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553378A -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53378A
CN115553378A CN202211247769.4A CN202211247769A CN115553378A CN 115553378 A CN115553378 A CN 115553378A CN 202211247769 A CN202211247769 A CN 202211247769A CN 115553378 A CN115553378 A CN 1155533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inese medicine
traditional chinese
parts
residues
ferment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4776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udingtang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udingtang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udingtang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udingtang Chinese Herbal Piec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24776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53378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533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5337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10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 A23K10/12Animal feeding-stuffs obtained by microbiological or biochemical processes by fermentation of natural products, e.g. of vegetable material, animal waste material or biomas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10/00Animal feeding-stuffs
    • A23K10/30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 A23K10/37Animal feeding-stuffs from material of plant origin, e.g. roots, seeds or hay; from material of fungal origin, e.g. mushrooms from waste material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KFODDER
    • A23K50/0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 A23K50/70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birds
    • A23K50/75Feeding-stuff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animals for birds for poultr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6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agriculture, livestock or agroalimentary industries
    • Y02P60/80Food processing, e.g. use of renewable energies or variable speed drives in handling, conveying or stacking
    • Y02P60/87Re-use of by-products of food processing for fodder produc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rd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Botany (AREA)
  • Myc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nimals Or Micro-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饲料制备技术领域。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渣饲料是由以下原料组成:中药渣120~130份、秸秆50~60份、菜籽粕25~30份、第一菌种10~15份和第二菌种0.8~1.5份;所述中药渣是由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所述第一菌种包括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第二菌种包括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中的至少一种。该中药渣饲料具有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增长率高的特点,可以促进如小鸡等家禽家畜的生长,增强家禽家畜免疫力和提高增重效果,为中药药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Description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料制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药渣是中药材经过一定溶媒或其他方式提取后所剩的残渣。随着人们对中药的不断开发和利用,中药渣产量逐年增加,中药渣的处理和综合利用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合理有效利用中药渣资源,将其应用于饲料行业,既能减轻中药渣所带来的污染,避免资源浪费,还能够有效解决日益紧迫的饲料短缺问题。
川贝母和川牛膝均是四川盛产的两大中药材,应用非常广泛。川贝母的入药部位为鳞茎,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等功效,对于治疗肺虚引起的咳嗽和腹部疼痛都有很好的作用。川牛膝的入药部位为植物的干燥根,具有逐瘀通经,通利关节,利尿通淋的功效,可用于治疗经闭症瘕,胞衣不下,跌打损伤,风湿痹痛,足痿筋挛,尿血血淋等症状。生血宝合剂(根据药典记载,其处方为:制何首乌344g、女贞子430.7g、桑椹430.7g、墨旱莲430.7g、白芍344g、黄芪344g和狗脊344g)具有滋补肝肾,益气生血的功效,可用于治疗放、化疗所致的白细胞减少和缺铁性贫血等症状。
目前,未见有将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三者进行有效利用的方法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渣饲料充分利用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作为中药渣原料,配合秸秆和菜籽粕进行发酵,得到一种安全且有效的中药渣饲料,为中药药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中药渣饲料,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渣饲料是由以下原料组成:
中药渣120~130份、秸秆50~60份、菜籽粕25~30份、第一菌种10~15份和第二菌种0.8~1.5份;
所述中药渣是由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
所述第一菌种包括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菌种包括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渣饲料是由以下原料组成:
中药渣124.5份、秸秆54.8份、菜籽粕27份、第一菌种12.5份和第二菌种1.2份。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4.0):(1.2~1.7):(0.7~1.0)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2.0):(1.2~2.1):(0.7~1.0)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5~3.0):(1.5~1.8)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中所述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均是按照本领域现有技术生产过程中所得药渣。具体地,生血宝合剂药渣可以是根据药典记载的生血宝合剂配方(制何首乌344g、女贞子430.7g、桑椹430.7g、墨旱莲430.7g、白芍344g、黄芪344g和狗脊344g),按照现有生血宝合剂生产方法(如按照药典记载所述制法)所得药渣;川贝母药渣可以是以鳞茎部位作为入药部位,按照现有技术(如水提取工艺等)进行提取有效成分后所得药渣;川牛膝药渣可以是以干燥根作为入药部位,按照现有技术(如水提取工艺等)进行提取有效成分后所得药渣。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第一方面所述的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药渣、秸秆和菜籽粕进行干燥,后粉碎并混合,得到预混料;
将所述预混料与水混合,得到固态待发酵物;
将所述固态待发酵物进行第一灭菌处理,后接种第一菌种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产物;
将所述第一发酵产物进行第二灭菌处理,后接种第二菌种进行第二发酵,得到第二发酵产物;
将所述第二发酵产物进行干燥,得到所述中药渣饲料。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预混料的粒径为0.5mm~1.0mm;所述固态待发酵物的含水量为35wt%~58wt%。
本发明较佳的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发酵的工作参数包括:发酵压力为常压,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3~5天;所述第二发酵的工作参数包括:发酵压力为常压,发酵温度为35℃~40℃,发酵时间为0.5~1天。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中,若无特殊说明或限定的步骤,如干燥、第一灭菌处理和第二灭菌处理等过程,均可按照本领域常规的制备过程进行,本申请文件不做重复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下述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渣饲料充分利用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作为中药渣原料,配合秸秆和菜籽粕进行发酵,各组分配比适宜,使其具有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增长率高的特点,可以促进如小鸡等家禽家畜的生长,增强家禽家畜免疫力和提高增重效果,为中药药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本说明书(包括任何附加权利要求、摘要)中公开的任一特征,除非特别叙述,均可被其他等效或具有类似目的的替代特征加以替换。即,除非特别叙述,每个特征只是一系列等效或类似特征中的一个例子而已。
实施例1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表1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0 50 25 10 0.8
注:表1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药渣、秸秆和菜籽粕进行干燥,后粉碎并混合,得到预混料;其中,预混料的粒径为0.8mm;
将所述预混料与水混合,得到固态待发酵物;其中,固态待发酵物的含水量为56wt%;
将所述固态待发酵物进行第一灭菌处理,后接种第一菌种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产物;其中,所述第一发酵的工作参数包括:发酵压力为常压,发酵时间共为4天(第一天和第二天的发酵温度维持在26.8℃,第三天和第四天的发酵温度维持在33.5℃);
将所述第一发酵产物进行第二灭菌处理,后接种第二菌种进行第二发酵,得到第二发酵产物;其中,所述第二发酵的工作参数包括:发酵压力为常压,发酵温度为36.8℃,发酵时间为1天;
将所述第二发酵产物进行干燥,得到所述中药渣饲料。
实施例2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2(表2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2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0 25 10 0.8
注:表2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3(表3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3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0 54.8 25 10 0.8
注:表3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4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4(表4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4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0 50 27 10 0.8
注:表4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5(表5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5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0 50 25 12.5 0.8
注:表5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6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6(表6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6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0 50 25 10 1.2
注:表6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7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7(表7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7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30 60 30 15 1.5
注:表7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8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8(表8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8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8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1.2:0.7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9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9(表9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9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9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4.0:1.7:1.0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0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0(表10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0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0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1.2:0.7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1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1(表11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1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1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0:2.1:1.0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12
本例提供一种基于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的中药渣饲料,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2(表12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2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2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1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中药渣组分中未加入川牛膝药渣),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3(表13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3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3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和川贝母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2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中药渣组分中未加入川贝母药渣),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4(表14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4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4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3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中药渣组分中未加入生血宝合剂药渣),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5(表15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5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5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1.45:0.88的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4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中药渣和秸秆用量调整为100:79.3),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6(表16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6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00 79.3 27 12.5 1.2
注:表16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5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菜籽粕调整为麸皮),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7(表17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7
中药渣 秸秆 麸皮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7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6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第一菌种调整为由重量比为2.5:1:2:4.5的黑曲霉、里氏木霉、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8(表18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8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8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5:1:2:4.5的黑曲霉、里氏木霉、酿酒酵母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7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中药渣组分中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用量比调整为3.00:1.45:1.63),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8(表18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8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12.5 1.2
注:表18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00:1.45:1.63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对比例8
本例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相较于实施例12,第一菌种用量比调整为8)其成分及其用量如表19(表19中各组分以重量份数计,单位为kg。)所示。
表19
中药渣 秸秆 菜籽粕 第一菌种 第二菌种
用量 124.5 54.8 27 8 1.2
注:表19中,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7:1.7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上述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与实施例1相同。
测试例
本例对实施例1-12和对比例1-8所得中药渣饲料进行检测。
1)实施例1-12和对比例5、对比例6和对比例8所得中药渣饲料进行饲料粗蛋白的检测:
将被测样品用四分法分至200g,然后粉碎至全部通过0.90mm孔筛(20目),混匀装于密封容器备用。
从备用样品中称取1g样品置于凯氏烧瓶中,加入6.4g的混合催化剂(0.4g硫酸铜、6g硫酸钾)和12ml硫酸及2粒玻璃珠,加热至样品焦化,待泡沫消失,保持360-410℃,至溶液呈透明蓝绿色,再继续加热2h,消煮完全。
消煮液冷却后转入100ml容量瓶,加水至刻度,摇匀。链接半微量蒸馏装置,将冷凝管末端浸入20ml硼酸和含有2滴混合指示剂(甲基红和溴甲酚绿溶液)的锥形瓶。消煮液倒入蒸馏装置,密封后开始蒸馏。
蒸馏后的吸收液立即用0.1M/L盐酸标准溶液滴定,溶液由蓝绿色变成灰红色为滴定终点。由滴定盐酸的体积计算样品的含氮量和蛋白含量,检测结果如表20所示。
表20饲料粗蛋白含量检测结果
Figure BDA0003887405090000121
Figure BDA0003887405090000131
由表20可知,相较于对比例5、6和8,本申请实施例1-12提高的中药渣饲料的粗蛋白增长率更佳;同时,实施例12所提供的中药渣饲料的粗蛋白增长率和成品中粗蛋白含量均是最佳。
2)采用实施例2和对比例1-8所得的中药渣饲料进行小鸡饲养实验
试验分组:试验设9组,分组编号从低到高(1-9)分别为依次对应采用实施例2和对比例1-8所得的中药渣饲料进行饲养;每个组别包括25日龄小鸡30只(体重为800±15g)。
饲养管理:各组别25日龄小鸡除饲料使用不同外,其他管理一致,喂养2个月。同时分别记录各组小鸡体重增长变化和成活率。
结果表明,第1组(喂养实施例2所提供的饲料)的小鸡增重量比第2-9组(喂养对比例1-8)增重380g~452g。且第1组的小鸡无患病例,成活率100%,第2-9组的小鸡成活率为68%~80%,具体试验结果如表21所示。
表21各组小鸡成活率
分组 成活率(%)
第1组 100
第2组 76
第3组 74
第4组 68
第5组 79
第6组 75
第7组 72
第8组 80
第9组 77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该中药渣饲料充分利用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作为中药渣原料,配合秸秆和菜籽粕进行发酵,各组分配比适宜,使其具有粗蛋白含量和粗蛋白增长率高的特点,可以促进如小鸡等家禽家畜的生长,增强家禽家畜免疫力和提高增重效果,为中药药渣的利用开辟了一条新路。
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前述的具体实施方式。本发明扩展到任何在本说明书中披露的新特征或任何新的组合,以及披露的任一新的方法或过程的步骤或任何新的组分。

Claims (10)

1.一种中药渣饲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渣饲料是由以下原料组成:
中药渣120~130份、秸秆50~60份、菜籽粕25~30份、第一菌种10~15份和第二菌种0.8~1.5份;
所述中药渣是由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
所述第一菌种包括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第二菌种包括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中的至少一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渣饲料,其特征在于,以重量份数计,所述中药渣饲料是由以下原料组成:中药渣124.5份、秸秆54.8份、菜籽粕27份、第一菌种12.5份和第二菌种1.2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渣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5~4.0):(1.2~1.7):(0.7~1.0)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渣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渣是由重量比为3.75:1.45:0.88的生血宝合剂药渣、川贝母药渣和川牛膝药渣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渣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5~2.0):(1.2~2.1):(0.7~1.0)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渣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菌种是由重量比为1.65:1.7:0.85的黄孢原毛平革菌、绿色木霉和产朊假丝酵母组成。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渣饲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菌种是由重量比为(2.5~3.0):(1.5~1.8)的纳豆芽孢杆菌和醋酸杆菌组成。
8.一种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中药渣饲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中药渣、秸秆和菜籽粕进行干燥,后粉碎并混合,得到预混料;
将所述预混料与水混合,得到固态待发酵物;
将所述固态待发酵物进行第一灭菌处理,后接种第一菌种进行第一发酵,得到第一发酵产物;
将所述第一发酵产物进行第二灭菌处理,后接种第二菌种进行第二发酵,得到第二发酵产物;
将所述第二发酵产物进行干燥,得到所述中药渣饲料。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混料的粒径为0.5mm~1.0mm;所述固态待发酵物的含水量为35wt%~58wt%。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发酵的工作参数包括:发酵压力为常压,发酵温度为25℃~35℃,发酵时间为3~5天;所述第二发酵的工作参数包括:发酵压力为常压,发酵温度为35℃~40℃,发酵时间为0.5~1天。
CN202211247769.4A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555337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7769.4A CN115553378A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47769.4A CN115553378A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53378A true CN115553378A (zh) 2023-01-03

Family

ID=847441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47769.4A Pending CN115553378A (zh) 2022-10-12 2022-10-12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53378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30001798A (ko) * 1991-07-24 1993-02-22 권용주 한약재 찌꺼기를 이용한 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907083A (zh) * 2006-07-27 2007-02-07 四川大学 用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2864671A (zh) * 2012-09-03 2013-01-09 潍坊天健源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根茎类中药渣的再利用方法及应用
CN103156066A (zh) * 2013-04-02 2013-06-19 叶文明 一种以苁蓉渣为原料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73086A (zh) * 2017-08-22 2017-11-2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中药渣生产的保健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08450656A (zh) * 2016-12-13 2018-08-28 湖南民康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中草药渣定向发酵制备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14947004A (zh) * 2022-04-15 2022-08-30 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 中药提取液沉淀物的应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930001798A (ko) * 1991-07-24 1993-02-22 권용주 한약재 찌꺼기를 이용한 사료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907083A (zh) * 2006-07-27 2007-02-07 四川大学 用中药渣生产蛋白饲料的方法
CN102864671A (zh) * 2012-09-03 2013-01-09 潍坊天健源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根茎类中药渣的再利用方法及应用
CN103156066A (zh) * 2013-04-02 2013-06-19 叶文明 一种以苁蓉渣为原料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450656A (zh) * 2016-12-13 2018-08-28 湖南民康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中草药渣定向发酵制备功能性饲料添加剂的方法
CN107373086A (zh) * 2017-08-22 2017-11-24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 一种利用中药渣生产的保健饲料添加剂及制备方法
CN114947004A (zh) * 2022-04-15 2022-08-30 清华德人西安幸福制药有限公司 中药提取液沉淀物的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46940A (zh) 一种黄精多糖提取物及其提取方法和用途
CN103315144A (zh) 一种含沼渣的奶牛饲料添加剂
CN106538848A (zh) 一种黑山羊饲养饲料及其制作方法
CN105104796A (zh) 一种幼鹅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61565A (zh) 一种黑山羊的饲喂方法
CN108902538A (zh) 抗肉鸡应激的富硒中草药添加剂、制备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15553378A (zh) 一种中药渣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838433A (zh) 一种促进猪饲料消化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0583883A (zh) 一种提高公猪夏季精子活力的预混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694152B (zh) 一种高稳定性酶解法获取薏苡仁提取液的方法
CN115530296A (zh) 一种提高加州鲈免疫和抗应激能力的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65077A (zh) 改善母猪生产性能的中草药饲料添加剂及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07683961A (zh) 一种利用酵母废液生产饲料防霉保水促长剂
CN112544812A (zh) 一种产蛋后期蛋鸡用混菌发酵型中草药添加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229400A (zh) 一种仔猪中草药饲料添加剂的制备方法
CN106173467A (zh) 一种提高鸭蛋鲜美度的樟树籽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5232675B (zh) 一种提高家畜生产性能的中兽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用途
CN110419627B (zh) 一种组合物、其制备方法及其在制备禽类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
CN106474387B (zh) 一种仔猪抗菌用微胶囊
CN107213344A (zh) 一种防治猪瘟的组合物
CN107509872A (zh) 一种怀孕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24461A (zh) 一种改善肠胃的鸭饲料
CN107223772A (zh) 新型高蛋白复合饲料及其生产工艺
CN118303627A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的复方杜仲提取物保健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15024415A (zh) 一种猪饲料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30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