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387356B -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87356B
CN115387356B CN202211082127.3A CN202211082127A CN115387356B CN 115387356 B CN115387356 B CN 115387356B CN 202211082127 A CN202211082127 A CN 202211082127A CN 115387356 B CN115387356 B CN 1153873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groups
groove
guard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1082127.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5387356A (zh
Inventor
王乐簃
周怡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Ruij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Ruij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Ruij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Ruiji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1082127.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873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53873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73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53873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873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7/00Excavations; Bordering of excavations; Making embankments
    • E02D17/02Foundation pits
    • E02D17/04Bordering surfacing or stiffening the sides of foundation pi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600/00Miscellaneous
    • E02D2600/40Miscellaneous comprising stabilising element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undat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包括护板;所述护板底部铰接有底板;所述护板底部中间靠近于底板的一侧固接有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两侧固接有转轴;所述底板靠近于护板的一端两侧固接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套管;通过设置于护板铰接的底板,并在底板上设置卡座用于连接轴件的底部支撑,利用卡接在卡座上的连接轴件,其顶部卡接在护板内侧,可实现对护板的有效支撑,且通过将底板经销钉固定于地面上,即可保持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而避免该支护结构在对基坑边缘进行防护时,由于支柱与地面产生滑动而导致其对护板的支撑效果下降,进而产生土壤坍塌的风险发生。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坑支护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背景技术
建筑施工是一种改变地形,并在地形上建造建筑物的工程,根据建筑物占用面积大小,分为大型建筑施工以及小型建筑施工;不论是大型建筑施工亦或是小型建筑施工,在施工初始阶段,均需要在地皮上挖坑,浇筑混凝土作为建筑物的地基,从而能够保持建筑物在长久时间内的稳定性。
在小型建筑施工阶段,需要挖坑建造地基,现有技术中,在对地皮挖坑后,需要使用基坑支护对基坑周围进行围挡,防止在施工过程中,基坑边缘的土壤坍塌,导致基坑被重新掩埋,甚至造成施工人员的安全事故;传统的基坑支护主要是由护板与支柱组成的,利用护板对基坑边缘进行围挡,同时利用斜向卡接在护板与基坑底部的支柱对护板起到支撑效果。
目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利用护板与支柱组成的支护结构,其相邻的护板之间需要在布置有增加固定结构,防止相邻的护板缝隙处产生角度差而导致其对基坑边缘的防护效果降低,同时,传统的支护结构,仅通过支柱来实现对护板的固定,而支柱与基坑地面之间并不足够稳定,因此在长久施工时间内,会产生支柱滑动等问题,进而利用支柱对护板的支撑效果会降低,引发基坑边缘土壤坍塌的风险;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发明内容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包括护板;所述护板底部铰接有底板;所述护板底部中间靠近于底板的一侧固接有连接座,且所述连接座两侧固接有转轴;所述底板靠近于护板的一端两侧固接有连接部,且所述连接部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套管;所述转轴的两端分别贯穿在两组活动套管内;
所述底板上固接有卡座,且所述卡座与所述护板之间卡接有连接轴件;所述连接轴件包括固定轴与底托板;所述固定轴设置两组,且两组固定轴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卡座与护板上;所述底托板活动连接在两组固定轴的底部。
优选的,所述护板的内侧开设有扣槽,且所述扣槽斜向布置;所述卡座朝向护板的一侧开设有卡槽,且所述卡槽对应斜向布置;两组所述固定轴的端部分别卡接在扣槽与卡槽内。
优选的,所述固定轴表面开设有贯穿的槽孔;所述底托板设置为U型结构,且所述底托板内侧表面固接有垂直于底托板的锁紧螺栓;所述锁紧螺栓布置两组,且两组锁紧螺栓对称布置在底托板的内侧表面;所述锁紧螺栓的上部贯穿在槽孔内。
优选的,所述护板的一端设置有凸块,且所述凸块两侧上开设有宽度不一的契合槽;所述护板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且所述连接槽两侧设置有宽度不一的契合板;所述凸块契合连接在相邻护板的连接槽内,且所述契合板契合连接在相邻护板的契合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板靠近于连接座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槽,且所述活动槽内固接有两组对称布置的弹簧杆;所述活动套管套接在弹簧杆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远离于护板的一端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一号限位槽与二号限位槽;所述一号限位槽、二号限位槽各布置两组,且所述二号限位槽布置在两组一号限位槽的内侧;所述一号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一号锁紧块,且所述二号限位槽内滑动连接有二号锁紧块。
优选的,所述卡座竖向布置三组,且所述卡座顶部开设有贯穿的贯穿孔;三组所述卡座的贯穿孔内螺纹连接有长螺杆;所述卡座的一侧固接有短螺杆,且所述短螺杆外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贴合在底板表面。
优选的,所述一号锁紧块的顶部贯穿在固定板底部;所述二号锁紧块的顶部贯穿在贴合于底板的一组卡座表面。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 本发明通过设置于护板铰接的底板,并在底板上设置卡座用于连接轴件的底部支撑,利用卡接在卡座上的连接轴件,其顶部卡接在护板内侧,可实现对护板的有效支撑,且通过将底板经销钉固定于地面上,即可保持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进而避免该支护结构在对基坑边缘进行防护时,由于支柱与地面产生滑动而导致其对护板的支撑效果下降,进而产生土壤坍塌的风险发生。
2. 本发明通过在护板的一侧设置凸块,另一侧设置连接槽,配合契合板与契合槽,可在相邻护板拼接时,有效的提高相邻护板之间的连接紧密度,且契合连接的凸块与连接槽,呈交叉布置,因此可消除传统护板拼接时所产生的缝隙,进而可提高支护结构的整体结构强度,在基坑局部位置发生土壤坍塌时,并不会导致土壤重新掩埋基坑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的剖视图;
图5为图4的A部分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一种实施例中连接轴件与卡座的立体图。
图中:1、护板;11、凸块;12、契合槽;13、连接槽;14、契合板;15、扣槽;16、连接座;17、转轴;2、底板;21、连接部;22、活动套管;23、活动槽;231、弹簧杆;24、一号限位槽;241、一号锁紧块;25、二号限位槽;251、二号锁紧块;3、连接轴件;31、固定轴;311、槽孔;32、底托板;321、锁紧螺栓;41、卡座;411、卡槽;412、贯穿孔;413、长螺杆;414、短螺杆;42、固定板。
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6所示,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包括护板1;所述护板1底部铰接有底板2;所述护板1底部中间靠近于底板2的一侧固接有连接座16,且所述连接座16两侧固接有转轴17;所述底板2靠近于护板1的一端两侧固接有连接部21,且所述连接部21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套管22;所述转轴17的两端分别贯穿在两组活动套管22内;
所述底板2上固接有卡座41,且所述卡座41与所述护板1之间卡接有连接轴件3;所述连接轴件3包括固定轴31与底托板32;所述固定轴31设置两组,且两组固定轴31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卡座41与护板1上;所述底托板32活动连接在两组固定轴31的底部。
具体的,目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利用护板1与支柱组成的支护结构,其相邻的护板1之间需要在布置有增加固定结构,防止相邻的护板1缝隙处产生角度差而导致其对基坑边缘的防护效果降低,同时,传统的支护结构,仅通过支柱来实现对护板1的固定,而支柱与基坑地面之间并不足够稳定,因此在长久施工时间内,会产生支柱滑动等问题,进而利用支柱对护板1的支撑效果会降低,引发基坑边缘土壤坍塌的风险;在基坑开挖后,首先将底板2经销钉固定于基坑的底部,同时将独立的护板1经连接座16与转轴17卡接在底板2一侧的活动套管22内,在安装时,可向外侧扒拉两侧的活动套管22,使其远离于转轴17的两端,由施工人员,将转轴17的两端与活动套管22的圆心对其后,可释放两侧的活动套管22,此时两侧的活动套管22会复位进而套接在转轴17的两侧,实现护板1与底板2的铰接,在护板1与底板2铰接后,施工人员将连接轴件3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护板1内侧与底板2上的卡座41内,进而可使得连接轴件3与护板1、底板2呈三角结构布置,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的同时,固定于底板2上的卡座41,其结构相对稳定,避免了将连接轴件3直接卡接在地面上,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滑动风险,进而可提高该连接轴件3对护板1与底板2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的分散护板1上传递的压力,进而有效的保持基坑的稳定性,且该连接轴件3经包括固定轴31与底托板32,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施工难度低,便于在施工场地进行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护板1的内侧开设有扣槽15,且所述扣槽15斜向布置;所述卡座41朝向护板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411,且所述卡槽411对应斜向布置;两组所述固定轴31的端部分别卡接在扣槽15与卡槽411内。
具体的,为了使连接轴件3与护板1、卡座41的连接更为紧密,在护板1的内侧开设扣槽15,使得一组固定轴31的顶部可卡接在护板1内侧的扣槽15内,而另一组固定轴31的底部则可卡接在卡座41上开设的卡槽411内,其中,扣槽15与卡槽411均斜向布置,因此连接轴件3只能保持一种倾斜角度,有效的杜绝了连接轴件3可改变角度而易产生活动的风险,进而可相对的提高该支护结构的稳定性,保持基坑施工过程中安全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固定轴31表面开设有贯穿的槽孔311;所述底托板32设置为U型结构,且所述底托板32内侧表面固接有垂直于底托板32的锁紧螺栓321;所述锁紧螺栓321布置两组,且两组锁紧螺栓321对称布置在底托板32的内侧表面;所述锁紧螺栓321的上部贯穿在槽孔311内。
具体的,为了方便在施工时,对连接轴件3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护板1经连接轴件3传递的压力,可在固定轴31的表面开设槽孔311,利用长条形的槽孔311配合设置在底托板32上的锁紧螺栓321,可将固定轴31位于底托板32内的一端锁紧,进而可根据对护板1所承受压力的计算,合理的布置连接轴件3与护板1的连接位置,进而合理的调节连接轴件3的长度,实现对护板1的支撑效果,且该连接轴件3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调节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果。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护板1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1,且所述凸块11两侧上开设有宽度不一的契合槽12;所述护板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13,且所述连接槽13两侧设置有宽度不一的契合板14;所述凸块11契合连接在相邻护板1的连接槽13内,且所述契合板14契合连接在相邻护板1的契合槽12内。
具体的,传统的护板1在对基坑的边缘进行防护后,由于相邻的护板1之间存在缝隙,因此在局部基坑位置出现土壤的坍塌时,会直接推倒该区域的部分护板1,使基坑被重新掩埋,而该方案中的护板1其结构为不规则形状,即其一端设置凸块11,而其另一端设置连接槽13,相邻的护板1可通过凸块11契合连接在连接槽13内实现拼接的效果,配合契合板14与契合槽12,可进一步的提高相邻护板1之间的连接紧密度,进而在局部区域产生土壤坍塌的情况时,可利用相邻的护板1对土壤坍塌进行抵抗,从而有效的保持基坑的完整性,避免土壤坍塌而重新掩埋基坑。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板2靠近于连接座16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3,且所述活动槽23内固接有两组对称布置的弹簧杆231;所述活动套管22套接在弹簧杆231上。
具体的,由于底板2与护板1为现场安装,因此在底板2上靠近于连接座16的一端内部设置活动槽23,并且在活动槽23内固接对称布置的弹簧杆231,将活动套管22套接在弹簧杆231上,可在将连接座16两端的转轴17与活动套管22连接时,驱动两侧的活动套管22外偏移后复位套接在转轴17上,从而实现护板1与底板2的铰接效果,使得护板1与底板2呈一体化结构,配合连接轴件3,可实现对护板1的稳定支撑,且使得该支护结构的施工便捷,安全系数提高。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底板2远离于护板1的一端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一号限位槽24与二号限位槽25;所述一号限位槽24、二号限位槽25各布置两组,且所述二号限位槽25布置在两组一号限位槽24的内侧;所述一号限位槽24内滑动连接有一号锁紧块241,且所述二号限位槽25内滑动连接有二号锁紧块251。
具体的,在底板2上开设一号限位槽24与二号限位槽25,利用活动连接在一号限位槽24与二号限位槽25内的一号锁紧块241与二号锁紧块251,可将固定板42与卡座41固定在底板2上的具体位置,从而方便连接轴件3的连接,其中一号锁紧块241、二号锁紧块251的结构相同,其主要由滑块与螺杆组成,且在一号锁紧块241、二号锁紧块251分别与固定板42与卡座41连接时,滑块滑动在一号限位槽24、二号限位槽25内,而螺杆贯穿在固定板42、卡座41表面,配合螺母实现对固定板42与卡座41的固定,进而能够避免卡座41滑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卡座41竖向布置三组,且所述卡座41顶部开设有贯穿的贯穿孔412;三组所述卡座41的贯穿孔412内螺纹连接有长螺杆413;所述卡座41的一侧固接有短螺杆414,且所述短螺杆414外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底部贴合在底板2表面。
具体的,为了进一步的提高护板1对基坑边缘的防护效果,在底板2表面的卡座41竖向布置三组,利用竖向布置的三组卡座41配合三组平行布置的连接轴件3,可进一步的提高连接轴件3对护板1的支撑效果,进而保持护板1对基坑边缘防护的安全性,位于卡座41中部螺纹连接的长螺杆413可用于三组竖向布置卡座41的连接,保持三组竖向布置卡座41的固定,同时,布置在卡座41外侧的短螺杆414,可于固定板42固定,进而避免三组竖向布置的卡座41产生左右偏移,进而可保持多组连接轴件3的平行布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所述一号锁紧块241的顶部贯穿在固定板42底部;所述二号锁紧块251的顶部贯穿在贴合于底板2的一组卡座41表面。
具体的,利用一号锁紧块241、二号锁紧块251对固定板42以及贴合于底板2的一组卡座41的固定,可有效的保持连接轴件3在施工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二号锁紧块251,仅连接贴合于底板2的一组卡座41,其上方的两组或是多组卡座41可通过长螺杆413进行固定。
工作原理:目前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利用护板1与支柱组成的支护结构,其相邻的护板1之间需要在布置有增加固定结构,防止相邻的护板1缝隙处产生角度差而导致其对基坑边缘的防护效果降低,同时,传统的支护结构,仅通过支柱来实现对护板1的固定,而支柱与基坑地面之间并不足够稳定,因此在长久施工时间内,会产生支柱滑动等问题,进而利用支柱对护板1的支撑效果会降低,引发基坑边缘土壤坍塌的风险;在基坑开挖后,首先将底板2经销钉固定于基坑的底部,同时将独立的护板1经连接座16与转轴17卡接在底板2一侧的活动套管22内,在安装时,可向外侧扒拉两侧的活动套管22,使其远离于转轴17的两端,由施工人员,将转轴17的两端与活动套管22的圆心对其后,可释放两侧的活动套管22,此时两侧的活动套管22会复位进而套接在转轴17的两侧,实现护板1与底板2的铰接,在护板1与底板2铰接后,施工人员将连接轴件3的两端分别卡接在护板1内侧与底板2上的卡座41内,进而可使得连接轴件3与护板1、底板2呈三角结构布置,保持一定的稳定性的同时,固定于底板2上的卡座41,其结构相对稳定,避免了将连接轴件3直接卡接在地面上,经时间推移而产生的滑动风险,进而可提高该连接轴件3对护板1与底板2的支撑效果,能够有效的分散护板1上传递的压力,进而有效的保持基坑的稳定性,且该连接轴件3经包括固定轴31与底托板32,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施工难度低,便于在施工场地进行布置;
为了方便在施工时,对连接轴件3的长度进行调整,从而改变护板1经连接轴件3传递的压力,可在固定轴31的表面开设槽孔311,利用长条形的槽孔311配合设置在底托板32上的锁紧螺栓321,可将固定轴31位于底托板32内的一端锁紧,进而可根据对护板1所承受压力的计算,合理的布置连接轴件3与护板1的连接位置,进而合理的调节连接轴件3的长度,实现对护板1的支撑效果,且该连接轴件3的结构简单,便于加工,且调节方便,有利于提高施工效果;
由于传统的护板1在对基坑的边缘进行防护后,由于相邻的护板1之间存在缝隙,因此在局部基坑位置出现土壤的坍塌时,会直接推倒该区域的部分护板1,使基坑被重新掩埋,而该方案中的护板1其结构为不规则形状,即其一端设置凸块11,而其另一端设置连接槽13,相邻的护板1可通过凸块11契合连接在连接槽13内实现拼接的效果,配合契合板14与契合槽12,可进一步的提高相邻护板1之间的连接紧密度,进而在局部区域产生土壤坍塌的情况时,可利用相邻的护板1对土壤坍塌进行抵抗,从而有效的保持基坑的完整性,避免土壤坍塌而重新掩埋基坑。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

Claims (1)

1.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护板(1);所述护板(1)底部铰接有底板(2);所述护板(1)底部中间靠近于底板(2)的一侧固接有连接座(16),且所述连接座(16)两侧固接有转轴(17);所述底板(2)靠近于护板(1)的一端两侧固接有连接部(21),且所述连接部(21)内侧活动连接有活动套管(22);所述转轴(17)的两端分别贯穿在两组活动套管(22)内;
所述底板(2)上固接有卡座(41),且所述卡座(41)与所述护板(1)之间卡接有连接轴件(3);所述连接轴件(3)包括固定轴(31)与底托板(32);所述固定轴(31)设置两组,且两组固定轴(31)的两端分别卡接在卡座(41)与护板(1)上;所述底托板(32)活动连接在两组固定轴(31)的底部;
所述护板(1)的内侧开设有扣槽(15),且所述扣槽(15)斜向布置;所述卡座(41)朝向护板(1)的一侧开设有卡槽(411),且所述卡槽(411)对应斜向布置;两组所述固定轴(31)的端部分别卡接在扣槽(15)与卡槽(411)内;
所述固定轴(31)表面开设有贯穿的槽孔(311);所述底托板(32)设置为U型结构,且所述底托板(32)内侧表面固接有垂直于底托板(32)的锁紧螺栓(321);所述锁紧螺栓(321)布置两组,且两组锁紧螺栓(321)对称布置在底托板(32)的内侧表面;所述锁紧螺栓(321)的上部贯穿在槽孔(311)内;
所述护板(1)的一端设置有凸块(11),且所述凸块(11)两侧上开设有宽度不一的契合槽(12);所述护板(1)的另一端开设有连接槽(13),且所述连接槽(13)两侧设置有宽度不一的契合板(14);所述凸块(11)契合连接在相邻护板(1)的连接槽(13)内,且所述契合板(14)契合连接在相邻护板(1)的契合槽(12)内;
所述底板(2)靠近于连接座(16)的一端内部开设有活动槽(23),且所述活动槽(23)内固接有两组对称布置的弹簧杆(231);所述活动套管(22)套接在弹簧杆(231)上;
所述底板(2)远离于护板(1)的一端开设有对称布置的一号限位槽(24)与二号限位槽(25);所述一号限位槽(24)、二号限位槽(25)各布置两组,且所述二号限位槽(25)布置在两组一号限位槽(24)的内侧;所述一号限位槽(24)内滑动连接有一号锁紧块(241),且所述二号限位槽(25)内滑动连接有二号锁紧块(251);
所述卡座(41)竖向布置三组,且所述卡座(41)顶部开设有贯穿的贯穿孔(412);三组所述卡座(41)的贯穿孔(412)内螺纹连接有长螺杆(413);所述卡座(41)的一侧固接有短螺杆(414),且所述短螺杆(414)外部贯穿连接有固定板(42);所述固定板(42)的底部贴合在底板(2)表面;
所述一号锁紧块(241)的顶部贯穿在固定板(42)底部;所述二号锁紧块(251)的顶部贯穿在贴合于底板(2)的一组卡座(41)表面。
CN202211082127.3A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Active CN1153873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127.3A CN115387356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082127.3A CN115387356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7356A CN115387356A (zh) 2022-11-25
CN115387356B true CN115387356B (zh) 2023-08-11

Family

ID=841244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082127.3A Active CN115387356B (zh) 2022-09-06 2022-09-06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87356B (zh)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2456A (zh) * 2015-03-06 2015-05-27 浙江格莱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可插销锁定式的透水砌块构成的墙体
CN206721894U (zh) * 2017-03-30 2017-12-08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可调节预应力装置
DE102018103201A1 (de) * 2018-02-13 2019-08-14 Theo Heitkamp Verbauvorrichtung
WO2019158459A1 (de) * 2018-02-13 2019-08-22 Heitkamp, Theo Verbauvorrichtung
CN210621714U (zh) * 2019-09-05 2020-05-26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新型基坑支护加固装置
CN211006680U (zh) * 2019-08-15 2020-07-14 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内支撑的拆撑加强结构
CN112411572A (zh) * 2020-11-27 2021-02-26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基坑支护体系
CN214301771U (zh) * 2020-12-30 2021-09-28 吕勇伟 基坑支护结构
CN214657092U (zh) * 2021-05-20 2021-11-09 福建省透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支护结构
CN217105113U (zh) * 2021-09-13 2022-08-02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深基坑内支撑的拆撑加强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52456A (zh) * 2015-03-06 2015-05-27 浙江格莱铂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模块化可插销锁定式的透水砌块构成的墙体
CN206721894U (zh) * 2017-03-30 2017-12-08 中建五局第三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可调节预应力装置
DE102018103201A1 (de) * 2018-02-13 2019-08-14 Theo Heitkamp Verbauvorrichtung
WO2019158459A1 (de) * 2018-02-13 2019-08-22 Heitkamp, Theo Verbauvorrichtung
CN211006680U (zh) * 2019-08-15 2020-07-14 上海宝冶集团南京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深基坑内支撑的拆撑加强结构
CN210621714U (zh) * 2019-09-05 2020-05-26 安徽建筑大学 一种新型基坑支护加固装置
CN112411572A (zh) * 2020-11-27 2021-02-26 贵州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建筑基坑支护体系
CN214301771U (zh) * 2020-12-30 2021-09-28 吕勇伟 基坑支护结构
CN214657092U (zh) * 2021-05-20 2021-11-09 福建省透堡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基坑围护的支护结构
CN217105113U (zh) * 2021-09-13 2022-08-02 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深基坑内支撑的拆撑加强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87356A (zh) 2022-11-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076536A (en) Concrete form supporting bracket
CN110984572A (zh) 一种建筑加固用模板夹紧设备
US6505447B1 (en) Foundation and method of installing the foundation comprising a ground engaging pan, cross braces clamped to flanges of a support frame, and cross braces clamped to each other at the crosspoints
KR101891942B1 (ko) 기존 구조물의 지진 보강공법
KR20180103219A (ko) 부벽을 구비한 프리캐스트 조립식 옹벽
CN115387356B (zh) 一种用于建筑地基工程的支护结构
KR101484258B1 (ko) 에이치빔 변형방지용 스티프너
JP4318749B1 (ja) 法面保護装置
US6474911B1 (en) Trench sheeting device
KR101026583B1 (ko) 토류벽체 지지용 띠장재
KR20040011610A (ko) 가설 흙막이 공법
CN114687362A (zh) 一种箱式沟槽支护结构及支护方法
JP6868881B2 (ja) 基礎構造及びその基礎工法
JP3673921B2 (ja) プレロード式パネル土留
CN222390470U (zh) 一种土石方开挖防滑坡结构
CN222701007U (zh) 一种水利工程用拼接式沟槽支护板
KR100744972B1 (ko) 건축용 조립식 흙막이 구조
CN220579961U (zh) 一种高效抗弯折新型塑料排水板
KR100514155B1 (ko) 건축물 기초 흙막이 토류벽 설치 방법
CN222182998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水稳基层摊铺侧模装置
KR20200005086A (ko) 버팀보용 굴절지지대
CN215926002U (zh) 用于市政工程的道路基坑支护结构
CN221236149U (zh) 一种污水管网施工的管道支护装置
CN222120244U (zh) 一种深基坑支护结构
KR200396180Y1 (ko) 토류판 고정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