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43968B - 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43968B CN115643968B CN202211570393.0A CN202211570393A CN115643968B CN 115643968 B CN115643968 B CN 115643968B CN 202211570393 A CN202211570393 A CN 202211570393A CN 115643968 B CN115643968 B CN 115643968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ape
- water
- pool
- control module
- central contr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40/0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 Y02A40/10—Adaptation technologies in agriculture, forestry,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production in agriculture
- Y02A40/25—Greenhouse technology, e.g. cooling systems therefor
Landscapes
- Cultivation Receptacles Or Flower-Pots, Or Pots For Seed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包括组合池,所述组合池的内侧贴合有隔离壳,所述隔离壳的内侧插接有电加热膜,所述组合池的前后端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组合池的中部分别插接有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和注水管,可降解单座池采用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材料编织制作,在移植栽培作业中,可将葡萄植株和可降解单座池直接移植至种植区的田垄上,降低移栽作业成本,降解在土壤内的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作为有机质废料为葡萄的生长进行补肥处理,提高葡萄根系移植在新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解决现有葡萄培育作业中存在的葡萄培育成本高和移栽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葡萄种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
背景技术
葡萄种植培育作业中,一般采用培育装置促进葡萄的实生根或茎源根的生长,其中葡萄的根系分布收到其品质、树龄、栽培技术、土壤质地、地下水位高低、定植沟大小和肥力多少等因素影响,葡萄根系主要分布在浅层土壤中,同时葡萄种植作业中多采用顺坡垄作种植方法。
葡萄的根系生产过程中,土壤的温度在5℃-7℃时,葡萄根系开始活动并从土壤中汲取营养物质,土壤温度在12℃-14℃时,葡萄根系开始生长,土壤温度在21℃-24℃时是葡萄根系的生长适宜温度,需要注意的时葡萄根系在土壤温度将至12℃时将停止生长。
农户在对葡萄培育作业中,需要考虑到其培育成本和所需技术设备的操作难易程度,降低葡萄培育作业对农户的专业性要求,提高农户对高价值品种的葡萄培育效率和降低管理成本,降低葡萄从栽培到产果的时间成本。
葡萄的培育作业中,可采用田间培育,优点是无需为后期的移栽做准备,直接将待培育的葡萄植株或纸条种植在垄上,此类培育方式所需设备少,受自然气象条件和土壤情况影响较大,导致葡萄支柱的根系生长缓慢。
或可采用控温培育装置和专门选取的有机质作为培育用土壤,优点是葡萄支柱的根系生长快速,培育效率高,此类培育方式所需设备较多,常规采用温室大棚或其它调温箱等设备,后期移栽脱盆过程中葡萄植株损耗较大,导致葡萄植株移栽后的生长态势减缓,不利于农户的后期葡萄植株养护,增加了葡萄植株培育过程成本和田地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提供了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用于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到的现有葡萄培育作业中存在的葡萄培育成本高和葡萄培育移栽损耗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包括组合池,所述组合池的内侧贴合有隔离壳,所述隔离壳的内侧插接有电加热膜,所述组合池的前后端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挡板,所述组合池的中部分别插接有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和注水管。
进一步的,所述组合池包括有至少两片隔板,所述隔板的外表面等间距固设有凹槽,两片所述隔板的拼接夹角在140°-80°之间,所述隔板的内表面与隔离壳的底端贴合。
进一步的,所述限位挡板的底部延伸有限位档杆,该限位档杆的外侧与组合池的外侧抵触。
进一步的,所述注水管的顶端插接有连接管,所述注水管的外侧卡接有支架,所述支架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管,所述导管的外侧与连接管的一端连通。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可降解单座池,所述可降解单座池的内侧与隔离壳的底端贴合,所述可降解单座池的内壁底部固设有走水孔,所述可降解单座池的前后端均卡接有限位挡板,所述可降解单座池的外侧等间距固设有波纹槽,所述可降解单座池的制造材料为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编织制作。
进一步的,包括中央控制模组,所述中央控制模组与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通信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组与电加热膜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组电连接有水肥泵送模组,所述水肥泵送模组包括有水肥池和水泵组成,所述水肥池露天设置,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管连通,所述中央控制模组内置有生长模式和适应模式。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所述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与中央控制模组通信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模组的生长模式的控制步骤如下:
S1.中央控制模组接收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和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据,判断此时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的土壤温湿度;
S2.中央控制模组调整电加热膜对隔离壳的加热,完成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的葡萄培养基质的升温和/或除湿处理;
S3.中央控制模组调整水泵从水肥池内抽取水和/或肥料,通过导管、连接管和注水管向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注水和/或肥料,配合电加热膜对土壤温度进行控温和/或补水和/或废料;
S4.室外环境温度在-5℃以下时,需要在室内使用本装置;
S5.室外环境温度在0℃-8℃摄氏度时,控制土壤温度在5℃-7℃保持8-16天,完成葡萄根系复苏吸取养分,升温至12℃-14℃并保持18天-3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诱导,升温至20℃-26℃并保持36-54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6.室外环境温度在9℃-18℃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补充水肥并做24-38天静置处理,控制土壤温度在12℃-14℃并保持18天-3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诱导,升温至20℃-26℃并保持31-48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7.室外环境温度在19℃-30℃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补充水肥并做19-33天静置处理,中央控制模组通过水泵向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阶段性补水降低土壤温度,控制土壤温度在20℃-26℃并保持28-4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8.室外环境温度在31℃-40℃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补充水肥并做12-26天静置处理,控制土壤温度在20℃-26℃并保持26-40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进一步的,所述中央控制模组的适应模式的控制步骤如下:
S1.葡萄移栽前,中央控制模组关停电加热膜,控制水泵向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补充水和/或肥料,此项操作需要在移栽前4天-7天开始;
S2.降温操作中,中央控制模组控制水泵将水肥池的水向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泵送,对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的土壤和葡萄根系进行降温处理;
S3升温操作中,水肥池的露天设置,将水肥池内的水泵送至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配合电加热膜完成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的土壤和葡萄根系升温处理;
S4中央控制模组接收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和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据,判断此时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并与移栽环境温度对比,完成组合池或可降解单座池内土壤温湿度与移栽环境内的土壤温湿度同步。
有益效果
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可降解单座池采用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材料编织制作,在移植栽培作业中,可将葡萄植株和可降解单座池直接移植至种植区的田垄上,降低移栽作业成本,降解在土壤内的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作为有机质废料为葡萄的生长进行补肥处理,提高葡萄根系移植在新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组合池有隔板拼接制作,葡萄移栽过程中,一般采用顺坡垄做,采用机械化耕作修理田垄时,在田垄上留出沟槽,可在拆除组合池后,直接将葡萄植株及其根系上的附土安置在田垄上的沟槽内,整体时移栽,降低葡萄植株的移栽根系损耗。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注水管的使用,方便用户向植物根系进行定点补冲水肥,完成植物根系的诱导生长,配合葡萄植株的顺坡垄做的布局特点,提高葡萄植株移栽后的成功率。
该装置中未涉及部分均与现有技术相同或可采用现有技术加以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新型组合池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新型注水管结构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新型可降解单座池结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新型一种葡萄培育土壤温度和水肥控制系统的流程示意图。
附图标记
组合池-1;隔板-11;
隔离壳-2;
电加热膜-3;
限位挡板-4;
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
注水管-6;连接管-61;支架-62;导管-63;
可降解单座池-7;走水孔-71。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包括组合池1,组合池1的内侧贴合有隔离壳2,隔离壳2的内侧插接有电加热膜3,组合池1的前后端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挡板4,组合池1的中部分别插接有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和注水管6。
本实施例中,如图1,组合池1包括有至少两片隔板11,隔板11的外表面等间距固设有凹槽,两片隔板11的拼接夹角在140°-80°之间,隔板11的内表面与隔离壳2的底端贴合。
组合池1有隔板11拼接制作,葡萄移栽过程中,一般采用顺坡垄做,采用机械化耕作修理田垄时,在田垄上留出沟槽,可在拆除组合池1后,直接将葡萄植株及其根系上的附土安置在田垄上的沟槽内,整体时移栽,降低葡萄植株的移栽根系损耗。
本实施例中,如图1,限位挡板4的底部延伸有限位档杆,该限位档杆的外侧与组合池1的外侧抵触。
限位挡板4和限位杆的配合,提高组合池1的拼接结构强度,其结构设计简单方便制造和使用。
本实施例中,如图2,注水管6的顶端插接有连接管61,注水管6的外侧卡接有支架62,支架6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管63,导管63的外侧与连接管61的一端连通。
注水管6的使用,方便用户向植物根系进行定点补冲水肥,完成植物根系的诱导生长,配合葡萄植株的顺坡垄做的布局特点,提高葡萄植株移栽后的成功率。
本实施例中,如图2和图3,还包括有可降解单座池7,可降解单座池7的内侧与隔离壳2的底端贴合,可降解单座池7的内壁底部固设有走水孔71,可降解单座池7的前后端均卡接有限位挡板4,可降解单座池7的外侧等间距固设有波纹槽,可降解单座池7的制造材料为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编织制作。
可降解单座池7采用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材料编织制作,在移植栽培作业中,可将葡萄植株和可降解单座池7直接移植至种植区的田垄上,降低移栽作业成本,降解在土壤内的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作为有机质废料为葡萄的生长进行补肥处理,提高葡萄根系移植在新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
本实施例中,如图4,包括中央控制模组,中央控制模组与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通信连接,中央控制模组与电加热膜3电连接,中央控制模组电连接有水肥泵送模组,水肥泵送模组包括有水肥池和水泵组成,水肥池露天设置,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管63连通,中央控制模组内置有生长模式和适应模式。
本实施例中,如图4,还包括有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与中央控制模组通信连接。
本实施例中,如图4,中央控制模组的生长模式的控制步骤如下:
S1.中央控制模组接收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和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据,判断此时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的土壤温湿度;
S2.中央控制模组调整电加热膜3对隔离壳2的加热,完成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的葡萄培养基质的升温和/或除湿处理;
S3.中央控制模组调整水泵从水肥池内抽取水和/或肥料,通过导管63、连接管61和注水管6向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注水和/或肥料,配合电加热膜3对土壤温度进行控温和/或补水和/或废料;
S4.室外环境温度在-5℃以下时,需要在室内使用本装置;
S5.室外环境温度在0℃-8℃摄氏度时,控制土壤温度在5℃-7℃保持8-16天,完成葡萄根系复苏吸取养分,升温至12℃-14℃并保持18天-3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诱导,升温至20℃-26℃并保持36-54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6.室外环境温度在9℃-18℃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补充水肥并做24-38天静置处理,控制土壤温度在12℃-14℃并保持18天-3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诱导,升温至20℃-26℃并保持31-48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7.室外环境温度在19℃-30℃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补充水肥并做19-33天静置处理,中央控制模组通过水泵向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阶段性补水降低土壤温度,控制土壤温度在20℃-26℃并保持28-4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8.室外环境温度在31℃-40℃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补充水肥并做12-26天静置处理,控制土壤温度在20℃-26℃并保持26-40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本实施例中,如图4,中央控制模组的适应模式的控制步骤如下:
S1.葡萄移栽前,中央控制模组关停电加热膜3,控制水泵向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补充水和/或肥料,此项操作需要在移栽前4天-7天开始;
S2.降温操作中,中央控制模组控制水泵将水肥池的水向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泵送,对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的土壤和葡萄根系进行降温处理;
S3升温操作中,水肥池的露天设置,将水肥池内的水泵送至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配合电加热膜3完成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的土壤和葡萄根系升温处理;
S4中央控制模组接收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和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据,判断此时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并与移栽环境温度对比,完成组合池1或可降解单座池7内土壤温湿度与移栽环境内的土壤温湿度同步。
具体操作流程:
组合池1由隔板11拼接制作,葡萄移栽过程中,一般采用顺坡垄做,采用机械化耕作修理田垄时,在田垄上留出沟槽,可在拆除组合池1后,直接将葡萄植株及其根系上的附土安置在田垄上的沟槽内,整体式移栽,降低葡萄植株的移栽根系损耗。
可降解单座池7采用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材料编织制作,在移植栽培作业中,可将葡萄植株和可降解单座池7直接移植至种植区的田垄上,降低移栽作业成本,降解在土壤内的秸秆和/或藤麻和/或竹木作为有机质废料为葡萄的生长进行补肥处理,提高葡萄根系移植在新环境下的环境适应性。
注水管6的使用,方便用户向植物根系进行定点补冲水肥,完成植物根系的诱导生长,配合葡萄植株的顺坡垄做的布局特点,提高葡萄植株移栽后的成功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某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组合池(1),所述组合池(1)的内侧贴合有隔离壳(2),所述隔离壳(2)的内侧插接有电加热膜(3),所述组合池(1)的前后端均可拆卸连接有限位挡板(4),所述组合池(1)的中部分别插接有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和注水管(6);
所述组合池(1)包括有至少两片隔板(11),所述隔板(11)的外表面等间距固设有凹槽,两片所述隔板(11)的拼接夹角在140°-80°之间,所述隔板(11)的内表面与隔离壳(2)的底端贴合;
所述限位挡板(4)的底部延伸有限位档杆,该限位档杆的外侧与组合池(1)的外侧抵触;
所述注水管(6)的顶端插接有连接管(61),所述注水管(6)的外侧卡接有支架(62),所述支架(62)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导管(63),所述导管(63)的外侧与连接管(61)的一端连通。
2.一种葡萄培育土壤温度和水肥控制系统,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控制模组,所述中央控制模组与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通信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组与电加热膜(3)电连接,所述中央控制模组电连接有水肥泵送模组,所述水肥泵送模组包括有水肥池和水泵组成,所述水肥池露天设置,所述水泵的输出端通过管道与导管(63)连通,所述中央控制模组内运行有生长模式和适应模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葡萄培育土壤温度和水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所述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与中央控制模组通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葡萄培育土壤温度和水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组的生长模式的控制步骤如下:
S1.中央控制模组接收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和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据,判断此时组合池(1)内的土壤温湿度;
S2.中央控制模组调整电加热膜(3)对隔离壳(2)的加热,完成组合池(1)内的葡萄培养基质的升温和/或除湿处理;
S3.中央控制模组调整水泵从水肥池内抽取水和/或肥料,通过导管(63)、连接管(61)和注水管(6)向组合池(1)内注水和/或肥料,配合电加热膜(3)对土壤温度进行控温和/或补水和/或废料;
S4.室外环境温度在-5℃以下时,需要在室内使用本装置;
S5.室外环境温度在0℃-8℃摄氏度时,控制土壤温度在5℃-7℃保持8-16天,完成葡萄根系复苏吸取养分,升温至12℃-14℃并保持18天-3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诱导,升温至20℃-26℃并保持36-54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6.室外环境温度在9℃-18℃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1)内补充水肥并做24-38天静置处理,控制土壤温度在12℃-14℃并保持18天-3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诱导,升温至20℃-26℃并保持31-48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7.室外环境温度在19℃-30℃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1)内补充水肥并做19-33天静置处理,中央控制模组通过水泵向组合池(1)内阶段性补水降低土壤温度,控制土壤温度在20℃-26℃并保持28-42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S8.室外环境温度在31℃-40℃摄氏度时,葡萄植株在组合池(1)内补充水肥并做12-26天静置处理,控制土壤温度在20℃-26℃并保持26-40天,完成葡萄根系的生长加速。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葡萄培育土壤温度和水肥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央控制模组的适应模式的控制步骤如下:
S1.葡萄移栽前,中央控制模组关停电加热膜(3),控制水泵向组合池(1)内补充水和/或肥料,此项操作需要在移栽前4天-7天开始;
S2.降温操作中,中央控制模组控制水泵将水肥池的水向组合池(1)内泵送,对组合池(1)内的土壤和葡萄根系进行降温处理;
S3升温操作中,水肥池的露天设置,将水肥池内的水泵送至组合池(1)内,配合电加热膜(3)完成组合池(1)内的土壤和葡萄根系升温处理;
S4中央控制模组接收远传数字式温湿度计(5)和远传区域环境数字式温湿度计的数据,判断此时组合池(1)内的土壤温度和湿度,并与移栽环境温度对比,完成组合池(1)内土壤温湿度与移栽环境内的土壤温湿度同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70393.0A CN115643968B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70393.0A CN115643968B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43968A CN115643968A (zh) | 2023-01-31 |
CN115643968B true CN115643968B (zh) | 2024-12-13 |
Family
ID=850198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70393.0A Active CN115643968B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43968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1937Y (zh) * | 1997-10-07 | 1999-12-08 | 孔德凯 | 禾秸盆装生物营养土冬季电热栽种或育苗床 |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203109A (en) * | 1987-10-05 | 1993-04-20 | Edward John Simon | Apparatus for transplant propagation |
EP0464954A3 (en) * | 1990-07-06 | 1992-06-03 | Edward John Simon | Apparatus for transplant propagation |
US20030213175A1 (en) * | 2002-05-16 | 2003-11-20 | Rhindress Land Edward | Root-ease plant transplant pot |
CN107347434A (zh) * | 2017-08-31 | 2017-11-17 | 赵妙元 | 一种扶芳藤扦插育苗方法 |
CN109197100A (zh) * | 2018-11-26 | 2019-01-15 | 北京大田果品专业合作社 | 一种控温保墒的苗木养护系统 |
CN210168659U (zh) * | 2019-06-29 | 2020-03-24 | 芜湖乐摘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 一种新品种葡萄选育用洒水装置 |
CN211793183U (zh) * | 2019-11-25 | 2020-10-30 | 宇顺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农业育苗用种子培育装置 |
-
2022
- 2022-12-08 CN CN202211570393.0A patent/CN115643968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351937Y (zh) * | 1997-10-07 | 1999-12-08 | 孔德凯 | 禾秸盆装生物营养土冬季电热栽种或育苗床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43968A (zh) | 2023-01-3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743861B (zh) | 植物育苗机 | |
CN203167753U (zh) | 一种基质、水培两用智能栽培机 | |
CN201571378U (zh) | 植物育苗机 | |
CN105724206A (zh) | 马铃薯种芽漂浮育苗方法 | |
CN103875435A (zh) | 一种植物叶芽全年嫩枝扦插繁殖方法 | |
CN109618742B (zh) | 一种林业幼苗抚养用的辅助培育装置 | |
CN213819042U (zh) | 一种生菜土壤条件监控及自动补灌装置 | |
CN111066563A (zh) | 一种连栋大棚草莓与葡萄立体种植方法 | |
CN105724231A (zh) | 一种人工环境水培作物生产线 | |
CN115643968B (zh) | 一种葡萄生长用培育装置 | |
CN204206869U (zh) | 一种新型无土栽培设施 | |
CN110583467A (zh) | 一种扦插类植物自动化雾培快速生根、种植系统及方法 | |
CN103299885A (zh) | 一种烟草漂浮育苗增氧壮苗方法与装置 | |
CN102524012B (zh) | 一种果树组培苗的练苗移栽方法 | |
CN2914653Y (zh) | 可移动管道式水培装置 | |
CN205018018U (zh) | 植物组培生根、炼苗一体化的培养装置 | |
CN210580252U (zh) | 一种便于施肥的育苗装置 | |
CN1073790C (zh) | 生姜的大棚温室种植方法 | |
CN104488585A (zh) | 自供能源现代化立体农业培育系统 | |
CN207589617U (zh) | 白芨驯化育苗床 | |
CN205865349U (zh) | 根部节能加温装置 | |
CN211881257U (zh) | 一种林业树苗育苗装置 | |
CN211931525U (zh) | 一种种植灌溉与控温系统 | |
CN103416207B (zh) | 一种蝴蝶兰和鸡的生态培养方法以及培养温室 | |
CN102197782A (zh) | 采用气雾诱导方式的无土栽培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
CB02 |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after: 241000 Li Village Group, Beitao Village, Liulang Town, Wanlong District,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250 meters east of the southeast gas station Applicant after: Wuhu Leciao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Ltd. Address before: 241000 Liu Lang Zhen Bei Tao Cun Li Cun Zu, Wuhu County, Wuhu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Wuhu Lejie Ecological Agriculture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