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8769B -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 Google Patents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98769B CN115398769B CN202280002607.6A CN202280002607A CN115398769B CN 115398769 B CN115398769 B CN 115398769B CN 202280002607 A CN202280002607 A CN 202280002607A CN 115398769 B CN115398769 B CN 11539876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power supply
- power distribution
- power
- ring main
- uni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9/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 H02J9/04—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 H02J9/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 H02J9/062—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mergency or stand-by power supply, e.g. for emergency lighting in which the distribution system is disconnected from the normal source and connected to a standby source with automatic change-over, e.g. UPS systems for AC powered load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Stand-By 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该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包括M个供电环路,M为大于1的自然数。其中,每个供电环路包括:输入电源、配电柜、至少两个环网柜,输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到配电柜的输入端,环网柜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至少两个环网柜的输入端之间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与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构成供电环路。本申请的冗余电源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配电模组,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与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的M个配电模组,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连接;每个配电模组用于为负载冗余供电。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供电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数据中心中的供电方案,考虑到其供电的安全性,数据中心的电源系统往往采用冗余设计,即在电源系统完成任务起关键作用的地方,增加一套以上完成相同功能的功能通道、工作元件或部件,以保证当该部分出现故障时,系统或设备仍能正常工作,减少系统或者设备的故障概率。例如,在电源系统内通常采用设置多个UPS(Uninterruptable Power System,不间断电源设备)组,并由多个UPS组为多个机房的负载提供单路供电或者多路供电方式,在同一电源系统内实现多路供电。现有数据中心的冗余电源系统里,一般使用配电柜给若干个配电模组供电,配电模组的输入端往往设置有ATS(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自动转换开关电器)提供供电输入路径冗余,使得配电柜通常需要设置额外的断路器。另一方面,由于配电柜需要设置额外的断路器,导致如果要新增配电模组,则需在配电柜中提前预留若干个备用断路器以供新增配电模组使用,使得电源系统不能灵活扩容。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以至少部分解决上述问题。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其中,所述冗余电源系统包括M个供电环路,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每个所述供电环路包括:输入电源、配电柜、至少两个环网柜,所述输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配电柜的输入端,所述配电柜包括输出端,所述环网柜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至少两个所述环网柜的输入端之间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与所述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构成所述供电环路;所述冗余电源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配电模组,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与所述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的M个配电模组,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每组配电模组中的M个配电模组两两组合连接至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向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柜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端,所述配电柜的至少两个输出端之间串接所述环网柜形成的所述链状结构,形成环形结构。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环网柜的输入端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闭合用于控制所述环网柜处于工作状态;或者,所述链状结构中的任一所述环网柜的所有输入端的控制开关的断开,用于控制被断开的所述环网柜处于检修状态;或者,具有连接关系的两个所述环网柜中,相连接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断开,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环路处于扩容状态。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述环网柜包括三个输入端,三个输入端中的两个用于形成所述链状结构,所述三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用于与所述环网柜所述的供电环路之外的其他供电环路中环网柜的输入端连接。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模组包括:不间断电源设备、储能单元,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包括整流单元、逆变单元、直流母线、充放电单元;所述环网柜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整流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充放电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逆变单元连接作为所述配电模组输出端的输出配电柜。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每组所述配电模组中用于两两组合的两个所述配电模组的所述输出配电柜,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对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同一组所述配电模组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配电模组中各自包括的所述直流母线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用于串联形成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的所述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联络开关,所述联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处于隔离状态或者非隔离状态。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用于通过充放电单元连接外接负载或者外接电源;其中,所述外接负载包括充电桩;所述外接电源包括新能源电源,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太阳能电源、燃料电池、风能电源、海洋能电源、生物质能电源。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M个所述供电环路中的部分或全部的所述输入电源为相互独立的电源。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多环路供电的配电装置,其中,所述配电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配电模组,其中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M个配电模组与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所述M个配电模组中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连接,其中所述每组配电模组中的M个配电模组两两组合连接至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向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述配电模组包括:不间断电源设备、储能单元,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包括整流单元、逆变单元、直流母线、充放电单元;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与所述环网柜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整流单元连接,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充放电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逆变单元连接作为所述配电模组输出端的输出配电柜。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每组所述配电模组中用于两两组合的两个所述配电模组的所述输出配电柜,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对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同一组所述配电模组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配电模组中各自包括的所述直流母线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用于串联形成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的所述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联络开关,所述联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处于隔离状态或者非隔离状态。
可选地,本申请任意实施例中,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用于通过充放电单元连接外接负载或者外接电源;其中,所述外接负载包括充电桩;所述外接电源包括新能源电源,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太阳能电源、燃料电池、风能电源、海洋能电源、生物质能电源。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因为每个配电模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而无需由ATS接入,所以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ATS的使用量,使得配电柜断路器的数量也可以减少,从而降低系统成本。在新增配电模组的扩容过程中,仅需在断开相应环网柜的控制开关而无需预留断路器,所以扩容受限较少,灵活度高,同时实现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现有数据中心的冗余电源系统示意图;
图2为现有数据中心的冗余电源系统的配电模组示意图;
图3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三个供电环路的冗余电源系统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另一种具有三个供电环路的冗余电源系统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具有两个供电环路的冗余电源系统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三个配电模组为一组进行供电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环形结构供电环路的扩容方法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的输入电源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的示意图。
图中:
100-输入电源;
101a-第一中压市电;101b-第二中压市电
102-发电机并机
103a-第一ATS;103b-第二ATS;103c-第三ATS;
200-配电柜;
200a-第一配电柜;200b-第二配电柜;200c-第三配电柜;
300-环网柜;
300a-原环网柜;300b-新增环网柜;
400-配电模组;
400a-原配电模组;400b-新增配电模组;
410-不间断电源设备;411-整流单元;412-逆变单元;413-充放电单元;414-直流母线;420-公共直流母线;430低压配电柜;440-储能单元;450-外接电源;460-外接负载;
500-负载;
G-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实施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实施例保护的范围。
现有数据中心的冗余电源系统如图1-2所示,在供配电系统中,使用双路10kV(双路即双输入电源回路,例如双路市电输入)中压配电柜给若干个配电模组供电,其中,设置双路市电及10kv中压发电机并机,10kv中压发电机并机可以为8台10kV发电机G并机而成。10kv中压发电机并机和双路市电分别通过ATS输入至两个10k中压配电柜,形成双路中压配电柜电源系统。
双路中压配电柜可以给若干个配电模组供电,每个配电模组输入端设置有ATS(Automatic Transfer Switching Equipment,自动转换开关电器),两路10kV中压配电柜输出端接入ATS输入端。
参照图1,6个配电模组形成2个用于供电的分布式冗余电源系统,每个分布式冗余电源系统包含3个配电模组,即配电模组A1、配电模组A2、配电模组A3组成一个分布式冗余电源系统,配电模组B1、配电模组B2、配电模组B3组成另一个分布式冗余电源系统。
如图2中所示,图2中的虚线圈可以为一个配电模组,虚线圈上方的…标识其与图1中最下层的ATS连接。在分布式冗余电源系统中,一般以变压器、电池储能单元、UPS及其输入端配电柜组成配电模组,各配电模块通过其UPS输出端的配电柜分别交叉接入双电源服务器的两个输入端进行供电。另外,对应图2中UPS A、UPS B和UPS C,三个双电源服务器分别按AB,BC,AC交叉接入。
然而,上述方案中,需要使用配电柜给若干个配电模组供电,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均设置有ATS提供供电输入路径冗余,使得配电柜通常需要设置额外的断路器用于对所连接的供电回路执行导通和关断的控制以及提供过载等电气保护。另一方面,由于配电柜需要设置额外的断路器,导致如果要新增配电模组,则需在配电柜中提前预留若干个备用断路器以供新增配电模组使用,使得电源系统不能灵活扩容。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根据本申请的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包括M个供电环路和至少一组用于为负载供电的配电模组,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每个供电环路包括:输入电源、配电柜、至少两个环网柜。输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到配电柜的输入端,配电柜包括输出端,环网柜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至少两个环网柜的输入端之间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与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构成供电环路。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供电环路中的部分或全部的输入电源为相互独立的电源。例如,在一些实施例中,部分或全部输入电源可以采用独立的市电和/或其他合适的电源,另外,输入电源包括正常使用的电源和/或备用电源,正常使用的电源可以是市电等能保证长时间持续供电的电源,备用电源可以是另一路市电、柴油发电机电源等在正常使用的电源出现故障时能够代替其进行供电的电源。
可选地,本实施例中,配电柜可以是把上一级配电设备某一电路的电能分配给下级配电设备和/或负载的任何适当的配电柜。
环网柜(Ring Main Unit)是一组输配电气设备(高压开关设备)装在金属或非金属绝缘柜体内或做成拼装间隔式环网供电单元的电气设备,其核心部分采用负荷开关和熔断器,具有结构简单、体积小、价格低、可提高供电参数和性能以及供电安全等优点。本实施例中的环网柜可以是作为环网供电单元的任何适当的环网柜。
通过上述供电环路,通过将至少两个环网柜中具有连接关系的两个环网柜相连接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断开,所述供电环路便处于扩容状态,可以在断开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之间接上新增环网柜,而无需预留断路器,所以扩容受限较少,灵活度高。
冗余电源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配电模组,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与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的M个配电模组,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连接,并且,所述每组配电模组中的M个配电模组两两组合连接至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向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其中,双电源供电为一种由两个相互独立的电源向负载供电的供电方式,任意一路供电电源故障,不会导致该负载电力中断。
本申请中,该至少一组配电模组可以包括于用于多环路供电的配电装置中,该配电装置具体可以是下文中本申请第二方面所提供的配电装置。
配电模组通过环网柜从供电环路获取电能,具体实施时,将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接入配电模组的输入端,而无需在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设置ATS,减少了ATS数量,使得配电柜断路器的数量也可以减少,从而降低系统成本。
一组配电模组中包括的M个配电模组与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连接,从而可以通过M个独立电源为一组配电模组供电,提高了供电过程的稳定性。
下面通过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对本实施例提供的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仅以3个供电环路为例对上述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进行示例性说明,但并不作为本申请的限定。
如图3,冗余电源系统包括3个供电环路,每个供电环路包括:输入电源100、配电柜200以及三个环网柜300,输入电源100的输出端连接到配电柜200的输入端,配电柜200包括两个输出端,环网柜300包括两个输入端,两个环网柜300的输入端之间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与配电柜200的输出端连接,构成供电环路。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供电环路中配电柜200可以包括3个输出端,以备连接其他设备,每个供电环路中环网柜300的数量也可以是2个、4个、5个等其他数量。
如图3,根据本实施例的结构图,配电柜200可以包括两个输出端,配电柜20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串接环网柜300形成的链状结构,此时每个配电柜200与三个环网柜300形成环形结构。在环形结构中配电柜的两个输出端可以向环网柜双路供电,当一路供电线路故障时,另一路供电线路仍可正常供电。
当需要进行扩容时,可以将至少两个环网柜中具有连接关系的两个环网柜相连接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断开,所述供电环路便处于扩容状态,可以在断开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之间接上新增环网柜,而无需预留断路器,所以扩容受限较少,灵活度高。具体的扩容方案详见后续实施例。
作为可选的方案,配电柜200的两个输出端中只有一个输出端与环网柜300的输入端连接,如图4,此时每个配电柜200与三个环网柜300形成开环链状结构。在开环链状结构中配电柜的可以向环网柜单路供电,降低线路复杂程度。
当需要进行扩容时,可以直接在链状结构的末尾增加环网柜,而无需预留断路器,所以扩容受限较少,灵活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环网柜300也可以包括三个输入端,如图5所示,三个输入端中的两个用于形成链状结构,另一个则用于与该环网柜300的供电环路之外的其他供电环路中环网柜300的输入端连接,即图5中两个环网柜中间的输入端通过虚线代表的导线相连接。当一个环网柜所在环路的输入电源故障时,可利用与该环网柜的供电环路之外的其他供电环路中环网柜300的输入端连接的输入端从其他供电环路获取电能,增加电源系统的冗余度。
本实施例中,冗余电源系统还包括三组配电模组,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与三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的三个配电模组400,如图3所示,每个虚线框中的三个配电模组400组成一组配电模组,每个配电模组400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300的输出端直接连接,而无需由ATS接入,与现有技术相比,减少了ATS的使用量,降低了设备成本。每组配电模组中的3个配电模组400两两组合为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增加了系统的冗余度。
在本实施例中,每组配电模组中有一个配电模组400的供电是冗余的。
示例地,参照图6,3个配电模组400组成容量为2+1的一组配电模组400。在一个实施例中,每个配电模组400的总容量为1500kVA,每个负载500需求的供电容量为1000kVA,3个配电模组400都正常运行时,单个配电模组400的两个输出端各向其对应的负载500输出500kVA,共输出1000kVA,带载率66.7%,此时单个负载500的两个输入端的供电容量都为500kVA,共输入1000kVA;当有一个配电模组400故障时,该配电模组400输出的两个负载500不能再从该配电模组400获取供电,此时,另外两个配电模组400向这两个负载500输出的供电容量从原先的500kVA增加到1000kVA,剩下的那个负载500的两个输入端的供电容量仍然是500kVA,即,此时每个负载500仍然可以获得1000kVA的供电容量,两个正常运行的配电模组400都保持1500kVA的满负载输出,带载率100%,所以,任意一个配电模组400所属环路的电源输入故障不会影响负载正常运行,即有一个配电模组400的供电是冗余的。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配电模组中可以有更多个配电模组400的供电是冗余的。
参照图6,配电模组400包括:不间断电源设备410、储能单元440以及作为输出配电柜的低压配电柜430。可选地,输出配电柜可以为低压配电柜430或者其他适当的配电柜,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环网柜300的输出端通过整流单元411的输入端进行连接,储能单元440通过充放电单元413与直流母线414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414的另一端通过逆变单元412连接低压配电柜430,以通过低压配电柜430向负载进行冗余供电。其中,同一组的全部配电模组400中各自包括的直流母线414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420。在其他的实施例中,也可以使同一组的部分配电模组中各自包括的直流母线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
公共直流母线420使多套不间断电源设备410相互配合,当某个不间断电源设备故障时,该不间断电源设备所在电路仍可以从公共直流母线420获取电能,即,不同的不间断电源设备之间通过公共直流母线420进行备份,提高了冗余性。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不间断电源设备410包括整流单元411、逆变单元412、直流母线414、充放电单元413。其中,整流单元411采用整流器将输入的交流电转化成直流电并输出到直流母线414上;直流母线414作为直流电分配导体,连接有整流单元411,逆变单元412和充放电单元413;逆变单元412的输入端连接到直流母线414,采用逆变器将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进行输出;充放电单元413,其特征是根据不间断电源工作状态,采用DC/DC转换器实现DC/DC双向变流,包括储能单元440的充电和放电状态,以及其他单元向直流母线414供电或从直流母线414获取供电。不间断电源设备410可以用于将10kV中压交流电转变为380V的低压交流电,储能单元440是可以储存直流电的储能装置,具体而言,储能单元可以是化学储能装置,例如铅蓄电池,也可是物理储能装置,例如飞轮储能装置;低压配电柜430可以用于将380V的低压交流电分配给负载500,实现每组配电模组中的每个配电模组400输出,并且两两组合连接至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向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本实施例中,用于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420的直流母线414之间设置有联络开关,此联络开关用于控制不间断电源设备处于隔离状态或者非隔离状态。当处于隔离状态时,可以对不间断电源进行检修或者其他操作;当处于非隔离状态时,可以与其他的不间断电源设备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420,使得不间断电源设备可以从公共直流母线获得电能。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公共直流母线420还可以通过充放电单元413连接外接负载460和外接电源450,其中,外接负载460为充电桩,外接电源450为太阳能电源;作为另外可选的方案,外接电源也可以是其他种类的新能源电源,或各种新能源的组合,进一步而言,外接电源还可以是传统电源与新能源电源的组合。外接负载为充电桩便于新能源汽车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外接电源中采用新能源结合储能单元可以配合市电做调峰调频甚至向电网公司输电以进行盈利、减少成本,另外利用新能源电源还可以节约煤炭和油气等自然资源,降低碳排放,从而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目的。
下面针对供电环路的使用过程进行说明。
环网柜300的输入端包括控制开关、配电柜200的输出端也包括控制开关。
环网柜的控制开关的闭合用于控制环网柜处于工作状态,当处于工作状态时,环网柜可以向配电模组提供电能。例如,将任一个环网柜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都断开即可使其脱离工作状态,再将这两个开关闭合又使该环网柜恢复工作状态。
供电环路中的任一环网柜的所有输入端的控制开关的断开,用于控制被断开的所述环网柜处于检修状态,此时环网柜的供电停止,便于对该环网柜及其输出的线路进行检修。
对于本申请实施例的一方面,具有连接关系的两个所述环网柜中,相连接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断开,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环路处于扩容状态。
如图7,此供电环路原有3个原环网柜300a,这三个环网柜形成链状结构,现对其扩容加入新增环网柜300b。可以先断开具有连接关系的两个原环网柜300a之间相连接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并可以在断开位置新增环网柜300b。
具体地,配电柜200的两个输出端之间串接三个原环网柜300a形成的链状结构形成环形结构,图7将环形供电环路中具有连接关系的两个原环网柜300a之间相连接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断开,使得该供电环路处于扩容状态。
如图7,在断开环路的位置上增加一个新增环网柜300b及与其对应的新增配电模组400b,将新增环网柜300b的两个控制开关分别与两个原环网柜300a被断开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连接,闭合所有控制开关即可完成扩容。
作为可选的方式,对于与配电柜200相连的原环网柜300a,可以将原环网柜300a与配电柜200相连接的输入端和配电柜200输出端的的控制开关都断开,使得该供电环路处于扩容状态。在断开环路的位置上增加一个新增环网柜300b及与其对应的新增配电模组400b,将新增环网柜300b的两个控制开关中的一个与被断开的配电柜200输出端的控制开关连接,另一个与被断开的原环网柜300a输出端的控制开关连接,闭合所有控制开关即可完成扩容。
由于环网柜可以由至少两个输入端进行供电,在断开其中一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时,原环网柜300a仍然可以由配电柜200提供电能,使得在扩容过程中原环网柜及其连接的配电模组可以正常工作。
在新增配电模组的过程中,仅需在断开相应控制开关而无需预留断路器,并且由于既可以在原环网柜之间扩容,也可以在原环网柜与配电柜之间进行扩容,所以扩容受限较少,灵活度高。
在一些实施例中,配电柜200的两个输出端中可以只有一个与原环网柜输入端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其中,链状结构末端处的原环网柜有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中有一个输入端处于未连接状态,使未连接的输入端的控制开关处于断开状态,在此断开的控制开关位置处加入一个新增环网柜及与其对应的新增配电模组,将此断开的控制开关与新增配电柜的输入端连接,闭合所有控制开关即可完成扩容。这种情况下,在新增配电模组的过程中,同样是仅需在断开相应控制开关而无需预留断路器,提高了扩容的灵活性。
对于其他的供电环路,重复实施上述过程进行扩容,将每个供电环路的新增配电模组分别与另外两个新增配电模组组合为两个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下面对供电环路的电源进行说明。
供电环路电源可以是电网的市电,也可以是自设发电机或太阳能电源、燃料电池等其他合适的电源。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内各供电环路的电源可以是相同的电源,也可以是不同的电源,其中应有部分或全部的输入电源为相互独立的电源。
示例地,以为三个供电环路进行供电为例,如图8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的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的输入电源的结构,其可以包括第一中压市电101a、第二中压市电101b、发电机并机102、第一ATS 103a、第二ATS 103b、第三ATS 103c。第一ATS 103a、第二ATS 103b和第三ATS 103c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配电柜200a、第二配电柜200b和第三配电柜200c的输入端连接,三个配电柜分别为三个供电环路供电。其中,三个配电柜所有负载用电容量为N,两路市电输出电量分别为N,发电机并机102的输出电量也是N;第一中压市电101a、第二中压市电101b均为10kV市电,发电机并机102由8台10kV发电机G并机输出。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中压市电101a、第二中压市电101b以及发电机并机102中的发电机的电压可根据电路的供电需求在10~35kV之间进行选择,例如满足供电需求的10kV、20kV和35kV等,发电机并机102数量可以根据负载的容量进行配置。
如图8,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中压市电101a和发电机并机102的一个输出端接第一ATS 103a的输入端,第一ATS 103a的输出端接第一配电柜200a的输入端,第二中压市电101b和发电机并机102的另一个输出端接第二ATS 103b的输入端,第二ATS 103b的输出端接第二配电柜200b的输入端;第一配电柜200a和第二配电柜200b包括3个输出端,这3个输出端中的两个输出端用于与环网柜组成供电环路,另一个输出端接入第三ATS 103c的输入端,第三ATS 103c的输出端接入第三配电柜200c的输入端,第三配电柜200c的两个输出端用于与环网柜组成供电环路。这样就使得当任意一个供电环路的输入电源故障时,其他供电环路的输入电源仍能正常工作,并且其输出电量可满足全部负载的用电量;在一些实施例中,3个供电环路中的部分或全部的输入电源为独立的电源,每个中压配电柜200可以分别由输出电量为N的市电和/或合适的发电机组进行供电。
根据上述实施例,如图9所示,通过环网柜300和ATS的混合设计,3个ATS即可实现负载容量为2+1的电源系统设计,而现有技术往往在6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就需要设置6个ATS。因此,本申请相对于现有技术使用更少的ATS,并且由于ATS数量减少,配电柜200断路器的数量也可以减少,从而降低系统成本。
结合上述实施例,在图9中,第一中压市电101a和第二中压市电101b中任意一路市电发生故障,另一路市电可以通过第三ATS 103c为此环路供电。进一步而言,第一中压市电101a和第二中压市电101b都发生故障,发电机并机102仍可以代替两路市电进行供电。在单独的供电环路中,配电柜输出端向环网柜输出的两条线路中有一条发生故障时,可以切断该线路,此时配电柜另一个输出端输出的线路也可以负担整个环路,不影响配电模组供电。如果是某个环网柜300发生故障,此时其对应输出的配电模组无输入,则该配电模组的UPS可以通过直流母线取得其他UPS的电力,给负载继续供电。综上所述,面对这四种可能出现的故障,本申请的实施例仅是因故障损失一定的冗余度,仍可以不间断地进行供电,由此可见,本申请的电源系统拥有很高的可靠性。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用于多环路供电的配电装置,本配电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配电模组,其中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M个配电模组与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此M个配电模组中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连接,其中每组配电模组中的M个配电模组两两组合连接至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向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当所述配电模组中的任意一个故障时,所述负载供电不中断。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3、图4的实施例。
配电模组包括不间断电源设备、储能单元。不间断电源设备包括整流单元、逆变单元、直流母线、充放电单元。直流母线的一端与环网柜的输出端通过整流单元连接,储能单元通过充放电单元与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直流母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逆变单元连接作为所述配电模组输出端的输出配电柜。在一些实施例中输出配电柜可以采用低压配电柜或其他合适的配电柜,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6的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每组所述配电模组中用于两两组合的两个所述配电模组的所述输出配电柜,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对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6的实施例。
在一些实施例中,同一组配电模组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配电模组中各自包括的所述直流母线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可选地,用于串联形成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的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联络开关,联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处于隔离状态或者非隔离状态。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6的实施例。
所述公共直流母线可用于通过充放电单元连接外接负载或者外接电源,其中,外接负载包括充电桩,外接电源包括新能源电源,可选地,新能源电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太阳能电源、燃料电池、风能电源、海洋能电源、生物质能电源。具体实施方式可参照图6的实施例。
需要指出,根据实施的需要,可将本申请实施例中描述的各个部件/步骤拆分为更多部件/步骤,也可将两个或多个部件/步骤或者部件/步骤的部分操作组合成新的部件/步骤,以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方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实施例的范围。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申请实施例,而并非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化和变型,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也属于本申请实施例的范畴,本申请实施例的专利保护范围应由权利要求限定。
Claims (12)
1.一种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其中,所述冗余电源系统包括M个供电环路,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每个所述供电环路包括:输入电源、配电柜、至少两个环网柜,所述输入电源的输出端连接到所述配电柜的输入端,所述配电柜包括输出端,所述环网柜包括至少两个输入端,至少两个所述环网柜的输入端之间连接形成链状结构,并与所述配电柜的输出端连接,构成所述供电环路;
所述冗余电源系统还包括至少一组配电模组,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与所述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的M个配电模组,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连接;所述每组配电模组中的M个配电模组两两组合连接至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向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其中,所述配电模组包括:不间断电源设备、储能单元,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包括整流单元、逆变单元、直流母线、充放电单元;
所述环网柜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整流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充放电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逆变单元连接作为所述配电模组输出端的输出配电柜,并且
同一组所述配电模组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配电模组中各自包括的所述直流母线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配电柜包括至少两个输出端,所述配电柜的至少两个输出端之间串接所述环网柜形成的所述链状结构,形成环形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其中,
所述环网柜的输入端包括控制开关,所述控制开关的闭合用于控制所述环网柜处于工作状态;或者,
所述链状结构中的任一所述环网柜的所有输入端的控制开关的断开,用于控制被断开的所述环网柜处于检修状态;或者,
具有连接关系的两个所述环网柜中,相连接的两个输入端的控制开关断开,用于控制所述供电环路处于扩容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环网柜包括三个输入端,三个输入端中的两个用于形成所述链状结构,所述三个输入端中的另一个用于与所述环网柜所述的供电环路之外的其他供电环路中环网柜的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每组所述配电模组中用于两两组合的两个所述配电模组的所述输出配电柜,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对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用于串联形成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的所述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联络开关,所述联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处于隔离状态或者非隔离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用于通过充放电单元连接外接负载或者外接电源;
其中,所述外接负载包括充电桩;
所述外接电源包括新能源电源,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太阳能电源、燃料电池、风能电源、海洋能电源、生物质能电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中,M个所述供电环路中的部分或全部的所述输入电源为相互独立的电源。
9.一种应用于多环路供电的配电装置,其中,所述配电装置包括至少一组配电模组,其中每组配电模组中包括M个配电模组与M个供电环路一一对应,其中M为大于1的自然数;
所述M个配电模组中每个配电模组的输入端与对应的供电环路中一个环网柜的输出端直接连接,其中所述每组配电模组中的M个配电模组两两组合连接至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向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其中,所述配电模组包括:不间断电源设备、储能单元,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包括整流单元、逆变单元、直流母线、充放电单元;
所述环网柜的输出端通过所述整流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储能单元通过所述充放电单元与所述直流母线的一端连接,所述直流母线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逆变单元连接作为所述配电模组输出端的输出配电柜,并且
同一组所述配电模组的部分或全部所述配电模组中各自包括的所述直流母线串联形成公共直流母线。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装置,其中,每组所述配电模组中用于两两组合的两个所述配电模组的所述输出配电柜,分别连接至对应的所述负载的两个输入端,对所述负载进行双电源供电。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装置,其中,用于串联形成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的所述直流母线之间设置有联络开关,所述联络开关用于控制所述不间断电源设备处于隔离状态或者非隔离状态。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配电装置,其中,所述公共直流母线用于通过充放电单元连接外接负载或者外接电源;
其中,所述外接负载包括充电桩;
所述外接电源包括新能源电源,所述新能源电源包括以下至少之一:太阳能电源、燃料电池、风能电源、海洋能电源、生物质能电源。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PCT/CN2022/106831 WO2024016225A1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98769A CN115398769A (zh) | 2022-11-25 |
CN115398769B true CN115398769B (zh) | 2023-09-08 |
Family
ID=841152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80002607.6A Active CN115398769B (zh) | 2022-07-20 | 2022-07-20 |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98769B (zh) |
WO (1) | WO2024016225A1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2405780U (zh) * | 2011-10-26 | 2012-08-29 | 浙江省电力公司 | 一种中压配电网的“三双”接线结构 |
CN203481822U (zh) * | 2013-08-25 | 2014-03-12 | 国家电网公司 | 中压10千伏配电网闭环供电模型 |
US9735616B2 (en) * | 2014-03-13 | 2017-08-15 | General Electric Company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increased fault current capability in 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 systems |
CN112542830B (zh) * | 2019-09-20 | 2023-12-29 | 深圳航羿知识产权服务有限公司 | 供电系统 |
CN114079288A (zh) * | 2020-08-20 | 2022-02-22 | 周雅娟 | 一种供电系统、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
2022
- 2022-07-20 WO PCT/CN2022/106831 patent/WO2024016225A1/zh unknown
- 2022-07-20 CN CN202280002607.6A patent/CN115398769B/zh active Activ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4016225A1 (zh) | 2024-01-25 |
CN115398769A (zh)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3651305A1 (en) | Chained multi-port grid-connected interface apparatus and control method | |
CN108923409A (zh) | 直流供电系统 | |
TW201901351A (zh) | 資料中心、電信環境及等效基礎設施的電力之虛擬化 | |
CN112542830B (zh) | 供电系统 | |
CN111614150B (zh) | 用于大型数据中心的配电系统 | |
US20240243606A1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upplying Uninterruptible Power | |
CN115864356A (zh) | 高压直流供电系统 | |
CN101523691A (zh) | 交流-直流变换装置 | |
CN111463786B (zh) | 一种多配电变压器的用电企业内部柔性组网系统 | |
CN115398769B (zh) | 多环路供电的冗余电源系统及配电装置 | |
CN220570355U (zh) | 基于分布式不间断电源的供电系统和数据中心 | |
WO2024234639A1 (zh) | 供电备电系统及方法 | |
CN114825576A (zh) | 一种高效交直流混合不间断供电系统 | |
CN112994064A (zh) | 一种分布式低压直流供电网络拓扑结构 | |
CN110867946A (zh) | 一种交直流混供一体化电源 | |
CN117060566A (zh) |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网系统 | |
CN216959346U (zh) | 针对综合能源站的交直流微网路由器系统 | |
CN112398155A (zh) | 基于三站合一的数据中心电源系统 | |
CN222654834U (zh) | 一种it设备供配电电气架构 | |
CN221652304U (zh) | 储能系统及数据中心 | |
US20250015725A1 (en) | Power conversion system and power conversion module | |
CN116488321B (zh) | 一种配电系统及数据中心电力系统 | |
CN218472832U (zh) | 供电系统 | |
CN222423301U (zh) | 一种储能系统以及一种数据中心 | |
JPH1194988A (ja) | 原子力発電所の非常用電源設備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1201 Address after: 1901, 19th Floor, Block B, Bojin Business Plaza, No.1, Tairan 7th Road, Chegongmiao, Tian'an Community, Shato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518000 Patentee after: Shenzhen Hangyi Intellectual Property Services Co.,Ltd. Address before: 518042 1903, Floor 19, Block B, Bojin Business Plaza, No. 1, Tairan 7th Road, Chegongmiao, Tian'an Community, Shatou Street, Futian District, Shenzhen, Guangdong Patentee before: Hangpei Technology (Shenzhen) Co.,Ltd. |
|
TR01 |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