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94367A -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94367A CN115594367A CN202211569046.6A CN202211569046A CN115594367A CN 115594367 A CN115594367 A CN 115594367A CN 202211569046 A CN202211569046 A CN 202211569046A CN 115594367 A CN115594367 A CN 115594367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reaction
- tank
- wastewater
- sludge
- treated wat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9/00—Multistage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001—Processes for the treatment of water whereby the filtration technique is of importanc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2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tation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40—Devices for separating or removing fatty or oily substances or similar floating material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23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inorganic agent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5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 C02F1/54—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flocculation or precipitation of suspended impurities using organic material
- C02F1/56—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1/00—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1/66—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by neutralisation; pH adjustment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10—Inorganic compounds
- C02F2101/16—Nitrogen compounds, e.g. ammonia
- C02F2101/163—Nitrat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1/00—Nature of the contaminant
- C02F2101/30—Organic compound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6—Contaminated groundwater or leachate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0—Aerobic and anaerobic process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W—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OR WASTE MANAGEMENT
- Y02W10/00—Technologies for wastewater treatment
- Y02W10/1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提供待处理废水;步骤S2:往待处理废水加入混凝反应剂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后,得到第一处理水;步骤S3:使第一处理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后,得到第二处理水;步骤S4:往第二处理水中加入驯化菌群后,在兼氧条件下反应,得到第三处理水,其中,所述驯化菌群可在兼氧条件下可以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步骤S5:将第三处理水采用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后,得到处理水。本发明的处理方法在处理过程中不产生甲烷危险气体和浓水,更加安全可靠,能满足垃圾中转站地处城市中的环境要求。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废水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背景技术
垃圾中转站是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中转站废水具有高污染性,直接排入市政管网对污水处理厂的冲击较大,水量大时会影响污水处理厂的正常运行。
垃圾中转站主要由垃圾压榨产生的渗滤液、冲洗废水、生活废水等,其具有污染物浓度高、污染物成分复杂、水质变化大、处理难度大等特点。对于该类废水处理的方式往往采用的是厌氧和有氧的结合处理,先通过厌氧将有机大分子分解成小分子,再进行有氧处理,以确保有氧菌的高效分解。
然而,这种处理方式的缺陷在于,其厌氧过程会导致产生大量CH4等危险气体,其综合分解效率不佳,因而会继续膜过滤产生大量的浓缩废水,造成新的浓缩废水处理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旨在提供一种不产生CH4等危险气体和浓缩废水的处理方式。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方法,所述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待处理废水;
步骤S2:往所述待处理废水加入混凝反应剂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后,得到第一处理水;
步骤S3:使所述第一处理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后,得到第二处理水;
步骤S4:往所述第二处理水中加入驯化菌群后,在兼氧条件下反应,得到第三处理水,其中,所述驯化菌群可在兼氧条件下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
步骤S5:将所述第三处理水采用无机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后,得到处理水。
可选地,所述步骤S1包括:
将废水进行过滤后进行调质,得到所述待处理废水;和/或,
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步骤S6:将所述处理水消毒后排放。
可选地,所述待处理废水的pH为6~8;和/或,
所述混凝反应剂包括混凝剂和助凝剂。
可选地,在所述兼氧条件为溶解氧浓度为0.5mg/L的条件;和/或,
在所述第二处理水中,含有12000~16000mg/L的活性污泥;和/或,
所述驯化菌群的驯化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取所述待处理废水作为培养液,加入污泥,采用好氧和缺氧进行交替培养5d,其中,在所述好氧的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为1~2mg/L,所述污泥的污泥龄控制1~2.5d;
逐步降低溶解氧浓度直至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同时控制NO2 -含量至在2mg/L,25℃培养15d;
控制溶解氧浓度0.5~1.0mg/L,25℃培养10d后,即得。
可选地,所述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将所述第三处理水通过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处理后,得到经过所述好氧反应和所述泥水分离的所述处理水,其中,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以及负载于所述主体材料表面的超亲水材料,所述主体材料包括堇青石和Al2O3;和/或,
在所述第三处理水中,含有12000~16000mg/L的活性污泥。
此外,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混凝气浮池,所述混凝气浮池用以对废水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和悬浮物;
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以对经过所述混凝反应且除去所述浮油和所述悬浮物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
兼氧反应池,所述兼氧反应池用以对经过所述水解酸化反应的废水进行兼氧条件下的反应,所述反应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和含C有机物的分解反应;以及,
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对经过所述在兼氧条件下的分解反应的废水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
可选地,还包括:顺流管线,所述顺流管线将所述混凝气浮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兼氧反应池和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依次连通。
可选地,还包括:
逆流管线,所述逆流管线连接于所述兼氧反应池与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用以将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回流至所述兼氧反应池;和/或,
调节池和精密格栅,所述调节池的进口与所述精密格栅连接,且所述调节池的出口与所述混凝气浮池的进口连接;和/或,
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进口与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出口连接;和/或,
污泥浓缩池、排泥管道和污泥脱水机组件,且所述混凝气浮池设有混凝污泥出口,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设有膜反应污泥出口,所述混凝污泥出口和所述膜反应污泥出口分别采用所述排泥管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口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组件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连接;和/或,
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用于往所述混凝气浮池中加药进行所述混凝反应;和/或,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分别与所述兼氧反应池、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连接,用于同时和/或分别对所述兼氧反应池、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曝氧。
可选地,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包括:
膜反应池;
置于所述膜反应池内的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以及,
第一抽泵,所述第一抽泵与所述膜反应池的出口连通,用于将所述膜反应池中的水通过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后排放。
可选地,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还包括:
反冲洗泵,用以导入清水对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进行冲洗,以剥离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上所沉积的悬浮污泥;和/或,
药洗泵,用以导入清洗药物对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进行冲洗。
本发明中,先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油去除,然后采用水解酸化将废水中的长链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随后驯化菌的作用下,进行兼氧反应,可将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成CO2,同时将氨氮及硝酸盐氮被转化为N2去除,最后采用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好氧反应进一步分解,同时进行泥水分离,以此,实现对垃圾中转站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甲烷危险气体和浓水,更加安全可靠,能满足垃圾中转站地处城市中的环境要求;与此同时,废水处理方法,能满足中转站废水排放的标准,能进一步回收利用,实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的结合。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废水处理方法一实施例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废水处理系统管线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废水处理系统结构图;
图4为兼氧池和水解酸化池结构图;
图5为污泥处理设备连接图;
图6为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结构图。
附图标号说明: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此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鉴于现有的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方式会产生甲烷等危险气体和浓缩废水的技术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参见图1,所述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待处理废水;
步骤S2:往所述待处理废水加入混凝反应剂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后,得到第一处理水;
步骤S3:使所述第一处理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后,得到第二处理水;
步骤S4:往所述第二处理水中加入驯化菌群后,在兼氧条件下反应,得到第三处理水,其中,所述驯化菌群可在兼氧条件下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
步骤S5:将所述第三处理水采用无机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后,得到处理水。
其中,在本发明中,术语所述的“水解酸化反应”是指有机物进入微生物细胞前、在胞外进行的生物化学反应,可以难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有机物;
在本发明中,术语所述的“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短程硝化是指NH3生成亚硝酸根,不再生产硝酸根;而由亚硝酸根直接生成N2,称为短程反硝化。短程硝化反硝化是指NH3---NO2----N2,即可以从水中氨氮去除的一种工艺。
在本发明中,术语所述的“膜生物反应器”(MBR)为膜分离技术与生物处理技术有机结合之新型态废水处理系统。以膜组件取代传统生物处理技术末端二沉池,在生物反应器中保持高活性污泥浓度,提高生物处理有机负荷,从而减少污水处理设施占地面积,并通过保持低污泥负荷减少剩余污泥量。主要利用膜分离设备截留水中的活性污泥与大分子有机物。
本发明中,先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和浮油去除,然后采用水解酸化将废水中的长链有机物分解成小分子有机物,随后在兼氧条件下可以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的驯化菌的作用下,将大部分有机物进行分解,最后采用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好氧反应进一步分解,同时进行泥水分离,以此,实现对垃圾中转站废水进行有效处理,且处理过程中不产生甲烷危险气体和浓水,更加安全可靠,能满足垃圾中转站地处城市中的环境要求;与此同时,废水处理方法,能满足中转站废水排放的标准,能进一步回收利用,实现废水处理与资源化的结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1包括:
将废水进行过滤后进行调质,得到所述待处理废水,通过将废水进行过滤,可以去除废水的固体物质。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发明中,将所述待处理废水的pH控制在6~8时,其后续的混凝效果更佳,因此,在加入混凝反应剂之前,可检测所述待处理废水的pH,若其不在范围,则在步骤S2之前,还包括:调控所述待处理废水的pH至6~8;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2中,所述混凝反应剂包括混凝剂和助凝剂,以此实现混凝反应。而具体的混凝剂和助凝剂可根据水质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混凝剂包括PAC和PAF中的至少一种,所述助凝剂包括PAM,所选混凝剂和助凝剂的组合更加适用于垃圾中转站废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步骤S3中,往所述第一处理水中加入仿生填料,以此用以增加厌氧水解微生物浓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步骤S4中,所述在兼氧条件下反应包括在溶解氧浓度为0.5mg/L的条件下反应。在此条件下,含碳有机物、氨氮以及硝酸盐氮的分解率均有所提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二处理水中,含有12000~16000mg/L的活性污泥。控制第二处理水中的活性污泥含量控制在此含量,在提高有机物分解率的前提下,膜通量的影响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驯化菌群的驯化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好氧和缺氧进行交替培养5d,其中,在所述好氧的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为1~2mg/L,所述污泥的污泥龄控制1~2.5d;
逐步降低溶解氧浓度直至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同时控制NO2 -含量至在2mg/L,25℃培养15d;
控制溶解氧浓度0.5~1.0mg/L,25℃培养10d后,即得。
以所述待处理废水作为培养液驯化的菌群,更加利于提高分解效率。例如在处理垃圾中转站废水时,所述待处理废水则为垃圾中转站废水。
培养污泥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挑选,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培养污泥为市政污水厂污泥。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将所述第三处理水通过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处理后,得到经过所述好氧反应和所述泥水分离的所述处理水,其中,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以及负载于所述主体材料表面的超亲水材料,所述主体材料包括堇青石和Al2O3;采用浸没式平板无机膜,污染层较薄,能保持透水率,表面附着物易冲洗,水道短,工作压力小,节能环保,为了能够在不影响膜通量的前提下,达到有效截留废水中的有机物及微生物的效果,所述浸没式平板无机膜的孔径为50~100nm,所述浸没式平板无机膜的主体材料为堇青石和Al2O3,并在表面负载有超亲水材料,以具有超强耐污性能。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第三处理水中,含有12000~16000mg/L的活性污泥。以使有机物的去除能力得到保证的同时,膜通量影响较小。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步骤S5后,还包括:
步骤S6:将所述处理水消毒后排放。将处理水消毒更有利于进行再利用。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系统,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混凝气浮池1,所述混凝气浮池1用以对废水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和悬浮物;
水解酸化池2,所述水解酸化池2用以对经过所述混凝反应、且除去浮油和悬浮物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
兼氧反应池3,所述兼氧反应池3用以对经过所述水解酸化反应的废水进行兼氧条件下的反应,所述反应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和含C有机物的分解反应;以及,
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对经过所述在兼氧条件下的分解反应的废水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上述废水处理系统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废水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系统可以视处理规模大小采取一体化集成设备的形式或者模块化设备形式,占地面积小,安装快,投资省。
若采取一体化集成设备的形式,参见图2~图3,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顺流管线6,所述顺流管线6将所述混凝气浮池1、所述水解酸化池2、所述兼氧反应池3和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依次连通。
在一些是实施例中,为过滤废水中较大的杂质,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调节池15和精密格栅(图中未示出),所述调节池15的进口与所述精密格栅连接,且所述调节池15的出口与所述混凝气浮池1的进口连接。进一步,精密格栅的过滤精度≤1mm。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清水池5,所述清水池5的进口与所述膜生物反应器的出口连接。清水池5可兼做消毒池,用于对进行所述好氧反应和所述泥水分离后的水进行消毒处理。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所述水解酸化池2设有仿生填料14,以此用以增加厌氧水解微生物浓度。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5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污泥浓缩池7、排泥管道8和污泥脱水机组件9,且所述混凝气浮池1设有混凝污泥出口,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设有膜反应污泥出口,所述混凝污泥出口和所述膜反应污泥出口分采用所述排泥管道8与所述污泥浓缩池7的进口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组件9与所述污泥浓缩池7的出口连接。污泥浓缩池7对混凝沉淀池和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中产生的污泥进行浓缩,并将浓缩后的污泥输送至所述污泥脱水机组件9进行脱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排泥管道8上设有排泥泵,用于将抽排污泥提供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污泥脱水机组件9包括污泥脱水机901和滤液收集容器902,所述滤液收集容器902的进水口与所述污泥脱水机901出水口;具体地,所述污泥脱水机901为叠螺机。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滤液收集容器902的出水口与所述调节池15之间设有滤液管道10,用于将脱除的水排放至所述调节池15。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2~图3,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加药系统11,所述加药系统11用于往所述混凝气浮池1中加药进行所述混凝反应。
进一步,所述加药系统11设有至少一个加药池1101,各加药池1101均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加药泵1103和至少一个搅拌装置1102。需要说明的是,加药池1101数量根据往所述混凝气浮池1中的加入药品种类进行设置。所述加药泵1103可向所述混凝沉淀池中定量加入所需的化学试剂,而搅拌装置1102则可以使化学试剂均与所述混凝沉淀池中的水混合均匀。
在一些实施例中,具体地,所述加药系统11包括依次连接的加碱池、加PAC池、加PAM池和中间池。其中,所述加碱池用于加碱进行pH调节,所述加PAC池用于加PAC,所述加PAM池用于加PAM,所述中间池用于备用。其中,所述加碱池中设有pH计1104用于控制pH。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4和图6,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风机组件12,所述风机组件12分别与所述兼氧反应池3、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连接,用于同时和/或分别对所述兼氧反应池3、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进行曝氧。
在一些实施例,所述风机组件12包括鼓风机1201及与所述鼓风机1201连接的曝气管1202,所述曝气管1202设于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和/或兼氧反应池3内,通过鼓风机1201将含氧气体输送至曝气管1202,进行曝气。
在一些为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废水处理系统还包括逆流管线16,所述逆流管线16连接于所述兼氧反应池3与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之间,用以将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的水回流至兼氧反应池3,使其提高废水有机分解反应进行的更加完全。进一步,该步回流反应的回流比为600~800%。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逆流管线16设有回流泵17,用于为回流提供动力。
在一些实施例中,参见图6,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包括:
膜反应池401;
置于所述膜反应池401内的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
第一抽泵403,所述第一抽泵403与所述膜反应池401的出口连通,用于将膜反应池中的水通过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后排放。通过上述设置,可以使废水在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还包括反冲洗泵404,用以导入清水对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冲洗,以剥离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所沉积的悬浮污泥;具体地,在所述清水池5与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之间设置一条清洗管道405,反冲洗泵404设于清洗管道405上,提供抽力使所述清水池5的水对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冲洗。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4还包括药洗泵406,用以导入清洗药物对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冲洗。具体地,所述药洗泵406设于所述清洗管道405上。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废水处理系统配备有智能控制装置13,智能控制装置13包括在线参数监测及信息采集系统、融合垃圾中转站废水处理模型和经验参数的人工智能(AI)决策系统、智能控制自动调节系统。通过上述方法可以实现整个系统的自动化运转,降低人工操作难度。
使用上述系统处理废水的方法如下所示:
1)将废水通过精密格栅进行过滤后,进入调节池15调节水质后,得到待处理废水;
2)使待处理废水进入混凝气浮池1,将加减池中的碱液加入混凝气浮池1调节pH至6~8,将加PAC池中的药品和将加PAM池中的药品加入混凝气浮池1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得到第一处理水,同时混凝气浮池1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8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3)使第一处理水进入水解酸化池2,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得到第二处理水;
4)使第二处理水进入兼氧反应池3,投入驯化菌,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2000~16000mg/L,打开风机进行曝气,维持其氧浓度为0.5 mg/L,得到第三理水;
5)使第三处理水进入膜反应池401,开启第一抽泵403,将第三处理水通过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通过后,得到处理水,反应期间,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第三处理水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2000~16000mg/L,同时将水回流至水解酸化池2,回流比为600%~800%,其产生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6)将处理水排放至清水池5加入NaClO进行消毒后,即处理完毕。
7)污泥浓缩池7中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901脱水,脱水后的产生的滤液排放至滤液收集容器902,然后经过滤液管道10排放至调节池15,污泥脱水机901脱水后的固体与精密格栅过滤的栅渣进行定期清运;
8)处理完毕后,可将清水池5抽至膜生物反应池中,同时打开药洗泵406和反冲洗泵404,对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清洗。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用于处理垃圾中转站废水的菌群,其驯化步骤如下:
取垃圾中转站废水作为培养液,检测其氨氮浓度,加入市政污水厂污泥,先采用好氧/缺氧进行交替培养5d,好氧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为1.5mg/L;然后逐步降低好氧阶段的曝气量,控制溶解氧浓度为1mg/L,污泥龄控制1~2.5d,同时检测水中的NO2 -含量,NO2 -浓度较低时可以适当补充维持至2mg/L,25℃培养15d;进一步控制溶解氧浓度1.0mg/L,25℃培养10d。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废水处理的方法,其步骤如下:
1)将废水通过精密格栅进行过滤后,进入调节池15调节水质后,得到待处理废水;
2)使待处理废水进入混凝气浮池1,将加减池中的碱液加入混凝气浮池1调节pH至6~8,将加PAC池中的药品和将加PAM池中的药品加入混凝气浮池1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得到第一处理水,同时混凝气浮池1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8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3)使第一处理水进入水解酸化池2,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得到第二处理水;
4)使第二处理水进入兼氧反应池3,投入实施例1所示的驯化菌,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2000mg/L,打开风机进行曝气,维持其氧浓度为0.5 mg/L,得到第三理水;
5)使第三处理水进入膜反应池401,开启第一抽泵403,将第三处理水通过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通过后,得到处理水,反应期间,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第三处理水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2000mg/L,同时将水回流至水解酸化池2,回流比为600%,其产生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6)将处理水排放至清水池5加入NaClO进行消毒后,即处理完毕。
7)污泥浓缩池7中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901脱水,脱水后的产生的滤液排放至滤液收集容器902,然后经过滤液管道10排放至调节池15,污泥脱水机901脱水后的固体与精密格栅过滤的栅渣进行定期清运;
8)处理完毕后,可将清水池5抽至膜生物反应池中,同时打开药洗泵406和反冲洗泵404,对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清洗。
实施例3
1)将废水通过精密格栅进行过滤后,进入调节池15调节水质后,得到待处理废水;
2)使待处理废水进入混凝气浮池1,将加减池中的碱液加入混凝气浮池1调节pH至6~8,将加PAC池中的药品和将加PAM池中的药品加入混凝气浮池1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得到第一处理水,同时混凝气浮池1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8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3)使第一处理水进入水解酸化池2,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得到第二处理水;
4)使第二处理水进入兼氧反应池3,投入实施例1所示的驯化菌,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6000mg/L,打开风机进行曝气,维持其氧浓度为0.5 mg/L,得到第三理水;
5)使第三处理水进入膜反应池401,开启第一抽泵403,将第三处理水通过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通过后,得到处理水,反应期间,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第三处理水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6000mg/L,同时将水回流至水解酸化池2,回流比为800%,其产生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6)将处理水排放至清水池5加入NaClO进行消毒后,即处理完毕。
7)污泥浓缩池7中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901脱水,脱水后的产生的滤液排放至滤液收集容器902,然后经过滤液管道10排放至调节池15,污泥脱水机901脱水后的固体与精密格栅过滤的栅渣进行定期清运;
8)处理完毕后,可将清水池5抽至膜生物反应池中,同时打开药洗泵406和反冲洗泵404,对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清洗。
实施例4
1)将废水通过精密格栅进行过滤后,进入调节池15调节水质后,得到待处理废水;
2)使待处理废水进入混凝气浮池1,将加减池中的碱液加入混凝气浮池1调节pH至7.5,将加PAC池中的药品和将加PAM池中的药品加入混凝气浮池1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得到第一处理水,同时混凝气浮池1产生的污泥通过排泥管道8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3)使第一处理水进入水解酸化池2,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得到第二处理水;
4)使第二处理水进入兼氧反应池3,投入实施例1所示的驯化菌,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5000mg/L,打开风机进行曝气,维持其氧浓度为0.5 mg/L,得到第三理水;
5)使第三处理水进入膜反应池401,开启第一抽泵403,将第三处理水通过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通过后,得到处理水,反应期间,控制兼氧反应池3中第三处理水活性污泥直至含量为15000mg/L,同时将水回流至水解酸化池2,回流比为700%,其产生的污泥排放至污泥浓缩池7。
6)将处理水排放至清水池5加入NaClO进行消毒后,即处理完毕。
7)污泥浓缩池7中的污泥进入污泥脱水机901脱水,脱水后的产生的滤液排放至滤液收集容器902,然后经过滤液管道10排放至调节池15,污泥脱水机901脱水后的固体与精密格栅过滤的栅渣进行定期清运;
8)处理完毕后,可将清水池5抽至膜生物反应池中,同时打开药洗泵406和反冲洗泵404,对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402进行清洗。
检测结果如表1所示:
通过上述检测,可知,经过本发明方法处理后的水,其各项污染指标明显下降。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提供待处理废水;
步骤S2:往所述待处理废水加入混凝反应剂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浮油和悬浮物后,得到第一处理水;
步骤S3:使所述第一处理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后,得到第二处理水;
步骤S4:往所述第二处理水中加入驯化菌群后,在兼氧条件下反应,得到第三处理水,其中,所述驯化菌群可在兼氧条件下进行短程硝化反硝化过程;
步骤S5:将所述第三处理水采用无机膜生物反应器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后,得到处理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包括:
将废水进行过滤后进行调质,得到所述待处理废水;和/或,
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
步骤S6:将所述处理水消毒后排放。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待处理废水的pH为6~8;和/或,
所述混凝反应剂包括混凝剂和助凝剂。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兼氧条件为溶解氧浓度为0.5mg/L的条件;和/或,
在所述第二处理水中,含有12000~16000mg/L的活性污泥;和/或,
所述驯化菌群的驯化步骤包括以下步骤:
取所述待处理废水作为培养液,加入污泥,采用好氧和缺氧进行交替培养5d,其中,在所述好氧的阶段控制溶解氧浓度为1~2mg/L,所述污泥的污泥龄控制1~2.5d;
逐步降低溶解氧浓度直至溶解氧浓度为0.5~1.5mg/L,同时控制NO2 -含量至在2mg/L,25℃培养15d;
控制溶解氧浓度0.5~1.0mg/L,25℃培养10d后,即得。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废水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膜生物反应器包括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将所述第三处理水通过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处理后,得到经过所述好氧反应和所述泥水分离的所述处理水,其中,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的材料包括主体材料以及负载于所述主体材料表面的超亲水材料,所述主体材料包括堇青石和Al2O3;和/或,
在所述第三处理水中,含有12000~16000mg/L的活性污泥。
6.一种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水处理系统包括:
混凝气浮池,所述混凝气浮池用以对废水进行混凝反应,并去除废水中的浮油和悬浮物;
水解酸化池,所述水解酸化池用以对经过所述混凝反应且除去所述浮油和所述悬浮物的废水进行水解酸化反应;
兼氧反应池,所述兼氧反应池用以对经过所述水解酸化反应的废水进行兼氧条件下的反应,所述反应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反应和含C有机物的分解反应;以及,
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对经过所述在兼氧条件下的分解反应的废水进行好氧反应和泥水分离。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顺流管线,所述顺流管线将所述混凝气浮池、所述水解酸化池、所述兼氧反应池和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依次连通。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逆流管线,所述逆流管线连接于所述兼氧反应池与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之间,用以将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中的水回流至所述兼氧反应池;和/或,
调节池和精密格栅,所述调节池的进口与所述精密格栅连接,且所述调节池的出口与所述混凝气浮池的进口连接;和/或,
清水池,所述清水池的进口与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的出口连接;和/或,
污泥浓缩池、排泥管道和污泥脱水机组件,且所述混凝气浮池设有混凝污泥出口,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设有膜反应污泥出口,所述混凝污泥出口和所述膜反应污泥出口分别采用所述排泥管道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进口连接,所述污泥脱水机组件与所述污泥浓缩池的出口连接;和/或,
加药系统,所述加药系统用于往所述混凝气浮池中加药进行所述混凝反应;和/或,
风机组件,所述风机组件分别与所述兼氧反应池、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连接,用于同时和/或分别对所述兼氧反应池、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进行曝氧。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包括:
膜反应池;
置于所述膜反应池内的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以及,
第一抽泵,所述第一抽泵与所述膜反应池的出口连通,用于将所述膜反应池中的水通过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后排放。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无机平板膜生物反应器还包括:
反冲洗泵,用以导入清水对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进行冲洗,以剥离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上所沉积的悬浮污泥;和/或,
药洗泵,用以导入清洗药物对所述浸没式无机平板膜组件进行冲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69046.6A CN115594367A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569046.6A CN115594367A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94367A true CN115594367A (zh) | 2023-01-13 |
Family
ID=848523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569046.6A Pending CN115594367A (zh) | 2022-12-08 | 2022-12-08 |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94367A (zh)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2970A (zh) * | 2020-07-06 | 2020-10-13 | 武汉环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方法 |
CN114853271A (zh) * | 2022-04-26 | 2022-08-05 | 深圳垚鑫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115321743A (zh) * | 2022-02-22 | 2022-11-11 | 浙江傲世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CN217947891U (zh) * | 2022-05-24 | 2022-12-02 | 深圳垚鑫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系统 |
-
2022
- 2022-12-08 CN CN202211569046.6A patent/CN115594367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762970A (zh) * | 2020-07-06 | 2020-10-13 | 武汉环联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中转站渗滤液处理方法 |
CN115321743A (zh) * | 2022-02-22 | 2022-11-11 | 浙江傲世环境服务有限公司 | 一种中转站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CN114853271A (zh) * | 2022-04-26 | 2022-08-05 | 深圳垚鑫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CN217947891U (zh) * | 2022-05-24 | 2022-12-02 | 深圳垚鑫淼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系统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74141B (zh) | 低浓度有机废水再生回用工艺 | |
CN101659500A (zh) | 一种染料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6315977B (zh) | 一种印染废水处理工艺 | |
CN109205954A (zh) | 微电解催化氧化、生化处理高浓度废水工艺 | |
CN111908618A (zh) | 一种高氨氮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4685014A (zh) | 一种畜禽养殖废水处理循环系统 | |
CN206680346U (zh) | 一种废水深度脱氮除碳处理装置 | |
CN217947891U (zh) | 一种餐厨垃圾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4735172U (zh) | 废水处理装置及废水处理系统 | |
CN113955899A (zh) | 一种高效的涂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以及工艺 | |
CN211770809U (zh) | 一种高污染难降解废水高效处理装置 | |
CN220335004U (zh) | 磷酸铁锂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105984991B (zh) | 一种污水深度处理工艺 | |
CN216106228U (zh) | 去除污水中微生物代谢产物的脱碳除氮反应器 | |
CN116693112A (zh) | 一种低碳氮比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方法 | |
CN115594367A (zh) | 一种废水处理方法和废水处理系统 | |
CN210635848U (zh) | 一种发制品废水高效脱氮系统 | |
CN114853271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废水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209481292U (zh) | 一种组合式厌氧氨氧化-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装置 | |
CN113968658A (zh) | 一种垃圾渗滤液生化出水净化装置及其深度净化方法 | |
CN112811750A (zh) | 一种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全量化处理系统及处理方法 | |
CN111960607A (zh) | 一种电镀废水的处理工艺 | |
CN222613135U (zh) | 一种腐殖酸提取系统 | |
CN218025762U (zh) | 一种肌醇生产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16687829U (zh) | 一种有机废水一体化处理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1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