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606414B -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606414B CN115606414B CN202110806671.7A CN202110806671A CN115606414B CN 115606414 B CN115606414 B CN 115606414B CN 202110806671 A CN202110806671 A CN 202110806671A CN 115606414 B CN115606414 B CN 11560641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attery pack
- housing
- projection
- assembly
- garden too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0000004308 accommod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5520 cutt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3138 pru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8000010413 gard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978 adap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3/00—Cutting imp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orticultural purposes; Delimbing standing trees
- A01G3/04—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 A01G3/047—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portable
- A01G3/053—Apparatus for trimming hedges, e.g. hedge shears portable motor-drive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F—COMBINATION OR MULTI-PURPOSE TOO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0—Details or components of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not particularly related to the operations performed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5F5/02—Construction of casings, bodies or handl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attery Mounting, Suspend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该手持式园林工具包括: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电池包,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控制组件沿左右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电池包沿左右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至少部分重合。通过对电池包和控制组件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工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
背景技术
手持式电动工具是指以电力作为动力源,操作者通过握持的方式进行操作即可完成一定功能的小型电动工具。该类电动工具的动力来源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通过电源连接线进行供电,第二种是通过自带独立的供电装置,如电池包实现供电。其中,第一种的使用场所受限且使用麻烦,不能够灵活适应户外工作,因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第二种使用方便、灵活,目前应用较为广泛。
但是,现有的电池包弹出结构使得控制组件设置位置受限,造成整机结构体积较大,使用不便。
因此,亟需提出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整机结构更加紧凑,便于使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包括: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电池包,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控制组件沿左右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电池包沿左右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供用户握持的后把手,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把手的下方。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电池包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四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电池包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位置。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包设有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中。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平面上,所述容纳槽的形状与所述控制组件的形状相适应。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控制组件间隔设置。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包括:壳体,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电池包,连接至所述壳体;所述壳体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凸出部中;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表面至少形成一个容纳槽,所述凸出部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作为上述手持式园林工具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电池包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通过对电池包和控制组件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的剖视图;
图3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另一视角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2所示结构的后视图;
图6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的投影关系示意图。
图中:
100、修枝机;101、电机轴线;102、纵向轴线;
11、壳体;12、电机;13、电池包;14、控制组件;15、传动组件;16、刀片组件;
110、凸出部;111、容纳空间;112、前把手;113、后把手;114、第一连接结构;
131、容纳槽;132、第二连接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其中,术语“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为两个不同的位置。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具体可以是一种修枝机100,修枝机100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其可供用户操作以修剪灌木、绿篱等植被。
如图1至图6所示,修枝机100包括壳体11、电机12、电源组件、控制组件14、传动组件15、刀片组件16以及操作组件。为了方便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定义图1中箭头所示的方向分别为:上侧、下侧、左侧、右侧、前侧和后侧。
壳体1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用于容纳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壳体11还形成或者连接有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其中,前把手112连接至壳体11的外壁,后把手113由壳体11延伸而成。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均容纳在容纳空间111内,电机12用于驱动刀片组件16实现切割功能,电机12还包括能以电机轴线101为轴转动的电机轴,传动组件15用于在电机12和刀片组件16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刀片组件16的一部分容纳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111内、另一部分沿纵向轴线102方向伸出至壳体11之外,刀片组件16的纵向轴线102与电机轴线101相互垂直。电源组件用于为电机12供电,电源组件可以为直流的电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包括能可拆卸的安装至壳体11的电池包13。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源组件还可以为交流装置,这时电源组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外界的交流电源的插头和线缆。操作组件用于供用户操作以控制修枝机100进行工作。具体地,当操作组件被用户触发时,控制组件14控制电机12启动。
壳体11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上述后把手113,前把手112固定安装至壳体11上,也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后把手113由壳体11自身所形成,前把手112独立于壳体11,前把手112通过紧固件固定至壳体11。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前把手112也可以与壳体11一体成型。前把手112设置在后把手113的前侧,用于在操作修枝机100进行切割操作时,用户可以双手同时握持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从而实现更稳定的操作。具体而言,后把手113和电机12设置在前把手112的同侧,前把手112相对后把手113更靠近刀片组件16,前把手112还与后把手113在纵向轴线102方向上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使得用户能够更稳定的控制修枝机100。优选地,前把手112沿垂直于纵向轴线102的方向延伸,前把手112在左右方向上横跨修枝机100。这样,当用户进行平切时,用户可以一只手握持后把手113、另一只手握持前把手112,从而实现稳定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111内,如图2、图5和图7所示,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沿左右方向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电池包13沿左右方向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说,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电池包13的上方。
作为可选技术方案,如图2和图4所示,控制组件14与纵向轴线102呈一定夹角设置,即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倾斜设置。可选地,电池包13设有容纳槽131,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131中。通过在电池包13上设置容纳槽131,提高了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紧凑性。
优选地,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与壳体11接触的平面上,容纳槽131的形状与控制组件14的形状相适应。该结构下,控制组件14的凸出部分可以置于容纳槽131中,形状相适应可进一步提高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紧凑性。
电池包13可拆卸连接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具体地,壳体11设有第一连接结构114,电池包13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第二连接结构132可拆卸连接,实现电池包13与壳体11的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凸起和凹槽卡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连接结构114为凸起,第二连接结构132为凹槽进行说明。
第一连接结构114设于壳体11的四周,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上端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对应的位置。第一连接结构114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装配情况进行选择,只要是能够实现电池包13和壳体11的装配即可。可选地,为保证稳定连接装配,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3可以沿纵向轴线102(前后方向)方向可拆卸的结合至壳体11。优选地,第二连接结构132为沿纵向轴线102方向延伸的条形滑槽,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第一连接结构114为与条形滑槽相适配的条形滑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第一连接结构11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14分别设置于后把手113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第一连接结构114位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即二者在该投影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电池包13上端的相对两内侧壁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具体地,电池包13的上表面设有槽结构,槽结构的槽口朝上,槽结构的相对两侧壁向内翻边形成沿纵向轴线102方向的条形滑槽,即为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条形滑槽可拆卸连接。此时,容纳槽131设于上述槽结构的槽底,并与两侧的第二连接结构132相连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132与容纳槽131间隔设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结构114设置于壳体11的下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可拆卸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设有两个且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二者可以是T型槽配合结构,也可以是燕尾槽配合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结构下,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并与第二连接结构132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位于容纳槽131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通过对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具体可以是一种修枝机100,修枝机100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其可供用户操作以修剪灌木、绿篱等植被。
修枝机100包括壳体11、电机12、电源组件、控制组件14、传动组件15、刀片组件16以及操作组件。
壳体11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用于容纳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壳体11还形成或者连接有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其中,前把手112连接至壳体11的外壁,后把手113由壳体11延伸而成。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均容纳在容纳空间111内,电机12用于驱动刀片组件16实现切割功能,电机12还包括能以电机轴线101为轴转动的电机轴,传动组件15用于在电机12和刀片组件16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刀片组件16一部分容纳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111内、另一部分沿纵向轴线102方向伸出至壳体11之外,刀片组件16的纵向轴线102与电机轴线101相互垂直。电源组件用于为电机12供电,电源组件可以为直流的电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包括能可拆卸的安装至壳体11的电池包13。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源组件还可以为交流装置,这时电源组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外界的交流电源的插头和线缆。操作组件用于供用户操作以控制修枝机100进行工作。具体地,当操作组件被用户触发时,控制组件14控制电机12启动。
壳体11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上述后把手113,前把手112固定安装至壳体11上,也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后把手113由壳体11自身所形成,前把手112独立于壳体11,前把手112通过紧固件固定至壳体11。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前把手112也可以与壳体11一体成型。前把手112设置在后把手113的前侧,用于在操作修枝机100进行切割操作时,用户可以双手同时握持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从而实现更稳定的操作。具体而言,后把手113和电机12设置在前把手112的同侧,前把手112相对后把手113更靠近刀片组件16,前把手112还与后把手113在纵向轴线102方向上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使得用户能够更稳定的控制修枝机100。更优地,前把手112沿垂直于纵向轴线102的方向延伸,前把手112在左右方向上横跨修枝机100。这样,当用户进行平切时,用户可以一只手握持后把手113、另一只手握持前把手112,从而实现稳定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111内,当电池包13连接至壳体11时,电池包13具有一个连接至壳体11的连接方向,在一个垂直于连接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与电池包13沿连接方向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说,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电池包13的上方。
具体地,连接方向为前后方向,电池包13可以沿纵向轴线102(前后方向)方向可拆卸的结合至壳体11。优选地,电池包13可拆卸连接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具体地,壳体11设有第一连接结构114,电池包13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可拆卸连接,实现电池包13与壳体11的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凸起和凹槽卡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连接结构114为凸起,第二连接结构132为凹槽进行说明。优选地,第二连接结构132为沿纵向轴线102方向延伸的条形滑槽,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第一连接结构114为与条形滑槽相适配的条形滑轨。
电池包13设有容纳槽131,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131中。作为可选技术方案,控制组件14与纵向轴线102呈一定夹角设置,即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倾斜设置。优选地,壳体11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110,控制组件14设于凸出部110中;电池包13与壳体11连接的表面至少形成一个容纳槽131,凸出部110至少部分置于容纳槽131中。该结构下,控制组件14包覆于凸出部110中置于容纳槽131中,既提高了结构紧凑性,又对控制组件114起到了保护作用。
优选地,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与壳体11接触的平面上,容纳槽131的形状与凸出部110的形状相适应。该结构下,凸出部110可以置于容纳槽131中,形状相适应可进一步提高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紧凑性。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14分别设置于后把手113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第一连接结构114位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即二者在该投影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电池包13上端的相对两内侧壁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具体地,电池包13的上表面设有槽结构,槽结构的槽口朝上,槽结构的相对两侧壁向内翻边形成沿纵向轴线102方向的条形滑槽,即为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条形滑槽可拆卸连接。此时,容纳槽131设于上述槽结构的槽底,并与两侧的第二连接结构132相连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132与容纳槽131间隔设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结构114设置于壳体11的下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可拆卸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设有两个且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二者可以是T型槽配合结构,也可以是燕尾槽配合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结构下,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并与第二连接结构132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位于容纳槽131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通过对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具体可以是一种修枝机100,修枝机100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其可供用户操作以修剪灌木、绿篱等植被。
修枝机100包括壳体11、电机12、电源组件、控制组件14、传动组件15、刀片组件16以及操作组件。
壳体11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用于容纳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壳体11还形成或者连接有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其中,前把手112连接至壳体11的外壁,后把手113由壳体11延伸而成。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均容纳在容纳空间111内,电机12用于驱动刀片组件16实现切割功能,电机12还包括能以电机轴线101为轴转动的电机轴,传动组件15用于在电机12和刀片组件16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刀片组件16一部分容纳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111内、另一部分沿纵向轴线102方向伸出至壳体11之外,刀片组件16的纵向轴线102与电机轴线101相互垂直。电源组件用于为电机12供电,电源组件可以为直流的电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包括能可拆卸的安装至壳体11的电池包13。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源组件还可以为交流装置,这时电源组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外界的交流电源的插头和线缆。操作组件用于供用户操作以控制修枝机100进行工作。具体地,当操作组件被用户触发时,控制组件14控制电机12启动。
壳体11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上述后把手113,前把手112固定安装至壳体11上,也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后把手113由壳体11自身所形成,前把手112独立于壳体11,前把手112通过紧固件固定至壳体11。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前把手112也可以与壳体11一体成型。前把手112设置在后把手113的前侧,用于在操作修枝机100进行切割操作时,用户可以双手同时握持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从而实现更稳定的操作。具体而言,后把手113和电机12设置在前把手112的同侧,前把手112相对后把手113更靠近刀片组件16,前把手112还与后把手113在纵向轴线102方向上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使得用户能够更稳定的控制修枝机100。更优地,前把手112沿垂直于纵向轴线102的方向延伸,前把手112在左右方向上横跨修枝机100。这样,当用户进行平切时,用户可以一只手握持后把手113、另一只手握持前把手112,从而实现稳定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111内,电池包13连接至壳体11并围绕自身形成有至少一个容纳槽131,当电池包13连接至壳体11时,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131内。
可选地,壳体11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110,控制组件14设于凸出部110中;电池包13与壳体11连接的表面至少形成一个容纳槽131,凸出部110至少部分置于容纳槽131中。该结构下,控制组件14包覆于凸出部110中置于容纳槽131中,既提高了结构紧凑性,又对控制组件114起到了保护作用。
电池包13可拆卸连接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具体地,壳体11包括第一连接结构114,电池包13上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可拆卸连接,实现电池包13与壳体11的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凸起和凹槽卡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连接结构114为凸起,第二连接结构132为凹槽进行说明。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3可以沿纵向轴线102(前后方向)方向可拆卸的结合至壳体11。优选地,优选地,第二连接结构132为沿纵向轴线102方向延伸的条形滑槽,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第一连接结构114为与条形滑槽相适配的条形滑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14分别设置于后把手113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第一连接结构114位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即二者在该投影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电池包13上端的相对两内侧壁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具体地,电池包13的上表面设有槽结构,槽结构的槽口朝上,槽结构的相对两侧壁向内翻边形成沿纵向轴线102方向的条形滑槽,即为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条形滑槽可拆卸连接。此时,容纳槽131设于上述槽结构的槽底,并与两侧的第二连接结构132相连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132与容纳槽131间隔设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结构114设置于壳体11的下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可拆卸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设有两个且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二者可以是T型槽配合结构,也可以是燕尾槽配合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结构下,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并与第二连接结构132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位于容纳槽131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园林工具,通过对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力工具,具体可以是一种修枝机100,修枝机100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其可供用户操作以修剪灌木、绿篱等植被。
修枝机100包括壳体11、电机12、电源组件、控制组件14、传动组件15、刀片组件16以及操作组件。壳体1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用于容纳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壳体11还形成或者连接有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其中,前把手112连接至壳体11的外壁,后把手113由壳体11延伸而成。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均容纳在容纳空间111内,电机12用于驱动刀片组件16实现切割功能,电机12还包括能以电机轴线101为轴转动的电机轴,传动组件15用于在电机12和刀片组件16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刀片组件16一部分容纳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111内、另一部分沿纵向轴线102方向伸出至壳体11之外,刀片组件16的纵向轴线102与电机轴线101相互垂直。电源组件用于为电机12供电,电源组件可以为直流的电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包括能可拆卸的安装至壳体11的电池包13。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源组件还可以为交流装置,这时电源组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外界的交流电源的插头和线缆。操作组件用于供用户操作以控制修枝机100进行工作。具体地,当操作组件被用户触发时,控制组件14控制电机12启动。
壳体11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上述后把手113,前把手112固定安装至壳体11上,也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后把手113由壳体11自身所形成,前把手112独立于壳体11,前把手112通过紧固件固定至壳体11。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前把手112也可以与壳体11一体成型。前把手112设置在后把手113的前侧,用于在操作修枝机100进行切割操作时,用户可以双手同时握持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从而实现更稳定的操作。具体而言,后把手113和电机12设置在前把手112的同侧,前把手112相对后把手113更靠近刀片组件16,前把手112还与后把手113在纵向轴线102方向上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使得用户能够更稳定的控制修枝机100。更优地,前把手112沿垂直于纵向轴线102的方向延伸,前把手112在左右方向上横跨修枝机100。这样,当用户进行平切时,用户可以一只手握持后把手113、另一只手握持前把手112,从而实现稳定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111内,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沿左右方向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电池包13沿左右方向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说,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电池包13的上方。
作为可选技术方案,控制组件14与纵向轴线102呈一定夹角设置,即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倾斜设置。可选地,电池包13设有容纳槽131,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131中。通过在电池包13上设置容纳槽131,提高了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紧凑性。
优选地,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与壳体11接触的平面上,容纳槽131的形状与控制组件14的形状相适应。该结构下,控制组件14的凸出部分可以置于容纳槽131中,形状相适应可进一步提高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紧凑性。
电池包13可拆卸连接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具体地,壳体11设有第一连接结构114,电池包13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第二连接结构132可拆卸连接,实现电池包13与壳体11的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凸起和凹槽卡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连接结构114为凸起,第二连接结构132为凹槽进行说明。
第一连接结构114设于壳体11的四周,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上端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对应的位置。第一连接结构114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装配情况进行选择,只要是能够实现电池包13和壳体11的装配即可。可选地,为保证稳定连接装配,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3可以沿纵向轴线102(前后方向)方向可拆卸的结合至壳体11。优选地,第二连接结构132为沿纵向轴线102方向延伸的条形滑槽,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第一连接结构114为与条形滑槽相适配的条形滑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14分别设置于后把手113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第一连接结构114位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即二者在该投影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电池包13上端的相对两内侧壁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具体地,电池包13的上表面设有槽结构,槽结构的槽口朝上,槽结构的相对两侧壁向内翻边形成沿纵向轴线102方向的条形滑槽,即为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条形滑槽可拆卸连接。此时,容纳槽131设于上述槽结构的槽底,并与两侧的第二连接结构132相连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132与容纳槽131间隔设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结构114设置于壳体11的下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可拆卸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设有两个且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二者可以是T型槽配合结构,也可以是燕尾槽配合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结构下,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并与第二连接结构132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位于容纳槽131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电力工具,通过对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手持式电动工具,具体可以是一种修枝机100,修枝机100作为一种花园类工具,其可供用户操作以修剪灌木、绿篱等植被。
修枝机100包括壳体11、电机12、电源组件、控制组件14、传动组件15、刀片组件16以及操作组件。
壳体11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111,容纳空间111用于容纳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壳体11还形成或者连接有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其中,前把手112连接至壳体11的外壁,后把手113由壳体11延伸而成。电机12和传动组件15均容纳在容纳空间111内,电机12用于驱动刀片组件16实现切割功能,电机12还包括能以电机轴线101为轴转动的电机轴,传动组件15用于在电机12和刀片组件16之间实现动力的传递。刀片组件16一部分容纳在壳体11的容纳空间111内、另一部分沿纵向轴线102方向伸出至壳体11之外,刀片组件16的纵向轴线102与电机轴线101相互垂直。电源组件用于为电机12供电,电源组件可以为直流的电源,例如在本实施例中,电源组件包括能可拆卸的安装至壳体11的电池包13。在其它实施例中,电源组件还可以为交流装置,这时电源组件包括用于连接至外界的交流电源的插头和线缆。操作组件用于供用户操作以控制修枝机100进行工作。具体地,当操作组件被用户触发时,控制组件14控制电机12启动。
壳体11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上述后把手113,前把手112固定安装至壳体11上,也即是说,在本实施例中,后把手113由壳体11自身所形成,前把手112独立于壳体11,前把手112通过紧固件固定至壳体11。当然,可以理解的,在其它实施例中,前把手112也可以与壳体11一体成型。前把手112设置在后把手113的前侧,用于在操作修枝机100进行切割操作时,用户可以双手同时握持前把手112和后把手113从而实现更稳定的操作。具体而言,后把手113和电机12设置在前把手112的同侧,前把手112相对后把手113更靠近刀片组件16,前把手112还与后把手113在纵向轴线102方向上间隔开一定的距离,这样使得用户能够更稳定的控制修枝机100。更优地,前把手112沿垂直于纵向轴线102的方向延伸,前把手112在左右方向上横跨修枝机100。这样,当用户进行平切时,用户可以一只手握持后把手113、另一只手握持前把手112,从而实现稳定的切割。
在本实施例中,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设置在容纳空间111内,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沿左右方向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投影,电池包13沿左右方向在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二投影,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至少部分重合。也就是说,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电池包13的上方。
作为可选技术方案,控制组件14与纵向轴线102呈一定夹角设置,即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控制组件14倾斜设置。可选地,电池包13设有容纳槽131,控制组件14至少部分位于容纳槽131中。通过在电池包13上设置容纳槽131,提高了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紧凑性。
优选地,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与壳体11接触的平面上,容纳槽131的形状与控制组件14的形状相适应。该结构下,控制组件14的凸出部分可以置于容纳槽131中,形状相适应可进一步提高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紧凑性。
电池包13可拆卸连接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具体地,壳体11设有第一连接结构114,电池包13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第二连接结构132可拆卸连接,实现电池包13与壳体11的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凸起和凹槽卡合连接。本实施例中以第一连接结构114为凸起,第二连接结构132为凹槽进行说明。
第一连接结构114设于壳体11的四周,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上端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对应的位置。第一连接结构114的具体位置可根据实际装配情况进行选择,只要是能够实现电池包13和壳体11的装配即可。可选地,为保证稳定连接装配,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的数量均至少为两个。
本实施例中,电池包13可以沿纵向轴线102(前后方向)方向可拆卸的结合至壳体11。优选地,第二连接结构132为沿纵向轴线102方向延伸的条形滑槽,起到导向和限位作用,第一连接结构114为与条形滑槽相适配的条形滑轨。
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结构114设有两个,两个第一连接结构114分别设置于后把手113左右两侧的外侧壁上。在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第一连接结构114位于后把手113的下方,即二者在该投影平面内的投影无重合。电池包13上端的相对两内侧壁设有第二连接结构132。具体地,电池包13的上表面设有槽结构,槽结构的槽口朝上,槽结构的相对两侧壁向内翻边形成沿纵向轴线102方向的条形滑槽,即为第二连接结构132,第一连接结构114与条形滑槽可拆卸连接。此时,容纳槽131设于上述槽结构的槽底,并与两侧的第二连接结构132相连通。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连接机构132与容纳槽131间隔设置。具体而言,第一连接结构114设置于壳体11的下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第二连接结构132与第一连接结构114可拆卸连接。可选地,第一连接结构114和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设有两个且一一对应可拆卸连接。优选地,二者可以是T型槽配合结构,也可以是燕尾槽配合结构,本实施例对此不做具体限定。该结构下,容纳槽131设于电池包13的上表面并与第二连接结构132间隔设置,即两个第二连接结构132分别位于容纳槽131的两侧。
本实施例提供的手持式电动工具,通过对电池包13和控制组件14的结构布局进行改进和优化,使得其结构简单紧凑,便于用户使用,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包括:
壳体,沿前后方向延伸并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
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电池包,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
其特征在于,
在一个垂直于左右方向的投影平面内,所述控制组件沿左右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电池包沿左右方向在所述投影平面内的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与所述第二投影至少部分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后部向上延伸形成有供用户握持的后把手,所述电池包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后把手的下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设有第一连接结构,所述电池包设有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第一连接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中的一个为凸起,另一个为凹槽。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设于所述壳体的四周,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设于所述电池包上端与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对应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设有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至少部分位于所述容纳槽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设于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壳体接触的平面上,所述容纳槽的形状与所述控制组件的形状相适应。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连接结构至少设有两个,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与所述控制组件间隔设置。
9.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包括:
壳体,形成有一个容纳空间;
控制组件,至少部分设置在所述容纳空间内;
电池包,连接至所述壳体;
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的表面向外凸起形成凸出部,所述控制组件设于所述凸出部中;所述电池包与所述壳体连接的表面至少形成一个容纳槽,所述凸出部至少部分置于所述容纳槽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手持式园林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包可拆卸地连接至所述壳体。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06671.7A CN115606414B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 |
US17/859,120 US12365079B2 (en) | 2021-07-16 | 2022-07-07 | Handheld garden tool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806671.7A CN115606414B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606414A CN115606414A (zh) | 2023-01-17 |
CN115606414B true CN115606414B (zh) | 2024-12-20 |
Family
ID=84855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806671.7A Active CN115606414B (zh) | 2021-07-16 | 2021-07-16 |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606414B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69427U (zh) * | 2017-09-30 | 2018-04-27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修枝机 |
CN212045128U (zh) * | 2018-12-28 | 2020-12-01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链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EP3318358B1 (en) * | 2016-11-07 | 2021-06-23 | Nanjing Chervon Industry Co., Ltd. | Power tool |
-
2021
- 2021-07-16 CN CN202110806671.7A patent/CN11560641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7269427U (zh) * | 2017-09-30 | 2018-04-27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修枝机 |
CN212045128U (zh) * | 2018-12-28 | 2020-12-01 |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 链锯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30023228A1 (en) | 2023-01-26 |
CN115606414A (zh) | 2023-01-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724114B (zh) | 电动工具 | |
US9132491B2 (en) | Portable battery-powered reciprocating saw | |
US3952239A (en) | Modular cordless tools | |
EP2094450B1 (en) | Modular power hand tool | |
JP6059032B2 (ja) | 電動工具 | |
CN112042365A (zh) | 用于手持草坪维护工具的适配器 | |
US8228029B2 (en) | Power tool, battery pack,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 |
US11845172B2 (en) | Power head configured to operate multiple tool heads with universal rotary device | |
CN114589661A (zh) | 通信适配器安装装置以及电动工作机 | |
CN101553346A (zh) | 手持动力工具 | |
AU2007303844A1 (en) | Toolbox apparatus to which power tools may be mounted to provide a workstation | |
JP2013521136A (ja) | バッテリー駆動電動工具 | |
US20150041166A1 (en) | Modular electro-mechanical device | |
US11485007B2 (en) | Hand-held electrical power tool | |
JP2014148015A (ja) | 充電式切断工具 | |
CN102933354A (zh) | 动力工具 | |
JP2013071219A (ja) | 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源装置 | |
CN115606414B (zh) | 一种手持式园林工具 | |
JP2008086090A (ja) | 庭木バリカン | |
JP4545848B2 (ja) | バッテリ駆動式丸鋸工具 | |
US11554474B2 (en) | Mating interface for a power head configured to operate multiple tool attachments | |
JP2016026895A (ja) | コネクタ装置およびそれを備える電源装置 | |
JP6383777B2 (ja) | 電動工具 | |
US12365079B2 (en) | Handheld garden tool | |
JP3583576B2 (ja) | 充電式電動工具の遠隔操作用保持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