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10359A - 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10359A CN115610359A CN202211321522.2A CN202211321522A CN115610359A CN 115610359 A CN115610359 A CN 115610359A CN 202211321522 A CN202211321522 A CN 202211321522A CN 115610359 A CN115610359 A CN 11561035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mper
- diversion
- flow guide
- vehicle
- guid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29920001971 elastomer Polymer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06 elastom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abstract 3
- 238000009434 install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29920006342 thermoplastic vulcaniz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4033 plastic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681 prote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489 elastic deform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116 impac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154 acut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59 approa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835 comparative analysi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3013 elastic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7787 sol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66 we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80—Technologies aiming to reduce greenhouse gasses emissions common to all road transportation technologies
- Y02T10/82—Elements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s
Landscapes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其包括:保险杠系统,保险杠系统具有固定部,以及位于固定部前方的前端面;导流结构,导流结构安装于固定部,且导流结构具有第一导流面,第一导流面自保险杠系统的底面向下且向靠近前端面的方向倾斜延伸,使第一导流面与保险杠系统的底面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前方的腔体。当前方的气流流向前保险杠系统时,气流可以通过开口进入腔体,并在腔体内改变气流流动的方向,气流可以沿着倾斜延伸的第一导流面反向向前流动并绕过导流结构再向后流动,在第一导流面的阻挡下,能够有效减少气流对商用车底盘部件的正压力,从而可以降低整车风阻,提升整车的经济性,因此,提升了保险杠系统对降低整车风阻的贡献值。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商用车保险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在商用车领域中,为降低整车风阻系数、提升风阻性能,常规研究方向有前围导流罩结构、A柱结构、前风窗结构、遮阳罩结构、后视镜结构、扰流板系统等,通过优化上述系统零件造型及结构,优化整车风阻性能,最终达到提升整车经济性的目的。
相关技术中,一般商用车市场上的保险杠结构类型单一,并未开发相应的导流结构,保险杠系统对降低整车风阻的贡献值较低。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以克服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以解决相关技术中保险杠结构类型单一,并未开发相应的导流结构,保险杠系统对降低整车风阻的贡献值较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其包括:保险杠系统,所述保险杠系统具有固定部,以及位于所述固定部前方的前端面;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安装于所述固定部,且所述导流结构具有第一导流面,所述第一导流面自所述保险杠系统的底面向下且向靠近所述前端面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所述保险杠系统的底面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前方的腔体。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包括导流主体,所述导流主体固设有安装部,所述安装部安装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第一导流面设置于所述导流主体,所述导流主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导流面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其中,将所述导流主体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导流面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使得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的平面可以设计为与所述安装部所在的平面共面,便于加工成型所述导流结构;同时,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最短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长度相对较长、面积相对较大的所述第一导流面。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此设置,既保证了所述第一导流面的下端能够与所述保险杠系统的底面之间形成开口相对较大的腔体,也使得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倾斜程度相对平缓一些,以便于将较多的气流向前下方引导,减少气流向所述导流结构正下方流动的可能性,避免较多的气流冲击到地面而对车辆形成较大的风阻。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内具有空腔结构,所述空腔结构的轮廓与所述导流主体的外轮廓大致相同。如此设置有利于提升所述导流主体的弹性,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如果车辆前端的保险杠撞击到地面上的物体时,所述导流主体因自身的结构特性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所述导流主体还能够在保险杠的底部撞击到其他物体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的材料为弹性体材料。所述弹性体材料可以为弹性TPV材料,或者是TPO材料等。本实施例中,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如果车辆前端的保险杠撞击到地面上的物体时,本实施例的导流结构因自身的材料特性而发生弹性形变,在保险杠的底部撞击到其他物体时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避免了导流结构因采用硬性塑料被击碎而导致导流功能失效的风险,提升系统的可靠性,降低零件的故障索赔率。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还包括两个第二导流面,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面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均与所述第一导流面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导流面与所述第一导流面呈夹角设置,使所述第一导流面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围成框体;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自所述保险杠系统的底面向下且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面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端面的后方。进一步,所述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均可以向后延伸至所述保险杠系统的后端,使得所述导流结构与所述保险杠系统的前后位置保持高度一致性。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在该取值范围内,所述第一导流面能够对气流起到相对好的导流效果。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车架,其包括上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车辆,其包括驾驶室以及安装于所述驾驶室上的上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包括: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由于在所述保险杠系统上固定了所述导流结构,所述导流结构的所述第一导流面与所述保险杠系统的底面之间可以形成开口朝向前方的腔体,当前方的气流流向所述前保险杠系统时,气流可以通过开口进入所述腔体,并在所述腔体内改变气流流动的方向,气流可以沿着倾斜延伸的所述第一导流面反向向前流动并绕过所述导流结构再向后流动,在所述第一导流面的阻挡下,能够有效减少气流对商用车底盘部件的正压力,从而可以降低整车风阻,提升整车的经济性,因此,提升了保险杠系统对降低整车风阻的贡献值。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的侧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A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的主视示意图;
图5为图4中B-B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保险杠系统无导流结构时的速度云图;
图7为保险杠系统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流结构时的速度云图。
图中:
1、保险杠系统;11、固定部;12、前端面;13、底面;
2、导流结构;21、导流主体;211、第一导流面;212、空腔结构;213、第二导流面;22、安装部;
3、腔体;4、螺栓;5、螺母;6、驾驶室;7、踏步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其能解决相关技术中保险杠结构类型单一,并未开发相应的导流结构,保险杠系统对降低整车风阻的贡献值较低的问题。
参见图1至图3所示,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其可以包括:保险杠系统1,所述保险杠系统1可以具有固定部11,以及位于所述固定部11前方的前端面12,也即,固定部11优选设置于所述前端面12的后方,所述固定部11与所述前端面12与在前后方向上间隔一段距离;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2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其中,所述导流结构2可以通过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也可以通过不可拆卸的方式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可拆卸的连接方式优选为将所述导流结构2通过螺栓4结合螺母5的方式装配于所述固定部11,不可拆卸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焊接的方式进行固定。
所述导流结构2可以具有第一导流面211,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可以自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向下且向靠近所述前端面12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前方的腔体3。其中,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上端可以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接触,使得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上端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没有间隙,气流不会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向上进入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上端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的间隙,当然,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设置为其上端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存在微小的间隙,对整车的风阻也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在另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以将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设置为其上端向上延伸超过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且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接触,也可以实现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上部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没有间隙。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面211是向下且向前方倾斜延伸的斜面,如此设置,使得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下端能够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形成开口较大的腔体3,有利于前方较多的气流进入所述腔体3内。
由于在所述保险杠系统1上固定了所述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2的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可以形成开口朝向前方的腔体3,当前方的气流流向所述前保险杠系统1时,气流可以通过开口进入所述腔体3,并在所述腔体3内通过所述第一导流面211改变气流流动的方向,气流可以沿着倾斜延伸的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反向向前流动并绕过所述导流结构2再向后流动,避免气流直接冲向商用车的前下防护及底盘部件,在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阻挡下,能够有效减少气流对商用车底盘部件的正压力,从而可以降低整车风阻,提升整车的经济性,因此,提升了保险杠系统1对降低整车风阻的贡献值。
参见图3至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2可以包括导流主体21,所述导流主体21固设有安装部22,其中,所述安装部22可以与所述导流主体21一体成型,也可以是分体成型之后再固定于一起,所述安装部22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也即,所述导流主体21通过所述安装部22安装固定于所述保险杠系统1,本实施例中,优选在所述安装部22以及所述固定部11上均设置安装孔,且所述安装部22可以为竖直板,所述安装部22可以与所述固定部11贴合,并且其上的安装孔互相对应,通过螺栓4与螺母5将所述安装部22固定在所述固定部11上;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可以设置于所述导流主体21,且优选位于所述导流主体21的表面,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优选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使得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的平面可以设计为与所述安装部22所在的平面共面,便于加工成型所述导流结构2;同时,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最短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长度相对较长、面积相对较大的所述第一导流面211。
特别地,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的顶部可以排列有多个所述安装部22,多个所述安装部22均匀间隔排列,且优选在所述导流主体21的顶部设置7个所述安装部22,每个所述安装部22上均可以设有安装孔。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也可以是一块倾斜板,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设置于所述导流主体21的表面。
或者,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其他非直角三角形;或者,当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时,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也可以是形成直角三角形的直角边,并且将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倾斜设置即可。
参见图3和图5所示,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优选为等腰直角三角形。也即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的长度相等,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相对于水平面的夹角为45°,如此设置,既保证了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下端能够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形成开口相对较大的腔体3,也使得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倾斜程度相对平缓一些,以便于将较多的气流向前下方引导,减少气流向所述导流结构2正下方流动的可能性,避免较多的气流冲击到地面而对车辆形成较大的风阻。并且,这个角度使原本流过此处冲击到下防护上的气流方向(此时的气流方向可以为垂直于第一导流面211吹向第一导流面211)改变,经第一导流面211流向下部,沿着导流主体21和地面之间的空隙流向车后方,阻力减小。
参见图5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内可以具有空腔结构212,所述空腔结构212的轮廓优选与所述导流主体21的外轮廓大致相同。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结构,所述空腔结构212的横截面形状也为三角形结构,使得所述导流主体21整体为薄壁结构,有利于提升所述导流主体21的弹性,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如果车辆前端的保险杠撞击到地面上的物体时,所述导流主体21因自身的结构特性可以发生一定的弹性形变,所述导流主体21还能够在保险杠的底部撞击到其他物体时,能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空腔结构212的形状可以是圆形、方形或者是其他任意形状,不局限于此。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也可以是实心的,也即所述导流主体21内可以不设置所述空腔结构212,所述导流主体21的强度会更高一些。
优选的,参见图4所示,所述导流主体21的材料为弹性体材料。其中,所述弹性体材料可以为弹性TPV材料,或者是TPO材料等。本实施例中,在车辆正常行驶时,如果车辆前端的保险杠撞击到地面上的物体时,本实施例的导流结构2因自身的材料特性而发生弹性形变,在保险杠的底部撞击到其他物体时起一定的保护作用,同时避免了导流结构2因采用硬性塑料被击碎而导致导流功能失效的风险,提升系统的可靠性,降低零件的故障索赔率。
参见图4所示,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结构2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二导流面213,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相对两侧,本实施例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左侧,另一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右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均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连接,其中,本实施例中,每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优选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一体成型,且每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呈夹角设置,使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围成框体,也即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和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分别形成所述框体的三边;其中,此处的呈夹角设置可以是,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之间的夹角为直角,也可以是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者钝角。
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也可以自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向下且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其中,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可以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结构相同、倾斜角度也相同,而朝向不同,也即所述第一导流面211朝向前方,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分别朝向左右方向,使得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形成的所述腔体3的开口朝向前方,其中一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形成的腔体3的开口朝向左侧,另一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形成的腔体3的开口朝向右侧。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形成的腔体3均互相连通,气流还可以在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形成的腔体3内沿着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分别朝向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流动,进而将气流引导至车辆的左右两侧,进一步降低车辆正前方的风阻。
进一步,导流主体21的两端可以分别向后弯折延伸,并在左右两侧的所述导流主体21上形成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为所述保险杠导流结构的侧视图,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前端优选位于所述前端面12的后方。也即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前端略短一些,如此设置可以进一步引导冲击到前端面12上的气流顺着前端面12的底部进入第一导流面211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的腔体3中。进一步,所述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均可以向后延伸至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后端,使得所述导流结构2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前后位置基本保持一致。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可以为30°~60°,在该取值范围内,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能够对气流起到相对好的导流效果。
进一步,本实施例中,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的直角三角形的两直角边尺寸可结合CFD分析、工程结构进行可行性判断,在不影响整车的通过性(或接近角)的前提下综合确定,本实施例中,导流主体21的两直角边尺寸约为40mm。
本实施例中的导流结构2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当车辆的速度提升约60km/h以上时,可改变气流的方向、有效的减少了气流对商用车底盘部件的正压力,如图6所示,为保险杠无导流结构2时的速度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未加导流结构2时,气流冲击到前下防护,车辆正面压力大,风阻大;图7为保险杠有导流结构2时速度云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增加导流结构2后,气流绕过导流结构2,减小冲击到地面的压力,并且未冲击到前下防护,车辆风阻小。通过对比分析得出如下结论:保险杠的下端新增导流结构2后,气流被该导流结构2改变方向,避免气流直接冲向前下防护及底盘部件,有效的减少了气流对商用车底盘部件的正压力,从而降低整车风阻,提升整车的经济性。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架,其可以包括上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中,本实施例中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可以采用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提及的保险杠导流结构。也即,所述保险杠导流结构可以包括:保险杠系统1,所述保险杠系统1具有固定部11,以及位于所述固定部11前方的前端面12;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2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且所述导流结构2具有第一导流面211,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自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向下且向靠近所述前端面12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前方的腔体3。
进一步,所述导流结构2可以包括导流主体21,所述导流主体21固设有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设置于所述导流主体21,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本实施例中,将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设置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为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使得直角三角形的其中一个直角边所在的平面可以设计为与所述安装部22所在的平面共面,便于加工成型所述导流结构2;同时,在直角三角形的两个直角边最短的情况下,可以形成长度相对较长、面积相对较大的所述第一导流面21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如此设置,既保证了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下端能够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形成开口相对较大的腔体3,也使得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倾斜程度相对平缓一些,以便于将较多的气流向前下方引导,减少气流向所述导流结构2正下方流动的可能性,避免较多的气流冲击到地面而对车辆形成较大的风阻。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导流主体21内具有空腔结构212,所述空腔结构212的轮廓与所述导流主体21的外轮廓大致相同。
优选的,所述导流主体21的材料为弹性体材料。
进一步,所述导流结构2还可以包括两个第二导流面213,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均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呈夹角设置,使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围成框体;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自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向下且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优选的,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端面12的后方。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所述车架的保险杠的底部布置有弹性的导流结构2,气流可以被该导流结构2改变方向,避免气流直接冲向前下防护及底盘部件,有效的减少了气流对商用车底盘部件的正压力,从而可以降低整车风阻,提升整车的经济性。并且导流主体21的材料可以采用弹性材料TPV,在被撞击后可发生弹性形变,避免导流主体21因采用硬性塑料被击碎而导致导流功能失效的风险,提升系统的可靠性,降低零件的故障索赔率。
进一步,保险杠系统1的底部布置弹性的导流结构2,一定程度上可避免保险杠底部被刚性撞击,保护保险杠。且导流结构2可以采用三角形中空结构,中间预留充足弹性形变空间,有效保证导流结构2的基本功能及其在被撞击后可迅速反弹回原形。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其中,该车辆可以为商用车,也可以是其他类型的车辆,所述车辆可以包括驾驶室6,以及安装于所述驾驶室6的上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中,所述保险杠导流结构中的保险杠系统1可以安装于所述驾驶室6,所述保险杠导流结构中的导流结构2可以安装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部。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在车辆的驾驶室6的保险杠系统1下端设计造型与保险杠匹配的所述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2在车辆正常行驶过程中,当车辆的速度提升约60km/h以上时,可改变气流的方向、有效的减少了气流对商用车底盘部件的正压力,进一步降低整车风阻,提升整车经济性。
进一步,所述车辆中的导流结构2可以与保险杠为分体式,两者优选通过螺栓4进行装配,其中,所述导流结构2的材料可以采用TPV(热塑性硫化橡胶),相对于采用硬性塑料材料,采用TPV材质的导流结构2在车辆行驶过程中被地面物体撞击时会发生弹性形变,可降低所述导流结构2因采用硬性塑料被击碎而导致导流功能失效的风险。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所示,所述车辆还可以包括踏步系统7,踏步系统7可以安装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后方,且所述踏步系统7的前端可以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后端接触,也可以是所述踏步系统7的前端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后端间隔有一定的间隙,整个所述导流结构2可以沿着保险杠系统1的底部造型一直延伸至所述踏步系统7的前端。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发明。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发明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保险杠系统(1),所述保险杠系统(1)具有固定部(11),以及位于所述固定部(11)前方的前端面(12);
导流结构(2),所述导流结构(2)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且所述导流结构(2)具有第一导流面(211),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自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向下且向靠近所述前端面(12)的方向倾斜延伸,使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之间形成开口朝向前方的腔体(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2)包括导流主体(21),所述导流主体(21)固设有安装部(22),所述安装部(22)安装于所述固定部(11),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设置于所述导流主体(21),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为直角三角形,且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形成直角三角形的斜边。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主体(21)的横截面形状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主体(21)内具有空腔结构(212),所述空腔结构(212)的轮廓与所述导流主体(21)的外轮廓大致相同。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主体(21)的材料为弹性体材料。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流结构(2)还包括两个第二导流面(213),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分别位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相对两侧,且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均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连接,每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呈夹角设置,使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围成框体;
两个所述第二导流面(213)自所述保险杠系统(1)的底面(13)向下且互相远离的方向倾斜延伸。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的前端位于所述前端面(12)的后方。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流面(211)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的取值范围为30°~60°。
9.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
10.一种车辆,其特征在于,其包括驾驶室(6)以及安装于所述驾驶室(6)上的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保险杠导流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21522.2A CN115610359A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321522.2A CN115610359A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10359A true CN115610359A (zh) | 2023-01-17 |
Family
ID=848653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321522.2A Pending CN115610359A (zh) | 2022-10-26 | 2022-10-26 | 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10359A (zh)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9940A (en) * | 1980-02-01 | 1981-09-03 | Daimler Benz Ag | An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s |
KR19980036679U (ko) * | 1996-12-16 | 1998-09-15 | 김영귀 | 에어 댐의 취부구조 |
KR19990020984A (ko) * | 1997-08-30 | 1999-03-25 | 양재신 | 자동차의 프론트 범퍼 |
JP2002160595A (ja) * | 2000-11-24 | 2002-06-04 | Kinya Fujita | 可動型バンパースポイラー装置 |
KR20030016827A (ko) * | 2001-08-22 | 2003-03-03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프런트 에어댐 |
CN205524529U (zh) * | 2015-03-10 | 2016-08-31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坝 |
CN207241831U (zh) * | 2017-09-12 | 2018-04-1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轮罩衬板 |
-
2022
- 2022-10-26 CN CN202211321522.2A patent/CN11561035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GB2069940A (en) * | 1980-02-01 | 1981-09-03 | Daimler Benz Ag | An impact protection device for vehicles |
KR19980036679U (ko) * | 1996-12-16 | 1998-09-15 | 김영귀 | 에어 댐의 취부구조 |
KR19990020984A (ko) * | 1997-08-30 | 1999-03-25 | 양재신 | 자동차의 프론트 범퍼 |
JP2002160595A (ja) * | 2000-11-24 | 2002-06-04 | Kinya Fujita | 可動型バンパースポイラー装置 |
KR20030016827A (ko) * | 2001-08-22 | 2003-03-03 | 기아자동차주식회사 | 차량의 프런트 에어댐 |
CN205524529U (zh) * | 2015-03-10 | 2016-08-31 | 福特环球技术公司 | 用于机动车辆的气坝 |
CN207241831U (zh) * | 2017-09-12 | 2018-04-17 | 浙江吉利汽车研究院有限公司 | 轮罩衬板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4379582A (en) | Device for improving aerodynamic and safety characteristics of automotive vehicles | |
EP1433664B1 (en) | Automobile bumper structure | |
JP3727356B2 (ja) | ウインドデイフレクタ付ワイパブレード | |
US20120061993A1 (en) | Airflow deflector apparatus for vehicle | |
US8579358B2 (en) | Rounded air dam for maximum aerodynamics and cooling performance | |
JP7176404B2 (ja) | 自動車のデフレクタ構造 | |
US4547013A (en) | Vehicle bug deflector | |
JP6048389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US11731711B2 (en) | Vehicle front structure | |
CN102874205B (zh) | 用于车辆的行人保护装置 | |
CN115610359A (zh) | 一种保险杠导流结构、车架及车辆 | |
JP5508211B2 (ja) | 車両用歩行者保護装置 | |
CN214267472U (zh) | 一种车身防雨污结构及车辆 | |
CN211167095U (zh) | 车辆横梁总成及车架 | |
CN113264124A (zh) | 后部扰流结构及汽车 | |
CN210478847U (zh) | 一种车辆导流板双层板装置 | |
JP3201224B2 (ja) | アウトサイドミラー | |
JP2002120769A (ja) | 車体構造 | |
CN115923683B (zh) | 一种可降低风阻系数的汽车后底护板及车辆 | |
JP5482616B2 (ja) | 自動車の前部構造 | |
JP3122053U (ja) | 幅広サイドバンパー | |
CN219115395U (zh) | 一种可降风阻的后保险杠 | |
CN113120090B (zh) | 一种改变汽车前轮碰撞偏转方向的结构及汽车 | |
CN213262309U (zh) | 通风饰板结构及车辆 | |
CN210653359U (zh) | 一种前风窗横梁结构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