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96963B - 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Google Patents
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96963B CN115396963B CN202110574067.6A CN202110574067A CN115396963B CN 115396963 B CN115396963 B CN 115396963B CN 202110574067 A CN202110574067 A CN 202110574067A CN 115396963 B CN115396963 B CN 115396963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formation
- base station
- signal amplifier
- switching
- receiv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2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6
- 230000003213 activ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0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5
- 230000003321 amplific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3199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3595 spectral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3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20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4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452 intercep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59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1228 spectru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60 trigger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34—Reselection control
- H04W36/38—Reselection control by fixed network equip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本申请实施例的切换方法包括:原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所述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重配置信息。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背景技术
相关通信技术中,通过引入信号放大器的方式,来增加无线信号强度、扩展小区覆盖范围、降低信号干扰等。例如,在无线通信过程中,可通过信号放大器接收来自基站的下行信号,并将其放大后转发给终端,以增强到达终端的下行信号的强度;或者,可通过信号放大器接收来自终端的上行信号,并将其放大后转发给基站,以增强到达基站的上行信号的强度。
但是,对于需要将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的通信场景,亟待一种解决方案,以确保信号放大器能够从原基站顺利、平滑的切换至目标基站。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能够确保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顺利、平滑的切换至目标基站。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该方法包括:原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所述原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所述原基站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所述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重配置信息。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目标基站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响应给所述原基站,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包括:信号放大器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是所述原基站基于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是所述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所述信号放大器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包括: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包括: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切换响应给所述原基站,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切换装置,包括: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是所述原基站基于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是所述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切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该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或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及通信接口,其中,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方面,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十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程序产品被存储在非瞬态的存储介质中,所述程序/程序产品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或实现如第二方面所述的方法,或者实现如第三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需要将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可通过原基站发送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的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生成重配置信息,并反馈给原基站,原基站基于重配置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信号放大器,使得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由此,能够确保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顺利地切换至目标基站。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场景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交互流程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另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又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网络侧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术语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所区别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值得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技术不限于长期演进型(Long TermEvolution,LTE)/LTE的演进(LTE-Advanced,LTE-A)系统,还可用于其他无线通信系统,诸如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C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T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FDMA)、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carrier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和其他系统。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常被可互换地使用,所描述的技术既可用于以上提及的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也可用于其他系统和无线电技术。以下描述出于示例目的描述了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并且在以下大部分描述中使用NR术语,但是这些技术也可应用于NR系统应用以外的应用,如第6代(6th Generation,6G)通信系统。
图1示出本申请实施例可应用的一种无线通信系统的结构示意图。无线通信系统包括终端11、信号放大器和网络侧设备12。其中,终端11也可以称作终端设备或者用户终端(User Equipment,UE),终端11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Tablet Personal Computer)、膝上型电脑(Laptop Computer)或称为笔记本电脑、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Assistant,PDA)、掌上电脑、上网本、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ultra-mobile personalcomputer,UMPC)、移动上网装置(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可穿戴式设备(WearableDevice)或车载设备(VUE)、行人终端(PUE)等终端侧设备,可穿戴式设备包括:智能手表、手环、耳机、眼镜等。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终端11的具体类型。
网络侧设备12可以是基站或核心网,其中,基站可被称为节点B、演进节点B、接入点、基收发机站(Base Transceiver Station,BTS)、无线电基站、无线电收发机、基本服务集(Basic Service Set,BSS)、扩展服务集(Extended Service Set,ESS)、B节点、演进型B节点(eNB)、家用B节点、家用演进型B节点、WLAN接入点、WiFi节点、发送接收点(Transmitting Receiving Point,TRP)或所述领域中其他某个合适的术语,只要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所述基站不限于特定技术词汇,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仅以NR系统中的基站为例,但是并不限定基站的具体类型。
所述信号放大器可以包括终端模块(Mobile Termination,MT)和射频单元(RadioUnit,RU),所述MT用于与基站(如原基站或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也即,基站通过MT与所述信号放大器进行信息交互,如配置信号放大器的发送参数,包括信号放大器的开/关、信号放大器上的发送波束等。所述RU用于与所述UE进行信号建立连接,以进行信号交互。换言之,所述信号放大器可以理解为一种网络节点,位于UE与基站之间,实现上下行信号的放大。
那么,对于图1所示的无线通信系统,请结合参阅图2,为了确保信号放大器能够由原基站顺利、平滑的切换至目标基站,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下面进一步结合附图,通过一些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其中需要理解的是,根据通信场景的不同,本申请给出的技术方案中,切换过程中涉及的原基站和目标基站可以角色互换,例如,原基站可以作为目标基站,目标基站也可以作为原基站等,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3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300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300可以但不限于由原基站执行,具体可由安装于原基站中的硬件/和/或软件执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300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310,原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以告知目标基站关于信号放大器的RU能力参数、当前配置参数等,使得目标基站能够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用于信号放大器进行切换的重配置信息。
本实施例中,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可以有多种,例如,在所述信号放大器包括图2或图1所示的MT和RU的情况下,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RU的上下文信息。相应的,在将所述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的过程中,也需要将MT和RU同时由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例如,以RU为例,需要从转发原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以及转发到原基站的上行信号,切换到转发目标基站发送的下行信号和转发到目标基站的上行信号。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请求可以是所述原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发送的测量报告等触发。此外,所述切换请求中除了可以携带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之外,还可以携带终端的上下文信息等,以同时为信号放大器和终端向目标基站发送切换请求。
S320,所述原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
其中,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如RU的工作参数配置信息、MT的工作参数配置信息等。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目标基站在接收到原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后,可以确定是否准许所述信号放大器接入,以及在准许所述信号放大器接入的情况下,目标基站进一步根据切换请求中携带的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并结合自身的配置参数,确定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对应的第一重配置信息,并通过切换响应发送给所述原基站。
S330,所述原基站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信号放大器。
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所述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重配置信息。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可以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相同,也可以包括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中的至少部分信息,在此不做限制。
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器在接收到所述切换命令后,可按照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将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可通过原基站发送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的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生成的重配置信息反馈给原基站,原基站基于重配置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信号放大器,使得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由此,能够为信号放大器的切换提供一套切换流程,从而确保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顺利、平滑地切换至目标基站。
如图4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400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400可以但不限于由原基站执行,具体可由安装于原基站中的硬件/和/或软件执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400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410,原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
可以理解,S410的实现过程除了可参照方法实施例300中的相关描述之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RU的上下文信息的情况下,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还可以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如核心网、基站等)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其中,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可以包括如下(1)-(4)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其中,所述时频资源可以包括波束配置信息、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配置信息等。
(2)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其中,所述功率控制参数包括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接收功率等。
(3)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需要注意。前述(1)-(3)中的物理信道可以包括物理下行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物理下行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Channel,PUSCH)、物理上行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等。
(4)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例如,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Information,DCI)的格式(Format)、媒体访问控制(Medium Access Control-ControlElement,MAC CE)格式等。
此外,在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RU控制信息可以包括以下第一控制信息至第六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项。
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
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
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
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种实现方式中,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可以包括以下(1)-(20)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RU的型号信息。
其中,所述型号信息可以包括制造商信息、设备编号信息等。
(2)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的能力信息可以包括:所述信号放大器最多同时发送的波束数量、最多同时接收的波束数量等。
(3)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
其中,所述波束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同步信号块(Synchronization Signal andPBCH block,SSB)、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Signal,CSI-RS)的发送波束配置参数、物理随机接入信道(Physical Random AccessChannel,PRACH)接收和转发波束配置信息等。
(4)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
其中,转发时延信息是指所述信号放大器接收来自终端或基站的信号进行放大后发射出去的时延。
(5)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
其中,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可以包括:最大/最小发送功率、最高/最低发送EPRE、最小/最大放大倍数、是否支持上下行功率动态调整/控制的信息、发送功率的调整步长信息;
(6)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
其中,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可以包括上下行(最大、最小、固定等)发送功率(或放大倍数或每个资源单元的能量(Energy per resource element,EPRE)),包括SSB、CSI-RS、PDSCH、PDCCH的功率配置参数和PRACH、PUCCH、PUSCH、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Reference Signal,SRS)的功率配置参数。
(7)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其中,所述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可以包括功率调整步长等。
(8)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
其中,所述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可以包括功率调整步长等。
(9)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10)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guard period)信息。
(11)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12)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13)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可以包括:时域非连续工作模式、频域工作带宽等。
(14)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可以包括:时域非连续工作模式、频域工作带宽等。
(15)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16)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其中,(15)和(16)中所述的时间单元可以是时隙、子帧、符号等。
(17)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可以包括:时域非连续工作模式、频域工作带宽等。
(18)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其中,所述工作模式可以包括:时域非连续工作模式、频域工作带宽等。
(19)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如SSB的序列、波束、功率等。
(20)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如CSI-RS的序列、波束、功率等。
进一步,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切换请求中除了可以携带有前述的MT/RU的上下文信息之外,还可携带有以下(1)-(3)中至少一项。
(1)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其中,该类型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放大器是固定信号放大器还是移动信号放大器,或者指示所述信号放大器是大功率的还是小功率等。
(2)所述RU的移动信息。其中,在所述信号放大器为移动信号放大器的情况下,所述切换请求中可以携带所述移动信息,如所述信号放大器的速度信息和/或方向信息等。
(3)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其中,所述用户属性指示信息用于指示所述信号放大器是用户私有还是运营商部署,以便于所述目标基站采取相应的配置策略,如,对于私有的信号放大器,目标基站可以配置较小的RU发送功率、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等,从而控制干扰。
S420,所述原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
其中,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可以理解,S420的实现过程除了参照方法实施例300中的相关描述之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1)-(2)中的至少一项。
(1)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
其中,所述SSB的信息包括主同步信号(Primary Synchronisation Signal,PSS)/辅同步信号(Secondary Synchronisation Signal,SSS)/物理广播信道(Physicalbroadcast channel,PBCH)的时频资源配置信息。
此外,所述SSB的信息可以是所述信号放大器转发所述终端发送的SSB的信息,也可以是所述信号放大器自身确定的且需要发送的SSB的信息,在此不做限制。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的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
(2)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sequence)的信息。
其中,与前述SSB的信息类似,所述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可以是所述信号放大器转发所述终端发送的SSB的信息,也可以是所述信号放大器自身确定的且需要发送的SSB的信息,在此不做限制。
一种实现方式中,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可以理解,前述(1)和(2)中所述的目标小区是指所述目标基站所在的新小区。
S430,所述原基站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信号放大器。
其中,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所述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重配置信息。
可以理解,S410的实现过程除了参照方法实施例300中的相关描述之外,作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信号放大器接收到切换命令后,从原基站切换到目标基站的过程可以包括下述方式一或方式二。
方式一:所述信号放大器通过所述MT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连接(如成功接收Msg4),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激活所述RU以进行工作。
方式二:所述信号放大器按照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配置并激活所述RU以进行工作。
基于前述方法实施例300和/或400的描述,下面结合图5所示,对所述信号放大器的切换过程做进一步说明。
S510,原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目标基站。
S520,目标基站根据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的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第一重配置信息。
S530,目标基站反馈携带第一重配置信息的切换响应给原基站。
S540,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携带有第二重配置信息的切换命令。
S550,所述原基站发送切换命令给信号放大器。
S560,所述信号放大器根据所述切换命令,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
需要注意,根据通信场景的不同,所述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的过程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前述S410-S460,如可以包括比前述S410-S460更多或更少的步骤,在此不做限制。另外,关于S410-S460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300和/或400中的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6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600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600可以但不限于由目标基站执行,具体可由安装于原基站中的硬件/和/或软件执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600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610,目标基站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
其中,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
S620,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响应给所述原基站。
其中,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型号信息;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请求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所述RU的移动信息;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需要注意,本方法实施例600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300-500中的相关描述,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将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可通过原基站发送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的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将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生成的重配置信息反馈给原基站,原基站基于重配置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信号放大器,使得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由此,能够确保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顺利、平滑地切换至目标基站。
如图7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700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700可以但不限于由信号放大器执行,具体可由安装于信号放大器中的硬件/和/或软件执行。本实施例中,所述方法700至少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S710,信号放大器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
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是所述原基站基于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是所述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
S720,所述信号放大器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型号信息;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器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步骤,包括以下任一项:所述信号放大器通过所述MT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激活所述RU;所述信号放大器按照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配置并激活所述RU。
需要注意,本方法实施例600的实现过程可参照前述方法实施例300-500中的相关描述,为避免重复,在此不再赘述。
本实施例中,在需要将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时,可通过原基站发送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的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使得目标基站将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生成的重配置信息反馈给原基站,原基站基于重配置信息发送切换命令给信号放大器,使得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切换至目标基站,由此,能够确保信号放大器从原基站顺利、平滑地切换至目标基站。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方法300-700,执行主体可以为切换装置,或者,该切换装置中的用于执行切换方法300-700的控制模块。本申请实施例中以切换装置执行切换方法300-700为例,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
如图8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该切换装置800包括:第一发送模块810,用于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第一接收模块820,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一发送模块810,还用于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所述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重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终端模块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型号信息;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请求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所述RU的移动信息;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的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如图9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900的结构示意图,该切换装置900包括:第二接收模块910,用于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第二发送模块920,用于发送切换响应给所述原基站,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RU的上下文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型号信息;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请求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所述RU的移动信息;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如图10所示,为本申请一示例性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1000的结构示意图,该切换装置1000包括:第三接收模块1010,用于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是所述原基站基于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是所述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切换模块1020,用于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
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所述RU的型号信息;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所述RU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切换模块,用于以下任一项:通过所述MT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激活所述RU;按照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配置并激活所述RU。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切换装置800-1000可以是装置,具有操作系统的装置或电子设备,也可以是终端中的部件、集成电路、或芯片。该装置或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也可以为非移动终端。示例性的,移动终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上述所列举的终端11的类型,非移动终端可以为服务器、网络附属存储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AS)、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电视机(television,TV)、柜员机或者自助机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切换装置800-1000能够实现图3至图7的方法实施例实现的各个过程,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网络侧设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程序或指令,实现如方法实施例300-700所述的方法。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是与上述网络侧设备方法实施例对应的,上述方法实施例的各个实施过程和实现方式均可适用于该网络侧设备实施例中,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
具体地,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网络侧设备。如图11所示,该网络设备1100包括:天线1101、射频装置1102、基带装置1103。天线1101与射频装置1102连接。在上行方向上,射频装置1102通过天线1101接收信息,将接收的信息发送给基带装置1103进行处理。在下行方向上,基带装置1103对要发送的信息进行处理,并发送给射频装置112,射频装置112对收到的信息进行处理后经过天线111发送出去。
上述频带处理装置可以位于基带装置1103中,以上实施例中网络侧设备执行的方法可以在基带装置1103中实现,该基带装置1103包括处理器1104和存储器1105。
基带装置1103例如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基带板,该基带板上设置有多个芯片,如图11所示,其中一个芯片例如为处理器1104,与存储器1105连接,以调用存储器1105中的程序,执行以上方法实施例中所示的网络设备操作。
该基带装置1103还可以包括网络接口1106,用于与射频装置1102交互信息,该接口例如为通用公共无线接口(common public radio interface,简称CPRI)。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的网络侧设备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1105上并可在处理器1104上运行的指令或程序,处理器1104调用存储器1105中的指令或程序执行图8、图9或图10中所示各模块执行的方法,并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故不在此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程序或指令,该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切换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其中,所述处理器为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的终端中的处理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包括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计算机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申请实施例另提供了一种芯片,所述芯片包括处理器和通信接口,所述通信接口和所述处理器耦合,所述处理器用于运行网络侧设备程序或指令,实现上述切换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到的芯片还可以称为系统级芯片,系统芯片,芯片系统或片上系统芯片等。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切换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此外,需要指出的是,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方法和装置的范围不限按示出或讨论的顺序来执行功能,还可包括根据所涉及的功能按基本同时的方式或按相反的顺序来执行功能,例如,可以按不同于所描述的次序来执行所描述的方法,并且还可以添加、省去、或组合各种步骤。另外,参照某些示例所描述的特征可在其他示例中被组合。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计算机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申请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申请的保护之内。
Claims (52)
1.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原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原基站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所述原基站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所述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重配置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终端模块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
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
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
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型号信息;
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
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
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
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
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
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
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
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RU的移动信息;
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
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的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
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10.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基站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
所述目标基站发送切换响应给所述原基站,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
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
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
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15.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型号信息;
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
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
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
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
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
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
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
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RU的移动信息;
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
17.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
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
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19.一种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号放大器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是所述原基站基于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是所述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
所述信号放大器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22.如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
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
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
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23.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型号信息;
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
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
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
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
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
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
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
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25.如权利要求19-2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的步骤,包括以下任一项:
所述信号放大器通过MT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激活所述RU;
所述信号放大器按照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配置并激活所述RU。
26.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原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切换请求给目标基站,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
第一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目标基站发送的切换响应,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所述第一发送模块,还用于发送切换命令给所述信号放大器,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所述原基站基于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的第二重配置信息。
27.如权利要求2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终端模块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29.如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
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
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
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30.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31.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型号信息;
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
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
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
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
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
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
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
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32.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RU的移动信息;
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
33.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
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
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的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
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35.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基站,所述装置包括:
第二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请求,所述切换请求中携带有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发送切换响应给所述原基站,所述切换响应中携带有所述目标基站基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的第一重配置信息。
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37.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
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
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
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39.根据权利要求3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40.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型号信息;
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
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
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
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
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
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
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
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所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41.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类型指示信息;
所述RU的移动信息;
所述RU的用户属性指示信息。
42.如权利要求3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响应中还携带有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发送的SSB的信息;
所述RU需要发送的CSI-RS的时频资源和/或CSI-RS序列的信息。
43.如权利要求42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RU发送的SSB是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SSB的情况下,所述SSB信息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SSB集合;
在所述RU发送的CSI-RS是所述RU转发的、且来自终端设备检测到的CSI-RS的情况下,所述CSI-RS属于目标小区对应的CSI-RS集合。
44.一种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放大器,所述装置包括:
第三接收模块,用于接收原基站发送的切换命令,所述切换命令中携带有第二重配置信息,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是所述原基站基于目标基站发送的第一重配置信息确定,所述第一重配置信息是所述目标基站基于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确定;
切换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由所述原基站切换至所述目标基站。
45.如权利要求44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放大器的上下文信息包括MT的上下文信息和/或射频单元RU的上下文信息。
46.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MT的上下文信息包括用于接收来自网络侧设备的RU控制信息的物理信道配置,和/或,所述MT对所述RU控制信息的处理延时参数。
47.如权利要求45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U控制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第一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上的收/发波束;
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开启和/或关闭;
第三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
第四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时域工作模式;
第五控制信息,用于激活和/或去激活所述RU的频域工作模式;
第六控制信息,用于控制所述RU的发送功率、发送功率谱密度、放大倍数中的至少一种。
48.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物理信道配置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物理信道的格式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时频资源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功率控制参数配置;
所述物理信道对应的调制/解调参考信号配置。
49.如权利要求4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RU的上下文信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
所述RU的型号信息;
所述RU的波束的能力信息;
所述RU的SSB转发参数;
所述RU的CSI-RS转发参数;
所述RU与所述原基站通信时的波束配置信息;
所述RU的转发时延信息;
所述RU的发送功率的相关能力信息;
所述RU被配置的功率参数;
所述RU被配置的上/下行功率控制参数;
所述信号放大器与终端通信时,所述RU被配置的收/发波束的功率控制参数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期望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时延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收/发状态切换时的保护间隔信息;
所述RU支持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支持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所支持的上/下行时间单元信息;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时域的工作模式;
所述RU当前被配置或激活的频域的工作模式。
50.如权利要求44-49中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模块,用于以下任一项:
通过MT与所述目标基站建立连接,以及按照所述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激活所述RU;
按照第二重配置信息中包括的RU重配置信息,配置并激活所述RU。
51.一种网络侧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8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9至25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52.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0至18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的步骤,或者实现如权利要求19至25任一项所述的切换方法的步骤。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4067.6A CN115396963B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PCT/CN2022/093761 WO2022247719A1 (zh) | 2021-05-25 | 2022-05-19 | 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74067.6A CN115396963B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96963A CN115396963A (zh) | 2022-11-25 |
CN115396963B true CN115396963B (zh) | 2025-03-14 |
Family
ID=8411425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74067.6A Active CN115396963B (zh) | 2021-05-25 | 2021-05-25 | 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96963B (zh) |
WO (1) | WO2022247719A1 (zh) |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5027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同步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CN111247835A (zh) * | 2017-11-14 | 2020-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的方法以及设备 |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10041685A (ja) * | 2008-08-08 | 2010-02-18 | Hitachi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Ltd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リピータ装置及びその制御方法 |
CN101378556A (zh) * | 2008-09-26 | 2009-03-04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基站叠加方法和装置 |
KR101298590B1 (ko) * | 2009-12-21 | 2013-08-26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중계 장치 및 방법 |
CN103002527B (zh) * | 2011-09-13 | 2015-04-08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中继节点切换方法、基站、和通讯系统 |
US8892109B2 (en) * | 2012-05-02 | 2014-11-18 | Alcatel Lucent |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ynamic spectrum sharing in cellular networks |
KR20140049454A (ko) * | 2012-10-12 | 2014-04-25 |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그 장치 |
CN104219717B (zh) * | 2013-05-31 | 2018-07-24 |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 一种终端切换的方法、基站及终端切换的系统 |
US10531388B2 (en) * | 2017-02-06 | 2020-01-07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Data transmission in inactive state |
-
2021
- 2021-05-25 CN CN202110574067.6A patent/CN115396963B/zh active Active
-
2022
- 2022-05-19 WO PCT/CN2022/093761 patent/WO2022247719A1/zh active Application Filing
Patent Cit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65027A (zh) * | 2009-07-23 | 2011-02-02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小区同步切换的方法和系统 |
CN111247835A (zh) * | 2017-11-14 | 2020-06-05 |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 一种切换的方法以及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WO2022247719A1 (zh) | 2022-12-01 |
CN115396963A (zh) | 2022-11-2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1148197B (zh) | 用于移动站功率节省的装置、系统和方法 | |
US2024017978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ference Signal | |
EP3837773B1 (en) |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rference in multi trp systems | |
US12082248B2 (en) | Channel sensing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
EP4224765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mode,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 |
WO2022143742A1 (zh) |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US20240163730A1 (en) | Initial bandwidth part determin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 |
CN115278787A (zh) | 移动性管理的配置方法、装置、终端、网络侧设备及介质 | |
CN116095838A (zh) | 上行传输信息确定、上行传输以及上行传输配置的方法 | |
JP7627222B2 (ja) |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ueのページングタイミングを調整するための第2ueアイデンティティの割り当て | |
US20240163803A1 (en) | Node state control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related device | |
US20240187083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Repeater | |
WO2021227052A1 (zh)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通信设备以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WO2019028838A1 (en) | NETWORK TRENCH-SPECIFIC PAGING CYCL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 |
CN115396963B (zh) | 切换方法、装置和网络侧设备 | |
CN113973270B (zh) | 消息发送、消息接收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CN115250141B (zh) | 智能信号放大器的工作模式配置方法、装置及设备 | |
US20240162973A1 (en) | Repeater Control Method and Repeater | |
WO2022068752A1 (zh) | 通信资源激活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
WO2024169806A1 (zh) | 一种转发控制方法、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
CN115226116B (zh) | 信号的处理方法及装置、信号放大器及网络侧设备 | |
WO2022148432A1 (zh) | 侦听带宽确定方法、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设备 | |
US20250056450A1 (en) | Timing adjustment method, configuration method, apparatus, amplifier, and base station | |
US20250056413A1 (en) | Signal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terminal | |
CN115515232A (zh) | 间隙gap动态处理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