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 up one dir, main page]

CN115348599A -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5348599A
CN115348599A CN202110524443.0A CN202110524443A CN115348599A CN 115348599 A CN115348599 A CN 115348599A CN 202110524443 A CN202110524443 A CN 202110524443A CN 115348599 A CN115348599 A CN 11534859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ported
type
measurement
priority
neighbor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2444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铁钧
刘献玲
马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2444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348599A/zh
Publication of CN1153485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534859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8Testing, supervising or monitoring using real traffic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10Scheduling measurement reports ; Arrangements for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6Reselecting a communication resource in the serving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本申请通过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控制UE上报的测量报告,并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筛选出候选目标小区列表,综合考虑了UE能力、上报邻区个数及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Description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的发展变化,5G(the 5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第五代移动通信)网络对于时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高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Ultra-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需要实现端到端延时十毫秒级,支持自动驾驶、工业互联网、增强现实和虚拟现实等新兴业务应用需求。另一方面,5G网络采用更高的频段,5G小区相比于4G(the 4th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technology,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小区,半径减小,数量增加,因此UE在连接态移动导致的HO(Handover,小区切换)会更加频繁,给5G网络的运营和维护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传统的非条件切换机制是针对低频段非密集小区部署而设计的,随着网络演进容量扩充,在同构网络之上还部署了异构网络,密集部署的众多小区导致在执行切换时存在众多的选择。因此为了克服端到端的切换时延问题以及更好的适应密集组网场景,在3GPP 4G/5G系统的R16版本提出了CHO(Conditional Handover,条件切换)的机制。
尽管R16引入了CHO机制,但如果基站侧对UE(User Equipment,用户终端)下发过多的候选目标小区,会导致多个候选目标小区为该UE预留资源,引起资源浪费。另外如果基站侧对UE下发的候选目标小区太少,可能会导致UE不能及时切换到合适的小区而达不到减小切换时延的目的。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包括:
对每个所述邻区的排序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排序后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的邻区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以及每类上报量对应的预设门限,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执行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的步骤;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有的邻区均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测量值和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测量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
结合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获取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之后,还包括:
分别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根据成功收到返回切换确认消息,更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后,发送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条件切换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包括:
对每个邻区按照排序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排序后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的邻区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以及每类上报量对应的预设门限,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
若筛选后邻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执行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的步骤;
若筛选后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有的邻区均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测量值和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测量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
结合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获取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之后,还包括:
分别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根据成功收到返回切换确认消息,更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可选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发送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后,发送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接入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实现如下步骤:
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并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可选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条件切换装置,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获取模块,用于若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条件切换装置,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并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第七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如上所述第一方面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步骤,或执行如上所述第二方面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通过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控制UE上报的测量报告,并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筛选出候选的目标小区列表,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AMF/UMF内的条件切换基本流程图;
图2是UE运动方向隐含了过时邻区场景图;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
图5是本申请的整体流程图;
图6是本申请CHO目标候选小区列表实现流程图;
图7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8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图9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图10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申请实施例中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其它量词与之类似。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在3GPP协议R16版本中,引入一种条件切换(CHO,Conditional Handover)机制,源小区为待切换UE配置多个候选目标小区,UE在接收到条件切换配置时开始评估执行条件,当UE满足一个或多个切换执行条件时,UE切换到目标小区。相关的流程图如图1,3GPP协议38.300规定的条件切换的流程图。
如图1所示,在5G网络中包括AMF(Access and Mobility ManagementFunction,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UMF(user management function,用户管理功能)等功能。
UE和网络设备(如源gNB)之间通过测量控制和上报进行交互,网络设备(如源gNB)做出CHO决定。虽然3GPP协议38.300规定了条件切换的流程,但对于测量控制和CHO的决定没有具体的规定,因此如何控制UE测量和筛选候选目标小区的策略将直接影响CHO的性能是否能达到预期。
在现有方案中,并未对UE测量进行专门优化,而是根据UE通用普通测量流程的结果简单筛选,例如:根据测量上报的邻小区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SRP,Reference SignalReceiving Power)值排序,确定RSRP最大的值为候选目标小区,进行简单过滤。
但是这种简单过滤的现有方案适用于初始5G基站不多的场景下,随着5G基站越来越密集以及多层网络的建设导致候选的目标小区会很多,远远大于UE能力支持的备选小区的最大值,根据UE能力和普通的测量进行筛选,得到的结果可能已包含了过时的邻区,见图2所示,UE的服务小区为C,当UE从小区A和小区B的交界处沿着箭头方向的路线运行时,小区B比小区A作为候选目标小区更有意义,小区A甚至会对切换产生负面效性,譬如若先切换到A小区后,因为A小区的信号没有B小区好,会导致快速切换到小区B,增加了切换概率,从而影响业务感知。
因此,通过简单过滤的方式,得到的目标候选小区已不能满足实际需求,为了更加有效的从众多邻区中过滤出有效的候选目标小区集已是5G基站面临解决的问题。
基于此,提出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来解决此问题。
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核心思想是,利用基站侧发送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控制UE的测量结果,并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的趋势,筛选出候选的目标小区列表。该方案综合考虑了UE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结果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节省了网络资源。
下面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条件切换控制方法及装置。
图3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一。如图3所示,该条件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301、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具体的,网络侧设备发送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UE发送测量报告的具体要求,比如测量多少个邻区,每个邻区包含多少类上报量,这里的上报量主要是体现每个邻区信号质量的各种参数,可以为SSB(Synchronization Signalsblock,同步信号块)/CSI-RS(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ference Signal,信道状态信息参考信号)、RSRP、RSRQ(Reference Signal Receiving Quality,参考信号接收质量)、RSSI(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ion,接收的信号强度指示)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于覆盖受限场景建议使用RSRP,干扰受限场景建议使用RSRQ。具体使用哪个或哪些组合量外场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或经验配置。每类上报量需要测量多少次,例如8次,次数越多,越利于判断测量值变化的趋势,但也会影响UE切换执行时间,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
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用户终端对邻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报告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并且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主要是为了对多个邻区的多类上报量实现多次测量,并比较得到相关测量值的变化趋势,所以通常在测量结果中每个邻区包含多类上报量,并且每类上报量相关测量结果一般会有多个,至少包括一个。
步骤302、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具体的,在现有技术中,5G基站越来越密集以及多层网络的建设,导致候选的目标小区过多,远远大于UE能力支持的备选小区的最大值。考虑UE能力以及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设置一个预设数量N,判断UE是否处在较少(N可配,默认1~2)的邻区覆盖范围内,如果测量报告中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N,需要先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每类上报量的多个测量值,这样,每个邻区的每类上报量的测量值可以构成一个小的集合Ai,每个邻区的所有上报量的测量值可以构成一个大的集合{A1,A2……An},其中n代表每个邻区的上报量的个数。基于集合{A1,A2……An}计算获得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步骤303、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具体的,对所述集合{A1,A2……An}计算获得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即每个邻区有其对应的排序优先级,测量报告中所有邻区都有了对应的排序优先级,构成一个集合,在这个集合中按照设置的规则筛选得到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这里的候选目标小区可以有多个,也可以只有一个。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通过网络侧设备发送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控制UE上报的测量报告包含的上报量的数量,每类上报量的测量次数等,并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筛选出候选的目标小区列表,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具体的,每个所述邻区可能包括多类上报量,对每类上报量进行过多次测量,获得了多个测量值,比如上报量为RSRP,测量了5次,对应的结果(-65,-68,-70,-85,-75),基于这个结果,获得RSRP上报量的第一优先级;比如上报量为RSRP和RSRQ,分别测量了5次,对应的结果(-65,-68,-70,-85,-75)和(-8,-8.5,-7,-9,-7.5),基于这个结果可以分别获得RSRP上报量的第一优先级和RSRQ上报量的第一优先级。
并基于RSRP上报量的第一优先级和RSRQ上报量的第一优先级,确定对应的该邻区的排序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通过获取UE上报的测量报告,并对测量报告中的测量结果进一步处理得到每个邻区的排序优先级,可以确定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为后续确定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提供前提保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包括:
对每个所述邻区的排序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排序后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的邻区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具体的,每个所述邻区都有对应的排序优先级之后,对这些排序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并提前预设候选目标小区的个数,即预设个数。这样可以选择合适数量的邻区,作为候选目标小区,以免发送过多的候选目标小区给终端用户,浪费网络资源。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通过对每个邻区的排序优先级进行从高到低的排序,筛选其中优先级高,且个数合适的邻区作为候选目标小区,节省了网络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以及每类上报量对应的预设门限,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执行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的步骤;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有的邻区均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具体的,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进行了多次测量,获取其中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中对应的上报量的预设门限进行比较,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判断该邻区的所有上报量的最后一次测量值是否均大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中对应的上报量的预设门限,如果是,则确定该邻区满足条件,可以继续后续的流程,如果不是,则确定该邻区不满足条件,不进入后续的流程。经过上述筛选后,可以获得可以进入后续流程的所述邻区的数量。
考虑UE能力以及提高网络资源的利用率,通过设置一个预设数量N,判断UE是否处在较少(N可配,默认1~2)的邻区覆盖范围内,如果筛选后的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N,具体处理的方法同步骤302的说明。
如果筛选后的所述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预设数量N,说明合适的邻区数量较少,可以将所有筛选后的所述邻区直接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测量值和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测量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
结合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获取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具体的,在每个所述邻区中,其对应的每类上报量有多次的测量值,构成的集合Ai,比如Ai={a1,a2,a3,a5,a6,a7},计算此上报量对应的增量deltaReportQuantityi可以通过a7-a1,a7-a3,a7-a6等方式获得。
每个所述邻区的上报量可能有多个,每个的上报量,可以根据经验或者外场验证确定其对应的权重Wi,权重Wi的取值范围为[0,1],其中i为第几类上报量。
将每类上报量的增量deltaReportQuantityi乘以对应的权值Wi,加上该类上报量的最后一次测量结果,确定该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具体的,为了确定每个邻区的排序优先级,同时考虑该邻区的所有上报量,对每个上报量确定的第一优先级设置对应的权重Wk,权重Wk的取值范围为[0,1],其中k的最大值为上报量的个数,且满足对每个上报量的权重Wk求和为1。
将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乘以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Wk,求和得到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之后,还包括:
分别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根据成功收到返回切换确认消息,更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具体的,网络侧设备向所述候选目标小区分别发送切换请求,若在等待时间内,所述邻区能够成功返回切换确认消息,则保留该邻区在所述候选目标小区中。
否则,相应的所述邻区从所述目标小区中删除。
最终得到更新后的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具体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中包含多种配置参数,常用的有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事件上报的上报量和/或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其中事件上报的偏置,比如同频切换偏置A3 offset,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中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该参数表示A3事件中邻区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用来确定邻区与服务小区的边界,该值越大,表示需要目标小区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才会发起切换。Offset的设置是为了调节切换的难易程度,该值与测量值相加用于事件触发和取消的评估,增加该参数,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减少该参数,则降低A3事件触发的难度,提前进行切换。
事件上报的门限:在某个值之上或者之下一律开始考虑触发某个事件。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实现了UE对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的时机早于普通切换测量,加快UE切换的时机。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可以根据覆盖场景配置上报量可以为SSB/CSI-RS、RSRP、RSRQ、RSSI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控制用户终端对一个邻区的某类上报量执行多少次测量。
为了实现让用户终端上报测量结果的时机早于普通的切换测量,可以设置时间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相对普通切换略低。实现发送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后,发送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
此外,还可通过CHO事件下发的RRCReconfiguration的时机略早于普通切换。
具体的,测量主要分为同频测量和异频测量两种。对于同频测量,通常发送两条RRCReconfiguration消息,CHO可以在UE成功接入小区后,在第一条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中下发;而普通切换在第二条RRCReconfiguration消息中下发。
对于异频测量,普通切换时异频测量通常在服务小区的电平值低于某个门限(例如A2上报门限)时才下发,CHO可以通过将该门限设置得比普通切换高一些,这样CHO会比普通切换更早的触发。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通过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控制UE上报的测量报告,并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筛选出候选的目标小区列表,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图4是本申请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之二。如图4所示,该条件切换方法,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401、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
步骤402、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具体的,用户终端接收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用于配置UE发送测量报告的具体要求,比如测量多少个邻区,每个邻区包含多少个上报量,这里的上报量主要是体现每个邻区信号质量的各种参数,可以为SSB/CSI-RS、RSRP、RSRQ、RSSI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于覆盖受限场景建议使用RSRP,干扰受限场景建议使用RSRQ。具体使用哪个或哪些组合量外场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或经验配置。每类上报量需要测量多少次,例如8次,次数越多,越利于判断测量值变化的趋势,但也会影响UE切换执行时间,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
用户终端根据网络侧设备发送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对所有的邻区进行测量,并将测量报告发送给网络侧设备,并且所述测量报告中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主要是为了对多个邻区的多类上报量实现多次测量,并比较得到相关测量值的变化趋势,所以通常在测量结果中每个邻区包含多类上报量,并且每类上报量相关测量结果一般会有多个,至少包括一个。
并且用户终端发送的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具体的处理方法和条件切换方法应用于网络侧设备的实施例中的说明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具体的,专用测量配置信息中包含多种配置参数,常用的有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事件上报的上报量和/或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其中事件上报的偏置,比如同频切换偏置A3 offset,该参数表示同频切换中邻区质量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该参数表示A3事件中邻区高于服务小区的偏置值,用来确定邻区与服务小区的边界,该值越大,表示需要目标小区有更好的服务质量才会发起切换。Offset的设置是为了调节切换的难易程度,该值与测量值相加用于事件触发和取消的评估,增加该参数,将增加A3事件触发的难度,延缓切换;减少该参数,则降低A3事件触发的难度,提前进行切换。
事件上报的门限:在某个值之上或者之下一律开始考虑触发某个事件。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实现了UE对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上报测量结果的时机早于普通切换测量,加快UE切换的时机。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可以根据覆盖场景配置上报量可以为SSB/CSI-RS、RSRP、RSRQ、RSSI等中的一个或多个。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控制用户终端对一个邻区的某个上报量执行多少次测量。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通过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控制UE上报的测量报告,具体测量的邻区的上报量的类数,测量次数等,综合考虑了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为后续确定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提供前提保障。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具体的,用户终端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比如网络侧设备通过ConditionalReconfiguration信源,把候选小区列表下发给UE。其中,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用户终端基于所述候选目标小区,完成条件切换的过程,切换到对应的候选目标小区,更高效的找到合适的切换小区,更快的实现了切换过程。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通过网络侧设备发送专用测量配置信息,控制UE上报的测量报告包含的邻区数量,上报量的数量,每类上报量的测量次数,并根据UE上报的测量结果,筛选出候选的目标小区列表,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下面以具体的实施例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图5是本申请的整体流程图。
如图5所示,根据UE能力以及邻区列表下发CHO目的的RRM(radio resourcemanagement,无线资源管理)专用测量,对UE上报的邻区列表进行排序,选取候选的CHO目标小区,并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的CHO目标小区,根据接收到成功返回切换确认的小区确定最终的CHO目标小区,最后将最终的CHO目标小区发送给用户终端,实现CHO的切换。
综合考虑了UE支持能力、实际上报邻区个数以及UE上报测量结果的趋势,给出相对合理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有效的节省网络资源。
详细的技术方案见流程图6所示。如图6所示:
步骤1:UE初始接入网络后,对UE的CHO能力进行查询。
根据如下参数中的信源是否为supported,判断UE能力是否支持CHO,如果支持,则继续后续步骤,否则不执行后续步骤。
condHandoverParametersCommon-r16 SEQUENCE{
condHandoverFDD-TDD-r16 ENUMERATED{supported}
condHandoverFR1-FR2-r16 ENUMERATED{supported}
步骤2:对于支持CHO能力的UE,下发用于CHO目的对应的RRM专用测量配置信息。
这里的RRM专用测量配置信息与普通的切换测量配置信息不同。
为了避免UE切换过晚,RRM专用测量配置信息的上报时机要早于普通的切换测量配置信息。
可以通过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方式:
2.1设置事件上报中的偏置offset或门限Threshold值相对于普通切换的偏置或门限略低,如下加粗字体部分,也可根据实际使用的切换事件进行相应的配置;
Figure BDA0003065286200000211
Figure BDA0003065286200000221
2.2下发CHO事件的时机略早于普通的切换。
即CHO事件下发的RRCReconfiguration时间点略早于普通的切换。
2)上报量。
可以根据覆盖场景配置上报量可以为SSB/CSI-RS、RSRP、RSRQ、RSSI等中的一个或多个。对于覆盖受限场景建议使用RSRP,干扰受限场景建议使用RSRQ。具体使用哪个或哪些组合可以根据测试结果或经验配置。
通常的普通的切换上报次数配置为1~2次,为了对邻区的上报量有一个趋势的识别,在CHO专用测量配置信息中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设置为多次。例如8次,次数越多,越利于判断上报量变化的趋势,但也会影响UE切换执行时间,需要综合考虑两方面因素。常用的配置参数如下加粗字体显示。
Figure BDA0003065286200000231
步骤3:对UE上报的邻区,确定对应的优先级,并对其进行从高到底的排序。
这里为了简化描述,假设有两个上报量ReportQuantity1和ReportQuantity2。
先筛选最后一次上报量的测量值满足条件的邻区:
LastReportQuantity1>ReportQuantity1Thres
且LastReportQuantity2>ReportQuantity2Thres (1)
假设满足该条件的有NumAdjCell个邻区。
2)若满足条件的邻区个数NumAdjCell<N,则UE处在较少(N可配,默认1~2)的邻区覆盖范围内,直接把NumAdjCell邻区作为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加入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PosCandiCellList中。
否则该UE处在多个邻区覆盖范围,则按照如下方式先筛选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加入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PosCandiCellList:
计算每个邻区对应的deltaReportQuantity1、deltaReportQuantity2。
deltaReportQuantity1=最后一次上报的该邻区的ReportQuantity1-第一次上报的该邻区的ReportQuantity1。
deltaReportQuantity2=最后一次上报的该邻区的ReportQuantity2-第一次上报的该邻区的ReportQuantity2。
根据多次上报的不同上报量的测量值,计算每个邻区的优先级。
可以根据测量结果看整体趋势,由于受到小尺度衰落的影响,对于移动的UE测量上报量的变化趋势是一个螺旋式上升或下降的过程,可以多次对比测量结果,例如,每次的测量结果与前次的对比,再看整体上升或下降的占比。
这里为了简单,只参考第一次和最后一次的上报量,但判断方法不限于该方法:
Priority1=最后一次上报的ReportQuantity1+W1×deltaReportQuantity1 (2)
Priority2=最后一次上报的ReportQuantity2+W2×deltaReportQuantity2 (3)
Priority=W3×Priority1+W4×Priority2 (4)
其中:
W1、W2分别为一个邻区的上报量1、上报量2所占的权重,取值范围为[0,1],可以根据经验或外场验证确定。
W3、W4分别为根据公式(2)得到的ReportQuantity1的优先级Priority1、根据公式(3)得到的ReportQuantity2的优先级Priority2在整体优先级Priority所占权重,取值范围为[0,1],且两者的和为1。
当只测量一个上报量时,直接把Priority1作为整体优先级Priority即可,即此时Priority2为0,W3为1。
对每个邻区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假设排序之后的邻区为SortAdjCellList。
取优先级最高的前M个邻区作为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加入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PosCandiCellList。M的取值是UE支持邻区个数和网络侧设备支持邻区个数中的最小值。
3)向PosCandiCellList中的邻区分别发送切换请求。
若在等待时间内,邻区能够成功返回切换确认消息,则把该邻区加入最终的CHO候选目标小区列表CandiCellList。
否则,相应邻区不加入最终的CHO候选目标小区list。
4)等待PosCandiCellList中的邻区均已处理完切换请求结果。
步骤4:服务小区把CandiCellList作为候选切换目标小区列表下发给UE。
Figure BDA0003065286200000251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特别是CHO专用测量配置和如何筛选目标候选小区,以每个邻区配置一个上报量ReportQuantity,并且UE具有CHO切换能力的情况下,具体的实现示例。
步骤1:假设普通切换测量事件为A3且在RRCReconfiguration->measConfig中的ReportConfigNR信源下的这三个参数做如下配置:
A3事件的偏置a3-Offset配置为-3;
上报量reportQuantityCell配置为RSRP;
上报次数reportAmount配置为1。
则CHO专用测量中在RRCReconfiguration->measConfig中的ReportConfigNR信源下的这三个参数做如下配置:
A3事件的偏置a3-Offset配置为-1;
上报量reportQuantityCell配置为RSRP;
上报次数reportAmount配置为4。
即CHO专用测量要比普通切换提前触发,且上报次数配置为多次。
步骤2:对UE上报测量结果中包含的邻区,确认邻区的优先级,从高到底进行排序,作为目标候选小区。
假设对邻区进行筛选的预设数量N为2,对候选目标小区排序时选取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M为4,这里假设UE上报的邻区以及ReportQuantity值分别为:
邻区A:-90,-92,-92,-94。
邻区B:-90,-88,-86,-86。
邻区C:-87,-90,-92,-94。
邻区D:-93,-90,-87,-86。
邻区E:-93,-90,-92,-90。
UE上报了5个邻区,大于2,因此要根据筛选方案,筛选出M个邻区,加入PosCandiCellList。
a)计算每个邻区对应的deltaReportQuantity。
deltaReportQuantity=最后一次上报的该邻区的reportQuantity-第一次上报的该邻区的reportQuantity。
邻区A的deltaReportQuantity=-94-(-90)=-4;
邻区B的deltaReportQuantity=-86-(-90)=4;
邻区C的deltaReportQuantity=-94-(-87)=-7;
邻区D的deltaReportQuantity=-86-(-93)=7;
邻区E的deltaReportQuantity=-90-(-93)=3。
b)计算每个邻区的优先级。这里假设W1配置为1。
Priority=最后一次上报的ReportQuantity值+W1×deltaReportQuantity;
邻区A的Priority=-94+(-4)=-98;
邻区B的Priority=-86+4=-82;
邻区C的Priority=-94+(-7)=-101;
邻区D的Priority=-86+7=-79;
邻区E的Priority=-90+3=-87。
c)对每个邻区按照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
排序之后的邻区列表SortAdjCellList为{D,B,E,A,C}。
d)取优先级最高的前M个邻区作为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加入可能的候选目标小区列表PosCandiCellList。
这里的M为4,则PosCandiCellList为{D,B,E,A}。
e)向PosCandiCellList中的邻区分别发送切换请求。
若{D,B,E,A}均向服务小区成功返回切换确认的消息,则把{D,B,E,A}加入最终的CHO候选目标小区列表CandiCellList。
步骤3:服务小区把CandiCellList作为候选切换目标小区列表下发给UE。
通过ConditionalReconfiguration信源,把CandiCellList下发给UE。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7所示,该接入设备包括存储器720,收发机710,处理器700;其中,处理器700与存储器7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7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710,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710用于在处理器7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7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7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7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7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针对不同的用户终端,用户接口730还可以是能够外接内接需要设备的接口,连接的设备包括但不限于小键盘、显示器、扬声器、麦克风、操纵杆等。
处理器7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720可以存储处理器7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7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700,通过调用存储器7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例如:
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包括:
对每个所述邻区的排序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排序后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的邻区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以及每类上报量对应的预设门限,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执行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的步骤;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有的邻区均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测量值和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测量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
结合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获取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之后,还包括:
分别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根据成功收到返回切换确认消息,更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后,发送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设备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8示,该接入设备包括存储器820,收发机810,处理器800;其中,处理器800与存储器820也可以物理上分开布置。
存储器820,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810,用于在处理器800的控制下收发数据。
具体地,收发机810用于在处理器800的控制下接收和发送数据。
其中,在图8中,总线架构可以包括任意数量的互联的总线和桥,具体由处理器800代表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器820代表的存储器的各种电路链接在一起。总线架构还可以将诸如外围设备、稳压器和功率管理电路等之类的各种其他电路链接在一起,这些都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因此,本申请不再对其进行进一步描述。总线接口提供接口。收发机810可以是多个元件,即包括发送机和接收机,提供用于在传输介质上与各种其他装置通信的单元,这些传输介质包括无线信道、有线信道、光缆等传输介质。处理器800负责管理总线架构和通常的处理,存储器820可以存储处理器800在执行操作时所使用的数据。
处理器800可以是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omplex Programmable LogicDevice,CPLD),处理器也可以采用多核架构。
处理器800,通过调用存储器820存储的计算机程序,用于按照获得的可执行指令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任一所述方法,例如:
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可选的,所述步骤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条件切换设备,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如图9所示,该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获取模块902,用于若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确定模块903,用于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902还用于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903还用于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包括:
对每个所述邻区的排序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排序后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的邻区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903还用于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以及每类上报量对应的预设门限,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执行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的步骤;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有的邻区均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902还用于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测量值和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测量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
结合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获取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获取模块902还用于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903还用于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之后,还包括:
分别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根据成功收到返回切换确认消息,更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可选的,所述确定模块还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后,发送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入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如图10所示,该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1001,用于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并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可选的,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1002,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处理器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装置,能够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所实现的所有方法步骤,且能够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再对本实施例中与方法实施例相同的部分及有益效果进行具体赘述。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上述各实施例提供的条件切换方法,包括:
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处理器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数据存储设备,包括但不限于磁性存储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磁光盘(MO)等)、光学存储器(例如CD、DVD、BD、HVD等)、以及半导体存储器(例如ROM、EPROM、EEPROM、非易失性存储器(NANDFLASH)、固态硬盘(SSD))等。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和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可执行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处理器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处理器可执行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8)

1.一种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网络侧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包括:
对每个所述邻区的排序优先级按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排序后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的邻区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以及每类上报量对应的预设门限,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执行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的步骤;
若筛选后所述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有的邻区均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测量值和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测量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
结合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获取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之后,还包括:
分别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根据成功收到返回切换确认消息,更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发送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后,发送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
10.一种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用户终端,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13.一种条件切换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实现如下步骤:
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若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包括:
对每个邻区按照排序优先级从高到低进行排序,将排序后优先级最高的前预设个数的邻区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16.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
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最后一次的测量值,以及每类上报量对应的预设门限,对所述邻区进行筛选;
若筛选后邻区的数量大于所述预设数量,则执行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的步骤;
若筛选后邻区的数量小于等于所述预设数量,则将所有的邻区均确定为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17.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包括: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测量值和除最后一个之外的测量值的差值,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
结合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所述每类上报量的增量的权重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中的最后一个,获取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
18.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获取每个所述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包括:
确定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
基于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以及所述每类上报量对应的第一优先级的权重,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19.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之后,还包括:
分别发送切换请求给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根据成功收到返回切换确认消息,更新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20.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21.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
发送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后,发送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
22.一种条件切换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机,处理器;
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收发机,用于在所述处理器的控制下收发数据;处理器,用于执行所述存储器中的计算机程序并实现如下步骤:
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并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专用测量配置信息包括:
低于已有的切换测量配置的事件上报的偏置或者门限;
事件上报的上报量;
事件上报的上报次数。
24.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条件切换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还包括:
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25.一种条件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终端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返回的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获取模块,用于若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个所述邻区的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所述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
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26.一种条件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发送模块,用于基于专用测量配置信息进行测量并发送测量报告,所述测量报告包括至少一个邻区的测量结果,每个邻区的测量结果包括至少一类上报量,且每类上报量均对应有多个测量值;
所述测量报告用于供网络侧设备确定所述邻区的数量大于预设数量,则基于每类上报量对应的多个测量值,获取每个邻区对应的排序优先级;并基于所述排序优先级,确定进行条件切换的候选目标小区。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条件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网络侧设备发送的候选小区列表,所述候选小区列表包括所述候选目标小区。
28.一种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用于使所述处理器执行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或执行权利要求10至12任一项所述的条件切换方法。
CN202110524443.0A 2021-05-13 2021-05-13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Pending CN11534859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443.0A CN115348599A (zh) 2021-05-13 2021-05-13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24443.0A CN115348599A (zh) 2021-05-13 2021-05-13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5348599A true CN115348599A (zh) 2022-11-15

Family

ID=8397766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24443.0A Pending CN115348599A (zh) 2021-05-13 2021-05-13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534859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64193A1 (en) * 2023-02-08 2024-08-15 Apple Inc. Cho enhancement based on source and target cells in nes mode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18937A (zh) * 2015-02-15 2015-05-13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自动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2770A (zh) * 2015-03-23 2016-11-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控制方法
CN10954810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10831079A (zh) * 2018-08-09 2020-02-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1434146A (zh) * 2017-11-29 2020-07-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对波束/小区级别测量进行排序的测量报告配置
US20200383022A1 (en) * 2019-08-15 2020-12-03 Bharat Shresth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o signal and execute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12040509A (zh) * 2014-07-31 2020-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基于波束形成的系统中测量和报告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US20210012665A1 (en) * 2017-09-28 2021-01-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ERIAL UEs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0509A (zh) * 2014-07-31 2020-12-04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在基于波束形成的系统中测量和报告波束的方法和装置
CN104618937A (zh) * 2015-02-15 2015-05-13 上海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邻区自动优化的方法及装置
CN106162770A (zh) * 2015-03-23 2016-11-23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控制方法
CN109548101A (zh) * 2017-09-22 2019-03-29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浙江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US20210012665A1 (en) * 2017-09-28 2021-01-14 Lenovo (Beijing)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HE OPERATION OF AERIAL UEs
CN111434146A (zh) * 2017-11-29 2020-07-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辅助对波束/小区级别测量进行排序的测量报告配置
CN110831079A (zh) * 2018-08-09 2020-02-21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切换方法及装置
US20200383022A1 (en) * 2019-08-15 2020-12-03 Bharat Shrestha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to signal and execute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a cellular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2-1713427"", 3GPP TSG_RAN\\WG2_RL2, 17 November 2017 (2017-11-17) *
ERICSSON: "R2-2007662 "SON Summary"", 3GPP TSG_RAN\\WG2_RL2, no. 2, 18 August 2020 (2020-08-18) *
林平平;张光辉;李皛;: "5G SA网络的移动性管理研究", 电子技术应用, no. 09, 6 September 2020 (2020-09-06)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4164193A1 (en) * 2023-02-08 2024-08-15 Apple Inc. Cho enhancement based on source and target cells in nes mod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96933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pdating handover parameters in open-radio access network (O-RAN) environment
US20200314868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rrm) measurement relaxation
JP2019532586A (ja) 測定報告方法および関連デバイス
US10616815B2 (en) Cell measurement reporting method and user equipment
CN112235837B (zh) 一种切换方法以及通信装置
CN108282837B (zh) 一种小区切换方法、相关设备和系统
CN109548101A (zh) 一种小区切换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4168630A (zh) 一种确定目标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CN102223666A (zh) 一种基于优先级的测量上报方法和设备
CN111465066A (zh) 面向电力物联网多连接技术的网络选择和移动性管理方法
CN113243120B (zh) 一种频点的信号质量信息确定方法及装置
CN108076489A (zh) 一种小区选择的方法及装置
TWI551162B (zh) A method, system, and device for reporting mobile information
KR20230172592A (ko) 셀 재선택 방법, 통신 장치, 및 컴퓨터 판독 가능 저장 매체
CN107113682A (zh) 通信方法、处理装置、通信设备和通信系统
CN112566190B (zh) Lte切换优化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CN101772113B (zh) 切换方法及基站节点
CN115348599A (zh)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US11337131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commending real-time handover to a target cell in open-radio access network (O-RAN) environment
CN109479218B (zh) 通信切换方法、用户设备及基站
CN115623507A (zh) 一种测量方法及相关装置
CN114286396A (zh) 小区切换的方法、装置、计算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6097752A (zh) 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431879A (zh) 一种切换控制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系统
CN113891416B (zh) 小区接入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