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642825A -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42825A
CN115642825A CN202211362230.3A CN202211362230A CN115642825A CN 115642825 A CN115642825 A CN 115642825A CN 202211362230 A CN202211362230 A CN 202211362230A CN 115642825 A CN115642825 A CN 1156428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electronic
electronic switch
switch tube
bridge arm
le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36223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勇
魏永春
汪盼
樊小虎
毛建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Koyo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Koyo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Koyo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Koyoe Energ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36223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4282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428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4282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Inverter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三相五电平逆变器,包括结构相同且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每个桥臂均包括: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与串联的上分裂电容和下分裂电容;本发明通过改变电路拓扑结构显著减少了使用的电力电子开关管;通过调节桥臂上电力电子开关管的开关状态调节桥臂的输出电压,每个桥臂均可以输出五种不同的电平值,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可以分别输出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稳定的带不平衡负载运行,进一步提高了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的性能与适用范围,在新能源逆变器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Description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力电子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和新能源逆变装置性能要求的日益提高,其对逆变器的功率等级与电压等级的要求也日益严格,高频PWM逆变器成为研究热点。多电平PWM逆变器与二电平PWM逆变器相比,由于每个功率半导体器件所需要承受的电压更小,可以选用耐压等级较低的器件,以实现更高的开关频率,降低系统网侧与输出侧谐波,同时随着输出电平数的增加,总谐波畸变也会降低,输出电压/电流波形质量高,变换装置效率高,近年来在电能变换系统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传统多电平逆变器主要有二极管箝位式拓扑结构、飞跨电容拓扑结构、级联H桥拓扑结构3种类型。对于二极管箝位式拓扑结构的多电平PWM逆变器,当输出电平增加时,其PWM逆变器二极管数量成指数倍增加;对于飞跨电容拓扑结构PWM逆变器,存在电容过多导致电容电压平衡问题;对于级联H桥拓扑结构的多电平PWM逆变器,逆变器每个桥臂需要的电容数量随输出电平数增加而增加,再加上直流侧的大量电容使得系统成本高且封装困难。
目前,在电能变换领域的PWM逆变器主要集中为二电平和三电平PWM逆变器,而传统多电平PWM逆变器的电能转换效率差、成本较高,且无法稳定的带不平衡负载运行。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三相逆变器无法稳定的带不平衡负载运行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包括结构相同且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每个桥臂均包括:
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
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
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
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其源级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
分裂电容支路,其包括:
串联的上分裂电容与下分裂电容,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分裂电容支路中点;
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源级连接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与所述第三桥臂均有结构相同的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电容,正极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负极连接第四桥臂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负载并联在所述电容的两端。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与所述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均为单相低压电力电子开关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分裂电容与所述下分裂电容的电容值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三桥臂与所述第四桥臂均有6种工作模式,包括:
模式1: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
模式2: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3Vdc/4;
模式3: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2;
模式4: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2;
模式5: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4;
模式6: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0;
其中,Vdc为直流输入电源的电压值。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1,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4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4、0。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1,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6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3Vdc/4、Vdc/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2,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2,第四桥臂处于模式5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2、Vdc/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2,第二桥臂处于模式3,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5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4、Vdc/4。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如上述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站的应用。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包括结构相同且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通过改变电路拓扑结构显著减少了使用的电力电子开关管;通过调节桥臂上电力电子开关管的开关状态调节桥臂的输出电压,每个桥臂均可以输出五种不同的电平值,输出电平值的个数约为传统二电平逆变器的三倍,因此滤波电路中使用的电感的电感值约为传统二电平逆变器中滤波电感电感值的三分之一,大大减小了电感的电感值与体积,节约了成本;通过输入PWM直流电源,减小了谐波含量;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可以分别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输出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稳定的带不平衡负载运行,进一步提高了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的性能与适用范围,在新能源逆变器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的拓扑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并能予以实施,但所举实施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参照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包括结构相同且并联的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每个桥臂均包括:
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
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
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
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其源级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
分裂电容支路,其包括:
串联的上分裂电容与下分裂电容,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分裂电容支路中点;
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源级连接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均有结构相同的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电容,正极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负极连接第四桥臂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负载并联在所述电容的两端。
具体地,第一桥臂由电力电子开关管Sa1、电力电子开关管Sa2、电力电子开关管Sa3、电力电子开关管Sa4、电力电子开关管Sa5、电力电子开关管Sa6构成。电力电子开关管Sa1的漏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正级P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a1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a2的漏极相连P1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a2的源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a3的漏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a6的漏极相连于a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a5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a6的源极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a5的漏极与分裂电容中点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a3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a4的漏极相连N1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a4的源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负极N点。
具体地,第二桥臂由电力电子开关管Sb1、电力电子开关管Sb2、电力电子开关管Sb3、电力电子开关管Sb4、电力电子开关管Sb5、电力电子开关管Sb6构成。电力电子开关管Sb1的漏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正级P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b1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b2的漏极相连P2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b2的源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b3的漏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b6的漏极相连于b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b5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b6的源极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b5的漏极与分裂电容中点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b3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b4的漏极相连N2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b4的源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负极N点。
具体地,第三桥臂由电力电子开关管Sc1、电力电子开关管Sc2、电力电子开关管Sc3、电力电子开关管Sc4、电力电子开关管Sc5、电力电子开关管Sc6构成。电力电子开关管Sc1的漏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正级P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c1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c2的漏极相连P3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c2的源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c3的漏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c6的漏极相连于c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c5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c6的源极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c5的漏极与分裂电容中点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c3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c4的漏极相连N3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c4的源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负极N点。
具体地,第四桥臂由电力电子开关管Sz1、电力电子开关管Sz2、电力电子开关管Sz3、电力电子开关管Sz4、电力电子开关管Sz5、电力电子开关管Sz6构成。电力电子开关管Sz1的漏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正级P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z1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z2的漏极相连P4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z2的源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z3的漏极、电力电子开关管Sz6的漏极相连于z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z5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z6的源极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z5的漏极与分裂电容中点相连,电力电子开关管Sz3的源极与电力电子开关管Sz4的漏极相连N4点,电力电子开关管Sz4的源极相连直流输入电源负极N点。
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中的a,b,c三点分别与第四桥臂的z点之间连接一个滤波电路,三相负载分别并联在各桥臂滤波电路的电容两端。本发明提供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输出电压分别为第一桥臂与第四桥臂输出电压的差Vaz,第二桥臂与第四桥臂输出电压的差Vbz,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输出电压的差Vcz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结构相同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均有6种工作模式,6种工作模式可输出5种电平值,如表1所示:
表1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中每个桥臂的6种工作模式
Figure BDA0003923077360000071
以第一桥臂为例,Vdc为直流输入电源的电压值,6种工作模式分别为:
模式1: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Sa1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Sa2开通、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Sa3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Sa4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Sa5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Sa6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
模式2: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Sa1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Sa2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Sa3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Sa4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Sa5开通、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Sa6开通,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3Vdc/4;
模式3: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Sa1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Sa2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Sa3开通,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Sa4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Sa5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Sa6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2;
模式4: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Sa1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Sa2开通、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Sa3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Sa4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Sa5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Sa6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2;
模式5: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Sa1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Sa2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Sa3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Sa4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Sa5开通、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Sa6开通,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4;
模式6: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Sa1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Sa2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Sa3开通,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Sa4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Sa5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Sa6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0。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的输出电压Va、Vb、Vc减去第四桥臂的输出电压Vd即为添加到负载两端的电压;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的组合工作模式,举例如下:
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1,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4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4、0。
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1,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6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3Vdc/4、Vdc/2。
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2,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2,第四桥臂处于模式5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2、Vdc/2。
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2,第二桥臂处于模式3,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5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4、Vdc/4。
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1,第二桥臂处于模式3,第三桥臂处于模式5,第四桥臂处于模式5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的输出电压分别为3Vdc/4、Vdc/4、0。
综上所述,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通过改变桥臂上电力电子开关管的开关状态调节桥臂的输出电压,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均有6种工作模式,可输出5种电平值,分别为Vdc、3Vdc/4、Vdc/2、Vdc/4、0。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的输出电压减去第四桥臂的输出电压,即为三桥臂分别添加到三相负载两端的电压;第一桥臂的6种工作模式与第四桥臂的6种工作模式两两结合,共可以输出5种电平值,分别为Vdc、3Vdc/4、Vdc/2、Vdc/4、0;同理,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也可以为其负载提供5种电平值。
本发明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包括结构相同且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通过改变电路拓扑结构显著减少了使用的电力电子开关管;通过调节桥臂上电力电子开关管的开关状态调节桥臂的输出电压,每个桥臂均可以输出五种不同的电平值,输出电平值的个数约为传统二电平逆变器的三倍,因此滤波电路中使用的电感的电感值约为传统二电平逆变器中滤波电感电感值的三分之一,大大减小了电感的电感值与体积,节约了成本;通过输入PWM直流电源,减小了谐波含量;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可以分别处于不同的工作模式,输出不同的电压,从而实现稳定的带不平衡负载运行,进一步提高了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的性能与适用范围,适用于光伏发电站,在新能源逆变器系统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结构相同且并联的第一桥臂、第二桥臂、第三桥臂与第四桥臂,每个桥臂均包括:
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正极;
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
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
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其源级连接直流输入电源的负极;
分裂电容支路,其包括:
串联的上分裂电容与下分裂电容,串联后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另一端连接所述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漏极连接所述分裂电容支路中点;
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其源级连接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源级,其漏极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与所述第三桥臂均有结构相同的滤波电路,所述滤波电路包括:
电感,一端连接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
电容,正极连接所述电感的另一端,负极连接第四桥臂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的漏极,负载并联在所述电容的两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所述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与所述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均为单相低压电力电子开关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分裂电容与所述下分裂电容的电容值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桥臂、所述第二桥臂、所述第三桥臂与所述第四桥臂均有6种工作模式,包括:
模式1: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
模式2: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3Vdc/4;
模式3: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2;
模式4: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2;
模式5: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Vdc/4;
模式6:第一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二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三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四电力电子开关管开通、第五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第六电力电子开关管关断,输出到负载两端的电压为0;
其中,Vdc为直流输入电源的电压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1,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4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4、0。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1,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6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3Vdc/4、Vdc/2。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2,第二桥臂处于模式2,第三桥臂处于模式2,第四桥臂处于模式5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两端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2、Vdc/2。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其特征在于,当第一桥臂处于模式2,第二桥臂处于模式3,第三桥臂处于模式3,第四桥臂处于模式5时,第一桥臂、第二桥臂与第三桥臂输出到三相负载的输出电压分别为Vdc/2、Vdc/4、Vdc/4。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在光伏发电站中的应用。
CN202211362230.3A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Pending CN11564282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230.3A CN115642825A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362230.3A CN115642825A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42825A true CN115642825A (zh) 2023-01-24

Family

ID=849466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362230.3A Pending CN115642825A (zh) 2022-11-02 2022-11-02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4282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2134A (zh) * 2024-01-02 2024-03-29 江苏科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五电平储能拓扑电路及逆变器
CN119483318A (zh) * 2025-01-08 2025-02-18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简化开关管数量的开关磁阻电机五电平功率变换器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3368362U (zh) * 2013-06-25 2013-12-25 无锡上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三相和单相共用的光伏逆变器系统、三相及单相系统
CN103929045A (zh) * 2013-01-16 2014-07-16 通用电气能源电能变换科技有限公司 变换器装置,驱动单元和相关方法
CN204068282U (zh) * 2013-11-23 2014-12-31 信元瑞电气有限公司 有源滤波器
CN104578816A (zh) * 2014-12-23 2015-04-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飞跨电容辅助桥臂的钳位型五电平背靠背变流器
CN106849726A (zh) * 2017-03-03 2017-06-13 燕山大学 不平衡工况下并联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双下垂控制方法
CN107733272A (zh) * 2017-11-07 2018-02-23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电平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和发电系统
US20180248493A1 (en) * 2015-11-13 2018-08-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dium voltage transformerless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edium voltage transformerless multilevel converter
US20190181774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Ltd. Three-leve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alancing neutral point voltage of the same
CN110098755A (zh) * 2019-05-28 2019-08-0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五电平混合π型变换器
CN110365240A (zh) * 2019-08-07 2019-10-22 山东大学 T型nnpc五电平变换器及其飞跨电容电压控制方法
WO2020047677A1 (en) * 2018-09-07 2020-03-12 Socovar S.E.C. Multilevel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CN113241961A (zh) * 2021-05-14 2021-08-10 山东交通学院 T型五电平nnpc变换器及适用该变换器的调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29045A (zh) * 2013-01-16 2014-07-16 通用电气能源电能变换科技有限公司 变换器装置,驱动单元和相关方法
CN203368362U (zh) * 2013-06-25 2013-12-25 无锡上能新能源有限公司 三相和单相共用的光伏逆变器系统、三相及单相系统
CN204068282U (zh) * 2013-11-23 2014-12-31 信元瑞电气有限公司 有源滤波器
CN104578816A (zh) * 2014-12-23 2015-04-29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有飞跨电容辅助桥臂的钳位型五电平背靠背变流器
US20180248493A1 (en) * 2015-11-13 2018-08-30 Siemens Aktiengesellschaft Medium voltage transformerless multilevel converter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 medium voltage transformerless multilevel converter
CN106849726A (zh) * 2017-03-03 2017-06-13 燕山大学 不平衡工况下并联三相四桥臂逆变器的双下垂控制方法
CN107733272A (zh) * 2017-11-07 2018-02-23 江苏固德威电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四电平三相并网逆变器及其调制方法和发电系统
US20190181774A1 (en) * 2017-12-08 2019-06-13 Delta Electronics (Shanghai) Co.,Ltd. Three-level circuit and control method for balancing neutral point voltage of the same
WO2020047677A1 (en) * 2018-09-07 2020-03-12 Socovar S.E.C. Multilevel electric power converter
CN110098755A (zh) * 2019-05-28 2019-08-06 中国矿业大学 一种五电平混合π型变换器
CN110365240A (zh) * 2019-08-07 2019-10-22 山东大学 T型nnpc五电平变换器及其飞跨电容电压控制方法
CN113241961A (zh) * 2021-05-14 2021-08-10 山东交通学院 T型五电平nnpc变换器及适用该变换器的调制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792134A (zh) * 2024-01-02 2024-03-29 江苏科曜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五电平储能拓扑电路及逆变器
CN119483318A (zh) * 2025-01-08 2025-02-18 西安微电机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简化开关管数量的开关磁阻电机五电平功率变换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12405B (zh) 一种光伏固态变压器
CN108566108A (zh) 一种基于桥式多电平开关电容模块的两级式九电平逆变器
CN107134926A (zh) 一种模块化的电能路由器组合电路
CN115642825A (zh) 一种三相五电平pwm逆变器及应用
CN110086360A (zh) 一种五电平高效整流器
CN104935175B (zh) 隔离型模块化多电平直流变换器的改进两电平调制方法
CN205356152U (zh) 一种基于模块化多电平的三列式dc/dc变换器
CN109167525B (zh) 一种新型非隔离五电平逆变器
CN112865566A (zh) 一种三开关管单相三电平整流器
CN109217704B (zh) 一种抑制系统漏电流非隔离型五电平逆变器
CN217427743U (zh) 一种多相环形电池储能系统
CN110707955A (zh) 一种三相多电平逆变电路
CN215990597U (zh) 一种四倍升压五电平逆变器
CN116404895A (zh) 一种分裂电感式非对称双输出多电平变换器拓扑电路
US11996788B2 (en) Single stage buck-boost inverter with step modulation
CN115987124A (zh) 一种三相四桥臂九电平变换器
CN203722504U (zh) N输出三相3n+3开关组mmc逆变器
CN114629371A (zh) 一种单级多端口Buck-Boost逆变电路及转换方法
CN115441757A (zh) 一种五电平pwm整流器及供电设备
CN209709969U (zh) 一种三电平t字型拓扑结构以及单相逆变器和三相逆变器
CN114583955A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dc/dc变换器及应用系统
CN110535171B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光伏发电系统
CN111711347A (zh) 混合隔离型电力电子变压器
CN106301044B (zh) 开关电容多电平转换器及多电平逆变器
CN112187087A (zh) 可拓展式多电平整流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