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377757A - 电插头连接器、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电插头连接 - Google Patents

电插头连接器、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电插头连接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77757A
CN115377757A CN202210282465.5A CN202210282465A CN115377757A CN 115377757 A CN115377757 A CN 115377757A CN 202210282465 A CN202210282465 A CN 202210282465A CN 115377757 A CN115377757 A CN 11537775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ug connector
compression sleeve
electrical plug
longitudinal axis
stop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210282465.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M·威默
方荣
J·文克
J·克劳滕巴赫
A·沃尔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Original Assignee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filed Critical Rosenberger Hochfrequenztechnik GmbH and Co KG
Publication of CN11537775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7775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46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frequency, e.g. structures providing an impedance match or phase match
    • H01R13/6473Impedance match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38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 H01R24/4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 H01R24/56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having concentrically or coaxially arranged contac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igh frequency specially adapted to a specific shape of cables, e.g. corrugated cables, twisted pair cables, cables with two screens or hollow cables
    • H01R24/564Corrugated cabl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1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n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9/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e.g. terminal strips or terminal blocks; Terminals or binding posts mounted upon a base or in a case; Bases therefor
    • H01R9/03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 H01R9/05Connectors arranged to contact a plurality of the conductors of a multiconductor cable, e.g. tapping connections for coaxial cables
    • H01R9/0524Connection to outer conductor by action of a clamping member, e.g. screw fastening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103/00Two pol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电插头连接器、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电插头连接。

Description

电插头连接器、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电插头连接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插头连接器。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插头连接器组件。本发明最后涉及一种电插头连接。
背景技术
为了在长电缆距离上传输高频信号,例如在蜂窝无线电台的天线杆或其他发射和接收系统上,需要高屏蔽衰减和高承载能力。通过大的电缆直径(特别是在厘米范围 内),并且使用泡沫聚乙烯作为电介质,可以满足低传输损耗和高负载的要求。用封 闭的金属管作为外导体可以获得非常好的屏蔽衰减。为了使这种电缆在铺设时能够额 外弯曲,外导体以及可能还有内导体均为波纹金属管的形式。因此,这种电缆通常被 称为“波纹电缆”。
这种“波纹电缆”通常现场连接到合适的同轴插头连接器。因此,这种用于“波 纹电缆”的同轴插头连接器也称为可现场安装的插头连接器。例如,US 9,172,156 B2 描述了一种由这种可现场安装的同轴插头连接器和同轴“波纹电缆”形成的电插头连 接器组件。
使用合适的机械、液压、气动或电动操作工具将电缆现场连接到插头连接器,操作工具从内导体侧和外导体侧压缩电缆和插头连接器。为此,刚性电缆内导体的轴向 端被压入插座形式的插头连接器的内导体接触元件中,并且电缆外导体管的轴向端被 压在插头连接器的止动元件和压缩套筒之间。由于电缆和插头连接器的压缩,这种插 头连接器也被称为压缩连接器。可选地,也可以将电缆和插头连接器相互拧紧。
作为插头连接器外导体的部件,止动元件由金属材料制成,压缩套筒可以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内导体触点基本上是径向触点,而外导体触点优选是具有轴向和 径向分量的触点。
包括具有螺纹形式的外侧面的外导体的电缆被拧入插头连接器的压缩套筒中,为此,该压缩套筒具有螺纹形式的内侧面,该螺纹形式的内侧面对应于螺纹形式的电缆 外导体的外侧面。在每种情况下,在电缆外导体的外侧表面上以及相应地在压缩套筒 的内侧表面上的螺纹路径都具有特定的螺旋角。
即使压缩套筒的朝向止动元件的端面和止动元件的朝向压缩套筒的端面均垂直于电插头连接器组件的纵向轴线定向,在螺纹的轴向端部处的螺纹路径的最后一圈, 由于沿其360°范围的螺旋角,具有距止动元件的相对端面的变化的轴向距离。因此, 夹紧在止动元件和压缩套筒之间的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沿着延伸超过360°的压缩 区域受到不同的夹紧力。因此,电缆外导体和止动元件之间的接触力沿着挤压区域不 是恒定的。
这可能不利地导致在电缆和插头连接器之间的外导体侧的接触区域中形成不期望的无源互调。此外,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在接触区域的角度段中,由于螺纹的 螺旋角,接触压力较低,可以被更宽松地夹紧,因此可以部分地突出到电介质的弹性 区域中,该电介质通常由泡沫聚乙烯制成。因此,高频信号路径的传输特性在这一点 上更具电容性。高频信号路径阻抗的这种缺陷不利地导致高频信号的反射。
这是一种需要改善的状况。
发明内容
在此背景下,本发明的目的是描述一种用于“波纹电缆”的电插头连接器,该插 头连接器具有优化的电传输特性,尤其是具有优化的高频传输特性。
根据本发明,该目的通过电插头连接器来实现。
因此,提供了以下内容:
一种用于电缆的电插头连接器,具有
-压缩套筒和
-止动元件,
-其中,在电插头连接器的插入方向上,止动元件轴向邻近压缩套筒布置,并且 连接到压缩套筒(优选地间接连接,例如经由插头连接器的另一壳体部件,例如外导 体接触元件,或者直接连接,特别是在插头连接器处于组装状态下),
-其中,压缩套筒具有螺纹形状的内侧表面,该内侧表面设计成可拧到电缆外导体的螺纹形状的外侧表面上,
-其中,压缩套筒和止动元件之间的连接设计成使得外导体的轴向端部可被夹紧在压缩套筒的邻近接触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和止动元件的邻近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 区域之间,并且
a)在插头连接器和电缆处于组装状态下,至少在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中,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至少在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中倾 斜一倾斜角,和/或
b)由止动元件的端面和内侧表面之间的边缘所跨越的平面的法向矢量相对于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旋转一个定向角度,和/或
c)边缘在插头连接器的纵轴方向上具有螺旋走向。
本发明基础的发现/概念的形成在于成形止动元件的止动面,在插头连接器和电缆处于组装状态下,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被压缩套筒压靠在该止动面上,使得形成 在压缩套筒中的内螺纹的最前一圈(与止动元件相对),在套筒状圆周的最大可能角 度段上,最大可能程度地平行于止动元件的止动面。
为此,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在插头连接器和电缆处于组装状态下,至少在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中,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相对于至少在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 区域中的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倾斜一倾斜角。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在插头连接 器和电缆处于组装状态下,由端面和止动元件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边缘所跨越的平面的 法向矢量相对于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旋转一个定向角度。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 在插头连接器处于组装状态下,止动元件的端面和内侧表面之间的边缘在插头连接器 的纵向轴线方向上螺旋延伸。
止动元件和压缩套筒各自优选为套筒形主体。因此,在每种情况下,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和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优选为套筒形主体。止动元件、压缩套筒 以及止动元件或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的纵向轴线因此沿着特定元件或特定端部 区域的旋转中心延伸。平面或任何其他表面的法向量在这里和下文中应理解为具有垂 直于平面或表面范围的方向的向量。
在非倾斜的情况下,并且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止动元件和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面的恒定定向的情况下,沿着压缩套筒的最前一圈的整个圆周只有一个点布置成最靠近止动 元件。因此,电缆外导体最佳地夹紧于止动元件和压缩套筒之间,并且因此仅在圆周 的单个点处实现最佳的接触压力。相比之下,在本发明的情况下,电缆外导体在插头 连接器外导体中的最佳夹紧,以及因此在电缆外导体和插头连接器外导体之间形成最 佳接触压力,有利地在较大的角度段上实现,优选地在至少半圈螺纹上实现,并且最 优在整圈螺纹上实现。因此,可以显著地最小化电缆和插头连接器之间的过渡中的无 源互调和阻抗扰动的发生。
插头连接器的主要部件是压缩套筒和止动元件。在这里和下文中,止动元件应理解为是指在插头连接器内由导电材料、优选由金属材料形成的元件,该元件具有止动 面,电缆外导体压靠在该止动面上,从而在插头连接器的外导体接触元件中的电缆外 导体之间,提供可靠的电接触和可靠的屏蔽传递。在这里和下文中,压缩套筒应当理 解为特别是指这样一种元件,该元件利用其轴向端部区域将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压 靠在止动元件的止动面上。
电缆通过螺纹连接与压缩套筒相连。形成在压缩套筒上并对应于电缆外导体的螺纹连接的螺纹可以是左旋或右旋的。螺纹优选地形成为圆螺纹。作为平螺纹、锯齿螺 纹、尖螺纹、梯形螺纹或惠特沃思(Whitworth)螺纹(锥形螺纹)的设计也是可以想到 的。
电缆被拧入压缩套筒中,至少拧入到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还可以想到的是,电缆以及因此电缆的外导体被拧入轴向端部压缩套筒之外的压缩套筒中。
在插头连接器和电缆处于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压靠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使得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夹紧于压缩套筒和止动元件之间。这里, 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优选完全夹紧在形成于压缩套筒中的内螺纹的最前一圈的齿 侧面和相对地形成于止动元件上的止动面之间。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电缆外导体的轴 向端部还可以附加地夹紧在端面和止动元件的相对止动面之间,该端面在压缩套筒的 轴向端部区域中径向邻接内螺纹的最前一圈。
由于夹紧,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优选在挤压区域起皱。电缆外导体的折叠次数一方面取决于电缆在外导体超出压缩套筒的最前螺纹圈的轴向端的情况下伸出多远。 另一方面,形成的折叠次数取决于螺纹的螺旋角和外导体管或外导体材料的柔性。
压缩套筒和止动元件优选通过至少一个紧固装置连接,该紧固装置在每种情况下都属于插头连接器。外导体接触元件和紧固套筒各自优选用作彼此连接的紧固装置。
止动元件插入金属外导体接触元件中,该金属外导体接触元件形成同轴插头连接器的外导体接触的主要部件,并通过绝缘元件与插头连接器的内导体接触元件隔开, 并且通常通过压匹配,与止动元件电连接和机械连接。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止动元 件和外导体套筒也可以形成为一个部件。
在插头连接器处于预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相对于止动元件可轴向移动地布置并且被约束在插头连接器中。为此,压缩套筒的轴向运动,在不同情况下,在轴向方向 上,受到止动元件和紧固套筒的限制。
在插头连接器和电缆处于组装状态下,紧固套筒优选以互锁或摩擦接合的方式(螺纹连接或压匹配连接)连接到外导体接触元件。紧固套筒至少包围压缩套筒,并且 在插头连接器和电缆处于组装状态下,将压缩套筒轴向推靠在止动元件上。在插头连 接器和电缆处于非组装状态下,类似于压缩套筒,紧固套筒布置在插头连接器中,以 便可沿着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轴向移动。压缩套筒,例如经由形成在内壁上的紧固 套筒的肩部,或者经由形成在内壁上的紧固套筒的肋部,被压在止动元件的方向上, 该肩部或者肋部例如推压在压缩套筒的形成在压缩套筒的外壁上的凸缘上,或者推压 在压缩套筒的指向电缆方向的轴向端面上。紧固套筒可以由金属或非金属材料制成。
从进一步的参照附图给出的描述中,有利的实施例和改进将变得清楚。
应当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上述特征和下面将要说明的特征不仅可以在指定的组合中使用,还可以在其他组合中或单独使用。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中,在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中形成具有渐缩直径的端面。止动元件的锥形端面形成止动元件的优选止动面,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压靠在 该止动面上。锥形端面优选为圆锥形,但也可以是凹形或凸形的。止动元件的直径逐 渐变细的端面优选仅形成在止动元件端面的最内侧区域中,因此具有陡峭的侧面。相 对于直径逐渐变细的止动元件的端面的最高高度是圆形的并且急剧变细。它优选地形 成在离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的径向距离处,使得在组装插头连接器的过程中,止 动元件的端面的相对于直径逐渐变细的急剧变细的轴向端部,穿透绝缘体和电缆的外 导体之间的过渡区域。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以这种方式可靠地沿着直径逐渐变细的 止动元件端面的侧面偏转。因此,电缆的轴向端部从其最初仅有的轴向方向偏转到具 有轴向和径向分量的方向,从而允许与插头连接器的外导体端面和径向接触。
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优选地仅夹在直径逐渐变细的支撑元件的支撑面和形成在压缩套筒上的内螺纹的最前一圈的齿侧面之间。由于支撑元件的支撑面的直径逐渐 变小,支撑面还具有在电插头连接的纵轴方向上的分量。因此,在组装状态下,形成 在压缩套筒上的内螺纹的整个最前一圈能够压靠在止动元件的止动面上。在这种情况 下,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在压缩套筒的内螺纹的最前一圈和止动元件的止动面之间 的360°的整个角圆周上以近似恒定的接触压力被夹紧。在这种情况下,最大可能地 消除了无源互调和阻抗不连续的发生。
除了止动元件的端面的直径仅在端面的最内侧区域中逐渐变小之外,端面的直径在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的整个径向范围上逐渐变小也是可能的。
为了实现在360°的整个角圆周上以近似恒定的接触压力将电缆外导体夹紧在止动元件和压缩套筒之间,倾斜角和定向角分别与压缩套筒和电缆外导体中的螺纹的螺 旋角相适应。在最好的情况下,每个倾斜角和定向角都对应于螺纹的螺旋角。
由于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不一定由最前面的螺纹圈的齿侧面确定,而是由径向向外邻接螺纹的压缩套筒的插头侧端面确定,所以压缩套筒的插头侧端面可以支撑在止 动元件的相对的止动面上。在这种情况下,压缩套筒的最前面的螺纹圈可能没有压在 直径逐渐变细的支撑面上。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在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中,压缩 套筒的插头侧端面具有对应于螺纹螺旋角的倾斜平面。压缩套筒的插头侧端面的法向 矢量相对于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旋转一个定向角,该定向角优选对应于压缩套筒中螺 纹的螺旋角。
在组装状态下,替代压缩套筒的倾斜的插头侧端面,可以在压缩套筒的插头侧端部轴向压缩一个区域,优选一个脊状区域。在足够的压力下,压缩套筒的脊状区域优 选是“水平的”,使得压缩套筒的“水平的”插头侧端面具有倾斜的平面。压缩套筒 的“水平”插头侧端面的法向矢量相对于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具有一个定向角,该定 向角优选对应于压缩套筒中螺纹的螺旋角。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中,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至少在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相对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倾斜。由于压缩套筒代表外导体侧的连接的两个基本 部件中的可移动部件,倾斜运动可以以最简单的可能方式进行,因此优选在压缩套筒 处进行。第一实施例中的止动元件是固定的,并且具有对应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 线的纵向轴线。随着压缩套筒的倾斜,至少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倾斜对应于压缩 套筒中的螺纹的螺旋角的倾斜角,压缩套筒的最前面的螺纹圈的至少一半具有平行于 止动元件的止动面的定向。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中,只有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相对于压缩方案的其余轴向区域倾斜。为此,在压缩套筒中形成槽形凹部。槽形凹部形成在压缩套 筒的轴向区域中,该轴向区域将包括至少最前面的螺纹圈的轴向端部区域与压缩套筒 的轴向区域的其余部分分开。
槽形凹部优选在压缩套筒的圆周方向上延伸。它形成在套筒状压缩套筒的角形区域中,在该角形区域中,单个螺纹匝在非组装状态下比压缩套筒的其余角形区域中的 相同螺纹匝轴向更靠近止动元件。此外,槽形凹部在其纵向范围内,优选在套筒状压 缩套筒中的某个角度段上延伸,该角度段与360°的总角度圆周相比减小了。如果这 两种情况都存在,那么在组装过程中,槽形凹部在压缩套筒和补偿元件之间的横向范 围内是可压缩的。槽形凹部在其横向范围内被压缩,使得槽形凹部在压缩后至少部分 封闭,优选完全封闭。
槽形凹部在其横向范围内的压缩,伴随着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相对于压缩套筒的轴向区域的其余部分的倾斜运动。压缩套筒中最前面的螺纹圈的至少一半,在其 纵向范围倾斜之后,垂直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定向。因此,产生了压缩套筒和 止动元件之间的电缆外导体的最佳夹紧,以及产生了电缆外导体和插头连接器外导体 之间的恒定接触压力。
槽形凹部纵向延伸的角度段的尺寸优选大于220°且小于300°,特别优选大于240°且小于270°。
槽形凹部优选地沿着螺纹路径延伸,优选地在螺纹路径的螺纹谷中延伸,以便促进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的倾斜运动。然而,也可以想到,槽形凹部形成在压缩套 筒的平面中,该平面垂直于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定向。
槽形凹部可以实现为压缩套筒中的通孔。这是倾斜运动最灵活的变体。此外,槽形凹部也可以形成为从压缩套筒的外侧表面开始的盲孔。槽形盲孔的深度的尺寸使得 从盲孔的底部到压缩套筒的内侧表面之间存在薄壁厚度,这允许盲孔的轴向压缩,并 因此通过组装过程允许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的倾斜运动。
除了形成单个槽形凹部之外,形成多个轴向平行延伸的槽形凹部也是可能的,每个槽形凹部在不同长度的角度段上延伸,以便另外促进更柔和和更精确的倾斜运动。
具有高机械强度和高断裂伸长率的介电材料,例如聚酰胺,优选用于压缩套筒,以便一方面能够将足够的压力从压缩套筒传递到止动元件,另一方面通过形成槽形凹 部来防止压缩套筒的轴向端部区域断裂。
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另一变型中,整个压缩套筒相对于止动元件倾斜。因此,整个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或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倾 斜。这里,压缩套筒倾斜一倾斜角,该倾斜角优选对应于螺纹的螺旋角。
为了尽可能精确地以该倾斜角倾斜压缩套筒,压缩套筒的电缆侧端面具有例如对应于压缩套筒中螺纹的螺旋角的倾斜度。因此,压缩套筒的电缆侧轴向端面的法向矢 量相对于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旋转了一定向角,该定向角对应于压缩套筒中螺纹的螺 旋角。
在组装过程中,紧固套筒推压压缩套筒的电缆侧端面,并且将压缩套筒压靠在止动元件上,在组装过程中,紧固套筒导致压缩套筒倾斜,优选倾斜为螺旋角。
可选地,凸缘状或肋状区域也可以具有以这种方式形成的斜面,该凸缘状或肋状区域形成在压缩套筒的外侧表面上,并且紧固套筒推压该凸缘状或肋状区域。还可以 想到的是,紧固套筒的内部以及另外的外导体接触元件(压缩套筒在组装状态下保持 在该外导体接触元件中)均具有模制件,该模制件允许压缩套筒精确地倾斜螺旋角。 为此,例如,紧固套筒和外导体接触元件的内部在每种情况下都相应地倾斜,因此不 再必须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同轴地形成。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中,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至少在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相对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倾斜。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对应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 向轴线。因此,紧固套筒可以通过简单的平移运动,即通过轴向运动,沿着电插头连 接器的纵向轴线将压缩套筒压靠在止动元件上。
通过止动元件倾斜运动,倾斜一倾斜角,该倾斜角优选等于螺纹的螺旋角,止动元件的止动面可以在压缩套筒中最前面的螺纹圈的纵向长度的至少一半上与倾斜定 向对准。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中,类似于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槽形凹部形成在中空圆柱形的止动元件中,并且在插头连接器和电缆组装之后,在其横向范围 内至少部分地、优选完全地被压缩。这样,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的纵向轴线相对 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或者相对于压缩套筒的纵向轴线倾斜。
上面已经说明的关于压缩套筒中的槽形设计的特征同样适用于止动元件中的槽形凹部的形成:
槽形凹部可以形成为通孔和盲孔。除了形成单个槽形凹部之外,形成多个轴向平行延伸的槽形凹部也是可能的,每个槽形凹部在不同长度的角度段上延伸。
具有高机械强度、高断裂伸长率和高导电性的金属材料,例如黄铜或青铜,优选用于止动元件。
槽形凹部优选形成在套筒形的止动元件的角形区域中,形成在相对的压缩套筒中的单个螺纹圈轴向最靠近该角形区域。此外,槽形凹部在其纵向范围内优选在特定的 角度段上延伸到套筒形止动元件中,该角度段与360°的总角度圆周相比减小了。槽 形凹部延伸的角度段的尺寸优选大于220°且小于300°,特别优选大于240°且小 于270°。
槽形凹部在其横向范围内的压缩导致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相对于止动元件的轴向区域的其余部分的倾斜运动。在倾斜之后,止动元件的轴向端部区域的纵向轴 线垂直于压缩套筒中最前面的螺纹圈的纵向长度的至少一半。因此,提供了压缩套筒 和补偿元件之间的电缆外导体的近似优化的夹紧,以及提供了电缆外导体和插头连接 器外导体之间的近似恒定的接触压力。
在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中,整个止动元件倾斜一倾斜角,该倾斜角优选对应于螺纹的螺旋角。为此,止动元件插入其中的中空圆柱形的外导体接触元件的 内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成形,即,当组装插头连接器和电缆时,压缩套筒能够导致止 动元件倾斜,并且在组装过程结束时,止动元件能够以正确的倾斜方向设置在外导体 接触元件内。
为此,在外导体接触元件的内壁上形成止动面,例如肩部或肋部,止动元件在组装状态下可以支撑在该止动面上。止动面的法向矢量相对于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倾 斜,即止动面的法向矢量相对于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旋转一个优选对应于螺纹螺距角 的定向角。
可选地,止动元件的插头侧端面可以相对于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倾斜,即止动元件的插头侧端面的法向矢量相对于止动元件的纵向轴线旋转了与压缩套筒的螺纹的 螺旋角相对应的定向角。
在这两种情况下,在组装过程中被压缩套筒倾斜的止动元件在组装状态下相对于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倾斜一个倾斜角,该倾斜角优选地对应于压缩套筒的螺纹的螺 旋角。
在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止动元件的端面和内侧表面之间的边缘所跨越的平面的法向矢量相对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倾斜,优选地倾斜压缩套筒的螺纹的螺旋 角。在这种情况下,止动元件、压缩套筒和电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是相同的。
通过止动元件的电缆侧端部区域以等于螺纹螺距角的倾斜角的这种定向,止动元件的止动面可以在压缩套筒中最前面的螺纹圈的至少一半纵向长度上与倾斜定向对 准。
如果止动元件的电缆侧端部区域除了其倾斜定向之外还具有锥形直径,则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优选在360°的整个角度圆周上,被压在止动元件的锥形端面的侧 面和压缩套筒的最前面的螺纹圈之间。因此,在电缆外导体和插头连接器外导体之间 提供了近似恒定的接触压力。
在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端面和止动元件的内侧表面之间的边缘在插头连接器的纵向轴线方向上具有螺旋走向。边缘的螺旋路线优选地对应于压缩套筒的内侧表面 中螺纹圈的螺旋路线。除了边缘的螺旋走向之外,止动元件的电缆侧端部区域可以具 有直径渐缩的端面。
因此,在360°的整个角圆周上,电缆外导体的轴向端部优选地以恒定的接触压 力夹紧在止动元件的锥形端面的侧面和压缩套筒的最前面的螺纹圈之间。
本发明还包括一种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电插头连接器和电缆,电缆的外导体拧入于电插头连接器的压缩套筒中。
最后,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电插头连接,其包括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对应于电插头连接器的电匹配插头连接器。
先前说明的与电插头连接器相关的技术特征同样适用于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电插头连接。
如果有利的话,上述实施例和改进可以任意地相互组合。本发明的其他可能的实施例、改进和实现还包括之前或之后关于示例性实施例描述的本发明的特征的未明确 陈述的组合。特别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也将增加单独的特征作为对本发明的相关基 本形式的改进或补充。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将参考在附图的示意图中描述的示例性实施例来更详细地说明本发明。附图表明:
图1A是根据本发明的处于预组装状态的电插头连接器组件的剖视图,
图1B是根据本发明的电插头连接的剖视图,
图2A、2B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在非组装状态和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2C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压缩套筒的变型的剖视图,
图3A、3B、3C、3D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压 缩套筒在组装过程中的进一步变型的一系列剖视图,
图4A、4B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在非组装状态和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A、5B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在非组装状态和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6A、6B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型在非组装状态和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7A、7B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三实施例在非组装状态和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8A、8B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在非组装状态和组装状态下的剖视图,以及
图8C是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的第四实施例的止动元件的透视图。
附图旨在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进一步理解。它们示出了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来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和概念。鉴于附图,其它实施例和许多所描述的优点将变得清楚。 附图中的元件不一定相对于彼此按真实比例示出。
在附图中,相似的、功能相似的和作用相似的元件、特征和部件,除非另有说明,在每种情况下都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在下文中,将连贯和全面地描述这些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详细说明根据本发明的电插头连接器的各个变型和实施例之前,将参照图1A说明处于预组装状态的根据本发明的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并且将参照图1B说明电插 头连接,该电插头连接由组装的电插头连接器和相关的电匹配插头连接器形成:
电插头连接器组件1(处于组装状态)包括电插头连接器2和连接到电插头连接 器2的电缆3(见图1B)。电插头连接器组件1、电插头连接器2和电缆3均同轴形成, 用于传输高频信号。
电缆3具有内导体4、同心围绕内导体4的电介质5、同心围绕电介质的外导体 6和同心围绕外导体6的电缆护套7。外导体6形成为波纹金属管。外导体6的波纹 金属管和电介质5之间的区域优选填充有空气,以允许这种“波纹电缆”轻微弯曲。 内导体4也可以形成为波纹金属管或非波纹金属管。
电插头连接器2包括内导体接触元件8、外导体接触元件9和绝缘体元件10,绝 缘体元件10布置在内导体接触元件8和外导体接触元件9之间。绝缘体元件10将内 导体接触元件8与外导体接触元件9同轴地隔开,并将它们彼此电绝缘。
在电缆侧,内导体接触元件8具有插座状端部11,该插座状端部11形成为弹簧 接触套筒,用于接收电缆3的内导体4,并用于摩擦接合连接到其上。在插头侧,内 导体接触元件8优选地具有销状端部12,用于接触或连接到电匹配插头连接器的插 座状匹配接触元件(见图1B)。然而,可选地,内导体接触元件8的插头侧端部也可以 设计成插座的形式。
外导体接触元件9设计成套筒的形式。环形金属的止动元件13布置在肩部上, 在电缆3的方向上,该肩部形成在外导体接触元件9的内侧表面上。止动元件13优 选通过压匹配连接到外导体接触元件9。然而,也可以想到其他紧固技术,例如螺钉 连接或焊接连接。可选地,止动元件13也可以一部分连接到外导体接触元件9。在 电缆3的方向上,压缩套筒14轴向邻近止动元件13布置。
在插头连接器组件1处于非组装状态下,其中电缆3尚未连接到插头连接器2, 压缩套筒14布置成可在插头连接器1内轴向移动。在插头连接器组件1处于组装状 态下,在止动元件13和压缩套筒14之间形成压匹配连接,为此,从电缆护套7暴露 的电缆3的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15,夹紧在止动元件13的形成为止动面16的端面 和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的端部区域17之间。在压缩过程中,为了将电缆3的外导体 6的轴向端部15从其原始轴向定向偏转到轴向定向,同时偏转到径向定向,止动元 件13在电缆3的方向上具有渐缩的外径。止动元件13的外径的渐缩优选地仅形成在 套筒状的止动元件13的内侧表面的区域中,在该区域中,止动元件13借助于锥形外 侧表面通过轴向延伸部18在电缆3的方向上延伸。具有锥形外侧面的轴向延伸部18 优选径向定位在止动元件13上,使得在组装过程中,止动元件13的锥形延伸部18 的尖端精确地刺入电介质5和外导体6之间的电缆3中,并且使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 15轴向和径向向外偏转。
压缩套筒14的内侧表面19以螺纹的形式成形,其对应于电缆3的外导体6的外 侧表面20,外侧表面20也以螺纹的形式成形,并且因此具有相同的螺距和相同的齿 侧面形状和尺寸。在组装过程中,波纹电缆通过从电缆护套7暴露的外导体6拧入于 压缩套筒14中。在拧紧过程结束时,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15的纵向部分从压缩套筒 14的内侧表面19的最前一圈拧出,该内侧表面19的形状为螺纹形式,这对于止动 元件13和压缩套筒14之间的可靠夹紧是必要的。
在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的情况下,压缩套筒14优选由塑料材料制成,以便实现轴向端部区域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其余区域倾斜的足够弹性。在本发明的 所有其他变型和实施例中,金属材料也可替代使用。压缩套筒14在电缆侧端部区域 21的套筒状的外导体接触元件9中被引导。在根据图1B的插头连接器组件1处于组 装状态下,紧固套筒22沿止动元件13的方向轴向作用在压缩套筒14上,并且将压 缩套筒14的插头侧的端部区域17推靠在止动元件13的止动面16上。
通过螺纹连接或者可选地通过压匹配连接,紧固套筒22在插头侧端部23处紧固到外导体接触元件9的外侧表面,并且在电缆侧端部24处具有端面终止区域25,该 端面终止区域25具有用于引导穿过电缆3的通孔26。紧固套筒22和压缩套筒14之 间的组装过程通过紧固套筒22的止动面27来执行,该止动面形成在端面终止区域 25的内侧上,并且推压压缩套筒14的对应止动面28,该对应止动面形成在凸缘状、 肋状或肩部状区域29上,或者替代地形成在压缩套筒14的电缆侧端面上。
为了在电缆侧密封插头连接器组件1,密封元件30优选布置在电缆3的电缆护 套7和紧固套筒22的端面终止区域25之间。为了在插头侧密封插头连接器组件1, 另一密封元件30优选地插入形成在外导体接触元件9的插头侧端部31处的槽中,该 槽位于外侧面上。
电插头连接器2和电插头连接33的相关联的电匹配插头连接器32之间的机械紧固以已知的方式通过联管螺母34实现,该联管螺母34可移动地紧固在插头连接器2 上。形成在联管螺母34的内侧表面上的内螺纹可以拧到形成在匹配插头连接器32的 外导体接触元件35的外侧表面上的相应外螺纹上。匹配插头连接器32的外导体接触 元件35包围匹配插头连接器32的绝缘体36。匹配插头连接器32的电介质36包围 匹配插头连接器32的内导体37。在匹配插头连接器32的内导体接触元件37的插头 侧端部形成有弹簧接触套筒38,插头连接器2的内导体接触元件8容纳在该弹簧接 触套筒38中。另一个弹簧接触套筒39在插头侧端部(优选通过压匹配)插入匹配插 头连接器32的外导体接触元件35中,并且接触插头连接器2的外导体接触元件9的 内侧表面。
在以下附图的剖视图中,为了清楚起见,电插头连接器2被示出为没有电缆3。
在根据图2A和2B的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2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中, 压缩套筒14具有槽形凹部40,槽形凹部40形成为内侧表面和外侧表面之间的通孔。 该槽形凹部40优选地沿着内侧表面19的一圈延伸,其以螺纹的形式成形。从图2A 和2B的剖视图中可以看出,槽形凹部40仅在相对于等于360°的全角圆周减小的角 度段上延伸。
此外,在图2A的处于未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轴向端 面42的法向矢量LSEP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或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 LS旋转了定向角φA。定向角φA优选地对应于压缩套筒14的内侧表面的螺纹路径的 螺旋角,该螺纹路径以螺纹的形式成形。因此,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轴 向端面42相对于在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方向LS上定向的轴向端面形成为倾斜的平面。
在插头连接器2处于组装状态下,其中电缆3的外导体8的轴向端部15夹紧在 止动元件13和压缩套筒14之间,根据图2B的槽形凹部40优选是封闭的。因此,压 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其余区域倾斜,该轴向端部区域 41在插头侧最靠近止动元件13布置。
根据图2A,在插头连接器2处于非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止 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LA和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位于同一直线上。根据图2B, 在插头连接器2处于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倾斜轴向端部区域41的纵向轴线 LAEP相对于止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LA倾斜倾斜角φK,该纵向轴线LA对应于插头连 接器2的纵向轴线LS。在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轴向端面 42的法向矢量LSEP仍然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倾斜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纵向轴线LAEP旋转定向角φA
由于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倾斜以及由于轴向端面42相对于压缩套 筒14的倾斜轴向端部区域41的纵向轴线LAEP的倾斜φA与止动元件13的轴向延伸部 18的锥形外侧表面的结合,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的端部区域17在360°的整个角度 圆周上被推靠在止动元件13的锥形轴向延伸部18的止动面16上。因此,电缆3的 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15也在压缩套筒14和止动元件13之间的360°的整个角圆周上 被最佳地夹紧,从而在360°的整个角圆周上,在电缆3的波纹外导体8和插头连接器 2的外导体接触元件9之间,产生恒定的接触压力和恒定的过渡电阻。
除了根据图2A和2B的形成为通孔的槽形凹部40,也可以替代地使用具有形成 为盲孔的槽形凹部40的压缩套筒14。根据图2C,盲孔优选地以这样的方式形成在压 缩套筒14的外侧表面上,使得盲孔和压缩套筒14的内侧表面19之间的压缩套筒14 的壁的其余部分,以螺纹的形式成形,可通过组装过程中的压力变形,以将轴向端部 区域41倾斜倾斜角φK
图3A至3D示出了止动元件13和由槽形凹部40开槽的压缩套筒14之间的组装 过程,在该过程中,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轴向端面42的法向矢量LSEP分别沿着止动元件13、插头连接器2和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A、LS、LP定向。 借助于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轴向端面42的这种非倾斜设计,至少在某 一角度段上在轴向端面42处形成脊状区域43,特别是从图3A中可以看出。
如图3A所示,在组装过程的第一点,止动元件13的止动面16和压缩套筒14 的插头侧的轴向端部区域17之间仅在压缩套筒14的小角度段中有第一接触。该接触 角度段优选与脊状区域43形成在压缩套筒14上的角度段相对(在图3A的右侧区域)。 在该过程的这一点上,压缩套筒14中的槽形凹部40仍然完全打开。
在组装过程的第二点,如图3B所示,在压缩套筒14的脊状区域43和止动元件 13的止动面16之间存在第一接触。槽形凹部40和压缩套筒14在该过程的这一点上 已经在轴向方向上被轻微挤压并因此减小。
在组装过程的第三点,如图3C所示,压缩套筒14的脊状区域43被压靠在止动 元件13的相对止动面16上。槽形凹部40和压缩套筒14在该过程的这一点上已经提 前闭合。
在组装过程的第四点,如图3D所示,压缩套筒14的脊状区域43在止动元件13 的相对止动面16处的压缩完成。压缩套筒14的脊状区域43被完全压缩或“变平”。 在该过程的这一点上,压缩套筒14中的槽形凹部40完全关闭。这里,电缆3的外导 体8的轴向端部15(图3D中未示出)被夹紧在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的轴向端部区域 17和止动元件13的止动面16之间,在360°的整个圆周上不存在气隙。
在根据图4A和图4B的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2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中, 压缩套筒14形成为没有槽形凹部40。在组装过程中,整个压缩套筒14是倾斜的。 在根据图4B的处于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相对于止动元件13的纵 向轴线LA或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倾斜倾斜角φK。为了在组装过程中使压缩套 筒14倾斜,形成压缩套筒14的匹配止动面28的压缩套筒14的电缆侧端面相对于压 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具有等于倾斜角φK的倾斜φA,即压缩套筒14的匹配止动面 28的法向矢量LKEP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旋转了定向角φA。紧固套筒22 在组装过程中通过止动面27推压压缩套筒14的匹配止动面28,使得压缩套筒14在 组装过程中倾斜倾斜角φK。在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匹配止动面28具有平行 于止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LA的定向,用于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
此外,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具有等于 倾斜角φK的倾斜φA,即法向矢量LSEP。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相对于压缩套 筒14的纵向轴线LP旋转定向角φA
由于压缩套筒14的倾斜以及由于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的倾斜φA,压缩 套筒14的插头侧的端部区域17在360°的整个角度圆周上被推靠在止动元件13的锥 形轴向延伸部18的止动面16上。因此,电缆3的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15在360°的 整个角度圆周上被最佳地夹紧在压缩套筒14和止动元件13之间,而不存在气隙。为 了允许压缩套筒14在外导体接触元件9内倾斜,套筒状的外导体接触元件9的电缆 侧端部区域21必须优选地形成为比第一变型更短并且具有更大的内径。
在根据图5A和5B的根据本发明的插头连接器2的第二实施例的第一变型中, 在止动元件13中形成槽形凹部44,优选地,槽形凹部44成形为通孔,这相当于本 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第一变型。止动元件13中的槽形凹部44的形成在止动元件13 中在电缆侧产生止动元件13的轴向端部区域45,该轴向端部区域45与止动元件13 的其余区域相比具有一定的弹性可动性。关于止动元件13中的槽形凹部44的形成, 已经解释的关于压缩套筒14的槽形凹槽40的技术特征是同等的。
此外,如在本发明第一实施例的两个变型中已经说明的,压缩套筒14的电缆侧 端面42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具有等于倾斜角φK的倾斜φA,即压缩套筒 14的端面42的法向矢量LSEP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旋转了定向角φA
由于组装过程,止动元件13中的槽形凹部44至少部分封闭。止动元件13的电 缆侧的轴向端部区域45倾斜了倾斜角φK。在插头连接器2处于组装状态下,止动元 件13的轴向端部区域45的纵向轴线LAEA相对于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或压缩 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倾斜了倾斜角φK
由于止动元件13的轴向端部区域45的倾斜以及由于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 42的倾斜φA,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的轴向端部区域17在360°的整个角度圆周上被 推向止动元件13的锥形轴向延伸部18的止动面16。因此,电缆3的外导体6的轴 向端部15在360°的整个角度圆周上被最佳地夹紧在压缩套筒14和止动元件13之间, 而不存在气隙。
在根据图6A和6B的本发明第二实施例的第二变型中,止动元件13在组装过程 中以倾斜角φK倾斜。为了允许止动元件13在外导体接触元件9内倾斜,外导体接触 元件9的内径必须稍微增加,并且外导体接触元件9上的止动元件13的端面支撑面 必须设计成倾斜的。
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同样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LP具有等于倾 斜角φK的倾斜φA,即压缩套筒14的端面42的法向矢量LSEP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 纵向轴线LP旋转了定向角φA。止动元件13倾斜,因为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的轴向 端部区域17推靠止动元件13的止动面16。
由于止动元件13的倾斜以及由于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的倾斜φA,压缩 套筒14的插头侧的轴向端部区域17在360°的整个角圆周上被推向止动元件13的锥 形轴向延伸部18的止动面16。因此,电缆3的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15在360°的整 个角度圆周上被最佳地夹紧在压缩套筒14和止动元件13之间,而不存在气隙。
在根据图7A和7B的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中,由端面(即止动面16)和止动元件 13的内侧表面48之间的边缘47跨越的平面46具有等于倾斜角φK的倾斜φA,即该 平面46的法向矢量LKEA相对于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或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 线LP或止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LA旋转了定向角φA
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同样具有等于倾斜角φK的倾斜φA,即压缩套筒14 的电缆侧端面42的法向矢量LSEP相对于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或压缩套筒14 的纵向轴线LP或止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LA旋转了定向角φA
由于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和平面46的相同倾斜φA,压缩套筒14的插 头侧的端部区域17在360°的整个角度圆周上被推靠在止动元件13的锥形轴向延伸部 18的止动面16上。因此,电缆3的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15在360°的整个角度圆周 上被最佳地夹紧在压缩套筒14和止动元件13之间,而不存在气隙。
代替压缩套筒14的倾斜的插头侧端面42,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的法向 矢量LSEP沿着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定向,并且在其上形成有在特定角度范围 内的脊状区域43,该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也可以替代地用于本发明的各个 变型和实施例中。
在根据图8A至8C的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中,端面(即止动面16)和止动元件13 的内侧表面48之间的边缘47在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LS的方向上具有螺旋走向, 该螺旋走向对应于压缩套筒14的内侧表面19上的螺纹的螺旋走向。在根据图8B的 插头连接器组件1处于组装状态下,止动元件13的止动面16的圆锥形区域因此平行 于形成在压缩套筒14中的内螺纹的最前一圈的齿侧面延伸。止动元件13的止动面 16优选具有锥形侧面。
因此,电缆3的外导体6的轴向端部15在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17和止 动元件13的止动面16之间的360°的整个角圆周上以恒定的接触压力被夹紧。
虽然上面已经参考优选的示例性实施例完整地描述了本发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这些,并且可以以多种方式修改。

Claims (20)

1.一种用于电缆(3)的电插头连接器(2),具有压缩套筒(14)和止动元件(13),
其中,在电插头连接器(2)的插入方向上,止动元件(13)轴向邻近压缩套筒(14)布置并且连接到压缩套筒(14),
其中,压缩套筒(14)具有螺纹形状的内侧表面(19),所述内侧表面设计成能够拧紧于电缆(3)的外导体(6)的螺纹形状的外侧表面(20)上,
其中,压缩套筒(14)和止动元件(13)之间的连接设计成使得外导体(8)的轴向端部(15)能够夹紧于邻近止动元件(13)的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和邻近压缩套筒(14)的止动元件(13)的轴向端部区域(45)之间,并且
a)在插头连接器(2)和电缆(3)处于组装状态下,在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中,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至少相对于止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至少在止动元件(13)的轴向端部区域(45)中倾斜一倾斜角(φK),或者
b)由端面(16)和止动元件(13)的内侧表面(48)之间的边缘(47)所跨越的平面(46)的法向矢量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旋转一个定向角(φA),或者
c)边缘(47)在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方向上具有螺旋走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在止动元件(13)的轴向端部区域(45)中,端面(16)形成有渐缩的直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倾斜角(φK)和定向角(φA)各处于螺纹形式的内侧表面(19)的螺纹路径的螺旋角的+/-20%的角度范围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倾斜角(φK)和定向角(φA)各处于螺纹形式的内侧表面(19)的螺纹路径的螺旋角的+/-10%的角度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倾斜角(φK)和定向角(φA)各处于螺纹形式的内侧表面(19)的螺纹路径的螺旋角的+/-5%的角度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倾斜角(φK)和定向角(φA)各对应于螺纹形式的内侧表面(19)的螺纹路径的螺旋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压缩套筒(14)的插头侧端面(42)相对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的法向矢量旋转定向角(φA)。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在插头连接器(2)和电缆(3)处于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区域被轴向压缩。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在插头连接器(2)和电缆(3)处于组装状态下,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的脊状区域(43)被轴向压缩。
10.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压缩套筒(14)的轴向端部区域(41)中,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电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倾斜。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在压缩套筒(14)中形成有槽形凹部(40)。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槽形凹部(40)的纵向范围沿着螺纹路径形成,或者垂直于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形成。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槽形凹部(40)的纵向范围沿着螺纹路径的螺纹谷形成。
14.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压缩套筒(14)的槽形凹部(40)形成为通孔或盲孔。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整个压缩套筒(14)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电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倾斜。
1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至少在止动元件(13)的轴向端部区域(45)中,止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电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倾斜。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在止动元件(13)中形成有槽形凹部(44)。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
其特征在于:
整个止动元件(13)的纵向轴线相对于电插头连接器(2)的纵向轴线倾斜。
19.一种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中任一项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2)并包括电缆(3),电缆(3)的外导体拧入于电插头连接器(2)的压缩套筒(14)中。
20.一种电插头连接(33),其包括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电插头连接器组件(1)并包括相关联的电匹配插头连接器(32)。
CN202210282465.5A 2021-05-19 2022-03-22 电插头连接器、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电插头连接 Pending CN11537775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1174634.2A EP4092835B1 (de) 2021-05-19 2021-05-19 Elektrischer steckverbinder,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eranordnung und elektrische steckverbindung
EP21174634.2 2021-05-1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77757A true CN115377757A (zh) 2022-11-22

Family

ID=76011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282465.5A Pending CN115377757A (zh) 2021-05-19 2022-03-22 电插头连接器、电插头连接器组件和电插头连接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881663B2 (zh)
EP (1) EP4092835B1 (zh)
CN (1) CN115377757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22003D0 (en) * 1993-06-01 1996-12-18 Spinner Gmbh Elektrotech A plug-in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tube coaxial cables
US6019635A (en) * 1998-02-25 2000-02-01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30143439A1 (en) * 2010-10-08 2013-06-06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deformable clamping surface
US20140273621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Perfectvision Manufacturing, Inc. Enhanced Continuity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Socketed Nut
JP2016004653A (ja) * 2014-06-16 2016-01-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複数コネクタ一括嵌合アダプタ
US20180062281A1 (en) * 2015-03-19 2018-03-01 Kathrein-Werke Kg Plug connector for making solder-free contact with a coaxial cab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71926A (en) * 1970-08-03 1972-06-20 Lindsay Specialty Prod Ltd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US5267877A (en) * 1992-11-23 1993-12-07 Dynawave Incorporated Coaxial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conduit
US5334051A (en) * 1993-06-17 1994-08-02 Andrew Corporation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having corrugated outer conductor and method of attachment
DE4344328C1 (de) * 1993-12-23 1995-01-12 Spinner Gmbh Elektrotech Steckverbinder für Koaxialkabel mit gewelltem Außenleiter
US5766037A (en) * 1996-10-11 1998-06-16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Connector for a radio frequency cable
US7029326B2 (en) * 2004-07-16 2006-04-18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Compression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US8287309B1 (en) * 2011-07-01 2012-10-16 Belden Inc. Hardline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9622003D0 (en) * 1993-06-01 1996-12-18 Spinner Gmbh Elektrotech A plug-in connector for corrugated tube coaxial cables
US6019635A (en) * 1998-02-25 2000-02-01 Radio Frequency Systems, Inc.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20130143439A1 (en) * 2010-10-08 2013-06-06 John Mezzalingua Associates, Inc.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deformable clamping surface
US20140273621A1 (en) * 2013-03-15 2014-09-18 Perfectvision Manufacturing, Inc. Enhanced Continuity Coaxial Connectors with Socketed Nut
JP2016004653A (ja) * 2014-06-16 2016-01-12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複数コネクタ一括嵌合アダプタ
US20180062281A1 (en) * 2015-03-19 2018-03-01 Kathrein-Werke Kg Plug connector for making solder-free contact with a coaxial cabl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092835B1 (de) 2023-07-05
US20220376447A1 (en) 2022-11-24
US11881663B2 (en) 2024-01-23
EP4092835C0 (de) 2023-07-05
EP4092835A1 (de) 2022-11-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8042B2 (en) High frequency miniature connectors with canted coil springs and related methods
US4557546A (en) Solderless coaxial connector
US7476127B1 (en) Adapter for mini-coaxial cable
US3292136A (en) Coaxial connector
US7070447B1 (en) Compact compression connector for spiral corrugated coaxial cable
US7431614B2 (en) Sleeve for securing a cable in a connector
CN106410445B (zh) 电缆连接器
US3963321A (en) Connector arrangement for coaxial cables
US8287315B2 (en) Phone plug connector device
EP0226416A2 (en) Coaxial connector assembly
US7674132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ensuring effective grounding contact
US7753725B2 (en) Coaxial angle connector
US20050170693A1 (en) Connector for coaxial cable with annularly corrugated outside conductor
US9270046B2 (en) Seal for helical corrugated outer conductor
US8303339B2 (en) Audio jack connector device
CN105493354B (zh) 射频同轴连接器
MX2007000545A (es) Conector de compresion para cable coaxial.
CN101048918B (zh) 同轴电缆的电缆插头和这样的电缆插头的组装方法
CN101820109A (zh) 用于同轴电缆的带有限位停止部的连接器及其方法
CN103597671B (zh) 同轴插入式连接器
TWM478271U (zh) 同軸插接器
US5545059A (en) Connector for a hollow center conductor of a radio frequency cable
US3295076A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means for coaxial cables and the like
US20120270438A1 (en) Connector contact for tubular center conductor
US7614918B1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211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