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561931B -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61931B
CN115561931B CN202211011588.1A CN202211011588A CN115561931B CN 115561931 B CN115561931 B CN 115561931B CN 202211011588 A CN202211011588 A CN 202211011588A CN 115561931 B CN115561931 B CN 11556193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lor
point
coordinate
backlight module
waveleng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115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561931A (zh
Inventor
黄建华
薄灵丹
曲莹莹
陈东川
廖燕平
李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Beijing BOE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115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61931B/zh
Publication of CN1155619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19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5619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619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09Filters, e.g. light shielding masks
    • G02F1/133514Colour filt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4Illuminating devices using photoluminescence, e.g. phosphors illuminated by UV or blue light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其中一实施例的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上的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蓝色色阻、红色色阻以及绿色色阻,所述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以及所述绿色色阻在马蹄形色域图中形成对应的色点,红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色坐标;绿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色坐标;蓝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五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六色坐标;其中,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五色坐标;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四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第六色坐标。

Description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量子点技术的发展,量子点(QD)背光被逐渐应用。QD背光是在背光膜层上加了一层量子点膜层,例如蓝光LED(发光二极管),利用蓝光LED激发红色、绿色量子点从而产生红色和绿色的光,进一步形成白光。
相关技术的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产品设计中,一般基于固定的QD背光模组,通过在QD背光模组上设置厚度较大的彩膜色阻实现色域提升,但是该设置会导致量子点背光模组的透过率下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中的至少一个。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上的彩膜层;
所述彩膜层包括蓝色色阻、红色色阻以及绿色色阻,
所述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以及所述绿色色阻在马蹄形色域图中形成对应的色点,
红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色坐标;
绿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色坐标;
蓝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五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六色坐标;
其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五色坐标;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四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第六色坐标。
进一步的,所述马蹄形色域图包括等能白光点,各颜色的色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反向延伸并与所述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界线形成交点,所述交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为该颜色的色点波长,
所述背光模组各颜色的波峰位置处的波长和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满足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
彩膜色点背光波峰)/2=λ色域标准色点±10nm,
其中,λ彩膜色点为色点波长,λ背光波峰为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λ色域标准色点为标准色域下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
进一步的,预设色温值和各个色点的刺激值满足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
Wx=WX/(WX+WY+WZ),Wy=WY/(WX+WY+WZ),
其中,Wx为第一预设色温值,Wy为第二预设色温值,
WX为第一刺激值,WY为第二刺激值,WZ为第三刺激值。
进一步的,所述红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625±50nm,
所述绿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540±50nm
所述蓝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455±50n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色坐标为0.639±0.1,所述第二色坐标为0.352±0.1;
所述第三色坐标为0.313±0.1,所述第四色坐标为0.606±0.1;
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1400.06,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091±0.1。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色坐标为0.639,所述第二色坐标为0.352时,所述背光模组的红色色点为(0.679,0.313),
所述第三色坐标为0.313,所述第四色坐标为0.606时,所述背光模组的绿色色点为G(0.255,0.706),
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140,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091时,所述背光模组的蓝色色点为G B(0.150,0.053),所述背光模组蓝色的波峰长度为452nm,所述背光模组绿色的波峰长度为538nm,所述背光模组红色的波峰长度为626nm;
和/或
所述色温值为(0.28,0.29)时,根据所述刺激值确定的背光模组红色光、绿色光以及蓝色光的强度比为1.385:1.046:1。
进一步的,所述红色色阻为颜料材料或染料材料,
所述绿色色阻为颜料材料或染料材料,以及
所述蓝色色阻为染料材料。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背光源,以及
在所述背光源上形成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蓝色色阻、红色色阻以及绿色色阻;
所述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以及所述绿色色阻在马蹄形色域图中形成对应的色点,红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色坐标;
绿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色坐标;
蓝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五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六色坐标;
在所述背光源上形成彩膜层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使得所述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五色坐标;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使得所述第四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第六色坐标小于。
进一步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颜色的色点确定该色点对应的色点波长以及波峰波长;
根据所述色点波长、所述波峰波长、所述预设色温值以及与所述刺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不同颜色的波峰强度;
根据所述不同颜色的波峰强度得到所述背光模组的强度比。
本发明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本发明第一方面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量子点背光模组,通过对彩膜色阻的色坐标实现优化,使得彩膜色阻自身的透过率提高,进一步量子点背光模组的整体透过率,既能够实现高色域显示,又具有良好的透过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背光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彩膜层的各色阻的色点位置示意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色阻色点和标准色域色点的位置对比示意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膜色阻和相关技术的彩膜色阻的参数对比示意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膜色阻和相关技术的彩膜色阻的参数对比示意图;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马蹄形色域图中波长和色点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彩膜色阻的色点波长和标准色域波长的示意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波峰和强度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本发明的第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如图1所示,该量子点背光模组包括量子点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量子点背光源上的彩膜层。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该背光源1包括:设置在光源11上的导光板12,设置在导光板12上的增透膜13,设置在增透膜13上的量子点膜14,设置在量子点膜14上的棱镜片15,以及设置在棱镜片15上的增亮膜片(DBEF)16。
所述彩膜层包括红色色阻21绿色色阻22以及蓝色色阻23,如图2所示,所述红色色阻21绿色色阻22以及蓝色色阻23在马蹄形色域图中形成对应的色点,
红色色点21R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色坐标;
绿色色点22G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色坐标;
蓝色色点23B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五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六色坐标;
其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五色坐标;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四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第六色坐标。
本发明实施例对不同颜色的色阻的色点进行设计,对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在马蹄形色域图中的色点位置进行设置,使得在所述第一方向(X方向)上,所述红色色阻的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绿色色阻的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蓝色色阻的第五色坐标,以及在所述第二方向(Y方向)上,使得所述绿色色阻的第四色坐标大于红色色阻的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蓝色色阻的第六色坐标,通过该设置实现了降低色点,提高透过率的目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对于红色色点21R,所述第一色坐标为0.639±0.1,所述第二色坐标为0.352±0.1;对于绿色色点22G,所述第三色坐标为0.313±0.1,所述第四色坐标为0.606±0.1;对于蓝色色点23B,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140±0.06,所述第六色坐标为0.091±0.1。
本实施例对红色色阻的色点位置、绿色色阻的色点位置以及蓝色色阻的色点位置具体化设计,以各个颜色色阻的色点在该范围内为设计准则形成彩膜层,使得形成的彩膜层具有较低的色点和较高的透过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色坐标为0.639,所述第二色坐标为0.352时,所述背光模组的红色色点为(0.679,0.313),所述第三色坐标为0.313,所述第四色坐标为0.606时,所述背光模组的红色绿色色点为G(0.255,0.706),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140,所述第六色坐标为0.091时,所述背光模组的蓝色色点为B(0.140,0.091)。
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以本实施例的彩膜色阻的各个色点为例,彩膜色阻的各个色点在马蹄形色域图的位置如图3所示,该色点设置的彩膜色阻与背光源组装形成的背光模组的各个色点在马蹄形色域图中的位置如图3所示,DCI色域标准的各个颜色的标准色点同样如图3所示。如图3所示,DCI标准色域下,标准红色色点、标准蓝色色点以及标准绿色色点相互连接构成了三角形的标准色域区域,而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彩膜色点组组装构成的背光模组的各个色点形成的背光模组的色域区域的面积大于标准色域区域的面积,并且,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各个色点位于标准色域对应的色点外侧,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各个色点优于标准色点,具有良好的透过率。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4所示,以红色色点21R,所述第一色坐标Rx为0.639,所述第二色坐标Ry为0.352为例,以绿色色点22G,所述第三色坐标Gx为0.313,所述第四色坐标Gy为0.606为例,以蓝色色点23B,所述第五色坐标Bx为0.140,所述第六色坐标By为0.091为例,较相关技术的彩膜层的色点设计(Normal CF)相比较,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彩膜层的色点设计(New CF)的红色亮度RY,绿色亮度GY以及蓝色亮度BY以及画面亮度WY均有所提高,红色亮度RY较现有的17.36提升至26.19,红色亮度RY较现有的17.36提升至26.19,绿色亮度GY较现有的55.60提升至63.26,蓝色亮度BY较现有的10.11提升至11.53,画面亮度WY较现有的27.69提升至33.66,可见每一颜色的亮度以及整体亮度均有所提升。
进一步的,参见图5,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透过率,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和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在各个颜色的波峰位置处的对比可知,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的红色、蓝色以及绿色较现有技术的背光模组的红色、蓝色以及绿色的透过率均有所提高。
如图6所示,示出了黑白线条下的马蹄形色域图,所述马蹄形色域图包括等能白光点,其第一方向为X方向,第二方向为Y方向,第二方向垂直于第一方向。等能白光点位于马蹄形色域图的中间位置,示例性的,等能白光点在马蹄形色域图的坐标为(0.333,0.333),
以等能白光点为中心点,位于最外侧的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界和等能白光点形成多条表示波长的连接线,该连接线对应的波长为色域标准波长。
在同一连接线上的各个位置处的波长相同,即,连接线9上的所有的点位置处的波长都是同一数值。同一连接线上,距离等能白光点的位置越远的色点的纯度越高,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同一连接线的不同位置的色点的纯度不同,在靠近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缘处的色点的颜色越深,靠近位于中心的等能白光点的色点颜色越浅,接近于白色。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各颜色的色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反向延伸并与所述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界线形成交点,所述交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为该颜色的色点波长。示例性的,以绿色色阻的绿色色点为例,绿色色点与等能白光点连接并将连接线反向延伸至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界,从而形成表示该色点对应的波长轨迹,示例性的,绿色色点对应的波长为538nm。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背光模组各颜色的波峰位置处的波峰波长和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满足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λ彩膜色点背光波峰)/2=λ色域标准色点±10nm,
其中,λ彩膜色点为色点波长,λ背光波峰为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λ色域标准色点为标准色域下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
如图7所示,以绿色色阻的绿色色点为例,λ彩膜色点则为图7所示的色域标准色点的色点波长。基于同样原理,以绿色色域标准点为例,绿色色域标准点与等能白光点相连后形成连接线,该连接线反向延伸并与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界形成交点,该连接线轨迹所对应的波长则为绿色色域标准点的色点波长。
根据上述公式,本实施例能够根据已知的λ彩膜色点以及已知的λ色域标准色点从而确定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红色色阻的色点范围为Rx:0.639±0.1,Ry:0.352±0.1时,所述红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625±50nm,绿色色阻的色点范围为Gx:0.313±0.1,Gy:0.606±0.1时,所述绿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540±50nm,蓝色色阻的色点范围为Bx:0.140±0.06,By:0.091±0.1时,所述蓝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455±50nm。
基于上述实施例的对透过率能够提高的色点设计,本实施例进一步通过色点波长和色点位置的对应关系,实现对色点波长的设计,使得彩膜色阻自身的透过率提高,进一步量子点背光模组的整体透过率,既能够实现高色域显示,又具有良好的透过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以前述的彩膜模组的各色色点为实施例,即:红色色阻的色点为Rx:0.639,Ry:0.352,根据上述公式,所述背光模组红色的波峰长度为626nm,绿色色阻色点为Gx:0.313,Gy:0.606,根据上述公式,所述背光模组绿色的波峰长度为538nm,蓝色色阻的色点为Bx:0.140,By:0.091,所述背光模组蓝色的波峰长度为452nm。本实施例中,基于前述通过色点位置得到的色点波长,进一步通过彩膜色阻的色点波长和背光模组的对应关系,对背光模组的各个颜色的波峰位置进行优化设计,使得背光模组的波峰位置和彩膜色阻的各个色点的光谱相匹配,从而实现提高背光模组的色域和透过率的目的。
基于前述实施例的通过对彩膜层的各个颜色色阻的色点优化,本发明实施例提升了彩膜层透过率,进一步的,本实施还通过对背光模组的波峰位置与彩膜色阻的色点进行匹配,进一步优化了背光模组的色域和透过率,本实施例进一步对背光模组的各个颜色的强度比进行设计,进一步提高背光模组的色域和透过率。所采用的方式如下: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预设色温值和各个色点的刺激值满足第二对应关系。
本实施例中,预设色温值为人眼感知最优的色温,背光模组显示该色温时,显示效果较好,且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在一个具体示例中,预设色温值包括x方向色温(即第一预设色温值),例如Wx=0.28±0.01,还包括y方向色温(即第二预设色温值),例如Wy=0.29±0.01。
刺激值表示引起视网膜对某种颜色感觉的三种原色的刺激程度,本实施例中,刺激值与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彩膜色阻的色点波长、以及在该波峰波长位置处的强度有关。在一个具体示例中,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和彩膜色阻的色点波长的乘积在该波峰波长位置处的强度进行积分能够得到本申请的刺激值。
本实施例中,预设色温值和背光模组的三刺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为:
第一预设色温值Wx=WX/(WX+WY+WZ),
第二预设色温值Wy=WY/(WX+WY+WZ),
其中,WX为第一刺激值,WY为第二刺激值,WZ为第三刺激值,即在CIE RGB体系下X、Y以及Z方向的三刺激值。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第一刺激值WX=(RX+GX+BX)/3,其中,RX为背光模组的红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X方向的刺激值,GX为背光模组的绿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X方向的刺激值,BX为背光模组的蓝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X方向的刺激值。
第二刺激值WY=(RY+GY+BY)/3,其中,RY为背光模组的红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Y方向的刺激值,GY为背光模组的绿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Y方向的刺激值,BY为背光模组的蓝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Y方向的刺激值。
第三刺激值WZ=(RZ+GZ+BZ)/3,其中,RZ为背光模组的红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Z方向的刺激值,GZ为背光模组的绿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Z方向的刺激值,BZ为背光模组的蓝色颜色在CIE RGB体系下位于Z方向的刺激值。
示例性的,RX、GX、BX、RY、GY、BY、RZ、GZ以及BZ与所述背光模组的波峰强度、预设常数值、预设波长以及根据所述色点波长确定的彩膜层强度满足第三对应关系,即:
其中,T(λ,BL)为背光模组的强度值,m(λ)、x(λ)、y(λ)以及z(λ)均为与λ相关的常数,T(λ,RCF)、T(λ,GCF)、以及T(λ,BCF)为根据彩膜层的各颜色色阻的色点确定的色阻强度值。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T(λ,RCF)为红色色阻的强度值,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基于前述实施例的色点设计,可确定该色阻的光谱,进一步根据该红色色阻的光谱确定红色色阻的强度值。同理,绿色色阻的强度值T(λ,GCF)以及蓝色色阻的强度值T(λ,BCF)均可通过相同远离得到。
因此,根据第一刺激值WX,第二刺激值WY,第三刺激值WZ与各个颜色在对应方向的刺激值的公式可进一步推导确定:
(RX+GX+BX)/(R X+GX+BX+RY+GY+BY+RZ+GZ+BZ)=Wx;
(RY+GY+BY)/(RX+GX+BX+RY+GY+BY+RZ+GZ+BZ)=Wy。
以前述的Wx=0.28,Wy=0.29为例,
(RX+GX+BX)/(R X+GX+BX+RY+GY+BY+RZ+GZ+BZ)=0.28;
(RY+GY+BY)/(RX+GX+BX+RY+GY+BY+RZ+GZ+BZ)=0.29;
基于第二对应关系,能够确定各个颜色对应的背光模组的强度值,从而得到了背光模组的RGB的强度比。
基于前述实施例中,本实施例进对背光模组的各个颜色的强度比进行设计,利用背光模组的各个颜色波峰强度与刺激值的对应关系,在前述的实现了彩膜色阻的色点优化和背光模组的波峰优化的基础上,进一步通过根据第二对应关系得到的RGB相对强度进行优化,实现背光模组的强度比与彩膜层的光谱匹配,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色域和透过率。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8所示,横坐标为波长,纵坐标为强度值,当预设色温值为(0.28,0.29)时,根据前述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的背光RGB三色强度比为1.385:1.046:1,红色所述背光模组绿色的波峰长度为538nm,所述背光模组蓝色的波峰长度为452nm,所述背光模组红色的波峰长度为626nm,使得基于前述色点设计的彩膜色阻和波峰设置的背光模组具有高匹配性、高色域以及高透过率。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红色色阻为颜料(Pigment)材料或染料(Dye)材料,所述绿色色阻为颜料材料或染料材料,以及所述蓝色色阻为染料材料。本实施例中,该通过对彩膜的各色色阻的材料进行设置,采用颜料材料和染料材料的混合设计,例如,红色色阻和绿色色阻为颜料材料,蓝色色阻为染料材料,又例如,红色色阻、绿色色阻以及蓝色色阻均为颜色材料,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蓝色色阻为染料材料为设计准则,实现与其他颜色色阻的材料进行匹配设计,提高了彩膜色阻的进一步提高了背光模组的透过率。
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QD背光的制作方法,该方法包括:
形成背光源,以及
在所述背光源上形成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蓝色色阻、红色色阻以及绿色色阻;
所述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以及所述绿色色阻在马蹄形色域图中形成对应的色点,红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色坐标;绿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色坐标;蓝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五色坐标,以及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六色坐标。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如图1所示,形成所述背光源包括:
在光源上形成导光板,在导光板上形成增透膜,在增透膜上形成量子点膜,在量子点膜上形成棱镜片,以及在棱镜片上形成增亮膜片(DBEF)。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在所述背光源上形成彩膜层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使得所述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五色坐标;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使得所述第四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第六色坐标。
通过上述设计实现了降低背光模组的色点,提高透过率的目的。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颜色的色点确定该色点对应的色点波长以及波峰波长;
根据所述预设色温值与所述刺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不同颜色的波峰强度;
根据所述不同颜色的波峰强度得到所述背光模组的强度比。
在一个具体示例中,在确定各个颜色色点的色坐标的基础上,根据各个色点在马蹄形色域图中的位置确定对应色点的色点波长,进一步的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则能够得到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
在另一个具体示例中,刺激值为与波峰强度相关的积分函数,可参见前述的第二对应关系建立预设色温值和刺激值的对应关系,从而得到彩膜色阻和背光模组相匹配的背光模组设计。
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模组以及其制造方法,通过对彩膜层的各个颜色色阻的色点优化,进一步的,本实施还通过对背光模组的波峰位置与彩膜色阻的色点进行匹配,本实施例进一步对背光模组的各个颜色的强度比进行设计,提升了彩膜层透过率,优化了背光模组的色域和透过率,有效提高背光模组的色域和透过率。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背光源的制作方法的具体实施例可参见前述实施例的背光模组,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提出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背光模组,本发明实施例的显示装置可以为寸手机、平板电脑、电视机、显示器、笔记本电脑、数码相框、车载显示装置等任何需要量子点背光模组的产品或部件,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9)

1.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背光源和设置在所述背光源上的彩膜层;
所述彩膜层包括蓝色色阻、红色色阻以及绿色色阻,
所述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以及所述绿色色阻在马蹄形色域图中形成对应的色点,
红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色坐标和位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色坐标;
绿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色坐标和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色坐标;
蓝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五色坐标和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六色坐标;
其中,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五色坐标;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所述第四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第六色坐标,
所述马蹄形色域图包括等能白光点,各颜色的色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反向延伸并与所述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界线形成交点,所述交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为该颜色的色点波长,
所述背光模组各颜色的波峰位置处的波长和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满足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
彩膜色点背光波峰)/2=λ色域标准色点±10nm,
其中,λ彩膜色点为色点波长,λ背光波峰为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λ色域标准色点为标准色域下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预设色温值和所述背光模组的三刺激值满足第二对应关系,
所述第二对应关系为:
Wx=WX/(WX+WY+WZ),Wy=WY/(WX+WY+WZ),
其中,Wx为第一预设色温值,Wy为第二预设色温值,
WX为第一刺激值,WY为第二刺激值,WZ为第三刺激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625±50nm,
所述绿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540±50nm
所述蓝色色点的色点波长为455±50n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色坐标为0.639±0.1,所述第二色坐标为0.352±0.1;
所述第三色坐标为0.313±0.1,所述第四色坐标为0.606±0.1;
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140±0.06,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091±0.1。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色坐标为0.639,所述第二色坐标为0.352时,所述背光模组的红色色点为(0.679,0.313),
所述第三色坐标为0.313,所述第四色坐标为0.606时,所述背光模组的绿色色点为G(0.255,0.706),
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140,所述第五色坐标为0.091时,所述背光模组的蓝色色点为B(0.150,0.053),
所述背光模组蓝色的波峰长度为452nm,所述背光模组绿色的波峰长度为538nm,所述背光模组红色的波峰长度为626nm。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其特征在于,
所述红色色阻为颜料材料或染料材料,
所述绿色色阻为颜料材料或染料材料,以及
所述蓝色色阻为染料材料。
7.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形成背光源,以及
在所述背光源上形成彩膜层,所述彩膜层包括蓝色色阻、红色色阻以及绿色色阻;
所述蓝色色阻、所述红色色阻以及所述绿色色阻在马蹄形色域图中形成对应的色点,红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一色坐标和位于第二方向的第二色坐标;
绿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三色坐标和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四色坐标;
蓝色色点包括位于第一方向的第五色坐标和位于第二方向的第六色坐标;
在所述背光源上形成彩膜层进一步包括: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使得所述第一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三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五色坐标;
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使得所述第四色坐标大于所述第二色坐标大于所述第六色坐标,
所述马蹄形色域图包括等能白光点,各颜色的色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反向延伸并与所述马蹄形色域图的边界线形成交点,所述交点与所述等能白光点的连线为该颜色的色点波长,
所述背光模组各颜色的波峰位置处的波长和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满足第一对应关系,
所述第一对应关系为:
彩膜色点背光波峰)/2=λ色域标准色点±10nm,
其中,λ彩膜色点为色点波长,λ背光波峰为背光模组的波峰波长,λ色域标准色点为标准色域下对应颜色的色点波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各颜色的色点确定该色点对应的色点波长以及波峰波长;
根据所述预设色温值与所述刺激值的第二对应关系确定不同颜色的强度;
根据所述不同颜色的强度得到所述背光模组的强度比。
9.一种量子点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装置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
CN202211011588.1A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Active CN1155619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88.1A CN115561931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11588.1A CN115561931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1931A CN115561931A (zh) 2023-01-03
CN115561931B true CN115561931B (zh) 2024-04-09

Family

ID=847400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11588.1A Active CN115561931B (zh) 2022-08-23 2022-08-23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61931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9910A (ja) * 1996-10-28 1997-07-22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表示装置
JP2001228322A (ja) * 1999-12-09 2001-08-24 Toray Ind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69559A (zh) * 2007-12-10 2008-04-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1256311A (zh) * 2008-04-14 2008-09-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1984373A (zh) * 2010-09-28 2011-03-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KR20110058195A (ko) * 2009-11-26 2011-06-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WO2013169642A1 (en) * 2012-05-06 2013-11-14 Lighting Science Group Corporation Tunable light system having an adaptable light sour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3487991A (zh) * 2013-06-28 2014-01-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505774A (zh) * 2017-09-28 2017-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发光光谱的调节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CN207517695U (zh) * 2017-12-14 2018-06-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WO2019078288A1 (ja) * 2017-10-19 2019-04-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色較正用ビュア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色較正セット
CN215219221U (zh) * 2021-05-25 2021-12-17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宽波段透射式三基色滤光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334047B (en) * 2007-11-22 2010-12-01 Au Optronics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189910A (ja) * 1996-10-28 1997-07-22 Seiko Epson Corp カラー表示装置
JP2001228322A (ja) * 1999-12-09 2001-08-24 Toray Ind Inc カラーフィルターおよび液晶表示装置
CN101169559A (zh) * 2007-12-10 2008-04-30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CN101256311A (zh) * 2008-04-14 2008-09-03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器
KR20110058195A (ko) * 2009-11-26 2011-06-01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액정 표시장치
CN101984373A (zh) * 2010-09-28 2011-03-09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WO2013169642A1 (en) * 2012-05-06 2013-11-14 Lighting Science Group Corporation Tunable light system having an adaptable light source and associated methods
CN103487991A (zh) * 2013-06-28 2014-01-01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7505774A (zh) * 2017-09-28 2017-12-22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及其发光光谱的调节方法、液晶显示装置
WO2019078288A1 (ja) * 2017-10-19 2019-04-25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色較正用ビュアー、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色較正セット
CN207517695U (zh) * 2017-12-14 2018-06-19 上海和辉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装置
CN215219221U (zh) * 2021-05-25 2021-12-17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宽波段透射式三基色滤光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61931A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684552A (en) Col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a color filter composed of multilayer thin films
US7339642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sub pixels with transmissive regions extending entirely across the sub pixel
US7545468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elem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display equipment
JP4583650B2 (ja) カラー液晶パネル、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カラー液晶表示装置
US8035778B2 (en) Display panel, electro-optical apparatus and fabricating methods thereof
US20090141221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4068843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CN106970438B (zh) 一种彩色滤光片、其制作方法、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4744012B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KR20150020504A (ko) 표시 장치 및 전자 기기
CN106773260A (zh) 显示面板、显示设备、彩膜基板及阵列基板
CN115561931B (zh) 一种量子点背光模组、背光装置以及制作方法
TWI691765B (zh) 顯示裝置
CN111668274A (zh)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制备方法
TW201322215A (zh) 彩色濾光片基板及應用其之液晶顯示面板
CN114721184B (zh) 显示装置
KR100970259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11892667B2 (en) Display 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display panel
CN222070872U (zh) 纳米复合膜及显示屏模组
US20090251640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N100432765C (zh) 液晶显示装置以及使用该装置的显示机器
TWI839694B (zh) 顯示裝置
CN110379301B (zh) 量子点膜片总成及其制作方法
CN222514654U (zh) 滤光片组件、显示面板和电子设备
WO2023141961A1 (en) Display device for eye car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