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5369929B -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5369929B CN115369929B CN202211156214.9A CN202211156214A CN115369929B CN 115369929 B CN115369929 B CN 115369929B CN 202211156214 A CN202211156214 A CN 202211156214A CN 115369929 B CN115369929 B CN 115369929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nchor
- sleeve
- post
- grouting pipe
- ba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1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 E02D31/1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soil pressure or hydraulic pressure against upward hydraulic pressure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02D15/04—Placing concrete in mould-pipes, pile tubes, bore-holes or narrow shaft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16—Arrangement or construction of joints in foundation structures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31/00—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 E02D31/02—Protective arrangements for foundations or foundation structures; Ground foundation measures for protecting the soil or the subsoil water, e.g. preventing or counteracting oil pollution against ground humidity or ground water
-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5/00—Bulkheads, piles, or other structural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o foundation engineering
- E02D5/74—Means for anchoring structural elements or bulkhea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Joining Of Building Structures In Genera (AREA)
- Road Paving Structur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包括:步骤1:套管预埋,于土层上以后浇抗浮锚杆设计位置的中心对中安装套管,套管底部埋入土层,套管上部与后浇抗浮锚杆的设计标高平齐;步骤2:于土层上方进行防水垫层302铺设,于防水垫层上方进行基础结构层施工,并将套管浇筑于防水垫层与基础结构层内;步骤3:成孔,基于套管预埋位置于土层上钻孔,获得用于容纳后浇抗浮锚杆的锚孔;步骤4:向锚孔内下放锚杆钢筋、后注浆管、前注浆管,并完成锚杆钢筋在锚孔内的位置调节;步骤5:完成各锚杆钢筋尾端与套管的连接,并由后注浆管和/或前注浆管于锚孔及套管内进行灌浆。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抗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抗浮锚杆施工技术在建筑施工中已日趋成熟,但传统抗浮锚杆施工技术仍有很大的局限型。
传统抗浮锚杆施工周期较长,且抗浮锚杆施工完成需要达到一定强度后才能进行下一道工序施工,因技术间歇存在很难实现各工序的快速穿插,无法在短时间内完成基础施工;
同时传统抗浮锚杆施工完成后,待其强度上升的过程中锚杆上部钢筋会长时间暴露在外,成品保护不到位时其他工序机械和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易碾压弯折锚杆钢筋,在抗浮锚杆强度未达到设计要求前扰动锚固体,从而导致抗浮失效。
因此,亟需一种能够解决传统问题的新的锚杆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问题,公开了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使得本锚杆可以在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后,在预埋的套管内进行抗浮锚杆的施工,改变了传统抗浮锚杆的施工工序。
本发明目的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所述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套管预埋,于土层上以后浇抗浮锚杆设计位置的中心对中安装套管,套管底部埋入土层,套管上部与后浇抗浮锚杆的设计标高平齐;
步骤2:于土层上方进行防水垫层302铺设,于防水垫层上方进行基础结构层施工,并将套管浇筑于防水垫层与基础结构层内;
步骤3:成孔,基于套管预埋位置于土层上钻孔,获得用于容纳后浇抗浮锚杆的锚孔;
步骤4:向锚孔内下放锚杆钢筋、后注浆管、前注浆管,并完成锚杆钢筋在锚孔内的位置调节;
步骤5:完成各锚杆钢筋尾端与套管的连接,并由后注浆管和/或前注浆管于锚孔及套管内进行灌浆。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内壁设有加劲环板,所述加劲环板内侧设有3个用于容纳锚杆钢筋的豁口,各豁口等角度分布与加劲环板内侧;各锚杆钢筋通过螺母完成锚杆钢筋与加劲环板的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各锚杆钢筋与后注浆管之间设有若干铰接件相连,当向锚孔中送入锚杆钢筋和后注浆管的过程中,各锚杆钢筋贴近与后注浆管设置,当锚杆钢筋和后注浆管顶触于锚孔的底部时,各铰接件展开并将3根锚杆钢筋撑离后注浆管,并使得3根锚杆钢筋的尾部分别卡入3个豁口内,各锚杆钢筋通过螺母完成锚杆钢筋与加劲环板的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铰接件包括:套环、卡箍和关节铰,所述套环套接于后注浆管之上,所述卡箍套接于锚杆钢筋之上,关节铰中的铰座经轴杆与套环的顶端铰接;关节铰中的铰头经轴杆与卡箍垂直相连。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后注浆管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进行二次注浆单向阀。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锚杆钢筋由若干钢筋节拼接构成,所述后注浆管由若干管体拼接构成。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各钢筋节端部设有外螺纹结构,相邻钢筋节通过待内螺纹的套筒连接;组成后注浆管的各管体间通过螺纹结构相互连接。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的内壁和外壁上设有若干止水环,位于套管外壁上的止水环预浇筑于防水垫层和基础结构层内。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顶部还设有埋板,所述埋板经螺栓固定于套管内顶侧的止水环之上。所述埋板与止水环之间还设有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垫。
根据一个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管与各止水环采用一体成型构筑。所述套管与加劲环板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方式构筑。
前述本发明主方案及其各进一步选择方案可以自由组合以形成多个方案,均为本发明可采用并要求保护的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了解本发明方案后根据现有技术和公知常识可明了有多种组合,均为本发明所要保护的技术方案,在此不做穷举。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本发明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使得抗浮锚杆可以在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后或者整体建筑框架结构施工后,在预埋的套管内进行抗浮锚杆的施工,改变了传统抗浮锚杆的施工工序。从而使得抗浮锚杆的施工可以与其它结构施工并行,从而大大节省了建筑整体施工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方法中后浇抗浮锚杆顶部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方法中后浇抗浮锚杆加劲环板处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方法中后浇抗浮锚杆中各锚杆钢筋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方法中后浇抗浮锚杆中各锚杆钢筋与后注浆管间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方法中后浇抗浮锚杆中各锚杆钢筋展开前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方法中后浇抗浮锚杆中各锚杆钢筋展开后结构示意图;
其中,101-套管,102-止水环,103-加劲环板,103a-豁口,104-埋板,105-螺栓,201-锚杆钢筋,201a-套筒,202-后注浆管,202a-单向阀,203-前注浆管,204-套环,205-卡箍,206-关节铰,300-锚孔,301-土层,302-防水垫层,303-基础结构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需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以下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术语“水平”、“竖直”、“悬垂”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另外,本发明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中,如未特别写出具体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则本发明涉及的结构、连接关系、位置关系、动力来源关系等均为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可以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可以得知的。
实施例1:
参考图1至图6所示,图中示出了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所述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套管101预埋,于土层301上以后浇抗浮锚杆设计位置的中心对中安装套管101,套管101底部埋入土层,套管101上部与后浇抗浮锚杆的设计标高平齐。
具体地,按照设计图纸提前对钢制套管101进行加工,加工完成后检查套管101各部位成型质量,防止因套管101成型质量差而导致渗水。
在检查完成后,按照抗浮锚杆设计图纸要求进行锚杆的定位放线,然后以抗浮锚杆的中心对中安装套管101,套管101底部需埋入设计标高以下土层200mm,套管101上部平齐结构设计标高。
步骤2:于土层301上方进行防水垫层302铺设,于防水垫层302上方进行基础结构层303施工,并将套管101浇筑于防水垫层302与基础结构层303内。
步骤3:成孔,基于套管101预埋位置于土层301上钻孔,获得用于容纳后浇抗浮锚杆的锚孔300。
步骤4:向锚孔300内下放锚杆钢筋201、后注浆管202、前注浆管203,并完成锚杆钢筋201在锚孔300内的位置调节。
步骤5:完成各锚杆钢筋201尾端与套管101的连接,并由后注浆管202和/或前注浆管203于锚孔300及套管101内进行灌浆。
优选地,所述套管101的内壁和外壁上设有若干止水环102,位于套管101外壁上的止水环102预浇筑于防水垫层302和基础结构层303内。所述套管101与各止水环102可以采用一体成型构筑。
通过止水环102的结构设置有助于完成对土层301中或土层301下方地下水的隔离,避免地下水经各结构层与后浇抗浮锚杆间的间隙冲破基础结构层303,造成透水事故。
优选地,所述套管101内壁设有加劲环板103,所述加劲环板103内侧设有3个用于容纳锚杆钢筋201的豁口103a,各豁口103a等角度分布与加劲环板103内侧。例如,所述套管101与加劲环板103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方式构筑。
优选地,后注浆管202、前注浆管203以及3根锚杆钢筋201设置于锚孔300内,且各锚杆钢筋201与后注浆管202之间设有若干铰接件相连。
当向锚孔300中送入锚杆钢筋201和后注浆管202的过程中,各锚杆钢筋201贴近与后注浆管202设置,以便各锚杆钢筋201能够顺畅的送入锚孔300内。
当锚杆钢筋201和后注浆管202顶触于锚孔300的底部时,各铰接件展开并将3根锚杆钢筋201撑离后注浆管202,并使得3根锚杆钢筋201的尾部分别卡入3个豁口103a内,并通过螺母完成锚杆钢筋201与加劲环板103的连接。通过锚杆钢筋201与预留套管101的加劲环板103连接起到锚固效果。
通过铰接件将3根锚杆钢筋201撑离后注浆管202,并卡入3个豁口103a内。即是,完成了3根锚杆钢筋201在锚孔内的均匀分布,以使得灌浆后,本后浇抗浮锚杆具有较强结构稳定性,具有较好的拉拔性能。
优选地,所述后注浆管20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进行二次注浆单向阀202a。例如,在管壁上每隔2000mm安装一个单向阀202a,在抗浮失效时,采用高压注浆从后注浆管内进行二次注浆,进行抗浮锚杆修复。或者,当前注浆管203注入的浆体密度过低或较稀时,可以由后注浆管202经单向阀202a进行高密度高压力的二次注浆。或者,当后浇抗浮锚杆使用一定年限出现内部结构破裂或因为地震等原因造成内部结构破裂时,可以通过后注浆管202进行二次注浆,以实现抗浮锚杆的结构修复,增加抗浮锚杆的使用寿命。
优选地,所述铰接件包括:套环204、卡箍205和关节铰206。所述套环204套接于后注浆管202之上,所述卡箍205套接于锚杆钢筋201之上。关节铰206中的铰座经轴杆与套环204的顶端铰接。关节铰206中的铰头经轴杆与卡箍205垂直相连。
即是,通过本铰接件的结构设置,使得各锚杆钢筋201可以贴近于后注浆管202,或者远离于后注浆管202。当各锚杆钢筋201贴近于后注浆管202时,方便了锚杆钢筋201和后注浆管202送入锚孔300内;当各锚杆钢筋201远离于后注浆管202时,通过铰座轴杆的长度控制各锚杆钢筋201远离于后注浆管202的距离,实现各锚杆钢筋201在锚孔300的均匀分布。
优选地,所述锚杆钢筋201由若干钢筋节拼接构成,所述后注浆管202由若干管体拼接构成。
进一步地,各钢筋节端部设有外螺纹结构,相邻钢筋节通过待内螺纹的套筒201a连接;组成后注浆管202的各管体间通过螺纹结构相互连接。
具体地,后注浆管202采用DN40钢管制得。受地下室结构层高影响,后注浆管202可以分段制作,置入时上下部分进行套丝连接。
通过将锚杆钢筋201和后注浆管202进行分段设置,从而使得本后浇抗浮锚杆可以适应于狭窄环境,例如,地下室顶侧楼板已经施工完成的场景。
因地下室结构完成,材料清理后才能进行后置抗浮锚杆施工,一般地下室结构层高为3-5m,而抗浮锚杆设计长度一般为6-8m,所以后置抗浮锚杆钢筋需进行分段,采用一级接头直螺纹套筒201a连接,顶部进行套丝处理。
优选地,所述套管101顶部还设有埋板104,所述埋板104经螺栓105固定于套管101内顶侧的止水环102之上。所述埋板104与止水环102之间还设有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垫。通过螺栓与埋板间设置遇水膨胀橡胶止水垫,起到防水作用,同时防止抗浮锚杆失效下水头的压力冲击,导致渗水。即,设置的埋板104可以进一步提升本后浇抗浮锚杆的隔水性能。
本发明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通过对抗浮锚杆进行新的结构设计,使得本锚杆可以在完成地下室结构施工后或者整体建筑框架结构施工后,在预埋的套管内进行抗浮锚杆的施工,改变了传统抗浮锚杆的施工工序。从而使得抗浮锚杆的施工可以与其它结构施工并行,从而大大节省了建筑整体施工周期。同时避免了抗浮锚杆钢筋的长时间暴露,很好的进行了成品保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包括:
步骤1:套管(101)预埋,于土层(301)上以后浇抗浮锚杆设计位置的中心对中安装套管(101),套管(101)底部埋入土层,套管(101)上部与后浇抗浮锚杆的设计标高平齐;
步骤2:于土层(301)上方进行防水垫层(302)铺设,于防水垫层(302)上方进行基础结构层(303)施工,并将套管(101)浇筑于防水垫层(302)与基础结构层(303)内;
步骤3:成孔,基于套管(101)预埋位置于土层(301)上钻孔,获得用于容纳后浇抗浮锚杆的锚孔(300);
步骤4:向锚孔(300)内下放锚杆钢筋(201)、后注浆管(202)、前注浆管(203),并完成锚杆钢筋(201)在锚孔(300)内的位置调节;
步骤5:完成各锚杆钢筋(201)尾端与套管(101)的连接,并由后注浆管(202)和/或前注浆管(203)于锚孔(300)及套管(101)内进行灌浆;
所述套管(101)内壁设有加劲环板(103),所述加劲环板(103)内侧设有3个用于容纳锚杆钢筋(201)的豁口(103a),各豁口(103a)等角度分布与加劲环板(103)内侧;各锚杆钢筋(201)通过螺母完成锚杆钢筋(201)与加劲环板(103)的连接;
各锚杆钢筋(201)与后注浆管(202)之间设有若干铰接件相连,
当向锚孔(300)中送入锚杆钢筋(201)和后注浆管(202)的过程中,各锚杆钢筋(201)贴近与后注浆管(202)设置,
当锚杆钢筋(201)和后注浆管(202)顶触于锚孔(300)的底部时,各铰接件展开并将3根锚杆钢筋(201)撑离后注浆管(202),并使得3根锚杆钢筋(201)的尾部分别卡入3个豁口(103a)内,各锚杆钢筋(201)通过螺母完成锚杆钢筋(201)与加劲环板(103)的连接;
所述铰接件包括:套环(204)、卡箍(205)和关节铰(206),
所述套环(204)套接于后注浆管(202)之上,所述卡箍(205)套接于锚杆钢筋(201)之上,关节铰(206)中的铰座经轴杆与套环(204)的顶端铰接;关节铰(206)中的铰头经轴杆与卡箍(205)垂直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后注浆管(202)的侧壁上设有若干用于进行二次注浆单向阀(202a)。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锚杆钢筋(201)由若干钢筋节拼接构成,所述后注浆管(202)由若干管体拼接构成。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各钢筋节端部设有外螺纹结构,相邻钢筋节通过带内螺纹的套筒(201a)连接;组成后注浆管(202)的各管体间通过螺纹结构相互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1)的内壁和外壁上设有若干止水环(102),位于套管(101)外壁上的止水环(102)预浇筑于防水垫层(302)和基础结构层(303)内。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1)顶部还设有埋板(104),所述埋板(104)经螺栓(105)固定于套管(101)内顶侧的止水环(102)之上;所述埋板(104)与止水环(102)之间还设有遇水膨胀的橡胶止水垫。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01)与各止水环(102)采用一体成型构筑;所述套管(101)与加劲环板(103)采用焊接或一体成型方式构筑。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56214.9A CN115369929B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211156214.9A CN115369929B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9929A CN115369929A (zh) | 2022-11-22 |
CN115369929B true CN115369929B (zh) | 2023-07-28 |
Family
ID=84072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211156214.9A Active CN115369929B (zh) | 2022-09-22 | 2022-09-22 |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5369929B (zh) |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8210A (zh) * | 2020-06-04 | 2020-09-01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饱水粉砂地层承压型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3530974U (zh) * | 2013-10-21 | 2014-04-09 | 中国建筑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一种抗浮锚杆 |
JP6249440B2 (ja) * | 2013-12-27 | 2017-12-20 | 東亜グラウト工業株式会社 | マンホールの浮上防止工法 |
CN105002904B (zh) * | 2015-05-28 | 2017-07-07 | 浙江中林勘察研究股份有限公司 | 端部扩大型抗浮锚杆的安装施工方法 |
KR101605028B1 (ko) * | 2015-08-27 | 2016-03-22 | 주식회사 화랑기초 | 개선된 구조의 영구앵커 공법용 선단정착앵커 |
CN105756059B (zh) * | 2016-04-29 | 2017-11-03 | 武汉建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后锚式抗浮锚杆及施工方法 |
KR101986458B1 (ko) * | 2018-09-21 | 2019-06-05 | 유동식 | 지주 고정의 용이성과 고정력 강화를 겸비한 앵커 기초기구 |
CN110469353B (zh) * | 2019-08-14 | 2024-05-28 | 四川大学 | 一种可回收机械式预应力锚杆及其安装和回收方法 |
CN112663606A (zh) * | 2020-12-23 | 2021-04-16 | 江苏东合南岩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混凝土扩大头预应力抗拔锚杆的施工方法 |
CN113202092A (zh) * | 2021-05-25 | 2021-08-03 | 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伞状抗浮锚杆装置及使用方法 |
CN113668525A (zh) * | 2021-09-03 | 2021-11-19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基于psb精轧螺纹钢的水滴形扩大头抗浮锚杆的施工方法 |
CN217352455U (zh) * | 2022-03-23 | 2022-09-02 | 新时尚建设有限公司 | 一种节能复合抗浮锚杆 |
-
2022
- 2022-09-22 CN CN202211156214.9A patent/CN115369929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608210A (zh) * | 2020-06-04 | 2020-09-01 |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一种饱水粉砂地层承压型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5369929A (zh) | 2022-11-2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AU2017415961A1 (en) | Prefabricated dual-steel-tube concrete shear wall, and assembly method therefor | |
US20060185279A1 (en) | Foundations for constructions | |
KR101588593B1 (ko) | 가교의 시공방법 | |
CN111075477A (zh) | 一种大断面软岩隧道半刚性支护结构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 |
CN110656657A (zh) | 压缩机基础地脚螺栓安装方法 | |
CN115369929B (zh) |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施工方法 | |
KR102286225B1 (ko) | 무지주 탑다운 지하구조물 pc복합화 시공공법 | |
CN113700005B (zh) | 一种无预应力基坑内支撑体系及施工方法 | |
CN101492918B (zh) | 一种用于逆作法基坑工程的梁柱节点 | |
CN211547784U (zh) | 一种加装电梯整体式预制基础构件和成型模具 | |
CN115369870B (zh) | 一种后浇抗浮锚杆 | |
CN112030987A (zh) | 钢管混凝土支撑与冠梁的节点结构及施工方法和支撑系统 | |
CN210529747U (zh) | 复合装配式地铁车站整体式预制中纵梁及与钢立柱的节点 | |
KR20150132965A (ko) | Cfτ 기둥의 이음구조를 이용한 지하구조물의 역타공법 | |
KR101485563B1 (ko) | 건축용 수평구조프레임 구조 | |
CN117868144A (zh) | 一种用于基坑支护的智能化可回收装配式结构及施工方法 | |
CN114635446B (zh) | 一种大型钢筒体环形基础的安装方法 | |
CN213062030U (zh) | 一种组合钢管混凝土腰梁结构、预制件及连接节点 | |
CN212801566U (zh) | 一种钢管混凝土支撑与冠梁的节点结构和支撑系统 | |
CN214464212U (zh) | 一种隧道临时支撑结构 | |
CN214301760U (zh) | 一种装配式基坑可调节长度内支撑结构 | |
CN214301762U (zh) | 一种装配式基坑内支撑边节点结构 | |
CN212865960U (zh) | 一种空心钢管混凝土支撑、预制件和支撑系统 | |
JP2007321450A (ja) | 覆工用pc版の取付け構造及びそのpc版 | |
CN113026766A (zh) | 一种用于基坑挖掘的支撑结构及使用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