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3405B - 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13405B CN115613405B CN202211126722.2A CN202211126722A CN115613405B CN 115613405 B CN115613405 B CN 115613405B CN 202211126722 A CN202211126722 A CN 202211126722A CN 115613405 B CN115613405 B CN 115613405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rame
- wheel
- rail
- rod
- abrasive bel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31/00—Working rails, sleepers, baseplates, or the like, in or on the line; Machines, tools, or auxiliary devices specially designed therefor
- E01B31/02—Working rail or other metal track components on the spot
- E01B31/12—Removing metal from rails, rail joints, or baseplates, e.g. for deburring welds, reconditioning worn rails
- E01B31/17—Removing metal from rails, rail joints, or baseplates, e.g. for deburring welds, reconditioning worn rails by grinding
- E01B31/175—Removing metal from rails, rail joints, or baseplates, e.g. for deburring welds, reconditioning worn rails by grinding using grinding bel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inish Polishing, Edge Sharpening, And Grinding By Specific Grind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包括:机架、夹轨机构、行走机构和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所述夹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端,用于可拆卸夹紧待打磨的钢轨;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后端和底部,用于设备在陆地和轨道行走;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中部,用于打磨钢轨焊缝。本发明的打磨设备使用砂带为磨削工具,其能够显著提升钢轨轨腰焊缝打磨效率,采用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其能够实现对轨腰两侧焊缝的多自由度仿形打磨,并且通过夹轨机构可实现整机在钢轨上的快速固定,有效提高打磨稳定性和打磨质量,而且通过行走机构可实现整机在陆地和轨道上的快速行走,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钢轨打磨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
背景技术
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必然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经成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铁路钢轨轨腰焊缝打磨是线路维修焊接作业后工作量较大的项目之一,该作业原来主要采用人工手持电动砂轮、角向磨光机、砂轮轨腰打磨机的方式。然而,该方法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1、砂轮磨削效率低,不能精准的对轨腰焊缝进行仿形磨削,容易损伤钢轨。2、打磨机设备笨重,难以在地面上移动,在维护作业中依赖人工搬运。3、打磨机作业过程中只能对一侧焊缝进行打磨,打磨另一侧焊缝需要重新定位,操作繁琐,效率低。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该装置对钢轨进行轨腰焊缝多自由度仿形打磨,能够显著提高打磨效率、打磨质量,同时通过行走机构可实现整机在陆地和轨道上的快速行走,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所述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包括:机架、夹轨机构、行走机构和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所述夹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端,用于可拆卸夹紧待打磨的钢轨;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后端和底部,用于设备在陆地和轨道行走;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中部,用于打磨钢轨焊缝;
所述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包括:折叠装置、电机座、电气装置和砂带打磨单元;所述折叠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机架的中间内部框架上,所述电机座固定在折叠装置的另一端,砂带打磨单元安装于电机座下方;所述电气装置与砂带打磨单元连接,电气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部框架内,用于砂带打磨单元的供电与控制;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换向台支架、换向限位筒、换向台、横移丝杠、大转臂、小转臂和横移手轮;所述换向台支架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部框架上,换向台支架的上端设有弧形齿;换向台支架与机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台上部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和底板;换向台下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圆柱形结构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与换向台支架配合,固定在换向台支架内部的轴承上,以便换向台能够相对于机架旋转;所述换向限位筒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通过位于两侧和顶部的三个螺栓连接,位于顶部的螺栓还能够作为提手使用,方便控制弧形齿的配合,进而控制换向台的锁定;换向限位筒的左右两部分连接后为中空结构,所述换向台位于换向限位筒内;所述换向台的上部方形结构置于换向限位筒的上部空间内,与换向限位筒相配合,使换向台与换向限位筒既能同步旋转,又能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上下运动;所述换向限位筒的下部结构的下端设有弧形齿,与换向台支架上端的弧形齿配合,以便换向台能在不同方位快速锁定;
所述横移丝杠的一端与横移手轮连接,横移丝杠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换向台的前侧壁、后侧壁后与大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横移丝杠与换向台前侧壁之间螺纹连接,用于控制砂带打磨单元的横向位移;所述大转臂的另一端与小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小转臂的另一端与电机座固定连接。
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打磨机构锁扣,所述打磨机构锁扣固定在大转臂的外壁上;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有卡扣,与打磨机构锁扣能够快速锁定打开,用于快速固定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
所述砂带打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导向轮支架、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张紧装置、从动轮支架、从动轮和砂带;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座的底部结构内壁上,且驱动电机的一端及电机轴从所述电机座的底部结构的开口处伸出至电机座的外部;所述主动轮位于电机座的底部结构的外部,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侧壁固定在电机座的外端面的轴承上,以便于在打磨过程中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张紧装置、从动轮整体围绕轴承进行一定幅度的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均转动连接于导向轮支架上;所述张紧装置位于砂带的上、下带之间,以便于使砂带能够张紧连接在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从动轮上,具体地:所述张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导向轮支架的外端面上,所述从动轮支架固定在张紧装置的另一端,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在从动轮支架上,所述砂带张紧套在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从动轮上,从而使砂带形成L形布局的砂带机构。
所述砂带打磨单元还包括砂带防护罩,所述砂带防护罩固定在所述导向轮支架上,并将所述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张紧装置罩在其中。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座、张紧杆、凹槽、卡销和限位螺母;所述张紧座的一端与导向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张紧座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张紧杆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卡销,且插入张紧座的另一端与凹槽配合,张紧杆的端部与凹槽之间设有弹簧,能够对张紧杆进行挤压使其张紧;所述张紧座的端部设有限位螺母,用于限制卡销在凹槽中的移动范围,防止弹簧将张紧杆挤出凹槽;所述从动轮支架固定在张紧杆的另一端;所述从动轮的轮轴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轮,且限位轮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直径,以避免从动轮上下摆动打磨焊缝时过度打磨钢轨的表面。
所述夹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端框架上,用于可拆卸夹紧待打磨的钢轨;所述夹轨机构包括:夹紧支架、丝杠支架、前端护板、夹紧爪、夹紧连杆、丝杠螺母、调节丝杠和手轮;所述夹紧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底部前侧壁上,所述前端护板的下端与夹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端护板的上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的顶部前侧壁上。所述夹紧爪为弧形结构,转动连接在夹紧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夹紧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夹紧爪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丝杠螺母上。所述手轮连接在调节丝杠的一端。所述调节丝杠的另一端穿过丝杠支架、丝杠螺母后与夹紧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夹紧爪和夹紧连杆分别为两个,所述夹紧爪和夹紧连杆对称分布在调节丝杠的左、右两侧,以使所述夹轨机构卡在钢轨上时更加稳定。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伸缩拉杆锁扣、伸缩拉杆、伸缩拉杆固定板、地面轮支撑架、地面轮、轨道前轮支架、轨道前轮和轨道后轮;所述伸缩杆锁扣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顶面上。所述伸缩拉杆固定在伸缩拉杆固定板上。所述伸缩拉杆固定板转动连接在地面轮支撑架的后端顶部,并且伸缩拉杆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卡扣,能够与伸缩拉杆锁扣快速锁定,以便伸缩拉杆与机架稳定连接,方便设备陆地推行。所述地面轮支撑架固定在机架的后端框架上,并且地面轮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转动限位板,用于限制伸缩拉杆固定板的转动范围;所述地面轮与所述地面轮支撑架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对称分布在所述地面轮支撑架的左、右两侧,用于设备在陆地行走;所述轨道前轮支架固定在机架底端前部。所述轨道后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地面支撑架的底端,所述轨道前轮安装在轨道前轮支架上。
所述机架包括框架、第一手杆固定座、第二手杆固定座、把手杆支撑架、把手杆、辅助支撑杆连接座、辅助支撑杆固定座、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手杆固定座固定在导向轮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手杆固定座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上部框架的左侧,所述把手杆支撑架固定在机架的前部框架的左侧,所述把手杆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一手杆固定座中部的通孔与第二手杆固定座螺纹连接,把手杆的另一端嵌套在把手杆支撑架上。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座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底端框架的左侧,两个辅助支撑杆固定座对称分布在地面轮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的一端能够分别与辅助支撑杆固定座螺纹连接,另一端能够嵌套在前端护板的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手杆固定座的后部设置有螺纹座,中部设置有通孔,前部设置有把手,所述螺纹座能够与把手杆螺纹连接,所述把手用于操作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所述把手杆能够与第一手杆固定座的螺纹座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座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辅助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轨道轮。
所述把手杆支撑架和前端护板的支撑架上均设有橡胶垫。
所述电气装置采用可充电锂电池,与驱动电机连接,用于供能和控制驱动电机的运行。
所述换向限位筒的下部结构的下端设有4个弧形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相对于传统的打磨设备,本发明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采用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其能够实现对轨腰两侧焊缝的多自由度仿形打磨,并且通过夹轨机构可实现整机在钢轨上的快速固定,有效提高打磨稳定性和打磨质量,另外,通过行走机构可实现整机在陆地和轨道上的快速行走,能有效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打磨操作便利性。
(2)相对于传统的砂轮打磨,本发明的打磨设备利用砂带作为打磨工具,提高了打磨效率,实现了冷态磨削和弹性磨削,不易造成钢轨表面发蓝,避免了砂轮与钢轨刚性接触和振动对打磨质量的影响。
(3)本发明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在驱动轮和从动轮之间设置有张紧装置,易于更换砂带;而且设置了把手,便于操作本发明的打磨设备。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的在轨内侧打磨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的在轨推行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的在轨外侧打磨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机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张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上述图中标记分别代表:机架1、夹紧支架21、丝杠支架22、前端护板23、夹紧爪24、夹紧连杆25、丝杠螺母26、调节丝杠27、手轮28、钢轨29、伸缩拉杆锁扣31、伸缩拉杆32、伸缩拉杆固定板33、地面轮支撑架34、地面轮35、轨道前轮支架36、轨道前轮37、轨道后轮38、轨道轮39、折叠装置4、换向台支架41、换向限位筒42、换向台43、横移丝杠44、大转臂45、小转臂46、横移手轮47、打磨机构锁扣48、电机座5、电气装置6、砂带打磨单元7、驱动电机70、主动轮71、导向轮支架72、第一导向轮73、第二导向轮74、张紧装置75、张紧座751、张紧杆752、凹槽753、卡销754、限位螺母755、限位轮756、从动轮支架76、从动轮77、砂带78、砂带防护罩79、第一手杆固定座11、螺纹座111、通孔112、把手113、第二手杆固定座12、把手杆支撑架13、把手杆14、辅助支撑杆连接座15、辅助支撑杆固定座16、第一辅助支撑杆17、第二辅助支撑杆18。
具体实施方式
应该指出,以下详细说明都是示例性的,旨在对本发明提供进一步的说明。除非另有指明,本发明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
需要注意的是,这里所使用的术语仅是为了描述具体实施方式,而非意图限制根据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如在本发明中出现的“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需要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解释部分:本发明中的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为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连接,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的具体含义。
现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进一步说明。为了更方便理解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图1中夹轨机构的位置为前,以图1中行走机构的位置为后,以图1中第二辅助支撑杆18的位置为左。
参考图1至图3,示例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包括:机架1、夹轨机构、行走机构和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相对于传统的砂轮打磨,本实施例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采用砂带为磨削工具,其能够显著提升钢轨轨腰焊缝打磨效率,并且采用行走机构能快速在陆地和轨道搬运设备,而且能够利用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实现多自由度操作对钢轨轨腰两侧焊缝的仿形打磨,具体地:
所述机架1为框架式结构,所述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包括:折叠装置4、电机座5、电气装置6和砂带打磨单元7,其中:
所述折叠装置4的一端固定在机架1的中间内部框架上,所述电机座5固定在折叠装置4的另一端,砂带打磨单元7安装于电机座5下方,以便于砂带打磨单元7的收缩换向。所述电气装置6与砂带打磨单元7连接,电气装置6设置在机架1的后部框架内,用于砂带打磨单元7的供电与控制。所述电气装置6采用可充电锂电池,其和所述驱动电机70连接,以便于控制驱动电机70的运行。另外,采用锂电池供电更加清洁、利于环保,输出动力更加精确,而且使打磨设备的结构更紧凑。
所述折叠装置4包括:换向台支架41、换向限位筒42、换向台43、横移丝杠44、大转臂45、小转臂46、横移手轮47和打磨机构锁扣48。其中,所述换向台支架41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部框架上,换向台支架41的上端设有弧形齿;换向台支架41与机架1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台43上部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和底板。换向台43下部为圆柱形结构,其下部圆柱形结构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与换向台支架41配合,固定在换向台支架41内部的轴承上,以便换向台43能够相对于机架1旋转。所述换向限位筒42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通过位于两侧和顶部的三个螺栓连接,位于顶部的螺栓还可以作为提手使用,方便控制弧形齿的配合,进而控制换向台43的锁定。换向限位筒42的左右两部分连接后为中空结构,所述换向台43位于换向限位筒42内。所述换向台43的上部方形结构置于换向限位筒42的上部空间内,与换向限位筒42相配合,使换向台43与换向限位筒42既能同步旋转,又能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上下运动。所述换向限位筒42的下部结构的下端设有4个弧形齿,与换向台支架41上端的弧形齿配合,以便换向台43能在不同方位快速锁定。
所述横移丝杠44的一端与横移手轮47连接,横移丝杠44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换向台43的前侧壁、后侧壁后与大转臂45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横移丝杠44与换向台43前侧壁之间螺纹连接,用于控制砂带打磨单元7的横向位移。所述大转臂45的另一端与小转臂46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小转臂46的另一端与电机座5固定连接,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打磨机构锁扣48固定在大转臂45的外壁上。所述电机座5上设置有卡扣,与打磨机构锁扣48可快速锁定打开,以便快速固定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
使用时,参考图1至图5,按压打磨机构锁扣48,解除与电机座5的锁定,通过所述换向限位筒42上方的螺栓提起换向限位筒42,带动换向台43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900,从而带动横移丝杠44、大转臂45、小转臂46、横移手轮47、砂带打磨单元7变换方位,然后转动大转臂45和小转臂46使砂带打磨单元7置于机架1的侧边防护架外面,通过重力使大转臂45与机架1的侧边防护架接触,小转臂46和砂带打磨单元7自然下垂,然后通过换向台支架41和换向限位筒42之间的弧形齿锁定位置,从而使砂带78能够恰好位于钢轨轨腰内侧或外侧的焊缝处,进而快速实现对钢轨轨腰两侧焊缝的打磨。当转动横移手轮47时,带动横移丝杠44转动,进而促使与之连接的大转臂45、小转臂46、电机座5发生侧移,从而实现对砂带打磨单元7的横移驱动,以实现砂带78位置的调整,增加其使用的灵活性和适用范围。
参考图1、图3、图7,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的所述砂带打磨单元7包括:驱动电机70、主动轮71、导向轮支架72、第一导向轮73、第二导向轮74、张紧装置75、从动轮支架76、从动轮77、砂带78和砂带防护罩79。其中,所述驱动电机70固定在电机座5的底部结构内壁上,且驱动电机70的一端及电机轴从所述电机座5的底部结构的开口处伸出至电机座5的外部。所述主动轮71位于电机座5的底部结构的外部,固定在驱动电机70的电机轴上。所述导向轮支架72的侧壁固定在电机座5的外端面的轴承上,以便于在打磨过程中第一导向轮73、第二导向轮74、张紧装置75、从动轮77整体围绕轴承进行一定幅度的上、下摆动,对钢轨29的焊缝进行上下打磨。所述第一导向轮73和第二导向轮74均转动连接于导向轮支架72上。所述张紧装置75位于砂带78的上、下带之间,以便于使砂带78能够张紧连接在主动轮71、第一导向轮73、第二导向轮74和从动轮77上,具体地:所述张紧装置75的一端固定在导向轮支架72的外端面上,所述从动轮支架76固定在张紧装置75的另一端,所述从动轮77转动连接在从动轮支架76上,所述砂带78张紧套在主动轮71、第一导向轮73、第二导向轮74和从动轮77上,从而使砂带形成L形布局、大致平行于电机座5的外侧壁面的砂带机构。所述砂带防护罩79固定在所述导向轮支架72上,并将所述主动轮71、第一导向轮73、第二导向轮74、张紧装置75罩在其中。
参考图7、图9,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的所述张紧装置75包括:张紧座751、张紧杆752、凹槽753、卡销754、限位螺母755。所述张紧座751的一端与导向轮支架72固定连接,所述张紧座751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凹槽753,所述张紧杆752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卡销754,且插入张紧座751的另一端与凹槽753配合,张紧杆的端部与凹槽之间设有弹簧,能够对张紧杆752进行挤压使其张紧;所述张紧座751的连杆端部设有限位螺母755,用于限制卡销754在凹槽753中的移动范围,防止弹簧将张紧杆752挤出凹槽753;所述从动轮支架76固定在张紧杆752的另一端;所述从动轮77转动连接在从动轮支架76上,从而通过张紧杆752实现对从动轮77和砂带78的张紧。本实施例的张紧装置75可以实现对砂带78的张紧,配合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实现对轨腰两侧焊缝的仿形打磨;而且装配、拆卸方便,便于维修。
另外,在所述从动轮77上的轮轴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轮756,且该限位轮756的直径大于从动轮77的直径,以避免从动轮77上下摆动打磨焊缝时过度打磨钢轨的表面。
参考图1至图3,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夹轨机构设置在机架1的前端框架上,用于可拆卸夹紧待打磨的钢轨29。具体地,所述夹轨机构包括:夹紧支架21、丝杠支架22、前端护板23、夹紧爪24、夹紧连杆25、丝杠螺母26、调节丝杠27和手轮28。其中:所述夹紧支架21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底部前侧壁上,所述前端护板23的下端与夹紧支架2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支架22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端护板23的上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1的顶部前侧壁上。所述夹紧爪24为弧形结构,转动连接在夹紧支架21的左、右两侧。所述夹紧连杆25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夹紧爪24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丝杠螺母26上。所述手轮28连接在调节丝杠27的一端。所述调节丝杠27的另一端穿过丝杠支架22、丝杠螺母26后与夹紧支架21通过轴承连接。
所述夹紧爪24和夹紧连杆25分别为两个,所述夹紧爪24和夹紧连杆25对称分布在调节丝杠27的左、右两侧,以使所述夹轨机构卡在钢轨29上时更加稳定。
使用时,参考图1或图3,当转动手轮28时,带动调节丝杠27转动,进而促使与之连接的丝杠螺母26垂直运动,从而带动与之连接的夹紧连杆25带动夹紧爪24的下端卡在钢轨29的轨腰处,此时,所述从动轮77上的砂带78位于钢轨的轨腰处,构成了对轨腰焊缝的仿形打磨。另外,所述夹轨机构还具有定位作用,两个夹紧爪24的下端分别卡紧在所述钢轨29的轨腰处,使砂带78能够恰好位于轨腰焊缝处,从而实现精确打磨,有效提高打磨质量和打磨的安全性,显著提升钢轨29轨腰焊缝打磨效率。
参考图1至图6,在另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1的底部和后端,用于陆地和轨道行走。具体地,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伸缩拉杆锁扣31、伸缩拉杆32、伸缩拉杆固定板33、地面轮支撑架34、地面轮35、轨道前轮支架36、轨道前轮37和轨道后轮38。其中,所述伸缩杆锁扣31固定在机架1的中后部顶面上。所述伸缩拉杆32固定在伸缩拉杆固定板33上。所述伸缩拉杆固定板33转动连接在地面轮支撑架34的后端顶部,并且伸缩拉杆固定板33的中部设有卡扣,可与伸缩拉杆锁扣31快速锁定,以便伸缩拉杆32与机架稳定连接,方便设备陆地推行。所述地面轮支撑架34固定在机架的后端框架上,并且地面轮支撑架34的顶部安装有转动限位板,用于限制伸缩拉杆固定板33的转动范围,使其方便使用。所述地面轮35与所述地面轮支撑架34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对称分布在所述地面轮支撑架34的左、右两侧,从而使设备能够便捷的在陆地行走和运输。所述轨道前轮支架36固定在机架1底端前部。所述轨道前轮37安装在轨道前轮支架36上,所述轨道后轮38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地面轮支撑架34的底端。
参考图1至图6、图8,机架1包括框架、第一手杆固定座11、第二手杆固定座12、把手杆支撑架13、把手杆14、辅助支撑杆连接座15、辅助支撑杆固定座16、第一辅助支撑杆17和第二辅助支撑杆18。所述第一手杆固定座11固定在导向轮支架72的顶部,所述第二手杆固定座12固定在机架1的中后部上部框架的左侧,所述把手杆支撑架13固定在机架1的前部框架的左侧,所述把手杆14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一手杆固定座11中部的通孔112与第二手杆固定座12螺纹连接,把手杆14的另一端嵌套在把手杆支撑架13上。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座15固定在机架1的中后部底端框架的左侧,两个辅助支撑杆固定座16对称分布在地面轮支撑架34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7和第二辅助支撑杆18的一端分别与辅助支撑杆固定座16螺纹连接,另一端嵌套在前端护板23的支撑架上。
所述第一手杆固定座11的后部设置有螺纹座111,中部设置有通孔112,前部设置有把手113,所述螺纹座111能够与把手杆14螺纹连接,所述把手113便于操作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
所述把手杆支撑架13和前端护板23的支撑架上均设有橡胶垫。
使用时,参考图1至图3,所述把手杆14与第一手杆固定座11的螺纹座111螺纹连接,以便解除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收缩状态和操作砂带打磨。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17的一端与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座15螺纹连接,另一端与第二辅助支撑杆18带螺纹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的轨道轮39压在另一条钢轨的顶部,与机架底部的两个轨道轮形成三点支撑,使设备能够在轨道上稳定推行。通过按压伸缩拉杆锁扣31,解除伸缩拉杆固定板33与机架1的锁定,转动伸缩拉杆固定板33,通过地面轮支撑架34的转动限位板固定在适宜推拉的位置,调节伸缩拉杆32的长度,方便在轨道上推拉,从而可快速到达打磨位置,节省人力搬运。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上述虽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并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所属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在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技术人员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做出的各种修改或变形仍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以内。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Claims (7)
1.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夹轨机构、行走机构和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所述夹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前端,用于可拆卸夹紧待打磨的钢轨;所述行走机构设置在机架的后端和底部,用于设备在陆地和轨道行走;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设置在机架的中部,用于打磨钢轨焊缝;
所述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包括:折叠装置、电机座、电气装置和砂带打磨单元;所述折叠装置的一端固定在机架的中间内部框架上,所述电机座固定在折叠装置的另一端,砂带打磨单元安装于电机座下方;所述电气装置与砂带打磨单元连接,电气装置设置在机架的后部框架内,用于砂带打磨单元的供电与控制;
所述折叠装置包括:换向台支架、换向限位筒、换向台、横移丝杠、大转臂、小转臂和横移手轮;所述换向台支架的一端水平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内部框架上,换向台支架的上端设有弧形齿;换向台支架与机架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所述换向台上部为方形结构,方形结构包括前侧壁、后侧壁和底板;换向台下部为圆柱形结构,下部圆柱形结构通过深沟球轴承和推力球轴承与换向台支架配合,固定在换向台支架内部的轴承上,以使换向台能够相对于机架旋转;所述换向限位筒由左右两部分组成,左右两部分之间通过位于两侧和顶部的三个螺栓连接,位于顶部的螺栓还能够作为提手使用,方便控制弧形齿的配合,进而控制换向台的锁定;换向限位筒的左右两部分连接后为中空结构,所述换向台位于换向限位筒内;所述换向台的上部方形结构置于换向限位筒的上部空间内,与换向限位筒相配合,使换向台与换向限位筒既能同步旋转,又能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上下运动;所述换向限位筒的下部结构的下端设有弧形齿,与换向台支架上端的弧形齿配合,以使换向台能在不同方位快速锁定;
所述横移丝杠的一端与横移手轮连接,横移丝杠的另一端依次穿过换向台的前侧壁、后侧壁后与大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且横移丝杠与换向台前侧壁之间螺纹连接,用于控制砂带打磨单元的横向位移;所述大转臂的另一端与小转臂的一端转动连接,所述小转臂的另一端与电机座固定连接;使用时,转动大转臂和小转臂使砂带打磨单元置于机架的侧边防护架外面,通过重力使大转臂与机架的侧边防护架接触,小转臂和砂带打磨单元自然下垂,然后通过换向台支架和换向限位筒之间的弧形齿锁定位置,从而使砂带能够恰好位于钢轨轨腰内侧或外侧的焊缝处,进而快速实现对钢轨轨腰两侧焊缝的打磨;
所述砂带打磨单元包括:驱动电机、主动轮、导向轮支架、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张紧装置、从动轮支架、从动轮和砂带;所述驱动电机固定在电机座的底部结构内壁上,且驱动电机的一端及电机轴从所述电机座的底部结构的开口处伸出至电机座的外部;所述主动轮位于电机座的底部结构的外部,固定在驱动电机的电机轴上;所述导向轮支架的侧壁固定在电机座的外端面的轴承上,以便于在打磨过程中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张紧装置、从动轮整体围绕轴承进行一定幅度的上、下摆动;所述第一导向轮和第二导向轮均转动连接于导向轮支架上;所述张紧装置位于砂带的上、下带之间,以使砂带能够张紧连接在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从动轮上,具体地:所述张紧装置的一端固定在导向轮支架的外端面上,所述从动轮支架固定在张紧装置的另一端,所述从动轮转动连接在从动轮支架上,所述砂带张紧套在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和从动轮上,从而使砂带形成L形布局的砂带机构;
所述张紧装置包括:张紧座、张紧杆、凹槽、卡销和限位螺母;所述张紧座的一端与导向轮支架固定连接,所述张紧座的另一端侧壁上设有凹槽,所述张紧杆的一端侧壁上设有卡销,且插入张紧座的另一端与凹槽配合,张紧杆的端部与凹槽之间设有弹簧,能够对张紧杆进行挤压使其张紧;所述张紧座的端部设有限位螺母,用于限制卡销在凹槽中的移动范围,防止弹簧将张紧杆挤出凹槽;所述从动轮支架固定在张紧杆的另一端;从动轮的轮轴上转动连接有一个限位轮,且限位轮的直径大于从动轮的直径;
所述行走机构包括:伸缩拉杆锁扣、伸缩拉杆、伸缩拉杆固定板、地面轮支撑架、地面轮、轨道前轮支架、轨道前轮和轨道后轮;所述伸缩拉杆锁扣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顶面上;所述伸缩拉杆固定在伸缩拉杆固定板上;所述伸缩拉杆固定板转动连接在地面轮支撑架的后端顶部,并且伸缩拉杆固定板的中部设有卡扣,能够与伸缩拉杆锁扣快速锁定,以使伸缩拉杆与机架稳定连接,方便设备陆地推行;所述地面轮支撑架固定在机架的后端框架上,并且地面轮支撑架的顶部安装有转动限位板,用于限制伸缩拉杆固定板的转动范围;所述地面轮与所述地面轮支撑架的上端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对称分布在所述地面轮支撑架的左、右两侧,用于设备在陆地行走;所述轨道前轮支架固定在机架底端前部;所述轨道后轮通过轴承转动连接在所述地面轮支撑架的底端,所述轨道前轮安装在轨道前轮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折叠装置还包括打磨机构锁扣,所述打磨机构锁扣固定在大转臂的外壁上;所述电机座上设置有卡扣,与打磨机构锁扣能够快速锁定打开,用于快速固定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砂带打磨单元还包括砂带防护罩,所述砂带防护罩固定在所述导向轮支架上,并将所述主动轮、第一导向轮、第二导向轮、张紧装置罩在其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夹轨机构包括:夹紧支架、丝杠支架、前端护板、夹紧爪、夹紧连杆、丝杠螺母、调节丝杠和手轮;所述夹紧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的底部前侧壁上,所述前端护板的下端与夹紧支架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丝杠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前端护板的上部,另一端固定连接在机架的顶部前侧壁上;所述夹紧爪为弧形结构,转动连接在夹紧支架的左、右两侧;所述夹紧连杆的一端转动连接在夹紧爪上,另一端活动连接在丝杠螺母上;所述手轮连接在调节丝杠的一端;所述调节丝杠的另一端穿过丝杠支架、丝杠螺母后与夹紧支架通过轴承连接;所述夹紧爪和夹紧连杆分别为两个,所述夹紧爪和夹紧连杆对称分布在调节丝杠的左、右两侧,以使所述夹轨机构卡在钢轨上时更加稳定。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机架包括:框架、第一手杆固定座、第二手杆固定座、把手杆支撑架、把手杆、辅助支撑杆连接座、辅助支撑杆固定座、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所述第一手杆固定座固定在导向轮支架的顶部,所述第二手杆固定座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上部框架的左侧,所述把手杆支撑架固定在机架的前部框架的左侧,所述把手杆的一端能够穿过第一手杆固定座中部的通孔与第二手杆固定座螺纹连接,把手杆的另一端嵌套在把手杆支撑架上;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座固定在机架的中后部底端框架的左侧,两个辅助支撑杆固定座对称分布在地面轮支架顶部的左右两侧,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和第二辅助支撑杆的一端能够分别与辅助支撑杆固定座螺纹连接,另一端能够嵌套在夹轨机构的前端护板的支撑架上。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手杆固定座的后部设置有螺纹座,中部设置有通孔,前部设置有把手,所述螺纹座能够与把手杆螺纹连接,所述把手用于操作可折叠砂带打磨机构;所述把手杆能够与第一手杆固定座的螺纹座螺纹连接;
所述第一辅助支撑杆的一端能够与所述辅助支撑杆连接座螺纹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辅助支撑杆的另一端设置有轨道轮。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其特征在于,把手杆支撑架和前端护板的支撑架上均设有橡胶垫。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26722.2A CN115613405B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26722.2A CN115613405B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13405A CN115613405A (zh) | 2023-01-17 |
CN115613405B true CN115613405B (zh) | 2024-11-05 |
Family
ID=84859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26722.2A Active CN115613405B (zh) | 2022-09-16 | 2022-09-16 | 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13405B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169830U (zh) * | 2016-09-07 | 2017-05-17 | 北京交通大学 | 充电式钢轨仿形砂带打磨机 |
CN113857992A (zh) * | 2021-11-11 | 2021-12-31 | 山东智沃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砂带钢轨轨腰焊缝打磨设备 |
CN216107856U (zh) * | 2021-10-21 | 2022-03-22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便携式钢轨打磨机 |
CN114393484A (zh) * | 2022-01-10 | 2022-04-26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一种小型钢轨焊缝打磨机 |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FR2812670B1 (fr) * | 2000-08-01 | 2002-10-04 | Turripinoise De Mecanique S A | Meuleuse de profils de rails |
CN205934620U (zh) * | 2016-06-15 | 2017-02-08 | 宋银燕 | 轨道用砂浆作业设备 |
CN206070266U (zh) * | 2016-09-07 | 2017-04-05 | 北京交通大学 | 钢轨波磨砂带打磨机 |
CN111172829A (zh) * | 2020-03-04 | 2020-05-19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一种铁路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装置 |
-
2022
- 2022-09-16 CN CN202211126722.2A patent/CN115613405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169830U (zh) * | 2016-09-07 | 2017-05-17 | 北京交通大学 | 充电式钢轨仿形砂带打磨机 |
CN216107856U (zh) * | 2021-10-21 | 2022-03-22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一种便携式钢轨打磨机 |
CN113857992A (zh) * | 2021-11-11 | 2021-12-31 | 山东智沃轨道交通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动砂带钢轨轨腰焊缝打磨设备 |
CN114393484A (zh) * | 2022-01-10 | 2022-04-26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 | 一种小型钢轨焊缝打磨机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13405A (zh) | 202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WO2023066310A1 (zh) | 一种钢轨焊前轨腰除锈设备及方法 | |
CN114393484A (zh) | 一种小型钢轨焊缝打磨机 | |
CN111172829A (zh) | 一种铁路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装置 | |
CN115613405B (zh) | 一种可折叠式陆轨两用型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设备 | |
CN212000413U (zh) | 一种铁路钢轨焊缝砂带打磨装置 | |
CN112247785B (zh) | 一种u型肋边缘打磨设备 | |
CN111851176B (zh) | 钢轨仿形打磨机 | |
CN210104459U (zh) | 一种铁路维护用轨道焊缝打磨机 | |
CN219075296U (zh) | 球体表面抛光器 | |
CN203125271U (zh) | 平面钢模板焊缝磨光机 | |
CN209319487U (zh) | 一种管材端面用打磨抛光装置 | |
CN114473699B (zh) | 筒体焊缝清理装置 | |
CN216098141U (zh) | 一种电动砂带钢轨轨腰焊缝打磨设备 | |
CN213532066U (zh) | 一种u型肋边缘打磨设备 | |
CN212635306U (zh) | 一种长条形工件打磨机 | |
CN211490819U (zh) | 一种改进型的自动磨边机 | |
US2148766A (en) | Track grinding machine | |
CN204382007U (zh) | 容器纵缝打磨设备 | |
CN208614413U (zh) | 一种离心球墨铸铁顶管打磨除尘结构 | |
CN113857992A (zh) | 一种电动砂带钢轨轨腰焊缝打磨设备 | |
CN219582475U (zh) | 一种v型轮抛光装置 | |
CN214445300U (zh) | 一种链条加工用具有角度调节功能的打磨装置 | |
CN217453397U (zh) | 一种小型钢轨焊缝打磨机 | |
CN219542606U (zh) | 一种往复式焊缝打磨装置 | |
CN221608496U (zh) | 一种钢轨打磨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