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450513B - 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450513B CN115450513B CN202211060007.3A CN202211060007A CN115450513B CN 115450513 B CN115450513 B CN 115450513B CN 202211060007 A CN202211060007 A CN 202211060007A CN 115450513 B CN115450513 B CN 11545051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back door
- limiting
- mounting groove
- mount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F—DEVICES FOR MOVING WINGS INTO OPEN OR CLOSED POSITION; CHECKS FOR WINGS; WING FITTING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NCERNED WITH THE FUNCTIONING OF THE WING
- E05F5/00—Braking devices, e.g. checks; Stops; Buffers
- E05F5/06—Buffers or stops limiting opening of swinging wings, e.g. floor or wall stop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5—LOCKS; KEYS; WINDOW OR DOOR FITTINGS; SAFES
- E05Y—INDEXING SCHEME ASSOCIATED WITH SUBCLASSES E05D AND E05F, RELATING TO CONSTRUCTION ELEMENTS, ELECTRIC CONTROL, POWER SUPPLY, POWER SIGNAL OR TRANSMISSION, USER INTERFACES, MOUNTING OR COUPLING, DETAILS,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 THEREOF
- E05Y2900/0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 E05Y2900/50—Application of doors, windows, wings or fittings thereof for vehicles
- E05Y2900/53—Type of wing
- E05Y2900/531—Doors
- E05Y2900/532—Back doors or end door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 Closing And Opening Devices For Wings, And Checks For W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其中,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包括底座、缓冲帽、转动部以及安装杆,底座用以安装于车身,底座的一端设有安装槽,缓冲帽设于安装槽的槽口,用以与背门抵接,转动部沿安装槽的槽深方向的轴线转动安装于安装槽内,转动部设有安装孔,安装孔螺旋延伸设置,安装杆螺旋延伸设置,安装杆设于缓冲帽用以背离背门一侧端,安装杆与安装孔配合驱动转动部转动,以使得缓冲帽能够沿安装槽的槽深方向活动,通过螺纹配合的安装杆与安装孔,使得转动部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缓冲帽自动调整至相应位置,使得缓冲帽自动适应车身与背门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了现有可调缓冲块调整时间较长导致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背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
背景技术
缓冲块做为汽车背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为缓冲背门与车身钣金的撞击,以防止背门和车身因撞击而造成脱漆甚至变形。传统的背门缓冲块需装配人员根据设计状态来安装,由于车身和背门受制造精度的影响,此二者间的配合间隙往往不符合设计要求,若扔按照设计状态调节缓冲块高度,则无法有效的将背门限位,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厂家设计一种可调缓冲块,以适应车身与背门之间的间隙,但这种缓冲块需要装配人员手动进行调节,只能凭经验进行调整,无法根据背门与车身的实际间隙来调整缓冲块位置,导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反复调节,才能将缓冲块调整至合适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可调缓冲块装配时调整时间较长导致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包括:
底座,用以安装于车身,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安装槽;
缓冲帽,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用以与背门抵接;
转动部,沿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动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螺旋延伸设置;以及,
安装杆,螺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缓冲帽用以背离所述背门一侧端,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安装孔配合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以使得所述缓冲帽能够沿安装槽的槽深方向活动。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转动部的转动。
可选地,所述底座设有通孔,所述转动部的外周侧设有配合槽;
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配合槽抵接。
可选地,所述通孔设有内螺纹,对应地,所述限位杆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
可选地,所述配合槽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配合槽沿所述转动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可选地,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转动部沿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活动。
可选地,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过孔,所述安装孔包括沿所述安装槽槽深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段、容设孔段以及限位孔段,所述限位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容设孔段的内径;
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过孔与所述限位孔段穿设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可选地,自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至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内缩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槽口的定位台阶面;和/或,
所述转动部包括沿所述安装槽槽深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段以及第二转动段,所述第一转动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段的外径,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槽底的配合台阶面,用以与所述定位台阶面抵接。
可选地,所述缓冲帽的外周侧凸设有环形凸筋;
对应地,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配合的环形凹槽。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装配时,先将所述底座安装于车身,然后将所述背门缓缓关闭,以对所述缓冲帽施压,使得所述转动部能够在所述安装杆与安装孔的配合下转动,以使所述缓冲帽朝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移动,当背门关闭到位时,转动部停止转动,缓冲帽也停止移动,缓冲帽与背门实现零贴合,如此,通过螺纹配合的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安装孔,使得所述转动部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所述缓冲帽向所述安装槽的槽底移动,并自动调整至相应位置,使得所述缓冲帽自动适应车身与背门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了现有可调缓冲块装配时调整时间较长导致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 名称 | 标号 | 名称 |
100 | 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 | 31 | 第一转动段 |
1 | 底座 | 32 | 第二转动段 |
11 | 安装槽 | 4 | 安装杆 |
12 | 定位台阶面 | 5 | 周向限位结构 |
13 | 环形限位板 | 51 | 限位杆 |
14 | 卡筋 | 52 | 配合槽 |
2 | 缓冲帽 | 6 | 轴向限位结构 |
21 | 环形凸筋 | 61 | 限位部 |
3 | 转动部 | 200 | 背门 |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缓冲块做为汽车背门系统的重要组成部件,其主要作用为缓冲背门与车身钣金的撞击,以防止背门和车身因撞击而造成脱漆甚至变形。传统的背门缓冲块需装配人员根据设计状态来安装,由于车身和背门受制造精度的影响,此二者间的配合间隙往往不符合设计要求,若扔按照设计状态调节缓冲块高度,则无法有效的将背门限位,为解决上述问题,有些厂家设计一种可调缓冲块,以适应车身与背门之间的间隙,但这种缓冲块需要装配人员手动进行调节,只能凭经验进行调整,无法根据背门与车身的实际间隙来调整缓冲块位置,导致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反复调节,才能将缓冲块调整至合适位置。
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旨在解决现有可调缓冲块装配时调整时间较长导致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其中,图1至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请参阅图1至图3,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包括底座1、缓冲帽2、转动部3以及安装杆4,所述底座1用以安装于车身,所述底座1的一端设有安装槽11,所述缓冲帽2设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用以与背门200抵接,所述转动部3沿所述安装槽11的槽深方向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内,所述转动部3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螺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杆4螺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杆4设于所述缓冲帽2用以背离所述背门200一侧端,所述安装杆4与所述安装孔配合驱动所述转动部3转动,以使得所述缓冲帽2能够沿安装槽11的槽深方向活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中,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装配时,先将所述底座1安装于车身,然后将所述背门200缓缓关闭,以对所述缓冲帽2施压,使得所述转动部3能够在所述安装杆4与安装孔的配合下转动,以使所述缓冲帽2朝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移动,当背门200关闭到位时,转动部3停止转动,缓冲帽2也停止移动,缓冲帽2与背门200实现零贴合,如此,通过螺纹配合的所述安装杆4与所述安装孔,使得所述转动部3能够在外力的作用下转动,以使所述缓冲帽2向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移动,并自动调整至相应位置,使得所述缓冲帽2自动适应车身与背门200之间的间隙,从而解决了现有可调缓冲块装配时调整时间较长导致装配效率较低的问题。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缓冲帽2的材质为弹性材质,以使所述缓冲帽2与所述背门200弹性抵接。
为了避免所述缓冲帽2在调整到位后位置又发生移动,请参阅图2和图3,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转动部3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5,用以限制所述转动部3的转动,由于所述安装杆4螺纹穿设于所述转动部3的安装孔内,当所述转动部3停止转动时,所述安装杆4与所述转动部3的位置固定,所述缓冲帽2的位置也随之固定,如此,通过设置周向限位结构5,以限制所述转动部3的转动,以使所述缓冲帽2的位置固定,从而避免所述缓冲帽2继续沿所述安装槽11的槽深方向活动。
进一步地,所述底座1设有通孔,所述转动部3的外周侧设有配合槽52,所述周向限位结构5包括限位杆51,所述限位杆51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配合槽52抵接,如此,通过所述限位杆51与所述配合槽52配合,以将所述转动固定于所述底座1,防止所述转动部3的发生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11的内壁面设有多个沿所述安装槽11槽深方向延伸的限位凸筋,所述转动部3的外周侧设有多个沿所述安装槽11槽深方向延伸的配合凹槽,以增加所述转动部3与所述安装槽11之间的摩擦力,以免所述转动部3受到较小的振动就发生转动。进一步地,为了方便所述限位杆51插入所述配合槽52,所述限位杆51朝向所述转动部3的一端呈锥形设置,对应地,所述配合槽52为锥形槽。
为了防止所述限位杆51与所述配合槽52脱离,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有内螺纹,对应地,所述限位杆51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以使所述限位杆51螺纹穿设于所述通孔,以避免所述限位杆51受到振动而与所述配合槽52脱离,导致所述周向限位结构5失效。进一步地,为了便于装配人员旋拧所述限位杆51,所述限位杆51背离所述转动部3的一端设有操作柄。
由于缓冲帽2调整到位时,所述转动部3上的配合槽52可能在任意位置,导致所述通孔与所述配合槽52无法对正,为此,在本实施中,所述配合槽52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配合槽52沿所述转动部3的周向间隔设置,以在所述转动部3停止转动时,多个所述配合槽52中的其中之一所述配合槽52能够与所述通孔对中,使得所述限位杆51能够经所述通孔插入所述配合槽52内,从而限制所述转动部3的转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通孔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通孔沿所述底座1的周向间隔设置,以使多个所述通孔中的其中之一所述通孔能够与所述配合槽52对正。
为了防止所述转动部3向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1与所述转动部3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6,用以限制所述转动部3沿所述安装槽11的槽深方向活动,如此,通过设置轴向限位结构6限制所述转动部3沿所述安装槽11槽深方向的移动,避免所述转动部3向所述缓冲帽2靠近,使得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失效。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设有过孔,所述安装孔包括沿所述安装槽11槽深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段、容设孔段以及限位孔段,所述限位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容设孔段的内径,所述轴向限位结构6包括限位部61,所述限位部61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过孔与所述限位孔段穿设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如此,通过所述限位部61上的环形限位槽,以将转动部3安装于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以在不影响所述转动部3转动的前提下,限制所述转动部3沿所述安装槽11槽深方向的活动。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槽11的侧壁面设有环形限位筋,所述转动部3的外周侧设有环形配合槽52,所述环形限位筋与所述环形配合槽52配合,以限制所述转动部3沿所述安装槽11槽深方向的活动。
所述底座1的材质有多种,可以是金属,也可以是非金属等,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材质为塑料,既有助于增加所述底座1的缓冲能力,又能够降低所述底座1的成本。但塑料的强度较低,使得底座1安装于车身后,受冲击容易开裂,为此,自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至所述安装槽11的槽底,所述安装槽11的内径内缩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11槽口的定位台阶面12,一方面能够增加所述底座1的厚度,有助于增加所述底座1的强度,避免底座1发生开裂,另一方面通过所述定位台阶面12,以将所述转动部3定位于所述安装槽11内,有助于快速将所述转动部3安装于所述底座1。;和/或,
为了使得所述转动部3与所述安装槽11相适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动部3包括沿所述安装槽11槽深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段31以及第二转动段32,所述第一转动段3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段32的外径,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11槽底的配合台阶面,用以与所述定位台阶面12抵接,以便在所述安装槽11内定位出所述转动部3的位置,从而有助于快速将所述转动部3安装于所述底座1。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两个相关联的技术特征:“所述安装槽11的内径内缩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11槽口的定位台阶面12”、“所述第一转动段31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段32的外径,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11槽底的配合台阶面”,可择一设置亦可同时设置。
为了提高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的气密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缓冲帽2的外周侧凸设有环形凸筋21,对应地,所述安装槽11的内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21配合的环形凹槽,如此,通过相互配合的环形凸筋21与所述环形凹槽,以增加缓冲帽2与所述底座1之间的接触面积,以便将所述安装槽11的槽口密封,防止水或者杂质渗入所述安装槽11内,从而有助于提高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的气密性。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环形凹槽沿所述安装槽11的槽深方向延伸,以使所述环形凸筋21能够在所述环形凹槽活动,从而避免影响所述缓冲帽2的移动。
所述底座1与车身的连接方式有多种,所述底座1可以是通过焊接固定于车身,也可以是通过铆接固定于车身等,本发明对此不作限定,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底座1的外周侧设有环形限位板13以及多个卡筋14,多个所述卡筋14沿所述底座1的周向间隔设置,各所述卡筋14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底座1,另一端朝所述环形限位板13延伸,以与所述环形板14限定出供车身钣金卡设的卡接槽,如此,所述底座能够直接插入车身钣金中,以使所述底座1与车身钣金卡接固定。进一步地,所述卡筋14朝向所述环形限位板的一端远离所述底座1方向设置,以免车身钣金自所述卡接槽退出。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汽车,所述汽车包括上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汽车中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的结构可参照上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的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由于在本发明提供的汽车中使用了上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因此,本发明提供的汽车的实施例包括上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100全部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且所达到的技术效果也完全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用以安装于车身,所述底座的一端设有安装槽;
缓冲帽,设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口,用以与背门抵接;
转动部,沿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的轴线转动安装于所述安装槽内,所述转动部设有安装孔,所述安装孔螺旋延伸设置;以及,
安装杆,螺旋延伸设置,所述安装杆设于所述缓冲帽用以背离所述背门一侧端,所述安装杆与所述安装孔配合驱动所述转动部转动,以使得所述缓冲帽能够沿安装槽的槽深方向活动;
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周向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转动部的转动;
所述底座设有通孔,所述转动部的外周侧设有配合槽;
所述周向限位结构包括限位杆,所述限位杆穿过所述通孔后与所述配合槽抵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设有内螺纹,对应地,所述限位杆的外周侧设有外螺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配合槽设置多个,多个所述配合槽沿所述转动部的周向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还包括设于所述底座与所述转动部之间的轴向限位结构,用以限制所述转动部沿所述安装槽的槽深方向活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有过孔,所述安装孔包括沿所述安装槽槽深方向延伸的螺纹孔段、容设孔段以及限位孔段,所述限位孔段的内径小于所述容设孔段的内径;
所述轴向限位结构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设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过孔与所述限位孔段穿设于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自所述安装槽的槽口至所述安装槽的槽底,所述安装槽的内径内缩呈台阶设置,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槽口的定位台阶面;和/或,
所述转动部包括沿所述安装槽槽深方向延伸的第一转动段以及第二转动段,所述第一转动段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二转动段的外径,以形成朝向所述安装槽槽底的配合台阶面,用以与所述定位台阶面抵接。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帽的外周侧凸设有环形凸筋;
对应地,所述安装槽的内侧壁凹设有与所述环形凸筋配合的环形凹槽。
8.一种汽车,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60007.3A CN115450513B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060007.3A CN115450513B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50513A CN115450513A (zh) | 2022-12-09 |
CN115450513B true CN115450513B (zh) | 2024-07-16 |
Family
ID=84301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060007.3A Active CN115450513B (zh) | 2022-08-31 | 2022-08-31 | 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450513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5792A (zh) * | 2013-10-14 | 2015-06-10 | A·雷蒙德公司 | 带有自调节挡块的缓冲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329888B2 (ja) * | 2000-07-06 | 2009-09-09 | 株式会社ニフコ | 緩衝装置 |
JP4085013B2 (ja) * | 2003-02-21 | 2008-04-30 | 日産自動車株式会社 | 緩衝装置 |
ITTO20131025A1 (it) * | 2013-12-16 | 2015-06-17 | Illinois Tool Works | Dispositivo distanziale autoregolabile |
CN106882021B (zh) * | 2017-03-22 | 2019-03-29 | 神龙汽车有限公司 | 可自动调节高度的缓冲块及其在汽车上的连接结构 |
CN207485195U (zh) * | 2017-10-31 | 2018-06-12 | 东风汽车公司 | 一种汽车用可调式缓冲块 |
CN208698891U (zh) * | 2018-08-02 | 2019-04-05 | 吉利汽车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 | 一种背门缓冲块的安装结构 |
CN110847742A (zh) * | 2019-10-08 | 2020-02-28 | 宁波吉利汽车研究开发有限公司 | 一种缓冲块位置调节装置及车辆 |
CN111677396A (zh) * | 2020-06-05 | 2020-09-18 | 浙江联控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用于车辆的后背门缓冲块及车辆 |
CN216517492U (zh) * | 2021-12-07 | 2022-05-13 | 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 背门缓冲组件及车辆 |
-
2022
- 2022-08-31 CN CN202211060007.3A patent/CN11545051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4695792A (zh) * | 2013-10-14 | 2015-06-10 | A·雷蒙德公司 | 带有自调节挡块的缓冲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450513A (zh) | 2022-12-09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04329C (zh) | 尤其适用于汽车的刮水器装置 | |
US7878578B2 (en) | Vehicle body front part structure | |
CN210920163U (zh) | 阀芯组件及具有其的电子膨胀阀 | |
KR102144860B1 (ko) | 유체압 실린더 | |
KR101589859B1 (ko) | 부품과, 판형 지지 부재 상에 부품을 탄성 결합하기 위한 고정 장치를 포함하는 어셈블리 | |
EP2808473B1 (en) | Stepped door stop | |
US9046144B2 (en) | Integral rebound, shear, and fastener for isolation mount | |
US12006757B2 (en) | Overslam bumper having fixing force and buffering property | |
CN115450513B (zh) | 自适应背门缓冲结构及汽车 | |
US11560104B2 (en) | Spring clip | |
US5095940A (en) | Thermostatic valve | |
US20080143053A1 (en) | Sealing Device | |
CN115450512B (zh) | 一种背门缓冲组件、汽车背门系统和汽车 | |
US10882547B2 (en) | Integral type dust cover with bearings | |
US9809091B2 (en) | Adjustably positionable spacer for vehicle door assembly | |
CN213015903U (zh) | 缓冲块及车辆 | |
KR20100059521A (ko) | 차량의 테일 게이트 가이드 범퍼 | |
CN214164772U (zh) | 一种汽车座椅调节器 | |
JP2013112203A (ja) | ミラーベース | |
CN111255938B (zh) | 一种电动阀 | |
CN210911995U (zh) | 一种发动机悬置总成和具有其的车辆 | |
CN215284650U (zh) | 饰板结构、车身结构及汽车 | |
CN111663875A (zh) | 车辆前机盖总成和车辆 | |
CN210912611U (zh) | 悬置结构、车身悬置总成及车辆 | |
JP4828350B2 (ja) | 車両用ダンパのコネクタ取付構造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