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532981B - 理线整脚机 - Google Patents
理线整脚机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532981B CN115532981B CN202211211415.4A CN202211211415A CN115532981B CN 115532981 B CN115532981 B CN 115532981B CN 202211211415 A CN202211211415 A CN 202211211415A CN 115532981 B CN115532981 B CN 115532981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traightening
- pin
- dislocation
- alignment
- cylind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1/00—Bending wire other than coiling; Straightening wire
- B21F1/02—Straightening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1—MECHANICAL METAL-WORKING WITHOUT ESSENTIALLY REMOVING MATERIAL; PUNCHING METAL
- B21F—WORKING OR PROCESSING OF METAL WIRE
- B21F23/00—Feeding wire in wire-working machines or apparatus
- B21F23/005—Feeding discrete lengths of wire or ro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pecific Conveyance Elements (AREA)
- Wire Processing (AREA)
Abstract
发明公开了一种理线整脚机,属于电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载具,在所述机台上环绕所述旋转盘还设置有第一引脚校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引脚校直机构,旋转盘的上方同轴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设有可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上的下压装置,所述引脚校直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能相抵靠或远离的校直模块,成对的校直模块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以及若干沿校直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能够带动引脚移动以打平引脚方向的气缸模组。通过采用自动化引脚校直方式,以替代人工单一重复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稳定了产品质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电感加工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理线整脚机。
背景技术
目前,电感磁环通过绕线机绕线后,四条尾线多呈现弯曲状态,尾线角度发散倾斜,因此,市面上都是通过人工操作的方式将尾线拉直、调整角度后,再进行后续的组装工序,这种人工理线整脚的方式效率很低,而且人工成本很高,无法适应现今市场的大量需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发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设计巧妙、自动化程度高的理线整脚机。
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理线整脚机,包括机台、设置在机台上的旋转盘,所述旋转盘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载具,在所述机台上环绕所述旋转盘还设置有第一引脚校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引脚校直机构,旋转盘的上方同轴设有固定盘,所述固定盘上位于第一引脚校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引脚校直机构的相对侧均设有可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上的下压装置,所述引脚校直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能相抵靠或远离的校直模块,成对的校直模块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以及若干沿校直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上述相对设置的校直筋可交叉咬合以聚拢引脚并于校直模块抵接时将引脚限定在校直槽内,所述角度调整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能够带动引脚移动以打平引脚方向的气缸模组。
优选地,所述机台上还设有自动上料机构,所述自动上料机构包括上料错位中转装置和用于抓取上料错位中转装置上的磁环至载具的上料夹爪,所述上料错位中转装置包括第一错位气缸、第二错位气缸,以及驱动第一错位气缸和第二错位气缸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的上料中转驱动,所述第一错位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载台,所述第二错位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载台。
优选地,校直模块上的校直筋自校直槽两侧槽缘向另一模块延伸并呈扩口状。
优选地,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方向,所述校直模块上校直筋延伸的长度逐渐减小。
优选地,所述校直筋的端部呈弧形设置。
优选地,所述引脚校直机构还包括基座、设置在基座上的固定板、活动板、以及驱动活动板升降的校直气缸,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上设有多排长形孔,上述成对的校直模块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和活动板的长形孔内。
优选地,所述机台上还设有居中机构,所述居中机构包括位于载具侧方相对设置的居中夹块,以及驱动居中夹块带动引脚移动以靠拢引脚的居中气缸。
优选地,所述机台上还设有自动下料机构,所述自动下料机构包括下料错位中转装置和用于抓取载具上的磁环至下料错位中转装置的下料夹爪,所述下料错位中转装置包括第三错位气缸、第四错位气缸,以及驱动第三错位气缸和第四错位气缸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的下料中转驱动,所述第三错位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载台,所述第四错位气缸的输出端设有第四载台。
优选地,所述上料中转驱动和下料中转驱动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包覆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皮带、皮带滑块、以及驱动主动轮转动的中转电机,错位气缸通过皮带滑块连接皮带,两个错位气缸位于皮带的两侧且分别带动载台沿皮带正上方反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机台上还设有清盘气爪,固定盘上位于自动下料机构的相对侧设有用于检测磁环的感应器,当感应器检测到磁环未被下料,旋转盘旋转至清盘气爪处时,清盘气爪夹取磁环实现清盘。
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自动化引脚校直方式,以替代人工单一重复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稳定了产品质量。加工时,将磁环上料至载具,所述载具在旋转盘的带动下依次经过第一引脚校直机构、角度调整机构、第二引脚校直机构,位于固定盘上相应机构处的下压装置于侧方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上,避免该机构加工过程中磁环脱离载具,具体地,第一引脚校直机构对向上倾斜的第一对引脚进行校直,角度调整机构将其下压至水平预设位置,随后,第二引脚机构上的校直模块可相互抵靠并对向侧方倾斜的第二对引脚进行校直,此时经过角度调整后的第一对引脚不会影响第二引脚机构上校直模块的抵靠。其中,所述引脚校直机构均包括两对能相抵靠或远离的校直模块,成对的校直模块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以及若干沿校直槽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校直模块自远离状态至抵接状态的过程中,校直筋逐渐交叉咬合,并于校直模块抵接时自然落入校直槽内,从而实现引脚的校直。
附图说明
图1是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发明中自动上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发明中引脚校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发明中校直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发明中角度调整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发明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发明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磁环在载具上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述。
如图1-8所示,理线整脚机,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1上的旋转盘2,所述旋转盘2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载具3,在所述机台1上环绕所述旋转盘2还设置有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角度调整机构5、第二引脚校直机构6,旋转盘2的上方同轴设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上位于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角度调整机构5、第二引脚校直机构6的相对侧均设有可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3上的下压装置8,所述引脚校直机构包括至少一对能相抵靠或远离的校直模块9,成对的校直模块9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10、以及若干沿校直槽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11,上述相对设置的校直筋11可交叉咬合以聚拢引脚并于校直模块9抵接时将引脚限定在校直槽10内,所述角度调整机构5包括至少一对能够带动引脚移动以打平引脚方向的气缸模组。
本发明采用自动化引脚校直方式,以替代人工单一重复加工,大大提高了加工效率,降低了人工成本,稳定了产品质量。
加工时,将磁环按图8所示状态上料至载具3,所述载具3在旋转盘2的带动下依次经过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角度调整机构5、第二引脚校直机构6,位于固定盘7上相应机构处的下压装置8于侧方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3上,避免该机构加工过程中磁环脱离载具3,具体地,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对向上倾斜的第一对引脚进行校直,角度调整机构5将其下压至水平预设位置,随后,第二引脚机构上的校直模块9可相互抵靠并对向侧方倾斜的第二对引脚进行校直,此时经过角度调整后的第一对引脚不会影响第二引脚机构上校直模块9的抵靠。其中,所述引脚校直机构均包括两对能相抵靠或远离的校直模块9,成对的校直模块9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10、以及若干沿校直槽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11,校直模块9自远离状态至抵接状态的过程中,校直筋11逐渐交叉咬合,并于校直模块9抵接时自然落入校直槽10内,从而实现引脚的校直。
进一步地,所述校直模块9上的校直筋11自校直槽10两侧槽缘向另一模块延伸并呈扩口状,扩口状的校直筋11能够在聚拢引脚的同时对引脚逐渐进行初校直,得到初校直后的引脚能够更好、更精确地落入校直槽10内。
如图4所示,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方向,所述校直模块9上校直筋11延伸的长度逐渐减小。加工时,由于靠近引脚自由端的校直筋11较长,校直模块9靠近引脚自由端的校直筋11先交叉,先对引脚自由端进行初校直,校直模块9逐渐抵接时,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方向,所述校直筋11逐渐交叉,引脚弯曲的部位受到校直筋11的影响而慢慢变直,直至上述相对设置的校直筋11咬合时,引脚被校直模块9紧紧夹住并限定在校直槽10,从而完成校直。
本发明中,所述校直模块9的结构合理、设计巧妙,通过采用于引脚侧方逐渐聚拢校直的方式结合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逐渐校直的方式,校直效果佳且稳定,能够有效避免捋直或拉直等方式产生尾部再次发生弯曲形变的问题,也不会对引脚产生损害。
所述校直筋11的端部可以呈弧形设置,相对设置的校直筋11靠近时弧形结构具有导向作用,便于校直筋11交叉咬合。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引脚校直机构还包括基座12、设置在基座12上的固定板13、活动板14、以及驱动活动板14升降的校直气缸15,所述固定板13和活动板14上设有多排长形孔16,上述成对的校直模块9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13和活动板14的长形孔16内。组装时,螺栓穿过长形孔16后与设置在校直模块9内的螺母固定连接,所述校直模块9上也可以设有用于放置螺母的十字型长槽,校直模块9在长形孔16内的位置和角度可调,从而实现对不同角度、不同距离的引脚进行校直,通用性强。
如图3所示,所述角度调整机构5包括两对能够带动引脚移动以打平引脚方向的气缸模组。具体来说,所述气缸模组均包括上调整气缸17、下调整气缸18、以及分别位于上调整气缸17输出端的上调整块19、位于下调整气缸18输出端的下调整块20。上调整气缸17和下调整气缸18伸出时,上调整块19可下压引脚,上调整块19和下调整块20咬合时,能够将引脚调整至预设水平位置。
如图3所示,所述下压装置8包括设置在固定盘7上的气缸座21,气缸座21上设有下压气缸22和转接块23,所述转接块23上设置有下压块24,下压气缸22的输出端与转接块23铰接。下压气缸22伸出时,下压块24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3上,下压气缸22收缩时,下压块24释放磁环。
在本发明中,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自动上料机构25和自动下料机构26,以实现自动上料、下料。
如图2所示,所述自动上料机构25包括上料错位中转装置和用于抓取上料错位中转装置上的磁环至载具3的上料夹爪27,所述上料错位中转装置包括第一错位气缸28、第二错位气缸29,以及驱动第一错位气缸28和第二错位气缸29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的上料中转驱动37,所述第一错位气缸28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载台30,所述第二错位气缸29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载台31。
上料时,放磁环的位置和上料夹爪27上磁环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用于中转磁环的第一载台30和第二载台31能够在上料中转驱动37的驱动下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同时,第一错位气缸28可驱动第一载台30升降,第二错位气缸29可驱动第二载台31升降,实现第一载台30和第二载台31在高度上的上下错位,避免两者在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时相互干扰。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极大地节省了上料错位中转装置在机台1上的空间。
如图6所示,所述自动下料机构26包括下料错位中转装置和用于抓取载具3上的磁环至下料错位中转装置的下料夹爪32,所述下料错位中转装置包括第三错位气缸33、第四错位气缸34,以及驱动第三错位气缸33和第四错位气缸34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的下料中转驱动38,所述第三错位气缸33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载台35,所述第四错位气缸34的输出端设有第四载台36。
下料时,下料夹爪32下磁环的位置和取磁环的位置始终保持不变,用于中转磁环的第三载台35和第四载台36能够在下料中转驱动38的驱动下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同时,第三错位气缸33可驱动第三载台35升降,第四错位气缸34可驱动第四载台36升降,实现第三载台35和第四载台36在高度上的上下错位,避免两者在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时相互干扰。其结构紧凑、设计合理,极大地节省了下料错位中转装置在机台1上的空间。
其中,所述上料中转驱动37和下料中转驱动38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包覆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皮带、皮带滑块、以及驱动主动轮转动的中转电机,错位气缸通过皮带滑块连接皮带,两个错位气缸位于皮带的两侧且分别带动载台沿皮带正上方反向移动。
当其中一个错位气缸水平移动时,另一个错位气缸能够在皮带的带动下做相反方向的水平移动,两个错位气缸移动的速度和距离相等,同步性强,精确度高,且只需一个动力驱动即可实现两个错位气缸的反向联动。
当然,所述上料中转驱动37和下料中转驱动38还可以采用电机驱动、齿轮和两侧齿条传动的方式实现反方向联动,或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的其他方式,在此不做限制。
此外,当自动下料机构26未能精准下料时,磁环在载具3上滞留将会对下一轮加工产生影响,如图7所示,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清盘气爪39,固定盘7上位于自动下料机构26的相对侧设有用于检测磁环的感应器40,当感应器40检测到磁环未被下料,旋转盘2旋转至清盘气爪39处时,清盘气爪39夹取磁环实现清盘。
如图6所示,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居中机构41,所述居中机构41包括位于载具3侧方相对设置的居中夹块,以及驱动居中夹块带动引脚移动以靠拢引脚的居中气缸。居中气缸收缩时,两居中夹块带动第二对引脚水平考靠拢居中,实现角度调整。
本发明所述理线整脚机的工作步骤如下:
1、自动上料机构25将磁环上料至载具3:将磁环放置在第一载台30上,第一载台30和第二载台31升降错位的同时,皮带带动两者反向联动,第一载台30由放料位置移动至上料夹爪27处,上料夹爪27夹取磁环并将其上料至载具3,同时,第二载台31由上料夹爪27处反向移动至放料位置;
2、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对第一对引脚进行校直:旋转盘2带动磁环转动至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该机构处下压装置8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3上,校直气缸15驱动活动板14下降,两校直模块9上的校直筋11逐渐交叉,于引脚侧方逐渐聚拢引脚,同时,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逐渐校直引脚,两校直模块9咬合时脚被校直模块9紧紧夹住并限定在校直槽10,校直完成后,校直气缸15驱动活动板14上升;
3、角度调整机构5打平第一对引脚:旋转盘2带动磁环继续转动至角度调整机构5,该机构处下压装置8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3上,上调整气缸17和下调整气缸18伸出,上调整块19可下压引脚,上调整块19和下调整块20咬合时,能够将引脚调整至预设水平位置,随后,上调整气缸17和下调整气缸18收缩;
4、第二引脚校直机构6对第二对引脚进行校直:旋转盘2带动磁环继续转动至第二引脚校直机构6,该机构处下压装置8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3上,校直气缸15驱动活动板14下降,两校直模块9上的校直筋11逐渐交叉,于引脚侧方逐渐聚拢引脚,同时,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逐渐校直引脚,两校直模块9咬合时脚被校直模块9紧紧夹住并限定在校直槽10,校直完成后,校直气缸15驱动活动板14上升;
5、居中机构41对第二对引脚进行居中调整:旋转盘2带动磁环继续转动至自动下料机构26,居中气缸收缩时,两居中夹块带动第二对引脚水平考靠拢居中,实现角度调整;
6、自动下料机构26将磁环下料:下料夹爪32将载具3上的磁环夹取下料至第三载台35,第三载台35和第四载台36升降错位的同时,皮带带动两者反向联动,第三载台35由下料夹爪32处移动到取料位置,第四载台36由取料位置反向移动至下料夹爪32处;
7、清盘:旋转盘2带动磁环转动至清盘气爪39处,当感应器40检测到磁环未被下料时,清盘气爪39夹取磁环实现清盘,当感应器40检测到磁环已经被下料,此时清盘气爪39不工作;
8、随后,旋转盘2继续转动,至自动上料机构25,进入下一工件的自动上料,如此循环进行。
以上所述仅为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理线整脚机,包括机台(1)、设置在机台(1)上的旋转盘(2),所述旋转盘(2)上阵列设置有若干载具(3),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机台(1)上环绕所述旋转盘(2)还设置有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角度调整机构(5)、第二引脚校直机构(6),旋转盘(2)的上方同轴设有固定盘(7),所述固定盘(7)上位于第一引脚校直机构(4)、角度调整机构(5)、第二引脚校直机构(6)的相对侧均设有可将磁环压紧固定在载具(3)上的下压装置(8),所述第一、第二引脚校直机构均包括至少一对能相抵靠或远离的校直模块(9),成对的校直模块(9)在其相对面设有限定引脚的校直槽(10)、以及若干沿校直槽(10)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校直筋(11),上述相对设置的校直筋(11)可交叉咬合以聚拢引脚并于校直模块(9)抵接时将引脚限定在校直槽(10)内,所述角度调整机构(5)包括至少一对能够带动引脚移动以打平引脚方向的气缸模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自动上料机构(25),所述自动上料机构(25)包括上料错位中转装置和用于抓取上料错位中转装置上的磁环至载具(3)的上料夹爪(27),所述上料错位中转装置包括第一错位气缸(28)、第二错位气缸(29),以及驱动第一错位气缸(28)和第二错位气缸(29)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的上料中转驱动(37),所述第一错位气缸(28)的输出端设有第一载台(30),所述第二错位气缸(29)的输出端设有第二载台(3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校直模块(9)上的校直筋(11)自校直槽(10)两侧槽缘向另一模块延伸并呈扩口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沿引脚自由端向引脚根部方向,所述校直模块(9)上校直筋(11)延伸的长度逐渐减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校直筋(11)的端部呈弧形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引脚校直机构均还包括基座(12)、设置在基座(12)上的固定板(13)、活动板(14)、以及驱动活动板(14)升降的校直气缸(15),所述固定板(13)和活动板(14)上设有多排长形孔(16),上述成对的校直模块(9)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固定板(13)和活动板(14)的长形孔(16)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居中机构(41),所述居中机构(41)包括位于载具(3)侧方相对设置的居中夹块,以及驱动居中夹块带动引脚移动以靠拢引脚的居中气缸。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自动下料机构(26),所述自动下料机构(26)包括下料错位中转装置和用于抓取载具(3)上的磁环至下料错位中转装置的下料夹爪(32),所述下料错位中转装置包括第三错位气缸(33)、第四错位气缸(34),以及驱动第三错位气缸(33)和第四错位气缸(34)沿同一直线方向反向联动的下料中转驱动(38),所述第三错位气缸(33)的输出端设有第三载台(35),所述第四错位气缸(34)的输出端设有第四载台(36)。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中转驱动(38)均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包覆主动轮和从动轮的皮带、皮带滑块、以及驱动主动轮转动的中转电机,错位气缸通过皮带滑块连接皮带,两个错位气缸位于皮带的两侧且分别带动载台沿皮带正上方反向移动。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理线整脚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机台(1)上还设有清盘气爪(39),固定盘(7)上位于自动下料机构(26)的相对侧设有用于检测磁环的感应器(40),当感应器(40)检测到磁环未被下料,旋转盘(2)旋转至清盘气爪(39)处时,清盘气爪(39)夹取磁环实现清盘。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11415.4A CN115532981B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理线整脚机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211415.4A CN115532981B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理线整脚机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32981A CN115532981A (zh) | 2022-12-30 |
CN115532981B true CN115532981B (zh) | 2023-05-16 |
Family
ID=847322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211415.4A Active CN115532981B (zh) | 2022-09-30 | 2022-09-30 | 理线整脚机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532981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4665952A (en) * | 1984-10-17 | 1987-05-19 | Kuhlman Corporation |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abricating a low voltage winding for a toroidal transformer |
CN105621071B (zh) * | 2014-10-31 | 2019-10-01 |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 自动备料系统 |
CN106180278B (zh) * | 2016-08-30 | 2018-06-22 | 奥美森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压头和一种校直装置 |
CN106391926B (zh) * | 2016-11-30 | 2019-05-07 | 东莞市捷瑞电子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电子元件引脚成型机 |
CN108202116B (zh) * | 2018-03-19 | 2024-10-18 | 快克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三极管针脚整形机构及三极管针脚整形装置 |
CN108856564B (zh) * | 2018-07-24 | 2023-09-08 | 深圳市唯真电机发展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引脚整形机 |
CN109285691B (zh) * | 2018-10-29 | 2024-06-14 | 广东成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线圈组立机 |
CN110600253B (zh) * | 2019-09-05 | 2022-01-07 | 国网甘肃省电力公司临夏供电公司 | 一种电感器挂角自动组装装置 |
CN213410182U (zh) * | 2020-09-15 | 2021-06-11 | 和瑞电子(中山)有限公司 | 转盘式电感引脚成型机 |
CN214476935U (zh) * | 2021-04-14 | 2021-10-22 | 东莞市三体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电感器自动折弯机 |
-
2022
- 2022-09-30 CN CN202211211415.4A patent/CN115532981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532981A (zh) | 2022-12-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8505100B (zh) | 一种型材智能全自动上排生产线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6871366B (zh) | 折弯机用送料装置及使用方法 | |
CN208800898U (zh) | 一种软包动力电池极耳激光焊接夹具 | |
CN113290387A (zh) | 阀芯全自动成型加工装备 | |
CN112331900A (zh) | 一种电池模组生产线 | |
CN215508469U (zh) | 电池极耳折弯装置 | |
CN114799652A (zh) | 一种锂电池串并联焊接加工生产装置 | |
CN213080379U (zh) | 一种二极管全自动装配及电阻焊组合式一体机 | |
CN115532981B (zh) | 理线整脚机 | |
CN208790699U (zh) | 一种工件抓取装置 | |
CN216966561U (zh) | 一种电子器件导线整形焊机 | |
CN215357172U (zh) | 电机定子组装设备 | |
CN213845342U (zh) | 一种电池模组生产线 | |
CN112059392B (zh) | 一种二极管全自动装配及电阻焊组合式一体机 | |
CN117116657B (zh) | 一种磁环电感挂脚装置 | |
CN116160190B (zh) | 一种喷嘴自动焊接机器人 | |
CN115805486B (zh) | 一种汽车主动进气格栅的高光无痕修整装置 | |
CN213733487U (zh) | 一种平面口罩耳带焊接机的送耳带线装置 | |
CN211439633U (zh) | 一种组合式机械加工工作台 | |
CN211077630U (zh) | 焊带传送机构及太阳能电池料片焊接机 | |
CN115472407B (zh) | 一种电感自动生产设备 | |
CN114999812A (zh) | 一种电感自动绕线机 | |
CN114932368A (zh) | 箱型柱内隔板自动组焊设备 | |
CN115424852B (zh) | 电感组件自动组装机 | |
CN113370063A (zh) | 一种轮毂用自动化抛光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