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65274B - 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65274B CN115665274B CN202211295372.2A CN202211295372A CN115665274B CN 115665274 B CN115665274 B CN 115665274B CN 202211295372 A CN202211295372 A CN 202211295372A CN 115665274 B CN115665274 B CN 11566527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data
- module
- adaptation
- transmitted
- data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Landscapes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建立数据接收端中各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并使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适配服务,若接收到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请求,则根据数据传输请求中的传输目标标识从数据适配模块中匹配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数据传输请求中的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从而实现了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传输。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传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不同企业系统之间的服务部署环境具有差异,其使用的通信协议也不完全相同,例如,内部企业系统对外只支持HTTP(Hyper Text Transfer Protocol,超文本传输协议)协议,而外部企业系统提供的通信协议包括HTTP协议和WebSocket(基于TCP的全双工通信协议)协议。
由于企业所属和企业需求不同,无法对不同企业的通信协议作出统一规定,因此,若内部企业需要通过WebSocket协议向外部企业的服务进行数据传输,则出现内外部服务的通信协议不一致的问题,导致数据传输失败。
发明内容
为了对披露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有基本的理解,下面给出了简单的概括。所述概括不是泛泛评述,也不是要确定关键/重要组成元素或描绘这些实施例的保护范围,而是作为后面的详细说明的序言。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以实现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传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获取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模块;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适配服务设置有各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利用所述数据发送端根据预设请求格式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和待传输数据;利用所述适配服务基于所述传输目标标识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匹配关系从所述数据适配模块中确定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
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则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内部系统,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主系统,所述数据适配模块包括所述主系统对应的数据适配地址;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内部系统,则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外部系统,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外部服务接口,所述数据适配模块包括所述外部服务接口对应的数据适配处理器。
可选地,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包括:所述数据适配地址包括用于表征主系统的系统字段;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适配地址发送至所述内部系统,使得所述内部系统根据所述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所述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并查询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路由地址,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推送至所述路由地址。
可选地,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利用所述外部系统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所述适配服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内部系统还包括权限模块,其中,所述权限模块存储有用户注册信息;利用所述外部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登录信息;将所述用户登录信息发送至所述权限模块,使得所述权限模块根据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对所述用户登录信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则生成所述外部系统对应的访问令牌;接收所述权限模块发送的访问令牌,并将接收到的访问令牌加入所述数据传输请求。
可选地,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所述内部系统根据所述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所述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内部系统接收所述适配服务发送的访问令牌;通过所述权限模块对接收到的访问令牌进行令牌校验,得到令牌校验结果;若所述令牌校验结果包括令牌校验成功,则根据所述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所述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若所述令牌校验结果包括令牌校验失败,则向所述外部系统反馈所述令牌校验结果。
可选地,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利用所述适配服务接收所述内部系统反馈的数据传输结果;若所述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成功,则向所述外部系统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结果;若所述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失败,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重新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并统计重试次数;若所述重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存入预设数据库,并通知用户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失败;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错误查看指令,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提取至少一部分待传输数据,并展示提取到的待存储数据。
可选地,所述内部系统还包括:网关模块,用于与所述外部系统和/或所述适配服务建立连接;消息转发服务,用于将所述网关模块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转发至消息队列;所述消息队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对应的主系统;内部数据中心,用于生成内部系统数据,并将所述内部系统数据推送至所述消息队列;子系统,用于记录所述内部系统的系统日志,和/或,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内部系统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生成业务报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模块;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适配服务设置有各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发送端根据预设请求格式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和待传输数据;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适配服务基于所述传输目标标识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匹配关系从所述数据适配模块中确定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建立数据接收端中各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并使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适配服务,若接收到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请求,则根据数据传输请求中的传输目标标识从数据适配模块中匹配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数据传输请求中的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这样,通过适配服务连接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企业系统,通过待传输数据携带的传输目标标识确认目标适配模块和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并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从而实现了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传输。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申请。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申请的原理。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者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内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个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中一个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子样本可以相互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在下文描述中,探讨了大量细节,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更透彻的解释,然而,对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施本发明的实施例是显而易见的,在其他实施例中,以方框图的形式而不是以细节的形式来示出公知的结构和设备,以避免使本发明的实施例难以理解。
本公开实施例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公开实施例的实施例。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除非另有说明,术语“多个”表示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公开实施例中,字符“/”表示前后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例如,A/B表示:A或B。
术语“和/或”是一种描述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表示:A或B,或,A和B这三种关系。
结合图1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101,获取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
其中,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模块;
步骤S102,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并将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适配服务;
其中,适配服务设置有各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
步骤S103,利用数据发送端根据预设请求格式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并将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适配服务;
其中,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和待传输数据;
步骤S104,利用适配服务基于传输目标标识与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匹配关系从数据适配模块中确定目标适配模块,并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建立数据接收端中各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并使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适配服务,若接收到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请求,则根据数据传输请求中的传输目标标识从数据适配模块中匹配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数据传输请求中的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这样,通过适配服务连接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企业系统,通过待传输数据携带的传输目标标识确认目标适配模块和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并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从而实现了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相较于通过修改代码向数据传输提供不同的通信协议,通过适配服务降低了不同数据收发端之间的耦合度,避免修改开发成熟的数据收发端,也便于对适配服务进行开启和关闭。
可选地,方法还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则数据接收端包括内部系统,数据接收模块包括主系统,数据适配模块包括主系统对应的数据适配地址;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内部系统,则数据接收端包括外部系统,数据接收模块包括外部服务接口,数据适配模块包括外部服务接口对应的数据适配处理器。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系统的传输协议包括Websocket协议,内部系统的传输协议包括HTTP协议,数据适配处理器包括Websocket处理器。
可选地,内部系统还包括:网关模块,用于与外部系统和/或适配服务建立连接;消息转发服务,用于将网关模块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转发至消息队列;消息队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对应的主系统;内部数据中心,用于生成内部系统数据,并将内部系统数据推送至消息队列;子系统,用于记录内部系统的系统日志,和/或,根据待传输数据、内部系统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生成业务报表。
结合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部系统,包括网关模块201、权限模块202、主系统203、消息队列204、内部数据中心205、消息转发服务206、内部CRM系统207、子系统208、内部云服务209;其中,网关模块,用于与外部系统和/或适配服务建立连接;权限模块,用于存储用户注册信息,还用于生成临时访问令牌;主系统,用于处理内部订单数据、拉取内部CRM客户数据、处理外部系统订单数据、利用子系统中的消息推送能力推送消息等;消息队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对应的主系统,向内部系统中内部环境提供交互解耦作用,内部订单中心发送消息至消息队列,主系统订阅拉取数据进行逻辑处理;内部数据中心,用于提供订单数据流,推送数据至消息队列;消息转发服务,用于将网关模块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转发至消息队列;内部CRM(Custo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用于提供订单数据和客户数据,主动推送订单数据,主系统拉取客户数据;子系统,用于能力系统,如消息推送系统、日志系统、报表系统等中的一种或多种;内部云服务,用于提供中间件服务能力,例如Redis(Remote Dictionary Server,远程字典服务)、MySQL(关系型数据库管理系统)、Nacos(服务注册中心)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可选地,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利用外部系统将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适配服务之前,方法还包括:内部系统还包括权限模块,其中,权限模块存储有用户注册信息;利用外部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登录信息;将用户登录信息发送至权限模块,使得权限模块根据用户注册信息对用户登录信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则生成外部系统对应的访问令牌;接收权限模块发送的访问令牌,并将接收到的访问令牌加入数据传输请求。
在一些实施例中,外部系统通过HTTP协议获取内部系统的访问令牌。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则外部系统预先获取内部系统分配的用户登录信息;通过内部系统的网关模块调用权限模块,获取临时token;外部系统向适配服务发起Webcocket连接;连接建立后,外部系统向适配服务传输待传输数据的同时携带临时token,使得适配服务通过待传输数据构建HTTP请求,同时将临时token放入HTTP请求的Header中。
可选地,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内部系统根据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之前,方法还包括:利用内部系统接收适配服务发送的访问令牌;通过权限模块对接收到的访问令牌进行令牌校验,得到令牌校验结果;若令牌校验结果包括令牌校验成功,则根据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若令牌校验结果包括令牌校验失败,则向外部系统反馈令牌校验结果。
可选地,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包括:数据适配地址包括用于表征主系统的系统字段;将待传输数据从数据适配地址发送至内部系统,使得内部系统根据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并查询目标系统对应的路由地址,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待传输数据推送至路由地址。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则在适配服务的内部缓存建立主系统与数据适配地址之间的map数据结构,例如,{"systemname-apiname":"http url"},其中,systemname为主系统名称,apiname为主系统中的服务接口名称,http url为对应的数据适配地址;外部系统向适配服务发送预设请求格式的数据传输请求,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和待传输数据,例如,{"system":"系统字段","api":"系统接口字段","data字段":{待传输数据}},其中,系统字段用于承载主系统名称,系统接口字段用于承载主系统中的服务接口名称,data字段可能是对象也可能是数组对象,以具体业务为准;适配服务从数据传输请求中提取主系统名称和服务接口名称,根据主系统名称和服务接口名称拼接成systemname-apiname格式,并从内部缓存匹配得到对应的http url,并将数据传输请求的内容通过该http url发送至内部系统;适配服务向内部系统的网关模块发起HTTP请求,网关层请求进行黑白名单、限流、鉴权等处理后,根据路由规则将请求转发到不同的服务,其中,http url格式为<域名>/<系统名>/<api uri>,网关层通过解析http url得到<系统名>,进而找到主系统对应的路由地址,根据默认负载均衡组件,选择一个其中一个服务构造http请求发送出去。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内部系统,则将适配服务与外部系统保持Websocket长连接,将外部系统中每个外部服务接口的连接注册到适配服务的内部缓存,其中,内部缓存采用map数据结构,例如,外部服务接口order与Websocket处理器A、外部服务接口log与Websocket处理器B等;内部系统发送HTTP消息至适配服务,HTTP Request Body消息包括系统字段、API字段、Date字段、待传输数据,例如,{"system":"系统名字段","api":"api字段","data字段":{待传输数据}},其中,data字段可能是对象也可能是数组对象,以具体业务为准;适配服务读取HTTP Request Body消息中的系统字段和/或API字段,并从内部缓冲中找到对应的Websocket处理器,将HTTP Request Body消息通过Websocket处理器原封不动地转发至对应的外部服务接口。
可选地,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之后,方法还包括:利用适配服务接收内部系统反馈的数据传输结果;若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成功,则向外部系统发送数据传输结果;若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失败,则将待传输数据重新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并统计重试次数;若重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将待传输数据存入预设数据库,并通知用户待传输数据传输失败;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错误查看指令,从预设数据库中提取至少一部分待传输数据,并展示提取到的待存储数据。
在一些实施例中,若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主系统接收到HTTP请求后,解析得到待传输数据;将待传输数据存入数据库后,主系统向适配服务反馈数据传输结果;若适配服务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成功,则调用websocket处理器推送“订单发送成功”消息至外部系统;若适配服务接收到的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失败,则默认根据预设次数进行重新推送HTTP请求,如果连续三次出现失败,就记录该数据该数据至数据库并发送邮件通知相关负责人。
在一些实施例中,适配服务提供了后台管理界面,可以方便查看待传输数据中的异常数据。
结合图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S301,外部系统向内部系统的网关模块发送用户登录信息;
步骤S302,内部系统的权限模块在用户校验通过后,生成访问令牌;
步骤S303,网关模块向外部系统发送访问令牌;
步骤S304,外部系统向适配服务建立Websocket连接;
步骤S305,外部系统向适配服务发送数据传输请求;
其中,数据传输请求的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待传输数据和访问令牌;
步骤S306,适配服务通过传输目标标识匹配http url;
步骤S307,适配服务通过http url向网关模块发送HTTP请求;
其中,HTTP请求的Header携带访问令牌;
步骤S308,权限模块对访问令牌进行令牌校验;
步骤S309,若令牌校验成功,则网关模块通过http url匹配对应的路由地址;
步骤S310,网关模块通过路由地址向主系统发送待传输数据;
步骤S311,主系统向网关模块发送数据传输成功信息;
步骤S312,网关模块向适配服务发送数据传输成功信息;
步骤S313,适配服务根据数据传输成功信息记录日志。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建立数据接收端中各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并使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适配服务,若接收到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请求,则根据数据传输请求中的传输目标标识从数据适配模块中匹配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数据传输请求中的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具有以下优点:
第一、通过适配服务连接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企业系统,通过待传输数据携带的传输目标标识确认目标适配模块和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并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从而实现了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传输;
第二、相较于通过修改代码向数据传输提供不同的通信协议,通过适配服务降低了不同数据收发端之间的耦合度,避免修改开发成熟的数据收发端,也便于对适配服务进行开启和关闭。
结合图4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获取模块401、建立模块402、第一传输模块403和第二传输模块404。获取模块401用于获取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其中,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数据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模块;建立模块402用于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并将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适配服务,其中,适配服务设置有各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第一传输模块403用于利用数据发送端根据预设请求格式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并将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适配服务,其中,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和待传输数据;第二传输模块404用于利用适配服务基于传输目标标识与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匹配关系从数据适配模块中确定目标适配模块,并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
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通过在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建立数据接收端中各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并使得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适配服务,若接收到数据发送端的数据传输请求,则根据数据传输请求中的传输目标标识从数据适配模块中匹配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数据传输请求中的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这样,通过适配服务连接使用不同传输协议的企业系统,通过待传输数据携带的传输目标标识确认目标适配模块和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并将待传输数据从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从而实现了不同通信协议之间的数据传输。同时,相较于通过修改代码向数据传输提供不同的通信协议,通过适配服务降低了不同数据收发端之间的耦合度,避免修改开发成熟的数据收发端,也便于对适配服务进行开启和关闭。
图5示出了适于用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5示出的电子设备的计算机系统500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5所示,计算机系统500包括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501,其可以根据存储在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502中的程序或者从储存部分508加载到随机访问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503中的程序而执行各种适当的动作和处理,例如执行上述实施例中的方法。在RAM 503中,还存储有系统操作所需的各种程序和数据。CPU 501、ROM 502以及RAM 503通过总线504彼此相连。输入/输出(Input/Output,I/O)接口505也连接至总线504。
以下部件连接至I/O接口505:包括键盘、鼠标等的输入部分506;包括诸如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CRT)、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等以及扬声器等的输出部分507;包括硬盘等的储存部分508;以及包括诸如LAN(Local Area Network,局域网)卡、调制解调器等的网络接口卡的通信部分509。通信部分509经由诸如因特网的网络执行通信处理。驱动器510也根据需要连接至I/O接口505。可拆卸介质511,诸如磁盘、光盘、磁光盘、半导体存储器等等,根据需要安装在驱动器510上,以便于从其上读出的计算机程序根据需要被安装入储存部分508。
特别地,根据本申请的实施例,上文参考流程图描述的过程可以被实现为计算机软件程序。例如,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包括承载在计算机可读介质上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包含用于执行流程图所示的方法的计算机程序。在这样的实施例中,该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通信部分509从网络上被下载和安装,和/或从可拆卸介质511被安装。在该计算机程序被中央处理单元(CPU)501执行时,执行本申请的系统中限定的各种功能。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示的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是计算机可读信号介质或者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或者是上述两者的任意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是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计算机磁盘、硬盘、随机访问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EPROM)、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磁盘只读存储器(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在本申请中,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计算机可读的计算机程序。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计算机可读的信号介质还可以是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计算机可读介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包含的计算机程序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本公开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本实施例中的任一项方法。
本公开实施例中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的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各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收发器和通信接口,存储器和通信接口与处理器和收发器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通信接口用于进行通信,处理器和收发器用于运行计算机程序,使电子设备执行如上方法的各个步骤。
在本实施例中,存储器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上述的处理器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简称CPU)、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简称G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
以上描述和附图充分地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实践它们。其他实施例可以包括结构的、逻辑的、电气的、过程的以及其他的改变。实施例仅代表可能的变化。除非明确要求,否则单独的部件和功能是可选地,并且操作的顺序可以变化。一些实施例的部分和子样本可以被包括在或替换其他实施例的部分和子样本。而且,本申请中使用的用词仅用于描述实施例并且不用于限制权利要求。如在实施例以及权利要求的描述中使用的,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明,否则单数形式的“一个”(a)、“一个”(an)和“”(the)旨在同样包括复数形式。类似地,如在本申请中所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包含一个或一个以上相关联的列出的任何以及所有可能的组合。另外,当用于本申请中时,术语“包括”(comprise)及其变型“包括”(comprises)和/或包括(comprising)等指陈述的子样本、整体、步骤、操作、元素,和/或组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个或一个以上其它子样本、整体、步骤、操作、元素、组件和/或这些的分组的存在或添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本文中,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可以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可以互相参见。对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产品等而言,如果其与实施例公开的方法部分相对应,那么相关之处可以参见方法部分的描述。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可以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公开实施例的范围。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本文所披露的实施例中,所揭露的方法、产品(包括但不限于装置、设备等),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可以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子样本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另外,在本公开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显示了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系统、方法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可能实现的体系架构、功能和操作。在这点上,流程图或框图中的每个方框可以代表一个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所述模块、程序段或代码的一部分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于实现规定的逻辑功能的可执行指令。在有些作为替换的实现中,方框中所标注的功能也可以以不同于附图中所标注的顺序发生。例如,两个连续的方框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在附图中的流程图和框图所对应的描述中,不同的方框所对应的操作或步骤也可以以不同于描述中所披露的顺序发生,有时不同的操作或步骤之间不存在特定的顺序。例如,两个连续的操作或步骤实际上可以基本并行地执行,它们有时也可以按相反的顺序执行,这可以依所涉及的功能而定。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每个方框、以及框图和/或流程图中的方框的组合,可以用执行规定的功能或动作的专用的基于硬件的系统来实现,或者可以用专用硬件与计算机指令的组合来实现。
Claims (9)
1.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模块;
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适配服务设置有各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
利用所述数据发送端根据预设请求格式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和待传输数据;
利用所述适配服务基于所述传输目标标识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匹配关系从所述数据适配模块中确定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
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则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内部系统,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主系统,所述数据适配模块包括所述主系统对应的数据适配地址;
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包括,所述数据适配地址包括用于表征主系统的系统字段;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适配地址发送至所述内部系统,使得所述内部系统根据所述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所述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并查询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路由地址,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推送至所述路由地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内部系统,则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外部系统,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外部服务接口,所述数据适配模块包括所述外部服务接口对应的数据适配处理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利用所述外部系统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所述适配服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内部系统还包括权限模块,其中,所述权限模块存储有用户注册信息;
利用所述外部系统接收用户输入的用户登录信息;
将所述用户登录信息发送至所述权限模块,使得所述权限模块根据所述用户注册信息对所述用户登录信息进行用户身份验证,若用户身份验证成功,则生成所述外部系统对应的访问令牌;
接收所述权限模块发送的访问令牌,并将接收到的访问令牌加入所述数据传输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所述内部系统根据所述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所述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内部系统接收所述适配服务发送的访问令牌;
通过所述权限模块对接收到的访问令牌进行令牌校验,得到令牌校验结果;
若所述令牌校验结果包括令牌校验成功,则根据所述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所述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
若所述令牌校验结果包括令牌校验失败,则向所述外部系统反馈所述令牌校验结果。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利用所述适配服务接收所述内部系统反馈的数据传输结果;
若所述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成功,则向所述外部系统发送所述数据传输结果;
若所述数据传输结果包括数据传输失败,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重新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并统计重试次数;
若所述重试次数大于预设次数阈值,则将所述待传输数据存入预设数据库,并通知用户所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失败;
响应于用户输入的错误查看指令,从所述预设数据库中提取至少一部分待传输数据,并展示提取到的待存储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系统还包括:
网关模块,用于与所述外部系统和/或所述适配服务建立连接;
消息转发服务,用于将所述网关模块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转发至消息队列;
所述消息队列,用于将接收到的待传输数据发送至对应的主系统;
内部数据中心,用于生成内部系统数据,并将所述内部系统数据推送至所述消息队列;
子系统,用于记录所述内部系统的系统日志,和/或,根据所述待传输数据、所述内部系统数据中的至少一部分生成业务报表。
7.一种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数据发送端和数据接收端,其中,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采用不同的通信协议,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至少一个数据接收模块;
建立模块,用于在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之间建立适配服务,并将所述数据发送端和所述数据接收端分别按照对应的通信协议连接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适配服务设置有各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对应的数据适配模块;
第一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数据发送端根据预设请求格式生成数据传输请求,并将所述数据传输请求发送至所述适配服务,其中,所述预设请求格式包括传输目标标识和待传输数据;
第二传输模块,用于利用所述适配服务基于所述传输目标标识与所述数据接收模块之间的匹配关系从所述数据适配模块中确定目标适配模块,并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
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则所述数据接收端包括内部系统,所述数据接收模块包括主系统,所述数据适配模块包括所述主系统对应的数据适配地址;
所述第二传输模块还用于,若所述数据发送端包括外部系统,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目标适配模块发送至对应的数据接收模块,包括,所述数据适配地址包括用于表征主系统的系统字段;将所述待传输数据从所述数据适配地址发送至所述内部系统,使得所述内部系统根据所述数据适配地址的系统字段从所述主系统中匹配出目标系统,并查询所述目标系统对应的路由地址,基于预设的负载均衡策略将所述待传输数据推送至所述路由地址。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及存储器;
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95372.2A CN115665274B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95372.2A CN115665274B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65274A CN115665274A (zh) | 2023-01-31 |
CN115665274B true CN115665274B (zh) | 2024-12-03 |
Family
ID=849884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95372.2A Active CN115665274B (zh) | 2022-10-21 | 2022-10-21 | 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65274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865944B (zh) * | 2023-02-23 | 2023-05-30 | 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设备间点对点通信方法、系统、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83748A (zh) * | 2020-03-09 | 2020-07-07 | 武汉比邻软件有限公司 | 基于弹性计算和5g技术的医疗集成平台系统 |
CN114531289A (zh) * | 2022-02-21 | 2022-05-24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421503B1 (en) * | 2003-01-17 | 2008-09-02 | Cisco Technology,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ultiple authentication types using an authentication protocol that supports a single type |
CN103944814B (zh) * | 2014-04-29 | 2017-10-20 | 天维尔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交换方法和系统及一种网关服务器 |
CN106534063B (zh) * | 2016-09-27 | 2019-11-12 | 上海红阵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封装异构功能等价体的装置、方法及设备 |
CN110290095A (zh) * | 2018-03-19 | 2019-09-27 |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用于传输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CN109684111A (zh) * | 2018-12-28 | 2019-04-26 | 安徽同徽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 消息推送方法、消息推送系统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N111683066B (zh) * | 2020-05-27 | 2023-06-23 | 平安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 异构系统集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1600909B (zh) * | 2020-06-24 | 2023-06-23 |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协议转换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2543222B (zh) * | 2020-11-11 | 2022-07-05 | 苏宁云计算有限公司 | 一种数据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
CN114040032A (zh) * | 2021-11-26 | 2022-02-11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协议转换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CN114285793B (zh) * | 2021-12-21 | 2024-06-18 | 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分发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CN114884752B (zh) * | 2022-07-11 | 2022-09-23 | 天津金城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行内网关系统、行内贷款服务对接方法、设备和介质 |
-
2022
- 2022-10-21 CN CN202211295372.2A patent/CN11566527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383748A (zh) * | 2020-03-09 | 2020-07-07 | 武汉比邻软件有限公司 | 基于弹性计算和5g技术的医疗集成平台系统 |
CN114531289A (zh) * | 2022-02-21 | 2022-05-24 | 平安普惠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基于人工智能的系统交互方法及相关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65274A (zh) | 2023-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9009265B2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 transfer of data from one device to another | |
WO2017128178A1 (zh) | 一种信息交互方法、客户端和装置 | |
US10326714B2 (en) | Instant messaging with non subscriber users | |
CN108093015B (zh) | 文件传输系统 | |
CN101707608A (zh) | 应用层协议自动化测试方法及装置 | |
US20090094337A1 (en) | Method of accessing web e-mail off-line | |
CN112689020B (zh) | 一种消息传输方法、消息中间件、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1901230A (zh) | 一种支持设备接入验证的物联网网关、系统和设备接入验证的方法 | |
US8140628B2 (en) | Enforcing conformance in email content | |
JP2006119738A (ja) | 電子メール送信システム | |
CN115665274B (zh) | 异构协议的数据传输方法、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CN113992352B (zh) | 一种消息推送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20190387069A1 (en) | Unified Content Posting | |
CN113065953B (zh) | 一种基于分布式的期货中继交易系统 | |
WO2013180255A1 (ja) | 通信装置および方法 | |
JP5961471B2 (ja) | 複数の情報システムおける出力比較方法 | |
WO2021156880A1 (en) | A messaging platform and method of auditabl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 |
JP4668099B2 (ja) | トランザクション認証方法、ファイル送受信システム、クライアント装置、サーバ装置、および記録媒体 | |
JP2020173507A (ja) | 認証仲介装置及び認証仲介プログラム | |
US8352553B2 (en) | Electronic mail connector | |
CN111552907A (zh) | 消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
JP2001350677A (ja) | メタ情報を利用した通信の監視,検査システムおよび通信の監視,検査方法、ならびにこれらの方法を記録した記録媒体 | |
US12079169B2 (en) | Scalable messaging framework for providing machine learning services across multiple availability zones | |
US20240356898A1 (en) | Connectionless-virtual private network for secure cloud to user communication over the internet using a plurality of servers | |
WO2024183364A1 (zh) | 数据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程序产品及存储介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