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8533A - 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78533A CN115378533A CN202110553968.7A CN202110553968A CN115378533A CN 115378533 A CN115378533 A CN 115378533A CN 202110553968 A CN202110553968 A CN 202110553968A CN 115378533 A CN115378533 A CN 11537853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synchronization
- synchronization code
- code
- codes
- candidat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97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903 blocking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0000006854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14509 gene expre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364 calcul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2216 scre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070 samp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101100501281 Caenorhabditis elegans emb-1 gene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457 optimiz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3/00—Time-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3/02—Details
- H04J3/06—Synchronising arrangements
- H04J3/062—Synchronisation of signals having the same nominal but fluctuating bit rates, e.g. using buffers
- H04J3/0632—Synchronisation of packets and cells, e.g. transmission of voice via a packet network, circuit emulation service [CES]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Synchronisation In Digital Transmiss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基于标准同步码组确定最优同步码;将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发送数据包至接收终端,其中,数据包包括语音超帧。通过上述方式,本申请能够提高帧同步率,避免语音中断或卡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目前的帧同步方案一般只有60%左右的帧同步通过率,40%左右的帧会被丢失,导致无法接收到语音或接收到的语音断断续续,而目前对同步帧的优化只能提升语音开始时的接入成功率,对于后续接收的语音不能保证性能,在信号弱的情况下,帧同步通过率仍然很低,在语音传输过程中仍然存在语音中断或者卡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能够提高帧同步率,避免语音中断或卡顿。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基于标准同步码组确定最优同步码;将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发送数据包至接收终端,其中,数据包包括语音超帧。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装置,该提高帧同步率的装置包括互相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
通过上述方案,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先对标准同步码进行收集,生成一标准同步码组;然后利用该标准同步码组选择出同步性能较好的最优同步码,将获取到的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的空数据区中,能够使得F帧中的空数据区不被浪费,提高F帧的利用率;再发送包含该语音超帧的数据包至接收终端;由于发送的语音超帧中包含同步性能较好的最优同步码,能够提升通信链路的帧同步率,即能够提升同步通过率,同时能够减少丢帧率,从而提高传输质量,增加用户通话体验,避免在进行通话时出现语音中断或者卡顿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标准同步码组的示意图;
图3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突发子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超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优化后的超帧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数据包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8是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2的流程示意图;
图9是图7所示的实施例中步骤23的流程示意图;
图10(a)是标准同步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10(b)是最优同步码的波形示意图;
图11(a)是标准同步码对应的自相关结果的波形示意图;
图11(b)是最优同步码对应的自相关结果的波形示意图;
图12是最优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的同步率对比图;
图13是最优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的单帧无误码概率对比图;
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提高帧同步率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的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11:基于标准同步码组确定最优同步码。
通信系统中存在一个标准同步码组,该标准同步码组包括至少一个标准同步码,如图2所示的一个标准同步码组,其包含10组常用的标准同步码的十六进制(Hex)以及二进制(Binary)的表达式,由图中表达式可知,每组标准同步码的二进制表达式包括48个符号,而一般的同步码只包括24个符号,因而在基于标准同步码组确定最优同步码之前,先将标准同步码的符号位数转换为24个,以标准同步码组中的BS soureced Voice标准同步码为例,将其记作S,其二进制表达式如下:
S={0,1,1,1,0,1,0,1,0,1,0,1,1,1,1,1,1,1,0,1,0,1,1,1,1,1,0,1,1,1,1,1,0,1,1,1,0,1,0,1,1,1,1,1,0,1,1,1}
该序列共包括48个字符,然后将其转换为十进制,得到一个十进制的新序列,记作S*,其表达式如下:
S*={1,3,1,1,1,1,3,3,3,1,1,3,3,1,3,3,1,3,1,1,3,3,1,3}
该新序列包含24个符号,与同步码的序列位数相同,以便基于十进制的标准同步码组选择出最优同步码;具体地,为了提升通信链路的帧同步率,基于标准同步码组中的标准同步码,选择出同步性能比准同步码的同步性能更好的最优同步码,该最优同步码可为旁瓣值较小的同步码。
步骤12:将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
在数字移动对讲机(DMR,Digital Mobile Radio)以及警用数字集群(PDT,PoliceDigital Trunking)等通信系统中进行语音通信时,发送终端是以超帧为发送单位,发送语音信息至接收终端,发射终端或者接收终端可为接收机或者手机等支持语音通信的设备。
进一步地,一个语音超帧包括6个突发子帧,分别用字母A~F标识,共占360ms,每个突发子帧的帧结构如图3所示,其包括两个108bit的载荷信息区以及位于两个载荷信息区中间的48bit的数据区;具体地,每个突发子帧的载荷信息区包含语音载荷信息(voicepayload),其用于承载语音通信的内容信息,每个突发子帧的数据区与载荷信息区所包含的内容不一样,其可包含同步信令或者嵌入信令等与语音载荷信息有关的信息;具体地,如图4所示,A帧为语音超帧的起始帧,其数据区中包含帧同步信息(SYNC,synchronization),B帧至E帧中的数据区可分别承载嵌入信息emb1~emb4,用于链路控制,而F帧除了在反转信道和加密时在其数据区存储相应的信息,在一般情况下F帧的数据区为空数据区(null),且一个超帧中只有A帧带有帧同步信息,在确定最优同步码后,将得到的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的空数据区中,以便提高帧同步率,同时使得F帧原本空闲的区域不被浪费,插入最优同步码后语音超帧可如图5所示,图中将最优同步码记作new sync。
步骤13:发送数据包至接收终端。
插入最优同步码至语音超帧中的F帧后,再将包含该语音超帧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终端,具体地,在DMR系统中,发射终端以半双工的方式发射数据包至接收终端,即分为两个时隙,如图6所示,在当前传输链路中可在第一时隙发送信号,在第二时隙中接收信号或处于空闲状态,发射终端可在第一时隙发送语音信息,即图中的语音头(Hdr)以及A帧~F帧,该F帧中包含最优同步码,发射终端可将该语音信息发送给接收终端,然后可在第二时隙接收接收终端回传的信息。进一步地,发射终端在发送语音超帧之前发送的三个Hdr中包含源地址、目标地址或者呼叫类型等信息,以使得接收终端能够根据这些信息接收到发射终端的呼叫,并能够回传信息至发送终端。
在本实施例中,先对标准同步码进行收集,生成一标准同步码组;然后再利用该标准同步码组选择出同步性能较好的最优同步码,将获取到的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的空数据区中,能够使得F帧中的空数据区不被浪费,提高F帧的利用率;再将包含该语音超帧的数据包发送至接收终端;由于发送的语音超帧中包含同步性能较好的最优同步码,能够提升通信链路的帧同步率,同时能够减少丢帧率,从而提升传输质量,增加用户体验,避免再进行通话时出现语音中断或者卡顿的问题。
请参阅图7,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另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包括:
步骤21:预先建立一预设同步码表。
预先建立一预设同步码表,该预设同步码表包括多个同步码,该同步码有24个符号,则同步码的数量可有224个,在该同步码范围内,将标准同步码组中的所有标准同步码对应的同步码剔除,将剩余的同步码添加到预设同步码表中,以建立一预设同步码表,以便基于该预设同步码表中的多个同步码与至少一个标准同步码,从多个同步码中选择出最优同步码,具体方案如步骤22-步骤23所示。
步骤22:从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与每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超过预设差异门限的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
在建立完预设同步码表后,将预设同步码表中的每个同步码与每个标准同步码进行比较,计算每个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然后根据计算结果,将与每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超过预设差异门限的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具体方案如图8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21:依次从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一个同步码作为当前同步码。
在预设同步码表建立后,按照预设同步码表中同步码的排列顺序依次从中选择一个同步码作为当前同步码,再分别将该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进行比较,直至预设同步码表中的每一个同步码都与标准同步码完成比较;可以理解地,从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当前同步码的顺序也可为按照一定规律随机选择,具体选择规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步骤222:判断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是否超过预设差异门限。
在传输过程中,避免选择出的最优同步码在通信过程中被识别成标准同步码,故要从预设同步码组中筛选出与标准同步码符号差异较大的同步码,具体可计算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组中的每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然后判断该符号差异值是否超过预设差异门限,以判断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之间的差异是否足够大,预设差异门限可设为6或者6个以上,预设差异门限的具体数值可根据容错数以及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容错数为将待识别同步码识别为目标同步码时所能允许的符号差异个数,容错数一般为5个,即待识别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在5个以内时,将待识别同步码判定为标准同步码,因而为了区别最优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设置的预设差异门限一般大于该容错数。
进一步地,当前同步码包括多个第一符号值,标准同步码包括多个第二符号值,符号差异值为按位对第一符号值与第二符号值进行比较得到的符号值不同的数量。
以当前同步码为{1,3,1,1,1,1,3,3,3,1,1,3,3,1,3,3,1,3,1,1,3,3,1,3}以及标准同步码为{3,3,3,3,3,1,1,1,3,3,1,1,1,3,1,3,1,3,1,1,3,1,1,3}为例,可知当前同步码包含24个第一符号值,标准同步码包含24个第二符号值;按位依次比较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中第一位至第24位对应的第一符号值以及第二符号值,统计第一符号值与第二符号值不同的个数,得到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的符号差异值,本示例中符号差异值为12个,在计算出符号差异值后,再将该符号差异值与预设差异门限进行比较,判断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是否超过预设差异门限。
步骤223:若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超过预设差异门限,则将当前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
如果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组中的任意一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都超过预设差异门限时,则将该当前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然后进行预设同步码表中当前同步码的下一个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组之间的符号差异值的判断。
可以理解地,满足与任意一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都超过预设差异门限的同步码可为多个,即从预设同步码表中筛选出满足条件的候选同步码可为多个。
如果当前同步码未与标准同步码组中的每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都超过预设差异门限,则该当前同步码不被选为候选同步码,直接进行预设同步码表中的下一同步码的判断,即将预设同步码表中当前同步码的下一个同步码作为当前同步码,再判断当前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是否超过预设差异门限,直至遍历完预设同步码表,将预设同步码表中的所有同步码筛选完成,得到所有候选同步码。
步骤23:基于候选同步码与预设最大旁瓣阈值,从候选同步码中选取一个候选同步码作为最优同步码。
在对预设同步码表中进行符号差异值比较,筛选出候选同步码后,再从候选同步码中选择出最优同步码;具体地,根据同步性能与同步信号的旁瓣大小的特性可知,同步码的旁瓣越小,其同步性能越好,故从候选同步码中选择出旁瓣值小(即同步性能好)的一个候选同步码作为最优同步码,具体方案如图9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231:计算每个候选同步码的自相关系数序列。
以候选同步码{1,3,1,1,1,1,3,3,3,1,1,3,3,1,3,3,1,3,1,1,3,3,1,3}为例,其包含24个符号,符号1,3分别代表对应的频偏为+3,-3;为了简化后续自相关系数序列的计算,先将原始候选同步码转换为包含47个符号的新序列,具体地,分别将频偏+3,-3对应替换成符号1,-1,即将候选同步码的符号3替换为符号-1,然后再在替换后的序列的尾部添加23个0,从而形成一新序列,并将其记作X[1:47],如下所示:
X[1:47]={1,-1,1,1,1,1,-1,-1,-1,1,1,-1,-1,1,-1,-1,1,-1,1,1,-1,-1,1,-1,0,0,0,0,0,0,0,0,0,0,0,0,0,0,0,0,0,0,0,0,0,0,0}
在得到新序列X[1:47]后,将其代入自相关系数序列的计算公式:
其中,n=1,2,3,…,24。
将新序列X[1:47]带入该计算公式中可计算得到该候选同步码的自相关系数序列,计算得到的自相关系数系列为:
R(n)={24,-3,-6,3,-4,-1,6,-3,-2,5,-2,-3,-4,3,2,-1,2,-1,-2,1,0,-3,2,-1}
由上式可知,自相关系数序列包括多个自相关系数。
步骤232:将自相关系数序列中绝对值第二大的自相关系数作为最大旁瓣值。
继续以候选同步码{1,3,1,1,1,1,3,3,3,1,1,3,3,1,3,3,1,3,1,1,3,3,1,3}为例,计算出的自相关系数序列为:
R(n)={24,-3,-6,3,-4,-1,6,-3,-2,5,-2,-3,-4,3,2,-1,2,-1,-2,1,0,-3,2,-1}。
其中,R(1)为主瓣,主瓣的自相关系数为24,R(2)至R(24)为旁瓣,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即为所有旁瓣的绝对值中的最大值,将自相关系数序列R(n)中绝对值第二大的自相关系数作为该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即该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为6。
步骤233:判断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是否小于预设最大旁瓣阈值。
在计算得到每个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后,再依次比较每个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与预设最大旁瓣值的大小关系,判断其是否小于预设最大旁瓣值,以便根据比较结果判断出每个候选同步码的同步性能;具体地,预设最大旁瓣值的数值可设为5,即判断每个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是否小于5。
步骤234:若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小于预设最大旁瓣阈值,则将候选同步码记作待选同步码,判断待选同步码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
如果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小于预设最大旁瓣值,则说明该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较小,其同步性能较高,将该候选同步码记作待选同步码。
可以理解地,候选同步码可有多个,在从多个候选同步码中选出待选同步码时,可按照一定的规律将每个候选同步码依次与预设最大旁瓣值进行比较,得到至少一个待选同步码,然后再判断得到的待选同步码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并根据待选同步码的数量来选择最优同步码,该预设数量可为1个,即判断待选同步码的数量是否大于1个。
步骤235:若待选同步码的数量不大于预设数量,则将待选同步码作为最优同步码。
如果筛选出的待选同步码的数量为1个,则直接将该待选同步码选为最优同步码。
步骤236:若待选同步码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选择所有待选同步码中最大旁瓣值最小的待选同步码作为最优同步码。
如果待选同步码的数量大于一个,即待选同步码的数量为2个、3个或者3个以上,此时从所有待选同步码中选择出最大旁瓣值最小的待选同步码作为最优同步码,也就是选择同步性能最好的待选同步码作为最优同步码。
在另一具体的实施例中,在基于多个同步码与至少一个标准同步码,从多个同步码中选择出最优同步码时,还可先利用旁瓣值进行筛选,再利用符号差异值进行筛选,即先从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小于预设最大旁瓣阈值的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然后再从所有候选同步码中选择与每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最大的候选同步码作为最优同步码,具体实现方案与上述实施例中先利用符号差异值筛选再利用旁瓣值进行筛选的方案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步骤24:将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
在计算得到最优同步码后,将该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的48bit空数据区中。
步骤25:发送数据包至接收终端。
为了验证本方案的效果,可进行测试,以最大旁瓣值为6的标准同步码{1,3,1,1,1,1,3,3,3,1,1,3,3,1,3,3,1,3,1,1,3,3,1,3}为例,其波形图如图10(a)所示,通过上述计算方法得到如下的最优同步码:
{3,3,3,3,3,1,1,1,3,3,1,1,1,3,1,3,1,3,1,1,3,1,1,3}
最优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为1,且与10组标准同步码的符号差异值都为9以上,该最优同步码的波形图如图10(b)所示。
进一步地,为了通过波形图直观的比较出最优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的同步性能,将最优同步码与标准同步码进行5倍升采样得到根升余弦波后,再分别对两者进行自相关系数运算,分别得到图11(a)与图11(b)所示的波形图;由波形图对比可得,最优同步码的波形自相关主瓣峰值门限为6056,相关旁瓣值为-1319~533;标准同步码的波形自相关主瓣峰值门限为5938,相关旁瓣值为-2541~1495,即最优同步码的波形自相关主瓣峰值门限比标准同步码的波形自相关主瓣峰值门限高,且其自相关旁瓣值比标准同步码的自相关旁瓣值更加收敛,说明最优同步码的同步性能更好,相较标准同步码来说,更能够与非同步信号区分开来,且能够设置更低的峰值门限来获得更低信噪比下的同步通过率。
标准同步码与最优同步码的同步通过率的对比如图12所示,由图12可知,在同步通过率为0.85时,标准同步码对应的信号强度为-120.5dbm,最优同步码对应的信号强度为-123dbm,比标准同步码提升了2.5dB,进行统计可以得到:在同步通过率相同时,最优同步码对应的信号强度比标准同步码对应的信号强度平均提升了2dB,即最优同步码在同步通过率相同时能够接收到信号强度更小的信号,在信号强度较小时的同步通过率比标准同步码的同步通过率更高;标准同步码与最优同步码的单帧无误码概率对比如图13所示,由图13可知,在单帧无误码概率相等时,最优同步码对应的信号强度值比标准同步码对应的信号强度值平均提升了0.5~0.7dB。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例中计算出的最优同步码相较于标准同步码,其同步性能更好,同步通过率较高,单帧无误码率更高,同时能在同步时获得更好的精度,从而在恢复最佳采样点的位置误码率更小,从而在接收语音时达到更好的音质效果和通信距离。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计算预设同步码表中的当前同步码与每个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并将其与预设差异门限进行比较,筛选出与当前同步码的符号差异较大的候选同步码;再将旁瓣值最小的候选同步码选为最优同步码;由于通过旁瓣值以及符号差异值来选择出最优同步码,使得筛选出的最优同步码具有较高的同步通过率的同时又与标准同步码存在较大的差异,在传输过程中能够与非同步信号区分开来,进一步提高帧同步通过率,优化同步性能,提高传输质量,同时接收终端还能够通过该最优同步码获取更好的最佳采样点精度,以便在低信噪比下获得更好的音质效果和较长的通信距离。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提供的提高帧同步率的装置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提高帧同步率的装置140包括互相连接的存储器141和处理器142,存储器141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142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
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提供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5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151,计算机程序151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上述实施例中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150可以是服务端、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方法以及设备,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设备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方式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方式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于标准同步码组确定最优同步码;
将所述最优同步码插入语音超帧的F帧中;
发送数据包至接收终端,其中,所述数据包包括所述语音超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准同步码组包括至少一个标准同步码,所述基于标准同步码组确定最优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预先建立一预设同步码表,其中,所述预设同步码表包括多个同步码;
基于所述多个同步码与所述至少一个标准同步码,从所述多个同步码中选择出所述最优同步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同步码与所述至少一个标准同步码,从所述多个同步码中选择出所述最优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与每个所述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超过预设差异门限的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
基于所述候选同步码与预设最大旁瓣阈值,从所述候选同步码中选取一个候选同步码作为所述最优同步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与每个所述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超过预设差异门限的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依次从所述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一个同步码作为当前同步码;
判断所述当前同步码与所述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是否超过所述预设差异门限;
若是,则将所述当前同步码作为所述候选同步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当前同步码包括多个第一符号值,所述标准同步码包括多个第二符号值,所述符号差异值为按位对所述第一符号值与所述第二符号值进行比较得到的符号值不同的数量。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候选同步码与预设最大旁瓣阈值,从所述候选同步码中选取一个候选同步码作为所述最优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计算每个所述候选同步码的自相关系数序列,其中,所述自相关系数序列包括多个自相关系数;
将所述自相关系数序列中绝对值第二大的自相关系数作为最大旁瓣值;
判断所述候选同步码的最大旁瓣值是否小于所述预设最大旁瓣阈值;
若是,则将所述候选同步码记作待选同步码,基于所述待选同步码的数量来选取所述最优同步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候选同步码记作待选同步码,基于所述待选同步码的数量来选取所述最优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判断所述待选同步码的数量是否大于预设数量;
若否,则将所述待选同步码作为所述最优同步码;
若是,则选择所有所述待选同步码中最大旁瓣值最小的待选同步码作为所述最优同步码。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多个同步码与所述至少一个标准同步码,从所述多个同步码中选择出所述最优同步码的步骤,包括:
从所述预设同步码表中选择小于预设最大旁瓣阈值的同步码作为候选同步码;
从所有所述候选同步码中选择与每个所述标准同步码之间的符号差异值最大的候选同步码作为所述最优同步码。
9.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互相连接的存储器和处理器,其中,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3968.7A CN115378533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10553968.7A CN115378533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8533A true CN115378533A (zh) | 2022-11-22 |
CN115378533B CN115378533B (zh) | 2024-10-15 |
Family
ID=840597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10553968.7A Active CN115378533B (zh) | 2021-05-20 | 2021-05-20 | 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78533B (zh) |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88755A (ja) * | 1995-10-25 | 2000-07-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動画像信号の符号化/復号化方法及び符号化/復号化装置 |
CN1284221A (zh) * | 1997-12-10 | 2001-02-14 | L-3通讯公司 | 采用用户台/无线电基站超帧对准的s-cdma固定无线环路系统 |
CN1372390A (zh) * | 2001-02-07 | 2002-10-02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时隙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方法和信号 |
CN101026681A (zh) * | 2006-02-17 | 2007-08-29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交错扫描图像信号倍频方法及装置 |
CN101095298A (zh) * | 2004-08-16 | 2007-12-26 | 中兴通讯圣迭戈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中的快速小区查找和精确同步 |
JP2008035132A (ja) * | 2006-07-27 | 2008-02-14 | Kenwood Corp | 周波数制御システム、レピータ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機 |
CN101174885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的随机接入装置 |
CN101179372A (zh) * | 2006-11-07 | 2008-05-14 |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 数字通信系统的链路帧同步系统及方法 |
WO2008089399A1 (en) * | 2007-01-21 | 2008-07-2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vely transmitting voice bursts and regenerated header bursts |
CN102800316A (zh) * | 2012-08-30 | 2012-11-28 | 重庆大学 | 基于神经网络的声纹识别系统的最优码本设计方法 |
CN102820942A (zh) * | 2012-08-17 | 2012-12-12 | 广州海格天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tdma系统突发帧的帧同步方法 |
CN102843206A (zh) * | 2012-08-17 | 2012-12-26 | 广州海格天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随路信令的语音传输方法 |
CN103634878A (zh) * | 2013-12-11 | 2014-03-1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
CN105592077A (zh) * | 2011-05-19 | 2016-05-18 | 福建联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传输方法 |
CN105635721A (zh) * | 2015-12-29 | 2016-06-01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消除显示终端三维串扰的方法及显示终端 |
CN106301659A (zh) * | 2015-06-05 | 2017-01-04 | 华东师范大学 | 一种磁共振多通道数字传输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CN109660309A (zh) * | 2018-12-26 | 2019-04-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 利用双向通信传输帧同步码测量距离速度钟差频差的方法 |
CN110838889A (zh) * | 2018-08-16 | 2020-02-25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 |
CN111314867A (zh) * | 2019-05-13 | 2020-06-19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Dmr系统的语音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
2021
- 2021-05-20 CN CN202110553968.7A patent/CN11537853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0188755A (ja) * | 1995-10-25 | 2000-07-04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動画像信号の符号化/復号化方法及び符号化/復号化装置 |
CN1284221A (zh) * | 1997-12-10 | 2001-02-14 | L-3通讯公司 | 采用用户台/无线电基站超帧对准的s-cdma固定无线环路系统 |
CN1372390A (zh) * | 2001-02-07 | 2002-10-02 | 皇家菲利浦电子有限公司 | 用于时隙编码数据传输的通信系统、方法和信号 |
CN101095298A (zh) * | 2004-08-16 | 2007-12-26 | 中兴通讯圣迭戈有限公司 | 无线通信中的快速小区查找和精确同步 |
CN101026681A (zh) * | 2006-02-17 | 2007-08-29 | 联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交错扫描图像信号倍频方法及装置 |
JP2008035132A (ja) * | 2006-07-27 | 2008-02-14 | Kenwood Corp | 周波数制御システム、レピータ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機 |
CN101174885A (zh) * | 2006-11-02 | 2008-05-07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时分同步码分多址接入系统的随机接入装置 |
CN101179372A (zh) * | 2006-11-07 | 2008-05-14 | 深圳市好易通科技有限公司 | 数字通信系统的链路帧同步系统及方法 |
WO2008089399A1 (en) * | 2007-01-21 | 2008-07-24 | Motorola,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lectively transmitting voice bursts and regenerated header bursts |
CN105592077A (zh) * | 2011-05-19 | 2016-05-18 | 福建联拓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语音传输方法 |
CN102820942A (zh) * | 2012-08-17 | 2012-12-12 | 广州海格天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tdma系统突发帧的帧同步方法 |
CN102843206A (zh) * | 2012-08-17 | 2012-12-26 | 广州海格天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 基于随路信令的语音传输方法 |
CN102800316A (zh) * | 2012-08-30 | 2012-11-28 | 重庆大学 | 基于神经网络的声纹识别系统的最优码本设计方法 |
CN103634878A (zh) * | 2013-12-11 | 2014-03-12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时分多址通信系统的通信方法及终端 |
CN106301659A (zh) * | 2015-06-05 | 2017-01-04 | 华东师范大学 | 一种磁共振多通道数字传输系统及其数据传输方法 |
CN105635721A (zh) * | 2015-12-29 | 2016-06-01 | 深圳Tcl数字技术有限公司 | 消除显示终端三维串扰的方法及显示终端 |
CN110838889A (zh) * | 2018-08-16 | 2020-02-25 | 海能达通信股份有限公司 | 编码方法、解码方法、发送终端和接收终端 |
CN109660309A (zh) * | 2018-12-26 | 2019-04-19 | 中国人民解放军63921部队 | 利用双向通信传输帧同步码测量距离速度钟差频差的方法 |
CN111314867A (zh) * | 2019-05-13 | 2020-06-19 |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 Dmr系统的语音传输、接收方法及装置、存储介质、终端 |
Non-Patent Citations (6)
Title |
---|
ANDREAS F. MOLISCH: "GSM 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 《WILEY-IEEE PRESS》, 31 December 2011 (2011-12-31) * |
业余无线电: "DMR对讲机数字协议详解", 《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58689415091924053&WFR=SPIDER&FOR=PC》, 16 February 2020 (2020-02-16) * |
窦建华;凌小星;: "基于DMR协议的信道编译码研究", 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no. 02, 16 February 2014 (2014-02-16) * |
耿立中: "RS485高速数据传输协议的设计与实现",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31 August 2008 (2008-08-31) * |
陈自力: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研究", 《福建电脑》, 30 April 2020 (2020-04-30) * |
陈自力;陈源福;林英狮;: "一种语音信号处理方法和装置及系统研究", 福建电脑, no. 04, 25 April 2020 (2020-04-25)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8533B (zh) | 2024-10-15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832467B (zh) | 正交频分复用发送装置及方法、通信终端装置、基站装置 | |
RU2385535C2 (ru) | Передача данных с эффективными форматами временного интервала и блока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 |
EP1366584B1 (en) | Method for time slot synchronization | |
US20140112373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frequency assignment in a frequency hopping mode of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EP3747224B1 (en) | Rs for pusch repetitions | |
CN107409432B (zh) | 传输数据的方法、接收端设备和发送端设备 | |
KR20070114222A (ko) | 신호 변조 포맷 타입의 검출 | |
US7450593B2 (en) | Clock difference compensation for a network | |
US8824428B2 (en) | Method for resolving data conflicts and mobile terminal | |
RU2406231C2 (ru) | Мобильное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и способ обработки данных от каналов связи | |
WO2008026062A2 (en) | Method, device, system and software product for soft value scaling with receivers in an unsynchronized network | |
JP2003512639A (ja) | 可変ビットレートを採用した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ロバストフレームタイプ保護の方法及びシステム | |
JP2000188565A (ja) | デ―タストリ―ム中で受信されたデ―タバ―ストのタイミング位置を推定する方法 | |
US12047998B2 (en) | Two-protocol transmission method, reception method and corresponding devices and signal | |
JP2001292484A (ja) | 多元接続通信チャネルとともに用いられる衝突回復信号処理装置 | |
CN115378533B (zh) | 一种提高帧同步率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
CN116582225B (zh) | 非连续传输信号有效性的确定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 |
US5539783A (en) | Non-coherent synchronization signal detector | |
US20030099314A1 (en) | Boundary detection using multiple correlations | |
JP2002261726A (ja) | Ofdm信号送受信装置 | |
US20240089149A1 (en) | First and second communication devices and methods | |
WO2024012170A1 (zh) | Psfch信号检测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 |
CN116233992A (zh) | 数字自动增益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
WO2004019514A1 (ja) | データ受信装置およびデータ受信方法 | |
US20240146596A1 (en) | Flow optimization method for non-real-time decoding system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