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601028A -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601028A
CN115601028A CN202211102867.9A CN202211102867A CN115601028A CN 115601028 A CN115601028 A CN 115601028A CN 202211102867 A CN202211102867 A CN 202211102867A CN 115601028 A CN115601028 A CN 1156010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yment
information
user
terminal device
ver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10286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陶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ank of China Ltd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ank of China Ltd filed Critical Bank of China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10286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010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6010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6010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 G06Q20/32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specific devices or networks using wireless devices
    • G06Q20/326Payment applications installed on the mobil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20/00Machine learnin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4Forecasting or optimis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or management purposes, e.g. linear programming or "cutting stock problem"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20/00Payment architectures, schemes or protocols
    • G06Q20/38Payment protocols; Details thereof
    • G06Q20/40Authorisation, e.g. identification of payer or payee, verification of customer or shop credentials; Review and approval of payers, e.g. check credit lines or negative lists
    • G06Q20/401Transaction verification
    • G06Q20/4014Identity check for transactio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conom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Finance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应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通过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基于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基于目标支付方式,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在用户执行与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验证信息进行校验,在验证信息通过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可见,本申请方案,用户只需控制终端设备接触扫描设备以及通过终端设备执行支付验证,即可实现支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支付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用户的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支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端设备的兴起,逐渐诞生了一大批具备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这些应用程序能够方便快捷的完成付款这种基本的金融交易,但是随着应用程序的不断发展,应用程序变得越来越臃肿,在用户由支付需求的情况下,需要对终端设备执行多个操作才能完成支付,对老年人用户非常不友好,影响老年人用户的使用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目的在于简化用户操作,提高支付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提高老年人用户的使用体验。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包括:
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支付方式,向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在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在所述验证信息通过所述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同意连接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执行支付操作之后,还包括:
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
若不存在,则将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
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和所述用户信息关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并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上述的方法,可选的,还包括:
若存在,则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请求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支付方式,向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支付单元,用于在所述验证信息通过所述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同意连接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上述的装置,可选的,还包括:
断开单元,用于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上述的装置,可选的,所述第二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
若不存在,则将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
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和所述用户信息关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并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上述的装置,可选的,还包括:
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集,其中,所述指令集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的终端设备支付方法。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组指令集;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集,通过执行所述指令集实现上述的终端设备支付方法。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申请包括以下优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通过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基于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基于目标支付方式,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在用户执行与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验证信息进行校验,在验证信息通过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可见,本申请方案,用户只需控制终端设备接触扫描设备以及通过终端设备执行支付验证,即可实现支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支付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的又一方法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的又一方法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文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是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术语“基于”是“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一些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些实施例”。其他术语的相关定义将在下文描述中给出。
需要注意,本申请公开中提及的“第一”、“第二”等概念仅用于对不同的装置、模块或单元进行区分,并非用于限定这些装置、模块或单元所执行的功能的顺序或者相互依存关系。
需要注意,本申请公开中提及的“一个”、“多个”的修饰是示意性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除非在上下文另有明确指出,否则应该理解为“一个或多个”。
本申请可用于众多通用或专用的计算装置环境或配置中。例如:个人计算机、服务器计算机、手持设备或便携式设备、平板型设备、多处理器装置、包括以上任何装置或设备的分布式计算环境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用于金融领域或其他领域。上述仅为示例,并不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的应用领域进行限定。
参阅图1,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应用于数字钱包系统,该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01、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有支付需求的情况下,用户将终端设备接触扫描设备,示例性,扫描设备可以是POS机。
其中,历史支付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交易方式、交易次数和交易消耗时长。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其中,用户信息包括但不要限于用户身份信息。
参阅图2,获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201、向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数字钱包系统向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S202、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同意连接信息后,建立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连接请求后,对连接请求进行响应,验证连接请求的合法性,若连接请求通过合法性验证,则向数字钱包系统发送同意连接信息。
本实施例中,数字钱包系统在接收到终端设备反馈的同意连接信息后,建立与终端设备的连接。
S203、向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建立与终端设备的连接后,向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其中,用户信息为冲淡设备的持有用户的用户信息。
S204、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到获取请求后,获取持有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并将所获取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进行反馈。
本实施例中,数字钱包系统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中,通过建立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从而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S102、基于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示例性的,目标支付方式可以是硬件识别(NFC)支付、虹膜支付或人脸支付。
参阅图3,基于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的过程,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301、基于用户信息,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若是,执行S302,若否,执行S303。
本实施例中,数据库中预先干关联存储用户信息和支付方式。
本实施例中,基于用户信息,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具体的,基于用户信息,判断数据库包括的用户信息中是否存在与该用户信息相匹配的用户信息,若存在,则确定数据库中存在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若不存在,则确定数据库中不存在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
S302、将数据库中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本实施例中,若数据库中存在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则将数据库中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S303、将历史支付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中,得到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
本实施例中,预先构建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其中,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基于机器学习模型训练得到。
本实施中,若数据库中不存在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则将历史支付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中,得到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具体的,提取历史支付信息中包括的特征信息,将特征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中,从而得到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
S304、将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和用户信息关联存储至数据库中,并将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本实施例中,将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和用户信息关联存储至数据库中。
本实施例中,将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S103、基于目标支付方式,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目标支付方式后,基于目标支付方式,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也就是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与目标支付方式对应的支付验证请求,例如,若目标支付方式为虹膜支付,则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虹膜验证请求,若目标支付方式为人脸支付,则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人脸验证请求。
S104、在用户执行与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本实施例中,终端设备在接收支付验证请求后,用户通过终端设备对支付验证请求进行支付验证,终端设备接收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反馈验证信息,例如,支付验证请求未人脸验证请求,则验证信息为用户的人脸信息。
本实施例中,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验证信息进行校验,具体的,基于目标支付方式对应的校验规则,对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S105、判断验证信息是否通过校验,则若,返回执行S103,若是,执行S106。
本实施例中,判断验证信息是否通过校验。
本实施例中,若验证信息通过校验,则执行步骤S106,若验证信息未通过校验,则返回执行步骤S103,重新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S106、执行支付操作。
本实施例中,若验证信息通过验证,则在验证信息通过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可选的,在执行支付操作之后,断开与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基于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基于目标支付方式,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在用户执行与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验证信息进行校验,在验证信息通过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可见,本申请方案,用户只需控制终端设备接触扫描设备以及通过终端设备执行支付验证,即可实现支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支付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用户的使用体验。
参阅图4,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支付系统400,包括:
交易模块401和中控模块402,其中,中控模块内置支付优化器。
对于开通相关账号的客户,在使用数字钱包系统之前可前往附近网点进行功能开通,客户可根据注册的设备信息自由扩充交易方式,例如硬件识别(NFC)支付、扫码支付、虹膜支付、人脸支付等方式,对每个方式添加到交易模块的交易方式库。
在交易模块,对于每一个交易方式内部采用串联的方式对要素项进行传输,多个交易方式之间采用并联的方式进行链接;在多个交易方式之间可传送交易过程中的自动信息项。
当交易发起时各个交易方式同步进行,对各个交易方式获取的信息与其他交易方式的信息进行比对,识别问题交易向并通知对应交易方式进行重新数据获取或更正,对更正的过程信息传送至中控模块。
在中控模块内置支付优化器,首次使用时,首先中控模块对交易发起方的类型进行识别,基于注册的设备类型激活交易模块对应的交易方式,当最快的交易方式结果返回时直接对用户进行验密完成交易,中控模块对交易过程中的发起方渠道、交易方式、交易次数、交易消耗时长等指标进行入库和机器学习预测,将预测结果记录至优化器;当用户后续使用时,基于支付优化器中的结果优先对该支付方式进行调用,在支付完成后采用上述方法对支付优化器中的结果进行刷新。
例如一个老年客户使用该系统时,仅仅只需解锁收集,将手机贴近交易发起方,系统后台即可自动根据客户的相关信息和历史信息选择最佳的交易方式进行快速交易,例如客户手机支持nfc,假如客户以及完成银行网点银行卡信息的模拟输入,测试客户可直接输入密码即可完成本次操作,无需对该手机中具备支付功能的应用程序进行内容操作。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采用特定次序描绘了各操作,但是这不应当理解为要求这些操作以所示出的特定次序或以顺序次序执行来执行。在一定环境下,多任务和并行处理可能是有利的。
应当理解,本申请公开的方法实施方式中记载的各个步骤可以按照不同的顺序执行,和/或并行执行。此外,方法实施方式可以包括附加的步骤和/或省略执行示出的步骤。本申请公开的范围在此方面不受限制。
与图1所述的方法相对应,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支付装置,用于对图1中方法的具体实现,其结构示意图如图5所示,具体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501,用于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502,用于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请求单元503,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支付方式,向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校验单元504,用于在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支付单元505,用于在所述验证信息通过所述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支付装置,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基于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基于目标支付方式,向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在用户执行与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验证信息进行校验,在验证信息通过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可见,本申请方案,用户只需控制终端设备接触扫描设备以及通过终端设备执行支付验证,即可实现支付,简化了用户操作,提高了支付操作的便利性,从而提高了老年人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一获取单元501,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同意连接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还可以配置为:
断开单元,用于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第二获取单元502,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
若不存在,则将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
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和所述用户信息关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并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在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基于前述方案,还可以配置为:
确定单元,用于若存在,则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集,其中,在所述指令集运行时执行以下操作:
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支付方式,向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在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在所述验证信息通过所述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存储器601,用于存储至少一组指令集;处理器602,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集,通过执行所述指令集实现以下操作:
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支付方式,向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在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在所述验证信息通过所述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尽管已经采用特定于结构特征和/或方法逻辑动作的语言描述了本主题,但是应当理解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限定的主题未必局限于上面描述的特定特征或动作。相反,上面所描述的特定特征和动作仅仅是实现权利要求书的示例形式。
虽然在上面论述中包含了若干具体实现细节,但是这些不应当被解释为对本申请公开的范围的限制。在单独的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某些特征还可以组合地实现在单个实施例中。相反地,在单个实施例的上下文中描述的各种特征也可以单独地或以任何合适的子组合的方式实现在多个实施例中。
以上描述仅为本申请公开的较佳实施例以及对所运用技术原理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申请公开中所涉及的公开范围,并不限于上述技术特征的特定组合而成的技术方案,同时也应涵盖在不脱离上述公开构思的情况下,由上述技术特征或其等同特征进行任意组合而形成的其它技术方案。例如上述特征与本申请公开中公开的(但不限于)具有类似功能的技术特征进行互相替换而形成的技术方案。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基于所述目标支付方式,向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在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在所述验证信息通过所述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包括: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同意连接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执行支付操作之后,还包括:
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包括:
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判断数据库中是否存在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
若不存在,则将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输入至预先构建的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中,得到所述最优交易方式预测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
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和所述用户信息关联存储至所述数据库中,并将所述机器学习模型输出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若存在,则将所述数据库中所述用户对应的支付方式确定为目标支付方式。
6.一种终端设备支付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获取单元,用于在用户的终端设备接触到扫描设备的情况下,获取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第二获取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用户信息和所述历史支付信息,获取目标支付方式;
请求单元,用于基于所述目标支付方式,向所述用户的终端设备发送支付验证请求;
校验单元,用于在所述用户执行与所述支付验证请求对应的支付验证后,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执行支付验证的验证信息,并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校验;
支付单元,用于在所述验证信息通过所述校验后,执行支付操作。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获取单元,具体用于: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连接请求;
在接收到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同意连接信息后,建立与所述终端设备的连接;
向所述终端设备发送获取请求;所述获取请求用于请求获取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获取所述终端设备反馈的所述用户的用户信息和历史支付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断开单元,用于断开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连接。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指令集,其中,所述指令集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支付方法。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存储器,用于存储至少一组指令集;
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存储的指令集,通过执行所述指令集实现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支付方法。
CN202211102867.9A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ending CN1156010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867.9A CN115601028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102867.9A CN115601028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601028A true CN115601028A (zh) 2023-01-13

Family

ID=84842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102867.9A Pending CN115601028A (zh) 2022-09-09 2022-09-09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601028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2125016B2 (en) Peer-to-peer pay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TWI539393B (zh) 信用卡的綁定方法及其系統
TWI684929B (zh) 電子支付業務處理、電子支付方法及裝置
US11587064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customer interactions
CN113421087B (zh) 支付处理方法、装置及服务器
WO2018205468A1 (zh) 生物识别交易处理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250061430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Generating Personalized Electronic Documents
US12099992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validating customer interactions
US1153198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acilitating expansion of primary payment instruments
WO2018156276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use in providing enhanced authentication of consumers
US1224893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nducting remote user authentication
JP2018530832A (ja) 取引文書処理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5601028A (zh) 一种终端设备支付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US1235410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person status to a user device
CN105574719A (zh) 虚拟卡
TWM565344U (zh) 轉帳系統
KR102453618B1 (ko) 금융 자동화 기기의 인증 방법, 금융 시스템 및 고객 단말
CN117291588A (zh) 资源转移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361164A (zh) 账户申请请求的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存储介质
TW202025052A (zh) 轉帳系統及其方法
TW201947503A (zh) 轉帳系統及其方法
WO2016033144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information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416

Address after: 100818, 1, Fuxing Avenu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BANK OF CHIN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pplicant after: THE PEOPLES BANK OF CHINA, DIGITAL CASH Research Institute

Address before: 100818, 1, Fuxing Avenue, Xicheng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ANK OF CHINA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