)安装在排风道(1)进风口位置,且回型板(11)与排风道(1)内圈表面贴合;
第一隔板(12),所述回型板(11)远离排风道(1)进风口的一侧表面固连有两个第一隔板(12);两个所述第一隔板(12)内壁中均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一通孔(13);
滑板(14),所述第一隔板(12)远离回型板(11)的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滑动连接有滑板(14),且滑板(14)为铁制;
第二隔板(15),所述滑板(14)与第一隔板(12)相对的一侧端面固连有两个第二隔板(15),且两个第二隔板(15)与相邻的第一隔板(12)相互贴合;所述第二隔板(15)靠近回型板(11)的一侧端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弹簧,且弹簧另一端与回型板(11)连接;所述第二隔板(15)内壁中开设有均匀布置的第二通孔(16),且第二通孔(16)初始状态下与第一通孔(13)错位设置;
电磁铁块(17),所述滑板(14)远离第二隔板(15)的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圈表面固连有电磁铁块(17),且电磁铁块(17)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紫外线杀菌灯(18),所述第二隔板(15)相背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圈表面固连有均匀布置的紫外线杀菌灯(18),且紫外线杀菌灯(18)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H13高效过滤器(19),所述电磁铁块(17)远离回型板(11)的一侧,位于排风道(1)内圈表面固连有H13高效过滤器(19),且H13高效过滤器(19)与方舱内的控制系统电连接;
所述回型板(11)内圈中,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中点位置开设有圆槽(21);所述安装板(2)远离排风道(1)进风口的一侧端面设有圆柱形滤布袋(22),且滤布袋(22)包裹圆槽(21);
所述滤布袋(22)尾部通过卡箍(23)锁紧,使滤布袋(22)尾部封闭;
所述滤布袋(22)通过均匀布置的第一螺钉(24)固定在安装板(2)上;
所述安装板(2)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一磁块(25);所述回型板(11)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二磁块(26),且第一磁块(25)和第二磁块(26)相互吸引;
方舱实验室内的气体进入排风道(1)内的过程中,气体会先通过安装板(2)内开设的圆槽(21),当气体穿过圆槽(21)后,气体会进入滤布袋(22)内,进入滤布袋(22)内的气体会穿过滤布袋(22),气体中含有的灰尘和杂质会部分过滤在滤布袋(22)内,在此过程中可以降低气体内掺杂的杂质和灰尘的含量,当气体穿过滤布袋(22)后,气体会进入第一隔板(12)和第二隔板(15)相对一侧形成的空腔内,随后气体会穿过相互重合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6),当气体从重合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6)流出后,均匀布置的紫外线杀菌灯(18)可以对经过的气体进行杀菌,通过设置多个重合的第一通孔(13)和第二通孔(16),可以使气体分散流出,从而可以相对提高气体与紫外线杀菌灯(18)的接触程度,从而提高对气体的杀菌效果;
当工作人员需要滤布袋(22)内收集的杂质和灰尘进行清理时,利用十字螺丝刀将排风道(1)底部封板(28)上的第二螺钉(29)拆掉,随后将封板(28)从排风道(1)上拆掉,随后工作人员将锁紧滤布袋(22)尾部的卡箍(23)通过螺丝刀拧下,即使滤布袋(22)尾部呈现开口,随后工作人员通过开口将滤布袋(22)内的灰尘和杂质倒出,随后将卡箍(23)在此拧紧在滤布袋(22)尾部即可实现对滤布袋(22)尾部的封闭;
当需要整个将滤布袋(22)拆掉时,工作人员首先将封板(28)拆掉,随后将手伸入排风道(1)内,推动安装板(2)转动,使安装板(2)连接滤布袋(22)的一侧端面转动至朝向安装口(27)的一侧位置,此时工作人员利用十字螺丝刀将安装在安装板(2)上的第一螺钉(24)拆掉,当第一螺钉(24)全部拆掉后,即可将整个滤布袋(22)拆掉进行清洗或者更换,当需要安装新的或者清洗后的滤布袋(22)时,将安装板(2)用于安装滤布袋(22)的一侧端面转动至安装口(27)一侧位置,随后利用螺丝刀将滤布袋(22)安装在安装板(2)上,随后将安装板(2)转动至初始位置即可,由于安装板(2)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一磁块(25)与回型板(11)内壁中安装有均匀布置的第二磁块(26)相互吸引,当安装板(2)恢复至初始位置时,此时第一磁块(25)与第二磁块(26)相互吸引,从而可以将安装板(2)限位在弧形板内,随后重新将封板(28)安装在排风道(1)表面即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净化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4)底部端面转动连接有均匀布置的滚珠(14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净化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滑板(14)靠近回型板(11)的一侧固连有密封层(142),且密封层(142)用于密封滑板(14)与排风道(1)内圈底面之间的间隙;所述密封层(142)为橡胶层,且表面光滑。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组合式净化风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排风道(1)底部内壁中开设有安装口(27),且排风道(1)外表面通过第二螺钉(29)固定有封板(28),且封板(28)与安装口(27)之间设有密封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29303.0A CN115682219B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组合式净化风道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629303.0A CN115682219B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组合式净化风道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82219A CN115682219A (zh) | 2023-02-03 |
CN115682219B true CN115682219B (zh) | 2023-04-07 |
Family
ID=850560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629303.0A Active CN115682219B (zh) | 2022-12-19 | 2022-12-19 | 组合式净化风道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82219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3620934B2 (ja) * | 1996-09-11 | 2005-02-16 | ヤマトヨ産業株式会社 | フィルタ装置 |
CN109945382B (zh) * | 2019-03-18 | 2020-11-24 | 重庆建筑工程职业学院 | 气膜建筑用通风管道结构 |
CN210891980U (zh) * | 2019-11-12 | 2020-06-30 | 朱晓菲 | 一种手术室护理用的杀菌仪 |
CN213578201U (zh) * | 2020-10-15 | 2021-06-29 | 特灵空调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 电机组件拆装结构及具有其的水源热泵系统 |
CN214182224U (zh) * | 2020-12-23 | 2021-09-14 | 无锡卓宇环保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 布袋除尘器的易拆装滤袋构件 |
CN113154580B (zh) * | 2021-03-19 | 2022-07-19 | 北京凯顺腾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 一种幕墙通风系统 |
CN216693893U (zh) * | 2021-11-25 | 2022-06-07 | 长春佰圣医学检验实验室有限公司 | 新冠检测室用空气净化装置 |
-
2022
- 2022-12-19 CN CN202211629303.0A patent/CN11568221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82219A (zh) | 2023-02-03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3471209A (zh) | 一种一体式新风机及其控制方法 | |
CN106123164A (zh) | 具有离子净化功能的中央新风系统 | |
CN201041388Y (zh) | 双向净化空气换气机 | |
KR101982971B1 (ko) | 공기청정 기능을 구비한 고효율 천장설치형 환기장치 | |
CN115682219B (zh) | 组合式净化风道 | |
CN106091183A (zh) | 空气净化系统 | |
CN106422609B (zh) | 一种具有自洁功能的全自动多用途节能环保设备 | |
CN207035404U (zh) | 一种新风系统 | |
CN210251725U (zh) | 一种高密封铝型材无尘室 | |
CN204987299U (zh) | 能装配在集成设备带中的空气净化装置以及集成设备带 | |
CN209147397U (zh) | 一种空调出风口 | |
KR20180006197A (ko) | 분리막모듈을 적용한 실내공조유닛, 그 실내공조유닛의 작동방법 및 그 실내공조유닛을 구비한 공조시스템 | |
CN106801938A (zh) | 一种双路光解净化设备 | |
CN203990126U (zh) | 一种自循环式空气化学过滤方法及其过滤设备 | |
KR101892873B1 (ko) | 특수필터 유닛을 구비하여 유지관리가 편리하고 이물질 유입이 차단된 고효율 천장설치형 환기장치 | |
CN207422464U (zh) | 一种分离式空气多次过滤装置 | |
KR20210028505A (ko) | 수막형집진판이 내장된 환기장치 | |
CN205065965U (zh) | 空气净化器 | |
CN213453997U (zh) | 一种洁净室空气微粒子净化装置 | |
CN211753397U (zh) | 一种过滤气溶胶的生物离心机 | |
US20220297044A1 (en) | Multi-compartment negative air filtration | |
CN205783355U (zh) | 一种空气净化器 | |
CN203939396U (zh) | 空气净化透气窗 | |
CN201138021Y (zh) | 新风换气机 | |
CN206803333U (zh) | 四面进风的工业用空气净化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