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511605A -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511605A
CN115511605A CN202211261522.8A CN202211261522A CN115511605A CN 115511605 A CN115511605 A CN 115511605A CN 202211261522 A CN202211261522 A CN 202211261522A CN 115511605 A CN115511605 A CN 1155116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count
transferred
data resource
target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261522.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金华
张宝龙
汤涯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Original Assignee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
Priority to CN202211261522.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5116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5511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5116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02Banking, e.g. interest calculation or account maintenance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Financ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Economics (AREA)
  • Marketing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Financial Or Insurance-Related Operations Such As Payment And Settlement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当接收到代收付请求时,由于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故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而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针对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可见,本申请大大减少了委托方账户的明细流水数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金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的发展,银行中间业务的随之发展,其中代收付业务蓬勃发展,涉及人们的衣食住行。例如:代收移动、联通和电信等固定话费和移动话费、上网费、水费、电费、煤气费、电视收视费、交通违章费、学校收费、医疗费等;代发工资、养老保险金、医疗保险金、股息、红利、社保、失业保险金等。
目前,针对代收付业务的数据资源处理方式中,在处理很多笔代收付业务时会产生大量的资金收付明细流水,流水太多,影响了委托方客户其他资金的对账。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大大减少了委托方账户的明细流水数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代收付请求,所述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
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
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第一明细流水;
针对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所述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接收代收付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代收付请求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或待结清状态,执行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对所述委托方账户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的数据资源控制条件进行检查;
若检查通过,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付请求,所述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委托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对应的目标方账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收请求,所述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所述委托方账户;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对应的目标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处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代收付请求,所述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
转移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明细流水;
所述转移单元,还用于针对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所述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代收付请求的状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或待结清状态,执行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委托方账户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的数据资源控制条件进行检查;
若检查通过,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付请求,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委托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对应的目标方账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收请求,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所述委托方账户;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对应的目标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建立一个汇总账户,当接收到代收付请求时,由于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故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而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由于委托方账户与汇总账户是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行数据资源转移的,故生成的第一明细流水仅是一条明细流水,体现本次委托代收付数据资源的总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针对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第二明细流水用于体现具体明细,从而便于目标方账户的单笔对账。可见,本申请大大减少了委托方账户的明细流水数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收付系统的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收付合约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代收付客户端的处理逻辑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批次子合约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批次状态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资源处理装置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针对代收付业务的数据资源处理方式中,需要逐笔发送代收付请求,且在处理很多笔(例如1000)代收付业务时会产生多个(例如1000个)明细流水,流水太多,影响了委托方客户其他资金的对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具体的,当接收到代收付请求时,由于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故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而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由于委托方账户与汇总账户是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行数据资源转移的,故生成的第一明细流水仅是一条明细流水,体现本次委托代收付数据资源的总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针对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第二明细流水用于体现具体明细,从而便于目标方账户的单笔对账。可见,本申请大大减少了委托方账户的明细流水数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应用到金融领域,例如银行的代收付业务。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可以由计算机设备执行,该计算机设备上可以部署代收付系统,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也可以是服务器。
接下来,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提供的数据资源处理方法进行介绍。参见图1所示,所示方法包括:
S101、接收代收付请求,所述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
委托方可以委托银行进行代收付业务,从而代理委托方向目标方转移数据资源或收取目标方的数据资源,此处的数据资源可以是资金。其中,委托方可以是指委托银行进行资金代理收付结算的企业客户。目标方可以是指被代理收付资金的客户。代理收付结算业务可以是指银行利用自身的结算便利,接受客户的委托代为办理指定款项的代收代付事宜的业务。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代收付系统可以包括5个模块,参见图2所示,分别是代收付业务种类管理模块201、委托方和目标方账户签约管理模块202、代收付业务处理模块203、代收付业务检查和账务处理模块204和代收付明细对账模块205。
为了实现数据资源处理,首先需要根据客户业务类型定义代收付业务的业务类型,该步骤可以由代收付业务种类管理模块201实现。具体代收付业务的业务类型可以参见表1所示:
表1
Figure BDA0003891730140000061
Figure BDA0003891730140000071
然后,通过委托方和目标方账户签约管理模块202实现委托方和目标方账户签约管理。委托方和目标方均签约,并确定相关代收付业务的业务规则,具体如下:
(1)委托方签约,主要确定业务类型、收付结算类型、协议名称、合约日期等,同时建立汇总账户。参数信息解释如下:
业务类型:取表1定义的业务类型。
收付结算类型:01-代收、02-代付。
(2)目标方签约,主要确定目标方账户、业务类型、目标方协议内容(续约标识、周期、起止日期)等。具体参数如下:
业务类型:委托方已签约好的业务类型。
续约标识:是、否。
周期:月数。
起止日期:目标方合约的开始和终止日期。
参见图3所示,图3示出了一种代收付合约结构,分别以代收业务和代发业务为例,若代收付业务为代付业务,例如代付工资,则代收付合约中包括代付工资协议,代付工资给目标方,可以通过目标方的卡或存折进行代付工资。若代收付业务为代收业务,例如代收保费,则代收付合约中包括代收保费协议,从目标方代收保费,可以通过目标方的卡或存折进行代收保费。
之后,可以根据收到的代收付请求进行代收付业务的处理。在处理代收付业务的过程中,可以通过代收付客户端进行代收付业务的初步处理,具体可以通过代收付业务处理模块203实现。代收付客户端的处理逻辑可以参见图4所示,在图4中,代收付客户端接收代收付请求,其中代收付请求可以以代收付文件的形式体现。代收付文件可以通过互联网或专线传输,专线传输更加便于为中小企业提供代收付服务。代收付客户端可以根据客户发来的代收付文件进行文件处理,例如代收付客户端可以根据客户发来的代收付文件导入代收付确认数据表,代收付客户端再对客户的资金进行代收付交易转发,根据记账方式转发到代收付后端,采取先贷记银行账后借记客户账顺序,由代收付后端对代收付请求进行后续处理,即代收付账务的处理。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代收付请求中可以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以便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的数据资源转移,以及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的数据资源转移。
S102、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
S103、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第一明细流水。
为了减少委托方账户与汇总账户进行数据资源转移产生的明细流水,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对一个代收付请求所要请求的多笔数据资源转移,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从而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由于委托方账户与汇总账户是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行数据资源转移的,故生成的第一明细流水仅是一条明细流水,体现本次委托代收付数据资源的总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其中,每笔数据资源转移表示委托方与一个目标方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例如代收付请求为代发工资请求,委托方是发放工资的企业,目标方是该企业的员工,则一笔数据资源转移表示委托方给一个员工发放工资。其中,第一明细流水的生成可以通过代收付明细对账模块205实现。
若代收付请求为代付请求,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的方式可以是将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委托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若代收付请求为代收请求,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的方式可以是将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汇总账户转移至委托方账户。
相关技术中,委托方在处理代收付业务时,需要逐笔发送代收付请求,例如目标方为1000个,则需要发起1000个代收付请求,每个代收付请求用于请求与一个目标方进行数据资源转移。这样,对公账户在处理很多笔(例如1000)代收付业务时会产生1000个明细流水,流水太多,影响了委托方客户其他资金的对账。而本申请实施例一个代收付请求用于请求与多个目标方分别进行数据资源转移(该多个目标方为一个批次),在计算得到委托方针对多个目标方的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后,便可以通过汇总账户与委托方账户一次性完成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转移,从而生成一条明细流水即第一明细流水。例如目标方为1000个,根据请求的每个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便可以计算出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例如1千万),则可以一次性在汇总账户与委托方账户之间进行价值1千万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1条明细流水,从而相对于相关技术达到减少委托方客户数据资源明细里流水的目的,具体明细也可以通过代收付合约明细进行查询和反馈,极大的简化了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能需要处理多个批次的代收付请求,代收付客户端可以建立代收付批次,建立批次子合约,然后发起每笔代收付业务,根据记账方式进行入账,建立的批次子合约如图5所示,包括委托方存款合约、代理收付委托方服务合约、批次子合约(包括批次子合约a、批次子合约b、……、批次子合约z)、目标方服务合约(包括目标方服务合约1、目标方服务合约2、……、目标方服务合约N)和目标方存款合约(包括目标方存款合约1、目标方存款合约2、……、目标方存款合约N)。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可以登记代收付明细登记簿,由于针对不同的批次设计代收付的批次子合约,故也可以针对不同的批次建立批次登记簿,以用于记录本批次代收付状态和请求笔数、金额和成功笔数和金额。委托方的每一笔代收代付的数据资源,均登记明细登记簿和余额登记簿。即通过代收付系统的每一笔代收付业务均可追溯,明细流水可以提供给客户进行对账。
其中,代收付状态可以包括未处理状态、待结清状态和已结清状态,未处理状态为初始状态,待结清状态为中间状态,已结清状态为最终状态。参见图6所示,针对一个代收付请求新建批次,新建批次为未处理状态,若批量入账成功或结清处理成功,则进入已结清状态,若批量入账失败或批量入账延迟n天,则进入待结清状态,若后续批量入账成功或结清处理成功,则最终从待结清状态进入已结清状态。
由于可能接收到很多代收付请求,即有多个批次代收付业务需要进行处理,但是接收到的代收付请求可能进行实时结清处理或批量自动结清处理,也有可能支持延迟n天结清处理。这就导致每个代收付请求可能处于不同的状态,而针对不同状态的代收付请求可能会有不同的处理。基于此,在接收代收付请求之后,还可以获取代收付请求的状态信息,若状态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或待结清状态,则可以执行根据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步骤,以便完成代收付请求的结清处理。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的方式可以是对委托方账户和多个目标方账户的数据资源控制条件进行检查,若检查通过,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若检查不通过,则报错,从而达到账户下数据资源安全控制目的。其中,上述过程可以通过代收付业务检查和账务处理模块204实现。
通过安全性校验,避免产生错账,以及避免代收付数据资源过多或缺少等差错现象。
其中,数据资源控制条件可以包括委托方和目标方的账户是否封户、是否可用余额足够和限额中一种或多种,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S104、针对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所述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
之后,可以针对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第二明细流水可以体现每个目标方的具体明细,每一笔出入账数据资源,均登记明细登记簿和余额登记簿,可提供数据资源转移的明查询和对账。其中,第二明细流水的生成可以通过代收付明细对账模块205实现。
可以理解的是,若代收付请求为代付请求,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的方式可以是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汇总账户转移至对应的目标方账户。若代收付请求为代收请求,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的方式可以是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对应的目标方账户转移至汇总账户。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委托方和目标方的合约余额和明细登记簿,可以导出对账明细和回单明细,包括但不限于按业务类型、按收费时间、按交易渠道、按交易码等维度的查询结果。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建立一个汇总账户,当接收到代收付请求时,由于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故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而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由于委托方账户与汇总账户是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行数据资源转移的,故生成的第一明细流水仅是一条明细流水,体现本次委托代收付数据资源的总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针对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第二明细流水用于体现具体明细,从而便于目标方账户的单笔对账。可见,本申请大大减少了委托方账户的明细流水数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
通过对委托方账户和目标方账户的控制,保障了账户的安全。对资金收付顺序进行管控,防止银行资金垫付风险;业务类型归类清晰,便于银行统计业务开展情况。
基于前述实施例提供的数据资源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数据资源处理装置,参见图7,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701,用于接收代收付请求,所述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
确定单元702,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
转移单元703,用于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生成单元704,用于生成第一明细流水;
所述转移单元703,还用于针对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所述生成单元704,还用于生成所述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代收付请求的状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或待结清状态,执行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步骤。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委托方账户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的数据资源控制条件进行检查;
若检查通过,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付请求,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委托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对应的目标方账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收请求,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所述委托方账户;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对应的目标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申请建立一个汇总账户,当接收到代收付请求时,由于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故可以根据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而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由于委托方账户与汇总账户是基于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进行数据资源转移的,故生成的第一明细流水仅是一条明细流水,体现本次委托代收付数据资源的总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针对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汇总账户和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第二明细流水用于体现具体明细,从而便于目标方账户的单笔对账。可见,本申请大大减少了委托方账户的明细流水数量,从而简化了委托方账户的对账复杂度,提高了对账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步骤可以通过程序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前述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程序在执行时,执行包括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可以是下述介质中的至少一种: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缩写: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及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代收付请求,所述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
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
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第一明细流水;
针对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并生成所述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代收付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代收付请求的状态信息;
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或待结清状态,执行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步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对所述委托方账户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的数据资源控制条件进行检查;
若检查通过,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付请求,所述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委托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对应的目标方账户。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收请求,所述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所述委托方账户;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对应的目标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6.一种数据资源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代收付请求,所述代收付请求中包括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
确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
转移单元,用于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生成单元,用于生成第一明细流水;
所述转移单元,还用于针对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中每个目标方账户,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完成所述汇总账户和所述目标方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所述生成单元,还用于生成所述汇总账户与每个目标方账户之间的第二明细流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代收付请求的状态信息;
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若所述状态信息为未处理状态或待结清状态,执行根据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分别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确定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步骤。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对所述委托方账户和所述多个目标方账户的数据资源控制条件进行检查;
若检查通过,基于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完成委托方账户和汇总账户之间的数据资源转移。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付请求,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委托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对应的目标方账户。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若所述代收付请求为代收请求,所述转移单元,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总量的数据资源从所述汇总账户转移至所述委托方账户;
根据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账户标识和所述目标方账户对应的待转移数据资源量,将所述待转移数据资源量的数据资源从对应的目标方账户转移至所述汇总账户。
CN202211261522.8A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Pending CN1155116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1522.8A CN115511605A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61522.8A CN115511605A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511605A true CN115511605A (zh) 2022-12-23

Family

ID=8451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61522.8A Pending CN115511605A (zh) 2022-10-14 2022-10-14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511605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110980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facilitating electronic transfer of funds
US834097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lectronically processing government sponsored benefits
US8924289B1 (en) International banking system and method
US7395241B1 (en) Consumer-directed financial transfers using automated clearinghouse networks
US2007000546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carrying out a financial transaction
US20030055783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funding of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US20070162387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optimized funding of electronic transactions
US20060195398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payment requests
US20080162348A1 (en) Electronic-Purse Trans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20130036047A1 (en) Method, system and process for centralized management and control of a budget and electronic mass distribution of funds
US20170300881A1 (en) Secure electronic billing and collection with real-time funds availability
WO2003042938A2 (de) Bezahlungsprotokoll sowie datenübertragungsverfahren und -anordnung für bezahlvorgänge
GB2330923A (en) Transaction manager
CN101420311A (zh) 一种电信级支付结算网关系统
US20100198723A1 (en) Router-based remittance systems and methods
CN111311369A (zh) 一种票据交易撮合系统及方法
CN113807942A (zh) 一种关于银行不良贷款实时回收的方法及系统
US2020038048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an electronic exchange for bill pay and other transactions via an interbank information network (iin)
CN101266678A (zh) 实现国际贸易票据融资处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1127023A (zh) 一种资产信息的处理方法、装置以及设备
CN115511605A (zh) 一种数据资源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5358851A (zh) 信贷管理方法及系统
TWM631250U (zh) 換匯交易管理系統
JP2001250070A (ja) 支払システム、金融機関センタ、支払元センタ及び支払方法
CN115545903B (zh) 信贷管理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