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78248A - 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电路 - Google Patents
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电路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78248A CN115378248A CN202210070329.XA CN202210070329A CN115378248A CN 115378248 A CN115378248 A CN 115378248A CN 202210070329 A CN202210070329 A CN 202210070329A CN 115378248 A CN115378248 A CN 11537824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dth
- converter
- voltage
- mode
- signal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3/0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 H02M3/02—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 H02M3/04—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 H02M3/10—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 H02M3/14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 H02M3/155—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 H02M3/156—Conversion of DC power input into DC power output without intermediate conversion into AC by static converters using discharge tub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or semiconductor devices with control electrode using devices of a triode or transistor type requiring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a control signal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only with automatic control of output voltage or current, e.g. switching regulator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70/00—Technologies for an efficient end-user side electric power management and consumption
- Y02B70/10—Technologies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by using switched-mode power supplies [SMPS], i.e. efficient power electronics conversion e.g. power factor correction or reduction of losses in power supplies or efficient standby mod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分别取得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与脉频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其中第一宽度是与误差电压有关且第二宽度是与峰值电流有关;以及(b)根据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与直流-直流转换器有关,特别是关于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电路。
背景技术
一般而言,直流-直流转换器通常会有下列两种不同的操作模式:
(1)脉宽调变模式(PWM mode):由于其耗电量(Power consumption)较大且输出涟波(Ripple)较小,故较适合大电流的应用;
(2)脉频调变模式(PFM mode):由于其耗电量(Power consumption)较小且输出涟波较大,故较适合小电流的应用。
在高效能的功率集成电路(Power IC)的应用下,轻载时会采用脉频调变(PFM)模式来实现,当负载增加至重载时则会切换为采用脉宽调变(PWM)模式来实现,以同时达到高输出效率及低输出涟波的功效。
然而,于实际应用中,当重载转轻载时,容易使得直流-直流转换器出现在脉频调变(PFM)模式与脉宽调变(PWM)模式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导致直流-直流转换器无法平顺地切换操作模式,因而产生较大的输出涟波,仍亟待进一步加以解决。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电路,以有效解决现有技术所遭遇到的上述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于此实施例中,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分别取得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与脉频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其中第一宽度是与误差电压有关且第二宽度是与峰值电流有关;以及(b)根据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步骤(b)包括:(b1)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则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以及(b2)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则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步骤(a)是根据脉宽调变信号的第一上升沿及第一下降沿决定第一宽度且根据脉频调变信号的第二上升沿及第二下降沿决定第二宽度。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上升沿与第二上升沿均对应于第一时间,且第一下降沿与第二下降沿分别对应于第二时间与第三时间,若第二时间晚于第三时间,则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若第二时间早于第三时间,则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时间是由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且第三时间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于一实施例中,误差电压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亦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于此实施例中,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a)分别取得误差电压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以及(b)根据误差电压与临界电压值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步骤(b)包括:(b1)若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大于临界电压值,则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以及(b2)若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小于临界电压值,则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误差电压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
于一实施例中,当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时,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当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时,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于此实施例中,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包括:第一比较器,用以提供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其中第一宽度是与误差电压有关;第二比较器,用以提供脉频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其中第二宽度是与峰值电流有关;以及逻辑电路,分别耦接第一比较器及第二比较器,用以根据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则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若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则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比较器的两输入端分别接收误差电压及斜坡信号且第二比较器的两输入端分别接收输出电感电流流经电阻所产生的电压及参考电压,误差电压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宽度是决定于脉宽调变信号的第一上升沿及第一下降沿且第二宽度是决定于脉频调变信号的第二上升沿及第二下降沿。
于一实施例中,第一上升沿与第二上升沿均对应于第一时间,且第一下降沿与第二下降沿分别对应于第二时间与第三时间,若第二时间晚于第三时间,则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若第二时间早于第三时间,则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第二时间是由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且第三时间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于此实施例中,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包括:误差放大器,用以提供误差电压;脉频调变参考产生器,用以提供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以及比较器,分别耦接误差放大器及脉频调变参考产生器,用以根据误差电压与临界电压值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若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大于临界电压值,则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若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小于临界电压值,则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一实施例中,误差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分别接收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以产生误差电压。
于一实施例中,当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时,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当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时,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电路能够实现线性且平顺地切换脉频调变(PFM)模式/脉宽调变(PWM)模式,故能有效解决传统的直流-直流转换器从重载转轻载时容易在脉频调变(PFM)模式与脉宽调变(PWM)模式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以使得输出涟波变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的示意图。
图3分别为输出电感电流、斜坡信号、脉宽调变信号、脉频调变信号及切换信号的时序图。
图4为当直流-直流转换器在不同负载电流下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的效率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6为本发明的另一具体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的示意图。
图7分别为输出电感电流、斜坡信号及切换信号的时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S10~S16…步骤
S50~S56…步骤
2…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
20…误差放大器
22…电流源
24…补偿网络
26…比较器
28…比较器
30…逻辑电路
R…电阻
+…正输入端
-…负输入端
VREF…参考电压
FB…反馈电压
Verr…误差电压
ILX…输出电感电流
PFM_Ipeak…脉频调变信号
Ipeak…峰值电流
SAW…斜坡信号
PWM_duty…脉宽调变信号
S1…切换信号
GND…接地端
t1~t8…时间
PFM…脉频调变模式
PWM…脉宽调变模式
6…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
60…误差放大器
62…脉频调变(PFM)参考产生器
64…补偿网络
66…比较器
PFM_TH…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本发明的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
如图1,图1为此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此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10:分别取得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与脉频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其中第一宽度是与误差电压有关且第二宽度是与峰值电流有关;
步骤S12:比较第一宽度与第二宽度;
步骤S14:若步骤S1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则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以及
步骤S16:若步骤S1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则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需说明的是,步骤S10可根据脉宽调变信号的第一上升沿及第一下降沿决定第一宽度且可根据脉频调变信号的第二上升沿及第二下降沿决定第二宽度,但不以此为限。
于一实施例中,假设第一上升沿与第二上升沿均对应于第一时间且第一下降沿与第二下降沿分别对应于第二时间与第三时间。若第二时间晚于第三时间,则步骤S1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此时该方法将会执行步骤S14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若第二时间早于第三时间,则步骤S12的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此时该方法将会执行步骤S16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实际应用中,第二时间可由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且第三时间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但不以此为限。此外,误差电压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但亦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
图2为此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2包括误差放大器20、电流源22、补偿网络24、比较器26、比较器28、逻辑电路30及电阻R。误差放大器20的输出端耦接至比较器28的正输入端+。电流源22分别耦接至电阻R及比较器26的正输入端+。电阻R耦接于电流源22与接地端GND之间。补偿网络24耦接至接地端GND。比较器26及比较器28的输出端均耦接至逻辑电路30。
误差放大器20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分别接收参考电压VREF以及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FB并据以产生误差电压Verr至比较器28的正输入端+。比较器26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分别接收电流源22提供的输出电感电流ILX流经电阻R所产生的电压及参考电压VREF并据以产生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至逻辑电路30,其中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是与峰值电流Ipeak有关。比较器28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分别接收误差电压Verr及斜坡信号SAW并据以产生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至逻辑电路30,其中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是与误差电压Verr有关。
逻辑电路30分别耦接比较器26及比较器28的输出端,用以分别接收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并根据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S1,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于实际应用中,若上述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大于第二宽度,则切换信号S1用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若上述比较结果为第一宽度小于第二宽度,则切换信号S1用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图3分别为输出电感电流ILX、斜坡信号SAW、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及切换信号S1的时序图。
如图3所示,于时间t1,斜坡信号SAW上升至与误差电压Verr相等,比较器28输出的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由高位准变为低位准,至于输出电感电流ILX则仍小于峰值电流Ipeak,比较器26输出的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仍维持于高位准。于时间t2,斜坡信号SAW持续上升而大于误差电压Verr,比较器28输出的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维持于低位准,而输出电感电流ILX上升至与峰值电流Ipeak相等,比较器26输出的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由高位准变为低位准。
由于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第一上升沿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第二上升沿均对应同一时间,但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第一下降沿所对应的时间t1早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第二下降沿所对应的时间t2,亦即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小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因此,逻辑电路30会根据此一比较结果输出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同相的切换信号S1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至于时间t3及t4的情形与时间t1及t2的情形相似,直流-直流转换器仍持续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时间t5,输出电感电流ILX上升至与峰值电流Ipeak相等,比较器26输出的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由高位准变为低位准,至于斜坡信号SAW仍小于误差电压Verr,比较器28输出的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维持于高位准。于时间t6,输出电感电流ILX持续上升而大于峰值电流Ipeak,比较器26输出的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仍维持于低位准,至于斜坡信号SAW则上升至与误差电压Verr相等,比较器28输出的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由高位准变为低位准。
由于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第一上升沿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第二上升沿均对应同一时间,但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第一下降沿所对应的时间t1晚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第二下降沿所对应的时间t2,亦即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大于脉频调变信号PFM_Ipeak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因此,逻辑电路30会根据此一比较结果输出与脉宽调变信号PWM_duty同相的切换信号S1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至于时间t7及t8的情形与时间t5及t6的情形相似,直流-直流转换器仍持续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其余可依此类推,于此不另行赘述。
需说明的是,图3中的时间t1、t3、t6、t8是由斜坡信号SAW与误差电压Verr的交点所决定且图3中的时间t2、t4、t5、t7是由输出电感电流ILX与峰值电流Ipeak的交点所决定,但不以此为限。
如图4所示,直流-直流转换器是在不同负载电流下分别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PWM或脉频调变模式PFM,当脉频调变(PFM)模式与脉宽调变(PWM)模式进行切换时,本发明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2能够有效使得直流-直流转换器的效率变化较为线性且平顺,以避免产生较大的输出涟波。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亦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
图5为此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的流程图。如图5所示,此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可包括下列步骤:
步骤S50:分别取得误差电压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
步骤S52:比较误差电压与临界电压值;
步骤S54:若步骤S52的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大于临界电压值,则该方法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以及
步骤S56:若步骤S52的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小于临界电压值,则该方法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实际应用中,误差电压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但不以此为限。当该方法输出切换信号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时,切换信号的下降沿可由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但不以此为限。当该方法输出切换信号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时,切换信号的下降沿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但不以此为限。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较佳具体实施例为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
图6为此实施例中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的示意图。如图6所示,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6包括误差放大器60、脉频调变(PFM)参考产生器62、补偿网络64及比较器66。误差放大器60的输出端耦接至比较器66的一正输入端+。脉频调变(PFM)参考产生器62耦接至比较器66的另一正输入端+。补偿网络64耦接至接地端GND。
误差放大器60的正输入端+及负输入端-分别接收参考电压VREF以及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FB并据以产生误差电压Verr至比较器66的一正输入端+。脉频调变(PFM)参考产生器62用以提供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PFM_TH至比较器66的另一正输入端+。比较器66的两正输入端+分别接收误差电压Verr及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PFM_TH且其负输入端-接收斜坡信号SAW并据以根据误差电压Verr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PFM_TH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S1,以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于实际应用中,若上述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Verr大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PFM_TH,则切换信号S1用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若上述比较结果为误差电压Verr小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PFM_TH,则切换信号S1用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图7分别为输出电感电流ILX、斜坡信号SAW及切换信号S1的时序图。如图7所示,于时间t1,输出电感电流ILX上升至与峰值电流Ipeak相等,而误差电压Verr小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PFM_TH,切换信号S1用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并且切换信号S1的下降沿是由峰值电流Ipeak与输出电感电流ILX的交点所决定。至于时间t2的情形与时间t1的情形类似,故直流-直流转换器仍持续操作于脉频调变模式。
于时间t3,输出电感电流ILX上升至与峰值电流Ipeak相等,而误差电压Verr大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PFM_TH,切换信号S1用以自动切换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并且切换信号S1的下降沿是由误差电压Verr与斜坡信号SAW的交点(亦即时间t4)所决定。至于时间t5、t6的情形与时间t3、t4的情形类似,故直流-直流转换器仍持续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其余可依此类推,于此不另行赘述。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提出的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电路能够实现线性且平顺地切换脉频调变(PFM)模式/脉宽调变(PWM)模式,故能有效解决传统的直流-直流转换器从重载转轻载时容易在脉频调变(PFM)模式与脉宽调变(PWM)模式之间反复切换的问题,以使得输出涟波变小。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步骤:
(a)分别取得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与脉频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一宽度是与误差电压有关且该第二宽度是与峰值电流有关;以及
(b)根据该第一宽度与该第二宽度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
(b1)若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则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以及
(b2)若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则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是根据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第一上升沿及第一下降沿决定该第一宽度且根据该脉频调变信号的第二上升沿及第二下降沿决定该第二宽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升沿与该第二上升沿均对应于第一时间,且该第一下降沿与该第二下降沿分别对应于第二时间与第三时间,若该第二时间晚于该第三时间,则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若该第二时间早于该第三时间,则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时间是由该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且该第三时间是由该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误差电压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
7.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a)分别取得误差电压与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以及
(b)根据该误差电压与该临界电压值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包括:
(b1)若该比较结果为该误差电压大于该临界电压值,则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以及
(b2)若该比较结果为该误差电压小于该临界电压值,则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该误差电压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当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时,该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该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当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时,该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11.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包括:
第一比较器,用以提供脉宽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一宽度,其中该第一宽度是与误差电压有关;
第二比较器,用以提供脉频调变信号的工作周期的第二宽度,其中该第二宽度是与峰值电流有关;以及
逻辑电路,分别耦接该第一比较器及该第二比较器,用以根据该第一宽度与该第二宽度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若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则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若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则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
13.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比较器的两输入端分别接收该误差电压及斜坡信号且该第二比较器的两输入端分别接收输出电感电流流经电阻所产生的电压及参考电压,该误差电压是根据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而产生。
14.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宽度是决定于该脉宽调变信号的第一上升沿及第一下降沿且该第二宽度是决定于该脉频调变信号的第二上升沿及第二下降沿。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上升沿与该第二上升沿均对应于第一时间,且该第一下降沿与该第二下降沿分别对应于第二时间与第三时间,若该第二时间晚于该第三时间,则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大于该第二宽度,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若该第二时间早于该第三时间,则该比较结果为该第一宽度小于该第二宽度,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第二时间是由该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且该第三时间是由该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17.一种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误差放大器,用以提供误差电压;
脉频调变参考产生器,用以提供脉频调变信号的临界电压值;以及
比较器,分别耦接该误差放大器及该脉频调变参考产生器,用以根据该误差电压与该临界电压值的比较结果输出切换信号以自动切换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脉宽调变模式或脉频调变模式。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若该比较结果为该误差电压大于该临界电压值,则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若该比较结果为该误差电压小于该临界电压值,则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
19.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该误差放大器的两输入端分别接收参考电压及与输出电压有关的反馈电压以产生该误差电压。
20.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自动模式切换电路,其特征在于,当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宽调变模式时,该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该误差电压与斜坡信号的交点所决定;当该直流-直流转换器操作于该脉频调变模式时,该切换信号的下降沿是由峰值电流与输出电感电流的交点所决定。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US202163190287P | 2021-05-19 | 2021-05-19 | |
US63/190,287 | 2021-05-19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78248A true CN115378248A (zh) | 2022-11-22 |
Family
ID=840603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0070329.XA Pending CN115378248A (zh) | 2021-05-19 | 2022-01-21 | 用于直流-直流转换器的自动模式切换方法及电路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78248A (zh) |
TW (1) | TWI796077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7318499A (zh) * | 2023-11-29 | 2023-12-29 | 武汉麦格米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压调节方法、调节电路、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
WO2024179080A1 (zh) * | 2023-02-27 | 2024-09-06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l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4618339B2 (ja) * | 2008-06-20 | 2011-01-26 | ミツミ電機株式会社 | Dc−dcコンバータ |
CN101540542B (zh) * | 2009-03-18 | 2010-12-01 | 浙江大学 | 一种单电感开关直流电压变换器及四模式控制方法 |
US8330439B2 (en) * | 2009-06-23 | 2012-12-11 | Intersil Americas Inc.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FM/PWM mode transition within a multi-phase buck converter |
US8698470B2 (en) * | 2011-02-28 | 2014-04-1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ontrol for switching between PWM and PFM operation in a buck converter |
JP6148537B2 (ja) * | 2013-05-29 | 2017-06-14 | 旭化成エレクトロニクス株式会社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回路 |
US9287776B2 (en) * | 2013-07-30 | 2016-03-15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Low power switching mode regulator having automatic PFM and PWM operation |
US9774252B2 (en) * | 2014-06-30 | 2017-09-26 | Skyworks Solutions, Inc. | Mode control device, voltage converter, and mode control method |
CN206432895U (zh) * | 2016-12-05 | 2017-08-22 |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 一种pwm/pfm双模式自动切换的降压型dc‑dc转换器 |
DE102017127263B4 (de) * | 2017-11-20 | 2021-02-18 |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 Schaltwandler, der pulsweitenmodulation und currentmode-steuerung verwendet |
-
2022
- 2022-01-04 TW TW111100281A patent/TWI796077B/zh active
- 2022-01-21 CN CN202210070329.XA patent/CN115378248A/zh active Pending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24179080A1 (zh) * | 2023-02-27 | 2024-09-06 | 广州金升阳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llc变换器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电路 |
CN117318499A (zh) * | 2023-11-29 | 2023-12-29 | 武汉麦格米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压调节方法、调节电路、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
CN117318499B (zh) * | 2023-11-29 | 2024-03-12 | 武汉麦格米特电气有限公司 | 一种电压调节方法、调节电路、电源电路及电子设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796077B (zh) | 2023-03-11 |
TW202247583A (zh) | 2022-12-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uo | Six self-lift DC-DC converters, voltage lift technique | |
EP2919374B1 (en) | Duty-ratio controller | |
CN100574066C (zh) | Dc-dc变换器及控制装置和方法、电源装置和电子设备 | |
US7026800B2 (en) | Feed-forward method for improving a transient response for a DC—DC power conversion and DC—DC voltage converter utilizing the same | |
JP2010516223A (ja) | スナバを有する電力コンバータ | |
US7301790B2 (en) | Non-isolated DC/AC full-bridge converter with pre-boosting | |
US20050156658A1 (en) | DC-DC converter | |
JP2005110434A (ja) | 力率改善回路 | |
CN101728953A (zh) | 交错控制电源装置、该电源装置的控制电路和控制方法 | |
US20090174380A1 (en) | Fixed frequency ripple regulator | |
CN110855137B (zh) | 具有预偏置输出电压的转换器 | |
TWI796077B (zh) | 用於直流-直流轉換器之自動模式切換方法及電路 | |
US9998005B2 (en) | Single inductor dual output voltage converter and the method thereof | |
Kovacevic et al. | A VHF interleaved self-oscillating resonant SEPIC converter with phase-shift burst-mode control | |
JP4207824B2 (ja) | スイッチング電源装置 | |
TW201904184A (zh) | 直流對直流轉換電路及其多相電源控制器 | |
CN109217668B (zh) | 可调整电感电流阈值的切换式电源供应器及控制方法 | |
CN111082657A (zh) | 降压-升压变换器和控制方法 | |
Shehata et al. | Design and analysis of a quasi y-source impedance network dc-dc converter | |
EP1811643A1 (en) | Power converter | |
US20200228009A1 (en) | Power converter with multi-mode timing control | |
CN101674013B (zh) | 具有改进的模式转换效率的切换式降压电源供应器及控制方法 | |
CN109327137B (zh) | 双固定时间切换式电源电路及其开关电路及其方法 | |
US20050237771A1 (en) | Circuit for converting an AC voltage to a DC voltage | |
CN109980959A (zh) | 基于通过开关元件的峰值电流操作开关电源转换器的方法和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