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绿色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
背景技术
绿色建筑便是在建筑寿命内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高效的使用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质量建筑,而节能屋面则主要包括保温隔热型屋顶、屋顶平改坡、通风屋顶、种植屋顶(绿化屋顶)、蓄水屋顶、其他新型屋顶;
而在节能屋面中,在屋顶种植绿化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方式,因为屋顶的利用率较低,日照时间长,而城市热岛效应严重,粉尘污染严重,空气质量下降,增加绿化面积是缓解热岛效应的有效手段,而屋顶种植绿化则有效增加了绿化面积,并且节省土地和资源,而现有的屋顶绿化由于日照时间长,易使大量水分蒸发,造成需要大量水资源对植物进行浇灌,较为不便,并且,在部分降水较多的城市,降水过多易影响植物正常生长,较为不便,并且,雨水是重要的屋顶绿化灌溉水源,一般屋顶的面积大多固定,造成可承接雨水的面积受限,仅能承接一定范围内的雨水,影响水源收集,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通过在屋顶设置斜坡面,在斜坡面上种植植物,在晴天时,通过防护机构对植物上方进行遮挡,不影响植物采光的同时对部分蒸发的水分进行收集,使其沿斜坡面顺流进入收集机构重新利用,雨天时,启动防护机构并使多个扩大机构同步启动,使防护机构对植物进行遮挡并使多个扩大机构展开增加接雨面积,从而提高雨水收集的效率。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包括楼体,所述楼体顶面设置有斜坡面,且斜坡面顶面设置有防护机构,所述楼体一侧设置有收集机构;
所述防护机构包括U型挡板,且U型挡板底面与斜坡面顶面固定连接,所述U型挡板两臂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转杆,分别位于U型挡板两臂并平行的两个转杆之间均设置有U型框,且多个U型框两臂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转杆一端转动连接,多个所述U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膜,使用人员可在斜坡面上种植植物,防护膜通过螺丝或粘胶固定在多个U型框的两臂处和其内壁处,多个U型框竖直时,防护膜可以形成一个遮雨棚,将斜坡面上种植的植物进行遮挡保护,多个U型框转动倾斜时,防护膜离植物更近,遮挡在植物上方,防护膜为透明膜,使防护膜可避免影响植物采光,同时遮挡在植物上方在水分蒸发时,部分的水蒸汽会被防护膜阻挡而形成水珠回落到植物上,间接减少屋顶的水分蒸发。
进一步在于:所述U型挡板一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且两个电动推杆活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两个所述滑板一侧均与斜坡面顶面相贴合,且多个U型框两臂一侧均开设有导向槽,多个所述U型框下方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板,位于同一个U型框下方的两个连接板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块、底端分别与两个滑板顶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转块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相邻的导向槽内部,多个所述U型框上均设置有扩大机构,使两个电动推杆启动,推动两个滑板滑动,使两个滑板上多个连接板通过转块抵触相邻的U型框竖直时,防护膜可以形成一个遮雨棚,将斜坡面上种植的植物进行遮挡保护,在使用人员启动两个电动推杆复位,使两个滑板复位,从而使两个滑板上多个连接板通过转块拉动多个U型框转动倾斜,使防护膜离植物更近,遮挡在植物上方,防护膜为透明膜,使防护膜可避免影响植物采光,同时遮挡在植物上方在水分蒸发时,部分的水蒸汽会被防护膜阻挡而形成水珠回落到植物上,间接减少屋顶的水分蒸发。
进一步在于:所述U型框一端开设有贯穿至另一端的连通槽,且U型框一内壁设置有多个喷淋头,多个所述喷淋头一端均贯穿防护膜并与连通槽内部相连通,通过将水管连接到连通槽两端,而后通过水管向连通槽内注水,使水流通过多个喷淋头喷洒,对植物进行浇灌,并且浇灌产生的多余水分可沿斜坡面流下便于集中处理。
进一步在于:所述扩大机构包括两个凸块,且两个凸块分别固定套接于相邻两个转杆外侧壁上,所述U型框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抵板,两个所述抵板一端分别与两个凸块一端活动抵触,两个所述抵板另一端均开设有缺口,所述U型框相对两侧中部均转动连接有L型转板,且两个L型转板一端分别活动卡接于两个缺口内部,所述U型框顶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弹出杆,且两个弹出杆一端均设置有扭簧,两个所述扭簧一端均与相邻弹出杆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U型框顶面固定连接,多个所述扩大机构上方设置有塑料袋,且多个扩大机构上的两个弹出杆分别与塑料袋相对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塑料袋一端开设有出水口,通过启动两个电动推杆,使两个滑板移动,从而使两个滑板上多个连接板通过转块带动多个U型框同步转动,而在多个U型框转动至竖直于斜坡面顶面处时,多个U型框两侧的抵板脱离相邻凸块一端而因自重自动滑落,使相邻的L型转板脱离相邻缺口的限位卡固,而后多个U型框两侧的弹出杆因扭簧作用而自动相背离弹出,将塑料袋展开,并使塑料袋的顶部开口更大,能承接更多的雨水,从而增加雨水收集的效率;在两个电动推杆带动两个滑板复位,使多个U型框转动倾斜复位时,多个U型框上的抵板一端与相邻凸块一端相抵触,使多个抵板被顶动向相邻L型转板方向移动,使多个抵板一端抵触相邻L型转板竖直,使L型转板一端抵动相邻弹出杆复位将塑料袋进行折叠收纳,从而在雨天可以增加收集雨水的效率,同时便于进行收纳,塑料袋为透明塑料材质制造,不影响植物采光。
进一步在于:所述凸块倾斜布置,由于U型框通过连接板和转块拉动进行倾斜,多个U型框一侧不会位于同一平面内。
进一步在于:所述缺口的长度大于凸块的长度,使凸块顶动抵板移动时,缺口内壁不易与相邻的L型转板抵触。
进一步在于:所述收集机构包括收集盒,且收集盒一侧固定连接于楼体一侧顶端,所述收集盒底面开设有倒水口,所述楼体内部设置有盒体,且盒体相对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所述盒体一侧中部开设有入水口,且盒体另一侧连通有水泵,通过将塑料袋上的出水口连接软管,并将软管一端导入收集盒内部,使塑料袋收集的水流可通过软管流入到收集盒内部,而后将其他水管连接倒水口并贯穿墙体与入水口连接,使顺斜坡面和软管流动的水流进入收集盒进行收纳后统一流入盒体内部进行沉淀收集,而后使用人员可通过水泵抽取盒体内部水流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各U型框处的连通槽内部,实现水流循环使用。
进一步在于:所述转动板为U型板状结构,且转动板一内壁开设有矩形槽,所述矩形槽一端转动连接有U型架,且U型架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所述矩形槽与固定板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钩,且矩形槽与固定板之间设置有袋状过滤网,所述袋状过滤网开设有多个圆形孔,圆形孔与相邻的卡钩活动卡接,水流流动可能会裹挟杂质,在水流流入盒体后杂质进行沉淀,而后杂质自动进入袋状过滤网,而后使用人员清理时,转动转动板,转动板侧壁会将阻挡水流从转动的转动板与盒体端部的缝隙处流出,同时盒体底部会抵触相邻的U型架向相邻的转动板方向转动,使U型架靠近相邻转动板将袋状过滤网折叠,便于使用人员取出,而后使用人员可将袋状过滤网内部杂质清理后,重新将袋状过滤网上圆形孔卡在卡钩上,而后转动转动板复位,使U型架因自重自动转动将袋状过滤网张开,便于承接沉淀的杂质。
进一步在于:所述盒体内底面为三角形,使盒体中部位置高于两端位置,使沉淀的杂质会沿内底面向两端处滑落,从而进入贴靠在盒体内底面上的U型架内部,从而便于杂质进入袋状过滤网。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通过在屋顶设置斜坡面,在斜坡面上种植植物,在晴天时,通过防护机构对植物上方进行遮挡,不影响植物采光的同时对部分蒸发的水分进行收集,使部分蒸发的水分在防护膜上凝结成水珠重新落向植物或沿斜坡面流入收集机构,使水资源循环利用,雨天时,启动防护机构并使多个扩大机构同步启动,使防护机构对植物进行遮挡并使多个扩大机构展开增加接雨面积,从而提高雨水收集的效率。
2.通过启动两个电动推杆,推动两个滑板滑动,使两个滑板上多个连接板通过转块抵触相邻的U型框竖直时,防护膜可以形成一个遮雨棚,将斜坡面上种植的植物进行遮挡保护,在使用人员启动两个电动推杆复位,使两个滑板复位,从而使两个滑板上多个连接板通过转块拉动多个U型框转动倾斜,使防护膜离植物更近,遮挡在植物上方,防护膜为透明膜,使防护膜可避免影响植物采光,同时遮挡在植物上方在水分蒸发时,部分的水蒸汽会被防护膜阻挡而形成水珠回落到植物上或沿斜坡面流至收集机构处,间接减少屋顶的水分蒸发;
3.启动两个电动推杆,使两个滑板移动,从而使两个滑板上多个连接板通过转块带动多个U型框同步转动,而在多个U型框转动至竖直于斜坡面顶面处时,多个U型框两侧的抵板脱离相邻凸块一端而因自重自动滑落,使相邻的L型转板脱离相邻缺口的限位卡固,而后多个U型框两侧的弹出杆因扭簧作用而自动相背离弹出,将塑料袋展开,并使塑料袋的顶部开口宽度比斜坡面宽度更宽,能承接更多的雨水,从而增加雨水收集的效率;在两个电动推杆带动两个滑板复位,使多个U型框转动倾斜复位时,多个U型框上的抵板一端与相邻凸块一端相抵触,使多个抵板被顶动向相邻L型转板方向移动,使多个抵板一端抵触相邻L型转板竖直,使L型转板一端抵动相邻弹出杆复位将塑料袋进行折叠收纳,便于进行收纳;
4.将水泵利用水管与多个U型框上的连通槽相接通,而后利用软管连接出水口,并将软管一端放入收集盒内,使塑料袋承接的水流可流入收集盒内部,而后用管道将倒水口与入水口相连通,水流流入盒体后杂质进行沉淀,而后杂质沿盒体内底面的斜面进入袋状过滤网,而后使用人员清理时,转动转动板,转动板侧壁会将阻挡水流从转动的转动板与盒体端部的缝隙处流出,同时盒体底部会抵触相邻的U型架向相邻的转动板方向转动,使U型架靠近相邻转动板将袋状过滤网折叠,便于使用人员取出,而后使用人员可将袋状过滤网内部杂质清理后,重新将袋状过滤网上圆形孔卡在卡钩上,而后转动转动板复位,使U型架因自重自动转动将袋状过滤网张开,便于承接沉淀的杂质。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整体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收集机构与防护机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中防护机构与扩大机构位置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中防护机构与扩大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中防护机构与扩大机构收纳形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中U型框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中盒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中盒体内部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发明中转动板使用形态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0、楼体;110、斜坡面;200、防护机构;210、U型挡板;220、电动推杆;230、滑板;240、转杆;250、U型框;251、连通槽;252、喷淋头;253、导向槽;260、连接板;261、转块;270、防护膜;300、扩大机构;310、凸块;320、抵板;321、缺口;330、L型转板;340、弹出杆;350、塑料袋;351、出水口;400、收集机构;401、卡钩;410、收集盒;411、倒水口;420、盒体;421、入水口;430、转动板;431、矩形槽;440、U型架;441、固定板;450、袋状过滤网;460、水泵。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10所示,一种绿色建筑节能屋面,包括楼体100,楼体100顶面设置有斜坡面110,且斜坡面110顶面设置有防护机构200,楼体100一侧设置有收集机构400;
防护机构200包括U型挡板210,且U型挡板210底面与斜坡面110顶面固定连接,U型挡板210一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电动推杆220,且两个电动推杆220活动端均固定连接有滑板230,两个滑板230一侧均与斜坡面110顶面相贴合,U型挡板210两臂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转杆240,分别位于U型挡板210两臂并平行的两个转杆240之间均设置有U型框250,且多个U型框250两臂一端分别与相邻的两个转杆240一端转动连接,多个U型框250之间固定连接有防护膜270,且多个U型框250两臂一侧均开设有导向槽253,多个U型框250下方均设置有两个连接板260,位于同一个U型框250下方的两个连接板260顶端均转动连接有转块261、底端分别与两个滑板230顶面固定连接,且两个转块261一端分别滑动连接于两个相邻的导向槽253内部,多个U型框250上均设置有扩大机构300,使用人员可在斜坡面110上种植植物,防护膜270通过螺丝或粘胶固定在多个U型框250的两臂处和其内壁处,使两个电动推杆220启动,推动两个滑板230滑动,使两个滑板230上多个连接板260通过转块261抵触相邻的U型框250竖直时,防护膜270可以形成一个遮雨棚,将斜坡面110上种植的植物进行遮挡保护,在使用人员启动两个电动推杆220复位,使两个滑板230复位,从而使两个滑板230上多个连接板260通过转块261拉动多个U型框250转动倾斜,使防护膜270离植物更近,遮挡在植物上方,防护膜270为透明膜,使防护膜270可避免影响植物采光,同时遮挡在植物上方在水分蒸发时,部分的水蒸汽会被防护膜270阻挡而形成水珠回落到植物上,间接减少屋顶的水分蒸发。
U型框250一端开设有贯穿至另一端的连通槽251,且U型框250一内壁设置有多个喷淋头252,多个喷淋头252一端均贯穿防护膜270并与连通槽251内部相连通,通过将水管连接到连通槽251两端,而后通过水管向连通槽251内注水,使水流通过多个喷淋头252喷洒,对植物进行浇灌,并且浇灌产生的多余水分可沿斜坡面110流下便于集中处理。
扩大机构300包括两个凸块310,且两个凸块310分别固定套接于相邻两个转杆240外侧壁上,U型框250相对两侧均开设有滑槽,且两个滑槽内部均滑动连接有抵板320,两个抵板320一端分别与两个凸块310一端活动抵触,两个抵板320另一端均开设有缺口321,U型框250相对两侧中部均转动连接有L型转板330,且两个L型转板330一端分别活动卡接于两个缺口321内部,U型框250顶面两端均转动连接有两个弹出杆340,且两个弹出杆340一端均设置有扭簧,两个扭簧一端均与相邻弹出杆340一端固定连接、另一端均与U型框250顶面固定连接,多个扩大机构300上方设置有塑料袋350,且多个扩大机构300上的两个弹出杆340分别与塑料袋350相对两侧固定连接,塑料袋350一端开设有出水口351,通过启动两个电动推杆220,使两个滑板230移动,从而使两个滑板230上多个连接板260通过转块261带动多个U型框250同步转动,而在多个U型框250转动至竖直于斜坡面110顶面处时,多个U型框250两侧的抵板320脱离相邻凸块310一端而因自重自动滑落,使相邻的L型转板330脱离相邻缺口321的限位卡固,而后多个U型框250两侧的弹出杆340因扭簧作用而自动相背离弹出,将塑料袋350展开,并使塑料袋350的顶部开口更大,能承接更多的雨水,从而增加雨水收集的效率;在两个电动推杆220带动两个滑板230复位,使多个U型框250转动倾斜复位时,多个U型框250上的抵板320一端与相邻凸块310一端相抵触,使多个抵板320被顶动向相邻L型转板330方向移动,使多个抵板320一端抵触相邻L型转板330竖直,使L型转板330一端抵动相邻弹出杆340复位将塑料袋350进行折叠收纳,从而在雨天可以增加收集雨水的效率,同时便于进行收纳,塑料袋350为透明塑料材质制造,不影响植物采光。
凸块310倾斜布置,由于U型框250通过连接板260和转块261拉动进行倾斜,多个U型框250一侧不会位于同一平面内。
缺口321的长度大于凸块310的长度,使凸块310顶动抵板320移动时,缺口321内壁不易与相邻的L型转板330抵触。
收集机构400包括收集盒410,且收集盒410一侧固定连接于楼体100一侧顶端,收集盒410底面开设有倒水口411,楼体100内部设置有盒体420,且盒体420相对两侧均转动连接有转动板430,盒体420一侧中部开设有入水口421,且盒体420另一侧连通有水泵460,通过将塑料袋350上的出水口351连接软管,并将软管一端导入收集盒410内部,使塑料袋350收集的水流可通过软管流入到收集盒410内部,而后将其他水管连接倒水口411并贯穿墙体与入水口421连接,使顺斜坡面110和软管流动的水流进入收集盒410进行收纳后统一流入盒体420内部进行沉淀收集,而后使用人员可通过水泵460抽取盒体420内部水流并通过管道输送到各U型框250处的连通槽251内部,实现水流循环使用,使用人员可在转动板430侧壁开设螺纹孔,并在螺纹孔内部旋入螺栓用以抵。
转动板430为U型板状结构,且转动板430一内壁开设有矩形槽431,矩形槽431一端转动连接有U型架440,且U型架440一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板441,矩形槽431与固定板441相邻一侧均固定连接有多个卡钩401,且矩形槽431与固定板441之间设置有袋状过滤网450,袋状过滤网450开设有多个圆形孔,圆形孔与相邻的卡钩401活动卡接,使用人员可在转动板430侧壁和盒体420顶部开设螺纹孔,并在转动板430侧壁和盒体420顶部的螺纹孔内部旋入螺栓用以固定转动板430,水流沿斜坡面110流动时可能会裹挟杂质,在水流流入盒体420后杂质进行沉淀,而后杂质自动进入袋状过滤网450,而后使用人员清理时,转动转动板430,转动板430侧壁会将阻挡水流从转动的转动板430与盒体420端部的缝隙处流出,同时盒体420底部会抵触相邻的U型架440向相邻的转动板430方向转动,使U型架440靠近相邻转动板430将袋状过滤网450折叠,便于使用人员取出,而后使用人员可将袋状过滤网450内部杂质清理后,重新将袋状过滤网450上圆形孔卡在卡钩401上,而后转动转动板430复位,使U型架440因自重自动转动将袋状过滤网450张开,便于承接沉淀的杂质。
盒体420内底面为三角形,使盒体420中部位置高于两端位置,使沉淀的杂质会沿内底面向两端处滑落,从而进入贴靠在盒体420内底面上的U型架440内部,从而便于杂质进入袋状过滤网450。
工作原理:使用时,在斜坡面110上种植植物,将水泵460通过软管与多个U型框250上的连通槽251两端接通,并利用另一节软管连接出水口351,并将该节软管一端固定在收集盒410内部,使塑料袋350内部水流可流入收集盒410内部,并在墙面开孔,利用水管将倒水口411与入水口421相连通,使收集盒410内部水流可通过水管流入盒体420内部进行沉淀,而后盒体420上方较清澈的水流被水泵460抽吸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在晴天时,多个U型框250处于倾斜状态,并且多个U型框250上的抵板320一端均与相邻的凸块310一端相抵触,使相邻的抵板320抵触相邻的L型转板330贴靠相邻的U型框250,使L型转板330一端抵触相邻的弹出杆340贴靠相邻的U型框250顶面,使塑料袋350处于收纳状态,并且,防护膜270靠近植物,对植物进行遮盖,使蒸发的部分水汽被防护膜270拦截使其凝成水珠后重新落向斜坡面110,并且可启动水泵460对多个U型框250上的连通槽251注水,使水流从多个喷淋头252喷出对植物进行浇灌,多余水流沿斜坡面110流向收集盒410后进入盒体420进行沉淀;
在雨天时,在屋顶设置控制器控制两个电动推杆220的启闭,启动两个电动推杆220,使两个电动推杆220带动两个滑板230移动,使两个滑板230上的多个连接板260通过转块261抵触相邻的U型框250转动至与斜坡面110呈竖直状态,使防护膜270展开形成遮雨棚,对植物进行挡护,同时,防护膜270有足够长度处于蓬松状态,可适应U型框250的转动,不易因U型框250转动而造成防护膜270绷紧撕裂,同时,因U型框250的转动,使U型框250两侧的抵板320脱离相邻凸块310的一端,使抵板320因自重下滑,从而使缺口321脱离相卡接的L型转板330,使多个U型框250上的弹出杆340因扭簧而自动相背离转动至倾斜,将塑料袋350撑开,使塑料袋350顶部开口张开承接雨水,而后雨水通过出水口351进入收集盒410再流入盒体420内部;
使用完毕后,启动两个电动推杆220复位,使两个滑板230复位,并使两个滑板230上连接板260通过转块261拉动多个U型框250复位倾斜,并使多个抵板320重新与相邻的凸块310一端相抵触,使抵板320被顶动向相邻L型转板330方向移动,使多个抵板320一端抵触相邻L型转板330竖直,使L型转板330一端抵动相邻弹出杆340复位将塑料袋350进行折叠收纳;
使用人员可在转动板430侧壁和盒体420顶部开设螺纹孔,并在转动板430侧壁和盒体420顶部的螺纹孔内部旋入螺栓用以固定转动板430,水流沿斜坡面110流动时可能会裹挟杂质,在水流流入盒体420后杂质进行沉淀,而后杂质沿盒体420底面的斜面流动滚落入张开的袋状过滤网450内部,而后使用人员清理时,转动转动板430,转动板430侧壁会将阻挡水流从转动的转动板430与盒体420端部的缝隙处流出,同时盒体420底部会抵触相邻的U型架440向相邻的转动板430方向转动,使U型架440靠近相邻转动板430将袋状过滤网450折叠,便于使用人员取出,而后使用人员可将袋状过滤网450内部杂质清理后,重新将袋状过滤网450上圆形孔卡在卡钩401上,而后转动转动板430复位,并利用螺栓固定转动板430的位置,使U型架440因自重自动转动将袋状过滤网450张开,便于承接沉淀的杂质。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